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吴畏)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吴畏)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吴畏)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一)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本质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是“道德决定论”(或称“道德万能论”)。

“道德决定论”者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孟子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把道德的作用看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荀子亦有相类似的看法,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所谓的“礼”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显然,荀子把“礼”看作是修身、成事、治国之根本。欧洲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夸大道德的作用。他们否认阶级斗争,试图用道德的手段,特别是用“爱”的说教,一方面劝导富人于穷人仁慈,为人类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劝导穷人忍让,在物质利益上知足,空想“爱”能化干戈为玉帛、阶级对抗的社会能得以改造,社会主义理想蓝图就会变成现实,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另一种是“道德无用论”。

“道德无用论”者贬低甚至根本否认道德的能动作用。中国先秦的商鞅,可算作代表,商鞅认为道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梯”、“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称为“六虱”。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费利持有类似的观点,主张执政者只管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根本不必顾及什么公正和道德。十九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鼓吹权力意志决定论,主张靠个人权力无限扩张,以征服世界。认为道德在弱肉强食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完全无用的,至多也不过是弱者为了反对强者而提出的借口而已。这是道德无用论的极端形式,是一种与人类为敌的法西斯理论,曾被希特勒奉为至宝,也为我国的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实际遵从,他们把党纪、国法、道德都视为条条框框,一概予以横扫,肆逆十年,给社会造成了深重实难。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否认道德作用的理论完全是错误的,是违背人的理性,违反社会利益的一种异端邪说,应该予以彻底否定。

道德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一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2.调节功能—一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3.教育功能—一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评价功能—一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5.平衡功能—一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三)道德的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其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

第四,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五,道德对社会稳定和人们日常生活及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维护和保证

作用。道德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是普遍的现象,但它所起的能动作用却具有不同的性质,存在着革命与反动、进步与保守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充分肯定道德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但并不把它看作是变革阶级社会经济关系的决定性力量。

P119

道德的一般本质

道德的一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本质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用这些规范作为准绳;可是要判断已知的道德规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为标准,应当寻找道德以外的淮绳,即道德的目的性。 约翰.密尔的功利主义认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的。密尔认为这是一个公理,是经验事实。他说:“只有人真正见到这个东西才能够证明这个东西是见得到的,只有人听到这个声音才能够证明这个声音是听得见的,同理,我觉得只有人真正欲望这个东西才是这个东西是可欲的那个意见所可有的证明。”这就是说,快乐之所以是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因为人们在事实上是以此为目的的。对于快乐的可欲性,密尔说:“不是极乐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暂,快乐多而有变化,并且主动的快乐比被动的断然占多数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间有一些片刻的极乐。”人追求的快乐本质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尔反驳责难者道,如果说快乐论是猪的主义,不是功利论者把人降格到猪的水平,而是那些攻击

者把人与猪等同起来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人除了享受猪的快乐之外.好象就没有别的快乐可享受似的。 密尔认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于乃是追求快乐的工具。而公道与否的外在标准则是功利。人们认为不公正的行为往往是人的自由权利受到侵犯,或者财产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别得到他应得的东西,或者一个人得到了他不应得的东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为恰好反过来:留重别人的自由和财权,获得自己应得的一份,守约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为必需,还在于人们需要互相帮助,建立友谊,制订契约。社会生活关系决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于确保这种关系。只有无损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证。 那么,既然人人追求快乐,道德的普遍约束力又从何而来呢?这要靠理性的利害权衡,靠人类以往的全部经验。——这是密尔的所谓“联想原理”。“人类由经验知道各种行为的趋势;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并一切道德上规律都是依据于这种经验的。”通过以经验为依据的理性权衡,我们就能知道获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这个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归根到底不过是对最好的行为方式的认识和规定。我不说谎,因为我的理性告诉我,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比说谎带来的好处大得多;我不偷窃,因为我知道,偷窃是要受到惩罚的,况且我也有自己的财产要保护;我反对某些个入侵害公氮因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总之,目的论使我知道我该追求什么,理性让我知道我该怎样追求,由此产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义理解为利己主义,那就错了。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密尔说:“功利主义认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义需要行为者对于自己的与别人的幸福严格地看作平等,象一个与事无关而仁慈的旁观者一样。从拿撒勒的耶稣的黄金律内,我们见到功用伦理学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样,爱你的邻人象爱你自己。做到了这两件,那就是功用主义的道德做到理论的完备”。根据联想原理,外在事物与人本性的某种愿望有着真

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

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 “道德”一语,在汉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而在百度百科上对于道德的描述则是这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其实除了这些非常正式的解释之外,我们还有自己对于道德理解。在我印象中,道德是一系列细碎的细节,有些非常普通,比如公交车上让座,比如随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中,这些是社会公德,也是道德的一部分,这些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到的。而有些则隐藏的非常隐秘,需要一定的观察才能发现,比如敬老爱老,夫妻忠诚。不论何种形态的道德,其背后都有一定的准则。在一个同源的社会中,对于道德往往有着相似的认识,对于道德准则也有着相似的模本。在一个时代,道德总是受到生产力,文化,以及历史的影响,所以随着时间的变化,道德的标准也会变化。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发展差异也导致了道德的有些部分的差异。但是总地来说,在当代,因为全球化的进程和西方普世价值的传播以及科学文化的相对普及,道德也开始趋同。 在社会中,道德其实有五种功能:认识,调节,教育,评价,平衡。 认识功能正如其意:引导人们认识自己,认识对于家庭,他人,社会,国家你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的认识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 调节功能:道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充当社会矛盾的调节器,道德通过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教育功能:道德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评价功能: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的内在意志力量,能够通过“善”和“恶”来评价社会现象来把握现实世界。 平衡功能: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而且会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端正对待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 有人说道德和法律是维持人类社会运转的两大利器,而我认为道德可能比法律的作用更大些,因为法律是一种事后约束,通过惩罚达到效果。通过威慑这样的手段约束力是远远不够的,而道德则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是一种事前约束,能够避免事件的发生。所以我相信道德在社会中能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社会道德能够越来越完善,让我们能够成为明德尚法的社会。

道德在实际社会中的作用

论思想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摘要: 如今的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百姓的而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反而出现了思想道德退步的趋势,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等的中华优良传统美德的行为正在日益减少。为了能更好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将传统的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不妨以“拿来主义”的眼光,将传统道德思想与当代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实和丰富人们德育教育内容。 关键词:思想道德,传统美德,教育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德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随着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何为思想道?孔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的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不难看出思想道德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道是个体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由个体自我意识为起始,引申到群体当中,形成的精神,语言,行为,宏观性的统一,即为道德。 如今的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反而出现了思想道德倒退趋势。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的行为正在日益减少。为了更好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将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资源予以开发,将传统的思想道德盒当今现代人们的思想道德经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有利于人们充实德育教育。 如今的社会,中国现代建设还未成熟和完善,各方面制度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而且一个国家的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整体。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要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要求人们的思想素质与之提高。法制建设要求增强人们的道德观念,而法制观念与人们的道德素质息息相关。 思想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在两个方面,其一,道德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既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其二,道德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表现为道德对社会关系,经济发展的影响。道德以其特有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道德又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今年来,社会中,新闻中不断出现热心人搀扶摔倒老人,反而被老人指成事故的制造者,有的年轻人为此坐牢,让现在很多遇到困难的人都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很多人看着也不赶上去帮忙,害怕自己的好心变成了肇事者,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问

1怎样认识道德的本质

一、简答 1.怎样认识道德的本质? 2.怎样理解世界观与人生观之间的联系? 3.怎样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二、辨析 1.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所提倡的。 2.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就像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个体与社会永远都是矛盾的,不可能统一。 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终身不能获得人身自由。 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论述 1.材料分析: 廖晓义,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的一天,廖晓义在社科院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污染正在恶化,而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尚十分薄弱。从此,廖晓义开始自觉投身于环境问题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为了环保宣传,她八方游说,到处求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己编导、主持和剪辑,拍成了电视片《环保时刻》;为了环保事业,她离开了年幼的女儿,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博士梦,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国绿卡,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与此同时,她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建立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建立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指导创立了全国首家垃圾分类清运回收系统,并且积极倡导、推动全国著名高校的大学生参加“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绿色社区”的工程。她的努力逐渐被社会认可,她所追求的事业正在成为众人的追求目标。 请你结合上述案例,运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学习的理论对廖晓义的人生价值进行分析。 2.结合大学生中的具体案例,谈一谈应该如何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道德的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人格与从业者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是从业者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和结构,有助于我们把握职业道德人格的结构。 所谓职业道德行为,就是从业者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伦理学称作伦理行为,它包括道德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道德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道德: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道德的功能: 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道德的准则: 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有人说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乐也具

有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论,相应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论。如果对象全都是自由人,那么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诚然是一种道德,但是如果对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隶,那么道德就是一方压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强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体来说,不可以强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穷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展中国家遵循发达国家的道德。这种说法反过来也是正确的,不可以强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富人遵循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达国家遵循发展中国家的道德。

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

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

一、考研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三年题目分析 ? 1.2012年,6道选择题,1道材料分析题 ? 2.2011年,6道选择题 ? 3.2010年,4道选择题,1道材料分析题 自2010年考研政治开始改革,加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与法基)部分,将之前的马哲(现为马原,加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毛邓三(现为毛中特)的大比例分值进行相应下调,分出18%的分值给思修与法基,这充分说明国家社会对这方面的重视。同时,这也是缘于许多社会现象: a. 老人摔倒扶不扶?小月月… …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到底信还是不信”(创新、诚信) b.走基层、时代先锋(职业道德) (明确了学习的意义接着是学习方法)

二、学习方法 ?考研辅导的目的重点不是只学会理解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掌握运用的能力,因此自己把书看的再多不一定有用 ?考研内容源于课本,也高于课本 不是简单的书本再现和划重点,而是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综合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考研政治不是只要死记硬背,没有死记,只可能“死忘” ?用常识做题,用关于道德、关于做人、关于法律、关于人生观、关于价值观的常识做题

三、道德涉及的主要内容 ?道德的本质、功能、作用、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道德、荣辱观、诚实守信、个人品德(想模范学习)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网络道德)、职业道德(择业观与创业观,走基层、时代先锋)、家庭美德 (接下来,列出9个问题进行重点阐述)

问题一:道德的本质、功能、作用 与历史发展1、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具有阶级属性,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 2、道德的功能(选择) 道德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2011.13)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一)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本质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是“道德决定论”(或称“道德万能论”)。 “道德决定论”者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孟子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把道德的作用看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荀子亦有相类似的看法,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所谓的“礼”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显然,荀子把“礼”看作是修身、成事、治国之根本。欧洲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夸大道德的作用。他们否认阶级斗争,试图用道德的手段,特别是用“爱”的说教,一方面劝导富人于穷人仁慈,为人类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劝导穷人忍让,在物质利益上知足,空想“爱”能化干戈为玉帛、阶级对抗的社会能得以改造,社会主义理想蓝图就会变成现实,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今天百应招聘网小雪同大家分享职业道德社会作用都有哪些: 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职业道德规定了制造产品的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 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信誉,也就是它们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是指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业的信誉主要靠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3、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的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其责任心是极强的,因此,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摘要:本文从哲学、生活、个人等方面对道德的本质提出问题,并尝试研究与解答。作者尝试解释道德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道德的本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个人与道德关系。并在这些论述中提炼出道德本质的四层含义:有益性、利益性、社会性、个别性。 关键词:道德,本质,生活,个人,利益 一、什么是道德的本质 道德一词近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生活的繁复决定了统治阶级并不能单纯的依靠法律、武力来强制社会功能在一定的秩序下稳定运行。而这时就出现了“道德”。道德正是为了弥补武力的空缺,以柔的方式来约束人类的行为,并保持社会能够在一定的秩序环境下运行。 什么样的才算是道德呢?道德的本质又是什么?这里就需要我们研究“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别。从我们的第一印象里可以想到的是道德等同于利他,非道德等同于利己。实则不然。在我看来,“道德”是一种互利行为,即其他社会对象与你本人在这一事件中能够同时得到利益,或经济上的、或心理上的。而相对的“非道德”则是一种互损行为,即其他社会对象与你本人在这一事件中同时损失了一些,或经济上、或心理上。正如约翰.密尔的功利主义所认为的,“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的。”[1]而道德能够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说明它能够给人类带来利益、带来快乐。即道德的有益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不是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它作为思想关系,就其一般本质而言,是对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又具有区别于其它意识形式的特殊本质和规定性,从而使道德成为凭借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来把握现实世界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认为道德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着各阶级的共同道德观念。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的变化。[2] 不同我国古代的道德本质,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更强调的是一种现实的、有基础的道德本质,即道德是建立在经济之上的。我国古代道德观更强调一种精神上的层面,是一种虚拟的道德。类似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道德观。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有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更具有说服力。因此,从哲学角度上来说,我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即道德拥有利益性。 综上,我归纳出哲学范畴内道德的本质所具有的两层内涵,一是有益性,即能够对人类产生相互的、公众的利益;二是利益性,即人类的道德行为都是由某种追求利益的目的而出发的。 二、社会中的道德本质 道德既然是用来约束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就必须不能脱离与社会生活而存在。在社会中并不是北大的学生一定比河大的学生有道德,并不是奥迪车主一定比奥拓车主有道德。社会中的道德已经不需要像哲学理论中那样的看不见、摸不着了,它可以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实像的转化。比如: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都是有道德的体现。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道德的本质是怎样体现在这些行为中的?道德的本质是否可以大范围的适用?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道德的本质是怎样体现在这些行为中的。 我们用到的是反证法。简单的以“拾金不昧”为例。“拾金不昧”是大众所能公认的,没有任何异议的道德行为。对于拾金者,虽然他将得到的金钱失去了,但是他所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即自尊心、自豪感的极大提升。而失主找回了自己的经济损失,所以说他们之间成功达到的“互利”

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

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 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 (1)通过道德舆论的褒扬和贬斥来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联系各种传媒手段和社会舆论即可,社会舆论是流行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和议论) (2)通过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比如孝敬老人什么的。) 传统习惯是一定社会、一定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习以为常的社会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方式。 (3)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见义勇为什么的) 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规范的正义性、正确性的认定以及对实现相应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道德的主要功能 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准则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自己对社会、他人、家庭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建立在明辨善恶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善良道德品质。 2、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从道德的特征来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的实践精神,也就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3、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是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系,调节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使个人、社会与他人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主要是法律和纪律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n一、道德的本质n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n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n道德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建设受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的制约。因此研究公民道德修养首先应当对道德进行概略地了解和把握。 一、道德的本质n一道德的含义n一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 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n二是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n三是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 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行为的调节机制。二道德 的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上层建筑。道德是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 识形态这就是道德的社会本质。 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n一道德的内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n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体系等。n道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被经济关系所决定、所派生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n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二道德的结构n 道德体系是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以及某些特殊领域内的道德要求等因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n一道德的特点n首先道德的相对独立性。n 其次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全人类性和批判继承性。二道德的作用n一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n二是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n三是对人们行为的教育作用。n四是对经济基础的巩固作用。 二道德的作用n一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n二是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n三是对人们行为的教育作用。n四是对经济基础的巩固作用。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一、科学地认识世界n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也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它决 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面对 社会。 一科学的实践观是科学世界观的基础n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原则n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思想体系n四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地认识世界 二、积极地对待人生n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的基本看

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一般本质)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反映着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要求,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道德的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都是受经济关系制约的,具有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又受制于现实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从而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现象不同的一般本质。 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特殊本质) 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 2、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它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良心是人们思想、言行的标准、尺度和检查官,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目的,良心促使人去遵守社会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深层本质)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经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 由于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彻于人类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因而对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对于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巨大能动作用:使人们从伦理关系上去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以伦理观念给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以巨大影响,调节和引导着这些活动,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生活秩序。 1、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1)从“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上来把握世界 “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原本是休谟提出的著名难题,即所谓的“休谟法则”。“实然”、“是”、“事实如人类增强了走向理想未来的信心,并充分展示出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建理想世界的主体性。 (2)从“规范性”与“导向性”的关系上来把握世界 一方面,道德既然是一种实然的存在,那么,作为人类行为的善恶准则,就必定表现出对人的行为的相应的约束性,即把人们的行为规范在一定限度内,以此来维持一定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道德既然是一种应然的东西,那么,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就不能是“消极防范”,而是应该在这种规范性中体现出一种“导向性”,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导向,把人们引向德性。道德的规范性与导向性的这种统一关系,充分展示出道德作用于世界的特殊性。

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第三章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道德的起源,掌握道德的本质,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道德的本质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 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 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道德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道德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以其理想性、目的性指引人们的行为,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学习伦理学不仅仅在于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更在于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我们诉诸理智、情感,更要诉诸行动,自觉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第二节道德的社会作用 所谓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对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关系包括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如果说,道德结构表征着道德内部诸要素的有机整和及其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脉络、过程和发展趋势。那么,道德功能则表征着道德诸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表现出来的功效、能量和力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德的结构蕴藏着道德的功能,而道德的功能则反映和确证着道德的结构。 众所周知,道德所有要求的是人的本性的不断完善,造就全面自由发展了自我人格和个性的存在。因此,道德的功能总是表现着道德对人的肯定作用或功效。简要的说,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道德是社会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另一方面,道德也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具体的说,道德的功能在认识、规约、调节、教育、激励等方面。 一、道德的功能 (一)道德的认识功能 所谓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运用善恶、荣辱、义务、良心等特有的道德概念和范畴,反映人类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活动,并为人们进行道德选择提供指南的能力。 道德的认识功能与法律、政治、宗教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认识功能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中交织着理性与情感两种因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凭借道德上的好恶情感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现象进行或贬或褒的评价。然而,要想正确反映社会现实,光靠情感因素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理性认识,形成清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所以,在道德认识中不仅有情感因素的存在,更有理智对情感的控制。 2、在道德认识中存在着直觉和自觉两种形式 在社会生活中,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凭借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自身道德经验的直觉感知,来观察、分析、评价自己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和理论学习来深化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并内化为内心的命令、信念与理想,从而使直觉的道德认识上升到自觉的道德认识,以提高人们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3、在道德认识中包含着实有和应有两种评价方式。

职业道德的本质

职业道德的本质 1、职业道德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以及商业的独立,社会分工就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分工,人类的生产就必须通过各行业的职业劳动来实现。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分工不仅没有把人们的活动分成彼此不相联系的独立括动,反而使人们的社会联系日益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扩大,经过无数次的分化与组合,形成了今天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职业,并形成了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职业关系。这种与职业相关联的特殊的社会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道德规范来调整,职业道德就是作为适应井调整职业生活和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产生的,可见,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规范。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依赖于实践,正是由于人们在各种各样的职业活动实践中,逐渐地认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从而形成了与职业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特殊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标准。由此可见,职业道德是随着职业的出现以及人们的职业生活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了职业就有了职业道德,出现一种职业就随之有了关于这种职业的道德。 3、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职业活动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而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井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它集中地体现着社会关系的三大要素——责、权、利。 其一,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如完成岗位任务的责任,承担责权范围内的社会后果的责任等。职业者的职业责任的完成,既需要通过具有一定权威的政令或规章制度来维持正常的职业活动和职业程序,强制人们按一定规定办事,也需要通过内在的职业信念、职业道德情感来操作。当人们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和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时,就使职业责任具有了道德意义,成为职业道德责任。 其二,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即职权。职权不论大小都来自于社会,是

第二章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引言:道德是人长期形成的、靠内心善恶观做标准来约束行为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 关键词:道德、人生观、意义 正文:一、道德的意义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构成人们价值观念的对人类具体行为进行是非判定、评价的行为规范体系。人生是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是生命的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前者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路上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人类从野蛮粗暴走向文明,从纯粹发自本能的行动变为有社会性意义的行动。 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现在社会倡导的是德才兼备,我们才学智慧已具有,道德修养需完备,而幸福是人所勾连着的对象或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与过程,它具有超越性、单元性、分维性、差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等特点。就道德规范与人的幸福一致的具体情况来看,它是人幸福的必要条件,是人获得幸福的公共资源。虽然就特殊情况来看,道德规范与人的幸福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但总的趋势来看,它与人的幸福是一致的,这种一致与道德规范的可普遍化程度正相关。 所以,道德教育对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人生的意义 1:1、有助于人们的幸福生活 从道德修养的产生来看,道德修养是人类幸福的必要条件。道德规范的存在与人们的追求幸福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可以说道德的存在本身就是以人们在追求幸福的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互冲突为前提,如果人们所追求幸福的活动本身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彼此天然地相安无事,那么,道德的存在就是无意义的。对于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道德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他追求幸福的活动的环境的构成部分。社会成员总是在一定的道德规范等制约因素之中从事自己追求幸福的活动,他如果要追求不合于道德、不合于法律的幸福,往往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与阻挠,这对于他自己来说就已经是一种痛苦了,因此他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所以,道德教育有助于人们的幸福生活的实现。 2、有助于大学生的素养发展 对于接受道德教育的人来说,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基础,成长为有用的人,还可以帮助人正确认识“德”和“才”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两者的关系,避免走入:“重智轻德”的误区,从各方面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 进行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的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在心理学的角度是指与人交流,与人协作,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的能力。这是人与动物的一个不同之处:人类具有社会性。 调节功能是道德的主要功能,即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协调一致,并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法律也具有调节功能,但与道德调节功能是有明显不同的。此外,道德还具有教育、认识等功能。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通过舆论、习惯、良心等教育人们,培养人们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提高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使人们能够明确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国家等应负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其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 第四,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五,道德对社会稳定和人们日常生活及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维护和保证作用。 道德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是普遍的现象,但它所起的能动作用却具有不同的性质,存在着革命与反动、进步与保守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充分肯定道德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但并不把它看作是变革阶级社会经济关系的决定性力量。 道德的社会作用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3)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六、道德的社会作用 所谓道德的社会作用,简单地说,就是指道德的能动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指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反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充分肯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重大能动作用,认为某种道德一经形成,就会对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关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具有不同的性质 道德反作用于经济关系是社会普遍的现象,但在作用的性质上,却有进步与反动、革命与保守之分。一般说来,凡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前进方向,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德,其作用便是进步与革命的;相反,凡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前进方向,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道德,其作用便是反动或保守的。 (三)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有重大影响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道德对政治和法律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道德对艺术也起着重要作用。 (四)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进行物质生产的主体。而人的活动总是要受一定思想,尤其是道德观念的支配。人的道德面貌和精神状态直接影响人们的劳动态度、工作效率和生产积极性。在科技发展中,进步道德是科技人员协作攻关的凝聚力,它能激发科技人员的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