Oracle数据库安全加固

ORACLE数据库安全规范

数据库安全规范

1概述 1.1适用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Oracle数据库安全配置方面的基本要求。 1.2符号和缩略语 2 ORACLE安全配置要求 本规范所指的设备为ORACLE数据库。本规范提出的安全配置要求,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均适用于ORACLE数据库。 本规范从ORACLE数据库的认证授权功能和其它自身安全配置功能提出安全要求。 2.1账号 ORACLE应提供账号管理及认证授权功能,并应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2.1.1按用户分配帐号

2.1.2删除或锁定无关帐号 2.1.3用户权限最小化 要求内容 在数据库权限配置能力内,根据用户的业务需要,配置其所需的最小权

限。

grant 权限 to user name; revoke 权限 from user name; 2、补充操作说明 用第一条命令给用户赋相应的最小权限 用第二条命令收回用户多余的权限 业务测试正常 4、检测操作 业务测试正常 5、补充说明 2.1.4使用ROLE 管理对象的权限 1. 使用Create Role 命令创建角色。 2.使用用Grant 命令将相应的系统、对象或 Role 的权限赋予应用用户。 2、补充操作说明 对应用用户不要赋予 DBA Role 或不必要的权限。 4、检测操作 1.以DBA 用户登陆到 sqlplus 中。 2.通过查询 dba_role_privs 、dba_sys_privs 和 dba_tab_privs 等视图来检查 是否使用ROLE 来管理对象权限。 5、补充说明 操作指南 1、参考配置操作 检测方法 3、判定条件 要求内容 使用数据库角色(ROLE )来管理对象的权限。 操作指南 1、参考配置操作 检测方法 3、判定条件

Oracle数据库备份方式

Oracle数据库备份方式 Oracle的内核提供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机制,SQL*DBA按表空间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Oracle提供两种方式:备份恢复和向前滚动,保证意外故障恢复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____1. 备份恢复方式 ____对数据库的某个一致状态建立副本,并储存在介质上脱机保存,以此作为数据库恢复的基础。现以Oracle实用程序Export/Import来介绍备份恢复方式。 ____Export/Import是Oracle提供的两个互补性程序,即卸载和装载。它们既完成数据库与操作系统文件的互为转载,同时可以有效地回收数据库的碎片,提供不同版本间Oracle 数据传送的手段,进行不同用户间的数据传送。 ____Export数据卸载,将数据从Oracle写到指定的操作系统文件进行备份。卸载的对象、内容与数量有三种模式:TABLE MODE(表模式)、USER MODE(用户模式)、FULL DATABASEM ODE(所有数据库模式)。使用方式既可用交互方式,也可采用命令行方式,以"关键字=值" 将所需信息在命令行中逐一描述来进行卸载。Export要求用户具有CONNECT或DBA特权。 ____Import与Export互逆,将操作系统文件重新装载至Oracle数据库中,使用方式如Expo rt。使用者要求具有CONNECT和RESOURCE特权,且可选择部分或全部装入。 ____Export/Import非常方便,系统开销小,它的限制是输出的操作系统文件采用专门的压缩方式存放,仅提供给Import使用。 ____也可采用SQL*PLUS和SQL*LOADER实用工具进行备份。使用SQL*PLUS的SPOOL 命令通过脱机定向输出,使用PLUS格式化结果,形成指定格式的ASCII文件,需要时可用SQL*LOADER 进行加载。它的方便之处是ASCII文件可以编辑,可方便地加载至其他数据库(如FoxPro、Sybase中)。 ____2. 向前滚动方式 ____Oracle提供向前滚动方式,使建立备份后成功的事务不会丢失。恢复的基础是数据库的某个一致性状态(即方式1完成的备份恢复),恢复的依据是存档的重作记录文件。启动重作记录文件方法如下: ____(1) 启动Oracle; ____(2) 连接Oracle:CONNECT SYSTEM/PASSWORD; ____(3) 启动ARCHIVE LOG。 ____出现介质故障时,可用SQL*DBA的RECOVER命令,利用存档的重作记录文件恢复一个或多个表空间。RECOVER命令对DATABASE或TABLASPACE进行恢复。前者要求SQL*DBA START UP已被排斥方式装载且未被打开;后者对无活跃回退段的表空间执行脱机,要求数据库已装载且被打

MYSQL数据库系统安全管理

.. .w 目录 正文 (1) 1研究的背景 (2)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3研究的容 (2) 3.1 MySQL数据库的安全配置 (2) 3.1.1系统部安全 (2) 3.1.2外部网络安全 (6) 3.2 MySQL用户管理 (10) 3.3 MD5加密 (14) 3.3.1 数据库中数据加密的原因 (14) 3.3.2 加密方式 (15) 3.3.3 Md5加密原理 (15) 3.3.4 具体算法 (17) 4总结 (18)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MySQL数据库安全管理 摘要:MySQL是完全网络化的跨平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同时是具有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功能强、使用简便、管理方便、运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性强等优点,用户可利用许多语言编写访问MySQL数据库的程序,特别是与PHP更是黄金组合,运用十分广泛。由于MySQL是多平台的数据库,它的默认配置要考虑各种情况下都能适用,所以在用户自己的使用环境下应该进行安全加固。用户有责任维护MySQL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MYSQL;数据库;数据库安全;访问控制;MD5加密 正文 MySQL数据库的安全配置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系统部安全和外部网络安全;MySQL用户管理主要用grant(授权)和revoke(撤权)两个SQL指令来管理;MD5在实际中的一个应用就是对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加密,当用户创建一个新的账号或者密码,他的信息不是直接保存到数据库,而是经过一次加密以后再保存,这样,即使这

些信息被泄露,也不能立即理解这些信息的真正含义。有效的提高了前台和后台的数据安全性。 1研究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库的应用十分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但随之而来产生了数据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数据库供应商竞相为大众提供功能丰富的数据库环境,大多数主要系统都支持XML、Web服务、分布式复制、操作系统集成以及其他一些有用的功能。与以前相比,数据库更加容易遭受到攻击,它已经成为了更有价值的攻击目标,所以需要配置更多的安全功能,管理也要更加的谨慎。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对MySQL数据库的安全配置、MySQL用户管理以及使用MD5加密提高数据库前台和后台数据安全性做了详细研究。 由于MySQL是多平台的数据库,它的默认配置要考虑各种情况下都能适用,所以用户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相关的安全配置,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如何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帮助。 3研究的容 3.1 MySQL数据库的安全配置 3.1.1系统部安全 MySQL安装好,运行了mysql_db_install脚本以后就会建立数据目录和初始化数据库。如果我们用MySQL源码包安装,而且安装目录是/usr/local/mysql,那么数据目录一般会是/usr/local/mysql/var。数据库系统由一系列数据库组成,每个数据库包含一系列数据库表。MySQL是用数据库名在数据目录建立建立一个数据库目录,各

oracle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oracle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规章制度之数据备份及应急恢复制度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与应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数据备份工作制度及应急恢复工作规定 数据备份工作制度 1、数据备份是备份his系统所有的数据,包括病人费用信息和医疗信息,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影响到全院的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责任重大,数据管理员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一丝不苟万无一失的严谨工作作风。 2、严格按照《数据备份方案》要求,逐条认真操作,每天做逻辑备份,每周六作全部备份,每月做一次冷备份. 3、每两周对数据要进行一次恢复试验,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可靠。 4、为了整理数据库,每月对oRacle数据库进行一次expoRt和inpoRt。 5、根据数据增长量,应定期对过期数据进行处理。 6、每天对服务器进行仔细检查,主要查看文件是否有损坏,cpu和内存占用资源情况,客户端登录和访问数据库

是否正常等。 7、如系统发现异常情况,要马上处理,处理不了要立即汇报,并提出建议。 8、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网络管理规范,绝对保密数据管理员口令,当有其他人对服务器进行操作时,要亲自在场并作好详细记录,有第二者知道口令时要及时更改口令。 9、每次对服务器进行操作时,认真作好登录统计,不得马虎。 10、要熟练掌握nt、oRacle数据库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11、数据备份磁带要异地存放,安全保管。 12、如不按规定执行出现重大事故,追究责任者的一切责任并严肃处理。 应急恢复工作规定 1、当计算机网络中心服务器确认出现故障时,由系统管理员,按《数据备份恢复方案》进行系统恢复。 2、系统管理员由信息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恢复。当人员变动时应有交接手续。 3、当网络线路不通时,网络系统维护人员应立即到场进行维护,当光纤损坏时应立即使用备用光纤进行恢复,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应使用备用交换机,即刻通知前台工作站工作人员使用。

分析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

分析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数据库安全管理的访问控制模型,通过分析改造数据库实现数据库安全,并对数据库中间件(DBSAPI)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主要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并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安全评估有两种方式:专家评估和系统评估工具。专家评估与系统评估工具比较,有许多优点,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专家的聪明才智和经验也可以充分发挥。数据库系统的定期安全评估则更多采用系统评估工具,如Nessus、NMAP等评估工具。由于系统不断变化的特点,当系统状态发生了变化,如一些新用户的增加,用户权限的修改,这时系统很可能出现新的安全隐患。专家对系统的安全评估是针对系统被评估时的状态,而请专家定期评估,一是成本高,二是劳动强度大。但在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后,系统安全评估工具则可以重新对系统进行评估。 关键词: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模型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数据库中间件(DBSAPI)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访问控制模型 访问控制模型是从访问控制的角度描述安全系统并建立安全模型的

方法。主体依据某些控制策略或权限对客体本身或资源进行的不同授权访问,称为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的三要素为主体、客体和控制策略,它的内容则包括认证、控制策略实现和审计。目前,访问控制模型可分为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自主访问控制模型(DAC)的特点是:允许合法用户以用户或用户组的身份访问规定的客体并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DAC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目录式访问控制、访问控制表、访问控制矩阵和面向过程的访问控制。DAC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缺点是安全性较低。这是由DAC的特点导致,因操作系统无法区别哪种修改是用户的合法操作还是病毒或黑客的非法操作,所以系统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和黑客攻击。 强制访问控制模型(MAC)的特点是:系统对访问主体和受控对象实行强制访问控制,系统先根据事先分配的安全级别属性对访问主体和受控对象的安全级别属性进行比较,然后决定其是否可以进行访问。由于MAC模型采用分级安全标识,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单向流动,其最大的优点是有效地防止机密信息向下级泄漏及有效地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但缺点是使用不灵活,工作量大且管理不便,由于MAC模型过于强调保密性,因此其应用范围也受到限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的特点是:将访问权限于角色对应联系起来,通过分配给用户的适当角色,使用户与访问权限相联系,即

Oracle数据库安全配置规范华为

目录 1概述 (2) 1.1适用范围 (2) 1.2内部适用性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外部引用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术语和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符号和缩略语 (2) 2ORACLE安全配置要求 (2) 2.1账号 (2) 2.2口令 (7) 2.3日志 (11) 2.4其他 (13)

1概述 1.1适用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Oracle数据库安全配置方面的基本要求。 1.2符号和缩略语 2ORACLE安全配置要求 本规范所指的设备为ORACLE数据库。本规范提出的安全配置要求,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均适用于ORACLE数据库。 本规范从ORACLE数据库的认证授权功能、安全日志功能,和其他自身安全配置功能提出安全要求。 2.1账号 ORACLE应提供账号管理及认证授权功能,并应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2.1.1按用户分配帐号

Oracle数据库安全加固文档

1 端口设置 1.1 避免使用默认的监听端口 配置项 名称 避免使用默认的监听端口 检查方法 1检查$ORACLE_HOME/network/admin/listener.ora中是否有port=1521一项。 操作步骤 1 备份$ORACLE_HOME/network/admin/目录下的tnsnames.ora, listener.ora 文件 2 备份$ORACLE_HOME/dbs目录下的spfileSid.ora和initSid.ora 3执行$ lsnrctl stop 关闭Listener 4用vi修改listener.ora中的端口号1521为其他端口 5用SQL>startup immediate 关闭数据库 6 修改initSid.ora添加一项LOCAL_LISTENER=listener1 7 在tnsnames.ora中添加一项 listener1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hostname)(PORT = 1522)) ) ) 8 SQL>create spfile from pfile 9 $ lsnrctl start 10 SQL>startup 启动数据库 回退操作 关闭Listener和数据库,恢复备份的文件到原来的目录,重启Listener和数据库。 风险 1.修改默认端口会影响到目前使用该数据库的应用,需要这些应用同步修改为新的端口 2.需要关闭重启数据库以及关闭重启Listener来完成端口的修改 2 用户与权限 2.1 设置LISTENER的启动关闭密码 配置项 名称 设置LISTENER的启动关闭密码 检查方法 检查$ORACLE_HOME/network/admin/listener.ora文件中是否有PASSWORDS_LISTENER一项,若有说明密码已设定。 操作步骤1 备份$ORACLE_HOME/network/admin/listener.ora文件2设置步骤 $ lsnrctl

Windows系统安全加固技术指导书

甘肃海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Windows系统安全加固技术指导书 ◆版 本◆密级【绝密】 ◆发布甘肃海丰科技◆编号GSHF-0005-OPM- ?2006-2020 HIGHFLY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目录 文档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参照标准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固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业务主导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业务影响最小化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施风险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主机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数据库或其他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保护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灵活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周期性的安全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安全加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主机分析安全加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业务系统安全加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W INDOWS 2003操作系统加固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补丁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补丁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账号口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优化账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口令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网络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优化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关闭共享.............................................................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网络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oracle数据库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1. 检查数据库模式: sqlplus /nolog conn /as sysdba archive log list (查看数据库是否处于归档模式中) 若为非归档,则修改数据库归档模式。 startup mount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alter database open 2.连接到target数据库 命令:connect target / (connect target system/oracle@ora10g,如果数据库没有起来,也可要直接在rman命令下用startup进行启动数据库) 可以连接到target database.(rman 一边连接到target数据库,另外一边连接到control file(nocatalog mode),control file 中存储rman 的备份信息) 3.用list backupset 命令查看有没有备份 4. 常用备份命令: 备份全库: RMAN> backup database plus archivelog delete input; (备份全库及控制文件、服务器参数文件与所有归档的重做日志,并删除旧的归档日志) 备份表空间: RMAN> backup tablespace system plus archivelog delete input; (备份指定表空间及归档的重做日志,并删除旧的归档日志)_ 备份归档日志: RMAN> backup archivelog all delete input; 1.全库备份(备份数据文件中有数据的,有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归档日志文件,spfile 文件,不备份联机重做日志文件或临时文件) RMAN> CONFIGURE CONTROLFILE AUTOBACKUP ON; --控制文件自动备份 RMAN>CONFIGURE DEVICE TYPE DISK PARALLELISM 2 backup type to compressed backupset; --压缩 RMAN> CONFIGURE channel DEVICE TYPE DISK format 'D:\APP\rman\full_%s.bk'; --备份的路径 RMAN>BACKUP DATABASE; --全备份 RMAN>list backup of database; --检查备份信息 RMAN>backup archivelog all delete input; --备份归档日志并删除归档日志 RMAN> list backup of archivelog all; --检查归档日志 2.差异增量备份 RMAN>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0 database; --0级全备份 RMAN>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2 database;--2级备份

数据库系统管理制度

数据库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司数据库管理,保障数据库正常、有效运行,确保数据库安全,使数据库能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数据库管理员负责评级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 第三条公司IT总监负责对数据库使用者进行权限审批。 第二章数据库系统的修改和维护 第一条数据库系统的变更,指数据库硬件或参数调整等;涉及到停机时,应征求业务部门对系统使用,并根据实际情况由部门负责人确定并发布停机时间后,在停机时间范围内完成相关操作,同时数据库管理人员应该评估风险后,再操作,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 第二条数据库业务数据的变更修改,指开发部门或业务部门关于数据库业务表数据的变更修改;应由开发部门提供具体表和字段,或要求开发部门提供脚本,由数据库管理人员执行操作;并且修改前先进行数据备份。 第三条数据库系统的监控,应实时了解数据库运行状态,确保数据库可用状态。 第四条数据库系统的健康检查,应定期对数据库的响应指标巡检。并给出巡检的报告。健康检查应当定期执行,每周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第五条数据的备份恢复,备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恢复,所以在一段时期应当数据库进行恢复演练,以防止意外发生时数据不能恢复而造成损失。恢复演练应尽量避开数据库生产环境,以免影响生产的运行。恢复演练应当定期执行,以季度为单位,每季度至少演练一次。 第六条数据库故障处理,数据库系统中常见的四种故障主要有事务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以及计算机病毒故障,对应于每种故障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第三章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第一条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管理软件的及时升级。 第二条数据库应每周至少备份一次,数据库管理员应在保证数据安全和保密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方式保存备份文件,保证数据库出现异常时能快速恢复,避免或尽量减少数据丢失。

Oracle数据库安全管理

公司内部 Oracle数据库安全管理 主题:Oracle数据库安全管理 项目名称:公司内部 撰写单位:海鼎 作者:吴昭松 版本号:0.1 日期:2006-3-8 审核 文档历史 参考文档

概述 本文概要性讲述Oracle数据库安全管理,使读者对Oracle的数据库安全管理有所了解。 包含内容: 1、概要文件; 2、管理用户; 3、权限和角色; 概要文件 概要文件是Oracle安全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概要文件可以对数据库用户进行基本的资源限制,并且可以对用户的口令进行管理。 概要文件是命名的数据库和系统资源限制集合。通过为数据库用户指定概要文件,可以控制用户在数据库和实例中所能使用的资源。通常DBA会将数据库中用户分为几种类型,为每类用户创建概要文件。一个数据库用户只能指定一个概要文件。 在安装数据库时,Oracle会自动建立名为DEFAULT的默认概要文件,如果在创建新的数据库用户时没有为他指定概要文件,Oracle将自动为他指定这个默认概要文件。另外,如果在用户自定义的概要文件中没有指定某项参数,Oracle将使用DEFAULT概要文件中相应的参数作为默认值。 在概要文件中还可以对用户的口令管理策略进行设置。 资源限制参数 利用概要文件,可以对以下几类数据库和系统资源进行限制: ●CPU时间 ●逻辑读 ●用户的并发会话数 ●空闲时间 ●连接时间 ●私有SGA区 对这些资源的限制是通过在概要文件中设置资源参数来实现的。资源参数的值可以是一个整数,也可以是UNLIMITED(即不受限制),还可以是DEFAULT(使用默认概要文件中的参数设置)。 大部分的资源限制都可以在两个级别进行:会话级或调用级。会话级资源限制是对用户在一个会话过程中所能使用的资源进行的限制,而调用级资源限制是对一条SQL语句在执行过程中所能使用的资源进行的限制。 当会话或一条SQL语句占用的资源超过概要文件中的限制时,Oracle将中止并回退当前的操作,然后向用户返回错误信息。这时用户仍然有机会提交或回退当前的事务。如果受到的是会话级限制,在提交或回退事务后用户会话被中止(断开连接),但是如果受到的是调用级限制,用户会话还能继续进行,只是当前执行的SQL语句被终止。 下面分别介绍在概要文件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参数: ●SESSIONS_PER_USER 该参数限制每个用户所允许建立的最大并发会话数目。达到这个限制时, 用户不能再建立任何数据库连接。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实施方案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案

————————————————————————————————作者:————————————————————————————————日期:

oracle数据库 备份与恢复方案 文件控制?受控?不受控 文档编号日期项目名称版本号 分册名称第册/共册总页数正文附录 编制审批生效日期

目录 一、编写目的 (1) 二、备份工具及备份方式 (1) 三、软件备份 (1) 四、软件恢复 (1) 五、数据备份 (2) 六、备份的存储 (2) 七、备份数据的保存规定 (2) 八、备份介质的格式 (3) 九、数据恢复 (4)

一、编写目的 本文档主要说明公司项目在实施现场的软件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方案。 二、备份工具及备份方式 1.备份工具 Oracle RMAN(Recovery Manager):是一种用于备份(backup)、还原(restore)和恢复(recover)数据库的Oracle 工具。RMAN只能用于ORACLE8或更高的版本中。它能够备份整个数据库或数据库部件,如表空间、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归档文件以及Spfile参数文件。RMAN也允许您进行增量数据块级别的备份,增量RMAN备份是时间和空间有效的,因为他们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有变化的那些数据块。 2.备份方式 (1)自动备份:由Windows 计划任务调度完成; (2)手工备份:完成特殊情况下的备份,分热备份和冷备份,热备份是指在不关闭数据库情况下进行备份,冷备份则需要停止Oracle实例服务。 三、软件备份 1.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每天23:00将所有软件拷贝到其他存储介质上 2.超出七天的备份依次删除 3.每月一号将上月最后7天的备份文件刻录到光盘上 四、软件恢复 1.找出最近的备份程序覆盖到正式运行环境的相应目录中

数据库安全管理加密系统

数据库信息系统必备 数据库安全管理加密系统

《数据库安全管理加密系统》以软硬件结合方式彻底解决数据泄密问题,即使数据库非法侵入或拷贝,得到的也是一堆无法可解的乱码,而目前银行、电信部门客户数据外泄案频发,公安部门对保密要求更高,数据库裸放在服务器中,随时有泄密危险。 目录 1.产品背景 (3) 2.产品简介 (5) 3.产品架构 (6) 3.1 DBLOCK安全平台 (6) 3.2 服务器端代理(Server Agent) (7) 3.3 WEB管理控制台(Console) (8) 3.4 安全策略和安全审计中心 (9) 4.产品功能及特点 (10) 4.1 数据库数据透明加密 (10) 4.2 数据库透明访问,不需对应用作任何修改 (10) 4.3 数据传输加密 (11) 4.4 透明安全代理 (11) 4.5 三权分立管理 (13) 4.6 完善的系统审计功能 (14) 4.7 支持多数据库系统 (14) 4.8 DBLOCK系统特点 (14)

数据库安全管理加密系统 最近几年,个人信息大规模泄露、造成巨大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 1、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员工兜售客户信息,造成损失达3000多万元。 2、京东商城客户账号泄密案件。 3、CSDN几百万用户注册信息库被黑客盗取。 4、天涯社区论坛4000万用户数据泄露。 5、taobao泄密事件. 6、开心网账号泄密事件 1.产品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系统的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领域。但随之而来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尤为凸显。数据库系统作为信息的聚集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小则关系到企业兴衰、大则关系到国家安全。 在涉密单位或者大型企事业单位中,广泛的实施了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机房安全、物理隔离、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传输等等。但就应用系统本身和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之前的市场上也缺乏有效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安全的统一解决方案。这就致使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在安全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其中比较严峻的几个方面表现在: (1)应用系统身份验证强度问题。 目前许多应用系统本身缺乏有效的强身份认证安全机制,应用服务提供者如何验证用户的有效身份,用户如何验证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如何保证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不被篡改。 (2)数据库安全问题。 由于国内只能购买到C2安全级别的数据库安全系统,该类系统采用自主访问控制(DAC)模式,DBA角色能拥有至高的权限,权限可以不受限制的传播。

ORACLE数据库日常维护与管理手册

全球眼(MEGAEYES网络图像管理系统2.0 ORACLE S常维护与管理手册 北京互信互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4-08-08 目录

1 引言 1.1 目的 对于重要的商业系统来说, 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商业应用平稳运行 的关键。但是 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发生问题。 这时,数据库 的管理与日常维护工作将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指导数据库管理员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特 制定本文档。 当然, 数据库的日常维护是复杂和繁琐的, 本文仅涉及一些常见的 数据库日常维护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库管理员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1.2 范围 本文档使用的人员:数据库维护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 本文档涉及内容: oracle 数据库的 日常维护与管理解决方案。 1.3 参考资料 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暂行)规范 2 日常维护与管理说明 2.1 运行环境 程序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运行环境和软件运行环境。 2.1.1 硬件环境 Intel 及其兼容系列 CPU 剩余内存要达2G 以上 剩余硬盘容量要达 1G 以上 100 M 网卡 2.1.2 软件环境 CPU 类型: 内存容量: 硬盘容量: 网卡类型:

: RedHatLinuxAS3.0 Oracle9iDatabaseRelease2forLinuxx86 2.2数据库日常维护 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包括管理员每日的工作内容, 每周的工作内容以 及每月的工作内容。 2.2.1数据库初始设置 基于数据安全性的考虑,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如下的初始设置。 1数据库设为归档模式 1) 以管理员身份连接数据库 SQL>>connectsys/sys@数据库例程 SIDassysdba 2) 察看数据库是否处于存档模式 SQL>>archiveloglist 说明:该命令会提示以下信息,注意灰色部分显示的状态。 DatabaselogmodeNoArchiveMode AutomaticarchivalDisabled Archivedest in ati on Oldest on li nelogseque nce31 Curren tlogseque nce33 3) 如果处于非归档模式则设为归档模式 SQL>>shutdow nimmediate; SQL>>start upmount; SQL>>alterdatabaseachivelog; 4) 如果处于非自动归档状态则设为自动归档 SQL>>altersystemsetlog_archive_start=TRUESC OP E=s pfile; 5重新启动数据库 SQL>>shutdow nimmediate; SQL>>startu p; 2控制文件设置 每一个数据库都必须有一个控制档。它是一个小型二进制档案,用来描述 Oracle9i 实体结构。主要是储存数据库名称,数据库建立时间,资料文件名称 与所在位置,重置日志文件名称与所在位置,目前的日志序列码 (logsequeneenumber ),检查点信息。因此开启Oracle9i 数据库时一定要读取控 制文件才能取得所有数据库实体档案相关信息。 一旦控制文件不幸毁损,数据库 便无法顺利开启。也因为如此,控制档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通常的设置建议为:每个数据库最好拥有两个以上控制档,并各自存放在不 同磁盘上。系统默认有三个控制文件 controlOl.ctI , control02.ctl , con trol03.ctl 。 如果需要增加更多的控制文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将既有控制文件复制到 目的位置,然后将控制文件名称加入起始参数档的 CONTROLFILE 之中()。同 理,如果想更改控制档名称,也可以先将控制文件复制到目的位置后予以更名, 再更新操作系统: 数据库:

MYSQL数据库系统安全管理doc资料

M Y S Q L数据库系统安 全管理

目录 正文 (1) 1研究的背景 (1)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3研究的内容 (2) 3.1 MySQL数据库的安全配置 (2) 3.1.1系统内部安全 (2) 3.1.2外部网络安全 (4) 3.2 MySQL用户帐号管理 (8) 3.3 MD5加密 (12) 3.3.1 数据库中数据加密的原因 (12) 3.3.2 加密方式 (12) 3.3.3 Md5加密原理 (13) 3.3.4 具体算法 (14) 4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MySQL数据库安全管理 摘要: MySQL是完全网络化的跨平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同时是具有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功能强、使用简便、管理方便、运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性强等优点,用户可利用许多语言编写访问MySQL数据库的程序,特别是与PHP更是黄金组合,运用十分广泛。由于MySQL是多平台的数据库,它的默认配置要考虑各种情况下都能适用,所以在用户自己的使用环境下应该进行安全加固。用户有责任维护MySQL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MYSQL;数据库;数据库安全;访问控制;MD5加密 正文 MySQL数据库的安全配置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系统内部安全和外部网络安全;MySQL用户帐号管理主要用grant(授权)和revoke(撤权)两个SQL指令来管理;MD5在实际中的一个应用就是对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加密,当用户创建一个新的账号或者密码,他的信息不是直接保存到数据库,而是经过一次加密以后再保存,这样,即使这些信息被泄露,也不能立即理解这些信息的真正含义。有效的提高了前台和后台的数据安全性。 1研究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库的应用十分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但随之而来产生了数据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数据库供应商竞相为大众提供功能丰富的数据库环境,大多数主要系统都支持XML、Web服务、分布式复制、操作系统集成以及其他一些有用的功能。与以前相比,数据库更加容易遭受到攻击,它已经成为了更有价值的攻击目标,所以需要配置更多的安全功能,管理也要更加的谨慎。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对MySQL数据库的安全配置、MySQL用户帐号管理以及使用MD5加密提高数据库前台和后台数据安全性做了详细研究。

Oracle数据库安全配置手册

Oracle数据库安全配置手册 Version 1.0

版本控制

目录 第一章目的与范围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数据库类型 (1) 第二章数据库安全规范 (1) 2.1操作系统安全 (1) 2.2帐户安全 (2) 2.3密码安全 (2) 2.4访问权限安全 (2) 2.5日志记录 (3) 2.6加密 (3) 2.7管理员客户端安全 (3) 2.8安全补丁 (3) 2.9审计 (3) 第三章数据库安全配置手册 (4) 3.1O RACLE数据库安全配置方法 (4) 3.1.1 基本漏洞加固方法 (4) 3.1.2 特定漏洞加固方法 (12)

第一章目的与范围 1.1 目的 为了加强宝付的数据安全管理,全面提高宝付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水平,保证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营,提高业务服务质量,特制定本方法。 本文档旨在于规范宝付对各业务系统的Oracle数据库进行安全加固处理。 1.2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对宝付公司的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系统加固进行指导。 1.3数据库类型 数据库类型为Oracle 11g。 第二章数据库安全规范 2.1 操作系统安全 要使数据库安全,首先要使其所在的平台和网络安全。然后就要考虑操作系统的安全性。Oracle使用大量用户不需要直接访问的文件。例如,数据文件和联机重做日志文件只能通过Oracle的后台进程进行读写。因此,只有要创建和删除这些文件的数据库管理员才需要在操作系统级直接访问它们。导出转储文件和其他备份文件也必须受到保护。可以把数据复制到其他数据库上,或者是作为复制模式的一部分,或者是提供一个开发数据库。若要保护数据的安全,就要对数

数据库安全加固系统

数据库安全加固系统 内部资料 1、该系统是什么? 数据库安全加固系统,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机密、关键)数据提供细粒度的安全防护,能够对数据库中的条目有选择的安全处理。 该系统采取积木模型对数据库项目进行安全处理,终端用户根据其请求,仅能对数据库中具体条目操作,而不能获知其他条目的任何信息。 该系统部署简单,仅需调用该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即可完成系统部署;同时,对部署该系统之后,终端用户在操作上没有任何不同。该系统的部署,不但能够有效地防止恶意访问企业网的攻击者获取存储在数据库的企业核心数据,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误操作或者不当管理所造成的信息泄露!2、为什么需要该系统?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诸多数据都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之中。然而,某些具有恶意目的的攻击者或者企业内部人员,获取对存储企业核心数据的管理权限之后,散播或者恶意使用这些数据,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信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近期比较严重的数据库数据泄露事件主要有: 1、国内知名IT社区CSDN论坛约6,428,632个用户信息包含帐号、明文密 码、电子邮件遭受入侵被泄露; 2、国内某知名连锁酒店开房记录遭受恶意攻击者泄露,泄露信息包括用户姓 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隐私信息; 3、小米800万注册用户信息被泄露,泄露信息包括用户的用户名、密码、注 册IP、邮箱等多种信息; 4、Gmail用户大量信息被泄露; 5、中国网易公司自主研发病运营的“梦幻西游”游戏,约1.4G(木马盗取) 信息被泄露,泄露信息包括帐号、邮箱、明文密码、角色名称、所在服务器、最后登陆时间、最后登陆IP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