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公开信我们常被问到的10个难题-BillGates

2018年度公开信我们常被问到的10个难题-BillGates
2018年度公开信我们常被问到的10个难题-BillGates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2018年2月13日

我们常被问到的10个难题

2018年度公开信

我们一直坦言自己具备乐观精神。不过如今,乐观精神似乎十分稀缺。

新闻标题中充斥着各种骇人听闻的消息,每天关于政治分歧、暴力或自然灾害的报道层出不穷。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世界正变得更加美好。

与十年或百年前相比,当今世界的健康、安全程度远超以往。儿童死亡人数自1990年来已经减半,且仍在持续下降。孕产妇死亡人数也经历了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极端贫困人口在短短20年内几乎减半。更多儿童有学可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所谓乐观,并非认识到过去不如现在,而是知道如何使生活得到改善。这才是我们乐观情绪的真正源泉。虽然在工作中见到过许多疾病与贫穷,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我们也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我们向发明尖端工具治疗疾病的科学家讨教,与不遗余力地用创新方式为全世界人类谋取健康与福祉的政府领导交谈,也在世界各地见到过勇敢而睿智的个体通过发挥想象力,找到彻底改变社区状况的新方法。

当有人问 “你们怎么这么乐观?”时,我们的回应便是这样的。越来越多的人问我们这个问题,我们相信自己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这是我们的第十封年度公开信,为表纪念,我们准备回答常被问到的10个难题。我们会尽可能坦率地回答,也希望各位在读完后能像我们一样乐观。

1. 为什么你们不在美国本土投入更多?

梅琳达

盖茨基金会每年在美国本土投入约5亿美元,大多用于教育。这个数字十分庞大,但远远少于基金会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的约40亿美元。

我们不会比较不同人所遭受的苦难孰轻孰重,因为所有苦难都是惨痛的悲剧。但是,我们会斟酌自己阻止不同苦难发生的实力。在研究全球健康格局时,我们意识到自己现有的资源对于不同领域的影响力有所差别。我们知道自己有能力帮助拯救数百万的生命,因此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尝试。

以疫苗为例。我们原本认为既然花几美分或最多几美元就可以预防疾病,那么这件事一定早有人做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数千万儿童从未接种过任何疫苗。

过去18年间,我们在疫苗上共投入了153亿美元。这笔投资不容小觑。免疫接种的进步正是儿童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的一大原因,儿童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一千万下降到去年的五百万,也就是说,有五百万家庭不必承受失去儿女或兄弟姐妹之苦。

2018年2月13日

2018年度公开信

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并深深关切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因此也致力于消除美国本土的不平等现象。包括我们个人经历在内的所有证据都表明,教育是获得机会的关键。到2020年,美国三分之二的工作机会都将要求高中以上的教育或培训。由于数百万美国学生得不到高质量的教育,我们在过去的18年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力图让所有学生都去到可以助力他们实现梦想的学校。

比尔

我们一直考虑如何在美国拓展教育事业以外的工作。我们拨款给美国脱贫伙伴关系(U.S. Partnership on Mobility from Poverty),这一组织主要研究如何帮助人们在经济阶梯上向上攀升。虽然我们四处走访,了解过许多其他国家贫困人口的生活,但在美国却很少这样做。于是去年秋天,我们走访美国南部,希望有更多了解。

在亚特兰大,我们遇到的一位单亲妈妈讲述了她令人心碎的遭遇。她刚生下儿子还在医院时,就因为拖欠了一笔房租被赶出公寓。我们还跟住在亚特兰大最贫困街区一座公寓大楼里的几位居民喝了杯咖啡,他们给我们看家中墙上、天花板上长出的霉菌,还告诉我们,自己经常在听到枪声时把孩子藏在床下或浴缸中。

面临巨大挑战这样的字眼根本不足以描述我们在亚特兰大遇到的这些人的遭遇,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惊人的韧性。在儿童群益会(Boys and Girls Club),我们碰到一名男子用自己的钱请那里的孩子们吃午饭。我们还跟几位已经出狱的犯人聊了几句,他们如今已经找到工作,能供养家庭了。

这趟旅程中的所见所闻再次印证了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最终,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低收入与有色人种的学生像其他人一样获得平等的机会。这次访问也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其他方式帮助人们摆脱贫困。在美国,阶级固化的问题盘根错节,包含着教育、就业、种族、住房、心理健康、监禁、药物滥用等因素。我们还不清楚所了解到的情况将如何影响未来的投入,但肯定的是,我们已经有所触动。 在我们敲定策略后,会与各位分享具体做法。

我们2017年10月的亚特兰大之旅。

2. 你们在美国教育上投入的几十亿美元有什么成效?

比尔

成效很大,但离我们两人的期望还有差距。

我们将教育作为在美国本土工作的重点,是因为其对于个体和国家未来的繁荣都很关键。遗憾的是,虽然过去十年中有些许进步,但美国的公立学校在重要指标,尤其是大学毕业率上依然存在不足,弱势学生群体的表现则更加糟糕。

我们对早期教育与高等教育机构均有支持,但首先是从高中入手,并且这也依然是我们投资最多的领域。对于造就成功教育的要素,我们已有充分了解,但挑战是如何将这样的成功进行大范围复制。

21世纪初,包括盖茨基金会在内的一些机构指出,当时高中毕业率的计算存在巨大漏洞。报道称高中毕业率约为90%,而实际毕业率却不足70%——即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辍学。我们提供资金,研究计算真实毕业率的方法,并促成一些州之间建立联盟,共同采取这样的计算方式。

为帮助提高毕业率,我们给数百所新建中学提供支持。它们中有许多在成绩与毕业率上都超过了其所取代或补充的学校。早些时候,我们也提供过相关支持,对学生总体成绩偏低的学校进行转型。这是教育领域最为艰巨的挑战之一。我们知道,帮助成绩偏低的学校转型异常困难,它们的总体表现也不如新建学校。我们还帮助教育领域了解建立一所高效的学校需要哪些要素:强大的领导力、证明有效的教学实践、健康的学校风气和树立高标准都是关键。

我们也与全国各地的学区合作,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这种努力,教育工作者们更加明白如何观察其他老师的课程,对其表现进行合理打分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反馈。但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自己所期望的大规模成效。任何新方法的成功都需要三个步骤:首先,要运行试点项目,证明这一方法可行;之后,要确保相关工作可持续开

展;最后,要将这一方法普及开来。

我们提升教师效能的方法在这三个步骤中表现如何呢?相关工作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参差不齐。部分原因在于,试点的反馈系统在不同地方的执行有所差别。新系统在一些地方得到了保持,例如孟菲斯(Memphis),但在其他地方则未能保持。虽然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同教师需要得到更有用的反馈,但为此做出必要投资与系统性改变的学区还远远不够。

一个想法若要得到广泛采纳,就必须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学校:城里的与农村的、高收入的与低收入的等等。同时,还必须克服现状。美国的学校体系有意避免采取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要想做出重大改变,就必须让各方决策者达成共识,这其中包括州政府、地方教育委员会、管理人员、教师与家长。

梅琳达

我们最近宣布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上的一些改变,吸取了上述的经验。我们在教育领域开展的每项工作都始于教育工作者传递给我们的想法。他们才是每天与教育工作打交道的人。他们全情投入,努力改进当下让许多学生,尤其是少数学生群体失望的教育体系。

我们的新战略也一定会采用这样的理念。我们将与全国各地的初高中体系进行合作,帮助其制定并执行各自的战略,克服阻碍学生获得成功的障碍。我们会帮助各体系开展这样的工作:用分数、出勤等评估学生状况的关键指标来推动持续性的学习与改进。不过,改革的实质性内容还是要基于当地领导的判断和现有证据,以取最有效的方案。

部分学校将专注采用我们更富经验的方法,如改进课程设置与强化教师反馈系统。其他学校则会尝试我们较为陌生的领域,如开展辅导项目,帮助学生更容易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和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

我们的角色是支持学校设计改革内容,收集并分析数据,以及根据最新的反馈不断做出调整。

3. 你们为何没有捐款对抗气候变化?

比尔

我们有!有些来自基金会的投入,有些来自我们个人的投资。

个人投资方面,我们正在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技术革新(即气候变化减缓)进行投入。世界需要可靠、平价的新型清洁能源,但对于能产生重大突破的相关研究拨款却严重不足。

这种资金缺口与我们在基金会处理的问题有所不同。慈善要解决的是市场或政府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清洁能源问题可以由这两者解决——前提是政府为基础研究拨款,针对温室气体减排制定激励政策,同时投资人在企业将研究转化为商品时保持耐心。因此,我没有通过基金会,而是以个人身份开展相关工作。

我们在过去两年已经看到了长足的进步。有23个国家承诺在2020年以前将清洁能源研究领域的投资加倍。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以下简称“BEV”)是我参与的一家私募投资基金。目前,它已从各路投资人手中募集了超过

10亿美元,将瞄准创新时机成熟的几大领域,为相关企业提供资金(如电网级能源储

存、地热能)。BEV还将与一系列其他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者合作,将其与政府对接。目前,公共与私营部门在清洁能源上的投入并不协调,这也是一些具备潜力的技术无法走向市场的原因之一。我们想要弥合这一缺口。梅琳达

即使是突破性的技术也无法阻止气候变化,所以世界需要适应现在正在发生以及未来可预知的情况。因此,盖茨基金会的工作,尤其是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工作,越来越多地着眼于气候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数亿人口以务农为生。他们与气候变化的产生几乎无关,却是最深受气候变化打击的人群。如果极端天气毁掉了收成,他们那一年便要食不果腹,也无力支付医疗保健、学费等必需品。对小农户来说,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趋势上的不祥之兆,更是日夜困扰他们的紧急状况。

技术创新一方面能缓解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人们适应它。我们进行投资,帮助农民提高产量,为收成不好的年份留更多的存粮。我们也投资开发不易受极端冷热天气、旱涝及病虫害影响的气候智能型作物。举例来说,我们正与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内的伙伴进行合作,开发能够耐受干旱,且更少依赖肥料、除草剂与杀虫剂的水稻品种。类似“绿色超级稻”的这种技术创新在未来几十年对于抗击贫困和养活世界人口或能起到关键作用。

4. 你们是否在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文化?

比尔

一方面,我认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儿童不应死于疟疾或遭受营养不良的想法不仅是我们的价值观,也是全人类的价值观。任何文化背景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茁壮成长。但有时,提出这一问题的人能够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怎样去做。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他人的需求?是否与一线工作人员通力协作?

这位农民种植的绿色超级稻与潜水大米,是为耐受极端天气而培育出的作物。

梅琳达

我们深知,过去许多发展项目的负责人都自认为比受惠人更了解情况。多年以来我们认识到,从他人角度听取并了解人们的需求不仅更能表达尊重——也更有效。

盖茨基金会的设立紧紧围绕这一原则。在说到“我们”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说比尔、我或基金会员工亲自在快速发展的城市里安装污水系统,给盘尾丝虫病患者实施治疗,或给农民培训如何进行作物轮种,而是说我们给在相关领域拥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经验的机构提供资金。而这些机构,这几千个合作伙伴是联结我们与受惠人的纽带。

我们在四大洲共有约1500名雇员。他们负责查看数据,调查各种可行方法,研究哪些已经可行、哪些尚不可行,并制定我们认为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影响的战略。不过,他们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根据所听取的内容调整战略,并给执行人员留足空间来充分运用自己的专长与对当地的了解。这不是说我们总能次次成功,并非如此,但我们努力在开展工作时,对未知的事物保持谦逊,并抱有从错误中学习的决心。

除了依靠当地合作伙伴以外,我们对于赋权的重要性也深信不疑。我们无意为任何人做出选择。举例来说,投资自主计划生育,不是因为我们想让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景来进行家庭计划,而是因为世界各地都有父母向我们表示,希望有办法实现自己对于家庭的愿景。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希望确保人们拥有足够的知识与力量,来做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5. 拯救儿童生命是否会造成人口过剩?

梅琳达

我们最初也这样问自己。去年刚刚离世的德才兼备的公共卫生倡导者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 曾给出过很好的答案,我在2014年度公开信中也已经详细阐述过这一问题。但它值得再三强调,因为跟人们的直观意识相反,拯救儿童的生命并不会造成人口过剩。如果儿童不会在五岁前夭折,并且母亲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生育、何时生育,那么人口规模不会上涨,反而会下降。当父母确信孩子能够长大成人,就会减少生育。 而面临有可能痛失子女的悲剧,父母往往大量生育,从某种意义上将其视作对抗悲剧的一重保险。

纵观历史,我们总能看到这一趋势。全球范围内,儿童死亡率一旦下降,儿童出生率往往也会下降。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10年代的阿根廷、60年代的巴

西与80年代的孟加拉国都是如此。

比尔

随着儿童存活率升高,人们决定减少生育,梅琳达所描述的这种趋势还有另一个好处——带来强劲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将其称为“人口红利”。原理如下:

随着儿童存活率的提高,一代人的数量会相对较多。之后,随着家庭生育数量的下降,下一代的人口规模将大幅下降。最终,国家中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劳动人口数量将相对较多,而受赡养人口(老人与儿童)则相对较少。这是促使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剂良方,如果国家能利用这一机会对健康与教育进行投资,则效果更佳。

所幸,儿童死亡人数有望持续下降。在改善儿童健康方面,创新速率十分惊人,世界在应对最顽固的挑战方面已经开始取得进展。举例来说,我们知道营养不良是一半儿童死亡的罪魁祸首,但对于营养不良的成因与预防办法,还存在很多未决问题。颇具前景的领域之一就是对微生物组——即人体肠道内的所有细菌——及其在儿童吸收营养物质方面发挥作用的研究。我们还在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一种细绳薄厚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从婴儿鼻腔放入,给肠道拍摄360度显微照片。很快,我们就能够亲眼看到儿童的发育情况,而无需猜测了。梅琳达

拯救儿童生命本身就是最正当的理由,借此也有可能改善全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这种人口转型要想在合理期限内发生,就需要让所有女性都能获得避孕药具,而目前,超过2亿妇女还无法有效避孕。为了这些女性及其子女、社区的利益, 我们必须要满足她们的需求,这刻不容缓。不给这些女性提供有效避孕药具,她们就将走向终生贫困。但如果投入资金,帮助其有效避孕,那么她们的家庭便可以借此走出贫困,并为子女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6. 特朗普总统的政策对基金会工作有何影响?

比尔

过去一年,有关特朗普总统与其政策问题出现的频率比这封信中其他问题加在一起还要高。

本届政府的政策对基金会在很多领域的工作都有影响。最具体的例子就是对外援助。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海外抗击疾病与贫困方面的领导者。这些努力拯救了生命,也为美国创造了就业,同时通过帮助贫困国家变得更加稳定、阻止疾病爆发演变成大规模传染病也使美国人民更加安全。当更多人罹患疾病或遭受饥饿,世界就无法变得更安定。

特朗普总统提出大幅削减对外援助,所幸,国会已经着手准备将这笔钱放回预算。在硬实力与软实力方面均保持领先对美国才更加有益。

广义层面上来看,美国优先的世界观使我担心。美国并非不该关照本国公民,问题是怎样才能最好地关照本国公民。在我看来,相比逃避世界,与世界沟通交流多年来已被证明对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更加有益。就算我们仅仅以对美国人民的裨益来衡量政府的所作所为,参与全球事务依然是明智的投资。

正如曾与历届政府官员会面一样,我们见过特朗普总统及其团队。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我们与每届政府都是既有共识,也有分歧。虽然与这届政府的分歧较前几届更多,但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与其合作。我们持续与本届政府沟通,是因为如果美国缩减其在海外的投入,其他国家的人民就将面临死亡威胁,美国人的境遇也会恶化。

梅琳达

我们要与政府合作,尽可能为让世界最多贫困人口受益的政策争取支持。在美国,我们工作开展的一大前提,就是相信大学文凭或职业证书对成功的未来十分关键。简而言之,大学教育应当是让所有美国人走向成功的通道,而事实是否如此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特朗普政府与国会的领导。

具体来说,助学金项目应当更好地服务低收入学生群体。目前,由于流程过于繁琐,200万名具备申请资格的学生甚至没有提交申请。一些学生选择贷款,许多学生甚至放弃上大学。政府必须继续大力为助学项目拨款,同时不断简化申请流程。数百万美国青年的未来有赖于此。

我还想说,我相信美国总统的一大职责是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美国价值观的典范。我希望现任总统在发表言论与推特时能对他人,尤其是女性表现出更多尊重。平等是美国的一项重要原则。任何种族、宗教、性向或性别的个人尊严都不容侵犯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总统先生有责任通过自己的言论与政策树立良好典范,为所有美国人赋权。

7. 你们为何与大企业合作?

梅琳达

我们与葛兰素史克、强生这样的企业合作,是因为它们可以做到其他企业做不到的事情。

举例来说,在开发新的诊断方法、药物与疫苗来对抗由贫困引发的疾病时,支撑产品开发的基础研究是在科研中心与大学进行的。但如果想要以基础科学为本,将其转化

为拯救生命的产品,让产品通过测试与审批,再投入生产,那么这一过程所需的专业能力则大都掌握在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手中。对于用基金会拨款所研发的药物,我们要求所有合作伙伴都要以平价大范围地进行供应。

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企业能去主动寻求更多机会,来满足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需求。如果我们有限的合作能促使企业去发现新兴市场的潜力,在我们看来就是很大的成功。比尔

卫生与农业领域的技术革新曾让世界最富裕地区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我们认为贫困人口也应受益于此。此类革新大都出自私营企业。但是企业要考虑投资回报,这就意味着它们缺少动力去解决主要影响世界最贫困人口的问题。我们正试图改变现状——鼓励企业投入一点专业资源在贫困人口所面临的问题上,同时不让它们因此而亏钱。目前为止最成功的案例都出现在全球健康领域。贫困人口面临的一些疾病需要用新的疫苗与药物来应对,如梅琳达所说,这是生物科技公司精通的领域。比如说,我们正在资助两家初创公司,它们研究的是使用信使核糖核酸(RNA)教会人体生成自己的疫苗。这项工作或可在艾滋病与疟疾——以及流感甚至癌症领域带来突破。

我们也与私营企业合作,将现有药物与疫苗提供给贫困国家的人民。世界上有十几种可怕的疾病被统称为被忽视的热带病,它们危及着超过15亿人口的健康。这些疾病大都是可治疗的,但相关药物对最贫困国家来说价格过高,它们无力购买并运送到本国人民手中。几年前,我们了解到有几家制药公司在捐赠必需药品。我们非常认同这一做法,并帮助召集更多公司加入,进一步加大捐赠数量。2016年,这些企业针对至少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为130个国家的10亿名患者提供了治疗。对于未来十年人类能消灭多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我感到非常乐观,而上述工作就是原因之一。

为让私营部门参与其中,我们有时会采用更为复杂的金融交易。例如,捐赠方可以对产品价格或销量做担保,借此消除企业面临的一定风险。我们与数个捐赠方共同建立了价格担保,提高肺炎球菌疫苗的供应量,来应对这种每年导致近50万儿童死亡的传染病。如今,57个国家的贫困儿童得以接种此种疫苗,这到2020年可以拯救150万条生命。我们也在其他领域与私营部门合作,但相关工作还不甚成熟。包括孟山都在内的农业企业正在培育种子,帮助贫困国家的农民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并适应气候变化(如梅琳达之前提到的)。我们也与沃达丰等手机供应商合作,让更多贫困人口能够在手机上存款、支付、贷款。这些工作起步于肯尼亚,目前正扩展到印度等其他国家。

8. 你们的影响力这么大,这公平吗?

梅琳达

不公平。我们如此富有,但世上却有几十亿人几乎一无所有,这不公平。我们的财富能打开对多数人关闭的大门,这也不公平。世界领导人愿意接听我们的电话,认真考虑我们的意见。资金短缺的学区更有可能在其认为我们会资助的领域投入更多资金与人才。

但是,盖茨基金会的目标向来公开。我们坚持公开拨款的领域及成果。(工作的成功与否有时无法立刻见分晓,但我们会努力评估影响、修正方向并分享经验。)我们想用自己的工作与所拥有的影响力尽可能帮助更多人,并在全球各地推动平等。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目前健康、教育或贫困问题远远未达到受到过度关注的程度。比尔

虽然我们尽量设法鼓励大家提意见,但也知道有些人虽然想批评,但因为怕拿不到钱而不敢直言。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广纳贤才,咨询专家,不断学习并征求不同观点。虽然盖茨基金会是全球同类机构中规模最大的,但相比企业与政府的投入,我们的资金数目还很小。例如,加州每年投入到运营公立学校体系的钱就高于我们的捐款总数。因此,我们使用资源的方式十分明确:对有前景的革新进行试验,收集并分析数据,再由企业与政府广泛落实,对证明有效的部分长期推进。这样看来,我们就像是孵化器,目标是向公共政策输送更高质量的谏言,并引导相关资金用于能够产生最大效应的理念。

这个提问核心还包含另一个议题。既然我们认为自己拥有大量财富是不公平的,为何不把资产全都捐给政府呢?答案就是,我们认为基金会永远发挥着独特作用:它能着眼全球,找出最大需求所在,能立足长远来解决问题,并管理政府无法承担、企业不愿承担的高风险项目。如果政府去尝试可能会失败的想法,就是有人没做好本职工作,而如果我们不去试验可能失败的想法,就是我们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9. 你们两个有分歧时怎么办?

梅琳达

我们从没有过分歧。开玩笑啦。

比尔从没被问过这问题,我却老是被问到。有时是记者借此暗示比尔才是做决定的人,有时是女性慈善家向我讨教如何提高与丈夫共事的效率。

比尔和我有两个优势。

首先,我们的基本价值观相同。在我们的婚礼上,比尔的父母送给我们一座雕像,雕像中的两只小鸟肩并肩地凝望着地平线,这座雕像现在还矗立在我们房子前方。我总会想到它,因为本质上,我们两个也都望着同样的方向。

第二,比尔思想开明,这可能不同于别人对他的看法。我爱比尔,是因为他心地善良,善于倾听,并愿意让自己受到他人话语的触动。当我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时,他能够用心感受。他可能会让我去收集数据,用于评估,但绝不会怀疑我的经历是否真

实,我的判断是否可靠。

比尔刚从微软加入基金会时习惯掌管一切,而我此前一直在家照顾孩子,那时刚刚重新投身事业。有几次我感觉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开会时我沉默不语,而他口若悬河,或者与人见面时他们只看比尔,不看我。在基金会的工作中,我们是平等的伙伴,这点对我们一直很重要。我们已经慢慢学会回到家给彼此提出意见,谈一谈工作中何时没有做到这点。

渐渐地,我越发关注性别问题,因为我一次次发现,妇女与女童被赋予的权利越大,她们所在的社区就越强大。也因为对世界各地的女性平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对比尔与我在共同生活中实现了平等感到分外自豪。

这种平衡是世界各地的夫妇、同事都在努力追求的。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乐趣这样多,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一路上彼此陪伴。比尔

我完全同意!不过我得说,在公共场合谈论个人话题方面,梅琳达比我更自如,也更擅长。

如她所说,共同的价值观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在大事上能达成共识,如今偶尔的分歧都是策略上的。因为我做公众人物的时间更长,又是男性,有些人就以为重大决策都是由我来做。其实情况从来不是这样。

有些人认为梅琳达是基金会的感性面,是情感核心。但是她了解的我比大家所想的更为感性,我了解的她也比大家所想的更善于分析。在我对某件事热情高涨时,要靠她来帮我认清现实。我也喜欢看她组建起最合适的团队来解决问题的样子。她让我明白什么时候可以给团队施压(这是我在微软的一贯作风),什么时候需要慢慢来。

伴侣有两层含义,而我们两者皆是:既是生活伴侣,也是工作伴侣。

跟来自中国海南省的周明婷(音)一家一起放声大笑。

10. 你们到底为什么捐款?这样做对你们有何好处?

比尔

捐款不是因为我们想到自己会以哪种方式被人铭记。如果有一天,小儿麻痹症和疟疾这样的疾病变成遥远的记忆,我们曾经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事也逐渐被遗忘,我们会非常欣喜。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首先,这份工作意义非凡。早在结婚以前我们就探讨过,最终要将大量精力用于做慈善。我们相信这是富人的基本责任。在照顾好自己与子女之后,剩余财富的最好用途就是回馈社会。

另外,这份工作也带给我们很多乐趣。我们俩都喜欢探索工作背后的科学原理。我在微软时曾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而在基金会,则是计算机技术加上生物、化学、农学等等。我会跟作物研究人员或艾滋病专家聊上好几个小时,然后回到家迫不及待地与梅琳达分享自己学到的东西。

既能创造巨大影响,又能带来大量乐趣的工作少之又少,而我过去在微软,如今在基金会的工作都是如此。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比这样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更加美妙。

梅琳达

我们两人的家庭都秉承着人生一世应该尽力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理念。我的父母一直要求我和兄弟姐妹们谨记天主教会所倡导的社会正义。比尔的母亲生前,乃至他父亲现在都一直在为许许多多的重大事务发声,并为数不清的地方性组织提供支持。结识沃伦·巴菲特后,我们发现他虽然成长的环境与时代不同,但他也从小浸润在有着同样价值观的家庭。当沃伦将大部分财产捐赠出来,交予我们处理时,我们便为实现这些共同的价值观而加倍努力了起来。

当然,这些价值观不是我们三个独有的,数百万人都奉献出自己的时间与金钱帮助他人,以此回馈社会。不过,因为可捐赠的财产更多,我们所处的位置也更为特殊。我

们的目标是传承父母的教导,尽自己所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跟柬埔寨拜林的卫生工作者谈论疟疾问题。

这份工作比尔和我差不多全职做了18年。这是我们结婚时间的一大半,可以说和我们孩子们的年纪差不多。如今,基金会的工作已经与我们密不可分,做这份工作是因为它就是我们的生活。

我们给孩子们讲述基金会的工作,随着他们渐渐长大,也带着他们出去亲身体验,希望把价值观传递给他们。通过数千次日常地总结学习课程、实地考察与战略会议,我们之间建立了纽带。我们去哪里、跟谁度过、读什么、看什么和听什么(除了在看《王冠》的时候),这些决定都是站在基金会的工作角度做出的。

也许20年前,我们对于怎样使用财富会有不同的选择,但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如果我

们当时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也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当初的选择造就了今日的我们。

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例题及答案讲课稿

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 一、直线运动 1、xt图像与vt图像 2、纸带问题 3、追及与相遇问题 4、水滴下落问题(自由落体) 二、力 1、滑动摩擦力的判断 2、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3、动态和极值问题 三、牛顿定律 1、力、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2、整体法与隔离法 3、瞬时加速度问题 4、绳活结问题 5、超重失重 6、临界、极值问题 7、与牛顿定律结合的追及问题 8、传送带问题 9、牛二的推广 10、板块问题 11、竖直弹簧模型

一、直线运动 1、xt图像与vt图像 2014生全国(2)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2 1v v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2016全国(1) 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 为40m 2、纸带问题 【2012年广州调研】34.(18分)(1) 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①下列物理量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__、通过计算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A.重锤质量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②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b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动能增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 目及解析 第一二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质点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就是质点。物体看称指点的条件: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参考系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先选取参考系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在同一参考系下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取地面或运动的车船作为参考系。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对“第”“末”“内”“初”等关键字眼的理解。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典型题目1,下列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飞驰的汽车旋

转的乒乓球地球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自转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解析:能不能能不能不能2,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诗中描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考系的?解析:云不动以船作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以地面为参考系。3,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值时刻?前3秒钟最后3秒3秒末 第3秒初 第3秒内解析:时间时间时刻时刻时间4,运动员绕操场跑一周(400跑道)时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解析:0400米第3节速度速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叫做速度。定义式:v=Δx/Δt 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平均速率的定义式:v=,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平均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典型题目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和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3、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质点概念建立 2、难点:参考系选择及运动判断问题 3、疑点:质点模型确定 4、易错点: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3第3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与科技、文化相渗透。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并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位移的概念。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知道时刻与、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位移的矢量性、时间与时刻的理解 2、难点:位移的方向性、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3、疑点:位置、位移的关系 4、易错点:位移的方向表示,矢量性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6第4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从生活出发考察位移、路程及时间、时刻问题,从生产生活出发体会引出矢量和标量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教学要求: 1、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高一物理 【必修一】知识脉络、重难点及易错易混点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知识脉络、重难点及易错易混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t 0 v v t a =+(2)2 01v t 2 x at =+(3)22t 0v =2ax v -(4)()0 t v v v 2x t +==平均 常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0t 2 v v v 2 t += 易错现象: 1、在一系列的公式中,不注意的v 、a 正、负; 2、滥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公式。 二、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①t v gt = ②2 1h 2 gt = ③2t v 2gh = 竖直上抛运动: (1)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 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 (2)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关键一点]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 易错现象 1、忽略自由落体运动必须同时具备仅受重力和初速度为零; 2、忽略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多解。 三、运动的图象 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1、图象:

(1) x —t 图象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2)v —t 图象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 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2、相遇和追及问题: (1)物体A 追上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则A 追上B 时必有A B 0x x x -=,且A B V V ≥ (2)物体A 追赶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要使A 与B 不相撞,则有A B 0A B x V V x x -=≤,且 易错现象: 1、混淆x —t 图象和v-t 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四、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1)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 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2)大小: F=kx 3、摩擦力: (1)摩擦力的大小: ① 滑动摩擦力: f N μ= 说明: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 ② 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高中物理必修一弹簧问题

高中物理弹簧模型问题 一、物理模型:轻弹簧是不计自身质量,能产生沿轴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故产生向内或向外的弹力。 二、模型力学特征:轻弹簧既可以发生拉伸形变,又可发生压缩形变,其弹力方向一定沿弹簧方向,弹簧两端弹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弹簧物理问题: 1.弹簧平衡问题:抓住弹簧形变量、运动和力、促平衡、列方程。 2.弹簧模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技巧问题: (1) 弹簧长度改变,弹力发生变化问题:要从牛顿第二定律入手先分析加速度,从而 分析物体运动规律。而物体的运动又导致弹力的变化,变化的规律又会影响新的运动,由此画出弹簧的几个特殊状态(原长、平衡位置、最大长度)尤其重要。 (2) 弹簧长度不变,弹力不变问题:当物体除受弹簧本身的弹力外,还受到其它外力 时,当弹簧长度不发生变化时,弹簧的弹力是不变的,出就是形变量不变,抓住这一状态分析物体的另外问题。 (3) 弹簧中的临界问题:当弹簧的长度发生改变导致弹力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 出现临界问题:如“两物体分离”、“离开地面”、“恰好”、“刚好”……这类问题找出隐含条件是求解本类题型的关键。 3.弹簧双振子问题: 它的构造是:一根弹簧两端各连接一个小球(物体),这样的装置称为“弹簧双振子”。本模型它涉及到力和运动、动量和能量等问题。本问题对过程分析尤为重要。 1.弹簧称水平放置、牵连物体弹簧示数确定 【例1】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轻弹簧相连,如图1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F2,则: A . 弹簧秤示数不可能为F1 B . 若撤去F1,则物体1的加速度一定减小 C . 若撤去F2,弹簧称的示数一定增大 D . 若撤去F2,弹簧称的示数一定减小 即正确答案为A 、D 【点评】对于轻弹簧处于加速状态时要运用整体和隔离分析,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推出表达式进行比较讨论得出答案。若是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主要看能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就能分析出弹簧的弹力。 2.绳子与弹簧瞬间力的变化、确定物体加速度 【例2】四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分别用三根绳子和一根轻弹簧相连,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现突然迅速剪断1A 、1B ,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1、2、3、4的加速度分别用a1 a2 a3 a4表示,则: ( ) A .a1=0,a2=2g ,a3=0,a4=2g B 。a1=g , a2=g ,a3=2g ,a4=0 C .a1=0,a2=g ,a3=g ,a4=g D 。a1=g ,a2=g ,a3=g ,a4=g

高中物理必修一难题经典.doc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一、计算 题 二、选择 题 三、填空 题 四、多项 选择 总分 得分 一、计算题 (每空?分,共?分) 1、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 37 °=)的山坡C,上面 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5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末,B的上表面突 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 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在0~2 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2、质量为m的物块用压缩的轻质弹簧卡在竖直放置在矩形匣子中,如图所示,在匣子的顶部和底部都装有压力传感器,当匣子随升降机以a=2.0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匣子顶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0N,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0N(g=10m/s2) (1)当匣子顶部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底部传感器示数的一半时,试确定升降机的运动情况。 评卷人得分

(2)要使匣子顶部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升降机 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可能是怎么样的? 3、如图10所示,位于竖直侧面的物体A的质量m A=0.5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 B=1.0 kg,物体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轻绳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且轻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取g=10 m/s2. 问:(1)若用水平力F向左拉物体B,使物体B以加速度a=2m/s2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需水平力是多大? (2)若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左上的外力F′拉物体B,使物体B以加速度a=2m/s2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所需外力F′是多大?此过程物体B对水平面的压力是多大?(sin37°=0.6,cos37°=0.8) 4、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 (2)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传送带足够长);

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等题、难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等 题、难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等题、难题 1.如图所示,两根长度相等的绳子把一物体吊在空中,使其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缓慢增大两个悬点A 、B 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根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B. 每根绳子的拉力将保持不变 C. 每根绳子的拉力将变大 D. 两根绳子对物体的合力将变小 2.如图,将一条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拴在天花板上的A 点,另一端拴在竖直墙上的B 点,AC=3m ,绳长5m 。现将一重力不计的光滑滑轮和一重力为G 的物体挂到细绳上,在达到平衡时 A . AO 、BO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β相等 B . AO 、BO 绳的张力相等 C . AO 、BO 绳的张力均为5G/6 D . 只有A 、B 等高时,选项A 才正确 3.如图,质量为M 的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木板上面放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已 知M=3m 。现用水平力F 使小物块在木板上滑行,木板保持静止。已知所有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下列关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小为4mg μ B .大小为mg μ

3 C .方向水平向右 D .方向水平向左 4.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下,木块在长木板上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为a 。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质量为m ,长木板质量为M ,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1(m+M )g B .μ2mg C .F ﹣ma D .F+ma 5.如图5所示,一个滑雪运动员保持图中姿势沿滑道下滑, 滑行速度越来越小.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运动员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滑道向下 B .运动员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滑道向上 C .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小于运动员的重力 D .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6.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被一轻弹簧连在左侧墙上。物 体在O 点静止时,弹簧恰为原长。物体只有在A 、B 之间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静止在AO 之间任何位置,受到摩擦力的方向都向左 B .无论物体静止在AB 之间的任何位置,它离O 越近,受到的摩 v F 图9 A O B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难题分析--静力学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难题分析--静力学 1.如图所示,a 、b 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 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 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 ( B ) 2.L 型木板P (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 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 如图所示。若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 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c) A . 3 B .4 C .5 D .6 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作用下,木块A 、B 保持静止。若木块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 ≠0。则关于木块B 的受力个数可能是c A . 3 个或4个 B . 3 个或5 个 C . 4 个或5 个 D . 4 个或6 个 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a 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的三个木块1、2,3,中问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拜,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 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 A B C D

B.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 C.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4、如图,在水平板的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紧贴弹簧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知滑块与板的动摩擦因素及最大静摩擦因素均为3/3。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直到板竖直,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 随夹角θ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c ) 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照相机,三脚 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 大小为(D ) (A )1 3mg (B )23 mg (C )36mg (D )239mg 4 如图,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 、D 两点,A 、B 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 。现在C 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为使CD 绳保持水平,在D 点上可施加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

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小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B.体积小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C.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D.在某些情况下地球也可以看作质点 2: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都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3:以下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3 s指时刻 B.第3 s末和4 s初是指同一时刻 C.高考数学考试时间是2 h指时间间隔 D.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9点整指时间间隔 4: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 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 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 5.如图1-2-5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圆从A经过B到C的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图1-2-5 A.4R,4πR B.4R,-2πR C.-4R,2πR D.-4R,-2πR 6:如图所示,A、B两个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线。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快 B.在时间t1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当t=t1时,A、B两质点相遇 7:如图所示为甲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一t图,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记时起点,则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 ...的是() A.甲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s0处 D.甲在中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 8:在如图所示的s一t图象中,能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难点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重点:①质点概念的建立;②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①质点模型条件的判断;②坐标系的建立。 2时间和位移 教学重点:时间和位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①生活中时间与时刻的区别;②位移的理解。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重点:①速度概念的建立;②对速度比值定义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①速度矢量性的理解;②瞬时速度的推导。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教学重点:①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②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③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休的v-t 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①处理纸带的方法;②用描点法绘图。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重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教学难点:①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②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①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②由v-t图象得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①实验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②实验数据的处理。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教学难点:应用v-t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②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教学难点:①v-t图象中位移的表示;②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的推导;②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以及速度—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①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导出有用的结论;②灵活运用所学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自由落体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难题分析--静力学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难题分析--静力学 1.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 B ) 2.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c) A. 3 B.4 C.5 D.6 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c A . 3 个或4个 B . 3 个或5 个 C . 4 个或5 个 D . 4 个或6 个 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a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的三个木块1、2,3,中问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拜,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

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 B.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 C.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4、如图,在水平板的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紧贴弹簧 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知滑块与板的动摩擦因素及最大静摩擦因素均为3/3。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直到板竖直,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夹角θ 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c ) 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 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D) (A)1 3 mg(B) 2 3 mg(C) 3 6 mg(D) 23 9 mg 4 如图,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在C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 C ) (A)mg(B) 3 3 mg(C) 1 2 mg(D) 1 4 mg

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等题难题

精品文档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等题、难题现在缓慢增大两个悬点如图所示, 两根长度相等的绳子把一物体吊在空中,使其处于静止状态。1. 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 B A. 每根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B. 每根绳子的拉力将保持不变 C. 每根绳子的拉力将变大 D. 两根绳子对物体的合力将变小 ,B点,AC=3m2.如图,将一条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拴在天花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在竖直墙上 的的物体挂到细绳上,在达到平衡时绳长5m。现将一重力不计的光滑滑轮和一重力为G β相 等、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A.AO C BO绳的张力相等.AO、BA B 5G/6 绳的张力均为AO、BO C.O 才正确、B等高时,选项A D.只有Aβα 。现用m的小物块。已知M=3m的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木板上面放一质量为3.如图,质量 为M。下列F使小物块在木板上滑行,木板保持静止。已知所有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水平 力关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F ?mg4m A.大小为M ?mg.大小为B C.方向水平向右 D.方向水平向左 F作用下,木块在长木板上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拉力4.Mma,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质量为,长木板质量为为动 摩擦因数为μ,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21mg g m+MμBμA.().v 21F+mamaF﹣ DC..F 所示,一个滑雪运动员保持图中姿势沿滑道下滑,滑行速度越如图5.5 来越小.不计空气阻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员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滑道向下A 精品文档9 图 精品文档 B .运动员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滑道向上 C .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小于运动员的重力 D .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6.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被一轻弹簧连在左侧墙上。物体在O 点静 止时,弹簧恰为原长。物体只有在A 、B 之间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静止在AO 之间任何位置,受到摩擦力的方向都向左 越近,受到的摩AB 之间的任何位置,它离OB .无论物体静止在 擦力就越小B O A 越近,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物体之间时,离OC .物体静止在AO 越近,受到的摩擦力越大之间时,离O 静止在OB 位置。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先变小后位置移动到BD .用水平拉力将物体从A 变大 vFF 以及物体速度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推力8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7.如图2 g t ,物体与地面__________kg= 10m/s 随时间.则物体的质量为变化的规律如图9所示.取 .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 N F/-1) ·v/(ms 6.0 4.5 F1

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等题、难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等题、难题 1.如图所示,两根长度相等的绳子把一物体吊在空中,使其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缓慢增大两个悬点A 、B 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根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B. 每根绳子的拉力将保持不变 C. 每根绳子的拉力将变大 D. 两根绳子对物体的合力将变小 2.如图,将一条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拴在天花板上的A 点,另一端拴在竖直墙上的B 点,AC=3m ,绳长5m 。现将一重力不计的光滑滑轮和一重力为G 的物体挂到细绳上,在达到平衡时 A . AO 、BO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β相等 B . AO 、BO 绳的张力相等 C . AO 、BO 绳的张力均为5G/6 D . 只有A 、B 等高时,选项A 才正确 3.如图,质量为M 的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木板上面放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已知M=3m 。现用 水平力F 使小物块在木板上滑行,木板保持静止。已知所有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下列关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小为4mg μ B .大小为 mg μ C .方向水平向右 D .方向水平向左 4.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下,木块在长木板上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为a 。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质量为m ,长木板质量为M ,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1(m+M )g B .μ2mg C .F ﹣ma D .F+ma 5.如图5所示,一个滑雪运动员保持图中姿势沿滑道下滑,滑行速度越 来越小.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滑道向下 B .运动员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滑道向上 C .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小于运动员的重力 D .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v 图9

高中物理必修一各章节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问题 B.研究体操运动员参赛时的姿势 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D.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 【解析】在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火车的长度、形状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而对地球的自转、运动员的姿势、乒乓球旋转等现象中的物体,其大小或形状不能忽略,不能视为质点.【答案】 D 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或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C.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是一样的 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一般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A、B错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C错误、D正确. 【答案】 D 3.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就是不运动 B.两物体间的距离没有变化,两物体一定都是静止的 C.自然界中没有不运动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先选参考系,平常说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地球而言 【解析】物体的位臵对某一参考系不变,但对另一参考系位臵可能变化,物体在运动,故A错误;两物体间距离没有变化,两者可能静止,也可能以相

同的速度运动,故B错误;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由于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故C、D正确. 【答案】CD 4.(2012·杭州二中高一检测)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B.桥 C.人D.河岸 【解析】“水不流”是以水为参考系,而桥相对于水是运动的,故A正确. 【答案】A 图1-1-10 5.在我国东南部的某大城市,有一天下午,在该城市的中心广场行人拥挤,有人突然高喊“楼要倒了!”其他人猛然抬头观看,也发现楼在慢慢倾倒,便纷纷狂奔逃生,引起交通混乱,但过了好久,高楼并没有倒塌.人们再仔细观望时,楼依然稳稳地矗立在那里,如图1-1-10所示.下面有关探究分析这一现象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错觉,不可能发生 B.感觉楼要倾倒的原因是人在运动 C.是因为选择了高空运动的云作为参考系 D.是因为选择了旁边更高的楼作为参考系 【解析】若人以旁边的楼作为参考系,两个楼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人会感觉楼是静止的,D错.若人以高空运动的云作为参考系,认为云是静止的,那么楼相对云是运动的,人就感觉楼在动,即感觉楼在慢慢倾倒,C对,A、B错.【答案】 C 6.(2012·郑州一中高一检测)公路上一辆卡车紧急刹车,由于惯性,卡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x=5 cm,为了测出这个距离x,我们选取的最合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重、难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3、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质点概念建立 2、难点:参考系选择及运动判断问题 3、疑点:质点模型确定 4、易错点: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3 第3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与科技、文化相渗透。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并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位移的概念。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知道时刻与、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位移的矢量性、时间与时刻的理解 2、难点:位移的方向性、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3、疑点:位置、位移的关系 4、易错点:位移的方向表示,矢量性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6 第4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从生活出发考察位移、路程及时间、时刻问题,从生产生活出发体会引出矢量和标量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教学要求: 1、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第一章 第一 、二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1质点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就是质点。 2物体看称指点的条件: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 3参考系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 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运动是绝对 的,静止是相对的。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先选取参考系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 动状态,必须在同一参考系下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取地面或运动的车船作为参考 系。 4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 上的一段。对应位移。(对“第”“末”“内”“初”等关键字眼的理解。) 5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 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典型题目 (1)下列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 飞驰的汽车 旋转的乒乓球 地球绕太阳转动 地球的自转 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 (2)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值时刻? 前3秒钟 最后3秒 3秒末 第3秒初 第3秒内 (3)运动员绕操场跑一周(400跑道)时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 第三节 速度 1.速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叫做速度。 2.定义式:v =x /t 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单位: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 4.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5.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6.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7.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8.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9.平均速率的定义式:v=t s ,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10.平均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11.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典型题目 (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 3(m),它的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 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 的大小。

高中物理必修一难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难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一、计 算题 二、选 择题 三、填 空题 四、多 项选择 总分 得分 一、计算题 (每空分,共分) 1、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 °(sin 37°=)的山坡C,上面 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5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 数μ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末,B的上表 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 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在0~2 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2、质量为m的物块用压缩的轻质弹簧卡在竖直放置在矩形匣子中,如图所示,在匣子的顶部和底部都装有压力传感器,当匣子随升降机以a=2.0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匣子顶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0N,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0N(g=10m/s2) 评卷人得分

(1)当匣子顶部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底部传感器示数的一半时,试确定升降机的运动情况。 (2)要使匣子顶部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升降机 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可能是怎么样的? 3、如图10所示,位于竖直侧面的物体A的质量m A=0.5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 B=1.0 kg,物体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轻绳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且轻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取g=10 m/s2. 问:(1)若用水平力F向左拉物体B,使物体B以加速度a=2m/s2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需水平力是多大? (2)若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左上的外力F′拉物体B,使物体B以加速度a=2m/s2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所需外力F′是多大?此过程物体B对水平面的压力是多大( sin37°=0.6,cos37°=0.8) 4、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3.如图1,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 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 C.推力F始终是μmg 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 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5.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2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f丙B.f乙>f甲>f丙C.f丙>f乙>f甲D.f甲=f乙=f丙

二、填空题 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 (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 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 (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 (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 (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 7.如图3所示,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动摩擦因数是_____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g=10N/kg) 8.如图4是一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的示意图,主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试分析A轮上M点和B轮上N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f M______,f N______。 三、计算题 9、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夹在两木板之间,物体左右两侧面与两块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若把该物从上面匀速抽出,需50N的力。若把它从下面匀速抽出,则需多大的力。(设两木板对物体的压力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