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桥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桥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桥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15日在桥西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周立新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15日在桥西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桥西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周立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本届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启了建设现代化主城区的新征程。

一、突出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再上新台阶

五年来,以强化服务意识为基础,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抓税源、促项目、引投资、调结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实施财税强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

1

总值完成249.4亿元,是2006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9%,在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市内区首位的基础上,当年总量居市内区第一,增速列全市第一;全部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24.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1亿元,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长25.9%,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连续六年位居市内区第一。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高速增长,增速均列市内区第一,经济实力跃居全市前列。

强化投资拉动,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五年安排亿元项目120个,总投资851亿元。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1亿元,是2006年的3倍,年均增长24.3%,增速列全市第一。其中:投资超百亿元的祥云国际项目加紧施工建设、华润项目正在前期谋划;恒大城一期、联邦名都、春江花月等重点房地产项目相继建成;中烟宾馆、省烟草物流中心、中银广场、工行客户服务中心等立区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金世界、万象天成、中华商务广场等20余个重点商贸项目建成投用,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日趋明晰。

创新招商方式,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注重“招大”、“选优”,沃尔玛、百盛、洲际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陆续签约;河北钢铁、张石高速、冀运集团等64家知名企业先后入驻,总部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62%。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利玛纺织品、中顺农业、2

桥睿贸易等20家外资企业相继成立,2011年,利用外资4.7亿美元,是2006年的43.4倍,年均增长112.6%,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注重调整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挥金融产业聚集区旗舰优势,以260万平方米新建、在建商业楼宇为平台,成功吸引浦发、中信、兴业、东亚、渤海银行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金融企业入驻,辖区各类金融机构达180家,金融企业对税收贡献率达29%。不断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红旗大街沿线教育文化产业、“两环”沿线物流产业日益繁荣,现代服务业业态更加丰富。大力支持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南小街酒吧街、新石中路夜市、时光餐饮街等夜经济、特色街区健康发展,建成国家、省级商业示范社区9个、便民市场18个,完善了区街居三级便民服务网络。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87.8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9%,总量和增速均列全市首位,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0.4︰24.4︰75.2 ,服务业成为加快城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突出品位提升,城区形象在互动联动中展现新面貌

五年来,紧扣城区面貌大变样、上水平的机遇,以争创“省会最清洁主城区”为目标,坚持以拆促建、精细管理,城区建设管理成效显著,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三年大变样先进单位”称号,荣获市“三年大变样突出贡献奖”。

拆建结合,新旧联动,发展空间大幅拓展。以基础设施建设

3

为着力点,举全区之力圆满完成了民心广场、中裕立交桥、铁路货运线、石环公路等30余项重点工程建设拆迁工作。以旧城区改造为切入点,相继完成了青年街市场、石家庄卷烟厂、珍极酿造厂、石家庄监狱等20余处老旧城区拆迁改造,珍集小区、恒大城等一批提升城区形象、改善居住环境的“新生”项目陆续竣工。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点,全面启动并基本完成了玉村、小谈、振一街、东五里等9个村(居)的拆迁任务,建成回迁楼55栋86万平方米,7200户村(居)民乔迁新居。全力以赴推动新客站广场拆迁工作,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五年来,全区拆迁拆违1200万平方米,名列全市第一,共腾地309万平方米,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拓展出大量空间。

精抓细管,全民互动,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区管理实现重心下移,在全市率先实施城管进社区、农村城管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了数字化城管三级网络体系。创新管理模式,试行了市容管理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2000余人的城管义务监督员队伍和600支社区居民义务清扫队,构建起在线监控、快速反应、协调联动、有效处臵的“大城管”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全市考评位次大幅前移的历史性突破。

强力整治,规划先动,城区魅力充分彰显。以“三横三纵”等主街主路为重点,全方位实施街道景观整治,共完成楼宇“平改坡”453栋、清洗粉刷659栋、品质提升88栋,安装夜景设施80余处,新增绿化1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1%,城区品位不断4

提升。创建市容管理达标街道32条、达标小区32个,设臵停车场140处,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积极开展“洗城净天”活动,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创建环卫标准街道6条。加强扬尘和大气治理,累计拆除锅炉172台,推广使用低硫煤7.8万吨,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突出和谐稳定,社会事业在共建共享中取得新进步

五年来,以惠民、安民、利民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出特色、出亮点。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累计发放低保金5190万元、廉租房补贴1725万元、医疗救助金358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起一站式医疗救助结算系统,荣获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称号。积极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为1313户家庭申请了实物配租,启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红河小区项目。加强劳动监察执法,累计为劳动者追讨工资9060万元。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办全市首家免费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称号。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范围,登记参保人数达11.9万人。健全就业援助体系,新增就业岗位65961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1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安全稳定局面继续巩固。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创建“魅力社区”37个,开通了省会首家“12349社区服务热线”,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

5

入开展地沟油、问题乳粉等专项检查治理行动,建成食品安全监管站12个,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8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先进单位”。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认真做好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加强“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建设,建立了区级信访接待中心,社会形势和谐稳定。逐步规范物业管理,实现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累计解决物业管理投诉356件,消除重点供暖隐患85处。

科教文卫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增强科技服务发展的能力,127项课题列入国家及省、市科技计划,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全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级“防震减灾先进单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被评为全省首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新教育实验”成果享誉全国。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举办“彩色周末”等文体活动500余次,连续五年荣获全市“文化活动先进区”称号,社区文化工作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肯定。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优化整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创建了我省唯一一家全国社区护理师资格培训基地和11家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荣获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达标验收。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军民共建计生“三联六化机制”受到国家计生委、北京军区表彰。圆满完成“六普”6

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积极开展双拥工作,荣获全省“爱国拥军先进单位”称号。物价、土地、档案、人防、工商、技术监督、民族宗教、残疾人、妇女儿童、国防及人民武装等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

四、突出服务提升,政府建设在勤廉务实中树立新形象

五年来,坚持依法行政、勤政为民,不断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倡导勤勉务实的优良作风,机关效能明显提升。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健全审计监督制度,完成各类审计项目117项。加大行政监察力度,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8件,政府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依法行政有序展开。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累计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42件,办结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到100%。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群众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加强执法培训,累计培训执法人员3000人(次)。严格机构编制管理,人员编制、机构设臵和领导职数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五年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调结构、保增长,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五年来,

7

我们顺势而为,迎难而上,争取到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立区项目,有效增强了发展动力和后劲。五年来,我们广泛汇聚民智,珍惜民力,推动了征地拆迁、城市建设、精细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开展,初步实现了从老城区向靓丽一流新城区的转变。五年来,我们坚持高点定位,争先创优,先后打造了和谐社区、养老服务、军地共建、教育现代化、低保规范化等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了中心城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人民群众,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单位、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桥西区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始终在高基数下高增长,但随着“盘子”增大,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的难度较大。二是服务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还不够大。三是旧城区改造、重点项目拆迁任务还很艰巨。四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与所处省会中心区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五是一些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还很突出。六是土地资源有限,发展空间受制约,还需进一步整合、盘活。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迎难而上、全力破解,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8

更大发展奠定基础。

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

未来五年,我区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期、城区建设的跨越提升期、社会事业的全面突破期。抢抓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重要开发区域、全省推进沿渤海和环京津地区聚集发展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顽强拼搏,新一届政府在未来五年大有可为。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和省经济工作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区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繁华现代、靓丽文明、和谐幸福新桥西的目标,以优化环境为突破口,切实发挥区位优势,构建“一心、两环、三街、四路、五大方向、六大战略、七大片区”经济发展格局,调结构,聚财富,推动城区经济聚集式发展;高效建,精细管,推动城区建设管理创一流;惠民生,暖民心,推动辖区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再上水平。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未来五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特点、打造亮点,集中力量抓好六项工作。

——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经济“增速”和“增量”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坚持项目拉动,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效能,保持经济强劲

9

增长态势,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

——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科学发展的中心环节。不断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找准并把握桥西科学发展的关键和要害,有效应对高位增长、区域竞争、资源开发“三大挑战”。

——把提升城市品位作为率先发展的基础保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坚持更高标准,注重继承创新,紧贴群众生活,完善精细管理,加快城区现代化建设步伐,使环境面貌上水平、出品位。

——把推进民生事业作为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感,使全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扎实开展好信访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倾听群众意愿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和谐氛围。

——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高效发展的关键之举。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职能、转变作风,加快管理创新,努力营造最佳的政策、政务、法治和市场环境,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竞争软实力。

2012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

10

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全力以赴起好步、开好局,为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围绕核心带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传统服务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做强的要求,拓展三产服务业,力促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以规划为引领,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心、两环、三街、四路、五大方向、六大战略、七大片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全方位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培育壮大服务型经济。发挥中央商务商贸金融核心区的集聚优势,加强金融环境建设,积极争取更多的中外金融机构入驻。凭借“两环”便利的交通条件,结合玉村、东良厢改造,发展一批商贸商务、会展中心,打造二环商贸经济隆起带;推行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并积极推进宇翔国际物流中心、华北燕赵物流园、苏宁电器物流配送基地等项目的谋划和建设,打造石环物流产业隆起带。沿中华大街、红旗大街、友谊大街“三街”和中山路、自强路、裕华路、槐安路“四路”,谋划建设一批以文化、教育、医药、商贸为品牌的高

11

端商务楼宇,积极引进大公司、大财团总部入驻。以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金融经济、商贸经济、知识经济“五大方向”为重点,深化大改造、大开发、大招商、大项目、大管理、大和谐“六大战略”,打造“七大片区”——依托裕华路、中华大街,以海悦天地、万象天成为支撑,打造中裕高端商务商贸区;以新客站及广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成规模、创品牌、上档次、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新客站现代商务商贸区;结合大谈、小谈、北杜、城角庄改造,将裕西公园周边打造成裕西精品商务商贸区;依托槐安路,结合振头城中村改造,打造集商住、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槐安西路综合商业商务区;依托红旗大街西南高教区和省级科研院所,重点推进职教中心教学培训楼、高新技术产业环境设施及研发设计中心等项目谋划建设,大力发展专家咨询、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省会西南文化商务商贸区;结合石桥、孔寨等村改造,在市车管所周边大力发展汽车会展、汽车物流、汽车维修服务及二手车交易等产业,打造省会西部规模最大的汽车贸易特色商务区;结合东简良、留营改造,以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加快华北食品城升级改造步伐,建设特色市场,打造辐射全国的省会西部商贸流通区。进一步规范便民市场、早夜市和特色街区建设,逐步优化社区服务布局、完善服务功能,在方便辖区居民生活的同时,打造城市生活新亮点,实现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错位互补共同发展。

增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以省会创建12

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区本级科技三费资金投入,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振新高科创业园和石家庄高新技术企业辅导基地建设,全面挖掘辖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积极为企业和科研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以大谈都市农业观光园项目为重点,借助南水北调和环城水系等环境资源,发展以绿色生态、特色种养、休闲观光、现代园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优质发展环境,积极支持桥西糖烟酒、新兴药业等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通过有针对性地建立银企对接,以及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使其尽快发展壮大。

二、围绕夯实基础,强化投资拉动和税源建设,加快推动区域经济聚势发展

大力培植优势税源,吸引支撑项目,提高招商质量,巩固在省会发展大局中的领先优势。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安排各类项目140个,总投资1038.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99.6亿元,其中,区控重点项目34个,计划完成年度投资56.3亿元。狠抓项目运行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领

13

导领办、部门代办、终身服务、责任追究等机制,加快跑办中电广场、格力电器河北总部、苏宁电器河北总部及物流配送基地等6个项目前期手续;确保金正三期、爱尚地下商业街和工行客服中心等10个项目如期竣工;新客站广场、宇翔物流、桥西行政服务中心等9个项目按时开工;恒大城二期、祥云国际、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等9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狠抓项目后续储备,全面摸清拆迁闲臵土地和在建商务楼宇底数,建立完善的资源信息平台,围绕重点产业聚集区和重点商业地块,精心谋划、认真准备项目,积极挖掘、全力争取项目。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衔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计划盘子,获得政策资金支持。

全民参与招商引资。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全面推进定向招商,重点引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项目。优化投资结构,切实提高引资质量,着力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和央字头企业总部落户我区。不断创优发展大环境,以最优服务、最强保障、最实举措,积极营造“亲商、安商、稳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区。借助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媒介,发动驻区企业、机关院校等社会力量,广泛宣传桥西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推介桥西优势资源和精品项目,实现全方位、广渠道、宽领域招商。结合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积极整合招商资源,谋求新的商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面实施综合治税。科学研判财源建设重点和方向,大力培植高效支柱财源,巩固壮大优势特色财源,重视抓好新兴后续财14

源,为财政增收提供持久动力。每个街道办事处都要打造1—2个税收超千万的商务楼宇,完善楼宇服务标准化模式,不断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树立抓服务就是抓财源的理念,主动帮助企业和项目单位,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推企业和项目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民生支出,压缩一般公务支出,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三、围绕机制创新,把握“两条主线”,加快推进城区建设管理创一流

立足中心城区的区位特点,牢牢把握规划建设、管理整治“两条主线”,坚持打好城区建设管理硬仗,使城区形象得到明显改善。

创新机制体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和手段,进一步完善全民共同监督城市管理、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共同分享城管成果的“大城管”工作机制。继续整合管理、信息、技术等资源,推动数字化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实时、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指标体系,细化道路街巷分级、分类保洁、街面保序、数字城管等考核标准,实施属地包干,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

高水准规划建设,全面改善城区面貌。严格城中村改造申报、审批程序,统一规划布局,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回迁楼及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拆迁村(居)民按时回迁。对中核石辐、宝德铝等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以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物业管理

15

为重点,逐步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全面提升老城区形象。加大新客站西广场、河北会堂周边区域改造项目拆迁力度,确保重点工程顺利推进。高标准规划建设祥云国际、华润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努力打造城市新地标。

精细化综合整治,全面优化城区环境。实施红旗大街、新石中路等7条街路沿线绿化改造,加强街路景点和小区绿化建设。对汇明路、育新路、滨河街等11条小街巷进行综合治理,努力打造特色鲜明、风格别致、品位脱俗的“精品小街巷”。继续开展中山路、裕华路、翠屏路等街路夜景亮化工作,确保主街主路两侧及繁华商业区周边楼宇夜景亮化率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严格控制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年内对辖区70%以上分散式燃煤锅炉做到“能拆则拆、非拆即改”,努力打造“碧水蓝天”的优美生态环境。坚持不懈地抓好节能减排,推广优质低硫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四、围绕惠民利民,深化“三个推进”,加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惠民成果。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公共资源配臵,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16

体系建设,完善和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全面提高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创建省级流动人口“新市民”服务中心,构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格局。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现代传媒、研发设计、民俗文化等文化产业,打造精品文化品牌。重视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全力推进民族宗教、双拥优抚等各项工作。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发展成果保障民生。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全年计划新增就业岗位1.4万个,着力缓解就业难问题。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逐步建立保障制度规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化解弱势群体生活难问题。创新医疗救助模式,完善一站式医疗结算系统,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年底前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红河小区一期10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主体封顶,同时启动二期建设任务,全面加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实现发展成果改善民生。大力培育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着力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强化社区基层组织的自治功能和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以便民服务和为老服务为重点,构建以区级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服务站为基础,覆盖全区的

17

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全面提升夜经济的档次和品位,积极拓展“十分钟生活服务圈”覆盖领域,建设改造提升一批便民市场,逐步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完善、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方便群众生活。

五、围绕安全稳定,狠抓“三个强化”,加快推进文明和谐城区建设

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稳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强化群众工作,全力保稳定。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为确保全区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来抓,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工作水平。深入扎实地做好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加强“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网格化排查、动态预警和综合调处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隐患和信访问题的发生。

强化安全工作,全力保平安。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食品药品和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推进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和“五大活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强化防控工作,全力保和谐。围绕“六五”普法工作,加强18

法律法规宣传,做好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工作。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区政府和全体干部职工将以创新的方法破解难题,以法制的理念规范行政,以务实的举措落实工作,以严明的纪律约束自我,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奉行创新施政。坚持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分析新情况,领会新政策,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特别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善于超前谋划、善于借势发展、善于破解难题,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推动政府工作的创新。

奉行依法行政。始终坚持区委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坚持科学决策,严格遵循调查研究、集体讨论的议事程序;完善评议、监督机制,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奉行务实从政。转变施政理念,认真履行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审批。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关乎民生的大事,现场办公,全程服务。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为企业排忧解难,为群众多办实事,以有效的服务推

19

乡镇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乡镇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乡镇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的政策性项目资金。 二是招商引资上项目。转变观念,高度重视项目投入产出率,投资贡献率,土地利用率,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重点客商,选准规模大,产出率高,污染少,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实行重点攻坚,全年力争引进百万元项目4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个。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对引进项目的村、单位、个人进行奖励,激发全民招商引资的热情。树立抓财税就是抓经济,抓节支就是抓增收意识,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制定税收征管方案,做到应收尽收外,还要培植新税源,努力寻求税收增长点、抓住我市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这一契机,超常规发展财源型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增强实力。按照构建公共财政要求,在保工资,保运转,促稳定,保重大项目建设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确保新增财力重点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降低运行成本,严肃财政纪律,加强财政监督,规范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和机关运行,完善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严格性和安全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使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抓好乌石街集镇建设。按照建一条街道、稳一方人心、兴一片土地的思路高起点、严要求,搞好集镇的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拉大镇区建设框架;启动自来水工程,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写集镇无自来水的史;强化镇区综合治理,完成镇区环境卫生整治,提升镇区居民

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推进镇区设施建设,完成文化站改造、街道亮化、公共小巷改造工程,着力打造中片第一镇新形象。 二是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永丰堰及其干渠水利血防工程扫尾工作,启动乌石河综合治理工程、大壤水库干渠疏通工程和木子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三是建好中心小学综合楼,进一步完善学区教育设施。 四是争取新建长垅、小源两个村级卫生所,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五是新修自然村水泥道路20公里,实现全镇自然村水泥道路通达率100%。六是加大改水力度,新增解决500户农村群众安全用水问题。七是推行清洁能源,新增加农村沼气用户300家。八是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家庭生活垃圾处理场2个。九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帮助40户以上群众开通卫星电视。十是高标准建设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个村的便民服务室。 (四)巩固平安建设工作,努力实现社会更加稳定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压滤机滤布深入开展平安高丰巩固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势力团伙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拐卖人口和两抢一盗等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依法打击法轮功和门徒会等邪教组织,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强化信访工作,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化解和预防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以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为核心,以控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为重点,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完善安全监管基层网络监管体系。加大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学校和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对照版和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对照版和《经济学家》中英文对照版建议多看看,上面的习题最好都亲自做一下,三级没多大难度,充分准备应该可以通过 汉英翻译技巧的培养(transl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应涉及以下内容: 一.要培养对英语的语感和悟性(language intuition – open and alert mind to pick up idioms, specific expressions, etc.); 二.要培养对英语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evaluation capacity – judgment); 三.要培养对英语的洞察能力和剖析能力(power of observation – insight); 四.要培养对英语细微特征的反应能力(linguistic nuances alertness);- 五.要培养对社会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social-cultural sensitivity –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六.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差别的意识(sens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七.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awareness of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八.要培养对英语“洋为中用”的意识(“use things foreign to serve Chinese purposes”); 九.要培养对英语“学以致用”的意识(apply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your translation); 十.要培养对翻译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思维方式(a multi-tier approach )。 十一.一名称职的翻译工作者必须懂得什么是翻译的真谛(a clear conception of what translation is)。 十二.一名优秀的翻译人员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的视角(great powers of conception)。 各种能力和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加强翻译意识的锻炼: 第一:要对翻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充分的认识,翻译的对与错、好与坏有时会产生绝

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说明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说明 2012年XX月XX日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起草情况向常委会作简要汇报。 一、《报告》的起草经过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是新一届政府第一个报告,县政府领导对起草好《报告》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X同志为组长的《报告》起草领导小组,从10月下旬开始起草工作。起草小组认真学习研究了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开展了大量的调研,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确定了《报告》的提纲,根据乡镇和部门总结形成了初稿。在这个过程中,XXX县长,XXX县长、XXX县长等政府领导对《报告》进行了具体的指导,XXX县长多次亲自召开专题会议对《报告》反复讨论,研究修改。初稿基本定稿后,起草小组下发了《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并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12月X日,我们将报告提交第51次政府常务会研究讨论修改。12月XX日,县政府召开全体会对《报告》再次进行了研究讨论和修改。可以说,今天提交县委常委 - 1 -

会讨论的这个报告,是在政府领导反复研究修改和充分征求乡镇部门意见基础上形成的,凝聚了集体的智慧。 二、《报告》的框架结构说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按照中共XX县第XX次代表大会精神来起草的,并注意了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都与党代会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为了体现《报告》的严肃性和紧密性,《报告》采用了传统的写作格式。同时,为了体现政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起草小组在报告中很少用穿靴戴帽的东西和大话、空话、套话,力求让人民代表、让老百姓看得懂,愿意听,还要能管用。 今天提交常委会讨论的《报告》约12100字,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共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我们用了“六个越来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一是发展态势越来越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是产业聚集越来越快,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三是城乡面貌越来越新,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四是创新力度越来越大,统筹城乡突破发展;五是群众受益越来越多,幸福高陵进程加速;六是推动发展能力越来越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完善。第二板块是总结提炼。我们用“六个必须”对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三板块是客观地分 - 2 -

东西溪乡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日在东西溪乡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及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过去五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五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和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生态立乡、工业强乡、商贸活乡、文明育乡”四乡战略,紧紧围绕“提升规模工业,打造特色农业,重点建设集镇,全力维护稳定,着重改善民生”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务实创新,较好的完成了上届政府任期内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过去5年是我乡历史上发展又快又好的一个时期,乡域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1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4亿元,是2006年的2.42倍,年平均增长19.3%,其中农业1.14亿元,是2006年的2.23倍,年平均增长17.37%,规模工业总产值2654万元,是2006年的1.82倍,年平均增长12.75%,实现50万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总投资14716

万元,是2006年的8.66倍,年平均增长53.98%,完成国地税收收入94万元,是2006年的2.58倍,年平均增长20.89%,非税收入82万元,增长20%;全年全乡财政总支出1561万元,是2006年的7.19倍,年平均增长48.3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5310元,是2006年的2.4倍,年平均增长19.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农业品种不断丰富。五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相继发展了油茶、茶叶、药百合、高山蔬菜、石斛、中药材、养殖、板栗、毛竹、杉木等多种农产品,并使之成为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 2、农业基地建设逐年推进。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实施了杨三寨、余家畈、杨树口等村的山油茶抚育,东溪、杨树口等村的油茶新栽,着力打造万亩山油茶基地。新建杨三寨茶叶基地300亩,茶园低改400亩,余家畈村高山蔬菜基地200亩,以及桃李河石斛基地,东溪、西溪水产养殖基地和东溪、西溪、余家畈等村的药百合种植基地等,全乡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迅速推进。 3、农业附加值显著提高,规模化、品牌化战略特色日益彰显。成功开发“杨三寨”山野茶品牌,走精品化高端路线,茶叶档次、质量、价格逐年提高,已从最初的一、二百元大路茶上升至五、六百元的精品茶,逐渐进入县内名优茶品牌序列。根据本乡资源状况,重点做好“两茶”文章,不断壮大茶叶基地和油茶基地规模,近年来茶园面积和油茶籽产量逐年提高,规模效应逐渐呈现,农民在“两茶”上的收入也逐年增加。 三、工业、招商引资取得突破。

2012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29日在***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秉持市区共建,紧紧围绕“两个中心”建设不动摇,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团结拼搏,超额完成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工作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8.5亿元,同比增长22.3%;财政总收入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67.3%;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2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4亿元,同比增长10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8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251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4315元,同比增长22.1%。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3.6 : 48 : 48.4。多项指标总量位居全市第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二)项目带动成效凸显,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实施工业重点项目38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1亿元,同比增长7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54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35.4亿元,同比增长5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6.3亿元,同比增长29.8%。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产业承接能力进一步增强,被确定为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产业承接基地。园区上划和整合工作顺利完成,辖区内的园区收益分成机制初步确立,工业企业财源贡献进一步提高。引进大企业带动大项目入驻成效显著,大唐集团在我区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已达4个,大唐1830化肥、大唐5万千瓦风电项目按期完工;冀东物贸集团年产3000辆专用车项目顺利开工,填补了全市汽车装配制造业的空白。蒙西煤矿扩能改造、顺兴煤矿改造复产全面完成,煤炭产量达到150万吨。重点项目按期推进,古纳河酒业等22个项目顺利投产;天富城市燃气、产业基地22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进展顺利。工业企业效益不断攀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三)第三产业发展强劲,集聚辐射能力持续增强。商贸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商业规模不断扩大,商贸流通持续繁荣。全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日语)

温首相が全人代第5回会議での政府活動報告(全文) 代表のみなさん これから私は国務院を代表して、大会に政府活動報告を行い、代表のみなさん に審議を求めるとともに、全国政治協商会議の委員のみなさんからもご意見を求めたいと思う。 一、2011年度の政府活動についての回顧 過去一年は、複雑で変化の多い国際政治経済環境と困難に満ちた国内の改革?発展の重い任務を前にして、全国各民族人民は中国共産党の指導のもとに、一心同体となり、団結奮闘した結果、改革開放と社会主義現代化建設において新しい 重大な成果を収めた。国内総生産(GDP)は前年度比9.2%増の47兆2000億元、公共財政の収入は24.8%増の10兆3700億元となった。食糧生産は5億7121万トンで、再び史上最高を記録した。都市部の新規就業者数は1221万人となり、都市部住民の一人当たり可処分所得と農村住民の一人当たり純収入は実質でそれぞ れ8.4%と11.4%伸びた。また、われわれは国際金融危機の衝撃に立ち向かう中で収めた成果を打ち固め、拡大した結果、第十二次五ヵ年計画期における幸先の良 いスタートを切った。 この一年間、われわれは主として次のような仕事を行った。 (一)·マクロ?コントロールを強化?改善し、物価の急騰を抑制し、経済の安定した比較的速い発展を実現した。われわれは積極的な財政政策と穏健な金融政策を実施し、経済の安定した比較的速い発展の維持と経済構造の調整とインフレ期待の 管理という三者の関係を正しく処理し、政策を実施するうえでの重点や取り組みの 度合い、段取りのつけ方を一層重視するとともに、慎重にして柔軟性に富む、適時 かつ適切なコントロールを進めることに努め、政策の的確さ、柔軟性と予見性を絶 えず高めた。世界じゅうでインフレ期待が日日高まる中で、国際市場における大口 商品の価格が高値圏で推移しつつあり、国内の生産コストが著しく上昇し、一部の 農産物の供給も逼迫したままであった。こうした厳しい情勢を受けて、われわれは 物価総水準の安定化をマクロ?コントロールの最重要課題として位置づけ、総合対 策を講ずる方針を貫いた。特に金融政策の手法を適切に運用し、マネーサプライや銀行貸出の伸び幅を調節するとともに、生産の発展に大きな力を入れて供給を確 保し、流通を活性化させ、監督と管理を強化した。これにより、消費者物価指数(CPI)と生産者物価指数(PPI)の上昇幅は八月から月を追って下落するようになり、物価の一時的に急騰した勢いを反転させた。下半期には、世界経済に不安定性と 不確実性が強まり、国内経済の運営にも新しい状況や問題がいくつか生じた。これを踏まえて、われわれはマクロ?コントロールの基本方針を守り、マクロ経済政策の基本的な安定を保ちながら、引き続きインフレの抑制に取り組んだ。一方、適時か つ適切な事前調整や微調整を行い、貸付政策と産業政策との整合性を高め、構造的減税にいっそう力を入れるとともに、実体経済では特に小企業?零細企業を、民 生関係プロジェクトでは特に保障タイプ住居プロジェクトを重点的に支援し、建設中

2016年县《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落实分解表

2016年县《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落实分解表 目标任务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落实情况一、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确保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共11项) (一)突出招商成效。 1、围绕塑料制品、汽车部件、现代纺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绘制好产业发展的“鱼骨图”,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配套企业实施精准招商。戴彬 县招商局 县工信委 2、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坚决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思想,积极引进投资大、规 模大的“航母企业”,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的关联企业,科技创新、外向度高的优质企业。 戴彬县招商局 3、严格把好入园关,强化企业入园合同管理。戴彬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4、对关停较长的闲置厂房,定期开展清理整顿,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戴彬 杨越武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国土资源局 5、力争全县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投资总额36亿元以上。戴彬县招商局(二)做强骨干企业。 6、重点支持洁美电子、新恒丰塑业、盛达隆科技等一批优势企业上规模、上台阶。戴彬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7、支持企业创新、技改,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帝玛实业等有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技术中心;鼓 励企业兼并重组、靠大联强,以存量引增量;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创业板”、“新三板”。戴彬 县工信委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8、扶持创业创新,实施“才子返乡”工程,做大做强本土企业,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力 争培育纳税超500万元企业10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戴彬 人社局 县工信委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三)创优发展环境。 9、加快园区平台建设,抓好杨树林三期、丰C区的土方平整及路网、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力 争9月份园区新水厂竣工投入使用。 戴彬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10、切实做好“财园信贷通”、“企业过桥资金”工作,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余娜 县财政局 县工信委 -1-

政府工作报告(2012.1.3定稿)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8日在利辛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程修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圈点2011:攻坚突破,亮点纷呈 2011年,是我县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民本民生明显改善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信心,直面困难,扬优成势,开拓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质量提高、后劲增强、运行稳健、不断向好的发展势头。初步统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3亿元,较上年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增长53.8%;财政收入6.7亿元,增长5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增长18%;进出口总额3800万美元,增长66.7%;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1.4亿元、贷款余额42.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7亿元和11.8亿元;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4元,分别增长15%和22%。 一年来,我们坚持扩张园区、做大总量,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新修道 — 1 —

路7条,园区面积拓展到9.5平方公里,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园建设,恒盛食品产业园主体工程、丝网纱门产业城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县工业园新入园企业20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10家。加快9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和7个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累计入园项目68个,吸纳社会就业3000多人。进一步加强骨干企业培育,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3家,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50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41亿元、增加值9.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05%和75%。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全年新增私营企业550家、个体工商户4200户。 一年来,我们坚持招大引强、集聚要素,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全年新引进项目148个,实际到位资金89.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5.8%。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施重点项目168个,完成投资50.5亿元。其中,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26个,完成投资5.87亿元;列入市考核重点项目48个,全部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板集电厂项目运作顺利,省发改委已正式向国家能源局申报“路条”。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新批外资项目2个,新增获权自营进出口企业8家;全年利用外资376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70%。 一年来,我们坚持三区联动、提升品位,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不断完善规划体系,编制了滨河新区、老城拓展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给排水、园林绿地等11项专项规划,并完成了城市规划馆扩建工程。去年,我县《滨河新区概念性规划和城市设计》荣获“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规划、环境双金奖,《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荣获全省优

2012年区政府工作报告(定稿)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6日在济宁市任城区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岳根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全区上下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实现平稳开局,任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2亿元,是2007年的1.8倍,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达

到18.67亿元,是2007年的2.81倍,年均增长29.51%,迈入全市第一方阵,4个镇街跻身亿元镇街行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亿元,四年累计完成349亿元,年均增长26.42%。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10.4:54.9:34.7调整为8.6:56.4:35。工业加快调整振兴。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医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16家。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15.2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7.5%。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到3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1%,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5%。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到199家。“两大综合物流园区、四大专业物流中心”初具规模,开发区医药物流园成为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都市农业特色初显。“四大园区、四大基地”格局基本形成。25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长沟葡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李营苗木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李营牌”商标。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46个。农村六大工程全面启动。被列入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改造中低产田6万亩,粮食连年增产丰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日益健全。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6%。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05万亩。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积极抢抓济宁中心城区扩张和行政区划调整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全力推动城乡“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4.6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

审议区政府工作报告发言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会上的发言提纲 某某街道办事处XX (2017年1月5日) 今天上午,听取了XX区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报告主题突出,立意高远,统揽全局,对去年工作回顾总结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对今年工作安排思路清晰、目标宏伟、措施有力,是一个提振信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更是一个推动全区加快发展、建设幸福某某的好报告。主要特点体现在: 一是报告主题鲜明、振奋人心。报告鲜明提出了2017年政府工作的思路和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定信心,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奋力推动某某怒色经济区向质量型方向发展。我觉得这个主题既符合某某实际,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全区今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报告重点突出、鼓舞人心。报告既讲的全面,又突出重点,措施具体,内容丰富,提出了“落实保障措施推动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加快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品质立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和工作思路,这非常符合某某当前发展现状,也是我区加快经济发展、迅速崛起赶超的迫切需要和内在要求,对全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报告贴切实际、凝聚人心。报告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客观实在,既肯定了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

对今年主要经济指标的确定上,充分考虑了某某区情,非常贴切某某实际,既体现了脚踏实地的特点,又表现出了加快发展的特征,目标定的不高,但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这些发展指标求真务实,注重质量,符合某某实情。 回去之后,我们将认真学习传达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下面,我把某某街道去年工作情况和下步重点工作情况简单的介绍一下: 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某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工作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临港低碳产业园区发展步伐,不断扩充经济总量,努力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通过抓项目、抓服务、抓民生、抓稳定、抓基础配套、抓品质农业、抓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亿元,完成指标的100%,同比增长5.7%;财政收入3551万元,完成全年奋斗指标的102%,同比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完成全年指标的32%;内联引进资金9.1亿元,完成指标的100%,同比增长13%;外贸出口3313万元,完成指标的100%;规模工业产值14.5亿元,完成指标的100%,同比增长16%;人均收入21766元。在区域经济整体下滑的形势下,某某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2017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大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充分发挥“联企解困”的实效性,积极帮助存量企业协调解决现实难题,抓住华阳化纤新项目正式启动的契机,积极筹办该项目开工前期的环评、能评、规划、立项等相关手续环评等前期手续,确保项目的全面展开,通过土

2012年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吴蔚荣市长在台州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 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工作回顾 吴蔚荣市长在报告中指出,2011年是国内外发展环境极其复杂的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四大战略”,抓好十件大事,办好十件实事,实现了“十二五”发展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开局。 (一)主要预期指标较好实现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94.91亿元,增长9.1%。地方财政收入200.12亿元,增长2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4.08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2.37亿元,增长17.9%。外贸自营出口170.35亿美元,增长2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108元,分别增长12%和15.9%。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2%。人口自然增长率5.2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9%。 (二)十件大事取得重大进展 1.海洋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出台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和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政策意见,101个项目列入省海洋经济重大项目规划,沿海产业带投资53亿元,新增开发面积

440公顷、投产企业238家。“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海洋新兴产业,13个项目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计划。 2.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工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组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和循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编制集聚区总体规划和七大产业功能分区规划,建立“统分结合”开发机制,实施台州东部新区统一开发,与9家省级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重点区块、重大项目建设和用海保障工作。 3.城市群构建与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台州城市群、综合交通和城市抗震防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规划通过评审。中央商务区、东山湖片区、黄岩江北商务区、路桥新城等加快建设。城市管理体制不断理顺,“数字城管”扎实推进,城市街景综合整治有序开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加快推行,“多城同创”深入实施。 4.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意见,服务业增加值1162.04亿元,增长8.6%。加快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加强旅游产品推介和平台建设,推进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推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深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便利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连锁便利店新增1674个、覆盖率达80.9%。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XXX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XXX年12月12日) XXX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XXX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XXX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继镇党委换届后我镇的又一次重要的换届选举工作。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第十五届人民政府以来的工作,选举产生XXX第十六届人大、政府班子,正确分析当前形势,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进一步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富民强镇步伐,全力构建和谐XXX。 一、第十五届人民政府以来工作简要回顾。 XXX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XXX第十五届人民

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扎实苦干、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第十五届人民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五”发展规划,为“十一五”期间全镇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镇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截止200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119万元,比2002年增长105 %,年均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980万元,年均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4636万元,年均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1503万元,年均增长28%。财政收入达到1358万元,比2002年增长125%,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48元,比2002年增长115%,年均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比2002年增长60%,年均增长12%。 ——工业经济工作有了新发展。 截止2006年,全镇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已达510家,工业产业实现增加值54636万元,比2002年增加21500万元,增长84%,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2%。在项目建设上,引进河北塔泉集团林西森泉化工有限公司糠醛加工等3个化工类项目,计划总投资72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3500万元;引进天津世江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马岱沟铅锌矿等5个探矿类项目,计划总投资44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180万元;引进北京绿源卡德饲料有限公司XXX奶牛饲料加工等8个农畜产品深加工及建工建材类项目,计划总投资4090万元,现

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他说,去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去年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去年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温家宝说,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他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 我们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及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规模、形成原因、偿还时限和区域分布。这些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部分偿债能力较弱地区存在局部性风险。我们认真开展债务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稳妥解决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水平是可控的、安全的。 温家宝说,总的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去年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去年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 温家宝说,我国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

2012年白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白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6日在白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自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至今,本届政府已任期届满。五年来,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鼎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推动了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开启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新征程。 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到2011年底,预计全县生产总值24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06年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亿元和6800万元,均为2006年的3倍;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达到27.5亿元和8.9亿元,较2006年增长6倍和5.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亿元,是五年前的2.5倍。先后获得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奖和工业增速前十名单项奖。规模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逐步壮大,三产服务业稳步增长,三次产业比由34∶23:43调整为22∶42:36。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深刻改变着传统发展模式。兴达公司的仓上天宝和庆华化工的城关中营统筹城乡试点探索了工农融合发展的新路,方宇药业联合重组拓展了发展空间,永宏化工循环发展试点破解了传统产业的困境,钰宏旺与汇丰公司合作促进了矿产资源整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关停耗能高、污染大的小矿小厂24个,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推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由46.1%提高到48.8%。五年新上产业项目110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个,工业增值税由1573万元增长到3645万元,企业所得税由60万元增长到1046万元,企业用工总人数由859人增加到2261人。汉江白河电站、力神和圣宝汽车、金龙水泥、汉实矿业、安凯汽车检测线和肉制品深加工、通鑫花炮等重点工业项目的加快建设,显著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 发展条件显著改变。止去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1亿元,比2006年增长19倍。五年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4.1亿元。襄渝铁路二线建成营运,十天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实现了镇镇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完成了中环路、卡茅路硬化,建成40座桥梁和150座便民桥,交通事业取得突破发展。五年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5.59亿元。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白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启动了县城总规修编,强化了集镇和社区规划指导,推动城镇社区有序发展。以狮子山新区开发为代表的县城建设力度加大,城南片区综合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完成了人民路、桥儿沟、清风沟、长春路改造,实施了体育场、烈士陵园整修和绣屏山休闲步道建设,加强了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改善了市容市貌和城市形象。以扩容提质为重点的集镇建设得到加强,注重了街巷整修、供水、供电、垃圾、排污、路灯、公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了承载能力;以安全生态为特征的社区新村建设成效明显,结合生态移民、易地扶贫、灾后重建、移民搬迁和“一事一议”政策,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启动建设了16个社区新村,成为白河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五年完成农业基础投入4.5亿元。新修基本农田2.3万亩,建成沼气1.55万口,完成耕地复垦1.5万亩;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90处,创建为省级电气化示范县。完成生态建设和环保治理投入2.6亿元。治理水土流失450平方公里,造林绿化26.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5.1%提高到58.36%;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垃圾填埋厂正式开工,12个镇的垃圾填埋场和公路沿线垃圾池建成投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汉江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五年投入民生建设资金13.2

社区代表审议乡镇政府工作报告发言稿

社区代表审议乡镇政府工作报告发言稿 任伯年代表说,我完全赞同《政府工作报告》。提两点修改意见:一是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化大城市”,这与前几年提出的建设陇东南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提法不相吻合,加之现在国家对“大城市”又有新的标准和界定,建议将“构建现代化大城市”修改成“建设陇东南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这样更加准确一些。二是国家提出教育改革,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报告在“合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没有提素质教育,建议能够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同时建议,在三产发展方面应该把生产性的第三产业发展更加重视起来,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为大企业服务的小企业,使之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赢利,增强发展的潜力。 萧菡代表建议,一是对大的经济形势有所研判,更加科学合理地谋划工作思路,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针对目前工业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存在的困难,要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二是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三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要挖掘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把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依法治国方略贯彻在报告指导思想中更突出一些。四要进一步重视解决交通拥堵和出行难的问题,特别是对城市的道路交通条件要进行大的改善。五要重视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适当发挥政府对价格的调控平抑作用,使群众生活水平保持稳定。

六要进一步重视生态建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珍惜保护好我市目前的良好生态环境。七要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好中药材生长条件调研和野生药材普查等工作,探索新的产业发展路子。八要关注养老产业发展,大胆尝试,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发展好这一产业。九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结合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做好前期调研等基础性工作,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做好城市建设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文月平代表建议,一要在市级层面统筹协调华夏祭祖基地建设工作,成立工作机构,统筹市、区制定的规划,科学确定最终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祭祖基地建设。二要充分发挥和挖掘伏羲文化旅游节、玉泉观、南郭寺等旅游资源的品牌作用,从体制机制上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以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商贸物流发展,建设陇东南一流的商贸流通综合体,拉动经济发展。三要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城区入校难的问题,科学合理布局,进行资源整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社区代表审议乡镇政府工作报告发言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我读了两遍,今天上午又认真听了黄XX县长近一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感觉本届政府是蛮拼的,我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充满期待,并予以点赞。下面,我谈几点感受、建议和期待。

市中区2012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5日在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王勤光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市中区发展史上不同寻常、至关重要的四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商务市中、洁净宜居市中、文明和谐市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省会中心区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始终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大力实施服务经济强区战略,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健康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相继突破400亿、500亿元大关,预计达到538.3亿元,年均增长12.7%。地域税收达到126.6亿元,年均增长1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亿元,年均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01亿元,年均增长19.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30208元和11582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87%和88.8%,实现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0.7︰21.3︰78调整为0.7︰17.1︰82.2;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6.9%。金融、通讯等高端业态快速发展,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被列入全省10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我区被授予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新建大型商业商务设施41个、200万平方米,凯悦、乐购、华润万家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相继入驻,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心区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累计引进内资项目1974个,实际到位资金557亿元,汇丰银行济南分行等50余家金融机构相继开业,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等116个总部项目先后落户。累计利用外资4.68亿美元,年均增长35.2%;出口创汇35.5亿美元,年均增长33.4%,我区被省政府认定为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总投资1700亿元、建筑面积2500万平方米的44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5亿元,年均增长22.2%,为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全区市级以上技术(工程)中心达到26家,自主创新产品35项,创新型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88.3%提高到93%。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下降了19.3%,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削减了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