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湖南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南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南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可以促进湖南地区经济增长、加速湖南省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有效提升湖南产业的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章从湖南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湖南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四点建议,促使湖南新兴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344-01新兴产业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新的产业。

目前世界上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伴随新技术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产业。

它具有科技创新性、持续增长性、产业关联性和政策导向性。

一、湖南省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根据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战略要求、湖南省的特点以及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湖南省发展新兴产业可以在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等几个产业方向中寻求突破,重点是在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方面。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

湖南省“十一五”以来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具体来说:一是新能源资源丰富。

二是产业基础较好。

三是创新能力较强。

四是市场前景广阔。

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较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总量居全省工业行业之首。

具体有以下优势,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76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5%,二是重点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工程机械国内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11%增长到2008年的26%,居全国第3位。

三是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拥有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湖南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一)产业集群规模小结构层次低尽管湖南省在新能源先进装备等产业拥有一些大企业,但是湖南省新兴产业集群效果并不明显。

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分析

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分析
年份
19 . 5 . 2 .5 . 30姗 2037 . 4 9 3 98 09 9301 901 2028 01 . .7603 1 1. 4. 3. 9 2 6 9 1 2 4 3
19 . 4 0 1 1 . 8 . 7 . 3 0 37 .16 1. 4 . 3 . 9401 1 . 0 2 1 1 1 03 .54039 99 75 24 9 2 0 5 0 9 2 9 4 7 19 O21 .28 022 021 . 1 0 31 0 37 98 4 . 3 . 95 . 8014 .6 . 1 3 4 . 5 .11 . 0 1 02 6 1 8 69 31 3 9 19 . 6 . 3 . 3 02 3 032 .62035 86 4 . 3 . 9602 601 202 7 .2 .1 0 32 .22 1. O 2 6 6 5 62 5 1 4 1 19 .04015 . 2 023 030 . 5 034 66 4 . 3.5 97028 .1302 4 .3 . 303 6 . 1 . 6 0 6 3 1 60 73 4

化 , 之 为 “ 构 效 应 ”; 称 结

s【是 产 业 集 中 程 度 引 I .
起 的 总 基 尼 系 数 变 化 , 之 为 “ 中 效 应 ” S△Cl 称 集 ; k 【 是 由于产业 结构 变化 和产 业集 中变化 两者综 合引起 的总基 尼 系数变 化 , 之 为 “ 合 效 应 ” 通 过 上述 称 综 。 分解 可 以 分 析 引 起 总 基 尼 系数 变 化 的产 业 结 构 原
差异。 1 基 尼 系 数 分 解 方 法 1 1 基 尼 系数 产 业 结 构 分 解 .
△ △ l +; C【I + G= C【 , △ l【 s.

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在 产 业 结 构 效 益 和产 业竞 争 力 2个 方 面 均 处 于优 势地 位 , 洲 和 湘 潭 两 市 的 主要 问题 是 产 业 竞 争 力 不 强 , 他 五 市 株 其 不仅 产 业 结 构 落后 , 且 产 业 竞 争 力也 不 强 。基 于此 , 而 最后 提 出 了该 城 市群 调 整 和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的 建 议 。
关 键 词 :产 业 结 构 ; 离份 额 分析 法 ; 株 潭 “ 偏 长 3+5 城 市 群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 33 20 )2 0 6 .5 0 3 2 6 (0 9 0 —0 6 0 中 图 分 类 号 :F 9 . 7 . 29 2 6 4
市群 , 发展 成 为一 个具 有 更 大 地 域 范 围 、 多城 市 组 成 、 更 更大 规模 和 更 大 影 响 力 的 城 市 群 。这 也 是 湖 南 省 委 省
图 1 长株潭“ 3+5 城 市 群 区位 图 ”
Fi .1 The lc i g o aton of
Cha - ng Zhu- n “3 5’ r an Ag om e a in Ta ’U b gl r to
部 门 和地 区发 展均 衡 的假 设 条件 下 , 区 的经 济 增 长 是 地 由资本 积 累 、 动增 加 、 劳 技术 进 步等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而 在 发 展不 均衡 的 情 况 下 , 向结 构 调 整 要 效 益 , 使 劳 动 促 和资 本 由生 产 率 低 的部 门 和地 区 向 生 产 率 高 的部 门 和
第2 8卷
2009年
第 2期
4月
地 域 研 究 与开 发
AREAL RES EARCH AND DEVEL0PM ENT

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

湖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航空资源,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对于推动湖南省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根据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市场分析1、需求方面:随着湖南省经济的持续增长,航空物流、空中救援、公务航空、旅游观光等领域对通用航空的需求日益旺盛。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短途运输、城市空中交通等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2、供给方面:湖南省拥有较多的机场和航空企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然而,目前通用航空产业的飞机数量、飞行员数量等资源仍相对有限,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3、竞争环境: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面临着国内其他省份的竞争压力。

一些发达地区已率先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湖南省需要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产业链结构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1、飞机制造:包括通用航空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机场建设:涉及通用机场的建设、运营和维护。

3、航空服务:包括航空物流、空中救援、公务航空、旅游观光等服务。

4、航空培训:为通用航空提供专业的飞行员培训和其他航空人才培训。

5、相关配套产业:包括航空器材维修、航空金融服务等产业。

重点任务1、飞机制造:鼓励本地企业进行通用航空器的研发和生产,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湘投资。

2、机场建设:加快通用机场的建设步伐,提高机场密度,优化机场布局。

同时,加强机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机场运营效率。

3、航空服务:拓展通用航空在航空物流、空中救援、公务航空、旅游观光等领域的应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4、航空培训:建立健全通用航空飞行员培训体系,提高飞行员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积极发展航空人才培训业务,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5、相关配套产业:加强航空器材维修、航空金融服务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为通用航空产业提供完善的支持体系。

湖南省经济运行与发展分析ppt课件

湖南省经济运行与发展分析ppt课件
我省“321”结构的形成并不是建立 在第2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 我省第 2产业速度1直较慢 第2产业慢发展和第3 产业较快发展,使得我省过早地结束了以 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种低层次的 “321”结构不仅基础不稳固,而且经济效 益也不高
2 产业集中度不高
•产业集中度不高表现在3个方面: •1是单项产业产值没有进入全国前5位 •2是产业空间集中度不高,没有形成有 影响的产业积聚 •3是没有形成有影响的产业集团
支出
1998—20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98
2000
消费支出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3、重点区域带动作用增大
优势地区继续发挥带动作用,长株潭3市生产总值达2818亿元,增 长14.1%,比全省快2个百分点;“1点1线”地区生产总值为4770.15亿元, 增长12.9% 大湘西地区开发稳步推进,生产总值为814.24亿元,增长 11.6% “3+5”地区生产总值为5644.98亿元,增长13.2%
2.工业产业结构层次低, 工业企业规模小
1 轻重工业之比
2006年我省重化工业占工业比重达 68% ,说明我省工业1直偏向重化工业而轻视 轻工业,工业的重化工业趋势日趋明显 这种 重工业型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虽然 为我省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其弊端是 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
2 工业企业规模小,而且结构也不优
2 “长株潭”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有待加强
2006年,“长株潭”实现GDP2818亿元,第1次超过武汉,占全省GDP总 量的37.6%;3市1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但湖南的城市无论从规模还是综合实 力方面都缺乏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加 工 贸易的宏 观指 导 , 大科技 研 发投 入 , 宽农 产 品加 工企 业融 资渠道 等发 展 对策 。 加 拓 关键 词 : 产品加 工 贸 易 ; 农 结构 升级 ; 影响 因素 ; 实证 分析 ; 南省 湖
Em p r c lAn l s s o c o s I f u nc ng t i i a a y i n Fa t r n l e i he Upg a e o r c l u a o c s Pr c s i g Tr de i u n o i c r d f Ag i u t r lPr du t o e s n a n H ma Pr v n e
文 章 编 号 :0 18 1 (0 )2 0 8 - 3 10 — 6 2 1 0 — 0 3 0 1 1
湖 南 省农 产 品加 工 贸易产 业结 构 升 级 影 响 因 素 的 实 证 分 析
许 炬 冉 玲 玲
长沙 402 ) 1 18
( 南农 业大 学商 学 院 湖

要 : 展农 产 品加 工 贸易 , 发 是提 高农业 综合 效益 和农 民收入 的 重要 途径 。 章通过 对 湖 南省农 产品加 X 贸 易产业 结构升 级与 文 - .
影 响 因素 的 相 关 性 分 析 得 出 , 术 进 步 对 湖 南省 农 产 品 加 工 贸 易 产 业 链 的 整 体 提 升 有 一 定 作 用 , 其 他 因 素 推 动 力 不 足 , 出促 技 而 指 进 湖 南 省 农 产 品 加 工 贸 易 转 型 升 级 发 展 可 以 着 重 于 整 体 提 升 和 延 长 湖 南 省 农 产 品 加 工 贸 易产 业 链 , 提 出 了加 强 政 府 对 农 产 品 并
Absr c :De eo ig a rc l r l p o u t p o e sn r d s a mp ra t w y t as h o r h n ie b n f fa iu t r n h ta t v lp n g iu t a r d c s r c s i g ta e i n i o t n a o r ie t e c mp e e sv e e t o g c l e a d t e u i r u fr r’i c me ame s n o .By h n lss n t e or l t n ew e u g a e f a rc l r l r d c s p o e sn t d i Hu a P o i c a d t e a ay i o h c re ai b t e n p d o g iu t a p o u t r c si g r e n o r u a n n r vn e n i f e cn a tr ,i wa o cu e h tt c n l gc l a v n e n a e ti m ein fr t e u g a e o n u t a h i f a r u tr l n u n ig f co s t s c n l d d t a e h oo ia d a c me t h s c r n f t o h p r d fi d sr c a n o g i l a l a i o i l c u p o u t r c s i g t d n Hu a r vn e a h l . toh rf co ’ r p l n o c a n u ce t I wa r p s d t a r moi g t e rd c sp o e sn r e i n n P o i c s a w oe Bu t e a tr p o el g f r e w s i s f in . t s p o o e h tp o t h a s i i n d v lp n a d p r d o g iu tr l rd cs rc s i g r d i Hu a P o i c s o l b o t n p o o g h i d s i c an e eo me t n u g a e f a rc l a u p o u t p o e sn t e n a n n rv n e h ud o s a d r l n t e n u t a h i . rl C u t r a u e w r p t o r a d ie sr n t e i g h ma r s o i isr cin f o e n ns e p n i g n e t n i tc n c l o n e me r s e e u f w r , — t gh n n te s e co c pc n t t o g v r me t, x a d n iv sme t n e h ia u o r s a c e n e e o me t a d e p n i gfn n i g c a n l o e a iu tr lp o u t p o e sn ne p i s t . e e r h s a d d v lp n , n x a d n a c n h n e rt g c l a rd c s r c s i ge tr r e ,ec i f h r u s Ke o d : r u t r r d cs p o e sn a e Up r d ;I f e cn a tr ; y W r s Ag i l a p o u t rc s i g t d ; g a e n u n ig f co s Emp r a n lss c ul r l i c a ay i;Hu a r vn e il n n po ic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摘要】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旨在探讨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湖南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和产业结构情况,然后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探讨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优化专业设置结构等。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有助于提高湖南省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现状分析、关联性分析、调整建议、结论、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语。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湖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其产业结构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调整。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不完全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

有必要开展一项关于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探讨如何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专业设置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本研究将从当前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湖南省产业结构分析、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高职教育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协同发展。

1.2 研究目的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引言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性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地方经济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关系,旨在明确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是否与湖南省现有产业结构相匹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调整建议。

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趋势及产业结构调整形势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趋势及产业结构调整形势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趋势及产业结构调整形势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产业现状及趋势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目前,该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并且不断地走向智能化、定制化和多元化。

同时,随着国家安防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正逐步步入发展黄金期。

目前,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安检门、X光机、金属探测器、生物识别设备、视频监控系统等安防设备。

而在产品制造领域,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热成像等已经成为主要技术,其中人脸识别技术用于安检门等设备的智能识别,指纹识别技术常用于门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热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夜视仪、传感器等产品的制造中。

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来看,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传统的安防设备生产企业正不断地向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转型,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模式逐步转向集成型、服务型,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安防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进一步推动产业从传统的安检设备生产向智能化、高端化和品牌化发展。

二、投资可行性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投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湖南省安检设备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社会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安检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其次,湖南省政府对安检设备行业有一定的扶持政策,在科技创新等方面予以支持,投资者可以获得一定的政策优惠。

再者,湖南省安检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制造成本逐步下降,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湖南省安检设备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风险。

一方面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
[摘要]:用份额---偏离分析法对湖南省三大产业进行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分析,发现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化程度增加。

但湖南省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特别是竞争优势的短脚,对经济的长足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湖南省应走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加大工业化步伐, 以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总体竞争力。

【关键词】城市;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
一、数据说明
选取2005—2009年湖南省三次产业总值为研究对象,以全国为参照区域。

数据以2005年为基期,2009年为末期,时间跨度为5年,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基于偏离-份额法,计算出总经济增量(G),区域增长量(N),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

其中所用数据为表一所示,表二为Shift-share分析表,最后对原始数据经行整理得到偏离-份额表,如表3所示。

表一,原始数据
表四、结构与竞争力效果指数表
二、数据分析
从总体来看:我省区域经济增长快于全国(L= 1.2091 > 1),工业结构基本合理(W=1.0785),增长性部门在区域全部产业中占较大比重,进行结构调整的迫切性不高;竞争力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U=1.1302),区域内各产业总的增长势头较大。

湖南省的经济总偏离值(G ij)为9639.83亿元,其中结构偏离份额值(P i)为4660.766亿元,而竞争力偏离分量(D i)则只为2154.609亿元,说明区域产业竞争力推动效益较差,总体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较合理,增长性部门在区域产业中占较大比重,进行结构调整的迫切性不高,湖南经济的增长主要
靠产业结构优势来推动。

1、从区域增长量(N ij)看,湖南省三大产业,包括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建筑业的bˊij和R j都大于0,且N ij 也大于0,说明这些产业行业都属于全国增长性部门。

其中第三产业的N ij值最大,第一产业最低,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的N ij=686.8941而建筑业的N ij=26.4647,二者相差悬殊。

说明工业是湖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增长能力的行业。

其次工业的N ij也较大,但工业的增长能力比建筑业大的多。

2、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ij)看,b ij,0-b′ij 、Rj、P ij均大于0,说明三次产业为全国增长部门,且在全国同一部门中占较大比重,区域经济增量主要靠产业结构来拉动。

3、从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来看,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32.2360亿元,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竞争力偏离值为-11.1056亿元,而第二产业偏离值高达1014.2749亿元。

说明湖南省的产业升级较快,呈现快速增长型特征,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且工业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 对全省经济增长起着较为明显的推动效应, 说明工业化过程中新型工业化程度较高, 传统工业的比重在下降,但湖南省建筑业相对于建筑业发展较慢,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发展,其增长速率也落后与全国水平。

第三产业竞争力偏离值为199.0922,结构偏离份量和竞争力偏离份量均为正值, 说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 但力度有限,没有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增长的潜力较大。

三、结论及建议:
1、湖南省工业的整体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第三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
湖南省第一、二、三产业区域增长量为正,特别是第一、二产业的份额增量又远远高于第一产业,说明当前湖南省产业升级趋势较为明显,说明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产业结构升级较明显。

第三业的竞争力偏离值远远落后与工业,
2、第二产业是湖南省优势产业部门,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竞争力大。

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远高于其他产业,
工业化程度增加, 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结构因素来拉动,但竞争力偏离份额值相对于产业结构偏离值差距较大,各行业产业竞争力有待于提高。

尤其建筑业竞
争力分量为负,说明建筑业处于不利地位,区域条件对区域行业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2、总体经济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南省的结构效果指数( W)和竞争力效果指数(U)均大于1,区域增长量(N)也皆为正,说明我省区域经济增长高于全国。

3、农业的基础地位正在不断下降
第一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32.2360,三大产业中农业的生产总值最低,且增长速度缓慢。

说明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低,农业竞争力弱,农业基础地位在下降。

建议:综上分析可知湖南省第一、二竞争力水平方面缺乏优势,对于第一产业,湖南省应充分发挥农业大省的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内部调整,发展高效益的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业等;加大工业化步伐,以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优势和
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手段,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