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 DPPH 在有机溶剂中是一种稳定

实验原理 DPPH 在有机溶剂中是一种稳定
实验原理 DPPH 在有机溶剂中是一种稳定

实验原理 DPPH 在有机溶剂中是一种稳定

的自由基,其乙醇溶液呈深紫色,在可见光区最大

吸收峰为515 nm[17-20],当DPPH 溶液中加入自由基

清除剂时,孤对电子被配对,吸收消失或减弱。因

此可用来检测自由基的清除情况,从而评价某物质

的抗氧化能力。其作用原理如图1。

图1 DPPH 自由基清除作用原理

Fig. 1 Principle of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1.2.6 DPPH 自由基清除试验的测定方法将每种

供试品溶液分别取20 μL 加样在96 孔板中,再在每

个孔中平行加入180 μL DPPH 溶液。同时设立对照

组(等量乙醇代替供试液),空白组(20 μL 乙醇加

入180 μL DPPH 溶液)。轻轻振荡,使充分混匀,

将96 孔板放置在避光环境下反应30 min。药物与

自由基反应完全,在波长515 nm 处测定,记录最

终吸光度(A)值。

自由基清除率D=(A 对照组?A 样品组)/(A 对照组?A 空白)

式中A 样品组为加入测试样品后反应液的吸光度;A 对照组

为对照组未加药的吸光度;A 空白为空白组的吸光度。为了减

小实验误差,每样品设6 复孔,6 复孔取平均值。

DPPH·(二苯代苦味酞自由基)在有机溶

剂中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其孤对电子在

sl7nm附近有强吸收(显深紫色)。当有机清

除剂存在时,孤对电子被配对,吸收消失或减弱,

通过测定吸收减弱的程度,可评价自由基清除

剂的活性。DPPH·法用以评价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活性的一种快速(反应时间仅需20min

左右)、简便、灵敏可行的方法。

原理:DPPH·(二苯带苦基麟基自由基)是

一个大分子的稳定自由基抗氧化剂预期作用

模式为:AH十DPPH·~DPPH一H十A·依

据DPPH·具有单电子,在517nm处有一强吸收

(深紫色),当自由基清除剂与其单电子配对使

其吸收逐渐消失,其褪色程度与其所接受的电

子数成定量关系,因而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

量分析[91。

抗氧化剂(物质)

测定波长515 nm

(电离溶液)

2.1.1 DPPH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1、2、4、6、8、10 mL DPPH 对照贮备溶液,定量转移至10 mL 棕色量瓶中,乙醇定容,摇匀。精密移取200 μL 加入96 孔板中,515 nm 测其A 值。以质量浓度为横

坐标,A 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每个质量浓

度重复3 次,取平均值。得回归方程A=10.88C+

0.075(r=0.999 6)。

有机化合物的热氧化过程是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在热、光或氧的作用下,有机分子的化学键发生断裂,生成活泼的自由基和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发生分解反应,也生成烃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导致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抗氧剂的作用是消除刚刚产生的自由基,或者促使氢过氧化物的分解,阻止链式反应的进行。能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剂有芳香胺和受阻酚等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称为主抗氧剂;能分解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剂有含磷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辅助抗氧剂。

一胡萝卜素是一种多烯色素,易被氧化

而褪去黄色。在反应介质溶液中,由亚油酸氧

化产生的过氧化物等能使p一胡萝卜素漂白,

随时间的延长吸光度越来越小。当以吸光度对

时间作图时可得到一条下降曲线。不同原料的

溶剂提取物,按其抗氧化活性的大小不同而使

p一胡萝卜素漂白的速度各异。抗氧化能力越

强,吸光度下降越慢。因而不同的曲线有不同

的斜率。抗氧化能力越强的,曲线斜率绝对值

越小。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会自动氧化,不断

释放出价·,价·又会进一步促进自氧化过程,

生成有色中间产物,先生成的中间产物又不断

被氧化成其他中间物,由此邻苯三酚在自氧化

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颜色变化。在邻苯三酚的

自氧化初期,中间物的积累浓度(或吸光度)

在反应开始30一455后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一般

线性时间维持4min左右。因此通过测定不同时

刻自氧化中间产物的吸光度,并对时间作图,

可求得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当向体系中加

入抗氧化活性物质时,同样可求得。戈的抑制

率I,41。

氮蓝四哇(NBT)法

o气可使NBT还原成蓝色的化合物,其最

大吸收波长为560nln,吸光系数达10000以上,

测定灵敏度相当高。同时,o入在H十作用下会

被歧化成HZOZ。在反应体系中若没有抗氧化活

性物质存在,则。灰的歧化反应很慢,有抗氧

化活性物质就会加速歧化反应,因而蓝色化合

物的生成量就会减少,所以通过反应体系的吸

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测定蔬菜的抗氧化活

性[,5]。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分析法

p一藻红素(p一E)在540刊m光波激发下,

可发射565nm的荧光,AAPH在水溶液中可释

放过氧自由基,并将p一E氧化,使其荧光特征

消失。当抗氧化剂存在时可与卜PE竞争氧化

剂,减缓p一E荧光消失的速度。根据这一特征,

可测定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l8]。

C

改良的ABTs+法

对测定抗氧化活性的ABTS十法进行改良,

以提高分析速度、降低分析成本,并将该方法用

于水果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该

方法即在酶标板上以Trolox为标准对照,测定

抗氧化物质对预先制备的自由基ABTS+的清

除能力。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重亚硫酸钠为提

取液,在不同的温度和溶剂P水果比条件下,提

取水果blackc叮ant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寻找

从单位重量水果中提取抗氧化活性水平较高

的条件118]。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FRAP(fetric

reducing/antioxidantPowerassay)法原理为

Fe3+一三毗陡三叮嗦(triPyridyl一triazine,TPTZ,

sigma)可被样品中还原物质还原为二价铁形

式,呈现出蓝色,并于593lun处具有最大光吸

收,根据吸光度大小计算样品抗氧化活性的强

弱[19一。

1.2.4.4TEAC法

Mi!!eretal.了1993)首次报道了TEAC法,并在后来加以改进,改进的方法中氧化齐日ABTS一是

由过硫酸氧化ABTsZ一产生的"7mmolABTS铰盐溶于水后,加2.45mmof的过硫酸钾,混合液放置

12一16h后得到深蓝色溶液"用乙醇或缓冲液(州7.4)稀释到734nm处吸光度为0.7"取lml 最终

的溶液,加1oul样品,30OC保温,混合后的1!4!6min测定吸光值"以抗氧化剂浓度和吸光值分别

为横纵坐标作曲线,获得与lmMTrolox具有同样吸光读数的抗氧化剂浓度为TEAC值"由于操作简

便,TEAC被实验室广泛用于测定抗氧化剂的活性"

(l)"超氧阴离子,一清除能力测定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自由基"它是基态氧接受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第一个氧自由

基,可以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其他的氧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

致细胞膜流动性下降及膜蛋白产生交联"它的测定方法已有一些报道,主要有电子自旋共振!比色

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法和生物传感器法"

(2)H202:清除能力测定

在低浓度下HZO:活性很低,一般认为在生理条件下,HZO:是与Fe(ll)结合后产生氧化能力"在生物体内,H20:由过氧化氢酶催化产生氧气和水"最常见的测定膳食抗氧化剂清除HZO:的方法中为

使用horseradish过氧化物酶来氧化蓑著亭,使之成为无荧光化合物"抗氧化剂存在时,氧化反应被

抑制"抗氧化剂通过以下方式抑制氧化反应:1与H20:直接反应;o与酶和HZO:的中间产物反应;

?抑制horseradish过氧化物酶与HZO:结合"

(3)HO.清除能力测定

生物学上一致认为过氧化氢与Fe(II)反应(Fenton反应)产生HO,但是Fe(II)/H20:混合物却

不能用于测定抗氧化剂清除Ho.的能力,因为许多抗氧化剂同时也是金属鳌合剂,当样品与Fe(JI)混

合后,会通过鳌合来降低铁的活性,结果就不能分辨是由鳌合铁离子引起的还是清除自由基造成的

(4)单线态氧(.02)清除

光及光敏剂存在时常产生单线态氧,一般也认为单线态氧导致与紫外线有光的皮肤伤害丈Sieset

al.,2004),眼睛晶状体的白内障(zigma;1.2000),面部黄斑的发生(Rozanowska.!998)"没有光线时,生物体内几乎不产生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在细胞外的自发性歧化反应可有一定的生理意义(Ta二

etal.,2003)"另外,金属或次氯酸盐一叮以使过氧化氢降解产生单线态氧,而不需要发生光反应

(Marti,1倪etal.,2000:Aub卿etal.,1985;Busbyetal.,一999)"通过将激发能量转移到其它分子(被激

发)或者传给抗氧化剂以形成内过氧化物这些物理方法,单线态氧可被清除"B一胡萝卜素具有清除

单线态氧能力"单线态氧在1270nm处发射特征磷光"光强衰变可用来测定化合物清除单线态氧的能

力"Fueta>.(>997)报道了一种非常灵敏的方法,用来检测清除四叔丁基酞氰(sDSDF)被单线态氧

敏化(703nm)的迟发型荧光"在703nm下测定SDSDF可以使测定方法在普通仪器上进行,因此有

可能作为一种灵敏的方法用于测定清除单线态氧的清除,而1270二处磷光很难检测"但这种方法还

没有被广泛的使用"

(5)过氧亚硝酸基(ONOO.一)清除

超氧化物与一氧化氮以扩散控制速度形成过氧亚硝酸基(Moncadaetal.,1995)"q一(E"一

0.33V)和NO(E性0.39v)非强氧化剂,加成物ONOO.一也不是强氧化剂"但其质子化了的产物, 过氧亚硝酸(oN00H)是非常强的氧化剂(E0三2.10v)"在生理pH条件下,过氧亚硝酸会形成氧化

能力较低的硝酸盐(81)"在pH7.4时,过氧亚硝酸基与过氧亚硝酸的比例为4:1,它们常引起芳香

化合物硝化和轻基化,尤其使酪氨酸形成硝基酪氨酸#在生理条件下,过氧亚硝基还与溶于体系中

的CO:加成,产生对蛋白质有氧化伤害作用的产物"关于清除过氧化氢亚硝酸基的方法报道很少"

已经报道的方法有两种:1抑制过氧化亚硝酸对酪氨酸的硝化;o抑制玫瑰精的氧化"

2.3.3.1 测试方法

细胞毒活性筛选主要采用海虾致死试验(Evidente et al. 2003a),这是目前科学家们

最为信赖的细胞毒活性测试方法之一。

在直径 1.8 cm, 深2 cm 的每个培养孔中装入0.2mL 的人造海水,每个孔中放入人

工孵化的游动的丰年虾(Artemia salina)幼体25-30 个。将化合物用DMSO 溶解,稀

释到10μg·mL

-1

加入到每个培养孔中,对照只加DMSO,在室温下黑暗培养24h 后,在

显微镜下计算每个槽中死亡的海虾个数,最后用以下公式计算致死率(M)。其中:M = 24

h 后的致死率;A = 24 h 后的死亡总数;B = 24 h 后对照槽中的死亡总数;N = 在加入药

剂之前的死亡数;G= 挑选用于测试的小虾总数(图5)。

图5 细胞毒性测定方法

Figure 5. Cytotoxicity test method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

已知两个线性系统G(S)=2s+9/4s2+7s+2和G(S)=s+6/s2+7s+1,应用series函数进行系统的串联连接。 >> sys1=tf([2 9],[4 7 2]) >> sys2=tf([1 6],[1 7 1]) >> sys=series(sys1,sys2) sys = 2 s^2 + 21 s + 54 ---------------------------------- 4 s^4 + 3 5 s^3 + 55 s^2 + 21 s + 2 例1-4 已知两个线性系统G(S)=2s+9/4s2+7s+2和G(S)=s+6/s2+7s+1,应用parallel函数进行系统的并联连接。 >> sys1=tf([2 9],[4 7 2]) >> sys2=tf([1 6],[1 7 1]) >> sys=parallel(sys1,sys2) sys= 6 s^3 + 54 s^2 + 109 s + 21 ---------------------------------- 4 s^4 + 3 5 s^3 + 55 s^2 + 21 s + 2 例1-5 已知线性系统G(S)=2s+9/2s2+6s+5 应用feedback函数进行系统的单位正反馈和负反馈连接。 正反馈 >> sys1=tf([2 9],[2 6 5]) >> sys=feedback(sys1,1,1) sys = 2 s + 9 --------------- 2 s^2 + 4 s - 4 负反馈 >> sys1=tf([2 9],[2 6 5]) >> sys=feedback(sys1,1,-1)

化工原理实验习题答案

1、填料吸收实验思考题 (1)本实验中,为什么塔底要有液封液封高度如何计算 答:保证塔内液面,防止气体漏出,保持塔内压力. 设置液封装置时,必须正确地确定液封所需高度,才能达到液封的目的。 U形管液封所需高度是由系统内压力(P1 塔顶气相压力)、冷凝器气相的压力(P2)及管道压力降(h,)等参数计算确定的。可按式(4.0.1-1)计算: H =(P1一P2)Y一h- 式中 H.,- —最小液封高度,m; P1,—系统内压力; P2—受液槽内压力; Y—液体相对密度; h-—管道压力降(液体回流道塔内的管线) 一般情况下,管道压力降(h-)值较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可简化为 H=(P1一P2)Y 为保证液封效果,液封高度一般选取比计算所需高度加0. 3m-0. 5m余量为宜。 (2)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有什么工程意义 答:是确定最适宜操作气速的依据 (3)测定Kxa 有什么工程意义 答:传质系数Kxa是气液吸收过程重要的研究的内容,是吸收剂和催化剂等性能评定、吸收设备设计、放大的关键参数之一 (4)为什么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 答:易溶气体的吸收过程是气膜控制,如HCl,NH3,吸收时的阻力主要在气相,反之就是液膜控制。对于CO2的溶解度和HCl比起来差远了,应该属于液膜控制 (5)当气体温度和液体温度不同时,应用什么温度计算亨利系数 答:液体温度。因为是液膜控制,液体影响比较大。

2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1. 答:冷流体和蒸汽是并流时,传热温度差小于逆流时传热温度差,在相同进出口温度下,逆流传热效果大于并流传热效果。 2.答:不凝性气体会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使制冷量降低。并且不凝性气体会滞留在冷凝器的上部管路内,致使实际冷凝面积减小,冷凝负荷增大,冷凝压力升高,从而制冷量会降低。而且由于冷凝压力的升高致使排气压力升高,还会减少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应把握好空气的进入,和空气的质量。 3.答:冷凝水不及时排走,附着在管外壁上,增加了热阻,降低传热速率。 在外管最低处设置排水口,及时排走冷凝水。 4.答:靠近蒸气温度因为蒸气冷凝传热膜系数远大于空气膜系数。 5. 答:基本无影响。因为α∝(ρ2gλ3r/μd0△t)1/4,当蒸汽压强增加时,r 和△t均增加,其它参数不变,故(ρ2gλ3r/μd0△t)1/4变化不大,所以认为蒸汽压强对α关联式无影响。 3、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1、关闭阀门的原因从试验数据上分析:开阀门意味着扬程极小,这意味着电机功率极大,会烧坏电机。 2、离心泵不灌水很难排掉泵内的空气,导致泵空转而不能排水;泵不启动可能是电路问题或是泵本身已损坏,即使电机的三相电接反了,泵也会启动的。 3、用出口阀门调解流量而不用崩前阀门调解流量保证泵内始终充满水,用泵前阀门调节过度时会造成泵内出现负压,使叶轮氧化,腐蚀泵。还有的调节方式就是增加变频装置,很好用的。 4、当泵不被损坏时,真空表和压力表读数会恒定不变,水泵不排水空转不受外网特性曲线影响造成的。 5、不合理,安装阀门会增大摩擦阻力,影响流量的准确性 6、本题是研究密度对离心泵有关性能参数的影响。由离心泵的基本方程简化式可以看出离心泵的压头,流量、效率均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但泵的轴功率随流体密度增大而增大即:密度增大N增大,又因为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Hg↓而安装高度减小。 4、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1、是的,因为由离心泵特性曲线知,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电动机负荷最小,不会过载烧毁线圈。 2、在流动测定中气体在管路中,对流动的压力测量产生偏差,在实验中一定要排出气体,让流体在管路中流动,这样流体的流动测定才能准确。当流出的液体无气泡是就可以证明空气已经排干净了。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报告

穿销单元工件穿销实验报告 一、前言 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最大特点是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综合性和系统性,又兼顾模块化特征。综合性体现在机器人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PLC工控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系统模块化结构,各工作单元是相对独立的模块,并具有较强的互换性。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性功能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标,十分适合教学实训考核或技能竞赛的需要。 通过该系统,学生经过实验了解生产实训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和可参与性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开发和集成技术,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去认识系统各组成部分,从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在掌握PLC技术及PLC网络技术、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并对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高级语言编程等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装配、调试能力等方面能得到综合提高。体现整体柔性系统教学的先进性。 二、实验目的 1、了解PLC的工作原理; 2、掌握PLC编程与操作方法; 3、了解气缸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4、掌握PLC进行简单装配控制的方法。 三、实验设备 1、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一套; 2、安装西门子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SP6的计算机一台; 3、西门子S7-200 PLC编程电缆一条。 四、实验原理 学生可通过实验验证工业现场中如何使用PLC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我公司提供PLC源程序,学生可在源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编程,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工程与技术系 二O一一年四月

目录 实验一时间特性的计算机求解 (1) 实验二频率特性计算机求解 (3) 实验三系统稳定性分析 (5) 实验四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 (7)

实验一 时间特性的计算机求解 一、 实验目的 1.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描述一阶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2. 观察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并分析其动态性能。 二、 实验设备 计算机及matlab 仿真软件 三、 实验的内容 1.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描述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型号下的的时间响应 (1)程序语言: num=[01......,b b b m m -]; den=[01......,a a a n n -]; step(num,den) (2)求解实例: 求解一阶系统1 21 )(+=s s G 单位阶跃响应 num=[1]; den=[2 1]; step(num,den) 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2.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描述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型号下的的时间响应 (1)程序语言: num=[2 n ω]; den=[ 22 12)n n ξωω(]; step(num,den) (2)求解实例: 求解二阶系统4 6.14 )(2 ++=s s s G 单位阶跃响应 num=[4]; den=[1 1.6 4]; step(num,den) 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报告要求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下列一阶和二阶系统单位阶跃信号下的的时间响应,并确定影响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的性能指标 (1)1 31 )(+= s s G (2)1000 5.341000 )(2 ++=s s s G

化工原理实验课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实验课课后习 题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1.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答:可通过观察离心泵进口处的真空表和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在开机前若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均为零,表明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干净;若开机后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为零,则表明,系统内的空气没排干净。 行压差计的零位应如何校正?答:先打开平衡阀,关闭二个截止阀,即可U行压差计进行零点校验 3.进行测试系统的排气工作时,是否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为什么答:在进行测试系统的排气时,不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因为出口阀门是排气的通道,若关闭,将无法排气,启动离心泵后会发生气缚现象,无法输送液体。 4.待测截止阀接近出水管口,即使在最大流量下,其引压管内的气体也不能完全排出。试分析原因,应该采取何种措施?答:待截止阀接近进水口,截止阀对水有一个阻力,若流量越大,突然缩小直至流回截止阀,阻力就会最大,致使引压管内气体很难排出。改进措施是让截止阀与引压阀管之间的距离稍微大些。5.测压孔的大小和位置,测压导管的粗细和长短对实验有无影响为什么答:由公式2p可知,在一定u下,突然扩大ξ,Δp增大,则压差计读数变大;2u?反之,突然缩小ξ,例如:使ξ=,Δp减小,则压差计读数变小。 6.试解释突然扩大、突然缩小的压差计读数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现象?答:hf与很多值有关,Re是其中之一,而λ是为了研究hf而引入的一个常数,所以它也和很多量有关,不能单单取决于Re,而在Re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其他的变量对于λ处于一个相对较差的位置,可以认为λ与Re关系统一。 7.不同管径、不同水温下测定的~Re曲线数据能否关联到同一曲线答:hf与很多值有关,Re是其中之一,而λ是为了研究hf而引入的一个常数,所以它也和很多量有关,不能单单取决于Re,而在Re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其他的变量对于λ处于一个相对较差的位置,可以认为λ与Re关系统一。正如Re在3×103~105范围内,λ与Re的关系遵循Blasius关系式,即λ= 8.在~Re曲线中,本实验装置所测Re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何增大或减小Re的变化范围答:Redu,d为直管内径,m;u为流体平均速度,m/s;为流体的平均密度,kg/m3;s。为流体的平均黏度,Pa · 8.本实验以水作为介质,作出~Re曲线,对其他流体是否适用为什么答:可以使用,因为在湍流区内λ=f(Re, )。说明在影响λ的因素中并不包含流体d本身的特性,即说明用什么流体与-Re无关,所以只要是牛顿型流体,在相同管路中以同样的速度流动,就满足同一个-Re关系。 9.影响?值测量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答:2dp,d为直管内径,m;为流体的平均密度,kg/m3;u为流体平均速2u度,m/s;p为两测压点之间的压强差,Pa。△p=p1-p2,p1为上游测压截面的压强,Pa;p2为下游测压截面的压强,Pa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为什么启动离心泵前要先灌泵如果灌水排气后泵仍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离心泵若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泵不启动可能是电路问题或是泵本身已损坏,即使电机的三相电接反了,泵也会启动的。 2.为什么启动离心泵时要关出口调节阀和功率表开关启动离心泵后若出口阀不开,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是否会一直上升,为什么答:关闭阀门的原因从试验数据上分析:开阀门意味着扬程极小,这意味着电机功率极大,会烧坏电机。当泵不被损坏时,真空表和压力表读数会恒定不变,水泵不排水空转不受外网特性曲线影响造成的。 3.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气蚀现象?答:金属表面受到压力大、频率高的冲击而剥蚀以及气泡内夹带的少量氧气等活泼气体对金属表面的电化学腐蚀等,使叶轮表面呈现海绵状、鱼鳞状破坏。4.为什么泵的流量改变可通过出口阀的调节来达到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调节流量答:用出口阀门调节流量而不用泵前阀门调节流量保证泵内始终充满水,用泵前阀门调节过度时会造成泵内出现负压,使叶轮氧化,腐蚀泵。还有的调节方式就是增加变频装置,很好用的。 5.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线上设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答:合理,主要就是检修,否则可以不用阀门。 6.为什么在离心泵吸入管路上安装底阀? 答:为便于使泵内充满液体,在吸入管底部安装带吸滤网的底阀,底阀为止逆阀,滤网是为了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而损坏叶轮的叶片或妨碍泵的正常操作。 7.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为什么要保持转速的恒定?答: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n下测定的,当n改变时,泵的流量Q、扬程H及功率P也相应改变。对同一型号泵、同一种液体,在效率η不变的条件下,Q、H、P随n的变化关系如下式所示 见课本81页当泵的转速变化小于20%时,效率基本不变。8.为什么流量越大,入口真空表读数越大而出口压力表读数越小?答:据离心泵的特征曲线,出口阀门开大后,泵的流速增加,扬程降低,故出口压力降低;进口管道的流速增加,进口管的阻力降增加,故真空度增加,真空计读数增加。 过滤实验 1.为什么过滤开始时,滤液常有些混浊,经过一段时间后滤液才转清?答: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滤布没有固体附着,所以空隙较大,浑浊液会通过滤布,从而滤液是浑浊的。当一段时间后,待过滤液体中的固体会填满滤布上的空隙从而使固体颗粒不能通过滤布,此时的液体就会变得清澈。

机械手控制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信息商务学院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报告 学院: 业:专班级:学号: 姓名:

月6年2014 实验机械手的PLC控制 .实验目的一1.进一步熟悉机床电气控制环节中常用的低压电器,熟练掌握按钮、接触器等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安装、接线等使用方法。; 2.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掌握PLC的基本硬件配置及硬件连接方法。 3.掌握机械手的基本控制手段,如左转、右转、前伸、后缩、放松、加紧、上升、下降等。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PLC实现机械手的操作控制,如左转、右转、前伸、后缩、放松、加紧、上升、下降等。学生完成PLC控制电路、完成硬件连接、编写控制程序并现场调试。 要求: 1.选择PLC并设计PLC控制电路。要求PLC选型合理、控制方式简单可靠; 2.选取所需的硬件元件完成硬件连接; 3.编写控制程序。要求程序简单可靠、结构合理; 4.系统必须能够调试通过,运转达到设计要求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计算机一台、机械手工作台1套、控制按钮若干、PLC基本模块1个、各种导线若干、PLC编程软件。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要实现的功能并设计状态转移图: 2.根据给定的PLC和所设计的控制功能进行元器件选择和PLC的I/O分配,并填写在表1-1中。表1-1 电机控制I/O分配表 输入输出器件功输出端输入端器件功器件名器件名

3. 根据I/O分配表画出I/O接线图,并连接控制线路。 所设计的控制电路接线图: 4. 根据控制要求编写PLC程序(以梯形图的方式或者指令表方式)。所设计的梯形图或状态转移图: 指令表:

废有机溶剂回收可行性分析报告

废有机溶剂回收可行性分析报告 报告公司:XXXX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定义 2、项目开发背景及必要性 二、项目任务和目标 1、短期任务 2、长期目标 3、项目主要功能及特色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四、项目建设风险分析及对策 1、技术风险及对策 2、环境风险及对策 五、报告结论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定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回收利用的各种再生资源日益增多。其中,废有机溶剂由于大多具 有易燃性、腐蚀性、易发挥性或反应性等特性,被列为一类危险废物,对环境 存在极大的危害性。我国更针对此问题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等相关法例。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更表决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号主席 令予以公布。此项法律强调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 重大战略,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 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所以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 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基于市场发展趋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解决城市废物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 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此项项目的开展,为相关产业废有机溶剂的处理提供解 决方案,针对规模型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溶剂废液,进行回收、循 环利用处理。一定程度提高了国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理处置能力,具 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项目开发背景及必要性 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ybernetics Foundation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学时:40 二、授课对象 机械类各专业 三、先修课程 复变函数、积分变换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侧重原理,其内容密切结合工程实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以机械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广义系统动力学;同时,它又是一种方法论。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以动力学的观点而不是静态观点去看待一个机械工程系统;从整体的而不是分离的角度,从整个系统中的信息之传递、转换和反馈等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能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经典控制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其中的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①对机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以控制论的观点和思维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以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有效的解决方法;②如何控制一个机电系统,使之按预定的规律运动,以达到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实现最佳控制打下基础。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于建立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关数学工具(如Laplace变换等)的应用,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的求取、简化与演算等,应有清楚的基本概念并能熟练掌握。 2.对于典型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应有清楚的基本概念并能熟练掌握。 3.掌握判别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判据。 4.对于线性系统的性能指标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并掌握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的常用方法。 5.了解线性离散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方法。 6.对系统辩识问题应建立基本概念。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授课学时为40学时,实验8学时;复习、做习题、写实验报告等课外学时为50学时以上。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 和SIUMLINK 在控制工程领域中的基本应用。 (2)了解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的对典型输入的响应波形和系统的频率特性。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计算机,MATLAB6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 1、以MATLAB 命令方式,绘制出下列传递函数的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和BODE 和Nyuist 图。 (1)G1=1/s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 BODE 图 Nyquist 图 (2)G2=1/(0.5s+1)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 BODE 图

Nyquist图 (3)G3=s 因为传递函数中分母s的阶数高于分子s阶数,所以没有单位阶跃波形图。 BODE图Nyquist图 (4)G4=0.5 s + 1 因为传递函数中分母s的阶数高于分子s阶数,所以没有单位阶跃波形图。 BODE图Nyquist图

(5)G5=1/(s^2 + 1.4 s + 1)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BODE图 Nyquist图 (6)g6=(0.5 s + 1)/(s^2 + 1.4 s + 1)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BODE图 Nyquist图

2、利用SIMULINK对下图所示系统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并对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时进行系统输出仿真。 单位阶跃: 正弦信号: 3、利用MATLAB,求出下边传递函数的单位阶跃响应,完成下表并总结规律。 传递函数:G(s)=1/(τs+l) τ=0.1 τ=1

τ=5 τ=10 τ=50 规律总结:惯性环节的输入响应不能立即稳定,存在时间上的延迟,时间常数愈大惯性愈大,延迟时间愈长,时间常数表征该环节的惯性,同时上升时间与时间常数成正比。

化工原理实验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实验习题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填料吸收实验思考题 (1)本实验中,为什么塔底要有液封液封高度如何计算 答:保证塔内液面,防止气体漏出,保持塔内压力. 设置液封装置时,必须正确地确定液封所需高度,才能达到液封的目的。 U形管液封所需高度是由系统内压力(P1 塔顶气相压力)、冷凝器气相的压力(P2)及管道压力降(h,)等参数计算确定的。可按式(4.0.1-1)计算: H =(P1一P2)Y一h- 式中 H.,- —最小液封高度,m; P1,—系统内压力; P2—受液槽内压力; Y—液体相对密度; h-—管道压力降(液体回流道塔内的管线) 一般情况下,管道压力降(h-)值较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可简化为 H=(P1一P2)Y 为保证液封效果,液封高度一般选取比计算所需高度加0. 3m-0. 5m余量 为宜。 (2)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有什么工程意义 答:是确定最适宜操作气速的依据 (3)测定Kxa 有什么工程意义 答:传质系数Kxa是气液吸收过程重要的研究的内容,是吸收剂和催化剂等性能评定、吸收设备设计、放大的关键参数之一

(4)为什么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 答:易溶气体的吸收过程是气膜控制,如HCl,NH3,吸收时的阻力主要在气相,反之就是液膜控制。对于CO2的溶解度和HCl比起来差远了,应该属于液膜控制(5)当气体温度和液体温度不同时,应用什么温度计算亨利系数 答:液体温度。因为是液膜控制,液体影响比较大。 2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1. 答:冷流体和蒸汽是并流时,传热温度差小于逆流时传热温度差,在相同进出口温度下,逆流传热效果大于并流传热效果。 2.答:不凝性气体会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使制冷量降低。并且不凝性气体会滞留在冷凝器的上部管路内,致使实际冷凝面积减小,冷凝负荷增大,冷凝压力升高,从而制冷量会降低。而且由于冷凝压力的升高致使排气压力升高,还会减少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应把握好空气的进入,和空气的质量。 3.答:冷凝水不及时排走,附着在管外壁上,增加了热阻,降低传热速率。在外管 最低处设置排水口,及时排走冷凝水。 4.答:靠近蒸气温度因为蒸气冷凝传热膜系数远大于空气膜系数。 5. 答:基本无影响。因为α∝(ρ2gλ3r/μd0△t)1/4,当蒸汽压强增加时,r 和△t 均增加,其它参数不变,故 (ρ2gλ3r/μd0△t)1/4变化不大,所以认为蒸汽压强对α关联式无影响。 3、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1、关闭阀门的原因从试验数据上分析:开阀门意味着扬程极小,这意味着电机功率极大,会烧坏电机。 2、离心泵不灌水很难排掉泵内的空气,导致泵空转而不能排水;泵不启动可能是电路问题或是泵本身已损坏,即使电机的三相电接反了,泵也会启动的。

废有机溶剂的处置及精馏再利用技术概述

科学技术创新2019.27 间的同时进行。也就是说,自动化应用中肩负着多种责任, 在工作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将带动提升运动控制系统的速度,同时在应用中也广泛使用, 实现运动控制的精密性一些列操作,能更好的进行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在流程中 也能做到更好的一个主要环节, 进行环环相扣。3.4控制系统 在我们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包装机械的主要流程在 与控制系统,程序的设计更加方便, 抗干扰能力较强,可靠性的运行方式更加稳定,针对客户的喜爱, 更加受客户的欢迎,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包装机械技术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控制系统领域中,食品行业的包装机械市场主要是以西门子、 施耐德、三菱及台达等大型领域。同时,很多设备也运用在啤酒、 饮料等市场上,不仅能更方便视频的生产和自动包装机的包装设备,还能 加快自动化技术的更新时代。 4结论 新时代的新征程道路上,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自动化技术在包装机械中的广泛运用,更好的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从上文分析来看,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自动化技术中也更加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安全生产,提高自动化技术手方面的操作问 题,更加良好的效果,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还应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提高控制技术为方向,将更好地运用自动化 技术为根本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关键。 参考文献[1]郑梅,黄和平.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其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J].湖南包装,2016(3):79.[2]何孝武,杜健.自动化控制产品在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向[J].饮料工业,2011,14(5). 废有机溶剂的处置及精馏再利用技术概述 王新亮 (陕西高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713200)1国内废有机溶剂的处置情况及现状 1.1各种废有机溶剂按照不同的情况处理。一般废 有机溶剂是可燃烧的,可直接做为燃料燃烧处理, 作为火烧油较理想的废有机溶剂为烷基烃类、 烷基醇类、环烷烃等,如甲醇、乙醇、异丙醇、 石油醚、环己烷、正戊烷等。含有苯环类的废有机溶剂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黑 烟,造成较大的空气污染,需要加装尾气净化系统。 1.2国内的废有机溶剂再生技术起步较晚,一般主 要依靠精馏、萃取蒸馏、减压蒸馏、 共沸蒸馏等。再生系统由多套预处理设备及蒸馏、 精馏、过滤等装置组成。但是处理完最终产品的纯度一般在98-99%,大多数产 品含水量都较大,达到0.1%以上,纯度达不到工业级的 水平。再生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3废有机溶剂回收技术还有膜分离、 萃取、干燥、中和、吸附等手段。膜分离是指分子混合状态的气体或液体,经过特定膜的浸透作用,改变其分子混合物的组成,直接能使某一种分子从其他混合物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混合物分离的目的。膜分 离的推动力来自膜两侧化学势只差,即膜两侧的压力差、电位差和浓度差。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份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电子行业废有机溶剂的回收处置的方法及现状, 概述了国外通过精馏等技术方法实现对废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的情况。表明废有机溶剂再生技术将是未来国内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们不久将会在这方面迎头赶上。关键词:废有机溶剂;精馏; 处置;再利用;环保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2019) 27-0144-02图1(转下页) 144--

机械工程控制实验报告

机 械 工 程 控 制 基 础 实 验 报 告 实验时间:2013.11.26 实验地点:机械工程学院405实验室实验名称:机械工程控制实验 小组成员:王云龙周易 实验内容:1、系统模型的建立 2、时域分析 3、频域分析

1.求传递函数,建立系统数学模型 (1)G(s)=(s3+4s2+3s+2)/{s2(s+1)[(s+4)2+4]} (2)G(s)=[4(s+2)(s2+6s+6)2]/[s(s+1)3(s3+3s2+2s+5)] (1) num=1*[1,4,3,2] den=conv(conv(conv([1,0],[1,0]),[1,1]),[1,8,20]) G=tf(num,den) Transfer function: s^3 + 4 s^2 + 3 s + 2 ----------------------------- s^5 + 9 s^4 + 28 s^3 + 20 s^2 (2) num=4*conv(conv([1,2],[1,6,6]),[1,6,6]) den=conv(conv(conv(conv([1,0],[1,1]),[1,1]),[1,1] ),[1,3,2,5]) G=tf(num,den) Transfer function: 4 s^ 5 + 5 6 s^4 + 288 s^3 + 672 s^2 + 720 s + 288 -----------------------------------------------------

s^7 + 6 s^6 + 14 s^5 + 21 s^4 + 24 s^3 + 17 s^2 + 5 s 2.构造三阶以上的传递函数多项式表达式,并将该模型转换成零极点增益模型。 num=[1,1] den=conv(conv(conv([1,0],[1,0]),[1,3]),[1,2]) G=tf(num,den) [z,p,k]=tf2zp(num,den) Transfer function: s + 1 ------------------- s^4 + 5 s^3 + 6 s^2 z = -1 p = -3.0000 -2.0000 k = 1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班级:072104-22 姓名:李威 学号:20101003439

实验一 (一) 利用Matlab 进行时域分析: (1) 用Matlab 求系统时间响应: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 50 )501(05.050 2 +++s s τ 求该系统在时间常数τ不同取值时的单位脉冲响应、单位阶跃响应。 令τ=0、τ=0.0125、τ=0.025,应用impulse 函数,可以得到系统单位脉冲响应; 应用step 函数,同样可以得到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文本中tao 即为τ,所用Matlab 文本及响应曲线如下: 00.2 0.40.60.8 -10 -50510 152025 t(sec) x (t ) 00.2 0.40.60.8 0.2 0.4 0.6 0.8 1 1.2 1.4 t(sec) x (t ) (1)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2)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t=[0:0.01:0.8] % nG=[50]; tao=0;dG=[0.05 1+50*tao 50];G1=tf(nG ,dG); tao=0.0125;dG=[0.05 1+50*tao 50];G2=tf(nG ,dG); tao=0.025;dG=[0.05 1+50*tao 50];G3=tf(nG ,dG); % [y1,T]=impulse(G1,t);[y1a,T]=step(G1,t); [y2,T]=impulse(G2,t);[y2a,T]=step(G2,t); [y3,T]=impulse(G3,t);[y3a,T]=step(G3,t);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填空与简答) 一、填空题: 1.孔板流量计的C~Re关系曲线应在单对数坐标纸上标绘。 2.孔板流量计的V S ~ R关系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上应为_直线—。 3.直管摩擦阻力测定实验是测定入与Re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 4.单相流动阻力测定实验是测定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 5.启动离心泵时应关闭出口阀和功率开关。 6.流量增大时离心泵入口真空度增大出口压强将减小。 7 .在精馏塔实验中,开始升温操作时的第一项工作应该是开循环冷却水。 8.在精馏实验中,判断精馏塔的操作是否稳定的方法是塔顶温度稳定 9.在传热实验中随着空气流量增加其进出口温度差的变化趋势:_进出口温差随空气流量增加而减小。 10.在传热实验中将热电偶冷端放在冰水中的理由是减小测量误差。 11.萃取实验中_水_为连续相,煤油为分散相。 12.萃取实验中水的出口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 E1=V R(C R1-C R2)/V E。 13.干燥过程可分为等速干燥和降速干燥。 14.干燥实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掌握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 15.过滤实验采用悬浮液的浓度为5% ,其过滤介质为帆布。 16.过滤实验的主要内容测定某一压强下的过滤常数。

17.在双对数坐标系上求取斜率的方法为:需用对数值来求算,或者直接用 尺子在坐标纸上量取线段长度求取。 18.在实验结束后,关闭手动电气调节仪表的顺序一般为:先将手动旋钮旋 至零位,再关闭电源 19.实验结束后应清扫现场卫生,合格后方可离开。 20.在做实验报告时,对于实验数据处理有一个特别要求就是:要有一组数据处理的计 算示例。 21.在阻力实验中,两截面上静压强的差采用倒U形压差计测定。 22.实验数据中各变量的关系可表示为表格,图形和公式. 23.影响流体流动型态的因素有流体的流速、粘度、温度、尺寸、形状等. 24.用饱和水蒸汽加热冷空气的传热实验,试提出三个强化传热的方案(1)增加 空气流速(2)在空气一侧加装翅片(3)定期排放不凝气体。 25.在精馏实验数据处理中需要确定进料的热状况参数q值,实验中需要测定 进料量、进料温度、进料浓度等。 26.干燥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先开鼓风机送风后再开电热器,以防烧坏加热丝。 27.在本实验室中的精馏实验中应密切注意釜压,正常操作维持在0.005mPa 如果达到0.008?0.01mPa可能出现液泛,应减少加热电流(或停止加热),将进料、回流和产品阀关闭,并作放空处理,重新开始实验。 28.流体在流动时具有三种机械能:即①位能,②动能,③压力能。这三种能量可以互

【免费下载】下化工原理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 2012 -- 2012 学年 2 学期 时间60分钟 化工原理实验 课程 48 学时 2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 专业年级: 化工10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50 %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 一、多选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在最后页答题卡中填写T,错误的打F 。例如A,B,C,D 只有BC 正确,则在相应题号中填写FTTF, A,B,C,D 只有D 正确,则在相应题号中填写FFFT)1、柏努利实验中,测压管的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时所出的液位高度表示该点的FFTF A . 动压头; B . 静压头;C . 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D . 动压头、静压头、损失压头之和。2、当管径相同而两侧压孔方向也相同时,两测压管之间所测得液位差表示 FFTT A . 两截面之间的动压头之差; B . 两截面之间的静压头之差。C . 两截面之间的压强差; D . 两截面之间的损失压头。3、当管子放置角度或水流方向改变而流速不变时,其能量损失 FFT A . 增大;B . 减少; C . 不变。 4、U 型压差计可直接测出如下各值:TF A . 表压、真空度、压强差。 B. 表压、真空度、压强差和绝对压。 5、用量筒和秒表测定体积流量中,所算出的流速是 TFF A . 平均流速; B . 点流速;C . 最大点速度。 6、蒸馏操作能将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主要依据是:TFT A . 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B . 各组分的含量不同; C . 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 7、全回流操作的特点有TTT A . F = O, D = 0, W = 0; B . 在一定分离要求下N T 最少; C . 操作线和对角线重合; 8、本实验能否达到98% (质量)的塔顶乙醇产品?FTFT A . 若进料组成大于95.57%,塔顶不能可达到98% 以上 B . 若进料组成大于95.57%,塔釜可达到98% 以上 C . 若进料组成小于95.57%,塔顶可达到98% 以上 D . 若进料组成小于95.57%,塔顶不能达到98% 以上 9、冷料回流对精馏操作的影响为FTF 规范与

有机溶剂的处理

有机溶剂的处理 有机溶剂2006-03-21 11:14:12 阅读410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有机溶剂的处理 有机溶剂的处理包括废气与废溶剂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处理方式包括再生与分解,有机溶剂的聚集态核能是气态或液态。本文试图对有机溶剂的处理做一提 纲性总结。 一、排放源 ●木镶板、木家具表面涂层:烘箱、油墨滚涂层器 ●彩色钢板、纸、带与标签表面涂层:烘箱、作业区域、溶剂涂料混合、 溶剂传输与储存 ●织物涂层:烘箱、作业区域、闪蒸区域、溶剂涂料混合、溶剂传输与 储存、废溶剂处理 ●机械零件、机器、设备、器具与金属家具表面涂层:烘箱、作业区域、 闪蒸区域 ●电绝缘表面涂层:烘箱、作业区域 ●摩托车、汽车、卡车、火车车厢、飞机表面涂层:烘箱、喷涂室(车 间)、闪蒸区域 ●平板印刷、胶印和纺织品印刷等艺术印刷:烘干、油墨滚、油墨储存、 冷凝器 ●干洗:烘干、洗涤器、蒸馏过程、蒸煮、传输与储存 ●机械润滑剂:烘箱 ●橡胶轮胎制造:烘干、喷涂、粘合、储存 ●废溶剂回收:冷凝器、传输与储存 二、主要溶剂成分 ●乙二醇—乙醚、乙醇、乙二醇 ●酮类:丁酮、丙酮、甲基异戊基甲酮 ●酯类:酯、乙酸乙酯 ●芳香类:甲苯、二甲苯其他芳香剂 ●脂肪烃:石脑矿油精、环乙醇 ●卤代烃: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稀、四氯乙烯、三氯三氟乙烷、 氯苯、邻对二氯苯、卤代溶剂 三、工艺路线 确定有机溶剂处理方法与工艺时需要考虑下列问题: ●处理方法:回收、再生或分解? ●处理工艺 ●废气净化

●回收溶剂的质量 ●装置成本与运行费 四、气态溶剂处理 1、回收 ●多孔介质吸附、蒸汽再生:活性炭吸附居多,入口VOC浓度小于 10000ppmv ●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气,直接冷凝回收 2、净化 ●直接焚烧:爆炸下限25%,对于含氧量大于16%同时热值高于500kJ/Nm3 的废气需要稀释处理;燃烧气体停留时间与溶剂成分、燃烧温度和去除 率有关,对于98%去除率,未卤代物、900℃时停留时间0.75s,卤代物 在1100℃时需要停留时间1s,对于99%去除率,未卤代物、如停留时间为0.75s则要求燃烧温度980℃,卤代物如控制停留时间1s则需要1200 ℃;燃烧气体需要洗涤处理; ●催化焚烧:废气热值低于400kJ/Nm3时才能采用催化焚烧;去除率、 催化剂床入/出口温度和空间速度(体积流量/催化剂体积)是主要的设 计变量,一般要求入口温度不低于320℃,出口温度则控制在540—650 ℃,空间速度不大于11s; ●生物法:生物滤池或生物滴池 五、液态废溶剂蒸馏回收 厂家比较重视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 的回收。 溶剂回收都采用蒸馏法,而且一般采用蒸汽间接加热,蒸馏温度65—100 ℃,采用工艺如下: 废溶剂→接收槽→蒸馏工序(粗蒸或精馏)→冷凝器→滗析器在二氯甲烷等系列溶剂的回收工艺中也可使用活性炭,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溶 剂采用蒸汽法很容易回收。 六、液态废溶剂的热分解 因三氯乙烯等卤代溶剂的使用规定非常严格,目前此类废溶剂的处理以热分解为主。液中燃烧罐技术和接触湿式氧化是两种可供选择的新技术,但接触湿式氧化因在高压下运行,不仅装置成本较高,而且对操作要求也较高。下列几点需 要重视: ●混入3—5倍沸点相近的可燃溶剂; ●喷嘴前火焰温度不低于1300℃; ●燃烧气体足够的停留时间; ●烟气需要净化。 七、国内主要厂家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汇编-DHX

、流体阻力实验 思考题 1、 不锈钢管、镀锌钢管实验测量的只是 Re 改变后的入值,为什么判断 入受Re 和£ /d 共同 影响? 答:分析实验结果,不锈钢管与镀锌钢管的摩擦阻力系数均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 在Re 相同的情况下,、镀锌钢管的摩擦阻力系 入要高于不锈钢管的,由此说 入受 数 明 Re 和£ /d 共同影响。 2、 在不同设备(包括相对粗糙度相同而管径不同) 、不同温度下测定 入-Re 数据能否关联 的 在一条曲线上?为什么? 答:只要£ /d 相同,入-Re 数据就能关联在一条曲线上。 3、 以水作工作流体所测得的 入-Re 关系能否适用于其它种类的牛顿型流体?为什么? 答:对于其他牛顿型流体也适用。 Re 反应了流体的性质,其他的流体的密度和黏度都 可以在Re 上面反应出来。所以仍然适用。 4、以下测出的直管摩擦阻力与设备的放置状态有关吗?它们分别是多少?(管径、 管长一样,管内走水,且 R1=R2=R3 2 ~r L A J 5、柏努利方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该条件与本实验有什么联系? 答: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在稳定状态下恒温流动。本实验的流体满足柏努利方程,推导水 平无变径直管道摩擦阻力系 △ r 答:无关,h f 一 P 一 l u 2 d 2 p1p2u12 2 ° = (gzj -gz 2)+ U 22 ,压差计高度差 R 2 反映了两个测压点截面位能和压强能综合变化 值 ,即 R= (gz1-gz 2)+ 卩丫 因为 R1=R=R,u=u 2312 ,所以三种状态下的 hf 不变,推出 变。 -I

数入的时候就采用了柏努利方程,满足柏努利方程是该实验的理论基础。 6、在测量前,为什么要将设备中的空气排净?怎样才能迅速排净? 答: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为单一连续流体,排净气体是为了使流体连续流动,以达 到实验的条件要求。迅速排净的方法:主管路:开大流量调节阀,使流体迅速流过各直 管,将气泡冲出;引压管:打开引压管控制阀,流体流过引压管,气泡被带出排净标志为流量为零时,传感器示数为零。 二、离心泵实验 思考题 1, 根据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析为什么离心泵启动前要灌泵?在启动前为何要关 闭调节阀? 离心泵是靠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把水排出,泵内的水排出后形成真空,又把水吸进泵中,依次循环工作。由于管道内形不成真空,且离心泵精度低,需要将内部空气排出,所以启动前要灌泵。 启动前关闭调节阀可以避免启动电流过大,保护电机。 2, 当改变流量调节阀开度时,压力表和真空表的读数按什么规律变化?当流量调节阀开度增大时,压力表读数减小,真空表读数增大。 3, 用孔板流量计测流量时,应根据什么选择孔口尺寸和压差计的量程? 根据管路流量范围选择孔口尺寸和压差计的量程。 4,分析气缚现象与气蚀现象的区别。 气缚现象是在离心泵启动时发生的,由于泵内存有空气,空气密度相对于输送液体很低,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储槽内的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 气蚀现象是由于离心泵安装高度过高,导致泵内压力降低,液体发生汽化,泵内压力最低点通常位于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一点附近,生成的蒸汽泡随液体从入口向外周流动中,又因压力迅速增大而急剧冷凝。使液 体以很大的速度从周围冲向气泡中心,产生频率很高、瞬时压力很大的冲击,破坏叶轮。 5,根据什么条件来选择离心泵 1) ,根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和操作条件确定泵的类型; 2) ,根据具体管路对泵提出的流量和压头要求确定泵的类型。 6,用交频器调节f来改变流量大小是否比调节阀门大小省电? 改变f,从而改变转速n,可使轴功率改变,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离心泵提供多少能量,管路就接受多少能量,在低流量时,0.6?6m3/h,试设计一孔板流 轴功率较小,可以节省电。量 7, 使用$ 32X 3mm的不锈钢管输送20C的水,流量范围为计, 求d o为多少?量程压差计的范围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