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施工方案

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施工方案
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施工方案

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施工方案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1.1.1 基本情况

XXXXXX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是XXXXXX 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投资建设的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厂址位于XX 省XX朝鲜族自治州和XX北部清湖村,本期建设规模为2×12MW背压式供热机组,规划总容量为48MW,主要为和XX市区提供采暖供热。

2010年5月11日,XX公司的领导同志带领XX公司新能源办公室、龙井热电厂的工作人员及XX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以下简称XX院)的工程设计人员赴和XX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同和XX政府、发改局的领导进行了接触,并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收集工作。而后,XX院编制了本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并由XX公司报送上级公司。

2010年8月,XX院两次深入和龙现场,对厂址、水源、灰场等外部条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评审,论证,于2010年9月完成了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1.2 XX公司概况

XX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是XX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定向募集股份公司,主营发电、供热业务。2005年至2007年XX集团东北公司逐步控股,目前占公司全部股份的52%,名门集团公司占25.27%,职工股占21.65%,其它法人股占1.08%。

公司直属企业有白城热电厂、龙井热电厂、蛟河热电厂、长春热电一厂和XX热电厂,参股双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0%的股权和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5.8%的股权。拥有权益发电机组容量162.2×104KW,其中全资发电机组容量112.4×104KW,参股发电机组容量49.8×104KW。全资机组年发电量65×108KW·h左右,约占XX省火电发电量的16%,年供热量1500×104GJ左右,占XX省供热量的32%。

截止2008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约为25.95×108元,净资产约5.67×108元。

1.1.3 各级政府的要求及政策需求

XX省内的县级城市除个别规模较大的城市外,绝大多数县市城区人口少于40×104人,建筑面积小于1800×104㎡,不具备建设300MW级别抽汽供热机组的条件。如果盲目建设大型抽汽供热机组,则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机组在热负荷不足等情况下无法满发,造成机组效率降低、煤耗增加,从而浪费能源、影响电厂效益;若按照纯

凝工况运行,则在省内发电容量超出负荷要求的现状下,造成了而电网调度的极大困难;从能源利用角度,国家产业政策限制300MW以下抽汽供热机组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建设背压供热机组几乎成为了XX省内规模较小的县级城市热电联产建设的唯一选择。

针对目前地方供热需求与投资主体投资回报期望的巨大矛盾,为推动省内背压供热机组的建设,XX省发改委、XX省能源局召集相关省直业务部门、部分县市地方政府、驻省各大发电集团及省电网公司于2010年4月14四日召开了全省背压供热机组建设的推进会。大会要求由XX省能源局组织编制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建设规划(目前正由XX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进行编制),并由驻省发电集团选择一至二个县级城市进行背压供热机组的试点性建设。

近几年随着和XX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地区的迅速扩建、棚户区改造的迅速推进以及和龙林业局向城市迁移,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迅速。与此同时,供热水平却愈加无法满足和XX生活采暖的需要。目前,和XX城区总建筑面积为360×104㎡,较大型锅炉(≥14MW)仅有3台。市区内分散的中小锅炉房随处可见,这些小锅炉不仅效率低,供热质量差,而且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极大地阻碍了和XX的城市发展。急需在和XX建设环保、高效的热电联产项目以保证采暖负荷大幅增长的需求。

和XX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本工程的建设。2010年8月19日,在XX公司四楼第一会议室,XX公司与XX州和XX政府召开了和XX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项目建设对接会,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此项工程建设,并保证该项目施工期间的建设环境安全、可靠、畅通。

1.2 设计依据

1.2.1 XX公司发给XX院的《关于委托开展XXXX热电厂可行性研究设计的函》

1.2.2由XX公司另行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水资源论证、地震安全性评价、职业病评价、压覆矿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报告。

1.2.3 和XX供热规划、热电联产规划。

1.2.4 由XX公司提供的本工程燃料试验报告。

1.2.5 由XX公司提供的其他资料

1.2.6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1.2.7 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

勘测设计中使用的国家标准、规程、规范及行业和工程所在地省级地方的标准、规范为:(但不限于此)

(1)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2000

(2)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5072-1997

(3)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

(4) 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91

(5)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

(6)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

(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

(8)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

(9)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能源安保[1991]709号

(10)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一部分:运煤系统DL/T5187.1-2004

(11)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二部分:煤尘防治DL/T5187.2-2004

(1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程DL/T5142-2002

(13)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3-2002

(14)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

(15)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DL/T5203-2005

(16)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17)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5-85

(1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19)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SDGJ14-86

(20)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2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

(22) 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5041-95

(2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

(2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

(2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217-94

(2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2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50116-98

(28)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032-2005

(29)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22-93

(30) 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DL5024-93

(3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3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S0007-2002

(3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7)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

(38)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l35-90

(39)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J77-85

(4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998年版) JGJ79-2002

(41) 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

(42)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

(43) 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94

(4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4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条文说明(修订本)(2001年版) GBJ16-87

(4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 GBJ19-87

(47)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DL/T5039-94

(4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49)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技术规定NDGJ5-88

(50)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DLGJ24-9l

(51) 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

(52)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63-92

(5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0B50193-93

(54)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51-92

(55) 水唢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5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修订版) GBJ14-87

(5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1997年修汀版) GBJ13-86

(5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59)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5046-95

(60)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技术规程DL/T5045-1995

(61)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62)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DJ218-84

(63) 水工混凝上结构设计规范SL/191-96

(64)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65) 混凝上重力坝设计规范SDJ21-78

(66) 水工建筑物抗水冻设计规范DL/T5082-1998

(67) 火力发电厂储灰场工程地质勘测规定SDGJ77-86

(68)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1996

(69)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J109-87

(70)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1999

(71)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l61-85

(72)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SD131-84

(73) 电力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50064-92

(74)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98-1996

(75)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5025-93

(76)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3-9l

(77) 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及规定国家经贸委[2002)16号

(78)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79)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8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8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

(8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8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84)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02

(85)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86) 原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应遵循的主要管理规定和制度:

(1) 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电建设工程优化工作的通知及火电建设工程优化的基本要求。电建[1994]193号

(2) 国家电力公司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及相关规定

(3) 关于颁发九项电力勘测设计技术管理制度的通知电规技[1993]12号

(4)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5375-2008

(5) 电力工程制图标准DL5028-93

(6) 电力工程勘测设计图纸管理办法DLGJ28-94

(7) 电力工程勘测设计图纸科技挡案分类编号办法DLGJ86-96

(8) 电力勘测设计科学技术档案案卷质量标准DLGJ70-1999

(9) 电力勘测设计科技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办法DLGJl05-2000

(10) 电力工程标准设计分类编号及图纸管理办法DLGJl23-95

1.3 研究范围

落实建设条件,论证装机方案和机组选型,提出各项工艺系统的工程设想。进行厂址总平面布置及主厂房布置,编制工程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从而对本期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做出结论性评价。

1.3.1 根据热负荷现状、供热规划及热电联产规划,进行机组选型论证。

1.3.2 进一步落实煤、水、灰、运、环保、建设用地、接入系统等建设条件,并对建

设条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1.3.3 对主机和主要辅机选型、热电厂总体布置、输煤、供水、除灰、补给水处理、控制方式、电气主接线、厂房建筑结构进行论证,提出工程设想。

1.3.4 分析工程对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影响。

1.3.5 针对本工程,进行劳动安全、节能、职业卫生及资源综合利用分析。

1.3.6 厂区围墙以外1米以内的全部工艺系统及土建工程及厂外贮灰场的方案设计。

1.3.7 编制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4 城市概况

1.4.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和XX位于XX省东南部,XX州南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东部、东南部与龙井市相连,西部、西北部与安图县接壤,南部与朝鲜咸镜北道和两江道隔图们江相望。和XX地处东经128°22′42″至129°24′17″,北纬41°59′44″至42°57′15″,国土总面积5069km2。

气候类型属于中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56.4㎜,年平均气温5.5℃,年平均日照时数2494.1h,无霜期138天左右,山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6%。境内大小河流17条,水资源总量为10.91×108m3。支流繁多的海兰江,由西向东经县中心流入龙井盆地。西北部的古洞河,由南向北经茂密的森林地区流入安图县。南部的红旗河,由北向南流入图们江。森林覆盖率81.5%,活立木蓄积量达5023×104m3。现查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有21种,蕴藏量较大的有大理石、硅灰石、麦饭石、白金等,原煤储量达3000×104t以上,年产原煤100×104t以上。

1.4.2 社会经济状况

和XX辖8个镇、3个街道、79个行政村、23个社区。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210719人,其中,农业人口81333人,占总人口的38.6%;非农业人口129386人,占总人口的61.4%;现有朝、汉、满、蒙、回、壮等11个民族,朝鲜族人口112783人,占总人口的53.5%。

和XX坚持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对外开放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环境建设为保障”的经济发展战略。预计2009年,可以实现全市生产总值28.11×108元,增长21.1%,财政收入3.58×108元,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2×108元,增长3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108元,增长20.7%。

1.5 建设必要性

1.5.1 对发展XX省中小城市热电联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XX省地处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各地市采暖期均在180天左右,解决好居民冬季采暖供热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在XX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3月29日发布的《XX省人民政府关于“暖房子工程”的实施意见》(吉政发

【2010】13号)中,将加强热源能力建设作为首要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省内城镇供热方式主要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包括大型抽凝机组及背压机组两种形式)、区域锅炉集中供热、中小锅炉分散供热等三种形式,其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燃料消耗最低、供热效果最好、污染物排放最少,是供热发展的方向。

截至2009年,XX省在役热电联产机组总容量为776×104kW,绝大多数为大型抽凝机组,且集中于长春、XX等地级城市,其他县级城市基本尚未建设热电联产机组。省内的县级城市除个别规模较大的城市外,绝大多数城区人口少于40×104人,建筑面积小于1800×104㎡,不具备建设300MW级别抽凝机组的条件,而国家产业政策又限制300MW以下抽汽供热机组的建设。同时,近年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XX省一直处于多电的状态,装机容量超出了社会的用电负荷需求,在大型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占全省总装机比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冬季的电网调度异常困难。因此,建设背压供热机组几乎成为了XX省内大多数县级城市热电联产建设的唯一选择。

为推动省内背压供热机组的建设,XX省发改委、XX省能源局召集相关省直业务部门、部分县市地方政府、驻吉各大发电集团及省电网公司于2010年4月14日召开了全省背压供热机组建设的推进会,并要求驻吉各国有发电集团选择一至两个城市进行背压机供热机组项目的建设,其中XX公司初步选择了和龙、图们两个城市开展项目调研工作。

2010年5月11日,XX公司会同XX院赴和龙、图们两市进行了初步的调研,通过对两市煤源、水源、交通、热负荷、热网运营现状及未来发展、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决定选择和XX建设背压机供热项目。

2010年7月28日,XX省能源局召集XX公司及和XX政府召开了本工程的项目推进会,要求尽快奠基、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并承诺在风电份额等方面给予补贴,同时协调国家能源局争取其他政策扶植。

从目前各驻吉发电集团的情况来看,本工程的进展一直遥遥领先,XX省能源局也将本工程作为XX省开展背压式供热机组建设的示范项目和试点工程。可以预见,本工程将成为XX省内首个建成投产的背压式供热机组,将在政策、技术、运营组织等各方面对XX省的热电联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1.5.2 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政策。和XX隶属XX朝鲜族自治州,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图们江相望,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古“渤海国”的首都,是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斗争的“革命老区”,同时又是“国家贫困县”,地理位置和社会构成都非常复杂和敏感,其平稳发展对维护XX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财政开支有限,目前和XX内的城市供热基本由私人公司运营,由于种种原因,

多年来供热质量一直不佳,居民与供热企业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每年因供热问题造成的居民上访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的主要问题。

本期工程投产后,将为和XX提供稳定高效的采暖供热热源;再考虑到项目建设期及投产后对地方工业、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及对当地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本工程将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作出巨大贡献。

1.5.3 有利于改善和XX城市供热质量

《东北地区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4-2020年)》中明确指出“东北地区采暖期长,结合工业用汽及城市采暖规划,鼓励建设大型热电机组”。和XX目前主力供热热源为中小锅炉房,锅炉最大容量仅为14MW,且管理分散、混乱,供热质量不佳。集中供热需要一个长期、可靠、安全的热源中心。作为XX省内有一定影响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城市,和XX需要建设以区域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本期工程投产后,可承担采暖负荷280×104m2,对该地区的供热稳定、优质将提供有力保证。

1.5.4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十分需要本项目的建设

国家发改委下发的《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在严寒、寒冷地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北、新疆、青海和西藏)且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城市,应优先规划建设以采暖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取代分散供热的锅炉,以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能耗。”目前和XX区内分散的中小锅炉房随处可见,这些小锅炉不仅效率低,供热质量差,而且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极大地阻碍了和XX的城市发展。本工程选用热效率较高、煤耗较低的背压式供热机组,并通过采用高效除尘、灰渣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等措施,建成后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供热效率,同时可以替代小区供热锅炉,从而降低本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1.6 主要设计原则

1.6.1 总的设计原则

全面贯彻“安全可靠、符合国情、先进适用”的电力建设方针,按照2000年示范电站的设计新思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布置、新方案、新材料、新结构,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分析,降低工程造价。实现本工程达标投产、创优质工程的目标,将本工程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综合利用型的全新发电项目。

1.6.1.1 设计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设计思想,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对工程设计进行创新和优化,争取做出一个高质量、低造价的优秀设计方案。

1.6.1.2 按照示范性电厂的思路,进行模块化设计和优化。

1.6.1.3 拟定合理的工艺系统,优化设备选型和配置,工艺系统的配置应力求简单实用,合理减少备用设备和备用容量。

1.6.1.4 全面优化厂区总平面布置,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顺畅、远近结合得当。根据建设场地的地形特点,做到总平面布置紧凑,土方少,征地少,土地利用率

最高。优化主厂房平面和结构,做到厂房最小,最大程度地利用厂房的空间。附属系统应根据设备和系统的功能要求合理设置,有条件尽可能集中、合并布置。优化输煤系统设备选型、结构布置,尽量减少建筑面积和建筑空间。

1.6.1.5 根据地形条件和主要建构筑物地基情况合理选择竖向布置方式,做到厂区满足防排洪要求、排水顺畅,做到厂区、施工区和建构筑物挖填方、基槽余土土方综合平衡,并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方式,厂内外设施标高衔接适当。

1.6.1.6 建筑物的装修要因地制宜。外装修要美观大方并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无人值班的建筑内装修以简单实用为原则,有人值班的场所,要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适当提高标准。

1.6.1.7 优化主厂房布置,在方便生产、安全运行、缩短施工周期和满足检修维护的条件下,压缩厂房体积、减少钢材、混凝土、管道和电缆工程量。严格控制主厂房的占地尺寸、面积、体积、检修面积、工程量(钢筋混凝土、钢筋、型钢)、电缆(动力、控制)、管道、烟风道等指标,以减少工程投资。

1.6.1.8 优化燃煤运输、卸煤、储煤、上煤系统及设施。

1.6.1.9 优化厂内外除灰、渣系统。

1.6.1.10 根据水源状况,拟订合理的取水方案。贯彻节约用水的原则,积极采取各种节水措施,研究少耗水的工艺系统,做到一水多用、阶梯使用。

1.6.1.11 优化电气系统,重点为66kV电气主接线及厂内配电装置的选型。

1.6.1.12 仪表与控制采用新的设计思路,为提高全厂综合自动化水平,实现全厂监控和信息系统网络化,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减员增效、缩小主控室面积、节约投资和为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创造条件。

1.6.1.13 重视环境保护,减少三废污染,三废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或地方环保行政机关分配的排放指标。废弃物应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充分考虑综合利用的可能。

1.6.1.14 严格执行电规总院关于降低工程造价的各项要求和措施,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各专业优化工艺系统方案,优化设备选型和配置,提出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以最少的投资,为业主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1.6.2 各专业具体设计原则

1.6.

2.1 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12MW国产中温次高压背压式供热汽轮发电机组,并留有扩建2×12MW机组的条件,电厂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2台机组投产时间为2011年10月末。

1.6.

2.2对清湖村厂址、污水厂厂址进一步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推荐意见;厂区按三列式布置;本期暂不考虑脱硫、脱硝设施的建设;土方平衡要对厂区内、厂区外统一考虑;要考虑内涝水位对厂平的影响,并考虑对场地汇水进行有效的疏导。

1.6.

2.3本期工程2×12MW背压式供热汽轮发电机组配3×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汽轮发电机暂按国产机组考虑,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根据以热定电原则计算确定,燃料按照和XX地产煤炭设计;根据主设备选型情况,做好全面辅助设备选型及比较工作;锅炉点火按小油枪少油点火设计。因国内尚无成型的12MW采暖背压机组的设备资料,可按照目前收集的初步资料开展设计,待建设单位明确汽轮机生产厂家后,与厂家配合,进一步修改主机参数。

1.6.

2.4 本期工程电厂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66KV,出线暂按2回考虑;根据接入系统报告建议,对主结线方式进行多方案比选后最终提出推荐方案。

1.6.

2.5 燃料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卸煤采用地下煤斗方案,煤场采用露天煤场方案,皮带带宽按照本期燃煤量考虑。

1.6.

2.6 进一步论述电厂循环水水源采用和XX污水处理深度处理后达到I级A标准中水;以和XX净水厂前干管引入的地表水作为工业水及锅炉补给水水源的可行性。各专业要全面采取节水措施,水工专业做好水平衡,尽量一水多用,降低耗水指标;厂内的排水、污水及消防泵房等水工建构筑物尽量布置在一起以利于管理。

1.6.

2.7 采用DCS控制,机、炉、电集中控制,两机一控。

1.6.

2.8 电厂采用气力除灰,除渣方式采用干式除渣,灰渣全部综合利用。周转备用灰场选用垃圾填埋场灰场,存灰量按照一个采暖期的灰渣量考虑。

1.6.

2.9 主厂房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厂房及主要建筑物基础型式根据地质报告确定,地基处理方案要进行多方案比选后确定。

1.6.

2.10 化学系统根据水质报告进行系统拟定及设备选型,经比较后确定。

1.6.

2.11 在各专业进行充分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可研估算的编制工作,要尽量降低工程造价,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在做出投资估算的基础上要与限额指标及相关工程进行比较,并提出调整意见。

1.7 主要优化措施

1.7.1 尽量精简厂区内建构筑物

将化学水处理室布置于主厂房固定端,取消独立的化学水车间;

取消高厂变、高备变小间,将盘柜布置于汽机房内;

取消生活污水泵房、雨水泵房、工业废水泵房;

将次入口警卫收发室与汽车衡控制室合并布置;

将材料库、生产办公楼、行政办公楼、汽车库、食堂及倒班宿舍合并为综合楼;

将A排至烟囱中心线距离比照类似工程压缩8m;

三台锅炉共用一座80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并考虑满足扩建一台锅炉的条件。

1.7.2 将化学水系统及输煤系统纳入DCS集中控制。

1.7.3 根据本工程仅在冬季运行的具体情况,取消煤场喷洒系统。

1.7.4 各工艺专业采用封闭水循环系统,减少用水量,做到“零排放”。

2 电力系统概况及热电厂接入系统

2.1 电力系统概况

2.1.1 XX地区电网概况

XX地区电网位于XX省电网的东部,是XX省“井”字型主干网架分支电网的末梢,西经500kV平包线和220kV蛟敦线与XX省网相连,北经500kV林平线与黑龙江省东部电网相连。延东变经一回220kV线路和500kV平安变相连,延西变经两回220kV线路

与敦化变相连;XX西南部的两江水电站以单回220kV线路接入敦化变;汪清变电站和和龙变电站分别以单回220kV线路接入图们变和延西变。敦化、延西、延东、图们、汪清、和龙变和珲春发电厂以66kV放射型网架线向地区负荷供电。

XX地区电网220kV主干部分由珲春发电厂、两江水电站和220kV汪清、图们、延东、延西、敦化、和龙六座变电站组成。截止2009年底,220kV变电总容量966MVA。其中敦化变变电容量为180MVA,延西变变电容量为240MVA,延东变变电容量为180MVA,图们变变电容量为126MVA,汪清变变电容量为120MVA,和龙变变电容量为120MVA。XX 地区220kV变电站现况详见表2-1。

XX地区220kV变电站现况统计表

表2-1

截止2009年底,XX地区发电装机总容量为929MW,包括火电装机742.5MW,水电装机186.5MW,其它3MW。其中省调管辖发电厂4座:珲春发电厂装机容量660(2×330)MW、两江水电站装机容量60(3×20)MW、龙井发电厂装机容量15(1×3.0+2×6.0)MW,满台城电站24.9(4+10+10+0.9)MW。

2009年XX地区最大负荷为564.0MW,全社会用电量为35.9×108kWh。XX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供电负荷历史数据详见表2-2。

XX地区电力负荷实际数据表

表2-2 单位:MW、×108kWh

2009年XX地区220kV及以上电网地理位置现状图见图2-1。

- 14 -

2.1.2和龙供电区现况

220kV和龙变位于XX电网南部,现安装1台120MVA主变压器,变压器抽头为230±8×1.25%/69(kV),220kV开关遮断电流50kA,220kV出线1回,220kV侧目前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66kV出线6回,66kV侧目前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现有66kV 电容器20Mvar(12Mvar+8Mvar)。2009年和龙变最大供电负荷为43.1MW。

2009年和龙供电区66kV及以上电网地理位置现状详见图2-2。

图2-2 2009年和龙供电区66kV及以上电网地理位置现状图

汽轮发电机结构及原理

第四节汽轮发电机 汽轮发电机是同步发电机的一种,它是由汽轮机作原动机拖动转子旋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 汽轮发电机包括发电机本体、励磁系统及其冷却系统等。 一、汽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按照电磁感应定律,导线切割磁力线感应出电动势,这是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汽轮发电机转子与汽轮机转子高速旋转时,发电机转子随着转动。发电机转子绕组内通入直流电流后,便建立一个磁场,这个磁场称主磁极,它随着汽轮发电机转子旋转。其磁通自转子的一个极出来,经过空气隙、定子铁芯、空气隙、进入转子另一个极构成回路。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发电机磁极旋转一周,主磁极的磁力线北装在定子铁芯内的U、V、W三相绕组(导线)依次切割,在定子绕组内感应的电动势正好变化一次,亦即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变化的次数,恰好等于磁极每秒钟的旋转次数。 汽轮发电机转子具有一对磁极(即1个N极、一个S极),转子旋转一周,定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正好交变一次(假如发电机转子为P对磁极时,转子旋转一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交变P次)。当汽轮机以每分钟3000转旋转时,发电机转子每秒钟要旋转50周,磁极也要变化50次,那么在发电机定子绕组内感应电动势也变化50次,这样发电机转子以每秒钟50周的恒速旋转,在定子三相绕组内感应出相位不同的三相交变电动势,即频率为50Hz的三相交变电动势。这时若将发电机定子三相绕组引出线的末端(即中性点)连在一起。绕组的首端引出线与用电设备连接,就会有电流流过,这个过程即为汽轮机转子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二、汽轮发电机的结构 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发电机皆采用二极、转速为3000r/min的卧式结构。发电机与汽轮机、励磁机等配套组成同轴运转的汽轮发电机组。 发电机最基本的组成部件是定子和转子。 为监视发电机定子绕组、铁芯、轴承及冷却器等各重要部位的运行温度,在这些部位埋置了多只测温元件,通过导线连接到温度巡检装置,在运行中进行监控,并通过微机进行显示和打印。

背压机组简介

背压机组 基本简介 背压机组是以热负荷来调整发电负荷的发电机组,也就是说发电量跟着外界供蒸汽的多少来变化的,气轮机进多少气机组排多少气。所以背压气轮机的经济性较好,而抽气气轮机可以纯发电也可以通过抽气向外界供热,它的电热相互调整性比较好,一般热电单位都装有两台气轮机,单位可以根据外界负荷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保证机组经济运行。 主要特点 背压机组是热电联合生产(热点联产)运行的机组,热电联产使能源得到合理利用,是节约能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众多的汽轮发电机组中,背压机由于消除了凝汽器的冷源损失,在热力循环效率方面是最高的,从而降低了发电煤耗、节约能源,故而得以广泛应用。 然而,背压机亦有下述缺点:它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差,机组发电量受制于热负荷变化。当低热负荷时,汽轮机效率下降,从而使经济效益降低。 容量确定 背压机组初参数的确定 从热力学理论上讲,初参数越高,热电站的循环效率也越高。但对具体某一工程来说,并不是初参数越高越好,要看汽机的容量大小,锅炉效率的高低,汽轮机的内效率及电站初投资,运行维护要求等多种因素比较,选择合理的初参数。 对于背压汽轮机来说,当背压和流量确定后,其作功能力取决于汽轮机的内效率和进汽参数。进汽参数越高,如初压和初温越高,蒸汽的绝热焓降Δi越大,其作功能越大,汽耗率d越小,经济效益也越高。

对于背压机的内效率而言,在容积流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初压的提高是不利的,因为增大了叶片高度和部分进汽损失。初温的提高;增大了叶片高度,提高内效率。流量的增大对内效率的提高亦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当汽轮机的流量(较大时)和背压确定之后,要提高出力,又要使汽轮机的内效率不致下降,这就需要在提高初压的同时提高初温。 对于化工、造纸等中型企业的自备热电站而言,究竟提高多少为最佳进汽参数,应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而定。 机组选择 关于供热机组的选择,要贯彻以热定电的原则,要视企业的工艺用热情况而定。企业是用一种参数的蒸汽,还是两种参数的蒸汽;是常年供 NG型背压式汽轮机 热,还是间断供热;冬、夏用汽量的大小及参数有何不同;是用热为主,还是热电并重,热负荷是否稳定等。 例如,化肥厂需1.5-1.7MPa和0.25MPa的蒸汽;造纸、制糖厂需0.3-1.3MPa蒸汽;制碱厂需1.3MPa和0.5MPa的蒸汽;化纤厂需3.9-4.1MPa和0.5MPa蒸汽等,对于北方和南方的企业还有采暖用汽与否的区别,故尔北方企业冬夏用汽量的差别甚大,也影响了机组的选型。[3]对于机组的选型,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对于常年用热在6000小时或以上,且只有一种参数的稳定的热用户,选用背压式机组是最理想的。因此,它广泛用于化工、造纸等企业中作为带基本热负荷的机组或作为工业裕压发电的机组。 对于需要二种蒸汽参数,且常年较稳定的热用户,以选抽汽背压式机组为宜;对既用热又用电,且热负荷变化较频繁的热用户,则选用抽汽冷凝式机组较为合适。

背压式汽机运行规程

(一)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仔细检查汽轮机,发电机,励磁机及各附属设备,肯定安装(或检修) 工作已全部结束,汽轮发电机组本体,各附属设备及附近地面均已清扫完毕 2.准备好各种仪表和使用工具,做好与锅炉分场,电气分场及热网的联系工作. 3 .对油系统进行下列检查 (1).油管路及油系统内所有设备均处于完毕状态,油系统无漏油现象. (2).肯定油箱内油位正常,油面指示器浮子上下动作灵活. (3).油箱及冷油器的放油门应严密,并有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4)冷油器的进出油门开启,并应有防止误操作的措施(备用冷油器进出油门关闭). (5).电动油泵入口闸门开启. (6)为清洗管路在每一轴承前所临时添加的滤网或堵板在启动前必须拆除. 4.对汽水系统应进行下列检查. (1).主蒸汽管路及背压排气管路上电动主闸阀(隔离阀)应预先进行手动和电动开关检查. (2)主蒸汽管路及背压排气管路上电动主闸阀(隔离阀),主汽门,安全阀关闭,直接疏水门及向空排气门开启,汽缸中的直接疏水门开启(凡汽水可以倒回汽缸的阀门均应关闭.) (3).调压器蒸汽脉冲管路上蒸汽阀关闭,排空气门开启. (4)汽封管路通向汽封冷却器之阀门开启,汽封冷却器疏水门开启,汽封抽汽器阀门应关闭. (5).各蒸汽管路均应能自由膨胀,不受任何障碍,在冷状态下测量各膨胀间隙并记录检查结果. (6)至冷油器冷却水总门开启,冷油器进水门关闭,出水门开启. (7).通往汽轮油泵的蒸汽管路上阀门应关闭.汽轮油泵的排汽阀门及疏水门应开 5.对调节保安系统进行下列检查: (1).检查调节器和调节汽阀及连杆的外部状况,各螺丝、销子等必须装配齐全. (2)检查调节汽阀及连杆上各转动支点的润滑情况. (3).检查调压器波纹管腔室内是否已注满蒸馏水. (4)各保安装置均应在断开位置.

背压式、抽背式及凝汽式汽轮机的区别

背压式、抽背式及凝汽式汽轮机的区别 1、背压式汽轮机 背压式汽轮机是将汽轮机的排汽供热用户运用的汽轮机。其排汽压力(背压)高于大气压力。背压式汽轮机排汽压力高,通流局部的级数少,构造简略,同时不用要巨大的凝汽器和冷却水编制,机组轻小,造价低。当它的排汽用于供热时,热能可得到充足使用,但这时汽轮机的功率与供热所需蒸汽量直接联系,因此不或许同时餍足热负荷和电(或动力)负荷变更的必要,这是背压式汽轮机用于供热时的部分性。这种机组的主要特点是打算工况下的经济性好,节能结果昭着。其它,它的构造简略,投资省,运行可靠。主要缺点是发电量取决于供热量,不克独立调理来同时餍足热用户和电用户的必要。因此,背压式汽轮机多用于热负荷整年安稳的企业自备电厂或有安稳的根本热负荷的地区性热电厂。 2、抽汽背压式汽轮机 抽汽背压式汽轮机是从汽轮机的中间级抽取局部蒸汽,供必要较高压力品级的热用户,同时保留必定背压的排汽,供必要较低压力品级的热用户运用的汽轮机。这种机组的经济性与背压式机组相似,打算工况下的经济性较好,但对负荷改变的合适性差。 3、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是从汽轮机中间抽出局部蒸汽,供热用户运用的凝汽式汽轮机。抽汽凝汽式汽轮机从汽轮机中间级抽出具有必定压力的蒸汽提供热用户,平常又分为单抽汽和双抽汽两种。此中双抽汽汽轮机可提供热用户两种分别压力的蒸汽。 这种机组的主要特点是当热用户所需的蒸汽负荷猛然下降时,多余蒸汽可以通过汽轮机抽汽点以后的级持续扩张发电。这种机组

的长处是灵敏性较大,也许在较大范畴内同时餍足热负荷和电负荷的必要。因此选用于负荷改变幅度较大,改变屡次的地区性热电厂中。它的缺点是热经济性比背压式机组的差,并且辅机较多,价钱较贵,编制也较庞杂。 背压式机组没有凝固器,凝气式汽轮机平常在复速机后设有抽气管道,用于产业用户运用。另一局部蒸汽持续做工,最后劳动完的乏汽排入凝固器、被冷却凝固成水然后使用凝固水泵把凝固水打到除氧器,除氧后提供汽锅用水。两者区别很大啊!凝气式的由于尚有真空,因此监盘时还要注意真空的境况。背压式的排气高于大气压。趁便简略说一下凝固器设置的作用:成立并维持汽轮机排气口的高度真空,使蒸汽在汽轮机内扩张到很低的压力,增大蒸汽的可用热焓降,从而使汽轮机有更多的热能转换为机械功,抬高热效果,收回汽轮机排气凝固水 4、小结 背压式汽轮机的排汽全部用于供热,固然发电少了,但是机组总的能量使用效果可以到达70~85,因此背压式是能量使用最好的机组。凝汽式汽轮机编制现在能量使用率最多只有45%。背压式汽轮机平常只适当50MW以下机组,主要因为是受排汽热力管网制约,由于热力管网的运送间隔蒸汽平常在4km,开水平常10km,因此无法采取大机组。看待季候性采暖机组平常采取抽汽凝汽式。现在的国度物业政策是300MW以下不上全凝汽式汽轮机(除了煤矸石电厂或循环流化床),上纯凝汽式汽机平常都是600MW以上机组。

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建设投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项目概论 (1) 一、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7)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置 (20)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 12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设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7) (一)设备配置原则 (27) (二)设备配置方案 (28)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

背压机运行规程

GCHL-QB 备案号 ?/ ?— ??? 嘉兴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GCHL-QB/jx 8002-B 技术标准 背压机运行规程 2008年8月12 日发布 2008年8月12 日实施 嘉兴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规范运行人员的操作标准,使运行人员明确操作规范、控制标准,结合嘉兴协鑫环保热点有限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标准。以前2007年版的规程作废。 本标准由生产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编订人:滕金龙、刘贵麟 本标准审核人:高峰 本标准审定人:孙昊明 本标准批准人:马洪金 本标准由生产管理部汽机专工负责解释;

背压机运行规程 1范围 本规程制定了嘉兴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汽轮机运行控制、日常维护、操作以及事故处理的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嘉兴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背压汽轮机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汽轮机说明书 汽轮机调速系统说明书 辅机说明书。 汽机系统图。 同类机组的汽机运行规程 《汽轮机运行》 3适用对象 3.1下列人员应熟练掌握本技术标准: 值长、汽机专工、汽机运行值班员、全能值班员 3.2下列人员应熟悉本技术标注: 总值长、生产管理部经理、副经理、(副)总工程师、生产厂长、副总经理 目录

前言 (02) 范围 (03) 规范性引用文件 (03) 适用对象 (03) 1 设备主要规范、结构、特性 (06) 1.1 汽轮机概况 (06) 1.2 汽轮机辅助设备 (19) 1.3 发电机、励磁机规范 (20) 1.4 汽机系统自动调节项目 (20) 2.汽轮机整机启动前的准备 (20) 2.1 整机启动前的注意事项 (21) 2.2 热工保护及联锁试验 (22) 2.3 辅机联锁试验 (27) 3. 汽轮机的启运与停运 (28) 3.1启动条件 (28) 3.2 汽轮机的冷态启动 (29) 3.3 冲转 (30) 3.4 启动 (30) 3.5 并列与带负荷 (33) 3.6热态启动 (34) 3.7 停机操作 (35) 4. 参数变化时的调整 (37) 4.1 汽轮机运行参数 (37) 4.2 汽轮机运行限额 (37) 5汽轮机运行维护和试验 (38) 5.1定期维护 (38) 5.2定期试验 (39) 5.3日常维护操作 (41) 6 汽轮机组事故处理 (42) 6.1 主要内容及原则 (42) 6.2 紧急停机及故障停机的区分 (43) 6.3 汽轮机甩负荷时的处理原则 (44) 6.4 水冲击事故 (44)

25MW背压式汽轮机运行规程

B25MW背压式汽轮机运行规程 批准: 审核: 修编: 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部

B25MW背压式汽轮机运行规程 前言 1.引用标准: 电力部《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有关设计资料及厂家说明书。 2.本规程是汽轮机运行人员进行操作,调整,处理事故的技术标准,所有运行人员应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或调整。 3.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如遇有编写内容与生产不符时,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经审核批准后执行。

B25MW背压式汽轮机运行规程 1.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伊品企业型号为B25-8.83/0.981型(南京汽轮机厂)所生产的冲动式高压,单缸,抽汽背压式汽轮机.使用于动力部汽机专业。 2.工作原理: 该汽轮机为南京汽轮机厂生产的冲动式高压,单缸,抽汽背压式汽轮机,型号为B25-8.83/0.981,配用南京汽轮发电机厂所生产的 QFW-30-2C型空冷式发电机。 汽轮机转子由一级单列单列调节级和10级压力级组成。 喷嘴,隔板,隔板套均装在汽缸内。它们和转子组成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也是汽轮机的核心部分。高压喷嘴组分成四段,通过T型槽道分别嵌入四只喷嘴室内。每一段喷嘴组一端有定位销作为固定点,另一端可以自由膨胀并装有密封键。为了缩短轴向长度,确保机组的通流能力,并有利于启动及负荷变化,本机组采用了多级隔板套。在隔板套中再装入隔板。 本机组有四只调节汽阀。均采用带减压式预启阀的单座阀,以减少提升力。油动机通过凸轮配汽机构控制四只阀的开启顺序和升程。 在汽轮机前轴承座前端装有测速装置,在座内有油泵组、危急遮断装置、轴向位移发送器、推力轴承前轴承及调节系统的一些有关部套。前轴承座的上部装有油动机。前轴承座与前汽缸用“猫爪”相连,在横

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概述 2 电力系统概况及热电厂接入系统 3 热负荷分析3.1 供热现状 4 燃料供应 5 机组选型及供热方案 6 建厂条件 7 工程设想 8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9 综合利用 10 劳动安全 11 职业卫生 12 资源利用 13 节能分析 14 电厂定员 15 电厂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和轮廓进度 16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7 结论和建议 18 附件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1.1.1 基本情况 某2×12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新建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是某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投资建设的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厂址位于某省某朝鲜族自治州和某北部清湖村,本期建设规模为2×12MW 背压式供热机组,规划总容量为48MW,主要为和某市区提供采暖供热。 2010年5月11日,某公司的领导同志带领某公司新能源办公室、龙井热电厂的工作人员及某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以下简称某院)的工程设计人员赴和某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同和某政府、发改局的领导进行了接触,并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收集工作。而后,某院编制了本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并由某公司报送上级公司。 2010年8月,某院两次深入和龙现场,对厂址、水源、灰场等外部条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评审,论证,于2010年9月完成了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1.2 某公司概况 某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是某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定向募集股份公司,主营发电、供热业务。2005年至2007年某集团东北公司逐步控股,目前占公司全部股份的52%,名门集团公司占25.27%,职工股占21.65%,其它法人股占1.08%。 公司直属企业有白城热电厂、龙井热电厂、蛟河热电厂、长春热电一厂和某热电厂,参股双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0%的股权和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5.8%的股权。拥有权益发电机组容量162.2×104KW,其中全资发电机组容量112.4×104KW,参股发电机组容量49.8×104KW。全资机组年发电量65×108KW·h左右,约占某省火电发电量的16%,年供热量1500×104GJ左右,占某省供热量的32%。 截止2008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约为25.95×108元,净资产约5.67×108元。 1.1.3 各级政府的要求及政策需求 某省内的县级城市除个别规模较大的城市外,绝大多数县市城区人口少于40×104人,建筑面积小于1800×104㎡,不具备建设300MW级别抽汽供热机组的条件。如果盲目建设大型抽汽供热机组,则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机组在热负荷不足等情况下无法满发,造成机组效率降低、煤耗

凝汽式汽轮机汽耗率高的

凝汽式汽轮机汽耗率高的 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动力厂汽机车间发电站 周光军 【摘要】动力厂汽机车间 1#、2#、4#汽轮发电机自1999年1月份以来出现排汽温度高,汽轮机汽耗率大幅度增加、轴承润滑油乳化严重等现象,通过调整了汽轮机通流间隙,改造轴封结构并完善循环水水质处理工作,从而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汽耗率、润滑油乳化 1、概述 动力厂汽机车间共有4台汽轮发电机组,其中3#为背压式,1、2、4#为凝汽式。1机1979年、2机1992年、4机1993年投产以来,运行状况一直比较稳定,各项技术指标良好。但自1999年1月初开始,该机组出现了排汽温度高、汽耗率、轴承润滑油乳化严重等问题。凝汽机组纯凝汽工况下,发电负荷6000时,耗汽量28时,排汽温度达63,汽耗率增加12,润滑油月消耗增加30,滤油工作量很大。 2、问题原因分析 2.1机组真空、循环水系统参数变化较大 2.1.1首先对1997年至2003年来每年5至8月份,真空系统的有

关数据进行比较,见表1 年份循环水入 口温度 (℃) 循环水出 口温度 (℃) 真空值 (MPa) 端差值 (℃) 汽耗率 不抽汽抽汽 1997 28.4 34.6 0.06 6.7 5.28 7.43 1998 27.5 35.3 0.061 8.2 5.32 7.55 1999 26.8 37.9 0.062 10.6 5.41 7.78 2000 27.2 39.8 0.063 14.3 5.56 8.01 2001 27.5 41.7 0.06 20.1 5.88 8.36 2002 27 39 0.058 20.3 5.89 8.33 2003 27 40 0.06 21 5.78 8.35 (表1) 从表1可以发现,机组平均温升为13℃,由此所造成的汽耗率增加是显而易见的。 2.1.2通过统计数据发现,机组凝汽器的疏通周期自1995年以来基本为半年左右,至2000年基本根据机组负荷变化的情况进行清扫,没有固定的疏通周期,时间较长,主要原因有: 发电循环水的补充水源由水电厂3、4干线工业水供给,水质较差;由于机组采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供汽方式,对于轴封供汽的温度和压力难以准确把握,运行中往往由于供汽压力较大,温度较高,造

发电厂给水泵汽轮机结构及其原理

第一章给水泵汽轮机结构及其原理 一、给水泵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给水泵汽轮机蒸汽由高压汽源或低压汽源供汽,高压汽源来自主汽轮机的高压缸排汽(即再热冷段的蒸汽),低压汽源来自主机第四段抽汽。蒸汽做功后排入主机凝汽器。给水泵汽轮机与给水泵通过齿形联轴器连接,驱动给水泵向锅炉供水。 二、给水泵汽轮机的常规设计 驱动给水泵的汽轮机本体结构、组成部件与主汽轮机的基本相同,主汽阀、调节阀、汽缸、喷嘴室、隔板、转子、支持轴承、推力轴承、轴封装置等样样俱全。 给水泵汽轮机的工作任务是驱动给水泵,必须满足锅炉所需的供水要求。因此,该汽轮机的运行方式与主汽轮机的大不相同。这些不同的特性集中体现在该汽轮机自身的润滑油系统、压力油系统和调节系统上。 三、岱海电厂的设备配置及选型 我公司给水泵汽轮机为杭州汽轮机厂生产的双汽源、外切换、单缸、反动式、下排汽凝汽式汽轮机。给水泵汽轮机正常运行汽源来自主汽轮机第四段抽汽,备用汽源来自再热冷段蒸汽,无论是正常运行汽源还是备用汽源,均由电液转换器来的二次油压控制进汽量。进汽速关阀与汽缸法兰连接,紧急情况下速管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切断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工作蒸汽经速关阀进入蒸汽室,蒸汽室内装有提板式调节汽阀,油动机通过杠杆机构操纵提板(阀梁)决定调节汽阀开度,控制蒸汽流量,蒸汽通过喷嘴导入调节级。备用蒸汽由管道调节阀控制,管道调节阀法兰连接在速关阀上,备用蒸汽经管道调节阀调节后相继通过速关阀,调节汽阀,然后进入喷嘴作功,这时的调节汽阀全开,不起调节作用。给水泵汽轮机的轴封蒸汽来自主机轴封系统;排汽通入主机凝汽器。保护系统配备机械式危急保安装置,用于超速保护和轴位移保护。两台给水泵汽轮机并联运行,可驱动每台锅炉给水泵50%BMCR的给水量;一台给水泵汽轮机驱动一台锅炉给水泵与一台30%BMCR容量的电动泵组并联运行,可供给锅炉100%BMCR的给水量;一台给水泵汽轮机驱动一台锅炉给水泵作单泵运行时,可供给锅炉60% BMCR的给水量。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方案的探索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方案的探索 By Yuguoxu 2016年3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揭示热电联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相关的产业政策,通过对可行的供热方案的分析提出,在当前电力供求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的情况下,采用区域锅炉房配背压机和大型热电联产机组配背压机的供热方案,实现联合运行,可望达到项目技术和经济的统一。 前言 热电联产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增加电力供应的同时,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等综合效益,为此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热电联产,顾名思义,其初衷是在有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发电为主、兼顾供热。热电联产的必要条件是项目符合纳入电力发展规划(背压式热电机组除外),不在电力规划中的项目,热电联产项目是不成立的。热电联产不应误读为无视电力供需情况,只要有供热需求,就一定要建设热电联产项目。 为规范热电联产产业的展,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能源[2007]141号)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规定明确“在严寒、寒冷地区,且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城市,应优先规划建设以采暖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取代分散供热的锅炉,以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能耗”。还规定“热电联产项目中,优先安排背压型热电联产机组。 2016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住建部、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617号)。通知指出,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热电产业健康发展,区域性用电用热矛盾突出等问题,特制定《热电联产管理办法》,对当前热电联产的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的规定,是热电联产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1 热电联产现状 热电联产电厂的建设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是集中供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 据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资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

3000KW背压机汽轮机操作规程

第一章汽轮机主要技术规范第一节主要技术数据

第二节调节保安润滑系统 第三节整定值

第四节主要辅助设备

第二章汽轮机操作规程

第一节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条:班长或主操在接到汽轮机组启动的操作命令后应: 1.通知副司机及其它岗位有关运行人员。 2.领导进行启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和启动汽轮机的各项操作,通知启动的时间 及从暖管开始后的各项操作记录在运行日志中。 第二条:值班运行人员在启动前应对全部设备进行详细检查: 1.首先应检查所有曾经进行过检修工作的地方,肯定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工作 票已注销,汽轮机本体、各附属设备及周围场地清扫完毕。 2.油管、油箱、冷油器、油泵等均处于完好状态,油系统的任何地方均无漏油 现象。 3.肯定油箱油位正常,油质良好,油位计的浮标上下灵活,开启排污放水后严 密关闭。 4.检查危急保安器、轴向位移继动器、磁力断路油门均处于断开状态,主汽门、 电动隔离门及旁路门处于关闭状态。 5.调速汽门连杆、各螺丝销子等装配完好,各活动支点处油标均注满润滑油, 手拉油动机拉杆活动自如。 6.检查同步器在低限位置,调压器伸缩筒内己注满蒸馏水。 7.检查汽轮机滑销系统,记录汽机膨胀始点值。 第三条:通知电气、热工人员送上热控系统电源,检查各测量指示仪表均处于完好状态,各仪表阀门均处于开启状态,会同电气运行人员试验联系信号及同步器增减方向。 第四条:检查各系统阀门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

1.会同热工人员对电动隔离门进行手动、电动开关检查,正常后关闭﹙检查前 应确认隔离门前无压力,隔离门前疏水开启﹚。 2.主蒸汽、排汽管道上的电动隔离门、手动隔离门、主汽门关闭,对空电动排 汽门开启。 3.排汽管道疏水门、本体疏水门开启,前后轴封漏汽疏水门开启。 4.冷油器进水总门开启、冷油器进水门关闭,出水门开启,冷油器进出口油门 开启,备用冷油器进出口油门关闭。 5.轴封加压器疏水门开启。 6.交流油泵进出口门开启。 7.直流油泵进出口开门启。 第五条:下列情况下,禁止汽轮机启动或投入运行: 1.交流油泵、直流油泵工作不正常时; 2.危急保安器动作不正常、主汽门、调节器动作不正常,有卡涩现象时; 3.调速系统不能维持空负荷运行和甩去全部负荷后不能控制在危急保安器动作 转速以下时; 4.危急保安器、危急遮断油门、轴向位移遮断器、磁力断路油门工作不正常; 5.缺少转速表或转速不正常; 6.机组振动超过0.07mm时; 7.油压、油温不符合规定值; 8.盘车发现有不正常声音时; 第六条:汽轮机具备启动条件后,班长或或司机向主管报告并通知锅炉运行人员准备暖管。

背压式汽轮电机制造商及技术参数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重公司,前身北京重型电机厂创建于1958年),是以生产经营火力发电机组(包括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及其辅机)为主导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 北重公司主要生产亚临界、超临界300–360MW湿冷、空冷、单双抽供热火电机组和超超临界660MW机组等大机组,以及余热利用、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垃圾发电、工业汽轮机等领域小机组为主导的产品系列,具有年产5000MW火电机组的生产能力。公司拥有专业的售后服务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660MW及以下汽轮发电机组改造、技术咨询以及电厂节能降耗全面解决方案,积极拓展电站设备成套、工程总包业务。 背压式汽轮机本系列汽轮机按热负荷运行。功率自15MW至50MW。

抽汽背压式汽轮机本系列汽轮机的特点是可以同时提供两种不同压力的工业用汽,并且两种用汽量可进行调整,热电联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本系列汽轮机可按热负荷运行,还允许按纯背压工况运行。功率自12MW至30MW。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是杭汽轮集团的核心企业。该公司是国内唯一能按用户特殊需要非标设计制造工业汽轮机的厂家,生产的工业汽轮机按驱动对象不同分为工业驱动汽轮机和工业发电汽轮机两大类。 背压冲动式汽轮机该厂自行设计的背压式汽轮机为单杠冲动式汽轮机,汽轮机带有齿轮减速装置。汽轮机采用全液压式调节系统并配备具有不同功能的保安装置,还可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备压电调装置。

抽汽背压反动式汽轮机本系列机组采用的调节系统是有一系列标准部套构成,抽汽压力或排气压力的自动调节系通过抽气压力或排气压力变换成电量或气动量,再由电动或气动调节气等一系列调节元件的动作来完成。本机组还配备具有不同功能的保安监控装置。

大型发电机结构说图解

大型发电机 一、发电机概述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发电机可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又可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很少采用) ,还可分为单相发电机与三相发电机。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按照电磁感应定律,导线切割磁力线感应出电动势,这是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图1为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发电机转子与汽轮机转子为同轴连接,当蒸汽推动汽轮机高速旋转时,发电机转子随着转动。发电机转子绕组内通入直流电源后,便建立了一个磁场,这个磁场有一对主磁极,它随着汽轮机发电机转子旋转。磁通自转子的一个极(N级)出来,经过空气隙、定子铁芯、空气隙,进入转子另一个极(S极)构成回路。 图1 同步发电机工作原理图2 发电机出线的接线发电机转子具有一对磁极,转子旋转一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正好交变一次(假如发电机转子为P对磁极是,转子旋转一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交变P次)。当汽轮机以每分钟3000转旋转时,发电机转子每秒钟要旋转50周,磁极也要变化50次,那么在发电机定子绕组内感应电动势也变化50次。这样,发电机转子以每秒50周的恒速旋转,在定子三相绕组内感应出相位不同的三相交变电动势,即频率为50Hz的三相交变电动势。这时若将发电机定子三相绕组引出线的末端(即中心点)连在一起,绕组的首端引出线与用电设备相连,就会有电流流过,如图2所示。 三、发电机的结构 图3 大型发电机基本结构 目前我国热力发电厂的发电机皆采用二极、转速为3000r/m的卧式结构。如图4所示,发电机最基本的组成部件是定子和转子。 图4 300MW汽轮发电机组侧视图 1-发电机主体;2-主励磁机;3-永磁副励磁机;4-气体冷却器;5-励磁机轴承;6-碳刷架隔音罩;7-电机端盖;8-连接汽轮机背靠轮;9-电机接线盒;10-电路互感器;11-引出线;12测温引线盒;13-基座定子由铁芯和定子绕组构成,固定在机壳(座)上,转子由轴承支撑置于定子铁芯中央,

热电联产管理办法2016

热电联产管理办法 (发改能源[2016]61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热电产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热电联产项目(含企业自备热电联产项目)的规划建设及相关监督管理。 第三条热电联产发展应遵循“统一规划、以热定电、立足存量、结构优化、提高能效、环保优先”的原则,力争实现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 60%以上,20 万人口以上县城热电联产全覆盖,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利用高效、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产业健康发展格局。 第二章规划建设 第四条热电联产规划是热电联产项目规划建设的必要条件。热电联产规划应依据本地区城市供热规划、环境治理规划和电力规划编制,与当地气候、资源、环境等外部条件相适应,以满足热力需求为首要任务,同步推进燃煤锅炉和落后小热电机组的替代关停。热电联产规划应纳入本省(区、市)五年电力发展规划并开展规划环评工作,规划期限原则上与电力发展规划相一致。 第五条地市级或县级能源主管部门应在省级能源主管部门

的指导下,依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供热规划、热力电力需求、资源禀赋、环境约束等条件,编制本地区“城市热电联产规划”或“工业园区热电联产规划”,并在规划中明确配套热网的建设方案。热电联产规划应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根据需要,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对热电联产规划进行评估。 第六条严格调查核实现状热负荷,科学合理预测近期和远期规划热负荷。现状热负荷为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年的上一年的热负荷。对于采暖型热电联产项目,现状热负荷应根据政府统计资料,按供热分区、建筑类别、建筑年代进行调查核实;近期和远期热负荷应综合考虑城区常住人口、建筑建设年代、人均建筑面积、集中供热普及率、综合采暖热指标等因素进行合理预测。人均建筑面积年均增长率一般按不超过 5%考虑。对于工业热电联产项目,现状热负荷应根据现有工业项目的负荷率、用热量和参数、同时率等进行调查核实,近期热负荷应依据现有、在建和经审批的工业项目的热力需求确定,远期工业热负荷应综合考虑工业园区的规模、特性和发展等因素进行预测。 第七条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合理确定供热方式,具体地区划分方式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严寒、寒冷地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北,新疆、青海)优先规划建设以采暖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替代分散燃煤锅炉和落后小热电机组。夏热冬冷地区(包括

背压汽轮机规程

汽轮机运行规程第一章、设备主要规范、结构、特性 1.、汽轮机制造厂及编号 型号:B15-8.83/0.981 制造厂:青岛汽轮机厂 调节保安润滑系统

2 本体结构 1 汽轮机为单缸背压式汽轮机,本体主要由转子部分和静子部分组成。转子部分包括整锻转子、联轴器、主油泵叶轮等;静子部分包括汽缸、蒸汽室(喷嘴组)、隔板、汽封、轴承、轴承座、调节汽阀等。 2、本机汽缸为单缸结构,由前、后缸两部分组成。前后缸采用合金铸钢,通过垂直中分面连接成一体。主汽门、高压调节汽阀蒸汽室与汽缸为一体,新蒸汽从主汽门直接进入高压调节汽阀蒸汽室内。主汽门到调节汽阀之间无联通管。汽缸下部有抽汽口,散热快,容易造成上下缸温差超限。因此,必须适当加厚下缸保温,并注意保温施工质量,以防上下缸温差过大造成汽缸热挠曲。 3、前汽缸由两个“猫爪”支撑在前轴承座上,前轴承座放置在前底板上,可以沿轴向滑动。后汽缸由两个“猫爪”支撑在后轴承座上。 4、机组的滑销系统由纵销、横销、立销组成。纵销是沿汽轮机中心线设置在前轴承座与前底板之间;横销设置在前“猫爪”、后“猫爪”和后轴承座下面;立销设置在前、后轴承座与汽缸之间。后轴承座横销与纵销中心的交点为机组热膨胀死点。当汽缸受热膨胀时,由前猫爪推动前轴承座向前滑动。在前轴承座滑动面上设有润滑油槽,运行时应定时注润滑油。 5、在高压调节级后、两侧汽缸法兰上设有压力温度测孔,用于检测汽缸内蒸汽压力、温度。另外,在高压调节级后两侧汽缸法兰和缸筒顶部、底部还设有金属温度测点,用于检测上下半汽缸法兰、缸壁温差变化。在汽缸下半的底部、两侧法兰上设有、疏水口。

6、本机有一个高压蒸汽室,上面装有喷嘴组,上下半蒸汽室由螺栓连接在一起。蒸汽室由两侧的“猫爪”支持在下半汽缸上,底部有定位键。高压蒸汽室与汽缸上调节汽阀座之间装有自密封套,装配时注意检查密封套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密封套在冷态时应活动自如。 7、本机高压喷嘴组装在高压蒸汽室上。高压喷嘴组为装配焊接式结构。铣制喷嘴块直接嵌入到蒸汽室上。 8、本机共有7级围带焊接式隔板。隔板由悬挂支持在汽缸内,底部有定位键,上下半隔板中分面处有密封键和定位键。 9、汽封分通流部分汽封、隔板汽封、前后汽封。通流部分汽封包括动叶围带处的径向、轴向汽封和动叶根部处的径向汽封、轴向汽封。隔板汽封环装在每级隔板内圆上,每圈汽封环由六个小人儿、弧块组成。每个弧块上装有压紧弹簧。前、后汽封与隔板汽封结构相同。转子上车有凹槽,与汽封齿构成迷宫式汽封。前、后汽封分为多级段,名级段后的腔室接不同压力的蒸汽管,回收汽封漏汽。 10、本机转子采用整锻型式,联轴器汽机端直接在整锻转子上。共有8级动叶,其中一级双列调节级、7级压力级。通过刚性联轴器与发电机园子连接。转子前端装有主油泵叶轮。 11、前轴承座装有推力轴承前轴承、主油泵、调节滑阀、保安装置、油动机等。后轴承座与后汽缸分立,装有汽轮机后轴承、发电机前轴承、盘车装置、盘车用电磁阀、联轴器护罩等。 12、本机采用蜗轮—齿轮机械盘车装置。盘车电机启动时,接通盘车润滑油路上的电磁阀,投入润滑。 (1)手动投入盘车 压住投入装置上的手柄,同时反时针旋转蜗杆上的手轮,直至小齿轮与转子上的盘车大齿轮完全啮合,接通盘车电机,投入盘车。 (2)自动投入盘车 接通盘车投入电磁阀,同时起动盘车电机,小齿轮与盘车在齿轮完全啮合后,即可盘动转子,当转子盘动后,即将投入电磁阀断开。自动投入盘车须在手动投入盘车试验合格进行。 3、调节保安系统 本机采用的是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主要由Woodward 505数字式调节器、电液转换器、液压伺服机构、调节汽阀等组成。本机的系统采用冗余保护。除了传统的机械-液压式保安装置外,增加电调装置、仪表监测系统的电气保护。保安系统主要由危急遮断器、危急遮断油门、试验控制阀、电磁阀、主汽门,TSI仪表监测系统、电调节器超速保护等组成。 、调节系统概述 (1)、Woodward 505数字式调节器 该调节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模块化计算机控制装置,根据用户运行参数、条件编程组态,通过输入输出接口,接收、输出模拟量、开关量信号进行控制。 该调节器具有如下特点:1、转速调节2、转速目标值设定3、排汽压力调节4、负荷分配5、功率目标值设定6、不等率设定7、冷热态自动起动程序设定8、跨越临界转速控制9、超速试验及保护10、自动同期11、零转速投盘车12、外部停机输入13、RS232/RS422/RS485通讯接口14、上位机操作15、图形显示16、自诊断,输入输出量监控17、手动、自动模式转换 调节器接受转速传感器输入的转速信号、压力传感器输入的排汽压力信号、功率传感

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投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项目概论 1 一、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6)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7)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置 (21)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2)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6)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 1×3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P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 三、设备的选择 (27)

中小型凝汽式或抽凝式汽轮机改造成背压式汽轮机的一种新方法

第26卷,总第149期2008年5月,第3期 节能技术 E NERGY CONSERVATI ON TECHNOLOGY Vol 26,Sum No 149 May 2008,No 3 中小型凝汽式或抽凝式汽轮机改造成背压式汽轮机的一种新方法 张玉峰1,管立君1,赵肃铭2 (1 石家庄双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200;2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将凝汽式或抽凝式汽轮机改造成背压式汽轮机,由于排汽温度提高导致后汽缸热膨胀过大而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造方法,降低了后汽缸的温度,实现了改造后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凝汽式汽轮机;抽凝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压力匹配器;喷水冷却装置 中图分类号:TK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39(2008)03-0276-03 New Method of Transforming Condensing/Extraction S team Turbine into Back -Pressure S team Turbine ZHANG Yu-feng 1,GUAN Li-jun 1,Z HAO Su-ming 2 (1 Shijiazhuang Shuanglian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 Ltd,Shijiazhuang 050200,C hina; 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China)Abstract:Transforming condensing or extraction-condensing steam turbine into back-pressure steam turbine will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of exhaust,which would cause the excessive expansion of cylinder and have im pact on the nor mal operation of turbine In this paper,a new approach of transformation is proposed And it guarantees the safe operation of turbine by reduc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ck cylinder Key words:transforming condensing stea m turbine;extrac tion-condensing steam turbine;back-pressure stream turbine;heat pump;steam-te mperature reducer 收稿日期 2008-03-26 修订稿日期 2008-04-06作者简介:张玉峰(1969~),男,段长。 1 前 言 中、小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由于其发电煤耗高,按照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属于被淘汰机型,中、小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虽属热电联产机组,但对其供热量也有明确的规定,即热电比必须大于1,热效率必须大于45%,否则也属于关停机组之列。但我国目前许多企业自备发电站,有大量这类机组存在,其中有些还有相当长的使用寿命,弃置可惜,继续使用发电煤耗居高不下,处于随时被关停的境地。更换适合企业供热要求的新背压机组,不少企业或 者缺乏资金,或者考虑到企业长期规划要求而暂时搁置。因此,想到要将这类机组改造成符合政策要求的热电比大、热效率高的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这样既能顾及到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又能满足企业的供热需求。不改变原机组的位置和主要结构形式,用很少的投资,就实现了汽轮机的排汽全部被生产所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率,是一种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一种节能改造方式。 2 将凝汽式或抽凝式汽轮机改造成背压式汽 轮机组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及改造方法 该类型汽轮机的共同特点是排汽排在冷凝器中,形成较高的真空,因此汽轮机的后汽缸和排汽管 ! 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