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对称、平移和旋转

四年级数学对称、平移和旋转
四年级数学对称、平移和旋转

对称、平移和旋转

小学数学平移与旋转课件

学生观察板擦的运动过程,请学生举类似这两种运动现象的生活中的例子,并说出这种运动现象的名称。(目的:了解学生对平移现象的生活经验基础。) 2.让学生玩陀螺,问学生:你还见过什么类似东西像这样运动?这种运动的现象你知道叫什么吗?(目的:了解学生对旋转现象的生活经验基础。) 题目人数百分比备注 第一题正确:4人66.7﹪学生表达的语言不规范, 有2人 不清楚名称,其中有1人误认为错误:2人33.3﹪ 关门运动是平移现象。 第二题正确:5人83.3﹪学生举旋转的例子比举平移的例 子容易。 错误:1人16.7% 从前测结果分析看,学生有以下两种情况:①能较清楚分辨出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哪种是平移,哪种是旋转,但对这两种现象叫什么并不十分清楚。②清楚平移和旋转这两个现象的名称,但头脑中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它们的外延与内涵还存在模糊区域,对它们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入理解。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比如学生举例:跷跷板是平移现象。 面对以上两个问题,我的思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怎样进行教学定位?(仅仅是知道“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的名称?会比较这两种现象吗?)经过研究,我认为应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直观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征,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价值。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分析 以多元智慧理论作指导,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利用动作表征、形象表征、语义表征和数学符号表征等多种形式区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特征,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 在教学手段上运用操作体验、多媒体为手段学生创设有效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渗透变换等数学思想方法。 (四)技术准备与教学媒体 技术准备:彩笔、纸 教学媒体:CAI课件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三年级数学对称、平移和旋转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2、通过观摩,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道理。 四、重难点、关键: 重点: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空间知觉的建立与培养。 第一课时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用具 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如图2)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页——42页及练习十4题 教学目标: 1、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并能正 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 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形成平移距离的正确概念。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看图识别图形在方格纸上开始位置至终始位置间的平移格数。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构建平移、旋转概念 1、联系生活,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师:同学们,在这美丽的春天你最想去哪里玩呢? 生:公园、爬山、踏青…… 好,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一玩,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呢!瞧——(课件出示37页主题图) 师:你喜欢玩哪个游乐项目呢?想一想它是怎样运动的,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教师问:这些游戏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下面,我们想办法给他们分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哪几类。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小组汇报。 生:缆车、火车的运动是一类,大风车、摩天轮、转椅是一类。 2、理解平移和旋转 a、分析归纳,揭示概念。 组织学生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师:说的真棒!像(点击课件)滑滑梯、缆车、火车都是整体向一个方向成直线移动;而像摩天轮、风车、转椅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在数学中我们把这两种现象分别叫做平移和旋转。 (利用多媒体创设游乐场这一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揭示并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说一说游乐场里的游乐项目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师:滑滑梯、跷跷板、秋千是平移现象吗?

(完整版)对称、平移和旋转测试题

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每题3分) 二、画出下面每个图形所有的对称轴(每题5分)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1.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等腰梯形③平行四边形④等边三角形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⑤无数 3.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 ① 30°② 60°③ 90°④ 180° 四、看图填一填(每空2分) (1)小帆船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2)三角形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注意:图在格内所画的竖线、横线都是与格子竖线、横线重合的!!!) 2、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到() 五、按要求画一画 1.将六边形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10分) 2.将小旗图围绕A点顺时针旋转90°。(9分)

倍数和因数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 级 一、填空(每空2分) 1.在18÷3=6中,()和()是()的因数。在3×9=27中,()是()和()的倍数。 2.24的所有因数有(),从小到大15的5个倍数有()。 3.7是7的()数,也是7的()数。 4.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6.在20以内的自然数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 1.1是奇数也是素数。………………………………………… ()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18的因数有6个,18的倍数有无数个。…………………() 4.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 5.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两个奇数的积是合数。…………… () 6.一个自然数个位上是0,这个自然数一定是2和5的倍数。()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1.13的倍数是() ①合数②素数③可能是合数,也可能是素数 2.11和2都是()。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平移、轴对称、旋转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 平移、轴对称、旋转练习题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 ()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4、移一移,说一说。 (1)向()平移了()格。 (2)向()平移了()格。 (3)向()平移了()格。 5、右图中: 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3”。 指针从“3”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 指针从“5”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到()。

二、动手操作。 1、 ① ② ③ 图形①是以点( )为中心( )时针旋转的,在图①标出各点的对应点。 图形②是以点( )为中心( )时针旋转的,在图②标出各点的对应点。 图形③是以点( )为中心( )时针旋转的,在图③标出各点的对应点。 2、 (1)图形1绕A 点( )旋转90。到图形2。 (2)图形2绕A 点( )旋转 90。到图形3。 (3)图形4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2。 (4)图形3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1。 四、 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4 32

五、按给出的对称轴画出第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请向上移动4格,第三个 图形以0点为中点顺针旋转90度。 六、按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 七、把下列图形向左平移8格。

八、画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A B O 九、在下图中进行: 1、把图形在水平方向向右平移5格; 2、以O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度; 3、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

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1、4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1、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上个周末我和聪聪、明明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在游乐园里,像(点击出现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定格画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点击出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现定格画面)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电梯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聪聪在邀请我们呢!(聪聪:“小朋友,快来移移看!”) 2、移移看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生说)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5格)

人教版二年级平移与旋转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把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对象,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空间与图形。从数学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还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抽象出数学概念,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演示,并经历观察、操作、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自主探究的情形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成功体验,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结合方格纸对图形进行平移。 2.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引导】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们知道游乐园这些游乐项目的名称吗,知道他们的运动方式是怎么样的吗? 【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去过,知道。 新课讲授 1,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比划一下这些游乐机器的运动方式吗? 【学生活动】用手势比划 【引导】刚才同学们已经用手势比划了它们的运动方式。我们能不能根据手势的不同,给这些活动分分类。 【学生活动】分类 【评价】同学们的手势很美,分类也很正确。那我请同学说一说你们是分成了哪两类。【学情预设】分成手平着滑分成一类,转圈圈的分成一类

五年级下册图形变换平移,对称,旋转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变换》小测题 1. A B C D E 上图中轴对称图形有()。通过旋转图形()得到图形()。 2.填一填。 (1)指针从A开始,()旋转()°会 转到B;指针从C开始,()旋转()°, 会转到D。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指针从D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2)从10:00到10:15,分针旋转了()°;从1:30到1:50,分针旋转了()3.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4.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利用平移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6.利用旋转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7.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顺时针8.如图,这个图案是由一个什么 旋转90°后的图形。样的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旋转了多少度?几次?

9.作图题。 (1)将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 (2)将图形B再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C。 (3)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图形C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D。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 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4、移一移,说一说。 (1)向()平移了()格。 (2)向()平移了()格。 (3)向()平移了()格。二、动手操作。

① ② ③ 图形①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②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2、 (1)图形1绕A 点( )旋转90。到图形2。 (2)图形2绕A 点( )旋转90。到图形3。 (3)图形4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2。 (4)图形3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1。 三、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四、 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 4 3 2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下册《平移和旋转》教案设计

《平移和旋转》优质课教学设计

学生先试一试 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找点、移点、描点) 问:画完后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吗?什么没变?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没变,但位置是改变了的。) 四、全课总结 2017.6.8

旋转和平移的教学反思 土门关小学寇占德 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感知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 一、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1、我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火车、观光电梯、风扇叶片、飞机螺旋桨,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再现,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观察感知,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如:在引入“平移和旋转”时,出现视频,有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来演示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而讲不同的运动方式加以区分,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初步了解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紧接着有学生先想象再用手势演示,在头脑中构建起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 2、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态的电动、推拉窗、电风扇梯、时钟、帆船运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用手势比画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形成表象,引出课题。学生会发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直观演示,巧妙突破教学难点。 距离是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为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对于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学生是很难想到只要去数某个部分移动的格数就可以了。为让学生主动学习,我创设“当一会小小工程师,引导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移一移数出平移的格数,然后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合作探究——最后交流验证总结出“找对应点”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探究的方法。 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材只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一小部分的“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同时教材又是静止的、平面的。为了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这节课我结合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更为直观,更为生动地体验。

第1课时1对称、平移和旋转 孙田 (1)

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9页的第一个红点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的特征。 难点:综合运用平移、旋转与对称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具、学具:课件、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课前同学们制作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展示学生作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藏着哪些数学秘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对称、平移、旋转

师:对称、平移和旋转是我们常见的图形的变换方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通过欣赏自己制作的美丽图案,引发对对称、平移旋转的相关知识的回顾,不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体会图形的美,数学的美。) 二、知识回顾,形成网络。 师谈话:昨天布置同学们回家整理3-6年级学过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下面咱们先在小组内相互欣赏、交流一下。 (一)分组交流 师出示活动提示,学生根据提示的内容进行交流。 (1)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2)把你整理的知识说给小组成员听一听。 (3)选出代表你们小组水平最棒的一幅作品。 预设: 学生用知识树、列举、表格等不同形式对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整理。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对称平移与旋转青岛版

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升旗场面图,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场面? 师述:升旗是一个很庄严的活动,无论在哪里遇到升旗仪式,就要停下手头的事情,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行军礼。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讲授】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出示信息窗1的部旗帜,这是哪个地方的旗帜?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小组中交流问题 (2)小组汇报

(3)小结: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2、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1)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读课本83页最下面的部分。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 用自己话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它的对称轴。 展示,交流。对称轴是一条直线,用“点画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对称轴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这里安排了,先读概念,再动手操作剪,最后画一画对称轴。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合作探究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小组合作,交流 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 折一折的方法,画出对称轴。 小练习。完成自主练习1题、2题和5题。 小游戏:猜一猜,这是什么? (盖住了一半,能不能猜出它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4、动手操作,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说一说你怎么画。 读课本84页下面两个同学说的话 分几步。 先从图形找到几个重要的点; 再根据每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 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5、尝试做85页自主练习第3题。

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综合练习题

二年级平移和旋转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 一、画出将图形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6格后得到的图形 二、画出图形向上平移4格的图形,再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三、画出房子向右平移5格,小船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 9格和向下平移5格后得到的图形。

五、画出将图形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 六、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七、1、把图中长方形向上平移2格; 2、把图中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 3、把图中平行四边形向左平移5格。 八、画出小船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九、画出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十、画出拖拉机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十一、分别画出向右平移8格、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十二、分别画出向上平移3格,向左平移10格后得到的图形。 十三、这个⊿向()平移()格,向()平移()格后的图形。 十四、填空 1、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现象。坐缆车是()现象。晃呼啦圈是()现象。提起重物是()现象。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移动属于()现象,车轮运动属于()现象。

3、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4、圆的对称轴有()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条。 5、正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6、宋体的汉字“王”、“中”、等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汉字:______________ 。 7、右图是从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应 为 ______________ 十五、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十六、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8题)

最新版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和平移》教案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剪纸、平面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二、自主探究。 1、看过这么漂亮的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2、折一折,剪一剪。 3、明确什么是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 4、画一画 三、生活中的图形。 四、动手做。书上22页第3题。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二)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二、自主探究 1、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

2、讨论并说明理由。 3、请你画完整,在小组内说说你画图的依据或方法。 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平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看书中的三幅图,了解什么是平移。 二、说一说,丰富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移与旋转练习题培训资料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移与旋转练习题 一、填空. 1、看图填空. ①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②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③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 )所在位置。 ④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2)如图。 ①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后指向( )。 ②指针从“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 )。 (3)图形按( )方向旋转( )度可以得到图形. (4)图形按( )方向旋转( )度可以得到图形。 三、选择。 (1)将顺时针旋转270度得到的图形是( )。 A、B、C、D、 (2)下面的图形中,( )不能由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 A、B、C、D、 (4)将图形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形B的是( )。 A、 B、 C、 (5)左图中共有( )条线段。 A、4 B、5 C、8 D、10

(6)体育课上,第一小组六名同学为了庆祝胜利,小组内每两名同学 相互击掌一次,共击掌( )次。 A、6 B、8 C、10 D、15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到二楼 B.钟表的指针嘀嗒嘀嗒地走 C.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 D.汽车在平坦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四、画一画. (1)画出三角形AOB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2)画出下图锤形图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3)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4)画出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 图形。 五、描述下图中,图A如何变换得到图B?图C如何变换得到图D?

1、转一转,说一说图形A如何形成图形B。 A B B 2、填一填。 (1)分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到“”; (2)分针从“12”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 (3)分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3”。 3、画一画。 (1)将图形A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B。 (2)将图形B再向左平移5格,得到图形C。 A O 4、画一画。 (1)图形A向右平移4个方格得到图形B。 (2)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图形A的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 A L

对称、平移和旋转整理与复习

对称、平移和旋转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12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进一步感知、理解对称、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准确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观察、分类、对比,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并熟练在方格纸上画出变化后的图形。 3.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4.通过丰富的旋转、平移、对称的感性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方格纸上画出变化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学具:方格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整理在第二单元学习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板书:对称、平移、旋转的整理与复习。 二、知识回顾,形成网络 (一)交流完善 师:想一想,关于平移、对称和旋转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共同整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预设1: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预设2:图形或物体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就是平移。 预设3:物体或图形绕一中心点转动,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旋转分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

(二)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图片。(见图1)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 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从中找出对称、平移和 旋转的现象。 学生班内汇报: ①升降机、电动门、酒瓶是平移现象。 ②汽车轮胎、电动门轮、排气扇、吊扇是旋转现象。 ③车间前墙设计是对称现象。 …… 师:我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能准确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的吗? (三)总结提升 师:想一想,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学生组间交流。 师: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轴对称后的图形形状发生了改变。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整理、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归纳整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巩固练习,深化网络 师:我们对对称、平移和旋转几种现象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后,你能利用它们的特征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基本练习。 ③④⑤

五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转对称

---------------------------------------------------------------最新资料推荐------------------------------------------------------ 五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转对称 平移、旋转和转对称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刘建华一、填一填。 1.长方形的对称轴有()条,正方形的对称轴有()条,圆的对称轴有()条。 2.钟面上的时针从 12: 00 到 15: 00,()时针旋转了() 3.如右图所示: 指针顺时针旋转 90,从指向 A 旋转到指向();指针逆时针旋转 90,从指向 B 旋转到指向()。 4.()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5.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画 6. 如图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E 是边 CD 上一点,若△AFB 经过逆时针旋转后,与△AED 重合,则旋转角可能为() 7. 8. 右图中: 指针从12绕点 O 顺时针旋转()到3。 指针从3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180到()。 指针从5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 到()。 二、选一选。 1.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圆 ADECB F(1)长方形向( )平移了( )格。 1 / 2

(2)六边形向( )平移了( )格。 (3)五角星向( )平移了( )格。 2.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第()种画法。 A、 B、 C、 3. 从镜子中看到左图的样子是() A、 B、 C、三、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四、分别把下面的图形补全,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 五、画一画。 房子向右平移 5 格,小船向下平移 4 格。 六、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 4 格,再向右平移 6 格后的图形。 七、画出长方形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八、(1)把三角形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 (2)把四边形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90。 九、你能先将三角形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再向左平移 6 格吗?十、按给出的对称轴画出第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请向上移动 4 格,第三个图形以 0 点为中点顺针旋转90 度。 十一、用设计一个美丽图案(运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对称、平移和旋转(1)

对称、平移和旋转(1)主备人:冒奎 教学目标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会画简单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活动单 活动方案导学策略 活动一、复习轴对称图形 1、 1)在小组里说说上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在小组里说说你对轴对称图形的了解。 2、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交流画法 活动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称轴 1、在小组里说说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2、动手操作,分别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对折, 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想一想分别有几条对称 轴? 3、小组展示。 活动三、练习巩固 剪下第119页上的内容,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一、复习导入 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奖杯图。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 指着蝴蝶图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指名到讲桌上折纸并回答) 把蝴蝶图贴在黑板上,提问:谁能指出这幅图的对称轴?(学生指出后,教师用点段相间的线画出对称轴,并板书:对称轴) 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重点研究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把课题补书完整) 二、进入活动一:复习轴对称图形 三、进入活动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称轴 1.谈话:首先我们研究长方形的对称轴。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折纸画图,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折法。 提问:你能告诉同学们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画对称轴时应该怎么画吗?对他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谁还有不同的折法吗?也来展示一下。(指名展示)为什么这条线(指着学生画出的对称轴)也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对称轴? 3.谈话:这样看来,我们已经找到了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它还有另外的对称轴吗?用纸折折看。通过操作我们发现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4.出示黑板上画好的长方形,谈话: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现在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吗?在小组内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如果有学生提到用和黑板上的长方形同样大的纸对折找到对称轴后再在黑板上描画,指出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用折纸的办法,还能不能直接在黑板上画长方形的对称轴?如果学生提到先量出长方形对边的中点再连线,画出对称轴,对这种想法予以表扬,并提问:你能说一说是怎样想到先找对边中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一、学科:小学数学 二、课列名称:平移和旋转 三、执教教师:石柱县师范附属小学校谭兴祥 四、课型:空间与图形 五、年级: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及相关练习。 六、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二)内容分析: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归纳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的现象。2、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会动的图片,引出平移和旋转的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画图平移和旋转练习

平移和旋转练习 姓名: 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归纳: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一、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画“-”;哪些是旋转,画“○”。 二、仔细观察,填一填。 小鱼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 )格,又向()平移了()格,最后向()平移了()格。 三、先画出向右平移8格的图形,再画出原图向上平移4格的图形。 四、填空 (1)长方形向( )平移了 ( )格。 (2)六边形向( )平移了( )格。 (3)五角星向( )平移了( )格。 (- )(○)()

画一画。房子向右平移5格,小船向下平移4格 分别画出向右平移5格和向下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1)画出三角形AOB 绕O点(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3)绕O点逆时针旋转90°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后记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苏教版平移和旋转ppt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平移与旋转教学案例

苏教版平移和旋转ppt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平移 与旋转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三年级《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案例 古排中心小学:苏运海 【简介】:在教学方格图纸上的平移中,使学生运用平移解 决实际问题。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图形的平移分 两步,一是平移的方向,这是比较容易的;二是平移距离, 这是个难点,而平移的距离实质上是图形中每一组对应点之 间的距离,这一点很重要这也是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 形时的基础。然后,通过多种形式来加深理解物体或图形旋 转和平移现象。 【理论依据】: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在探索物体或图形的运动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二).联系实际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平移 (四).展示、归纳。

(五)检测、延伸。 【教具准备】课件,汽车、轮船、红旗、钟、风扇等教学模 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放音乐,师生一起做运动。在欢乐的运动中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1.看一看。 看图缆车沿笔直索道滑行。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 还是旋转现象?(这是平移现象) 看小风筝转动。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 象?(旋转现象)

结合刚才的两个现象突出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2.说一说。 出示课本其他图形。 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问:“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有:电风扇转动等。平移运动有: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等。 3.做一做。 (1)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做旋转运动。 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运动的物体吗? (玩具飞机、地球仪、吊扇等)像这样的运动我们把他称为旋转。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测试题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 一、填空题 1、看右图填空。(12分)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 A (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 (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 (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4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 三、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9分) 2、仔细观察,再填一填。(10分) 小鱼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又向( )平移( )格,最后向( )平移( )格。 五、分别画出将 向上平移3格、向右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6分)

六、画出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画出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6分) 七、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5分) 2、勉勉说以下的图形隐藏着他家的电话号码,请你找出来写在下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