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造成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转变,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社会的培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说到公民社会,首先涉及到“公民”概念。最早的公民产生于古希腊城邦国家。因此,在拉丁语中,“公民”的本意是“市民”。但古希腊时代的公民,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还是有区别的,可以说是一种“不完全”的公民。因为在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公民代表着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一种特权地位,奴隶、妇女和外邦人不能成为公民。显然,当人民的一部分在国家中享有特权,而另一部分被列为奴役的对象的时候,公民的身份就不具有普遍性。公民和公民社会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产物。到欧洲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再度崛起,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新生力量。在中世纪一些欧洲城市中,公民概念被重新启用,但在当时实际上是指自治城市的市民,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国家赋予公民概念以新的含义,使之与封建社会的臣民概念区别开来。首先,资产阶级国家用法律确定了公民这一概念,指的是国民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任何人只要在一国之中生活,取得该国的国籍,就成为该国公民,而不再需要其他条件,这样就把公民的概念推及到所有国民。其次,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公民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而不应像封建时代那样,在政治上处于从属或被动地位。这一看

似简单的观念,后来却成为各国宪政精神的最根本的要义。人们认为,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而公民又是平等的,所以国家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没有哪一个人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政治权利。

在现代社会,公民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意味着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在宪法学上,公民的含义是:第一,作为统治的主体和主权的所有者,是国家权力的来源;第二,作为最基本的政治权力的行使者,享有选举、罢免和修宪等项权力;第三,作为构成国家的个人,受国家的统治与法律的管辖,是统治的客体。

公民社会是从英语的Civil Society翻译过来的一种译法。在汉语学术界,Civil Society 有三个流行的译名,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

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林毓生教授的研究,公民社会是“Civil Society”的本意,源自希腊雅典的“城邦政治”。

市民社会则是西方十七世纪以来发展出来的概念,它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经社会契约论的推导,社会与邦国才会出现对位而立的状态。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佛格森意识到市民社会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能确定社会相对于国家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个人不仅能确保自由,而且能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财富的增加刺激了市民的物欲,而物欲的泛滥又会侵蚀维系传统政治的公民道德。

民间社会指的是西方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后,伴随着国家与社会逐步分离而出现的个人在其中以私人身份

追求其自身利益的“私域”的社会,它包括民间组合、民间社团、民营企业、私立学校、独立媒体、社区自治、教会等等。最初,这个以“私域”出现的社会只是统治的对象,在政治领域中无关紧要。但是逐渐地,主要是通过私人之间的自由结社,通过对公众话题的讨论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一个超乎个人的“公共领域”得以诞生,并且开始在公共决策上产生影响。既独立于邦国之外,又能够进入政治过程,是西方国家中民间社会的主要特征。

所谓公民社会应当包括二层含义:一是指处于“国家”控制之外的民间领域,由公民个人自主行为或自由公民的合作行为组成;二而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实际上就是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公民个人自由与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公共决策由自由公民多数决定等这样一些规则组织起来的现代社会的代名词。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公民社会是与市场经济和宪政民主政体相伴生的。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拉尔夫.达仁道夫指出:“自由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亦即立宪国家(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中国历史上的宗法社会则是与农业经济和专制政体相匹配的。公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和宪政民主政体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共生关系。没有公民社会的土壤,市场经济和宪政民主政体就无法植根;没有市场经济的滋养,公民社会也难以生长、存续,宪政民主政体也无所依托;而没有宪政民主政体,就不能保障人权、产权、自由和社会公正,就不能遏止权利腐败、社会腐化,就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公平的市场秩序。

成熟的公民社会应该具有的要素是:(1)个体权利。个体权利的假设一直是公民社会理论的基石。它主张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公民社会和国家都是为了保护和增进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而存在的。因此,维护与发展人权是公民社会的首要原则。(2)多元主义。它要求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团组织的多样性,思想的多元化。维系这种多元主义的是提倡宽容和妥协的文化。(3)公开性和开放性。政务活动的公开化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性是公众在公共领域进行讨论和进行政治参与的前提条件,因此当代公民社会论者无不坚持公开性和开放性的原则。(4)参与性。强调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制约国家权力,是公民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5)法治。公民社会强调要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反对国家随意干预公民社会的内部事务,从而保证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领域,把国家的作用严格限制在宪法和法制规定的范围之内。(6)社会自治。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只有保持这种独立性和自主权,公民社会的上述结构特征和文化特性才能得以维持。因此,公民社会主张在社会领域实行广泛的自治,诸如社区自治、社团自治、学校自治、地方自治等等。

二、中国公民社会的产生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是单质构造、二层结构、计划经济、单位制度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1)国家政策的改变,这包括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政策的改变;

(2)民营经济的新生;(3)新社会群体的出现,包括个体劳动者群体、私营企业主群体、新中产阶层等;(4)社会进入转型期,体现在所有制、国有制内部、职业取向、经济收入、阶级分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所有这些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使得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国家——民众”二层结构开始分化为“国家——民间社会(公民社会)——民众”三层结构。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新产生的民间社会(公民社会)与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具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新生的公民社会是依托在现代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与传统民间社会是根本不同的;其次,新生的公民社会是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相联系的,而传统民间社会则是与落后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的;再次,新生的公民社会在许多方面与国家具有互补性,并不具有对抗政权的性质,而传统民间社会多具有抗拒国家的特性。

三、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前景

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社会变迁之后,中国公民社会已初具规模。其重要的特征是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中等收入阶层正在形成;中介组织逐步发育;社区自治不断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逐渐增加。

目前,中国公民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缺失。主要如:(1)私有产权缺乏保障。(2)权钱交易,导致政府腐败与市场失灵,并由此形成了一些既得利益集团,阻碍社会

改革与进步。(3)法制不健全,契约失效,交易成本太高。(4)宪法规定的公民结社自由未能落实,致使公民社会的组织化过程进展缓慢。第二,社会结构两极化较为严重,中等收入阶层发展得不够快。第三,民间资本的大量流失。第四,社会的道德基础脆弱,诚信成为最稀缺的社会资源。第五,公民意识总体上来说还比较薄弱。

中国要从一个初步的正在发展中的公民社会进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公民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的成长进步,以下趋势是可以预见的:社会自由度不断扩展;社会自身领域逐步扩大;社会自组织程度逐渐增强;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将得到确立。

公民社会的兴起,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确认个人的价值和公民的社会地位。(2)重构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走出重国家轻社会、重权力轻体制、重自省轻法度、重秩序轻人权等政治传统。(3)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实现社会自治。(4)建立民主化的社会条件。(5)奠定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首先,由于改革开放政策,打破了沉寂多年的社会局面,使社会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其次,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所拥有的财富和资产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并且造就了一个中等收入阶层。再次,公民社会产生出来的自治能力与平衡能力,将会有效地弥补由

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造成的社会失序、失范的局面,化解大量社会矛盾,降低改革成本,从而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

四、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

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问题上,既不可忽视其自身生长条件,过分地进行行政干预与控制;也不可忽视其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病,放任自流,不进行必要的建构与规范。

第一,保障私有产权,发展民营经济;

第二,培育公民意识,包括人权与公民权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宪政意识、责任意识、纳税人意识等;

第三,发展中介组织;

第四,壮大中等收入者阶层;

第五,建立制度保障。

五、社区建设对公民社会的意义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社区问题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最初是作为经济改革的配套措施,结合传统民政工作的转型,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表明我们对中国社区问题认识的深化,对中国社会改革认识的深化。社区建设必须要与中国的社会改革联系起来,必须要以公民的广泛参与为前提,必须要培育一个独立而功能健全的社会体系。社区建设成为中国社会改革的起点,也成为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举措。

依据政府文件的解释,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

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现代公民社会,也是建立与中国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社区建设除了政府的力量以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民间社会来承担大量的社会事务,它将推动中国社会的发育,促进中国的城市社区逐渐走向自治。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从社区建设起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切入点。

公民社会将大力促进社区建设。公民社会的组织、制度、观念等,都是社区建设所必须,都将对社区建设起到积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公民社会中坚力量的非政府社区组织对社区建设的强有力的作用。社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就是政府力量逐渐从社区淡出,把社区还给社区,从大量的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并有意识地培养大量的社区组织,用以承担社区事务,发挥社区自治的功能。

社区建设与公民社会的结合将有力推动中国的社会改革,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只能从社会底层开始,农村中的村委会和城市中的社区居委会的民主建设,是中国特色的“草根民主”和“草根政治”,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西方市场经济社会,一般没有社区政府,但地方政府产生

于社区,其市政官员或议员大多是以社区为基础民选产生,并被要求具有相应的社区工作经验,社区与选区紧密相关。地方政府民选官员实为社区民意代表,其从政经历多由社区工作开端,议员在当选社区设有办公室,定期接受民众的来访。此外,政府的公共项目主要是服务社区的,其资金来自税收,大体说来,一级税收,一级政府;一级政府,一类服务,以社区税收形成的公共服务范围就成为政府意义上的社区。有论者已经注意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与社区工作的接轨并进行了探索,这无疑是有益的尝试。社区建设将为中国的自下而上的政治改革提供一条思路。

公民社会和社区建设都离不开公民的广泛的社会参与。没有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社会和社区建设都是一句空话。可以说,公民的广泛的社会参与,既是公民社会和社区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其终极目标之一。健康的社区建设,将极大地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通过公民的广泛参与,实现社区自治,反过来又将促进社区建设,并逐渐推动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进而对中国的社会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

试析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缺失.doc

试析“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大学公民 教育的缺失- “ 摘要:我国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教育从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设置到教育实施路径的选择都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需要重新完善现有的大学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并要对其教育内容进行丰富与拓展,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多元化的大学公民教育实施平台。 关键词:全球公民社会大学公民教育 一、全球化与“全球公民社会” 全球化在现代意义上主要是指全球各地普遍发生的事情或过程,如果没有特殊的干扰或拒斥,该过程对于世界上的各国各地将发生同样的或相近的涉触或带动作用。在这里,作为个体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企业集团之间的关系等,均具有跨越国界、超越国家、从而不受“国家性”、“民族性”和“阶级性”严格制约的性质。全球化意味着国家间、地区间及不同种族的社会个体间空间距离的缩小,沟通障碍及发展过程中异质性的弱化、同质性的加强,孕育出了以经济为纽带的全球市场和以全球价值共识为基础的世界新文化形态。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也使世界各国的人们不得不开始改变原有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个体正在由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家庭人”、“单位人”和

“社会人”变成具有全球公民身份的“国际人”,滋生了“世界公民”的角色。“世界的中国人”、“世界的欧洲人”等“世界公民”正在形成。 在这样一种宏观社会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在逐渐缩小,这意味着人类已逐渐进入一种公共生活时代——“全球公民社会”时代。美国学者McGrew称“全球公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共同命运和一致性的大社区。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四海一家的时代。随着“全球公民社会”场域的形成与影响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对“全球公民社会”生成的时代意义及其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建构性反思。“全球公民社会”的大环境下,人类交往与共生的发展需要促使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公共性”的价值追求与文化理念。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日益高涨以及人们应对全球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乏力,人们已经开始探寻提高“地球村民”适应能力的有效路径。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教育、尤其是各国大学的公民教育上来,并开始对现有的大学公民教育经验进行反思。 二、“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缺失 1.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目标的局限性 与西方国家大学实施的公民教育相比,我国大学的公民教育的目标指向性并不是十分鲜明。对大学生群体实施必要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该群体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等是当前我国大学实施的公民教育的基本视界和维度。显然,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一定意义上还停留在为工业社会培养合格的、单一性的“经济公民”层面。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方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 (3)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的理论 (4)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5)兼顾不同利益的理论 (6)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就要建立起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保障的社会体系。从法律、制度、环境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 (1)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2)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3)促进服务均等化 3、如何理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1)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善民生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生发展奠定好基础。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的收入。 (3)社会政策要托底.从现有的国力财力出发,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 4、如何全面推动社会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大局,营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改进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造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城乡社会基层社会治理。

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答案

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县级政权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科学强县。()(2.0分) 正确 错误 2、增强社会自治力量,把威权式的治理方式转变为社会自治式的治理方式,关键在于增加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自主性。()(2.0分) 正确 错误 3、对北洋政府社会治理方式的评价是:这段时期社会治理比较成功,北洋政府的社会治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优越性和先进性。()(2.0分) 得分: 正确 错误 4、现在我们在政治政权治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不包括:县长掌握着法院、检察院的经济大权,从而控制了这些法律的执行部门。()(2.0分) 正确 错误 5、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废除,保证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包括党的最高职务在内的更迭轮替制度化、有序化。()(2.0分) 正确

错误 6、录音机、网络、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公民参与治理的重要手段。()(2.0分) 正确 错误 7、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民间社会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结构的主体。()(2.0分) 正确 错误 8、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全面控制状况有所改变,由公民制度性参与方式向运动式的动员的方向发展。()(2.0分) 正确 错误 9、中国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同时也允许民主党派参政议政。()(2.0分) 正确 错误 10、虽然有军阀势力和派系的存在,但北洋政府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很强。()(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有所改变,职务终身制被废除,确立了()制度。(2.0分) 审核 公务员 轮换 民主 2、现代中国社会在治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2.0分) 县级政权 市级政权 省级政权 中央政权 3、县级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中应起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原因在于()(2.0分) 人大代表没有担负责任的勇气 人大代表权力不够 人大代表的兼职化严重 人大代表人数过多

浅析NGO与公民社会

NGO与公民社会 夏蝉鸣 引言: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大量的非政府的或非营利的民间团体的兴起。这些团体主要从事着慈善、环保、教育、妇女、儿童等多方面的社会福利或者社会发展事业。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卷入,不但是跨国公司,而且还有许多国际的NGO 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中国,开展相关的扶贫、环保、社会福利等事业。 目录:一.什么是NGO、我们为什么需要NGO 二.公民社会 1. 何谓公民社会; 2. 公民社会的基本社会价值或原则 三.NGO的发展与公民社会的推动 正文

引言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大量的非政府的或非营利的民间团体的兴起。这些团体主要从事着慈善、环保、教育、妇女、儿童等多方面的社会福利或者社会发展事业。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卷入,不但是跨国公司,而且还有许多国际的NGO 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中国,开展相关的扶贫、环保、社会福利等事业。 一.什么是NGO、我们为什么需要NGO 它们正在成长,但它们已经显示出力量:“保护藏羚羊”、质疑怒江大坝、反对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等事件,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它们在中国最精彩的一次集体亮相,是2008年汶川地震。它们踊跃奔赴灾区,救助素不相识之人,募集物资、心理疏导、灾后重建……成为社会各界的温暖记忆; 它们在中国境内的官方称谓是“社会组织”;在境外简称NGO(通常译为“非政府组织”)。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 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 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 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 组织。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 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它 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兴起 的一个重要标志。 NGO渊源于基督教传统、人道主义 传统和慈善传统,它在全球范围的兴起 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人口、贫困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传统的政府和市场两级还无法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种回应,NGO迅速成长并构成社会新的一级。 微笑列车无国界卫生组织 世界上存在着三种关键的力量:国家、市场与公民社会。国家具有公共性质,但有时候会“政府失灵”不能正确反映民意;市场也会“市场失灵”,而NGO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正面影响: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社会经济变革促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有消极影响:大学生内化主导文化出现障碍;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政治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和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等。 【关键词】社会变革;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2006年7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作出论断:目前,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围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各项改革在不失时机地向前推进。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风险性却在加大,改革在各领域有序展开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取向以及他们的政治行为方式。由此可见,要使大学生们能够接受社会主义的主导文化,以实现其政治社会化顺利进行,必须关注中国社会改革的大背景。 有鉴于此,我们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内涵必须有科学的认识。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及特点。 1.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 变革是对事物的改变和革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出现了非常深刻的社会变革,表现出来的是一场维护新制度的革命,但仍然处于农业社会、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真正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变革则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场变革使我国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由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变,意识形态乃至政治体制等等,也都处在这种转变之中。 从哲学的角度讲,变革就是对旧事物的辨证否定和扬弃。邓小平曾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我们说的社会变革是社会的改革,而不是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当代中国的这种社会变革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它来自于社会内在的和外在的矛盾运动,来自于社会普遍而强烈的变革要求,自觉地对社会的某些部分或环节所做的改善,它是依靠现存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即实现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人们生活的现代化和人们观念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一个不断把外来文明的积极成果

中国公民社会

我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公民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制度层面的困境,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需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构建和民间组织的发展等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 关键词:我国公民社会现状前景发展途径 所谓的公民社会是对civil society 的新译法,是基于社会三分法的逻辑提出的概念。按照社会三分法,我们可以把社会分为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和公民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公民社会当做国家和政府系统以及市场和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包括NGO、公民的自愿性社团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更加宽松、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才悄然兴起,成为推动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的一股力量。但是由于我国的公民社会脱胎于国家社会不分的中国传统社会,加上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与西方国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一)、我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分析 1、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环境是有利于公民社会成长的,这也是我国的公民社会组织能过在短时期内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由于历史和制度的惯性,也不免会有制度上的障碍。 首先是经济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社会提供了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能过塑造彼此独立的和自由活动的公民个体,形成个体的独立性,这正是现代公民的核心精神所在。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利益的多元化,公民有了不同的利益划分,那些利益和价值取向相同的公民为了更好的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组成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所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公

会计国际化及和谐社会关系研究报告

分类号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会计国际化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 系别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 年级2010级 学生姓名万薇 学号7 指导教师李厚华 二0一一年十月

【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它从对税务、新金融工具、对新兴市场及其管理模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国际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社会公正和自然和谐的法则,解决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会计国际化与和谐社会有着的共同本质特征且存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通过会计国际化可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和谐,稳定的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会计国际趋同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各种经济矛盾,促进各国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系运用规X研究的方法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与国际形式,分析会计国际化趋势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关系,系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辩证的研究二者的联系,分别从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和谐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客观要求,以及二者的关系方面,和在此基础上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计的发展前景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供有识之士商权。 本文创新主要体现在结合当今经济发展状况,深入剖析会计国际化与和谐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并研究了其在经济领域的产物----国际会计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和谐社会,国际会计。

【abstract 】the curr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 kind of trend, it from the tax, the new financial tools, emerging market and management modes to the influence of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brought about profound influenc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must follow the social justice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rule, solve the good people, betwee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harmonious society has a mon nature and there is a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ough the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material base, and 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et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公民、公民伦理与社会共同体

公民、公民伦理与社会共同体 对公民健全生活的推崇,是公民伦理存在的情感基础着眼于公共领域美德的培养,何谓公民伦理,这是一个仁智交锋的问题。基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与社会合法正义的塑造--这两个基本理念,公民伦理不仅是着眼于社会共同体成员在交际生活中的要求,也是公民个体完善人格与实践品德的需要。在核心概念的提出上,「公民伦理相关于每一个人作为政治社会的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待陌生人(一般他者)的恰当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公民伦理只有在人们可以作为政治社会的成员以平等的政治地位相互交往的社会才能形成。」1 那么介入对公民伦理核心概念的阐述,也需追问公民 伦理的溯源。从外在的社会背景考公民伦理的起源与 人类社会共同体制度的产生密切相关。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肇始,人类自然是趋向于社会共同体公共生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对城邦共同体的分析带着先验与赞赏的色彩: 「我们看到,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着他们所认为的善),很显然,由于所有的共同体旨在追求某种善,因而,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这种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

2在不断追求善的本性,并向着灵魂中有用部分靠拢的过程中,从这种政治共同体走出的公民是一种既适合治理又适合被治理的社会成员。他们真正掌握了人类真正美满生活的诸要件,并且在最高最广的社会共同体的善业中拥有正义。这种善与正义也正是古希腊城邦社会隐含的公民伦理其道德所在。在这里, 「道德,简言之,只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与人的品行、操守及人格有关的价值取向;也是与人际交往有关的价值取向。」3 在公民共同体中得到大多数成员认可的价值取向引导了公民个人行为规范的塑造。雅典伟大的统治者伯里克利曾自豪地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出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4毕竟公民只有在公民共同体中(如个人只有在城邦里)才能满足需要达到至善的目的,因此公民不能脱离公民共同体而得以成全个人的自由与完善,公民自足的生活需要在他人自足的生活中得以完备。 公民在古代希腊的社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公民既是社会治理的物件,又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他们对政治的参与也就是公共生活的参与,城邦即公民共和体。按照亚 里士多德的概念:「全称的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公民的普遍性质……是:「(一)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二)城

_全球公民社会_的生成及文化意义_省略_格_与全球_公共价值_意识的内蕴_袁祖社

“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及文化意义 ———兼论“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内蕴 袁祖社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21世纪的人们所面对并生活于其中的当代社会,是一个业已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现代“全球公民社会”,它是对近代以来以“现代性”为理念支撑的“原子式社会”的反思、重构与超越,旨在实现人类实践经验与精神文化观念的全面共享。“全球公民社会”秉持“世界公民”的生存理念观,着眼于“世界公民人格”的养成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化育,表现为一种普世但非同质的价值理想,同时更是一种必要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规范———宪章、规则、目标、机制等。全球公民社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根据,它自身禀赋着多方面独特的功能性特质:一是谋求多极主体实践行为的统一性,建构全球性的协同与合作伦理;二是化解全球自由市场无限扩张与民族国家有限生存之冲突,探寻两者间必要张力生成的可能性空间;三是致力于全球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谋求全球公共秩序与集体行动的实践逻辑。 关键词:全球化;全球公民社会;世界公民人格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4)04-0012-08 收稿日期:2003-11-18 作者简介:袁祖社(1963- ),男,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探究———当代公共哲学的理论视角”(批准号 03BZX015)中期研究成果。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影响、制约人们生存、活动和交往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全球化带给人们的丰富想象与诸多期待中,“世界一体化”、“世界性社会”、“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体”等事实上构成一种主体性景观描述,即21世纪的人们所面对并生活于其中的当代社会,是一个业已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公民社会”。 从当下人类经验来看,关于世界公民社会图景的想象与提出,虽仍不免带有一定的乌托邦理想色彩,但作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懈追求的一种公共秩序追求与公共生活信念,即一种集“生存”、“利益”、“命运”等多重意涵为一体的新质的全球“公民社会共同体”意识的直接反映,上述描述就不仅仅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抽象、虚幻或应然的理论设想,在当下它实际地表现为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为全球社会不同民族和国家所共同参 与的文化实践运动。 一、近代“国家”本位观的反思 与“全球公民社会”的文化诉求 面对全球化,生存于当代条件下的人们有理由追问:如果人类社会是一个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的整体,那么在这种合作正在遍及全世界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期待世界性“公民社会共同体”的出现呢?事实上,这种期待首先可以从当今人类所普遍持有的四种基本意识中得到说明,即从我们多样性中看到统一性的人类学意识;把人类视为在同一生物圈中有共同人性的生态意识;对我们所共有的责任和团结的公民意识;以及基于一种批判精神和对相互理解的需要的对话意 识。[1](P11)今天,虽然跨国性的公民社会、国际 第41卷第4期2004年7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 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Vol .41,No .4 Jul .200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和谐社会 是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全面小康和 现代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富裕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牢牢把握经济建 设这个核心,实现经济繁荣富强。 一、抓住服务业这个薄弱环节,保持和谐的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经济质量改善、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 增强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就三大产业来看,2004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 15.2∶53.0∶31.8,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1.8%,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GDP较 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首先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的农业经济时代;其次是第二产业逐 渐成为GDP的主要构成部分的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 的发展,第二产业一统天下的地位又逐渐被服务业所取代的后工业时代。因为信息产业成了服务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因而又称为信息经济 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比重的提升是劳动分工发展和深化的自 然结果,服务业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对其他产业提升效率和增强竞争力 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业能否有突破性地发展,将在很大 水准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致使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占的比重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 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当前,“全世界第一产业占5%,第二产业占32%,第三产业占63%。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例差别也很大:34个低水平国家为36%,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一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 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变革,但每一次都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只有1956年底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次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所以,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三 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造彻底的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在一个全新的轨道上发展 有自己的独立的优越性和前景

浅谈公民资格与社会保障(一)

浅谈公民资格与社会保障(一)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高福利”性的社会保障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框架已经基本建立。然而,仍然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均衡:一方面,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而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这种城乡二元性,不仅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理念相悖,而且不利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体内容。 两种公民与保障的二元性 中国的各种社会保障基本上都是以户籍为基础的,由此衍生了二元化的保障体制。1958年1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将城乡分割的户口登记制度和限制公民迁徙自由的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现行二元户籍制度的确立。自户籍制度形成始,中国的社会成员就被分明地标示为市民与农民两种身份,与此相伴的是二者作为同一国家的公民,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前者的发展是由国家(包括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入负担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均由国家和单位提供和保障;相反,后者的发展则由自己负担,不能享受国家和全民财产带来的利益,被排除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之外,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迄今为止,政府在城市社会建立了多重保障制度,保障范围包括最低劳动工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及居民最低生活等。相比之下,农民和农村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建立健全的今天,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形式也主要是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方推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合作医疗保险,保障的对象基本上是困难户和五保户,农村大多数人还是无法享受社会保障,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除在保障体系之外。 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时期内曾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使国家以极低的成本维持了农民的基本生活,将农业积累转化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原料和资金,保证了工业的超常规发展。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保障体制的消极影响日益凸显,成为不利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极大障碍。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保障的二元差距又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即表现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的缺失。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进城农民无法进入城市中的首属劳动力市场,成为正式职工,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享受相关的社会保障待遇。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调查,74.81%的农民工未参加任何保险,其中没有购买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者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3.37%、73.77%、84.65%和67.46%。另据2004年劳动和民政统计年鉴中披露的2003年数据,城镇劳动者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1765元,而农民工仅为14元,差距高达126:1。社会保障的缺失使得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的进城务工农民成为城市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这就是说,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社会保障的二元格局并未彻底打破。 公民资格——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 对于中国目前尚未根本改变的社会保障的二元格局,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建立覆盖全局的社会保障的程度。还有人认为是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不足的结果。其实不然,有研究表明,德国、法国等较早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在类似中国或更低经济发展阶段时,都已成功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印度,为避免出现“因老返贫”而实施了为65岁以上农民每月提供5美元养老金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即使在越南,也以“米保障”这一特殊的方式建立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些案例表明,即使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和国家,城乡居民也可以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这也提醒我们,中

专题十一 国际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专题十一国际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专题导读 一、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世界政治格局三次变动的原因 1、第一次原因: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原因: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3、第三次原因: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多级化 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三、世界三次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 第一次: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帝国主 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第二次: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 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第三次: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②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威胁世界和平。 四、世界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国际地位的影响) 1、第一次:由于中国综合国力低下,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 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国际地位依然低下,任人宰割。 2、第二次:中国取得抗战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有所上升;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处于敌对状态,70年代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第三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在国际事务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原因

读《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后对中国公民社会的理解

读《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后对中国公民社会的理解 作者: 俞可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2-11-01 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它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一个领域。通常而言,它包括了那些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行动的组织,诸如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NGO)、社会组织、专业协会、工会等等。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是一本大杂烩,收集着不同的学者文章,反映着学者对公民社会的不同理解,体现着看待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书中收录了七篇文章,这几篇文章比较注重案例研究:王颖、孙炳耀所写的《中国民间组织发展概况》一文首先指出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政治环境的宽松是民间组织得以飞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俞可平所撰写的《中国农村民间组织与治理的变迁》是对福建漳浦东升村的典型的案例研究。选取该村作为研究个案,是因为从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政治结构来看,该村具有较大的典型意义与前瞻意义;孙立平的《民间公益组织与管理:“希望工程”个案》也是一个个案研究,通过考察希望工程来表现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市民自治与社区治理方式的变革》意图通过调查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具体变化及其过程,以揭示我国城市具有真正意义的市民以及市民社会组织正在崛起;《行业协会与经济领域中的民间治理》一文重点关注经济领域的重要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本书的收官文章是俞可平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作者指出公民社会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政治学意义(更

地方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doc 7页)

地方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doc 7页)

浅谈地方治理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地方治理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遍及欧美发达国家及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性现象,“它是在民族国家受到经济全球化冲击,社会形态和国家权力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政府组织为有效回应环境变化和危机挑战而选择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而我国在此时也正努力探寻着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行政体制改革、政治民主化改革、中央放权、地方分权化改革、农村村民自治改革等正轰轰烈烈进行着。在未来的10-15年,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地方治理将日益成为一种主要的手段,今后将有可能走向一种地方管制的新时代。 在新时期,地方治理的重点是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及其功能,建立健全公民组织、公民社会,促进适度而且均衡的公民参与,完善与增强市场的机制和功能;重点发展完善政府、市场与公民之间的健康关系,达成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方法是政府善治、

市场调节和公民参与结合起来,建立公平、公正、高效、合理合法的地方治理模式。为此,地方治理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地方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 地方治理的主体包括除地方政府外的第三部门、私人组织等,强调多主体的合作对地方公共事务的治理。应该看到,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治理的目标也应该是有限的。构建适度而且均衡的公民参与制度是民主行政发展的总趋势,民主行政治理与公民参与公共行政是一致的,从目前的公民参与的实践考察中发现:具有民主治理的公民参与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国家,或者终结政府,但是它却改变了国家和政府的行为以及治理的模式。在公共行政中公民至少扮演两个角色,一是公共管理的参与者,一是公共管理的对象。需要在这两个角色之间寻找一个满意的平衡,需要通过建立适度而且均衡的公民参与来实现。公民参与是建立在公民自愿基础之上的,适度而且均衡的公民参与表现主要是公民对公共利益达成适度的共识。为了锻炼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国家和政府要积极设置和培育公民社会和非营利性组织、社区组织,强化公民的美德和公民意识,构建适度而且均衡的公民参与制。 我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可采用政府主导一合作型模式,即在治理模式中保留政府主导的因素,增强双方的合作因素。在此过程中, 地方政府应重视与其他组织的广泛合作,重视治理目标

关于和谐社会的典型例题

关于和谐社会的典型例题 1、材料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 (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材料四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材料五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险。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6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方面 (1)了解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理解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掌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思想教育方面 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概括总结,教育学生: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经验,只能以之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能力培养方面 通过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回顾,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自我、以我为主、吸取人类文明一切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回眸。 (2)中国工业化道路。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教学难点 为什么“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课时分配 约用5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 一、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在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鉴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以苏联为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在曲折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政府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党和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多次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他同时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又很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也存在着薄弱的环节。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认为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