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第二学期《外国文学》考试

大二第二学期《外国文学》考试
大二第二学期《外国文学》考试

外国文学

二、名词解释

1,浪漫主义文学:作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特指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文学主潮。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观感情、追求理想主义、推崇想象力、崇尚自然等等。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

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

2,湖畔派诗人: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的主要代表。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漫主义奠基之作。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

3,《东方叙事诗》:1813--1816年拜伦完成的《东方叙事诗》是一系列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诗,包括《海盗》、《莱拉》等代表作品一共有六篇。每篇都是诗体的中篇故事。叙事中的主人公被称为“拜伦式英雄”,这些叙事诗又叫“叛逆者叙事诗”。

4,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塑造的一系列叛逆者形象。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具有三个精神特征:反叛性、孤独性、浪漫性。代表人物:《海盗》中的康德拉。

5,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司汤达长篇小说《红与黑》的发表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成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6,人物再现法:所谓人物再现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

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在《高老头》里,巴尔扎克首次运用了人物再现法。

7,多余人:19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今天,“多余人”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象征着一种人生状态:“想”和“做”之间严重脱节;反叛传统和依赖传统之间游离不定;理想和现实之间无所归依。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多余人的形象包括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

8,新人:指平民知识分子,他们有明确的社会理想,愿意为人民的利益献身。是改变俄国社会现状,实现作者理想社会的希望。最早出现的新人形象是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和他的妻子叶琳娜,以及《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成功地塑造了新人形象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中的薇拉、吉尔沙诺夫等9,美丑对照原则:在《<克伦威尔>序言》里,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美丑对照原则:“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他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两种不同要素的对照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创作应当全面反映自然及现实事物中“崇高文雅”与“丑怪粗野”的对照。

《巴黎圣母院》是美丑对照原则的成功运用。

10,威赛克斯小说: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三、简答题

1.简述拜伦长诗《xx·xx》的艺术特色。

首先,《唐璜》成功地实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的结合。

其次,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夹叙夹议

最后,语言上明白晓畅,大量使用口语词汇,也不拒散文句法,白而不俗、

自然潇洒。

2.简要分析达吉雅娜的形象。

达吉亚娜形象:达吉雅娜是一个极其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她真诚朴实而又纯正高贵。

她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作者称她是“我可爱的理想”。

3.简要分析《红与黑》书名中“红”与“黑”的含义。

“红”指拿破仑时期士兵的红军装,代表资产阶级的力量,象征革命。

“黑”指教职人员的黑教袍,代表封建社会反动力量,象征复辟。

书名寓含着于连人生道路的选择,象征复辟时期两大对立阵营,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突出了小说的政治意义。

4.简要概括《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

描绘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有的在资产阶级的进攻面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高老头》中的鲍赛昂子爵夫人。

提供了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纽沁根银行家》中纽沁根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典型,不仅懂得怎样获得高利润,还会制造谣言、造假象等。

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产的查理。5.简要分析葛朗台和欧也妮·葛朗台两父女的形象。

父:(1)能干的庄稼人形象。葛朗台是种葡萄的好手。(2)精明的商人形象。跟客户谈生意时,他经常假装口吃和耳聋。假装听不清对方的话,使其产生浮躁情绪;假装说话不清楚,使客商不断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猜测他的意思,有时竟忘了自己的立场。(3)著名的守财奴形象。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守财奴形象之一。

女:欧也妮也是小说中重点刻画的一个人物。她是个重感情的姑娘,然而她的感情得不到回报。欧也妮是作家着力塑造的正面人物,是作家理想的化身。在惟利是图的金钱世界里,她出淤泥而不染,过着单纯简朴的生活。她的爱情真挚动人,她敢于违拗专横的父亲。

6.简述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四种人物形象上的体现。

梅尼特医生是超越仇恨和革命的善人,体现出宽恕仁慈的精神。

代尔那代表了一种反省与自我救赎的精神。

路茜是爱的化身,具有一股感染人的温情主义。

卡尔登则是人道主义理想的最高体现者,这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7.简述《双城记》的艺术特色。

首先,作品结构谨严有序。

第二,大量运用对比、象征、夸张手法。

第三,语言生动、风趣。

8.简要分析简爱和罗彻斯特形象

简爱:简爱是自卑的,这种自卑来源于外貌的平庸和经济地位的低下,但是她又是极度自尊的,她把自己看得很重,视人格如生命,谁冒犯了她,她就向谁报复。在书中她一再的强调自己的独立人格与自尊心。

罗彻斯特:桑恩费尔德庄园主,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年轻时他过着放浪的生活,后来决心认真生活,喜欢简爱并向她求婚。

9.简述xx的文学贡献。

左拉是自然主义的倡导者和理论家,也是19世纪后期法国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左拉早期的几部作品将生理学的分析引入文学,人物都是失去自由意志的,完全被他们的生理因素所控制。

代表性作品有《泰雷兹·拉甘》和《玛德兰·费拉》。

10.简析《羊脂球》的艺术特色。

精巧的艺术构思。在一辆马车上安排10位不同阶层的乘客共坐,从各人的心态行为反映出整个的法国社会,收到了以小见大的功效。

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比如对羊脂球篮子中食品的描写。

鲜明的对比。这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原则。上等人与下等人对比,两次车上用餐对比

四、论述题

1.论述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强调主观感情。浪漫主义强调主观,具体表现为向往唯情论,重视抒情性。

追求理想主义。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

崇尚自然.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浪漫主义者寄情于山水,有时也是借大自然的美来暗喻现实的丑陋。

推崇想象力。在理想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采用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以富于幻想的方式创造出想象的和虚构的艺术世界。

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巴黎圣母院》中,就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营造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因此,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崇拜中世纪的古风气。

2.分析《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互助友爱,舍己为人,拥有远远胜过那个所谓有教养、文明的世界里的人的美德。

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爱丝美拉达舍身。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1)成功的运用了美丑对照原则(2)充分运用离奇巧合的情节安排(3)通篇充满了浓郁的主观抒情

3.分析《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冉阿让因姐姐家中7个孩子而偷了一块面包4次越狱被抓回19年后才出狱,对社会充满了仇恨。

冉阿让出狱投宿米里哀主教家临走时偷了主教的银器,主教没追究,反将银烛台送给了他。感化冉阿让从此决心成为一个好人。

他化名为妈德兰,发财致富成为企业家兼市长。

警官沙威一直在追查冉阿让的下落。冉阿让在商马第被当成他自己受审时,主动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他不忍牵连无辜。被逮捕后,很快越狱,此后一直受到沙威的追捕。他在四处躲藏中将孤女珂赛特抚养大。8年后,她跟马尔斯相爱并结婚。最后,冉阿让在他们的陪伴下离开了人世。

反映了劳动者的悲惨处境,批判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及其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歌颂了人民的正义斗争,赞美了他们为了人类的共同事业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作者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表现了同情革命的正义立场。

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2)情节安排离奇巧合;(3)浓厚的政论色彩;(4)语言高昂、激烈、热情。

4.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叶甫盖奥涅金》的主题是贵族知识分子和人民的关系。该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的。作者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它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艺术特色:

作者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它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作品生活场景广阔,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体裁别具一格。

它用诗体写成,兼有诗和小说的特点,客观的描写和主观的抒情有机交融。

独特的“奥涅金诗节”(每节十四行,根据固定排列的韵脚连接)洗练流畅,富有节奏感。

5.简述xx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写实的,要求作家们按照事物的真实面貌来写,这几乎是对19世纪初浪漫主义的彻底反拨。其次,批判现实主义着力揭露当时社会黑暗和罪恶,具有极为强烈的批判精神,正是因为这个特征,高尔基才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自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一大特征。

6.xx父爱悲剧分析。

高老头的父爱是一曲悲剧,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或家庭的悲剧,更主要的是社会的悲剧,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道德原则所的历史的悲剧。

高老头父爱悲剧性的社会因素:随着资产阶级地位的不断上升,金钱关系控制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的每个家庭。高老头用金钱来表达父爱,女儿们也是把金钱看成是父爱。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是高老头“父爱”的实质。这就是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客观的、外在的根本原因。

高老头父爱悲剧性的人性根源:他拼命地挣钱,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女儿的一切愿望。他早已看出女儿的自私和虚伪,但仍不放弃自己对女儿的爱,而且这种爱的无私赠予是在自我安慰与自我欺骗中实现的。直到临死,经过20多个小时的空喊,他才意识到葬送他的正是这两个女儿。

xx父爱的悲剧性的心理机制:

A占有欲倾向的父爱B牺牲欲表现的父爱C自虐性化身的父爱

7.于连和拉斯蒂涅形象比较分析。

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和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思想性格特征,具有了充实的社会含义,成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

一方面,于连和拉丝蒂涅有很多共同之处。于连和拉斯蒂涅两人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奋斗理想,是法国王朝复辟时期探索自己的前

途、寻a找自己的地位、期盼成为“豪富和伟人”的青年,两个人都试图努力从社会底层爬进上流社会。都尚存着一些平民意识。。

他们的形象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向上爬的奋斗目标不同。阿斯蒂涅的个人奋斗动机更多在于对物欲与虚荣心的满足。然而,于连的个人奋斗动机则侧重于实现自身的价值。

B,向上爬的奋斗过程不同。拉斯蒂涅的奋斗过程可以概括为反抗一妥协。

拉斯蒂涅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完全腐化,他的世俗化的追求只属于经济范畴,没有触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于是他成功了,终于爬上了欲望的顶峰。拉斯蒂涅妥协的过程实际上是人性中善的泯灭的过程。于连的奋斗历程是妥协一反抗,他在不断追求政治地位的过程中,彻底醒悟,认清了残酷的现实,终于对复辟社会深感绝望,悔恨自己为了虚荣而放弃真理。

C,奋斗的手段和途径不同。拉斯蒂涅在不断向上爬的过程中懂得凭自己的资本,去征服几个可以做他后台的妇女,以投身于上流社会了。而于连在追求女人的动机上与拉斯蒂涅有着很大区别。因为于连认为:自己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并且不愿做出低三下四的事来糟蹋自己,如果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那他什么都不剩了。

D,本身的性格就不同。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时期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所腐蚀的贵族子弟的典型。于连奋斗的一生一切与他的内心世界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以至于形成于连勇敢与怯懦、骄傲与自卑、狂热与郁闷的性格上的矛盾综合体。

8.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形象比较分析。

相同点:

安娜和爱玛都年轻、美貌,她们都具有摆脱或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与社会现实发生剧烈的冲突;

安娜和爱玛同是悲剧人物,她们最终都死于自杀,安娜卧轨,艾玛服毒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之中都有一点浪漫的色彩,这种浪漫与社会生活的严酷性构成了反讽:导致她们毁灭的外在因素都是所谓的“婚外恋”或自我放纵。

不同点:然而,两个人物表面上的共同特征并不能掩盖她们之间的巨大差异。

首先,安娜的死更多的是源于自身;与安娜不同的是,爱玛临死之前仍然有着强烈的求生愿望,只是为外界所逼无奈。

其次,安娜和艾玛是两个不同背景的人。安娜从小出生在名门望族,而艾玛只是一个农夫的独生女。安娜与爱玛都怀着对爱情的浪漫憧憬,所不同的是安娜是从一开始即明确地知道自己要求的是什么,她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与渥伦斯基的爱情。而爱玛的爱恋对象则带有虚幻的、朦胧的性质。

9、分析《双城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通过对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描写,揭露不良贵族的腐败和残忍,表现了人民反抗的正义性和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

因为有厄弗里蒙地侯爵为代表的王公贵族的存在,革命的爆发不可避免,他们不仅生活奢华,还无端欺压百姓,蹂躏妇女,多行不义。革命的原因是被压迫者多少个世纪积累起来的怨恨,它一朝演变成暴力行为,后果是毁灭性的。它表现为对压迫者的不留余地的报复,对革命者本身也造成严重的扭曲。比如,得伐石太太就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形象:右手拿一把斧头,腰间挂着手枪和短刀,咬牙切齿地带着一帮妇女攻打巴士底监狱,发誓要将厄弗里蒙地一家斩草除根,甚至连梅尼特医生和他的女儿露茜也不放过。最后,这位复仇女神在跟露茜的女佣人普洛斯扭打时,被自己的手枪击毙。

小说的艺术特点:

(1)结构复杂严谨,由三条独立而又相互交织的线索组成。

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代尔那、得伐石的经历安排在完整严谨的结构网中,体现了情节丰富性和结构完整性的统一。

(2)浪漫色彩和现实手法有机结合。

小说情节紧张起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描写法国革命时,采用了写实手法。

(3)大笔勾勒和精雕细刻有机结合。

大革命场面气势磅礴,人物造型和心理描写笔触细腻,精雕细刻。

10.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成就。人物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辩证过程。托尔斯泰把安娜内心的爱与狠、信任与猜疑、绝望与期待、自尊与妥协等种种矛盾而复杂的思想写得惟妙惟肖。

肖像描写富有独创性。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展示了人物的一般性格特征,而且还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安娜的肖像系列体现着安娜性格的发展,体现着安娜爱情故事的起伏,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完整性方面的威力。

结构完整统一,拱形衔接天衣无缝,两套平行的线索互相呼应,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不愿随波逐流,严肃地对待人生,按照自己的理想选择道路,这是安娜与列文的共同之处,也是小说中两条主要线索的一个内在联系点。安娜的人生追求以实现个人的爱、幸福为目标,列文的生活道路则以追求普遍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为目的。在这种深层意义的对照上,列文的情节线可以说是安娜情节线的继续和延伸。

黄爱华-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黄爱华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干净保障有序自主促进和谐 ——四年级 《垂直》教学实录与体悟 当下,“有序、和谐”应该成为数学课堂的至高追求,教师语言、教学资源和教学预设的干净,是课堂教学有序的保障;学生语言、学生思维和动手活动的自主,是创造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的必需。 《垂直》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直线以后,首次接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本课时主要以理解“垂直”这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垂线的一些特性,了解一点历史,感受一种自豪,促进不断成长。 下面从《垂直》一课的教学实录出发,尝试阐述对“有序、和谐”课堂的追求与体悟。 一、“近”生活导入,显现熟知概念 1.对话拉近师生距离。 师:我是深圳的黄老师,你们是淮阴实小三年级几班的同学 生:三(1)班。 师:咱们真是有缘,有机会一起上这节数学课。你说我应该是一位教数学的老师,还是一位帮助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悟:师生间第一句对话即勾起学生继续推进课堂的兴趣,“真是有缘”消除了师生初次见面的戒备,达到了温情沟通的目的。】 生:帮助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师:是的,“帮助学生学数学的”,强调学习的过程靠同学们自己,教师起到的作用是组织、帮助和引路。 【悟:教师对“帮助学生学数学”这一观点的认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 师: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这节课老师主要是给同学们带路,路靠大家自己走,好不好 2.由学生之间的互助,引出“互相”的概念。 师:我在领路的过程中,想知道你们掌握的情况。如果你掌握得很好,请做这样的手势;如果还有点不太清楚,请做这样的动作;如果你完全没有学会,请这样。(手势略) 师:你的同伴要做这样的动作,你会怎么办(师做出“没有学会”的手势。) 【悟:此问非常平实,却又是继续教学所必须的,也可以说是整节课的奠基。问题离学生如此之近,应算是教学预设的匠心独运。】 生:我会帮助他,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师:我们说到一个词语——“互相”,你理解吗 (屏显:互相。) 师:“互相”是指两个对象之间彼此同等对待的关系。有点深奥,其实同学们常用——我们不是常说要“互相学习”。怎么理解 (屏显:互相学习。)

2018-2018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质量检测 八年级英语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仔细认真,遵规守纪,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一、单选<每空1分,共 20分) ( > 1.I ’ll help________ signs after school. A. put off B. putting off C. put up D. putting up2Pr1uiK4nT ( > 2. Mariah used to ______interested in music, but now she ’s used to ________tennis.2Pr1uiK4nT A. be, play B. being, play C. being, playing D. be, playing2Pr1uiK4nT ( >3.The disabled man has trouble ______common things like carrying things.2Pr1uiK4nT A. do B. to do C. does D. doing ( >4.I don ’t want to go there _________. Will you please go with me?2Pr1uiK4nT A. alone B. lonely C. right away D. myself2Pr1uiK4nT ( >5.. ---I have a sore throat. ---You _________drink more hot tea ________honey. A. should, has B. should, with C. need, has D. need, with2Pr1uiK4nT ( >6. They plan to write some notices and ________after school.2Pr1uiK4nT A. give away them B. give them away C. hand out them D. hand them out2Pr1uiK4nT ( >7 Our school provides the poor students dictionaries for free.2Pr1uiK4nT A.with B. to C. for D. as ( >8 .To our _________, Jack arrived on time today.2Pr1uiK4nT A. surprise B. surprised C. surprising D. surprises2Pr1uiK4nT ( >9.----I feel nervous sometimes,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2Pr1uiK4nT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 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臶。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臵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链接:泰山皮影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6月8日--6月18日,中华世纪坛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泰山皮影传人范正安受邀表演了《石敢当铲除恶狼精》。泰山皮影的独特之处是演出只有一人完成,左脚踩鼓,右脚敲锣,口中演唱,双手指挥皮影。其曲风是山东大鼓,人物的语言和性格也有着鲜明的山东色彩。 1.下列对“皮影”的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A.“皮影”是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B.“皮影”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 C.“皮影”是用灯影达到艺术效果,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 D.“皮影”是民间艺人用皮制品手工、刀雕彩绘制作成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借助白色幕布和灯光进行戏剧表演的艺术。 2.下列对“皮影”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皮影”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 B.“皮影”为了适应其幕影表现形式,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西吉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命题:逯彦忠审题:鲁耀东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_ 第一卷选择题(共52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开普勒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2、下列有关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B) 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断改变(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3、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4、一轮船以船头指向始终垂直于河岸方向以一定的速度向对岸行驶,水匀速流动,则关于轮船通过的路程、渡河经历的时间与水流速度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流速度越大,路程越长,时间越长 (B) 水流速度越大,路程越短,时间越短 (C) 渡河时间与水流速度无关 (D) 路程和时间都与水速无关 5、决定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 (A)初速度(B)抛出时物体的高度 (C) 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一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线速度(B) 位移(C) 角速度(D) 合外力 7、航天飞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这个物体( ) (A) 不受地球的吸引力 (B) 受到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C) 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D) 对支持它的物体的压力为零 8、一个半径是地球3倍、质量是地球36倍的行星,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 ( ) (A)4倍(B)6倍(C)13.5倍(D)18倍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22 1 r m Gm 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 当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

平行与垂直教学实录及点评

《平行与垂直》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陆淑芳点评:魏巍 【教材分析】 《平行与垂直》是中年级的一节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概念课,是人教版新课标第七册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新课程中的一节老课。垂直与平行是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它是在学生认识直线与角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也将是今后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础。本节课教材的安排是通过主题图先唤起学生生活经验,然后通过画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让学生根据其位置关系来进行分类,在分类中初步认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并揭示概念。 【案例背景】 本人今年任教五年级数学,对于这课的教学并不陌生,这一课比较单调,孩子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思维上的障碍,分析原因主要是有两点:垂直与平行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纯数学的内容;二是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弱,而两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比起单一的直线、射线、线段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理解起来难得多。如何帮助孩子们突破这一些障碍,很好地掌握这两个概念呢? 我曾用两种方案来上过这一课。方案一:直接说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在小组内交流,之后收集学生所画的素材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对它们进行分类,在分类中逐步归纳出平行和垂直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充分地经历了操作和探究的过程,孩子们在充分经历中逐步抽象出这两个概念,孩子们的主动性较强,认知也比较充分,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太费时;方案二:先出示教材的主题图,问孩子们能否从中找到一些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或线段,之后再把互相平行的几组直线抽象出呈现在课件上,让孩子们去观察归纳它们的相同之处,在师的引导下再归纳出平行的概念,之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教学垂直,这样的教学比较省时,效率特别高,而且孩子们在归纳平行的概念时还能感悟到它隐含的特征,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比较高,适合一些对这一知识点已经有一些初步了解的孩子,不然在第一个找平行线和垂线的环节学生就会无从入手,另一个环节就冷场了。 接到再次执教这一课的任务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设计一种怎样的教学方案,既不很费时,又能让孩子们主动感悟这两个概念中的一些要点呢?基于这样的思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10-11第二学期[2]

一、填空:(10分) 1.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或σ和x )。 2.统计中,标志的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 3.抽样平均误差的实质是样本平均数 的标准差。 4.由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由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水平,其假定前提是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 。 5.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称为报告单位 。 6.在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 为主体。 7.现象总体在轻微偏态情况下,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距离是平均数与众数距离的 1/3 。 8.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 的数量方面。 9.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众数的计算公式是 。 10.反映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是比例相对 指标。 二、单项选择(20分) 1.攻读某专业硕士学位的四位研究生英语成绩分别为75分、78分、85分、和88分,这四个数字是:( D )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2.已知:∑2x =2080,∑x =200,总体单位数为20。则标准差为( B ) A.1 B.2 C.4 D.10 3.调查某地区1010户农民家庭,按儿童数分配的资料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中位数为( B ) A. 380 B. 2 C. 2.5 D. 505 4.某地区为了了解小学生发育状况,把全地区各小学按地区排队编号,然后按排队编号顺序每隔20个学校抽取一个学校,对抽中学校所有学生都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D ) 厦门大学《统计学》2010~2011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 试卷类型:(A 卷)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等距抽样(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5.统计工作中,搜集原始资料,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环节是(B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6.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B ) A.全部人口 B.每个人 C.全部人口数 D.每户家庭 7.对两工厂工人工资做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一样,但第二个工厂工人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B ) A.第一个工厂大 B.第二个工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不能做结论 8.必要的样本容量不受下面哪个因素影响( B )。 A. 总体单位之间变异程度 B. 抽样指标大小 C. 概率保证程度 D. 抽样方法 9.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样本容量应(A)。 A. 扩大为原来的9倍 B. 减少为原来的1/9 C. 扩大为原来的3倍 D. 减少为原来的1/3 10.请看统计表:某地区200个工厂产值和工人劳动生产率情况(1995年) 本组的分组标志是( A ) A.经济类型 B.工厂数 C.工人数 D.总产值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罗山高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放射性同位素Ho 166 67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 ) A .32 B .67 C .99 D .166 2.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C 60 B .CaCl 2 C .KF D . CH 4 3.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 的是 ( ) A .最高正化合价:P <S <Cl B .原子半径:O <S <Cl C .酸性强弱:H 3PO 4<H 2SO 4<HClO 4 D .金属性:Na >Mg >Al 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 A .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B .催化剂 C .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 .反应物的浓度 5.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 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A . B . C . D . 6.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 制( ) A .合金 B .半导体 C .催化剂 D .农药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 .化学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 .H 2O 2溶液中加入MnO 2或FeCl 3都能增大H 2O 2的分解速率 C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D .在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条件下常有不同的反应速率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比较,不正确的是( ) 铁门表面喷漆 橡胶里加炭黑 扇子扇煤炉火 煤 土壤 稍稍烤焦 木 头 电 线 杆

(完整版)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4分) 1.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N的是:() A、两个鸡蛋B、一只公鸡C、一支铅笔D、一张课桌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所施的力 B、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不可能都相同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1)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2)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4)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5)待指 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是顺序是:( ) A、(1)(2)(3)(4)(5) B、(2)(3)(4)(1)(5) C、(4)(1)(2)(3)(5) D、(3)(4)(1)(2)(5) 4.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 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缝衣针表面做得很光滑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B、摩擦力的大小有时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 C、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摩擦力总是阻力,它一定要阻碍物体的运动 6.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7.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 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垂直与平行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垂直与平行是在现实学习了直线及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出发,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分类、观察、讨论及学生自身的体会来展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最后加以巩固、提高与应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加以统一。具体如下: 一、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其主体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由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分类、观察、讨论、体会来揭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由于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活动空间更大,教师只是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一起研究,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的伙伴关系,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才给予指导帮助。 二、教给方法,体现主动构建 数学学习和理解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且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构建新的知识和信息。因此,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解释。本节教学活动就是通过自学——质疑——交流——解惑——应用的过程,既教给学生学习思考数学的方法,又调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判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使他们参与到学习中,亲身体验、理解和构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三、联系生活,体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堂中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教学平行与垂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是平行或垂直的——使学生在寻找、讨论中例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生活数学的本质,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乐趣。

【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B卷人教课标

人教新课标版 B卷 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 23+49+51=23+(49+51)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如:a+b+c=a+(b+c),本题可以根据加法结合律先计算后面两个数,便可以简便运算。 解:23+49+51=23+(49+51)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计算;故选:B。 2. 近似数0.5、0.50、0.500这三个数() A.相等 B.不相等 C.0.500最大 D.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小数的计数单位,只要看最后一个数字在什么数位,知道这个数位上对应的计数单位即可,根据小数的性质进一步判定大小解决问题. 解:0.5的计数单位是0.1,0.50的计数单位是0.01,0.500的计数单位是0.001,计数单位不同;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0.5=0.50=0.500. 故选:D. 3. 根据30+50=80,520﹣80=440,440÷11=40.综合算算式是() A.520﹣30+50÷11=40 B.(520﹣30+50)÷11=40 C.(520﹣80)÷11=40 D.[520﹣(30+50)]÷11=4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先算30+50的和,再用520减去所得的和,所得的差再除以11,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根据30+50=80,520﹣80=440,440÷11=40.综合算算式是:[520﹣30+50)]÷11. 故选:D. 4.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图形,从正面看是图形,这个立体图形是()。 A.B.C. 【答案】B 【解析】 解: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面不同进行解答,只有B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和从正面看的图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5. 一个数的千位上是3,个位上是0,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4,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8,这个数是() A.3804.48 B.3048.48 C.3000.48 D.3840.48 【答案】D

(完整版)中职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第1页共2页 2018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4.已知向量a 、b 满足a 2, b 3,ago 3,那么 a,b 5.已知直线l 过点(2,1)与点(7, 2),贝U 直线I 的方程为( ) 6. 已知直线l : 7x 3y 5 0,直线l 的横截距为( ) 5 5 5 5 A. B. C. D. 3 7 3 7 7. 已知a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1 1,且&、a 3、a ?成等比数列,那么公差 d ( ) 10.已知在三角形 ABC 中,CD 3DB , CD r AB sAC ,那么r s ( ) 3 3 A. 一 B. 1 C.0 D. 一 4 2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要求:不得携带、使用电子设备)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1.数列a n 是以1为首项, 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 2020 是( 2. 3. A.第673项 已知数列a n 满足 a 1 0, a n 1 B.第674项 2 a n —,则 a n a 4 1 A.- 3 B. 1 C.第675项 ( ) 10 C. 27 D.第672项 D. 3 如果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那么( C. a 1 a 15 a 7 a ? A. 150 B. 30 C. 60 D. 120 A. 3x 5y 1 0 B. 3x 5y 11 0 C. 5y 3x 11 0 D. 5y 3x 1 0 A. 1 B. 0 或 1 8.已知向量 r a (1, 3) , b ( (4,2) , C (17, A. C 5a 3b B .c 5a 4b 9.设0 2 uuu OA (cos ,sin ), ILW OB A. 3 B “ 5 C. 2 D. 1 或 2 C. c 5a 4b D. c 5a 3b um (2 cos ,1),那么 AB 的取大值疋( ) 1— C. 2 D. 2U2 a 7 a 9 9),则c 用a 、 b 线性表示为( )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 而减小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6、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 口离开水面之前,瓶露出水面的部分将(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酒瓶中无水 D.瓶内外水面始终 保持相平 7、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 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 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 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 的大 8、图中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9、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B、C、D四点液 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10、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11、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3篇)完整版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一):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透过自主探究活动,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特殊的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2、透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积累操作和思考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3、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这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个老朋友,【课件】这是谁呀?(直线)他是一条直线,那么直线有什么特点呢?(没有端点,能够向两边无限延伸)它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两端能够无限延伸。这节课,我们继续与直线交朋友,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板书: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张白纸,把它平放在桌面上,摸一摸,把这张白纸看成是一个平面,然后,在这个平面上任意画一条直线。如果再在这个平面上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什么样呢?会有哪几种不同的状况呢?请同学们把你的想法画在白纸上。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状况,想到第二种就在下一张纸上画。你想到几种就画几种,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种状况。 此刻请同学们将你自己的作品展示给你所在小组的伙伴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想法最多?并选出几张有代表性的、不同的作品。(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能够上来补充! (二)进行分类。 1、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了这么多种状况。为了方便整理,我们给这几幅图标上序号。仔细看看这些不同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是不是有点乱啊?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2、你是怎样分的?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各小组注意做好记录。(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分类状况。 谁愿意来汇报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你是如何分类的? 谁还想来汇报你是如何分类的? 看2号图,先想象一下这两条直线能否相交,我们来把这两条直线延长,你发现了什么?(两条直线相交了)看似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后实际上是相交的。 4、揭示平行的概念 (1)那再来看看剩下的这组直线相交了吗?(没有)想象一下,画长点,相交了吗?(没有)再长一点,相交了吗?(没有)无限长,会不会相交?(不会)(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2)那么,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能够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课件出示,学生读一读) (3)你们明白为什么要加互相吗?(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平行是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说直线a与b互相平行,或者说a平行于b,b也平行于a。能不能说a是平行线?(不能,因为平行是相互的) (4)你觉得在这句话中,还应注意哪些词?(同一平面、不相交)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 强调:决定两条直线是否是平行线时在同一个平面内和不相交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平行,(板书://)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中学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考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50分钟) 座位号____________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卷答案表中。) 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的统治与下列哪一个朝代相似( )。 A 、秦朝 B 、汉朝 C 、西晋 D 、东晋 2.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王朝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发展 C 、促进民族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发展 3.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 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唐太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 、吸取秦和隋速亡的教训 B 、政府要轻徭薄赋 C 、皇帝要勤于政事 D 、大臣要廉洁奉公 4.唐太宗统治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5.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到来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6.“最终我成为了女皇。……在无字碑下,我终于可以微笑。……在无字碑下,我终于可以安睡,我已经太累、太累、太累。”这首歌中的“我”是( )。 A 、王昭君 B 、武则天 C 、杨玉环 D 、慈禧太后 7.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 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

上海市第二学期高一英语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英语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第二学期高一英语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 分钟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16 分)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A.$24. B.$30. C.$34. )2.A. At a bus shop. B.On a plane. )3.A.The one-bedroom apartment. C.The three-bedroom apartment. D.$50. C.On a train. D.At a travel agency. B. The tow-bedroom apartment. D.The four-bedroom apartment. ( )4.A.Her husband. B.Her friend. C.Her boss. D.Her doctor. ( )5.A.She will soon move, too. B.She is pleased with their move. C. She feels a little disappointed. D.His bicycle was stolen. ( )6.A.He was sick. B.He forgot about the meeting time. C.He had to fix his bicycle. D.His bicycle was stolen. ( )7.A.The man can stay in her brother ' s apartment. B. Her brother can help the man find a cheaper hotel. C. Her brother can find an apartment for the man. D. The man should have booked a less expensive hotel. ( )8.A.She ' ll have some chocolate cake. B. She' ll have apple pie and ice cream. C. She' ll tkae a look at the menu. D.She' ll go without dessert. ( )9.A.Thoughtful. B.Selfish. C.Generous. D.Careless. ( )10.A.She spends more than she earns. B. She saves a lot each month. C. She has a tight budget. D. She spent more on clothing than on food. Section B Directions: In Section B, you will hear two short passages, and you will be asked three questions on each of the passages.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will b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Questions 11 through 13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 )11. A.To buy a new house. B.To meet the manager. C.To park her car. D.To make an appointment ( )12. A.The woman crashed her car. B. The woman quarreled with a stranger. C. The woman failed to get her car parked in time. D. The woman backed her car into the wrong place. ( )13. A. Selfish. B.Clever C.Respectful. D.Considerate.

2018-2019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018-2019第二学期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 A 、 1623-=+ B 、1=x C 、 32=-y x D 、753 =-x 2. 若2a 与1a -互为相反数,则a 等于( ) A .0 B .1- C .1 D .2- 3. 由xay 的条件是( ) A 、a ≥0 B 、a ≤0 C 、a>0 D 、a<0 4. 二元一次方程723=+y x 的正整数解的组数是( ) A .一组 B .二组 C .三组 D .四组 5.下列各组数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50,50,100 B. 10,25,10 C.30,20,40 D.25,25,6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6、已知方程2x m-3 +3=5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 7、已知方程23mx x -=的解为1x =-,则m =

8. 已知单项式3a m+2b 4与a 5b n-1是同类项,则m + n=________. 9. 如果|x - 2|+(x - y + 3)2=0,那么(x + y)2= . 10. 设x < y ,用“<”或“>”号填空: (1)4_____4--x y (2)y x 4_____4-- (3)y x --4____4 三、解答题 11、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6分) 2 1 611+< -- x x 12、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每题7分,共14分) (1)解方程组 ?? ?-=+=+1 671 32n m n m (2)解不等式组 ??? ? ?--≥->+) 2(25)2(3232 x x x x

(完整版)中职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第 1 页 共 2 页 2018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要求:不得携带、使用电子设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数列{}n a 是以1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2020是( ) A. 第673项 B. 第674项 C. 第675项 D. 第672项 2. 已知数列{}n a 满足01=a ,n n n a a a ++=+31 2 1,则=4a ( ) A. 31 B. 1 C. 27 10 D. 3 3. 如果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那么( ) A. 97151a a a a < B. 97151a a a a +>+ C. 97151a a a a +=+ D. 97151a a a a = 4. 已知向量b a ρρ、满足2a =r ,3=b ρ,3a b =-r r g ,那么,a b <>=r r ( ) A. ο 150 B. ο 30 C. ο 60 D. ο 120 5. 已知直线l 过点)(1,2与点7,2-(),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0153=++y x B. 01153=-+y x C. 01135=--x y D. 0135=+-x y 6. 已知直线l :0537=-+-y x ,直线l 的横截距为( ) A. 35- B. 75 C. 35 D. 7 5- 7. 已知{}n a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11=a ,且931a a a 、、成等比数列,那么公差=d ( ) A. 1 B. 0或1 C. 2 D. 1或2 8. 已知向量(1,3)a =-r ,(4,2)b =r ,17,9c =-r (),则c r 用a b r r 、线性表示为( ) A. b a c ρρρ35+= B. b a c ρρρ45-= C. b a c ρρρ45+= D. b a c ρρρ35-= 9. 设πθ20<≤,(cos ,sin )OA θθ=u u u r ,(2c )1os ,OB θ=+u u u r ,那么AB u u u r 的最大值是( ) A. 3 B. 5 C. 2 D. 22 10. 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DB CD 3=,AC s AB r CD +=,那么=+s r ( ) A. 43 B. 1 C. 0 D.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