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海峡安全问题与中国的战略对策
美国对中国太平洋航线安全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第2 期
第二 ,实行 “ 双锚 ”战略 。近 年来 美国在 东北 亚地 区加强 了其与 日本和 韩 国的双 边军 事同盟 ,同时又在 南 太 平洋地 区加 强 了与澳大利 亚 的军事 同盟 ,美 国军 方将 其称为 “ 双锚 ”战 略 :一方面 中国 必须通 过 日本西 南诸
1 年 的全球 军事部 署调整 计划 ,五 角大楼 强调将 太平洋 0 舰 船 所 占的份 额 进 一 步 扩 大到 6 % ,正 好 与该 地 区 的 0 贸易和 运输 日益 一致 。 由此可见 ,美 国调整 军事 部署 的 目的之一就 是控 制战 略运 输通道 、遏 制对 其具 有威胁 的
并处于中间位置 ,与东北亚、 台湾地区和南海几乎是 等距
力,特别是在 应付 突发事件 时的协调 配合 ,确保海上重要
交通线的安 的核 心是 控制
海 上 通道 尤 其 是 关键 的 咽喉 要 道 ,为此 早 在 1 8 年 美 96 军 就 宣布 要 在 战 时控 制世 界 上 1 个 重要 的海 上 咽 喉 要 6
两个基地群构成 一条 “ 岛屿锁链”式的 “ 前沿基地带 ”,
第五 ,与盟国进行联合 军演 。在东北亚 ,美 日两国军 队每年都 要举 行联 合军演 ,特 别是2 1 年1 月初 ,日美两 0 0 2 国从北海道到冲绳海域进行 的 “ 利剑 ”联 合军演是近年来
控 制着 战略地位十 分重要 的航道 、海峡和 海域。如东北亚
峡 、 马 六 甲海 峡 。2 0 年 美 国国 防 大学 又 开列 出一 份 02
新 的海上 咽喉要 道名 单 ,共计2 个 ,其 中西太平 洋包括 2 马 六 甲海 峡 、巽他海 峡 、龙 目海峡 、 吕宋海 峡、 新加坡
第 四 ,调 整 军事 部 署 。 美 国 因 与 太平 洋 水 系 的联 系 ,一直在积 极参 与亚 太事务 。进入2 世纪 以来 ,美 国 1 军事 战略 的重 点更是 从欧洲 转 向亚太地 区 ,特 别是西 太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其对策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其对策作者:张智文来源:《世纪桥》2016年第10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
建设海洋强国要求我国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方面要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同时要解决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钓鱼岛争端和南海问题)。
我国的战略对策主要有:加强国防建设,构建新型海洋强国等。
关键词:海洋;安全;形势;对策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84-02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希望。
几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洋权益为基础的。
国内外的历史都证明:“向海则兴,背海则衰”的道理。
一、海洋的战略地位及作用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海洋成了全球经济发展和各国家争夺的战略安全空间。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竞相制定了逐鹿海洋的发展战略,试图从海洋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不仅美国和日本等传统的海洋大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纷纷制定国家级海洋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一战略,说明海洋安全建设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因此,我国要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解决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钓鱼岛争端和南海问题),以保障实施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安全环境,从而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
如果失去钓鱼岛,我国不仅要丢失大片的管辖海域和巨大的海洋资源,而且我国的战略安全空间将被大大压缩,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就完全暴露在美日的监控之下,十分危险,我国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难度就更大了。
同时会形成多米诺骨牌的负面效应,刺激南海周边国家进一步采取冒险措施,危害我国南海主权,不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
朝鲜半岛局势与大国间的博弈

朝鲜半岛局势与大国间的博弈王瑞香朝鲜半岛问题是当今倍受世人关注的国际热点问题之一。
朝鲜半岛素有“亚洲的巴尔干”之称,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时而紧张时而和缓,始终处于流变状态,形成了一种“战则战败,和则和败,不战不和不统不败”的怪异局面,因此被称之为“冷战活化石”、“晴雨表”。
也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
特别是朝核问题出现以来,伴随着危机的一次次升级,朝鲜半岛南北部的矛盾在加深,相关大国之间的争斗和博弈也由此展开,使得朝鲜半岛局势变得波谲云诡,特别是从2009年朝鲜第二次核试验和2010年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金正日突然离世后不满三十岁的金正恩继位以及今年4月朝鲜再次发射光明星卫星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甚至一度达到失控状态,已经构成了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威胁,也使朝鲜半岛局势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大国,一衣带水的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的演变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常用一个词汇来描绘就是“唇齿相依”,因此每当朝鲜半岛风云突变之时,在国际政治与外交场合,总能看到中国高层官员积极斡旋的身影,至于朝鲜半岛局势到底有着怎样深层次的背景,它的发展演变与相关大国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中国政府对待朝鲜半岛局势尤其是朝核问题的立场怎样,围绕这些问题,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下简单的梳理。
1、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与实质2、朝核危机和六方会谈3、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由于水平和研究领域所限,加上时间仓促,只能给大家作一些浅层次的阐述与分析,还希望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与实质(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1、地缘政治的特殊性是朝鲜半岛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原因。
地处欧亚大陆东部的朝鲜半岛,是大陆势力与海洋势力的交汇点,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
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在国际关系和安全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成为“开启东北亚之门”的钥匙。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环境及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不仅决定了其在东北亚地区的特殊国际政治地位,而且也使其成为大国利益盘根错节的一个较量场所。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本质来看,维护海权是确保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权、海洋空间活动自由权以及生存与发展权。
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海洋区域的活动享有自由权的话,在和平时期就能够自由地在海上进行商业航行、经济开发、科学考察等活动,使本国的领海主权、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当前中国的海上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中国海洋国土受侵犯的情况日益严重,海洋权益和资源不断受到外国侵占。
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解决中国海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国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以及走向海洋强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一、关于海权内涵的理解“海权”(Sea Power)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和战略学家马汉提出来的,“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1]1-2即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认识、开发、利用、管理、控制和保护海洋的实力与能力。
现代海权是指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运用各种海上力量经略海洋,捍卫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以及其它各种海洋权益,以确保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进而成为海洋强国。
第一,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手段来看,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海上军事力量是海权的支柱和后盾,它的主体和核心是海军,“一国海军力量及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与制约该国海权的运用与发展。
”海上非军事力量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与海洋有关的一切因素,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实力,如海洋经济、港湾条件、海外基地等;二是软实力,如海洋意识、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管理等。
第二,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和其它各种海洋权益。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它国际海洋法的规定,一个国家在海洋上有广泛的权利:一是维护海洋的和平使用权。
海洋只用于和平目的,当一个国家海洋权益受到海上武力威胁或破坏时,可行使自卫权以及向国际法院、海洋法庭等诉讼的权利。
吉林大学大二下形势与政策——朝核

约公元前108-57年
公元前37年-公元4世纪 公元前57年-公元668年 公元668-935年 公元901-936年 公元936-1392年 公元1392-1876年 公元1876-1945年
一、朝鲜半岛问题概述
(二) 韩朝对峙
•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战 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 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三 八线,美国和苏联分别占 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 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 可。 • 三八线以北面积占朝鲜半 岛总面积的57%,人口占总 人口的30%,南部面积占总 面积的43%。朝鲜半岛北部 为工业区,南部则是主要 的粮食产区。
朝鲜打“核”牌的缘由
• 从根本上讲,朝核问题是半岛分裂状态引发的影响地区安全的 重大问题。 • 冷战的‚意外‛结束,打破了朝鲜半岛原有的力量平衡,使朝 鲜统治承受多重压力; • 经济方面,美对朝实行经济与技术的双重封锁,半岛南北经济 差距扩大,即使朝鲜人均资源占有率很高,但是从1960年的韩 国不足朝鲜的三分之一,到2007年韩国是朝鲜的20倍。 • 军事方面,美对朝不时做出威胁举措,半岛分裂、南北军事对 峙,朝鲜一直极度忧虑于自身安全。 • 政治方面,美朝双方的不信任根深蒂固,缺乏政治互信。美国 指责朝鲜是‚恐怖主义国家‛‚邪恶轴心‛,不愿意与其直接 对话。同时,美国鼓动西方国家不单独与朝鲜接触。朝鲜看来, 保障朝鲜半岛和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本问题在于终止朝美之间的 敌对关系。
一、朝鲜半岛问题概述
(二) 韩朝对峙
• 1948年8月、9月,朝鲜半岛南北 先后成立大韩民国(ROK)和朝 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DPRK)。 10月,苏联把北部的行政权移交 朝鲜人民,12月苏军全部撤离。 半年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 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 • 朝鲜半岛国土和民族的分裂,造 成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 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当时朝鲜 半岛总人口为3000万人,38线以 南人口2100万,以北为900万人 口。
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

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引言:朝核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朝鲜于2006年首次进行核试验以来,朝鲜半岛陷入了一系列紧张局势,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
朝核问题涉及到的不仅是朝鲜半岛的安全,还涉及到了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朝核问题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并分析解决朝核问题的途径与策略。
一、朝核问题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1. 地区军事平衡的威胁朝核问题的存在对于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造成了威胁。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能力使其在地区军事力量中获得了一定的优势,这一优势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军备竞赛。
例如,韩国可能会加强自身的防御力量,日本可能会考虑重新拥有核武器,这将进一步加剧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
2. 地区安全合作的困难朝核问题的存在使得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与朝鲜有争议的国家来说,如韩国和日本,他们在制定地区安全合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朝核问题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导致地区国家在与其他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使得地区安全合作的进程受阻。
3. 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受挫朝核问题的存在也可能对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阻碍。
首先,地区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引发冲突和战争,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朝核问题的存在也会使得国际社会对该地区的投资和合作持观望态度,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解决朝核问题的途径与策略:1. 多边外交对话多边外交对话是解决朝核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各方的对话和协商,可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共同利益点,并形成共识。
相关各方应着眼于实现朝核问题的可持续解决,通过谈判等方式来推动朝鲜放弃核武器,同时满足其安全和经济发展需求。
2. 应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在解决朝核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安全理事会、六方会谈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间的合作应被加强。
各国应共同制定解决朝核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并采取联合行动来实施这些计划。
3. 制裁和压力手段制裁和压力手段也是解决朝核问题的一种策略。
对朝鲜核问题解决方案

对朝鲜核问题解决方案篇一:朝鲜半岛核问题,总结,超全一、朝核危机的由来朝鲜半岛问题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朝鲜核危机的由来及其实质。
让学生懂得观察国际风云的变化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清问题的实质。
朝鲜核危机表面是朝鲜在内政外交方面寻求突破,实质是美国为维持其世界霸权必须要保持其在朝鲜半岛存在的结果。
一、朝核危机的由来1右二、朝鲜挑起核危机的原因2左三、朝核问题的危害3左四、朝鲜核问题的前景,即解决方案4左五、大国(含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决定其在解决朝鲜核危机中的态度及作用5左六、中国政府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立场7左七、我国在朝鲜核危机问题的和平解决上应该怎么做7右八、中国促进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已经发挥作用8左九、中国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的重大意义9左十、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9右十一、半岛统一对中国的影响:10右十二、原来的一道材料分析题10右阅读:朝鲜问题对台湾启示11左1答:首先,所谓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一般认为是朝鲜为在孤立无援中寻找核庇护。
我们说,目前的朝核危机是历史上朝核危机的延续,朝核问题由来已久:1、朝核问题总体来说是冷战结束后的遗留问题。
冷战时期,东北亚的大格局是北三角(中苏朝)和南三角(美日韩)两个阵营的对垒。
这两个阵营也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
虽然敌视,但由于势均力敌,战争得以避免。
2、冷战结束,东北亚的局势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方面北三角瓦解,另一方面南三角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
这种加强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美韩同盟得到加强;第二,驻韩美军仍然存在;第三,美国对韩国实施核保护。
3、中俄外交的变化对朝鲜产生了巨大影响。
俄罗斯新生政权实行全面西化,在韩朝问题上一边倒地转为亲韩;中国也于1992年8月宣布与韩国建交。
来自同盟国家的后盾支援日渐瓦解了,敌对势力却越发强大。
朝鲜半岛核问题如何解决

朝鲜半岛核问题如何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国际安全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对整个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通过政治、外交、经济等多种手段,寻求一个全面、持久、和平的解决方案。
首先,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互信。
长期以来,朝美之间的敌对状态和互不信任是导致核问题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双方应通过坦诚的对话和实际行动,逐步消除彼此的疑虑。
例如,美国可以采取一些实质性的措施,如放松对朝鲜的经济制裁,以显示其解决问题的诚意;朝鲜则可以暂停核试验和导弹发射活动,为对话创造良好的氛围。
其次,通过多边外交努力推动和平解决是必不可少的。
六方会谈曾经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陷入停滞。
现在,应当重新激活并充分发挥六方会谈的作用,让相关各方能够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进行协商。
同时,积极推动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在经济方面,为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和发展机会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部分原因是出于对自身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担忧。
如果国际社会能够为朝鲜提供可靠的经济发展支持,帮助其改善民生,发展基础设施,那么朝鲜可能会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国际经济合作项目,吸引外资进入朝鲜,促进其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军事管控也是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关各方应避免采取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军事行动,同时建立有效的军事互信机制。
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军事热线、定期进行军事交流等方式,减少误判和冲突的风险。
此外,文化和民间交流也能够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促进朝鲜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增进民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有助于打破隔阂,为政治解决创造良好的民意基础。
从长远来看,建立一个稳定、和平的朝鲜半岛安全机制是根本之策。
这需要明确各方的安全关切和利益诉求,制定一套符合各方利益的规则和制度,确保朝鲜半岛的长治久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朝鲜海峡安全问题与中国的战略对策 作者:史春林 李秀英 来源:《东疆学刊》2014年第04期
[摘要]朝鲜海峡是东北亚地区的海上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对于中国来说,朝鲜海峡不仅是中国北向航线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舰船突破第一岛链封锁、驶向太平洋的战略出海口。但目前却有许多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朝鲜海峡的安全畅通,特别是有关海洋大国对朝鲜海峡的争夺和控制,以及朝鲜海峡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和朝鲜半岛问题等因素对该通道的安全畅通影响很大。对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综合运用有关国际海洋法、海上安全合作、海上战略威慑、海上危机预警与管控等手段,确保朝鲜海峡安全畅通,进而确保国家经济和贸易安全。
[关键词]朝鲜海峡;安全畅通;中国战略 [中图分类号] D8293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007(2014)04005306 朝鲜海峡位于北太平洋西缘,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位于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及九州岛之间的整条通道,朝鲜称为“朝鲜海峡”,韩国称为“大韩海峡”,日本称为“对马海峡”;从狭义上来讲,是指朝鲜半岛与日本对马岛之间的水道,朝鲜和韩国都称为“釜山海峡”或“釜山水道”,日本称为“朝鲜海峡”或“对马海峡西水道”。本文所指是广义上的朝鲜海峡,其略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00千米,宽约180千米,大都水深50-100米。朝鲜海峡是东北亚重要的海上通道,是中国舰船进出太平洋的海上咽喉要道。但目前朝鲜海峡却面临一系列安全问题,对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中国舰船在朝鲜海峡的航行安全。
一、朝鲜海峡的重要地位 朝鲜海峡交通和战略地位都十分重要,被称为东北亚海上门户,“谁控制朝鲜海峡,谁就控制了东北亚的门户”。[1](145)
1.朝鲜海峡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是朝鲜海峡海运条件良好,特别是海峡进出口宽敞,航道顺畅。二是朝鲜海峡沿岸港口众多。日本沿岸一侧有北九州、下关、福冈、关门、长崎等重要港口。韩国沿岸一侧有釜山、镇海、丽水、木浦等重要港口。三是朝鲜海峡地处东北亚海上交通要冲,东北接日本海,西口过济州海峡通向黄海,西南接东海,向东能出入太平洋,向北可到达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四是朝鲜海峡为东北亚海上贸易捷径,来往于朝鲜半岛两侧、中国北部、日本西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船只频繁出入此海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朝鲜海峡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价值。 一是朝鲜海峡形势险要,朝鲜半岛及其附近岛屿扼守海峡北翼,对这一海上枢纽具有控制作用。雄踞海峡中部的对马岛素有“日本国防第一线”之称,是日本通往朝鲜半岛的跳板。西口有海峡中最大的岛屿——济州岛,也是韩国第一大岛,扼黄海、东海通往日本海的要冲。另外,朝鲜海峡北侧有韩国的巨济岛,东南侧有日本的壹岐岛、福江岛,这些也都是控制海峡的战略要地。二是朝鲜海峡沿岸军事基地众多,日本沿岸有佐世保、北九州、对马岛等军事基地;韩国沿岸有釜山、镇海、济州等军事基地。三是朝鲜海峡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进行封锁与反封锁的必争之地。如1597-1598年,中国明王朝和朝鲜王朝为抗击日军入侵,联合在朝鲜海峡进行了著名的“鸣梁海战”和“露梁海战”,两度大败日军,取得“壬辰战争”的胜利。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在朝鲜海峡发生过“对马海战”,俄太平洋舰队覆灭,日本取得制海权。二战期间美国把朝鲜海峡作为封锁的重点,二战后期美军太平洋舰队潜艇由此进入日本海,展开对日本的战时航运封锁。朝鲜战争期间,朝鲜海峡是美国的后勤支援通道。冷战时期,朝鲜海峡是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海军活动的主要区域,是美国及其日韩盟国封锁苏联太平洋舰队的一道“鬼门关”。至今朝鲜海峡仍是美国与俄罗斯争夺海上通道的焦点之一,一方面朝鲜海峡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从远东海军基地南下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也是美、日、韩舰队前往日本海进行单独或联合军演的咽喉要道。
对中国来说,朝鲜海峡是中国经东海和黄海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之间进行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目前,由中国港口北上,经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抵达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港口,或继续北上经日本海抵达俄罗斯远东港口,是中国与上述东北亚国家距离最近的贸易航线。或经朝鲜海峡和阿拉斯加湾通往北美,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中国远洋航线。上述中国经朝鲜海峡前往东北亚和北美的北向航线约占中国对外贸易量的25% [2] (422),一旦这条航线中断,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在快速消融,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北冰洋有可能实现夏季通航或全年通航,届时中国经朝鲜海峡北上过北冰洋通往欧洲的航线将比目前南下经印度洋的航线缩短40%左右[3] (258),同时还可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等咽喉水道的依赖,因此中国经朝鲜海峡的北向航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影响朝鲜海峡安全的主要因素 从影响朝鲜海峡安全的因素来看,目前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间接因素,特别是朝鲜海峡所在的东北亚有关海洋权益争端和朝鲜海峡周边的复杂局势等都对会朝鲜海峡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1.朝鲜海峡的沿岸国有关海洋立法的因素。 一方面,从朝鲜海峡沿岸国韩国来看,一是在韩国有关海洋资源开发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早在1952年1月,韩国就发表了《关于毗邻海域主权的总统声明》,把其离海岸约20-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0海里内发现的一切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置于其管辖之下,由此引发了与日本长达十几年的渔业争端。1970年5月,韩国颁布了《海底矿物资源开采法的实施令》,公布了韩国7个石油开发区的地理坐标,但有4个石油开发区西侧与中国在黄海和东海的海洋权益主张相重叠,对此中国政府多次提出强烈抗议。1974年韩国和日本签订了《建立韩日共同开发区的协定》,由于这个开发区影响到中国在东海的权利主张,中国政府对此也多次表示了强烈抗议。1998年韩日又签订了新的渔业协定,擅自规定了他们在东中国海的共同捕鱼区的范围,即济州岛南部暂定水域,该范围处在东海中、日、韩三国交界争议水域,但韩、日并没有与中国商量,侵犯了中国专属经济区主权权利[4] (304~308),再次引发中国抗议。
二是在韩国有关领海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994年韩国将其南部属于朝鲜海峡的济州海峡的领海宽度扩大至12海里,导致其他国家舰船只能从朝鲜海峡和济州海峡的中间航行通过。另外韩国划分领海范围时,在好几个地方采用的特别直线基线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应用直线基线要求的地理条件,其应采用低潮线。而韩国的直线基线划法导致有近20,260平方千米的海域被其声称为内水,而该水域实际上属于领海或公海。
三是在韩国有关专属经济区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996年8月韩国颁布了《专属经济区法》,宣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韩国在不同的海域却采取了不同的划界原则,如在东海,韩国在济州岛以南对日本一侧主张自然延伸,对中国一侧却主张中间线,在朝鲜海峡则以海峡中心线划定。韩国的上述主张,与中国倡导的根据公平原则来进行海上划界的主张存在分歧。
另一方面,从日本来看,日本在2007年4月通过了《海洋建筑物安全地带设置法》,该法有关划定海上安全地带及其排他性管制的规定,超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沿海国管辖权的范围,改变了这些水域的国际法律地位,扩大了日本在海上的掌控据点,使中国舰船通过朝鲜海峡进出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处在日本管辖之下。
总之,朝鲜海峡沿岸国韩国和日本的国内立法中的有些权利主张超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方面,两国扩大了各自的海洋管辖范围,加强了对各自邻接海域的控制,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朝鲜海峡的航行自由;另一方面,韩、日所宣称的海洋管辖范围侵害了中国的海洋权益,使得彼此之间存在矛盾,如果矛盾激化造成局部不稳,会间接威胁到朝鲜海峡的安全。
2.美国及其盟国夺控朝鲜海峡的因素。 朝鲜海峡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和碰撞的多发地区,因此成为大国争夺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美国及其与日、韩军事同盟对朝鲜海峡的垄断控制会严重威胁到其他国家舰船在此航行。如1986年美国就宣称要控制16个用于国际航行的海上咽喉要道,2002年美国国防大学则提出要控制22个海上咽喉要道[5] (146),其中在东北亚就包括朝鲜海峡。为此,美国及其盟国采取了以下手段来加强对朝鲜海峡的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是利用岛链对朝鲜海峡进行封锁。在西太平洋有一系列呈弧线形分布的岛屿,美国及其盟国在冷战时期利用这些岛屿建立了针对新中国的岛链封锁。目前,美国及其盟国继续发挥这些岛链的封锁功能,并把朝鲜海峡作为控制中国出海口的首要环节,企图把中国海上力量围困在近海。[6] (53)
二是加紧在朝鲜海峡周围进行军事部署。首先,在朝鲜海峡周围建立庞大的军事基地群。二战后,美国与日、韩盟国合作在东北亚建立了以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为中心的东北亚基地群。如朝鲜海峡沿岸韩国一侧,目前镇海为美国驻韩海军司令部驻地、韩国海军舰队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地。釜山为韩国海军第3舰队司令部驻地,其东北濒日本海的北坪为韩国海军第1舰队司令部驻地。在朝鲜海峡沿岸日本一侧,佐世保为美国第7舰队供应支援基地、日本海上自卫队佐世堡地方队司令部驻地。横须贺则号称“东洋第一军港”,是美海军最大的海外基地和惟一的海外航母的母港,目前为美国第7舰队司令部驻地。而且佐世保与横须贺分别位于日本东西海岸,互为犄角,是控制朝鲜海峡的“钥匙”,一旦发生战事,这两个基地将构成美军第一条战线。[7]
其次,美国与日、韩盟国签署防卫文件加强对朝鲜海峡的控制,早在1960年签订的《美日安保条约》就规定美日联合防卫区包括朝鲜海峡。1978年签订的《美日防卫合作指导方针》规定,日本承担监视和封锁朝鲜海峡的任务。因此冷战时期,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奉行“封锁护航”战略,以封锁朝鲜海峡作为主要作战任务之一,平时对过往船只进行严密监视,战时则通过布设水雷、设置水中障碍物、反潜作战、水面战斗以及由陆基对船舶发射导弹或炮弹攻击等手段对海峡实施封锁,掌握战场主动权。目前,美日仍持这一构想,并表示随着形势的发展有必要研究封锁朝鲜海峡的具体办法。同时韩国也发表《国防白皮书》,提出要加强对朝鲜海峡的控制。
再次,加强在朝鲜海峡周边的兵力部署。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积极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亚太战略运输通道。为此,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国韩、日不断加强在朝鲜海峡周边的军事力量。如2010年“天安”号事件后,美国暂缓削减驻韩美军计划,将兵力保持在2.85万人,向韩军移交作战指挥权的期限也由2012年推迟到2015年。同时,韩国投巨资在朝鲜海峡中最大的岛屿——济州岛加紧修建海军基地,并部署数十艘驱逐舰和护卫舰以及美制P-3C型反潜巡逻机,2015年竣工后将成为韩国海军控制朝鲜海峡的前哨基地。日本防卫当局近年来则加强了朝鲜海峡中的对马岛的驻军。美国及其日、韩盟国在朝鲜海峡附近还不断进行联合军演。早在1983年2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就曾在大分县海岸外进行了封锁朝鲜海峡的模拟演习,近年来美日韩军队每年都要在朝鲜海峡周边海域举行十几场大规模的联合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