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渗漉提取工艺的研究汇总
关于渗漉法提取白芷总香豆素的工艺研究

关于渗漉法提取白芷总香豆素的工艺研究摘要:目的优化渗漉法提取白芷香豆素的提取工艺。
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以白芷总香豆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渗漉提取。
结果渗漉法提取总香豆素含量高达 mg/g,其最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75聽醇, 浸泡8 h,渗漉速度ml/min。
结论建立的数学模型和优化结果合理,渗漉法提取白芷香豆素可行。
关键词:渗漉法白芷香豆素欧前胡素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 ex Hoffm .)Ben th . et Hook . f.或杭白芷 A. dahurica (Fisch . ex Hoffm .)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 . )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
其性温,气芳香,味辛、微苦,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和疮疡肿痛等症,并有较好的疗效[1]。
白芷中总香豆素类为其镇痛的主要成分,又以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氧化前胡素为其中主要成分,其止痛效果已被充分肯定[2]为了进一步促进白芷香豆素的开发利用,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白芷香豆素的提取方法以热回流法报道最多。
该方法不仅加热时间过长,而且消耗溶剂多。
而渗漉法除了具有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的优点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香豆素成分受热损失。
本文以白芷总香豆素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溶媒浓度、用量、浸泡时间和渗漉速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渗漉法提取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该工艺与超声波提取法、热回流法等进行了比较。
1器材仪器752型紫外分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SL500锈钢渗漉缺缺罐(衡阳市金山中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RE-52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SHB-3循环式真空泵(郑州杜甫仪器厂);HH-S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医疗仪器厂);IS09001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渗漉法提取砂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工艺研究

渗漉法提取砂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工艺研究
黄群莲;王利国;唐灿;张彦燕;王谦;吴知桂;赵剑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0(019)031
【摘要】目的优选渗漉法提取砂仁乙酸龙脑酯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乙酸乙酯加入量、渗漉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各提取液中主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含量,确定其最佳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将砂仁粉碎为100目细粉,加入砂仁量10倍量乙酸乙酯,浸泡24h,渗漉48h,乙酸龙脑酯的收率达到17.28mg/g砂仁,RSD=2.70%,n=6.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总页数】2页(P3438-3439)
【作者】黄群莲;王利国;唐灿;张彦燕;王谦;吴知桂;赵剑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3
【相关文献】
1.β-环糊精包合砂仁乙酸龙脑酯的工艺研究 [J], 张彦燕;唐灿;王谦;赵爽
2.用梯度渗漉法比较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刘杨;尹蓉莉;何芳辉;廖芳;
罗燕;赖庆宽
3.重渗漉法提取决明子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J], 周建标
4.梯度渗漉法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工艺 [J], 刘少文
5.超声法提取砂仁有效成分醋酸龙脑酯的工艺研究 [J], 黄群莲;王利国;唐灿;张彦燕;王谦;吴知桂;赵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交实验法优选血三七药材提取工艺

陕西 等省 民间广泛 药 用 , 亦 为 土家族 、 苗族、 傈 僳 族
常用 的 民族药 ] . 秋季采挖, 洗净 , 去粗皮 , 鲜 用 或 晒 干. 其 味 涩微 苦 、 性平小毒, 有 活血 舒 筋 , 行 气 止 痛, 抗 菌 消炎 , 止血生肌 , 收 敛 止泻 之 功 效 . 用 于 跌 打损 伤 , 外伤 出血 , 劳伤菌痢 , 胃肠 炎 等 病 _ 3 ] . 民 间 常 以其水 煎 服或 泡酒 服 , 用 于 胃肠炎 、 痢疾、 跌 打 损
9 . 0 4 g ( r 一0 . 9 9 9 8 ) 范 围 内 呈 良好 的 线 性 关 系 , 优 选 提取 工 艺为 血 三七 根 茎 粉碎 成 最粗 粉 , 加 9 O 的 乙 醇 加 热 回流 提 取 2 次: 第 一 次 加 6倍 量 9 O 乙醇 , 加热 回流提 取 1 . 5 h ; 第 二 次 加 4倍 量 9 O 乙醇 , 加 热 回流 提 取 1 h . 关键 词 : 血 三 七 ;正 交 实 验 ;HP L C ;槲 皮 素
中图分类号 : R 2 8 2 . 7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血 三七 为蓼科 植 物 中华抱 茎蓼 的根茎 _ 1 . 中华 抱 茎蓼 为多 年生 草 本 . 生长于 1 0 0 0 ~2 5 0 0 m 的沟 边 或林下 潮 湿处 草丛 中 , 其 根 茎粗 壮 , 外 皮 紫褐 色 , 断 面紫 红 色 . 茎 直 立 或倾 斜 , 上 部 有 分 枝. 在湖北、
万定荣 教授鉴 定 为蓼属 植物 中华抱 茎蓼 ( P o l y g o n u m
a mp l e x i c a u l e D.Do n V a r .s i n e n s e F标 , 采 用 ( 3 ) 正交 表进 行 筛 选 , 考 察 了 乙醇 的 浓 度 、 乙醇的用量 、 提取的 时间 、 提 取 的次 数 、
不同净制工艺对三七质量的影响

不同净制工艺对三七质量的影响三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药材质量的不断要求,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采用净制工艺来提高三七的质量。
不同的净制工艺对三七的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下面将针对几种常见的净制工艺进行分析。
一、清水煮制法清水煮制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净制工艺,其基本原理就是用清水将三七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煮制。
这种净制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三七中的杂质,但同时也会降低三七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如总黄酮、三七皂苷等。
而且清水煮制法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清水未煮沸就将三七浸泡在其中,就有可能导致三七中残留有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二、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净制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将三七放在蒸馏器中进行蒸馏,用蒸汽将三七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溶解出来,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相对于清水煮制法来说,蒸馏法对三七本身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小,不会削减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而且蒸馏法能够有效地去除三七中的有害物质,也避免了清水煮制法中的安全隐患。
然而,蒸馏法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和设备投入成本高的问题。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净制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将三七放入超临界流体环境中进行萃取,利用该流体对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从而达到提取和净化的目的。
相对于传统的净制工艺来说,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能够更好地保持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同时去除三七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但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实施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
四、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新兴的净制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将三七放入微波辐射下,利用微波辐射对三七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加速溶解,从而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品质。
这种净制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能够实现对三七中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和净化。
但是,微波辅助提取法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中药制剂的提取方法_工艺及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16卷第4期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Vol.16N o.4 1996年 J OURN A L OF H U N A N CO LL E GE O F T RA DI T I ON A L CH I N E SE M ED I CI N E 1996中药制剂的提取方法、工艺及新技术的研究进展王炜 罗杰英 杜方麓(药学分院 410004)提要 中药提取对于保障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临床疗效最为关键。
该文概述了近10年中药制剂所采用的提取方法、工艺、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主题词 中药制剂学 制药工艺 (中医)/方法 提取是以药材原料中分离有效成份的单元操作,直接关系到产成品有效成份的含量,影响内在质量、临床疗效、经济效益及GM P的实施[1]。
本文就近10年来中药制剂所采用的提取方法、工艺及新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提取方法研究中药提取的基本方法为浸渍法(常温浸渍法、温浸法、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
其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符合传统习惯的方法。
有人采用98种常用中药饮片和10个不同处方,以煎出物干重为指标,对汤剂的用药量、浸出液与浸出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煎出液量为药量的15倍时,浸出率最高[1]。
尹梅对水煎煮法提取效率进行了研究,以汤剂的浸出率为指标,经测算发现传统煎药法的浸出率仅为55.5%[2]。
可见传统的汤剂煎煮法有效成份损失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份。
因此,人们在确定中药制剂的提取方法时,要针对具体处方和中药材进行实验筛选后确定,不能概用汤剂煎煮的常规方法[3,4]。
传统温浸法应用较广,然而提取效率不高、工时长。
而动态温浸法是将药材粉碎到规定的粒度,使药材与溶媒有效接触面积扩大,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恒温,用机械搅拌促进,形成药材界面内外浓度差,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快速浸提,药液保持不沸腾,避免了淀粉的过分裂解糊化,以及与水蒸汽共沸蒸馏成份的损失[5]。
故动态温浸法与传统温浸法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保存有效成份多、工时缩短、能耗降低等优点。
渗漉法提取枳壳的工艺研究

渗漉法提取枳壳的工艺研究来源:心脏彩超 摘要:目的考查不同条件下用渗漉法提取枳壳浸膏的质量。
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泡时间、渗漉速度、收集渗漉液体积和乙醇浓度为因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浸膏中柚皮苷含量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
结果枳壳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浸泡24 h渗漉速度为5 ml・kg-1・min-1,收集8倍的渗漉液。
结论用渗漉法提取枳壳中柚皮苷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正交实验;渗漉法;提取;枳壳;柚皮苷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功效[1]。
枳壳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挥发油及少量生物碱3大类成分,共同构成了枳壳的化学特征。
其中黄酮类成分主要有柚皮苷、橙皮苷、酸橙素、苦橙素等[2]。
为了考查不同条件下渗漉法提取枳壳的浸膏的质量,本文以柚皮苷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1 器材1.1 仪器SSI SERIES IV pump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科学系统公司);Mettler AE240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海鸿仪器有限公司);SB3200超声波振荡仪(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
1.2 材料与试剂柚皮苷对照品购于中国生物制品厂。
乙腈为色谱纯,冰醋酸和甲醇为分析纯,乙醇为药用乙醇。
枳壳来自本院中药房,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并经麸皮制,过筛后粉成粗粉备用。
2 方法与结果2.1 正交实验设计实验选择四个因素分别为:浸泡时间、渗漉速度、收集渗漉液体积、乙醇浓度。
以三水平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
2.2 提取方法取枳壳粗粉100 g,用不同浓度乙醇浸泡不同时间,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干浸膏。
2.3 含量测定方法2.3.1 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迪马C18柱(4.6 mm×2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20∶80),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为20 μl。
渗漉法提取当归工艺的研究

渗漉法提取当归工艺的研究作者:吴俊业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本文对渗漉法提取当归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预试验,对药材粉末粒度、乙醇浓度进行了考查,还采用正交试验提取工艺对当归含量进行检测。
研究人员才利用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浸膏得率以及阿魏酸提取量。
结果:在经过多次试验与分析后,对渗漉法提取当归的工艺进行了对比,在进行验证试验后,得到浸膏得率为10.17%,阿魏酸的提取量为53.32mg。
结论:采用渗漉法提取工艺对当归的成本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70%的乙醇渗漉,得到了浸膏得率以及阿魏酸提取量,经过研究证明,这种提取工艺操作比较简单,而且准确性高,可以在不同药物的提取中大力推广这一工艺技术。
[关键词]渗漉法提取工艺当归中图分类号:U65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342-02当归是我国重要的一味中药,其属于植物的根系,是由多种有机酸以及无机元素构成的,当归所含的成分具有一定挥发性,其重要成分包括氨基酸、糖类以及阿魏酸等等。
当归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尤其是在妇科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当归醇溶液可以抑制子宫平滑肌运动,还可以抑制中枢,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当归水煎剂可以调节血压,防止血栓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具有抗氧化、解毒等重要的功效。
当归对治疗妇科疾病有着较好的效果,在古书上记载,当归浸膏可以调经止痛,本文采用渗漉法对当归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现介绍如下:一、实验材料药材购自湖南省药材公司饮片厂;阿魏酸对照品(批号:110773-9910)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Angilent1100HPLC(美国产)。
二、方法与结果1、预试验在对渗漉法提取当归工艺进行研究时,首先要做好预试验工作,这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研究人员需要参照中国药典的相关知识,掌握当归流浸膏或者浸膏片的提取工艺,对当归粗粉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其次要准备浓度为70%的乙醇,这一溶液主要是用作渗漉,在渗漉提取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要对粉末粒度以及乙醇浓度进行考查。
梯度渗漉法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工艺

梯度渗漉法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工艺刘少文【摘要】目的对渗漉方法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IIA、丹酚酸B 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回流法、一般渗漉法与梯度渗漉法分别进行提取,应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单因素考察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筛选,以HPLC 法测定的丹参酮IIA、丹酚酸B 的含量评价两种方式的提取效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梯度渗漉法,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取丹参药材粗粉,用适量95% 乙醇溶胀2.5h,装入渗漉器材,用95% 乙醇浸渍24h 后,以4.5mL/min 的速度开始渗漉,收集8 倍药材量的渗漉液,提取丹参酮类脂溶性成分;再用50% 乙醇,以4.5mL/min 的速度渗漉,收集10 倍药材量的渗漉液,提取丹参酚酸类水溶性成分,与HPLC 测量结果比较,丹参酮IIA 和丹酚酸B 的提取率较高.结论梯度渗漉法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式与一般渗漉法比较,提取率较高,完全适合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10【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梯度渗漉法;丹参;丹参酮IIA;丹酚酸B【作者】刘少文【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0.3丹参为唇形科中药丹参的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等功效。
文献报道[1,2],脂溶性的丹参酮类成分,水溶性的丹参酚酸类成分为其主要有效化学成分。
中药丹参广泛的应用于现有中成药处方中,但是在工艺上仅仅将丹参酚酸类成分或丹参酮类成分单一的进行提取,作为治疗疾病中的有效成分,从而造成中药丹参的浪费。
因此,我们通过丹参有效成分的性质[3],对丹参的提取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找出同时提取丹参中丹参酮类成分和丹参酚酸类成分的简便方法,将中药丹参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更为丹参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进行提取提供一种实验参考,现将实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1.1 实验仪器仪器Sartorius BP211-D型电子天平(美国梅特勒公司);UVVIS85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安捷伦);BUG25-12型超声波清洗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七渗漉提取工艺的研究(1)
作者:谭朝阳,尤昭玲,袁宏佳
【摘要】 目的 优选三七的最佳渗漉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三
七总皂苷和三七总氨基酸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三七渗漉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
究。结果 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渗漉速度均对三七提取工艺有显著影响。结论
三七的最佳渗漉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50%乙醇,渗漉速度为1~3
mL/(min·kg)。
【关键词】 正交试验;三七;提取工艺;三七总皂苷;三七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percolation extraction process of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
Methods Conditions for the percolation were studi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as guided by the contents of total notoginseng
saponin and total amino acids. Results The percolate rate,
concentration and quantity of alcohol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rocess. Conclusion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the extraction of Panax
notoginseng was adding 12 times amount of 50% alcohol and percolating
at a rate of 1~3 mL/(min·kg).
Key words:orthogonal experiment;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extraction process;notoginseng saponin;dencichine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药用主要
取其根,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有关三七的提取研究方法报道较多,
但多以三七皂苷为考察指标,而对其止血活性成分三七素未涉及。本试验以三七
总皂苷及含三七素的总氨基酸为考察指标,对三七渗漉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三
七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最佳工艺条件的优选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TU-1901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三七皂苷Rg1
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供含量测定用,批号703-200201);三
七购自湖南三湘饮片实业有限公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三七总皂苷测定方法
2.1.1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
成每1 mL含1 mg的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20、40、60、80、
100 μL,分别置10 mL具塞试管中,置水浴中挥干甲醇,加入新制的5%香草醛冰
醋酸溶液0.2 mL、高氯酸0.8 mL,于60 ℃水浴中保温15 min,立即置冰水中冷
却5 min,加冰醋酸5 mL,摇匀,放置10 min,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
于560 nm波长处立即测定吸收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
曲线。
2.1.2 样品测定 精密吸取各三七提取液5 mL,加水10 mL,置水浴上蒸
去乙醇,移置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10 mL。合并正丁醇
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移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
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 μL,照上述“置10 mL具塞试管中”起,依法测定吸
收度,计算总皂苷含量。
2.2 三七总氨基酸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各三七提取液10 mL,加水20 mL,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0.5
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微红色,精密加入10 mL中性甲醛溶液,放置片刻,
用0.05 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微红色,并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 mL氢氧
化钠滴定液相当于6.558 mg氨基酸(以亮氨酸计)。
2.3 三七渗漉提取条件的优化
2.3.1 试验设计 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渗漉速度为考察因素,每个
因素各取3个水平(见表1) 表1试验因素水平表,在平行操作条件下,按L9(34)
表做正交试验,以三七总皂苷、三七总氨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乙醇提取的
最佳工艺条件。
2.3.2 试验方法 每份取三七20 g,粉碎成粗颗粒,用相应浓度的乙醇
浸泡过夜,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收集渗漉液,浓缩至100 mL。按“2.1”和
“2.2”项下方法分别测定三七总皂苷和三七总氨基酸含量,结果见表2表2正
交试验方案与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表4。表3三七总皂苷含量方差分析
表 注:F0.05(2,2)=19,F0.01(2,2)=99 表4三七总氨基酸含量方差分析表
注:F0.05(2,2)=19,F0.01(2,2)=99
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
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由表3、表4结果分析可知,以三七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各因素对提取
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A>B>C,A、B、C三因素对提取工艺均有显著影响(P<
0.05)。从K值可以看出,A3B3C1为最佳提取工艺,但A2和A3水平相差不大。
以三七总氨基酸为评价指标,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A>B>
C,A、B因素对提取工艺有显著影响(P<0.01, P<0.05),C因素无显著影响(P>
0.05)。从K值可以看出, A1B3C1为最佳提取工艺,但A1和A2水平相差不大。
可见,分别以三七总皂苷和三七总氨基酸为评价指标,B、C两因素中B3C1
均为最佳提取工艺,从K值可以看出,在A因素中,A2水平与最佳提取水平A3(以
三七总皂苷为指标)及A1(以三七总氨基酸为指标)均相差不大,故综合考虑三七
总皂苷和三七总氨基酸指标后,确定A2水平(即50%乙醇)为提取工艺,即最佳渗
漉提取工艺为:以12倍量50%乙醇缓缓渗漉,渗漉速度为1~3 mL/(min·kg)。
3 分析与讨论
三七的提取方法较多,但在工业生产上多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1]或渗漉法
[2-3]进行提取,考虑后者具有提取完全、不需加热、不易破坏有效成分、节约
能耗等优点,故本试验针对三七渗漉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研究。
颗粒大小也是影响渗漉提取的因素之一,在预试验时曾拟增加药材粒度作为
考察对象。但由于三七中含有较多淀粉,吸水后膨胀,即使先用溶剂浸泡膨胀后
再装柱进行渗漉时,由于本身重量的作用,颗粒间的空隙受挤压变得很小,严重影
响渗漉速度,不适合工业生产,故未在试验中进行考察,而均采用粗颗粒进行正交
试验,能保证较好的渗漉速度。
从三七中分离到的主要止血活性成分三七素,化学名为β-N-乙二酸酰基-
L-α,β-二氨基丙酸[4]。由于无三七素标准品,考虑到其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
故采用含三七素的总氨基酸作为考察指标,其总氨基酸含量与三七素含量在一定
程度上具有相关性,其测定方法采用经典的甲醛滴定法。
本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三七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影响很大,随着乙醇浓
度的增加,三七总皂苷提取量增加,而总氨基酸提取量下降,这与皂苷醇溶性较大,
而氨基酸水溶性较大的理化性质相符。故单以三七皂苷为指标得到的最佳提取
工艺条件,如以75%乙醇为溶媒[2-3,5]不利于止血成分三七素的提取。本试验
通过优选采用50%乙醇作为溶媒,能够使三七总皂苷和三七素均能得到较好的提
取。根据优选的最佳渗漉工艺得到的三七渗漉液,随后进一步可从中分离得到三
七的有效成分总皂苷和三七素,并进行了中试考察,结果较满意,总提取转移率均
在70%以上(其方法另文发表)。
【参考文献】
1 樊钰虎,史晓梅,陈前锋,等.三七提取工艺的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6):1792-1793.
2 唐红芳,毛丽珍,徐世芳.正交试验法研究三七提取工艺[J].中草药,
2001,32(1):26-28.
3 闫光军,陈 建,邵明杰.渗漉法提取三七总皂苷的工艺研究[J].山东医药
工业,2003,22(5):4-5.
4 郑毅男,邓乔华,帅 绯,等.人参属植物止血成分比较分析[J].吉林农业大
学学报,1989,11(1):24-27.
5 赵惠莹,刘福强,王艳萍,等.三七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J].药学
实践杂志,2009,27(3):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