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歌子》教案

宜昌市东山小学李笳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2.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并描述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所表现出来的词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诵读这首词,查阅有关词人的资料,复习有关词的知识。

2、制作课件。

课前活动:

播放渔歌子的歌曲录像,让学生反复看和听。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词牌:

1、刚才的歌好听么?我听到有的同学还跟着音乐唱呢。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词中含蕴着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词《渔歌子》

师:(板书“渔歌子”)“渔“是什么意思?(捕鱼)

师:(加上“歌”),渔歌是什么意思?(捕鱼人的歌谣)。

师: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古人用汉字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这就是词牌。比如:念奴娇、清平乐、忆江南,还有渔歌子。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咱们先来齐读课题——“渔歌子”。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出示自读要求:(课件)

2.指名读。(2人)

(学生读完后,老师表扬他读得字正腔圆,全部正确。)

3.学习生字。塞——鹭——笠

4.再指名读词。(1人)

(在学习了生字以后再指名学生读词,学生读得更有滋味了。)

5.出示词的停顿之处,让每个学生都尝试着读出词的味道来。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停顿之处应做到“停而不断”,这叫“绵音”。

(1)试读,读出重音。

(2)男生读——女生读。

6、听课件朗读

同坐两人读——指读——齐读。

师:张志和不仅诗词写得好,画也画得好,所以他的好朋友颜真卿称他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三、细读,走近田园生活的画面

1、在熟读古诗后我们还应该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要想弄懂古诗词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请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回顾理解词意的方法——学生自读古诗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意,遇到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

2、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整首词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中的见解。

3、反馈汇报对词意的理解。

四、品读“不须归”——深究不须归的原因

1、找词眼——不须归

①找到词中一处写词人的内心的地方。(板书:不须归)

②说说理解。[ “须”:通“需”,需要;“归”:回。]

③都下雨了,为什么诗人会“不须归”?

(小组讨论诗人不须归的原因。)

2、良辰美景——“不须归”。

(1)请学生了解词中描写的景物。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等是作者不须归的原因。(板书:抓词眼)

(2)能不能说一说这眼前的美景。同坐交流——指生说

(3).填空: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这山、这水、这白鹭、这桃花,你想填上什么呢?

()的西塞山()的桃花()的箬笠和蓑衣

流水()鳜鱼()白鹭()

()的斜风()的细雨

(3)把这首词中省略的词句补充出来,连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美景。

(4)放音乐,师范读,请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这副美丽的画面,其中,你似乎还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板书:产生联想)

同坐两人再交流——师指生来说说

(5)好一幅江南的美景!这青的山,白的鸟,粉红的桃花,青绿的流水,吹面不寒的微风,细如牛毛的细雨,真是让人“斜风细雨不须归”呀!

(6)让我们再美美的感受一下这无边的春光吧!(齐读全词)

3、诗人的内心——不须归

(1)师:张志和陶醉于这山水之中,迟迟不归,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他一直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出示词)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2)师生合作,对比读词。

自读——指名读

师: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呀?

生:哥哥在叫弟弟回家。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且须还。

师:一个字——

生:还。

(3)师生和答《渔歌子》与《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师:弟弟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哥哥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弟弟呀,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哥哥呀,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4)了解词人的生平,走进人物内心。

师:为什么哥哥的声声呼唤,唤不回张志和回家的心意?难道仅仅是景吗?

(5)(出示简介)我们联系背景来了解一下词人生平。(板书:联系背景)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向唐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是都没有找到。

(6)词人为什么不愿意归去?

(生:张志和厌倦了朝廷的争斗,不想回去。)

师:“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我们在词中优美的景色背后,还读出了词人不愿意回归朝堂,寄情于山水的超然。即使是斜风细雨,他也“不须归”呀。

(7)让我们带着这份闲情、带着这份超然再来读一读《渔歌子》。

五、小结

写法指导——借景抒情

师:抓住词眼,想象画面,联系背景。这些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我们以后诗词学习当中。我们读出词中画,还读出词中人,诗词就是有这样无限想象的空间。我们看看这27个字,“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中写的景,都是在写作者内心的情感。借景抒情是它最突出的一个写作特点。(板借景抒情)

来,最后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让它在我们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丽自然、醇香久远的永恒画卷吧!“渔歌子”齐背。

板书:渔歌子

抓住词眼

不须归想象画面借景抒情

联系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