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自动送风系统
第5章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g

第5章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本书第3章已经从节能角度概述了集散型中央空调监控系统、中央空调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系统的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
本章将进一步阐述中央空调自动控制技术和监控技术的主要问题。
自动控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自动控制是采用一定的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自动的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由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称为自动控制系统。
现代的自动控制技术使中央空调系统,由最初的手动调节发展到单环节的自动调节,再到各环节的联合自动调节,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理论大致可分为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概念基础上的,采用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根轨迹法等方法研究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
经典控制理论最辉煌的成果之一要首推PID控制规律。
PID控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对无时间延迟的单回路控制系统极为有效。
直到目前为止,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有80%~90%的系统还使用PID控制规律。
经典控制理论最主要的特点是:线性定常对象,单输入单输出,完成整定任务。
然而,现代控制理论则是建立在状态变量概念基础上的,采用空间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变参数非线性系统,实现最佳控制、系统辨识、自适应控制、人工智能控制以及将过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相结合的综合自动控制。
5.1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5.1.1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5.1.1.1 中央空调系统的多干扰性中央空调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空调区域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而使空调区域内热、湿负荷不断地发生变化。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有关调节机构,例如加热器、加湿器、冷却器、喷水室、风机等设备上的有关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阀、变频调速装置等,改变其实际工作状态,使实际输出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中央空调系统的变化,满足对被控参数的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摘要:暖通空调是人们在现代化生活中常用的机电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目前,很多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当中都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总体性能还是存在欠缺。
基于此,建设施工单位开始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在提高系统安全操作的同时减轻人力投入,达到新时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方式和技术,对优化技术应用效果的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自动化控制技术前言: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空调也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空调初始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时,很多人被高昂的价格劝退,不过在近几年技术发展越发迅速的时期,暖通空调的性能逐渐多样化,人们也有了购买这类设备的能力。
为了改善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有关单位就可以加强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及普及,通过改良现有的技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1.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目前,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有DDC控制、继电器控制及PLC控制三种方式。
DDC控制方法的体现需要以多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作为基础,在室内温度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利用暖通空调系统对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起到优化室内温度并且降低能耗的作用。
继电器作为一种用电流控制开关的装置,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不同的电流和流量大小的有效分析,从而轻松实现系统控制目标。
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当中,小电流需要着眼于大电流控制之上,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方式实现延时和流量切换等功能。
PLC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其可以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基础上体现新的工业控制装置的特点,以组建远程控制系统的方式为主,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还能够体现编程容易、通用性好等优点。
1.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1.流程自动控制技术虽然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但是不符合新时期的暖通空调系统建设发展要求。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空调自控系统研究与设计1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生活、生产及办公的环境要求也日益曾长了,而中央空调自动控制就给人们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空调自动化程度决定着智能楼宇建筑的科技水平高低。
所以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本论文的作用就是介绍空调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自控系统时的一些方案。
本论文详细的介绍了空调的原理,并结合一些原理图更加直观的了解空调的工作原理。
本论文介绍了空调的自动控制方案以及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本论文还通过一些烟厂实际工程的空调自控系统来详细的介绍空调自控方案设计。
关键词:空调原理监控系统空调自控系统水系统2目录34第1章绪论1.1空调体系的研究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楼宇、厂房的空调自控系统也迅猛的发展起来。
并成为21世纪的主流。
所谓空调自控就相当于给空调加上“灵魂”和一个大脑,以提高生活和生产环境,给人们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而空调自控系统在各行各业、各种办公楼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方面,在空调自控系统中,通过对空气的纯净度、湿度、温度、流速等的处理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
另一方面,据统计在楼宇建筑中空调的能耗占60%左右,为使空调系统运行效果达到最佳,并且更加节能环保。
因此空调系统研究有很大的经济效应。
1.2空调系统的发展状况伴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世界上HVAC系统的控制从五十年代就采用气动仪表控制。
六十年代改进为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七十年代采用专用微型计算机进行集中式控制。
直到1984年,XXX福特市第一栋采用微型计算机集散式控制的大厦出现,标志着智能建筑的开始。
集散式控制(即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目前以趋于成熟。
作为掌握体系中的单元掌握器,国内外首要采用PID掌握,因其掌握简单,成本低、技术较成熟、易于实现、参数方便调整。
在氛围调节中应用较为广泛。
空调风门电机工作原理

空调风门电机工作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空调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能够提供舒适环境的设备,空调的工作原理十分复杂,其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空调风门电机。
本文将深入探讨空调风门电机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空调的工作机制。
1. 空调风门的功能空调风门是空调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空气流向,从而实现空调的送风、制冷或制热功能。
通过控制风门的开启或关闭程度,空调可以将冷气或热气送入不同的区域,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2. 空调风门电机的结构和组成空调风门电机是驱动空调风门运动的关键部件。
它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组成。
电机负责提供动力,减速器则起到降低转速和增加扭矩的作用,传感器则用于感知风门位置以及工作状态。
3. 空调风门电机的工作原理空调风门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对复杂,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接收指令当用户通过空调遥控器或面板设置了目标温度、模式以及风速等参数后,这些指令将会通过电路传输到空调主控板。
步骤二:驱动电机空调主控板根据用户的设置信息,向空调风门电机发送控制信号。
电机接收到信号后开始工作。
步骤三:感知当前状态风门电机内部的传感器会感知当前风门的位置和状态,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电机控制系统。
步骤四:调整风门位置根据用户设置的信息和当前的室内温度情况,空调主控板会计算出风门应该处于的位置,并通过控制信号发送给电机。
电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通过驱动减速器的转动来实现风门的开启或关闭。
步骤五:持续调整控制一旦风门达到目标位置,电机会通过传感器不断感知风门的状态,并及时反馈给主控板。
主控板根据反馈信号进行持续的调整,保持风门位置的稳定。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空调风门电机能够根据用户的设置和室内环境的变化,精确地控制风门的开启程度,从而实现空调系统的送风、制冷或制热功能。
4. 对空调风门电机的观点和理解空调风门电机作为空调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之一,对于空调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厂房空调送风方案

厂房空调送风方案简介在厂房中,空调系统的送风方案对于室内空气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舒适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厂房的空调送风方案,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1. 空调送风系统设计1.1. 风机选择在厂房中,风机的选择是设计空调送风系统的关键。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选择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
•轴流风机:轴流风机具有高风量、低噪音和较低的风压特点,适用于需要大量送风的场所。
然而,轴流风机的送风距离相对较短,不适合远距离送风。
•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可以提供更高的风压,适用于需要远距离送风的场所。
离心风机的缺点是噪音较大,但可以通过合理的隔音措施来降低噪音。
根据具体的厂房需求和送风距离,选择合适的风机。
1.2. 送风口布置在厂房中,合理地布置送风口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流通。
•均匀布置:送风口的布置应尽量均匀,确保室内各个角落都能得到充分的供气。
•高处送风:为了提高空气的流动性和舒适度,建议将送风口设置在厂房的较高位置,让冷风从上方下吹。
这样可以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工作人员,减少不适感。
1.3. 控制系统厂房空调送风系统的控制系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运行的灵活性。
•温度控制:根据厂房的实际需求,设置合理的温度控制范围。
在夏季可以将温度设定在适宜的范围内,以提供室内的舒适度。
•定时控制:根据厂房的工作时间表,设置定时控制系统,以在工作时间内提供送风,而在非工作时间内停止送风,以节约能源。
•风速控制:根据厂房内部的空气质量和工作人员的需求,调节风机的风速。
在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风速,以降低噪音和能耗。
2. 空调送风系统运行管理2.1. 定期维护空调送风系统的定期维护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非常重要。
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维护,包括清洁过滤器、检查风机运行情况、检查送风口是否有堵塞等。
2.2.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
礼堂空调设计方案

礼堂空调设计方案根据礼堂面积和使用人数的大小,我们建议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来设计礼堂的空调方案。
以下是我们的设计方案:1. 中央空调主机选择:考虑到礼堂面积较大,建议采用冷水机组作为中央空调主机。
冷水机组具有制冷量大、能够满足大面积空间的需求的优势。
2. 空调送风系统:为了保证礼堂内空气的均匀分布,我们将在礼堂内设置多个送风口。
送风口的数量和位置将根据礼堂的布局和使用需求进行合理设置,保证每个座位都能获得舒适的温度。
3. 风量调节系统:为了方便控制空调送风的风量,我们建议在每个送风口处安装风量调节装置。
这样可以根据礼堂内人数的不同进行灵活调节,提高能效和舒适度。
4. 温度控制系统:为了满足不同季节和不同人数情况下的温度需求,我们将在礼堂内安装温度控制设备。
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温度范围,并通过传感器自动调节送风温度。
5. 空调循环系统:为了节约能源和提高空调效果,我们将在礼堂内安装空调循环系统。
通过循环使用冷却水或冷凝器来提高冷却效率,并将空气循环回送到中央空调主机,再次进行冷却以减少能源消耗。
6. 室外机布置:为了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将在礼堂外部选择适当的区域进行室外机布置。
同时,我们还将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对室外机的影响,如防雨防尘等措施。
7. 控制系统:为了方便礼堂管理员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和监控,我们将配备先进的空调控制系统。
管理员可以通过控制面板对温度、风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和能耗情况。
总结:以上是我们的礼堂空调设计方案,通过合理选用中央空调主机、设置适量的送风口、安装风量调节装置和温度控制设备,以及布置室外机和配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礼堂空调的高效运行和舒适度的提升。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原则,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和实用性。
洁净空调系统操作方法

洁净空调系统操作方法洁净空调系统是一种能够提供干净、新鲜、舒适室内环境的空调系统,它通过高效过滤和净化室内空气,降低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以下将介绍洁净空调系统的操作方法。
一、开启空调系统1. 打开空调外机电源开关,在外机上可以看到有一个主电源开关,将其打开;2. 打开空调内机电源开关,在室内机上找到电源开关,将其打开;3. 在遥控器上按下电源开关,系统将自动开启。
二、选择运行模式洁净空调系统通常提供多种运行模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几种模式:1. 制冷模式:适用于夏季,能够使室内温度快速下降;2. 制热模式:适用于冬季,能够使室内温度快速升高;3. 送风模式:适用于春秋季节,以及需要风扇等功能但不需要制冷或制热的场合;4. 除湿模式:适用于潮湿的环境,能够快速除去室内空气中的湿气。
三、设置温度和风速1. 使用遥控器上的温度调节按钮,可以调节室内温度,选择适宜的温度范围;2. 使用遥控器上的风速调节按钮,可以调节室内风速,选择舒适的风速档位。
四、使用定时功能洁净空调系统通常还提供定时功能,可以按照需求设置开关机时间,实现自动控制,节省能源。
1. 按下遥控器上的定时设置按钮,选择定时开关机功能;2. 使用遥控器上的时间调节按钮,设置开机时间和关机时间。
五、保持室内清洁为了保证洁净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过滤效果,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室内机和过滤器。
1. 关闭空调系统,断开电源;2. 使用柔软的布块沾适量的清洁剂或清水,轻轻擦拭室内机表面和过滤器;3. 定期更换过滤器,一般建议每1-2个月更换一次。
六、注意安全问题1. 使用时确保空调设备稳固安全,避免发生意外;2. 注意空调系统的电源使用安全,避免使用破损的电源线或插座;3. 不要将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在空调附近,避免引发火灾。
总结:洁净空调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开启空调系统、选择运行模式、设置温度和风速、使用定时功能、保持室内清洁以及注意安全问题。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及价值分析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及价值分析摘要:现阶段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已然无法满足大众对居住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的需求,部分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所占据的建筑空间较大,运行能源消耗量的多,应进行及时的优化与改造,通过完善暖通空调自动控制功能,提升资源利用率等方式,确保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更加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
关键词: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价值引言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建筑物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
但暖通空调存在较大能耗,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应积极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相互结合,一方面增强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其运行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暖通空调的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1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价值1.1确保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在规模较大的建筑中,暖通空调控制系统随之增大,需要控制和操作的项目显著增多,若采用人力方式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不仅会加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会增加误操作的可能性,直接影响暖通空调的运行状态。
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能自动监控暖通空调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并在暖通空调运行状态发生异常时及时预警,对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1.2优化设计缺陷根据大量实际工程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将自动化系统移交给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承包商,在整个工程的设计中,似乎有一个合理的分工,但在实践中,这样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承建商未能完全掌握良好的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同、对项目建设不具备责任心等因素都会导致设计结果不够理想。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显然不利于暖通空调自动化和研究的发展。
因此,自动化总体设计或交给设计院独立完成,或由承包商在设计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逆向设计,完成设备的设计、施工和工作地点的调整,这将大大提高机器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辨识报告 对象:空调自动送风系统 1.空调自动送风系统的概述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room air conditioner),挂式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空调分为单冷空调和冷暖两用空调,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空调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 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空调就是据此原理而设计的。 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 2.实例进行建模与辨识
2.1最小二乘法(LS)LS---Least Squares 最小二乘是一种最基本的辨识方法。它是高斯在确定天体星球运行轨道时首先提出的,在系统辨识中是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参数估计的最主要方法!这一方法不要求任何验前统计特性。现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动态系统参数辨识。 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其中u(k)为输入信号,x(k)是理论上的输出值。只有通过观测才能得到,由于在观测过程中往往附加上随机干扰,其观测值可表示为:
其中v(k)为随机干扰。 由于最小二乘法结构简单,编制程序也不困难,所以它颇受人们重视,应用相当广泛。 最小二乘法是成批处理观测数据,这种辨识方法也称为离线辨识,它的优点是辨识精确高,而主要的缺点在于每取到一组数据后,都需要重新解方程组,每算一次都需要用到全部数据,要求计算机的存储量比较大。因此,需要对原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引出递推最小二乘法。 2.2递推最小二乘法(RLS)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s 为了实现自适应控制和跟踪时变参数,必须采用递推算法。递推最小二乘法——新的估计值等于旧的估计值加上修正值!递推最小二乘法它对计算机存储量的要求不大,辨识精度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提高,适用于在线辨识和参数估计。尤其是适应性算法,具有很强的跟踪时变参数的能力。 1)原理: 设已得到的观测数据长度为n+N,得到了N个方程:
NNNY (2-1)
用N表示的最小二乘估计,则 N=1NTNTNNY (2-2)
估计误差为
()()()ykxkvk12012()(1)(2)()()(1)(2)()1,2,nn
xkaxkaxkaxknbukbukbukbuknk
线性定常系统×)(ku)(kx)(kv)(ky+
NN
ˆ~1
NTN
T
N
N
(2-3)
估计误差N~的方差阵为 2~NVarNNTNP21
(2-4)
式中NP12121TNNnn (2-5) 于是N=NPTNNY (2-6) 如果再获得一组新的观测值)1(Nnu、)1(Nny则又增加一个方程
111NNTNy (2-7)
式中 1Ny)1(Nny 1N)1(Nn 1121()(1)(1)(1)(1)TNnynNynNyNunNuN
将(2-1)和(2-2)式合并,并写成分块矩阵形式,可得
111NNNTNNN
y
Y
(2-8) 上式给出了新的参数估值
111111111[]TTNNNNNTTTNNNNTNNNNNYyPYy
(2-9)
式中11111111111[][]TNNNTTNNTTNNNNTNNNPP (2-10) 矩阵求逆引理: 11111[]TNNNNPP
NTNNNTNNNNPPPP11111]1[
(2-11)
由于11NNTNP为标量,因此(2-11)式实际上可以写成 111111NNTNNTNNNNNP
PPPP
(2-12) 由(2-9)和(2-2)得
1N][111NNNTNNyYP]))([(1111NNNTNNTNNTNNyYP
]ˆ[1111NNNNNyPP 把(2-11)代入上式
得到1NNˆ1111NNTNNNPP)ˆ(11NTNNy (2-13) 令11111NNTNNNNPPK (2-14) 则1NNˆ1NK)ˆ(11NTNNy (2-15) 式(2-12)、(2-14)和(2-15)为一组递推最小二乘辨识公式。 2)运行的效果图: 输入输出数据为:
系统参数a: 0102030405060-2-1.5-1-0.500.511.5time stepsthetaa a1a2
51015202530354045505560-0.0200.02time stepsu
51015202530354045505560-0.2-0.100.1time stepsy系统参数b: 预测误差e: 三阶系统参数估计: 系统参数a:
0102030405060-3-2-10123time stepsthetaa a1a2a3
0102030405060-0.06-0.05-0.04-0.03-0.02-0.0100.010.020.030.04time stepse
010203040506000.20.40.60.811.21.4time stepsthetab b1b2系统参数b:
3)程序见附一。 2.3相关分析法 维纳-何甫(Wiener-Hopf)方程: 1)简介:
x( 传递函数(频域) 由图可知: 传递函数 y(s)=G(S)*X(S),从而得到 维纳-何甫(Wiener-Hopf)方程 :
由下图引入卷积公式:
卷积公式:
010203040506000.20.40.60.811.21.41.61.82time stepsthetab b1b2b3 ty)(
维纳-何甫方程给出了输入的自相关函数,输入、输出的互相关函数及脉冲响应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2)运行的效果图:
3)程序见附二。 3. 总结
通过这次系统辨识的作业,收获很多,感想也很多。首先,让我对建模与辨识的只是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运用的能力;这次作业是我和同学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增加了我们之间的配合能力和合作精神。最后在此感谢赵老师对我们无私地奉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