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果树多倍体鉴定研究进展

Ene等用苹 果 自发产 生 的多倍 体和苹果、 i t s 梨 、 、 萄 的诱 变 植株 进 行 了研 究 , 现 多 倍体 桃 葡 发
生物 学性 状 与二倍 体 相 比差 异 显著 , 果 多倍 体 苹
收 稿 日期 :o 7 1 一4 20 -0O
体气孔内的叶绿体几乎为二倍体的两倍。刘庆忠
倍 体鉴 定 和多倍 体育种研 究 工作 提供参 考 借鉴 。
l 间接 鉴 定 方 法
1 1 根据 多倍 体果 树生 物学特 性进 行鉴 定 .
与二倍体 相 比 , 体 的生 理 生化 活性增 强 , 多倍 抗 逆性 和适应 性 提 高 , 是 其 区别 于二 倍 体 的一 这
个 重要 特征 。戴洪 义 测 定 结 果 表 明 , 萄 四倍 葡
维普资讯
山东 农 业 科 学
2 0 , :1~l 0 82 1 4
S ad n gi l rl c n e h n o gA r ut a S i cs c u e
果树 多倍体鉴定研究进展
孙庆 华 韩振 海 ,
( .山东农 业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 1 山东 泰安 摘 2 11 ;.中国农 业大学农 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70 8 2 北京 10 9 ) 0 0 4
等 对皇 家 嘎啦 苹 果 二 倍 体 及 同源 四倍 体 进 行
了研 究 , 发现 在鲜 重相 同 的条 件下 , 四倍 体 苹果 叶
基金项 目: 北京市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0 10 ) 62 o 3 。 作者简介 : 华(9 7 ) 女, 孙庆 1 7 一 , 聊城市人 , 在读博士 生, 主要研 究方 向为果树 生理。E— a : hu4 2 @13 ㈣ m i q sn 93 6 . l ・ 通讯作者: 韩振海,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 士生导师 , 男, 博 主要从事果树生理和分子 生物学研究。
植物多倍体育种的探讨

植物多倍体育种的探讨张红亮,朱永琴,李霞,姚先玲【摘要】对人工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及多倍体的鉴定方法进行了分类阐述,还对在植物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诱导方法、鉴定方法、稳定性、低稔性等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植物多倍体的育种实践提供指导。
【期刊名称】种子科技【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3【关键词】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鉴定;条件胁迫植物界中的多倍体极为常见。
多倍体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显著特征,小麦、烟草、棉花、马铃薯、甘蔗等都是自然形成的多倍体。
其产生途径可分为有性多倍化和无性多倍化,有性多倍化为植株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其小孢子母细胞或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减数产生了2n配子,无性多倍化为植株在体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加倍,而有性多倍化是自然界多倍体形成的主要方式。
采用染色体加倍的方法选育植物新品种的途径称为多倍体育种,为倍性育种的一种方式。
诱导产生植物多倍体的途径主要有物理诱导法和化学诱导法,而对多倍体的鉴定方法也呈多样化,对相关知识技术的了解,可对多倍体育种实践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1 物理诱导法1.1 栽培技术法在育种研究实践中,育种者常采用田间栽培措施来形成多倍体。
最早的物理诱导方式是在番茄上通过打顶而实现的。
不过利用栽培技术来形成多倍体的方法效率低下,成效不大。
1.2 条件胁迫法改变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以使其内部产生改变。
如利用外界温度变化(高温、低温、变温处理)、干旱胁迫、水分胁迫处理等诱导产生2n花粉。
有研究表明,利用高温处理草木樨,可获得多倍体植株;利用高温或低温处理授粉后的幼胚也可实现染色体的加倍。
1.3 辐照法可采用电离射线、激变中子、离心力、激光等辐照以实现染色体加倍。
用Co 射线处理萌动的杜仲种子可以产生多倍体。
已在月季、兰花、菊花、大丽花等花卉中应用辐射进行辐照育种,发现在花色、花型、株型上出现有利的变异。
但因植物经辐照后改变方向不固定,故导致存在效率低和不稳定的缺点,故此法未能普及。
梨多倍体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梨多倍体及其利用研究进展作者:何子顺张虎平张峰来源:《山西果树》2016年第03期关键词:梨;多倍体;利用;进展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3001504中图分类号:S661.2文献标识码:A同其他植物一样,梨(Pyrus spp.)多倍体也普遍存在。
梨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4,其配子染色体(n)为17,大多数梨品种属于二倍体。
梨三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51,四倍体则为68,梨多倍体突出的特点是果实大,有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四倍体还是培育多倍体的优良种质。
探讨梨多倍体的基本情况,对梨多倍体在生产和育种方面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自然存在的梨多倍体分布广,有的多倍体已成为当地主栽或特色品种,科研工作者也通过芽变选种和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出多个多倍体,并在生产上得到利用。
有关梨多倍体的系统论述少有报道,针对现有梨多倍体产生途径及在生产育种上的利用、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梨多倍体的生产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1梨多倍体1.1已鉴定的多倍体由表1可知,梨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木梨(P. xerophila Yü)、杏叶梨(P. axmeniacaefolia Yü)、白梨(P. bretschneideri Rehd.)、砂梨(P. pyrifolia Nakai)、秋子梨(P. ussuriensis Maxim)、新疆梨(P. sinkiangensis Yü)和西洋梨(P. communis L.)等不同种类。
目前已鉴定的多倍体中,就数量而言西洋梨最多。
1.2多倍体的特点梨多倍体突出的特点是果实大,大水核、四倍体鸭梨和沙01分别比其二倍体对照品种大207%、143%和69%[10],四倍体花盖王梨单果重是对照二倍体花盖的2倍[9],2x、4x嵌合体鲁梨1号果实比对照二倍体巴梨大60%[19]。
黄礼森等[10]分析总结了梨多倍体的性状特点,与二倍体品种相比较多倍体有4个特点:一是表现为枝粗、叶大、果大和花大等巨大性特征;二是新陈代谢旺盛,酶的活性强,物质合成能力强;三是抗逆性和适应性强;四是可孕性下降,花粉量减少,花粉发芽率低,种子少或不饱满,种子出苗率也低。
秋水仙素诱导观赏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秋水仙素诱导观赏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宋平;王学凤;蔡明;任翔翔;潘会堂;张启翔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48)6
【摘要】综述了秋水仙素在观赏植物多倍体育种上的应用概况,探讨了多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总页数】4页(P1510-1513)
【作者】宋平;王学凤;蔡明;任翔翔;潘会堂;张启翔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S349+.51
【相关文献】
1.观赏植物多倍体诱导研究进展 [J], 雷家军;王冲
2.秋水仙素诱导丹参多倍体研究进展 [J], 白英豪;张晓丽;李明军
3.秋水仙素诱导木薯多倍体研究进展 [J], 陆柳英;谢向誉;严华兵
4.秋水仙素诱导木薯多倍体研究进展 [J], 陆柳英;谢向誉;严华兵;
5.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多倍体研究进展 [J], 周慧文;冯斗;严华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秋水仙素诱导林木多倍体研究进展

秋水仙素诱导林木多倍体研究进展作者:李玉岭闫少波毛秀红王翠艳王金娜刘翠兰张谦乔艳辉来源:《农学学报》2022年第08期摘要:多倍体育种是创制和选育植物新品种的重要途径,秋水仙素是目前植物多倍体诱导使用最广泛和有效的试剂。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秋水仙素在林木多倍体诱导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林木多倍体诱导中诸如秋水仙素浓度、诱导时间、处理方法等影响因素及鉴定多倍体的方法。
指出林木多倍体存在嵌合体分离纯化繁琐缓慢、新诱导剂亟需开发、林木多倍体评价周期长、同源多倍体分子机理研究不足等问题,进而对上述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该综述旨在为林木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林木;多倍体;秋水仙素;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S722.5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21-0077Polyploidy Induction by Colchicine in Forest Trees: Research ProgressLI Yuling1, YAN Shaobo2, MAO Xiuhong1, WANG Cuiyan3, WANG Jinna4, LIU Cuilan1, ZHANG Qian1, QIAO Yanhui1(1Shandong Academy of Forestry, Jinan 250014, Shandong, China;2Ludan (Shandong) Urban and Rural Cold Chain Industry and Finance Co., Ltd., Jinan 250010,Shandong, China;3Lancun Sub-district Office, Jimo District, Qingdao 266231, Shandong,China; 4Longkou City Garde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 Yantai 265701,Shandong, China)Abstract: Polyploid bree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reate and select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Colchicin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effective reagent for plant polyploidy induction at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lchicine in forest polyploidy induction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colchicine concentration, induction time,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polyploidy are summari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forest polyploidy, such as tedious and slow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himeras, urgent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of new inducers, long evaluation period of forest polyploidy, and insufficient research on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utopolyploid. Then,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orest polyploidy breeding.Keywords: forest tree; polyploidy; colchicine; research progress; existing problems0引言多倍體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是指体细胞内含有3套及3套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尤其在高等植物中较常见,根据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分为同源、异源多倍体[1]。
植物多倍体的育种意义

植物多倍体的育种意义植物多倍体是指具有两倍或两倍以上正常染色体数目的植物个体。
这种植物具有许多优越的性状,如较大的花、叶、果实和种子,更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更高的产量和品质等。
因此,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多倍体的形成多倍体的形成方式有三种:自然多倍体、诱导多倍体和人工杂交多倍体。
自然多倍体:自然多倍体是指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多倍体植物,如蕨类植物、蘑菇、榕树、柿子等。
这些植物的多倍体形成与其生殖方式有关,如某些植物会产生无性生殖体,使其染色体数目倍增。
诱导多倍体:诱导多倍体是指通过人工手段使植物染色体数目倍增。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诱导、物理诱导和植物激素诱导等。
人工杂交多倍体:人工杂交多倍体是指通过人工杂交使植物染色体数目倍增。
这种方法通常是将一个多倍体植物与一个正常染色体数目的植物进行杂交,这样产生的杂种就具有多倍体性。
二、多倍体的应用1.提高产量和品质多倍体植物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其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都比正常染色体数目的植物更快,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产量。
同时,多倍体植物还能够提高其品质,如水稻的多倍体可提高米质量和产量。
2.改善植物的抗病性多倍体植物具有更强的抗病性,可以抵御一些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减少损失。
例如,番茄的多倍体植株能够抵御某些病毒的感染。
3.改良植物的形态和性状多倍体植物具有更大的花、果实和种子,更加饱满,更加美观。
同时,多倍体植物还能够改善一些性状,如茎的粗度、叶的大小等。
4.利用多倍体植物进行杂交育种多倍体植物可以与正常染色体数目的植物进行杂交,产生杂种后,可以获得更多的遗传变异,从而进行育种。
例如,将苹果的多倍体与普通苹果进行杂交,可以获得更多的遗传变异,从而产生更多新品种。
三、多倍体育种的挑战虽然多倍体育种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不稳定,有时会产生不育或畸形的个体。
其次,多倍体植物的遗传性状比较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多倍体育种是一种通过人工诱导或自然杂交等方式,使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方法。
在园艺作物中,多倍体育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作物品种的改良、病虫害防治及花卉、果树等的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在植物学和农业领域,多倍体育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作物。
例如,通过对马铃薯、小麦和水稻等作物的多倍体育种,成功地获得了抗病、抗逆、高产的新品种。
然而,多倍体育种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技术难度大、育种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等。
多倍体育种技术包括诱导、杂交和自交等操作步骤。
诱导是指在细胞分裂时期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促进染色体数目加倍。
杂交是指将不同品种的染色体组进行结合,以实现基因重组和优势互补。
自交是指让亲本植株自行交配,以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后代。
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因作物和育种目标而异。
作物品种的改良:通过多倍体育种,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大果、高产、抗病、抗逆等。
这些新品种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多倍体育种可以获得具有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从而有效地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花卉、果树等的栽培:多倍体育种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花卉、果树新品种,如大花、重瓣、多季开花、高产、抗病等。
这些新品种可以显著提高观赏价值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多倍体育种将更加注重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更为精细和高效的育种。
随着人们对园艺作物品质和种类需求的不断提高,多倍体育种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多样化,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尽管该领域仍存在一些技术和应用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植物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和意义

植物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和意义20**-08-29 09:11:08| 分类:生物技术|举一个物种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的恒定性是这个种的重要特征。
我们把二倍体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当生物体内细胞染色体组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者,称为多倍体。
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随着植物自然演化地位的提高,多倍体所占比例增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然界中,多倍体在裸子植物中占物种的13%,在单子叶植物中占42.8%,在双子叶植物中占68.6%,即显花植物中约有一半的物种是通过多倍体途径形成的次生种,其中有些是在一个属内存在着不同倍数的种,有些是在同一种内存在着不同倍数的品种。
遗传学上把一个属内不同种的染色体按某一基数而倍增的现象称为染色体倍数性系列,或多倍体系列。
处在倍数性系列上的植物,因其基因剂量存在差异、所以各有相异的表型,它们在细胞染色体尚未数清以前,就早已为形态分类学家区分为不同的种群。
多倍体(polyploid)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显著特征。
一般所讲的多倍体是指染色体组的数目在3(3n)或3以上(>3n)的个体、居群和种,如3倍体(3n)、4倍体(4n)、5倍体(5n)等都是多倍体。
多倍体的种类,根据产生方法分为:天然多倍体(natural polyploid)和人工多倍体(artificial polyploid);根据染色体来源分为同源多倍体(homologous polyploid),增加的染色体来源于同一物种和异源多倍体(heterologous polyploid),增加的染色体来源于不同的物种或不同的属;根据染色体数目分为三倍体(triploid)、四倍体(tetraploid)、六倍体(hexaploid)、八倍体(octoploid),以此类推。
植物界中多倍体极为常见,藻类和真菌中都掌握了存在多倍体的例证。
在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53%是多倍体,蕨类植物约97%是多倍体,裸子植物约5%是多倍体,被子植物约70%是多倍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引言1916年Winker[1]在研究Salanumnigum嫁接时从愈伤组织得到了四倍体植物,首先引入了多倍体这一概念。多倍体植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被认为是推动植物进化的重要因素,是物种形成的途径之一。自然界中大约一半的被子植物,2/3的禾本科植物,80%的草类,18%的豆类是多倍体。蓼科、景天科、蔷薇科、锦葵科、禾本科和鸢尾科中多倍体最多。在果树中约有半数以上的树种含有多倍体类型或为多倍体种[2],常见的果树如苹果、梨、葡萄、柑橘等,均含有多倍体类型。而且,果树中的多倍体类型多种多样,从三倍体、四倍体到八倍体甚至十二倍体都有[3],这说明多倍体对于果树种质形成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多倍体育种在农业生产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倍体植株具有茎粗壮、内含物多、抗逆性强、耐贮运等特点,因而多倍体品种将大大增强植物的观赏价值和商
品价值[4],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技术在植物上应用广泛[5],常见的多倍体植物有三倍体苹果[6-7]、多倍体柑橘、三倍体梨、多倍体葡萄[8]、四倍体金丝小枣、橡胶树[9]等。1多倍体植物的特征
1.1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分枝性减弱,生育期延长多倍体植物由于染色体加倍,其外部形态特征和二倍体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根、茎、叶的形态和大小上。一般而言,同源多倍体植株高大,生长势强,茎粗、叶厚,叶片长度、宽度增长率大,叶面积增加,生活力增强,分枝数和叶片数减少,生长期延长。如同源四倍体荞麦的外部形态特征与普通小麦比较,植株平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D92B06);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7A020200003-3);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A31470);国家“948”项目(2008-G1)。第一作者简介:彭静,女,1985年出生,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工程系分子遗传学专业。通信地址:510640广东省天河区五山镇大丰二街80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E-mail:pengjing_617@yahoo.com.cn。通讯作者:熊兴华,男,1967年出生,湖南安乡人,副教授,从事油菜基因工程研究工作。通信地址:410005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E-mail:xiongxh6799@yahoo.com.cn。收稿日期:2009-12-22,修回日期:2010-02-27。
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彭静1,2,魏岳荣2,熊兴华1(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005;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广州510640)
摘要:多倍体育种现在广泛应用于生产与育种研究中。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阐述了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意义,多倍体植物的特征。重点介绍了多倍体诱导的方法。并指出多倍体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育种前景的展望。关键词:植物;多倍体;育种中图分类号:S335.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09-2744
PolyploidInductionofPlantResearchSummaryPengJing1,2,WeiYuerong2,XiongXinghua1
(1CollegeofBi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410005;
2FruitResearchInstitute,Guang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Guangzhou510640)
Abstract:Polyploidbreedingisnowwidelyusedintheproductionandbreedingresearch.Inthispaper,accesstodomesticandforeignlargenumberofrelevantliterature,describesthepurposeofbreedingpolyploidmeaning,characteristicsofpolyploidplants.Focusesonpolyploidyinductionmethod.Andpointedoutthatinpolyploidbreedingproblemsandprospectsforfuturebreedingprospects.Keywords:plant;polyploidy;breeding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45-49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中国农学通报http://www.casb.org.cn
均增高19cm,生长势增强,分枝减弱,生长期延长5~7天,茎秆变粗,叶片变厚增大。植物气孔性状较稳定与倍性有较大关系[10]。荞麦同源四倍体保卫细胞长度、宽度分别增加50.9%和22.8%。气孔器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随倍性增加而增加,如西瓜同源四倍体、同源三倍体与二倍体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之比为4:3:2。日本于20世纪40年代育成的四倍体美浓早生萝卜,性耐寒,生长旺,肉质根长而大,呈白色,多汁味甜,产量提高20%左右,抽薹晚。不结球白菜四倍体品种“南农矮脚黄”,其表现比二倍体叶色更深,叶片更厚,产量增加20%~30%,抗逆性强[11]。1.2多倍体种子增大,结实率降低多倍体植株的花器、花粉粒增大,花粉萌发孔增多,植株育性降低或完全不育,种子增大且种子萌发率弱。多倍体的染色体组奇数加倍后,致使其后代遗传达到严重的不平衡,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形成正常配子,所以多倍体的育性下降,尤其表现在奇数多倍体。三倍体介于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几乎全不育,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果蔬的无籽化生产,如著名的三倍体的“无籽西瓜”的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目前在生产上利用异源多倍体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与二倍体西瓜相比具有抗逆性强、含糖量高、无籽、耐贮运、产量高等优点[12],如蜜枚一号无籽、黑蜜二号、郑抗无籽、雪峰无籽、洞庭无籽、汴京五号等均是中国西瓜主栽品种。多倍体育性降低的程度却因不同的基因型差异而差别很大,如同源四倍体玉米的育性一般下降85%~95%,同源四倍体柑桔花粉育性仅为二倍体的60%,同源四倍体草棉则几乎不育。奇倍数的同源多倍体育性更低,如三倍体完全不育。另外花粉的形状也存在差异,如西瓜四倍体花粉为正方形,二倍体为三角形。1.3多倍体的有机营养成份含量增高有机营养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变化由于生长缓慢,代谢强度改变,多倍体的化学成分如氮、碳化合物、植物碱等有机物含量增加。如一些药用植物瞿粟的多倍体所含的吗啡比二倍体多,三倍体西瓜和甜瓜的含糖量更高。瓜类蔬菜四倍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较二倍体高10%~30%[13]。同源四倍体茄子品种“新茄一号”的果实脂肪、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二倍体品种明显增加。1.4多倍体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有增加多倍体一般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四倍体番茄和甘蓝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相应的二倍体含量高。如不结球白菜四倍体较二倍体维生素C增加30%,而且Ca、P、Fe3种矿质元素成倍或数倍的增加。1.5多倍体植物抗逆性强(特别是异源多倍体)等位基因杂合性提高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能力,因此,多倍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也比二倍体强。如三倍体和四倍体西瓜对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四倍体萝卜对普通根肿病的抗性比二倍体高;白菜中的南农矮脚黄、热优二号品种抗热性强,弥补了叶菜“夏淡”,而“寒优一号”,又适合冬季栽培,目前栽培面积已超过20万m2。不结球白菜四倍体较二倍体的抗寒性、抗热性及抗病性均有明显的提高。2多倍体产生的途径
2.1自然发生多倍体的自然发生包括合子的染色体加倍,配子形成时的染色体未减数等方式。其中合子的染色体加倍是指二倍体产生少数四倍体细胞或四倍体组织,如四倍体月见草的自发形成等。配子的染色体未减数即未减数的雄配子(2n)与减数的雌配子(n)结合,形成三倍体,三倍体继而产生未减数雄配子(3n)与减数的雌配子(n)结合,又可形成四倍体。有时未减数的雄配子(2n)与未减数的雌配子(2n)结合,直接形成四倍体。据不完全统计,已在85个属的植物中发现过2n配子,故认为这种方式是自然界多倍体形成的普遍方式。此外不联合基因的配对也会使其产生多倍体[14]。2.2人工诱导2.2.1物理诱导用于诱导多倍体的物理方法有温度激变、电离辐射、机械创伤、离心力等物理因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孙清荣等[15]通过γ-射线照射梨试管苗,诱导产生多倍体变异。咖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用骤变低温(8~10℃)直接处理花器官,可获得大量二倍性花粉粒[16];另外,一些愈伤组织内的染色体能自然加倍,发育成多倍体枝条。但物理方法由于效率低且不稳定而未能普及利用[17]。2.2.2化学诱导应用于研究及生产中的化学试剂有各种植物碱、麻醉剂、生长素等,其诱导效果不佳,成功率很低。目前,秋水仙素是诱变多倍体效果最好的药剂之一。由于秋水仙素诱变作用只在细胞分裂时期,对于那些处于静止状态的细胞没有作用,因此,所处理的植物组织必须是分裂最活跃、最旺盛的部分,通常是处理萌动的或刚发芽的种子、幼苗、嫩枝的生长点、芽及花蕾等,对于那些发芽慢的干燥种子效果往往不好。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不分裂,使染色体数目进行加倍。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可以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这使得秋水仙素在离体组织水平上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46成为可能。离体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也以其容易控制实验条件和重复实验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嵌合体等优势而逐渐受到重视。化学诱导又可分为活体诱导和离体诱导两种基本方法。活体诱导处理部位可为种子、幼苗、芽等,诱变率一般在0.1%~1%。刘惠吉等[18]用0.4%的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具2~3片真叶的短白梗白菜幼苗,选育出了四倍体白菜“热伏2号”。目前,通过此方法已经在叶菜类、花菜类、根菜类、瓜类、茄果类等蔬菜作物上获得了同源四倍体、三倍体品系。但是这种传统的活体诱导处理方法具有诱变率低、嵌合率高、获得的四倍体植株稔性低、不易获得大量四倍体等缺点。离体培养结合化学诱导剂处理获得多倍体的频率比较高。在染色体加倍实验中,以其容易控制实验条件和重复实验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嵌合体等优势而逐渐受到重视。离体材料一般是愈伤组织、胚状体、茎尖组织或子房、原生质体。张兴平等[19]在西瓜幼胚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前7天,在再生培养基中添加0.05%的秋水仙素,使再生植株中四倍体的频率由对照(不加秋水仙素)的8%提高到了52%,大大提高了组织培养再生四倍体的频率和效率。郭启高等[20]在培养过程中,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培养材料并在西瓜芽再生培养基中添加BA,即可产生高频率的四倍体变异。利用西瓜和甜瓜的未成熟子叶、子叶和真叶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利用植株再生过程中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获得较高频率的四倍体变异[21-26]。Kunitake等[26]报道石刁柏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四倍体。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可以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秋水仙素在离体组织水平上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成为一条重要途径。杨丽娟等[27]用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大花蕙兰,获得多倍体植株。唐晓义等[28]通过秋水仙素,诱导获得新疆一枝篙多倍体。王丽艳等[29]诱变得到扁茎黄芪多倍体。常建忠[30]通过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美洲商陆四倍体。代勇[31]用秋水仙素通过对青蒿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成功地解决了利用青蒿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时出现的嵌合体问题。2.3有性杂交获得多倍体在小孢子和大孢子时期减数分裂异常产生2n配子,通过单向多倍化(双亲之一产生2n配子)或双向多倍化(双亲均能产生2n配子)均能提高杂交后代的倍性水平,以此方法获得的四倍体比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四倍体稔性提高快。王子欣[32]报道以秋水仙素处理诱发产生的结球白菜四倍体为母本与二倍体结球白菜杂交,获得了新的同源四倍体。刘学岷等[33]用5个不同包球类型并含有2n配子的二倍体大白菜与四倍体大白菜杂交,选育出具有不同熟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大白菜材料和多育1、2、3号杂交一代。利用2n配子可便利地转移抗性基因,如马铃薯的细菌性萎蔫病在湿热条件下发生严重,其四倍体栽培种的抗性较弱,Watanabe等用抗病的二倍体与感病的四倍体杂交,获得了抗病的四倍体后代。2.4体细胞融合获得多倍体原生质体融合可以克服远缘杂交遇到的生殖障碍,获得有价值的多倍体植株。通过电融合和PEG融合等方法将原生质体融合,经培养产生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为杂种植株获得异源多倍体和同源多倍体。Cardi等[34]利用电融合技术将马铃薯和野生种的二倍体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了比亲本更有活性的再生植株,同时杂种株获得了野生种的耐冷性、高比重、有丝分裂突变率高等特性。Warra等[35]将马铃薯双单倍体的原生质体用化学方法融合获得了四倍体和六倍体杂种植株。3问题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