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选机专业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来自:
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捷迅光电,色选机,大米色选机,光电色选机,CCD色选机,豆类色选机,杂粮色选机,茶叶色选机,葡萄干色选机,塑料色选机,脱水蔬菜色选机
发表时间:2011-3-30 点击次数:261 字号:
------------------------------------------------------------ 正文内容开始
------------------------------------------------------------
分选效率(色选效率)=被选出的不合格品占混杂在原料中的不合格品的百分比。
分选率(%)=1次分选不合格品中的不合格品÷原料中的不合格品×100
次品中不合格品浓度(含量)=在最终被选出的不合格品中不合格品所占的百分比。
不合格品浓度(%)=2次分选不合格品中的不合格品数量÷2次分选不合格品总量×100
成品率(合格率)(%)=成品与原料的重量百分比。
成品率(%)=1次分选合格品重量÷原料的总重量×100
1) 分辨率:传感器1个单元所观测到的大小尺寸,其值越小越能检测出微小的缺欠。
2) 通道:以往的色选机是将滑道每隔10mm分割一段,喷嘴也是每隔10mm安装一个,称作通道;新型色选机采用平槽滑道,而且喷嘴俯仰角度也变化了等;因此,通道这一概念在这里就不那么重要。
3) 1次分选:对1次分选的不合格品再次分选。
4) 2次分选:在1次分选的不合格品中进行二次分选,被选出的初合格品与原料混合在一起后,再次分选。
5) NIR:近红外线。
新型色选机为清除杂质使用了InGaAs这种近红外线波长的传感器。
6) CCD:它是指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方式,新型色选机也将可视光传感器称作CCD。
7) 单/双传感器:它是指可视光传感器安装在流动物一侧,还是前后两侧;单传感器不能检测出在传感器对面一侧的微小的缺欠,色选能力低。
8) 喷射器:为清除不合格品而使用的压缩空气电磁开关阀。
9) 喷嘴:为清除不合格品而吹出压缩空气的部件。
10) 滑道:输送原料的溜槽。
11) 触摸式显视屏(GUI):对色选机进行操作的操作画面。
12) 感光度:识别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界限值。
13) 流量:每小时被选物料进机量。
与实际处理量不同,但有时也指处理量。
复选:为了尽可能多地减少进入不良品斗中的好产品的比率,把主选通道排出的不良品送入二次选通道进行再次选别,捷迅品牌色选机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定制复选通道的数量。
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不提供复选所需的提升设备。
带出比:是指经色选后进入不良品斗中的异色粒与正常米粒的重量之比,捷迅色选机的带出比参数可以分为一次带出比和二次带出比。
带出比是一个综合性的参数,与进机含杂、产品中的含碎量、用户对成品的精度要求等因素相关。
异色粒:一粒产品是否为异色粒并不仅仅取决于产品本身的颜色,而是由与正常产品的颜色差异及精度要求相关,一粒带腹白的米粒,如果成品要求选出腹白,那么它就是异色粒,否则它就是好米。
产量:色选机的产量的衡量标准一般以色选机前路流程进入色选机进料斗的原料产量,一般以吨 / 小时为
计量单位。
双面检测:部分其它型号的色选机产品采用单面检测技术,可能无法分选部分单面有瑕疵的产品,捷迅色选机产品采用的是主流的双面或更先进的三面检测技术,在原理上保证能发现所有瑕疵。
颜色类型: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为全球提供从单色(灰度或黑白)到红外线( IR )到全光谱真彩的全系列产品。
一般分选大米只要用单色就可以分辨不良品与异色粒,就象老式的黑白照片,捷迅的单色色选机用它的高速光学照相机把高速流动的产品转换成 250 级灰度的黑白照片,而有瑕疵的产品会在照片中表现出与正常产品不同的差异,然后用全数字分析器件和先进图形识别技术进行判断。
捷迅的红外线型色选机是在单色色选机的基础上增加了红外识别技术,适用于不良品与良品外表颜色差异很小,必须用红外线识别内部差异才能区分的产品,还有一些瑕疵——如透明的玻璃碎片,用可见光无法识别,但是在红外线光谱中却会原形毕露。
捷迅的真彩色系列色选机代表了当今色彩分选领域的最高水平,可分辨的颜色多达一千六百多万种,它的真彩色识别技术能够识别一切可以用颜色区分良品与不良品的颗粒状产品。
问:为什么捷迅色选机没有自动加热恒温装置?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会不会影响机器的使用?
答:加热恒温是为了防止大米表面的糠粉粘结在滑槽的表面,避免滑槽变得凹凸不平,影响色选效果。
但是,捷迅色选机的滑槽是用美国最新开发的纳米材料制成的,即使在冬天也不会结糠,当然就不需要自动加热恒温装置了。
既可减少电力消耗,还可减少故障率。
问:为什么捷迅色选机没有通风散热装置?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会不会影响机器的使用?
答:由于捷迅色选机采用了最新的电子技术和最新的低功耗的元器件,加上捷迅公司自己的多项专利技术,所以捷迅色选机发热量很少,因此,只要室内温度不超过41℃,它能够被密封在机箱内而不会过热,避免了通风散热装置把粉尘带进机箱的缺点。
这就是为什么捷迅色选机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问:为什么说CMOS传感器比传统的CCD更好?
答:CCD器件用于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这样的机器已经有30多年了。
现在,更先进的CMOS器件已经成熟——类似CCD但是反应速度更快、更可靠、耗电少、低温度漂移,在拍摄运动的物体时比CCD有更高的清晰度,它的另一个优点是体积更小,能被电子调校从而减少机械调校装置,减少了可活动的零件,调校装置就不会象传统的CCD那样受到振动的影响。
换言之,机器运转是非常稳定和可靠的,不要象CCD那样经常调整。
在许多应用场合(甚至美国的地球观测卫星),CCD已经被CMOS取代,尽管它们有些相似,但不一样,它们需要不同的软件、硬件,一个使用CCD的色选机制造商立即升级到CMOS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问:为什么捷迅色选机在选别大米中的浅黄色米粒时显得游刃有余?
答:大家都知道,在大米中的黑色和深黄色等与正常大米颜色差别明显的异色粒是很容易被选出来的,但是在选别大米中的浅黄色米粒时,性能差的色选机就无能为力了。
这是因为浅黄色米与白米的颜色差别小,光电传感器把颜色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它们的数字相差也很小,如果光电传感器的误差大,就无法分清谁是白米谁是浅黄米。
比如,假设白米的颜色转换成数字是40,需要剔除的浅黄米的颜色转换成数字是43,如果色选机的光电转换系统的精度是±1,那么把选别参数设定为42,就可以把浅黄米选出来;但如果色选机的光电传感器的精度是±5,那么本来为40的值可能读成了35-45,本来为43的值可能读成了38-48,这样无论把选别参数设定为多少,都有可能把白米当成浅黄米或把浅黄米当成白米,无法把白米与浅黄米分开。
捷迅色选机的光电转换系统的精度非常高,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识别浅黄米与白米,并把浅黄米剔除。
红外线色选机
【红外线设备】
红外线光源
1、红外线辐射器
将电阻丝缠在瓷棒上,通电后电阻丝产热,使罩在电阻丝外的碳棒温度升高(一般不超过500℃),发射长波红外线为主。
红外线近年来在军事、人造卫星以及工业、卫生、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红外线透视和夜视是分别利用了红外线的不同性质。
前面的夜视是因为人的肉眼不能看见红外线,而特殊设计的照相机和夜视仪却专门接受红外线,所以会出现人视觉不到,而相机却能拍到东西,因为实际上到处都是红外线,对于红外照相机和夜视仪来讲是一片光明。
透视则是利用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要长,可以穿过一些可见光不能通过的面料(比如混棉和尼龙),所以通过一定的选择滤波,可以得到这些面料后面的图像。
最广义地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红外传感器就是其中的一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色选机领域里,也使用了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在色选中有物料重叠时,可经过有效透视,对被剔除物有效的选别。
2、照相机中的红外线传感器――夜视和透视功能
红外传感器,就是在夜视状态下,数码摄像机会发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物体,关掉红外滤光镜,不再阻挡红外线进入CCD,红外线经物体反射后进入镜头进行成像,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由红外线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时可拍摄到黑暗环境下(物料重叠后)肉眼看不到的影像。
红外线夜视功能,能够在全黑环境下进行拍摄,甚至连肉眼也不能分辨清楚的物体,现在也可以清晰地拍摄下来。
这种夜视的特点是可以在完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进行拍摄,但由于采用的是红外摄射,无法进行彩色的还原,所以拍摄出来的画面是单色的,影像会变绿。
红外线传感器和CCD 传感器同时使用,
有如下优点:
•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同时作用于被选物料,选别度更高
•通过不同的传感器的成像原理,根据不同的物料,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多样化
•能部分选别异料物
•技术较为成熟,使用者操作简单。
缺点:
o对通道式色选机,即便红外传感器判别了被选物,但不同物料的落体有时差,所以即便发现目标,也难剔除,往往出现取舍难分,不能兼得
o对某些透明度高的异物,如薄片玻璃无法判别,有盲区
o设备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