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

无机房电梯
无机房电梯

无机房电梯

目前国内无机房电梯最高速度可达2.5m/s, 提升高度70米,载重量1600KG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进入90年代世界各大电梯公司纷纷研制出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成了电梯行业的热门话题,也成了各种电梯展和电梯技术研讨会的热点。

无机房电梯不是简单的将电梯的机房去掉,而是电梯设计观念上的变革和进步。无机房电梯的应用,节省了建筑物的空间,减少了建筑成本。

省掉建筑物顶端的机房给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带来更大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随之应用的一些新技术,新部件,使电梯的性能进一步提高,更加节省能源,更加环保。无机房电梯是电梯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如今,各大电梯公司推出的无机房电梯,要么申请了专利,如通力电梯公司采用碟形无齿同步曳引机制造的无机房电梯;要么采用了自己的专有技术,如OTIS公司最近推出的GEN2无机房电梯,采用钢丝带取代了钢丝绳,使得主机的驱动轮直径也相应减少,曳引机体积更小。

一、无机房电梯常见的井道布置形式

1.主机上置式

这种布置方式中,主机放在井道顶层轿厢和电梯井道壁之间的空间,为了使控制柜和主机之间的连线足够短,一般将控制柜放在顶层的厅门旁

边,这样也便于检修和维护。

2.主机下置式

主机放在井道的底坑部分,放在底坑轿厢和对重之间的投影空间上,控制柜一般采取壁挂形式。这种放置方式给检修和维护也提供了方便.3.主机放在轿厢上

主机放在轿厢的顶部,控制柜放在轿厢侧面,这种布置方式,随行电缆的数量比较多。

4.主机和控制柜放在井道侧壁的开孔空间内

这种方式对主机和控制柜的尺寸无特殊要求,但是要求开孔部份的建筑要有足够厚度,并要留有检修门.

几种无机房电梯井道布置示意图如下:

主机上置式

主机下置式

主机置于轿箱顶

二、无机房电梯对驱动主机和控制系统的要求

大家知道无机房电梯省去了传统的电梯机房,一般情况下将电梯驱动主机和控制系统以及一些其它的部件统统放到了井道中。相应的对电梯的主机和控制系统提

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

1、对主机的要求

A、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适于安装在井道内。

B、噪音低,振动小,运行平稳舒适。

C、平均无故障时间长。

D、高效率,维护费用少,运行成本低。

E、价格低。

2、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要求

A、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

B、抗干扰,安全余量大。

C、检修方便。

D、省电高效

国际上无机房电梯已经经过了四代,第一代无机房电梯诞生与意大利,其诞生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对古建筑的保护以及与液压电梯的竞争。主要原理是电梯主机跨井道底置,即只有一个轮子在井道里;第二代无机房电梯也是井道底置式,但是将主机全部搬进了井道;第三代无机房电梯为上置式,主机主要放置的形式为:1、主机

放在导轨上;2、主机放在轿厢顶上。

前两代无机房电梯目前在欧洲已经淘汰,淘汰的原因是安全隐患严重,所以在1997年开始几乎没有欧洲公司再使用该类无机房电梯了。而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属于改变前两代无机房电梯的新产品,所以一时受到青睐。但是主机放在轿厢顶部的安全问题及噪音十分不受欢迎,所以在欧洲也没有得到发展。在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受到发展的只有通力的电梯。

但是通力的产品虽然比前两代有了技术方面的突破,特别是主机的突破应该说对无机房技术的普遍应用提供了十分好的契机;不过共振共鸣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设计缺陷。同时该种技术限制了速度及提升高度的提高。

由此而推出的第四代无机房电梯,从根本上解决了前三代无机房电梯的缺陷,首先是安全隐患得到解决,其次是共振共鸣问题的解决,第三是速度上只要主机生产企业能够供应,提升高度及速度不存在技术问题。所以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无机房电梯。

目前只有WALESS采用第四代无机房电梯,而且由于该技术只提供中国,所以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的WALESS供应商能够提供第四代无机房电梯。第四代无机房电梯不只是无机房电梯技术已经得到完美体现,最关键的是整体技术在中国达到最先进的程度。

该技术在2002年3月进入中国寻找合作企业时,许多电梯企业均基本回绝该电梯技术的合作。只有中国的两个企业为该最新的技术提供了运转场所,而且在半年多时间中已经有三大系列、数十个型号。目前在很多国家招标项目及房地产商使用。由于其技术为2002-2003年世界最新技术,比目前中国生产的任何电梯的技术先进3-5年。所有载人垂直升降电梯全部采用双向安全钳与双向限速器,该双向安全系统是目前中国电梯标准修改中选择的安全系统标准,也是欧洲已经采用的安全标准。

WALESS电梯在中国是新技术及安全产品的代表。2003年6月全国用户咨询项目达到216个1876台。

从WALESS无机房电梯技术进入中国已经国际无机房电梯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清楚看到中国的电梯行业正在以新的眼光与国际接轨,让我们更多的企业在以后的竞争中创造国际名牌。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一)

2007-05-22 12:04

1、电梯的类别定义为:

一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二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三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

一类、二类电梯与三类电梯的主要区别在于轿厢内的装饰。住宅楼用电梯与非住宅楼用电梯都是乘

客电梯,住宅楼用电梯宜采用二类电梯

四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五类杂物电梯

因液压电梯已制定专门标准本标准取消原标准中液压电梯的相关内容

2、电梯的主参数:

电梯的主参数是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320,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 kg 额定速度:0.63,1.00,1.60,2.50 m/s

3、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一类电梯:非住宅楼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

住宅楼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

三类电梯:病床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

二类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应从一类和三类电梯的尺寸中选择。

4、轿厢有关规定:

在各种类型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一台能使残疾人乘轮椅进出的电梯,这类用于残疾人的电梯必须满足这种用途要求的各种条件(尺寸控制装置的位置等)并用符号表示。

5、住宅电梯:

额定载重量为320kg和400kg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

额定载重量为630kg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

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

6、病床电梯:

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和医院的需要.

额定载重量为25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

7、井道有关规定:

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允许偏差值为:当高度小于等于30m的井道:0/+25mm;

当高度大于30m小于60m的井道:0/+35mm;

当高度大于60m小于90m的井道:0/+50mm。

以上偏差仅适用于对重装置使用刚性金属导轨的电梯。

如果电梯对重装置装有安全钳时,则根据需要,井道的宽度和深度尺寸允许适当增加。

8、多台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井道内部尺寸按下述规定:

a)共用井道总宽度等于单梯井道宽度之和,再加上单梯井道之间的分界宽度之和.每个分界宽度最小按200mm计;

b)共用井道各组成部分的深度与这些电梯单独安装时井道的深度相同;

c)底坑深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d)顶层高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9、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

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450mm;

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550mm.

10、候梯厅尺寸:

电梯各层站的候梯厅深度,至少应保持在整个井道宽度范围内符合下列条款规定。这些尺寸没有考虑不乘电梯的人员在穿越层站时,对交通过道的要求。

候梯厅深度是指沿轿厢深度方向测得的候梯厅墙与对面墙之间的距离。

11、住宅楼用一类电梯:

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的轿厢深度。这类电梯最多台数为4台,可以并列成排布置。

服务于残疾人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m。

12、非住宅用一类、二类、三类电梯:

单台电梯和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乘以最大的轿厢的深度。

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4台。除三类电梯外,当电梯群为4台时,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2400mm。

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8台

(4x2)。候梯厅深度不小于相对电梯的轿厢深度之和。除三类电梯之处,此距离不得大于4500mm。

13、机房面积:

a)额定载重量相同的电梯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

b)额定载重量不相同的两台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两台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

c)额定载重量不同的两台以上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最大电梯井道面积分别与其他各台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

14、机房宽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宽度,应等于共用井道的总宽度加上最大的一台电梯单独安装时所需的侧向延伸长度总和.

15、机房深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深度,应等于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深井道的深度加上2100mm.

16、机房高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高度,应等于其中最高机房的高度.

17、非住宅楼用一类电梯、二类电梯、类电梯机房尺寸:

多台并列成排群控电梯的机房尺寸应按式(1)、(2)计算。

总面积:S+0.9S(N-1) (1)

最小宽度:R+(N-1)(C+200) (2)

最小深度:T

{S----单梯机房的地面面积,m2;R----单梯机房的最小宽度,mm;T----单梯机房的最小深度,mm;C----单梯井道深度,mm;N----单梯总台数。}

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的机房尺寸按(3)、(4)式计算:

总面积:S+0.9S(N1-1) (3)

最小深度:R+(N1-1)/2 X(C+200) (4)

最小深度:2D加上对面排列的井道之间的距离

{D----单梯井道深度;N1------电梯总台数为偶数,则N1=N/电梯总台数为奇数,则N1=N+1。}

多台电梯机房的实际尺寸应确保机房地面面积至少等于公式(1)及(3)计算的机房总面积。

18、机房布置在井道上方时机房相对于井道或(共用井道)的横向伸出部分可取在井道左侧也可取在右侧。

19、单台电梯机房布置和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的后墙应与井道(或最深的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机房的两个侧墙之一应与井道(或共用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

机房相对于井道深度方向的伸出部分应在候梯厅一侧。

20、面对面排列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深度方向的伸长超出各井道后墙的距离,一般不大于0.5mm,并且与支撑曳引机的混凝土地面在一个水平面上。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液压电梯曾因结构紧凑、机房位置灵活而倍受发达国家用户青睐。无机房电梯在液压电梯优点的基础上,采用曳引驱动系统取代液压传动系统,因此在结构、性能、节能等方面均优于液压电梯;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普通)电梯相比,节省了建筑空间,降低了建筑成本,避免了建筑结构复杂化,使建筑物整体造型美观。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无机房电梯在国内外迅速发展。 ??? 为了满足安装、检修、救援操作、动态测试等方面的需要,无机房电梯的控制系统与有机房的相比,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只是从无机房电梯总体设计和降低风险的角度,谈谈无机房电梯控制系统总体要求和特点。 ??? 1 控制柜结构 ??? 1.1 外形尺寸 ??? 控制柜的外形尺寸除受所采用的元器件尺寸约束外,主要取决于其设置位置。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则其外形尺寸应宽度窄、厚度薄,以便其在层门旁边布置并不影响层门运动;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驱动主机周围,则其厚度尺寸应比较小,以保证其与井道内运动部件有一定的距离。 ??? 1.2 柜门 ???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外,则控制柜的门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控制柜的门不应装设手柄,以防无关人员拉拽该手柄损坏控制柜;②③控制柜的门与柜体之间采用防水结构,以防清洗楼道时,液体意外流入控制柜内,造成电气故障。 ??? 2 控制柜设置部位 ??? 2.1 位置 ??? 无机房电梯取消机房后,其控制系统不得不设置在井道外或井道内适当位置处,其具体位置受驱动主机在井道内位置影响较大。 ???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其底面与所在楼层地面之间应留有一定的垂直距离(建议至少0.3m),以防止清洗楼面或意外发生跑水时,水浸入控制柜;控制柜前面与装修后的墙面最好组成平面,以防止意外损坏控制柜和引起无关人员的好奇。 ??? 2.2 散热与防尘 ??? 为了保证控制柜内各部件正常工作,除满足抗干扰等电气要求外,还应考虑控制柜结构应有利于电气元件的散热,并且在考虑散热的同时还应注意防尘。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且嵌入井道前壁,此时柜的后面作为主要散热面,则其后面板应与井道直接相通。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壁上,则其下面、侧面、正面可作为散热面,且电梯运行过程中在井道中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满足散热要求,但维修时应注意对控制柜除尘。 ??? 2.3 便于检修操作 ??? 控制柜的设置位置应便于工作人员接近,以进行安装调试、检修、救援、试验等操作。 ??? 3 维修工作区域 ??? 3.1 工作区域 ??? 无论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还是在井道外,其前面至少应有宽度为柜宽与0.5m两者之间较大值、深度为0.7m的水平净面积,该净面积区域工作净高度应至少为1.8m。 ??? 3.2 工作区域专用 ??? 当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外,且无关人员能够接近上述面积时,工作人员对控制柜进行操作过程中,应采用安全保护围封将该面积隔离,该围封应采用黄颜色,且在明显处有类似于"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标语,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防止引发其他危险。 ??? 3.3 维修平台 ??? 当从轿厢内或轿顶上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或检查时,如果由于维护或检查造成轿厢任何种类的失控或

无机房电梯和有机房电梯存在哪些区别

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将机房内设备尽量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小型化,省去了机房,以便满足客户对高度和屋顶的特殊要求,这就是无机房电梯。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也导致了其与有机房电梯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优点 1、无机房的优点是节省空间,可以只在主机的下方做一个检修平台。 2、由于不需要机房,对建筑结构及造价上有更大的益处,这就使得建筑师在设计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给设计师以更大的自由,同时由于取消了机房,对业主来说,无机房电梯比有机房电梯的建筑成本要低。 3、由于一些仿古建筑大楼整体设计的特殊性及对屋顶的要求,要在有效的高度内解决电梯问题,所以无机房电梯非常满足此类建筑需要,另外在有风景名胜的地方,由于机房在楼层高处,从而破坏其当地的民族异域性,如果使用无机房电梯,因为不必单独设置电梯的主机房,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高度。 二、缺陷 1、噪音及使用局限性 无机房的主机放置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噪音的影响都非常大,因为

由于采用钢性连接,并且噪音都消化在井道里,再加上抱闸的声音,风扇的声音都会放大。所以,噪音方面无机房明显比有机房大。由于受此影响,无机房电梯不适用于1.75/s以上的高速梯形。此外,由于井道壁承受的支撑力有限,所以无机房电梯的载重量一般不宜大于1150千克。 2、温度影响 电梯的发热量是比较大,同时它的多种电子元件承受高温能力均比较差,而且现在采用的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均采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其永磁同步电机的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易引起失磁现象。所以,现在国标里对机房的温度、排风量都有明确规定。无机房的主机等主要发热部件都在井道里,由于没有相应的降温和排风设施,从而导致无机房电梯的温度对主机及控制柜影响比较大。所以,选择此类电梯一定要注意。 3、故障维修及人员救援 无机房电梯维修和管理不如有机房电梯方便。无机房电梯维修和调试比较麻烦,因为再好的电梯也难免发生故障,而无机房电梯由于主机是装在梁上的,主机在井道内,要是主机出现问题是很麻烦的,所以,国家标准明文规定有机房的电梯安全窗可以不用增设,而无机房要求增设,以便营救和检修、维修主机的方便性及安全性,所以在维修方面有机房电梯占据优势,如果有空间还是建议用有

无机房电梯知识(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无机房电梯知识(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无机房电梯知识(最新版) 1、什么是无机房电梯?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人们对电梯机房越来越不感兴趣。无机房电梯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的,也就是说,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处,或用其它技术取代。 2.无机房电梯有什么特点? 无机房电梯的特点就是没有机房,为建筑商降低成本,另外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 3.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历史 1998年德国HIROLIFT推出其创新设计的以对重作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之后无机房电梯发展很快。由于它不占用机房空间、绿色

环保、节能等优点而被愈来愈多的人采用。近年来,日本、欧洲有70—80%新安装的电梯为无机房电梯,只有20—30%的电梯为有机房或液压电梯。 4.当前无机房电梯的主要方案: (1)上置式:即将永磁同步曳引机放置在井道顶部曳引比2:1,绕法较繁杂; (2)下置式:即将永磁同步曳引机放置在井道底部,曳引比2:1,绕法较繁杂; (3)轿顶驱动式:将曳引机置于轿顶; (4)对重驱动式:将曳引机置于对重。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三菱无机房电梯故障查询表

三菱无机房电梯故障查询表 无机房电梯故障查询表 将MON1旋转到1位置,将MON0旋转到0位置时的显示结果如下: 显示结果:一--E00 没有异常 -----E01 温度异常《SW-THMFT》 -----E02 紧急停止运行记录一次《SW-EST1》 -----E03 CC-WDT3次检出《SS-SLCWC3》 -----E04 SLC-WDT3次检出《SS-SLCWC》 ------E05 过电流检出《SW-SOCR》 ------E06 再生电阻负载过大《SW-SOLR》 ------E07 41DG门锁电路异常《SW-E41》 ------E08 终端限位开关异常〈SW—TSCK〉 ------E09 PAD异常检出〈SW-PAD〉 ------E0A 称重数值异常检出〈SW-WGER〉 ------E0B E1板故障(SWE1FC) ------E0C UHS/DHS开关故障(SWUDHSE) ------E0D------ ------E0F-------- 二.将MON1旋转到1位置,将MON0旋转到1位置时的显示结果如下: 显示结果:-----E10 没有异常 -----E11 远程复位/测试〈SW-RSRTC〉 -----E12 选层器错误(士力驼)16次异常检出〈ST-SELD〉 -----E13 串行故障〈ST-STER〉 -----E14 电容器容量不足〈ST-CAPC〉 -----E15 手动运行按钮异常〈ST—HDOK〉 ----E16 模式与测速数据偏差异常《SD-OVJP》 ----E17 #LB线圈连续5次异常断电检出《ST-DFLR》 ----E18 5线圈连续5次异常断电检出《ST-DF5》 ----E19 #BK1动作矢败4次异常检出《ST-BFDK》 ----E1A #BK2动作矢败4次异常检出《ST-DFLV》 ----E1B LVLT5次 ----E1C E1板故障 -----E1D 风扇故障 -----E1E 风扇或E1板故障 -----E1F 风扇或E1板故障 三.将MON1旋转到1位置,将MON0旋转到2位置时的显示结果如下:

无机房电梯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电梯安装施工方案(无机房有脚手架)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审批: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编写依据 二、项目简介 三、质量保证措施及工艺流程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五、现场安装的安全保证措施 六、劳动力安排计划及措施 七、安装,调试中所用工具和测试设备

八、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一、编制依据 1.1电梯安装尺寸的设计依据 本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中电梯安装尺寸与技术规格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写,文件包括: a) 项目电梯招标文件; b) 项目建筑施工图,包括: ①机房建筑平面图,图纸设计单位:; ②井道建筑平面图,图纸设计单位:; 1.2 电梯技术规格的设计依据 本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中电梯质量与安全控制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写,文件包括: ① 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 ② GB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③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549号令) ⑤《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号) 1.3本工程的台电梯全部由制造,施工方案中的电梯施工方法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写,文件包括: ①安装工艺手册; ②机房布置图; ③井道布置图; ④部件安装图; ⑤电气接线图; ⑥电气原理图;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共有电梯台(型号:)根据用户需求,该电梯全部由制造,电梯的安装工程全部由 负责安装。 1、根据项目的特点我司将根据业主方面的要求完成该项目,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 2、电梯的安装工期由业主方提供合格井道吊装塔棚完毕之日起天完工,我方将根据业主方的工程进度作适当调整,按期、按质完成安装。 3、本工程人员的投入全部是具有年安装工作经验以上的员工,全部持证工程的施工人员。

无机房电梯救援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房电梯救援措施(正 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797-95 无机房电梯救援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盘式电动机技术的成熟,为了美化建筑物设计,减少电梯所占空间,近年来,无机房电梯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无机房电梯运行中突然停驶现象在各地使用中时有发生,而无机房电梯突然停驶后困人的紧急救援因其结构特点又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通过妥善的应急操作,将被困在轿厢内的乘客顺利地解救出来,并最大限度地保证被困乘客的安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电梯检验工作实践,介绍几种情况下的紧急救援方法。 应急救援装置 无机房电梯首先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在有机房电梯中,普遍采用的是有齿轮曳引机。有齿轮曳

无机房电梯知识(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房电梯知识(标准版)

无机房电梯知识(标准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什么是无机房电梯?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人们对电梯机房越来越不感兴趣。无机房电梯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的,也就是说,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处,或用其它技术取代。 2.无机房电梯有什么特点? 无机房电梯的特点就是没有机房,为建筑商降低成本,另外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 3.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历史 1998年德国HIROLIFT推出其创新设计的以对重作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之后无机房电梯发展很快。由于它不占用机房空间、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而被愈来愈多的人采用。近年来,日本、欧洲有70—

无机房电梯样本 KONE S Monospace Planning Guide FA

KONE S MONOSPACE? PLANNING GUIDE

通力S MONOSPACE?技术指南KONE S MONOSPACE? PLANNING GUIDE 通力S MONOSPACE?技术指南KONE S MONOSPACE? PLANNING GUIDE 1-1.适用于速度=1.0米/秒,载重≤63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55米(630公斤时为30米),最大层站数为21 2-1.适用于速度=1.0/1.6/1.75米/秒, 630公斤≤载重≤100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75米(1.0米/秒时为55米),最大层站数为24(1.0米/秒时为21) 3-1.适用于速度=1.0/1.6/1.75/2.0米/秒, 1000公斤≤载重≤115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75米(1.0米/秒时为40米),最大层站数为24 (1) 这一规格的电梯,轿厢中心与门中心有75mm的偏差,轿厢前墙尺寸为300/150mm。 注:■SEC为单开门,TTC为贯通门。 ■以上所有尺寸规格均不带EAQ选项。 本规划信息仅列举常用规格,更多尺寸敬请咨询通力销售。 1-2.适用于速度=1.0米/秒,载重≤63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55米(630公斤时为30米),最大层站数为21 2-2.适用于速度=1.0/1.6/1.75米/ 秒, 630公斤≤载重≤100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75米(1.0米/秒时为55米),最大层站数为24(1.0米/秒时为21) 3-2.适用于速度=1.0/1.6/1.75/2.0米/秒,1000公斤≤载重≤115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75米(1.0米/秒时为40米),最大层站数为24 (2) CH=2400-2600mm。 注:■当 BB>1950mm或者DD>2100mm时,PH值增加30mm。 (1) 当选择TTC门开,并且DD<2050mm时的底坑深度值。 (2) CH=2280mm。 (3) CH=2400-3000mm。 注:■以上所有尺寸规格均不带EAQ选项。 本规划信息仅列举常用规格,更多尺寸敬请咨询通力销售。 井道平面图井道立面图 2 3

无机房电梯安装工艺设计文件

无机房电梯安装工艺文件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审批: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编写依据 二、项目简介 三、质量保证措施及工艺流程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五、现场安装的安全保证措施 六、劳动力安排计划及措施 七、安装,调试中所用工具和测试设备 八、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一、编制依据 1.1电梯安装尺寸的设计依据 本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中电梯安装尺寸与技术规格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写,文件包括: a) 项目电梯招标文件; b) 项目建筑施工图,包括: ①机房建筑平面图,图纸设计单位:; ②井道建筑平面图,图纸设计单位:; 1.2 电梯技术规格的设计依据 本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中电梯质量与安全控制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写,文件包括: ①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 ②GB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③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549号令) ⑤《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号) 1.3本工程的台电梯全部由有限公司制造,施工方案中的电梯施工方法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写,文件包括: ①安装工艺手册; ②机房布置图; ③井道布置图; ④部件安装图; ⑤电气接线图; ⑥电气原理图;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共有电梯台(型号:)根据用户需求,该电梯全部由制造,电梯的安装工程全部由 负责安装。 1、根据项目的特点我司将根据业主方面的要求完成该项目,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 2、电梯的安装工期由业主方提供合格井道吊装塔棚完毕之日起天完工,我方将根据业主方的工程进度作适当调整,按期、按质完成安装。 3、本工程人员的投入全部是具有年安装工作经验以上的员工,全部持证工程的施工人员。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的构成和设计注意事项

无机房电梯以其独特的结构布置,可以将几乎全部的机器设备都安装在井道内。因此节省了建筑空间,避免了建筑结构复杂化,也使得建筑物整体造型更加美观。 一、控制柜的构成 1、外形尺寸 控制柜的外形尺寸除受所采用的元器件尺寸约束外,主要取决于其设置位置。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则其外形尺寸应宽度窄、厚度薄,以便其在层门旁边布置并不影响层门运动。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驱动主机周围,则其厚度尺寸应比较小,以保证其与井道内运动部件有一定的距离。 2、柜门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外,则控制柜的门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控制柜的门不应装设手柄,以防无关人员拉拽该手柄损坏控制柜;②控制柜门上的锁只能用钥

匙才能在外边打开,不用钥匙也能将门关闭;③控制柜的门与柜体之间采用防水结构,以防清洗楼道时,液体意外流入控制柜内,造成电气故障。 3、工作区域照明 控制柜区间和维修工作区域应设置固定的电气照明,在其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ux。 4、通风与温度 无论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还是井道外,控制柜区间应能适当通风,并应给予控制柜适当的保护。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控制柜区间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二、设计注意事项 由于无机房电梯不设机房,因此它的控制系统和普通电梯相比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方便性和可靠性。 1、灵活性 为了便于电气布线,无机房电梯的控制柜通常安放在靠近驱动主机的位置,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当驱动主机安装在井道顶层部位时,控制柜放在顶层并与层门做成连体型;二是当驱动主机安装在井道底坑部位时,控制柜放在井道底层轿厢与井道壁之间并做成壁挂型;三是当驱动主机安装在井道壁开孔空间内时,控制柜放在同一开孔并做成轻便型。 2、方便性 无机房电梯控制系统的方便性主要是指:第一电气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应有利于井道内动力电路、安全电路、照明电路和控制电路的井道布线;第二控制柜外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修订稿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 设计要求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液压电梯曾因结构紧凑、机房位置灵活而倍受发达国家用户青睐。无机房电梯在液压电梯优点的基础上,采用曳引驱动系统取代液压传动系统,因此在结构、性能、节能等方面均优于液压电梯;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普通)电梯相比,节省了建筑空间,降低了建筑成本,避免了建筑结构复杂化,使建筑物整体造型美观。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无机房电梯在国内外迅速发展。 为了满足安装、检修、救援操作、动态测试等方面的需要,无机房电梯的控制系统与有机房的相比,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只是从无机房电梯总体设计和降低风险的角度,谈谈无机房电梯控制系统总体要求和特点。 1 控制柜结构 外形尺寸 控制柜的外形尺寸除受所采用的元器件尺寸约束外,主要取决于其设置位置。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则其外形尺寸应宽度窄、厚度薄,以便其在层门旁边布置并不影响层门运动;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驱动主机周围,则其厚度尺寸应比较小,以保证其与井道内运动部件有一定的距离。 柜门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外,则控制柜的门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控制柜的门不应装设手柄,以防无关人员拉拽该手柄损坏控制柜;②控制柜门上的锁只能用钥匙才能在外边打开,不用钥匙也能将门关闭,且有一个符合GB 7588-1995第条的电气安全装置证实门的锁闭状态,只有在柜门关闭时电梯才能进行正常运行,以防止柜门开着时电梯进行正常运行引发危险;③控制柜的门与柜体之间采用防水结构,以防清洗楼道时,液体意外流入控制柜内,造成电气故障。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控制柜上的门锁闭装置应能从外边打开,不用钥匙也能将门关闭;当打开的柜门进入到电梯的运行区域时,应设置一个符合GB 7588-1995第条的电气安全装置证实门的锁闭状态,只有在柜门关闭时电梯才能进行正常运行。另外,如果打开的柜门进入到电梯的运行区域,则电梯的检修运行也只能在柜门关闭时才能进行,或限制电梯运行区段,以防止开着的柜门与井道内运行部件相撞而引发事故。 2 控制柜设置部位 位置 无机房电梯取消机房后,其控制系统不得不设置在井道外或井道内适当位置处,其具体位置受驱动主机在井道内位置影响较大。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其底面与所在楼层地面之间应留有一定的垂直距离(建议至少),以防止清洗楼面或意外发生跑水时,水浸入控制柜;控制柜前面与装修后的墙面最好组成平面,以防止意外损坏控制柜和引起无关人员的好奇。 散热与防尘 为了保证控制柜内各部件正常工作,除满足抗干扰等电气要求外,还应考虑控制柜结构应有利于电气元件的散热,并且在考虑散热的同时还应注意防尘。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且嵌入井道前壁,此时柜的后面作为主要散热面,则其后面板应与井道直接相通。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壁上,则其下面、侧面、正面可作为散热面,且电梯运行过程中在井道中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满足散热要求,但维修时应注意对控制柜除尘。 便于检修操作 控制柜的设置位置应便于工作人员接近,以进行安装调试、检修、救援、试验等操作。 3 维修工作区域 工作区域 无论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还是在井道外,其前面至少应有宽度为柜宽与两者之间较大值、深度为的水平净面积,该净面积区域工作净高度应至少为。 工作区域专用

无机房电梯知识(通用版)

无机房电梯知识(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74

无机房电梯知识(通用版) 1、什么是无机房电梯?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人们对电梯机房越来越不感兴趣。无机房电梯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的,也就是说,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处,或用其它技术取代。 2.无机房电梯有什么特点? 无机房电梯的特点就是没有机房,为建筑商降低成本,另外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 3.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历史

1998年德国HIROLIFT推出其创新设计的以对重作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之后无机房电梯发展很快。由于它不占用机房空间、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而被愈来愈多的人采用。近年来,日本、欧洲有70—80%新安装的电梯为无机房电梯,只有20—30%的电梯为有机房或液压电梯。 4.当前无机房电梯的主要方案: (1)上置式:即将永磁同步曳引机放置在井道顶部曳引比2:1,绕法较繁杂; (2)下置式:即将永磁同步曳引机放置在井道底部,曳引比2:1,绕法较繁杂; (3)轿顶驱动式:将曳引机置于轿顶; (4)对重驱动式:将曳引机置于对重。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无机房电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永和置业办公楼工程电梯安装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总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永和置业办公楼电梯安装工程,共需安装1台博林特乘客电梯(客梯)。电梯生产厂家提供安装资料、图纸和技术文件,由万工电梯负责电梯的安装施工。 第二节工程特点 电梯安装工程根据现场总控计划,电梯设备一批次进场。 第三节施工工期 施工工期:15 天 第四节质量目标 电梯安装后性能达到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GB/T 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规定的标准。 电梯安装后性能达到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要求。 电梯安装后性能达到电梯制造商规定的有关技术性能标准。 电梯一次性交验合格率100%,顾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 第五节编制依据 国家及市现行有关电梯施工验收规及质量评定标准及电梯厂家相关质量标准执行。国家/市及厂家的相关标准两者取其最高标准。

第二章施工部署 本工程实际施工时间按现场要求进行。在施工中,我公司将服从业主、监理及总承包单位管理,统一协调、精心部署,根据施工进度、现场施工条件许可和业主对工期的要求,及时组织好材料、人力进场,做好施工准备,确保工期、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施工组织与施工中的保证措施 1.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佩雷 现场经理:邱飞 质量负责人:管国修 环境、安全负责人:邱飞 2.施工中的保证措施: a)严格按国家颁布的电梯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执行,并派我公司专职质量 b)检查员进行监督,设备开箱、隐蔽工程下道工序前报监理单位现场检查,后 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其它工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整体检验。 c)为保证工程顺利无事故进行,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对 于不按规定作业者给予处罚处理。 d)为保证在合同期完成 1 台电梯的工作量,要求项目经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 度表,并严格按进度表完成当日的工作量。 e)在安装过程中,要求各班组必须加强自检、互检工作,并严格填写自检记录, 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并有填写人签名,以便日后查找。 3.施工前准备 3.1.电梯安装人员、机具、监测仪器、劳动防护等配备 本工程拟投入1个安装班组,根据电梯安装工程合同文件进行施工。 3.1.1 安装人员配备(1个安装班组配备): 电梯电气安装2人;电梯机械安装1人; 3.1.2 劳动防护配备: 工作服、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电焊面罩、电焊手套等 3.1.3 主要施工机具、监测仪器列表如下:

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电梯优缺点比较

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电梯优缺点比较 机房电梯是相对于有机房电 梯而言的,也就是说,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将机房内设备尽量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小型化,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柜、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电梯井道顶部或井道侧部,从而取消了传统的机房。以便满足客户对高度和屋顶的特殊要求。 一、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电梯相比较的优点 1、无机房的优点是节省空间,可以只在主机的下方做一个检修平台。 2、由于不需要机房,对建筑结构及造价上有更大 的益处,这就使得建筑师在设计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给设计师以更大的自由,同时由于取消了机房,对业主来说,无机房电梯比有机房电梯的建筑成本要低。 3、由于一些仿古建筑大楼整体设计的特殊性及对屋顶的要求,必须在有效的高度内解决电梯问题,所以无机房电梯非常满足此类建筑需要,另外在有风景名胜的地方,由于机房在楼层高处,从而破坏其当地的民族异域性,如果使用无机房电梯,因为不必单独设置电梯的主机房,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高度。 4、不方便设置电梯机房的地方,如宾馆、酒店附属楼房、裙楼等。 二、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电梯相比较的缺点 1、噪音、震动及使用局限性 无机房的主机放置方式现今流行两种:一种为主机置于轿顶之上,通过井道内导向轮连接,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式,其噪音的影响都非常大,因为由于采用钢性连接,并且噪音都必须消化在井道里,再加上抱闸的声音,风扇的声音都会放大。所以,噪音方面,无机房明显比有机房大。另外,主机的刚性连接,共振现象不可避免的传到轿厢及导轨, 无

对轿厢及导轨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无机房的舒适感明显弱于有机房。由于此两项的影响,无机房电梯不适用于1.75/s以上的高速梯形。此外,由于井道壁承受的支撑力有限,所以无机房电梯的载重量一般不宜大于1150千克,过大的载重量对井道壁承载要求过高,而我们通常钢筋混凝土的厚度为200mm,砖混结构通常为240mm,不适合承载过大,所以在1.75m/s、1150千克以下梯形无机房可替代有机房,而大载量高速电梯,有机房电梯明显优于无机房电梯。 2、温度影响 电梯的发热量是比较大,同时它的多种电子元件承受高温能力均比较差,而且现在采用的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均采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其永磁同步电机的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易引起“失磁”现象。所以,现在国标里对机房的温度、排风量都有明确规定。无机房的主机等主要发热部件都在井道里,由于没有相应的降温和排风设施,从而导致无机房电梯的温度对主机及控制柜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全透明的观光梯更不适应安装无机房电梯,电梯内聚集的热气无法排出。所以,选择此类电梯一定要顷重。 3、故障维修及人员救援 无机房电梯维修和管理不如有机房电梯方便。无机房电梯维修和调试比较麻烦,因为再好的电梯也难免发生故障,而无机房电梯由于主机是装在梁上的,主机在井道内,要是主机(电动机)出现问题是很麻烦的,所以,国家标准明文规定有机房的电梯安全窗可以不用增设,而无机房必须增设,以便营救和检修、维修主机的方便性及安全性,所以在维修方面有机房电梯占据绝对优势,如果有空间还是建议用有机房的。另外,在人员救援方面,无

无机房电梯设计注意事项

无机房电梯设计注意事项 一无机房电梯设计方法电梯类产品。无论是哪种类型,即使是新型机种,必须要遵循保护乘员、载运的货物、所附依的建筑物以及电梯本身的安全,这些安全的准则即是强制性国家标准GB7588-1995中的0.5条至0.7条的规定,(这里不再详述这些内容,可参阅中国电梯1998年第1期中《浅述GB7588中EN81-1前言》一文解释)对无机房电梯亦不例外。因此首先要明确设计无机房电梯时应做好方案设计,如应先考虑满足上述安全准则,然后再可以进行具体设计,方案设计时应充分作正常运行、维修、检查、试验、救援以及其它特殊状况情况下"风险评价",应进行技术安全评审,必要时可聘请专家进行评定。当前有些单位在听取某些部件经销商的鼓动,在没有进行类似上述风险评价等工作,未经产品鉴定与批准手续,即不了解电梯安全规范标准要求,也不明白无机房应达到的安全准则,就直接生产销售给用户的做法是不妥当的。风险评价可参照GB/T16856-1997《机构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等相关标准。 二设计无机房电梯基本要求应该熟悉GB7588安全规范有关规定,因为该标准涉及到电梯每一部分的安全设计,无机房电梯应该充分遵照标准的要求去执行。虽然上述安全规范中没有具体提及无机房这种特例的产品,但具体条款已给无机房电梯设计规定了允许条件,如:6.1.2.1.1条"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井道的顶部空间,其条件是它们位于轿顶凸出部分的外面,并且检查和测试、维修工作能够完全地从轿顶或井道外面进行。" 6.1.2.1.2条:"曳引轮可以安装在井道内,其条件是:a.能够从机房进行检验、测试和维修工作;b.机房与井道间的开孔应尽可能小。"6.1.2.1.3条:"如果检验、测试和维修工作能够在井道外进行,则限速器可以安装在井道内"。上述条款说明,相对于现有机房来说,机房内除控制柜与主开关(含照明等开关,下同外,曳引机及导向轮与限速器是可以设置在井道内。剩下是如何安置控制柜与主开关问题),以及有关能在机房内完成的工作。实际上所谓无机房只是为了适应建筑物顶部的设计,去掉顶机房及下侧机房。由于电梯有很多操作是需要在机房内完成,所以还要给主开关与控制柜及机房内有关操作找到一个相当于机房的场所。请注意下列条款要求:13.4.1条:"在机房中,每台电梯都应单独设一只能切断该电梯所有供电电路的主开关。"13.4.2条:"在13.4.1中规定的主开关应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主开关的操作机构。"(在EN81-1.1998版本还规定:主开关在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或其它等效装置锁住,以确保不会出现误操作) 9.9.8条:"限速器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是完全可接近的。若限速器装于井道内,则应能从井道外面接近它。"9.9.9条:"在检查或测试期间,应有可能在一个较9.9.1规定低的速度下通过某种方式使限速器动作来使安全钳装置动作。"6.2.1条:"从公共道路到机房和滑轮间内的通道应a.设永久性电气照明装置,以获得适当亮度;b.任何时候能完全安全地方便地使用,而不需进入私人房屋。" 6.3.2.1条、6.3.5.1条、6.3.5.2条与6.3.6条规定了机房的尺寸应满足维修空间,机房的通风、湿度与照明等要求。12.5.1.2条:"在机房内应易于检查轿厢是否在开锁区。"12.4.2.4条:"装有12.5.1手动紧急操作装置的电梯驱动主机,应能用手松开制动器并需要以一持续力保持松开状态。" 以上条款是无机房电梯在去消顶机房而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无机房电梯设计的关键条款要求。由于上述条款要求(应该说是为了安全必须遵守的条款要求),通常来说顶层来往的人少,可在顶层或在较少人来往的层门旁设置主开关、电控柜及上述操作装置,当然其它能解决的方法均可以。而且这些装置必须在一个坚固的大柜内,这大柜的门

电梯技术文件范本

WTL166P-J027 大同煤矿集团塔山2×660MW坑口电厂二期扩建工程脱硫系统总承包 电梯技术协议

目录 附件1 技术规范 (1) 1 总则 (1) 2 工程概况 (1) 3设计和运行条件 (2) 4技术要求 (3) 5监造(检查)和性能验收试验 (6) 6设计与供货界限及范围 (6) 7 清洁,油漆,包装,装卸,运输与储存 (7) 附件2 供货范围 (7) 1 一般要求 (7) 2 供货及服务范围 (7) 附件3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9) 1. 一般要求 (9) 2技术资料内容和交付进度 (10) 附件4进度 (10) 1总则 (10) 2. 交货 (10) 附件5监造、工厂检查和性能验收试验 (11) 1监造 (11) 2 工厂检查 (12) 3 性能验收试验 (12) 附件6技术服务和联络 (13)

附件1 技术规范 1 总则 1.1本技术协议适用于大同煤矿集团塔山2×660MW坑口电厂二期扩建工程脱硫系统总承包电梯, 包括电梯的本体及其驱动装置、辅助设备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协议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保证提供符合技术协议要求和现行中国或国际通用标准的优质产品。 1.3供方提出的产品应完全符合本技术协议的要求。 1.4供方提供的设备应是全新的和先进的,并经过运行实践已证明是完全成熟可靠的产品。 1.5凡在供方设计范围之内的外购件或外购设备,供方至少要推荐2至3家产品供需方确认,而且需方有权单独采购,但技术上均由供方负责归口协调。 1.6在签订合同之后,到供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间内,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供方遵守这个要求,具体款项内容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1.7本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到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但不应低于最新中国国家标准。如果本技术协议与现行使用的有关中国标准以及中国部颁标准有明显抵触的条文,供方及时书面通知需方进行解决。 1.8本技术协议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9在今后合同谈判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一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信函等必须使用中文,如果供方提供的文件中使用另一种文字,则需有中文译本,在这种情况下,解释以中文为准。 1.10采用国际单位制。 2 工程概况 2.1 厂址概述 塔山电厂厂址位于塔山工业园区内。厂址位于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以东,利用坑口煤源,同时毗邻砌体材料厂和水泥厂,利于电厂灰渣的综合利用。厂址以北为园区调度中心和污水处理厂,以南为砌体材料厂。厂区场地现在标高为1076.00m—1073.00m。 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660MW机组全烟气脱硫。脱硫岛采用一炉一塔布置,不设增压风机、GGH及旁路烟道,吸收塔前烟道设置烟冷器,采用石灰石粉制浆系统,配置二级石膏脱水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 2.2 气象特征值 基本气象要素累年特征值如下: 大同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多风少雪,寒冷干燥;夏季暖热,雨量集中;春秋时间短暂,春季雨雪少,蒸发量大,易干旱;秋季雨水较少,气候凉爽。 水文气象条件表

无机房电梯系统结构与控制原理.

无机房电梯系统结构与控制原理 前言 电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之一。电梯一般由机械部分、电气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其中,电梯机械部分对应于人的躯体,电气部分对应于人的神经,控制部分对应于人的大脑。电梯的机械部分、电气部分通过控制部分协调控制,实现乘客或货物的安全提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成为衡量机电产品设计优劣的重要尺度。电梯业首OTIS公司凭借其一百五十年来延续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理念,于2000年设计完成的第二代新型无机房节能电梯GN2受到世界各国环保部门的青睐。本文主要介绍GN2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工作结构和电气控制基本原理。 一、电梯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传统电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传统电梯从空间位置上可分成四个部分:依附建筑物的机房和井道;运载乘客或货物的轿厢;乘客或货物出入轿厢的层站。即机房、井道、轿厢、层站。从电梯各构件部分功能看可分成八个部分: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如图1所示。

图1传统电梯结构原理图 (1电力拖动系统:由电动机、减速机、制动器、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和调速装置等组成,实现带电梯速度控制、提供驱动力; (2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轮、钢丝绳、导向轮和反绳轮等组成,实现电梯驱动 力的输出与传递; (3导向系统:包括轿厢的导轨、对重的导轨及其导轨架等,实现轿厢和对重活动自由度的限制,使其只能沿导轨运动; (4轿厢:包括轿厢架和轿厢体,运载乘客或货物的载体; (5门系统:包括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联动机构和门锁,实现运行时层与轿厢门的安全封闭和到站打开、乘客或货物安全进出;

无机房乘客电梯设计计算书

实用文档 目录 一、主要参数 (1) 二、曳引机选型计算 (1) 三、曳引条件计算 (2) 1、e fa的计算 (2) 2、装载工况 (3) 3、滞留工况时, (3) 4、紧急制停工况 (4) 四、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的计算 (4) 五、绳槽比压的计算 (5) 六、超速保护装置的选型 (5) 1、限速器 (5) 2、安全钳 (6) 3、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6) 4、缓冲器 (6) 七、轿厢导轨的选择和验算 (7) 1、安全钳动作时 (8) 2、正常使用,运行 (9) 3、正常使用,装卸载 (10) 八、轿厢导轨支架连接螺栓的选择、计算 (11) 九、轿架的强度计算 (12) 十、曳引机承重梁计算 (13) 十一、轿厢有效面积 (16) 十二、轿厢通风面积 (16) 十三、井道受力 (16) 十四、电气系统选型与计算说明 (17) 参考文献 (19)

FVF —P21乘客电梯设计计算书 一、主要参数 1、额定载重量:Q=1600kg 额定速度:1.75m/s 2、提升高度:81.7m 层、站: 23/23 3、曳引比:r =1:1 曳引包角a=170° 4、轿厢净尺寸(宽×深×高) 1500mm ×2300mm ×2300mm 5、层门、轿门开门尺寸 1100mm ×2100mm 6、开门形式:右旁开(厅外看) 7、轿厢自重:P 0=1950kg , 8、额定载重:Q=1600kg , 9、平衡系数选:q=0.45, 10、对重质量W=P 0+qQ=1950+0.45×1600=2670(kg ) 二、曳引机选型计算 1、曳引电动机功率计算 选择无齿曳引机 η102q 1QV N ) (功率-= 式中:v ——额定速度,v=1.75m/s 当曳引比r=1:1时,η=0.695 ) ()()(kw 72.21695.010245.0175.11600102q 1QV N =?-?=-=η 2、选择曳引机 选用常熟YJ245D-1.75型曳引机,其参数如下: 额定功率N 0=26Kw , 额定转速1440r/min , 主轴静载11000kg , 额定转矩3722Nm, 曳引轮节径D=650mm=0.65m ,减速比:I = 55:2 曳引钢丝绳根数与直径n 0×dr=7×φ13,8×19S+FC , 绳轮槽形切口角β=96.5°,γ=30° 交流变压变频(VVVF ),集选控制(JX ) 3、校核 (1)功率N 0=26kw>N=21.72(kw ),通过。 (2)电动机变频调定额定转速 ) (r/min 7.1414265.05575.160D r i v 06n 1=????==ππ 电动机额定转速为1440r/min ,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