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技高师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扩张,缺乏合格的教师是许多院校都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入手,结合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师资队伍建设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A Case Study on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XieZhenhua,ShenGangyi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logisticsindustry,thedemandoflogisticspersonnelisincreasingsharply,therefore,theexpansionoflogisticsmajor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ndthelackofqualifiedteachersisamajorproblemformanycolleges.StartingfromthestatusquoofteachingstaffoflogisticsmajorinChangzhouInstituteofMechatronicTechnology,combiningtheuniversalproblemsindomesticvocationalcolleges,thispaperexplorescountermeasurestopromotetheconstructionofteachingstaffforlogisticsmanagementmajor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Key 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logisticsmanagement;teachingstaff;constructionAuthor's addressDepartment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hangzhouInstituteofMechatronicTechnology,213164,Chang-zhou,Jiangsu,China我国高职教育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数量上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着来源渠道、业务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目录一、报告说明 (2)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三、建立高效的产学研创新平台 (9)四、职业技术教育评估与激励机制 (14)五、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 (19)六、加快技术技能人才的市场化培养 (23)一、报告说明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涉及到资源配置、教育内容、师资建设、社会认知、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亟需国家、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行业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低端劳动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技能操作,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快改革步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并重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实施方案通过对教育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能够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质量。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增强学员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同度,进而提升整个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编制实施方案的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创新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使其更具全球竞争力。

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职业院校教师的薪资待遇普遍偏低,尤其是部分基层院校的教师收入更为有限。

这导致很多职业院校教师缺乏足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力,也影响了优秀人才的引进和留存。

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思考

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思考

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思考【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在对比分析了我国现有两种主要的职教师资培养形式:职业师范教育院校培养职教师资及综合性大学培养职教师资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上的独特优势,包括教师教育优势、理论研究优势、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优势。

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提出了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高师院校职教师资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的社会责任担当。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师范院校独家垄断教师教育的情形被打破,随着教师教育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加入到教师培养中来,这使得师范院校不仅面临同类院校的竞争,还口益受到综合性院校强有力的挑战。

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教师需求从数量满足向结构性调整转变,师范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难形势。

2005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2009年中职招生规模达860万人,在校生人数约为2200万人,按照生师比21:1计算,还有很大的巾职师资缺口。

如果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17:1换算,中职师资缺口更大,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任教师匮乏,师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一边是日益严峻的师范生就业难题,另一边是职教师资义面临十分严峻的紧缺压力。

因此,培养职教师资是师范院校深化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师范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一、我国现有职教师资培养形式相对于普通教育,我国没有相应完善的职业师范教育体系。

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技高师),如天津丁程师范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但数量不多。

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仅有8所,这些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是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工作母机”。

大部分职技高师院校具有技工学校的沿革和背景,强调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较为扎实。

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肇 庆 科 技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是 广 东 省 人 民 政 府 批
三种观点 。
准、 国家 教 育 部 备 案 具 有 普 通 高 等 学 历 教 育 招 生
第一 种看 法是 有工 程 师 、 计 师 、 师等 技 术 职 会 医 即可 视 为“ 师型 ” 师 。简 单 的说 , 双师 型 ” 双 教 “ 教师 第 二种 看 法是 “ 师 型 ” 师 没 有 统 一 的 、 体 双 教 具 的标 准 , 只要 既 能胜 任理 论教 学 , 能完 成 实践 教 学 又 任 务 的教师 , 可 以看 作 “ 师型 ” 都 双 教师 。 第 三种 看法 是具 有 两年 以上 的基 层 生 产 、 建设 、 服务 、 理等 一线 本专 业 实际工 作 经 验 、 管 能够 指 导本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师 型 ’ 师 队伍 双 ’ 教 建 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 其对 策
何 晓 昀
( 肇庆科 技 职业 技术 学 院 , 东 肇 庆 广 56 2 ) 20 0

要: 针对肇庆科技 职业技 术学院对教 学和  ̄i 的要 求 , -J ,1 I 分析 了本 院 当前建设 “ 师型” 师 队伍 过程 中所取得 双 教
( 以上 ) 师职 称 , 具 备 下列 条 件 之 一 的专 任 教 或 教 又
师 : 1 有 本 专业 实 际 工 作 的 中级 ( 以上 ) 术 职 () 或 技 称( 含行业 特 许 的 资格 证 书及 其 有 专 业 资 格 或 专业
题 作一 些探讨涵 义 双 教
的 成 绩 和 不 足 , 出通 过 提 高教 师待 遇 、 强教 师培 训 和 完 善 制 度 建 设 的方 式加 强 “ 师 型 ” 师 队 伍 建 设 。 提 加 双 教 关 键 词 : 业 技 术 学 院 ;双 师 型 ” 教 师 队伍 ; 设 职 “ ; 建 中 图分 类 号 :7 5 G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6 6 (0 0 1 0 3 0 17 0 0 2 1 )0— 0 5— 3

九江职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

九江职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

九江职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作者:胡火清左芳查滚金来源:《职教论坛》2010年第17期摘要:以九江职业大学为例,在分析师资队伍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四大措施: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职院校教学急需的师资;二是积极推进学校管理体制全面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持续力;三是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作者简介:胡火清(1972-),男,江西九江人,硕士,九江职业大学公共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学;左芳(1972-),女,江西九江人,硕士,九江职业大学基础教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学;查滚金(1971-),男,江西九江人,本科,九江职业大学公共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哲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院校科学定位”(编号:JY082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17-0091-02当前,我国正在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连续多年国民生产总值呈两位数递增,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承担着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能否胜任这一重任受制于诸多因素,其中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尤为关键。

九江职业大学是一所新组建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几年的时间建设一支与学校建设发展相适应,校内外结合,职教特色鲜明,数量足够,学历层次和专业结构合理,职称比例适宜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我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师资队伍的现状目前,我校在岗教职工600多人,现有专业任职教师363人。

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思考

扩 招 ,这 种偏 高在未来 一 段 时 间还 可 能进一 步 趋于严 水平 和整体 素质 。
峻。 19 据 9 9年《 中国教育 统计年 鉴》 16所 全 国高职高 ,6 专 学 校 共 有 在 校 生 l 6 4 3人 , 专 任 教 师 总 数 为 3 15
二 、 龄 结 构 现 状 与 分 析 年
鉴 》 全 国成 人高 校 、 通 高校专 任教 师 的年龄结 构可 见 , 普
表 2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 : 邯郸职 ,技术学院 0I t k
东商 业 职 业技 木 学院 1 2 : 5 l 垒 牛职 业 枝 木 学 院
北 京信 职 业技 术 学院 J 8 : 】 广 州 凡航 职 业技 术 擘 院 I . 2 9 7】

生 师 比现 状 与 分 析
通过调查 分析 , 们认 为高 职院校 的教师数量相 对 点 上看 , 我 高职 院校 在未 来几 年 中 , 面临 一个 非 常重 要 将 即大力 补 充师 资 , 迅速 提 高 新增 师 资 的教 学 并 不 足 , 师 比偏高 , 生 随着 教育 大众 化 和 高职 院校 的普 遍 的任务 ,
10 o
上海科技职 , t k 拔木学院 l 2 芜湖职业枝术学院 .l 22
I 】 5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石 章庄 职 ,技 术 学院 t k
I 2l 2
2 I 1
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1.: 4 l 2
青 岛 黄海 职 ,技 术 学 院 l 3 t k 3 I
校 的师 资队伍现状进 行整理 , 以期 对这一 问题作 比较 深 平均生 师 比为宜 。 因此 , 高职 院校 在未来 的若 干 年中 , 随

对“职技高师”专业建设的思考.doc

对“职技高师”专业建设的思考.doc

对“职技高师”专业建设的思考作者:罗文华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06期[摘要]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职技高师”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职技高师”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职技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要求。

文章阐述了“职技高师”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加强“职技高师”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指出了落实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职技高师专业建设技术性师范性[作者简介]罗文华(1971- ),女,湖南祁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广东广州 510665)[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9-0131-01一、“职技高师”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通常所说的“专业”是在本科生专业目录大类之下的分类,“专业建设”的含义即专业的设置、调整及其管理。

专业规划不仅对“职技高师”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对学校的专业总体布局、建设发展打下基础。

专业建设能优化“职技高师”专业结构,保证品牌专业顺利完成建设目标,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职技高师”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做强“职技高师”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职技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要求。

因为任何一个专业设置的根本目的就是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表等,都必须把培养目标置于统帅地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专题探讨。

2.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教师资是关键,职教师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1979年2月,国家劳动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在天津、山东、河南、吉林设立四所“职技高师”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随后有二十多个省市开办了这类学校,并有一百五十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成立了相关二级学院。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巾职学 校“ 双师型 ’ ’ 教 师队伍建设的思 考
汕 头市潮 F l 区职业技 术 学校 姚 晓岚
[ 摘 要] ‘ . 双师型” 教 师是 为 了适应职 业教 育发展 、 提 高 中职校教 师职 业素质而提 出的要 求。笔者根据 目前 中职学校“ 双师型 ” 教 师 队伍的现状 , 分析 “ 双师型” 教师 匮乏的原 因, 提 出“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 [ 关键词 ] 双师型教 师 中职 学校 教 师队伍建设


门培训不足 , 导致教师不 了解新 的职教精神 , 缺乏现代职教理念。 三、 “ 双师型 ” 教师 队伍建设 的有效途径 1 、 政府加大对 中职学校 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 1 ) 开展师范类学生和非师范 院校学生的“ 双证书” 教育 中职 学校 因招生 的恢复性增 长和规模不 断扩大 , 招收 了大量的师 范 或非师范 院校 的毕业生 。非 师范院校 毕业 生教育教 学理论 功底欠 缺, 师范院校毕业 生专业理论 功底较薄弱 。如果 能从他们走上 教师工 作 岗位之前 , 让他们 具有 成为“ 双师” 的条件 , 则可在具体 的工作 中节约 培训 的时 间和成本 , 提高效率。因此 , 一方面应鼓励大学开设教育教学 技能和专业技能 的培训课程 , 另一方面 , 则应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 指导 , 以促进其在走上教师工作 岗位之前具有“ 双师” 的基础。 ( 2 ) 加大在职 中职教师朝“ 双师型” 教师转变的培训力度 对于 已经工作一定年 限的老教 师 , “ 双师型 ” 教师 占专任教 师总数 的 比例不高 , 这些教 师缺 乏专业 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 , 缺乏职业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 。对专业教 师进行 在职培训是培养“ 双师型” 教师的 重点 。受 各种客观条 件的限制 , 多数 专业课教师外 出培训 与交 流的机 会很少 , 部 门教师从未 外 出参加过培 训学习 。针对 这种“ 双师 型” 教师 培训的情况 , 笔者认 为应改变 以往 少数 教师参 加培训班的模 式 , 而应组 织各高职 学校培训教师 “ 送教上 门” , 针对各 区 、 各学校的专业特点 , 花 大力度予以有侧重的培训。 ( 3 ) 举 办各种类型教师或学生的技 能竞赛 技 能竞 赛犹如 风 向标 , 它体 现技 能创新 、 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 的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技高师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师资队伍建设是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瓶颈”,高校的竞争实际就是师资队伍的竞争,兼职教师队伍是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以专职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专业的广度上,都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兼职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已成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兼职教师队伍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我院十分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聘请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兼职兼课教师、兼职高级技能专家。

近三年来,我院共聘请兼职特聘教授2名,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22名,兼职教授1名,兼职高级技能专家11名,兼职教师688人次。

兼职教师在我院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兼职教师的聘用促进了我院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对于优化教学、科研人员资源配置,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转变用人机制,用好社会人才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弥补了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近年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院也在不断开发新专业,增设新课程,由此产生了专任教师紧缺的问题,影响了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虽然我们加大了教师引进的力度,但由于近80%的引进人员是从刚出校门的高学历就业者和没有高校教师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任用的,他们初登讲台,难以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短时期内仍难以解决专任教师不足的问题。

而聘用兼职教师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专任教师的不足。

在2021年9月到2021年8月的三个学年中,我院共聘用兼职兼课教师688人次,外聘教师共承担了*****学时的教学任务,占我院总学时的18%。

促进了学科建设水平与科研能力的提高我院聘用兼职教师,在研究生培养、本科教学、科研课题申报、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高水平专题讲座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聘任条件和聘期目标。

随着聘期目标的完成,学院在硕士点申报、科研项目完成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仅两名兼职特聘教授近三年就协助我院教师申报国家“863项目”一项,到校经费80万元,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天津市自然基金课题三项、指导我校成立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

强化了办学特色,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院以培养“一体化、双师型”人才为重要特色,这就决定了许多学科不但需要具有理论知识的教师,也需要拥有实际经验的专家。

由于专职教师的实践经验往往不够,就必须聘用一批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以弥补不足。

我院聘请的多名高级技能专家不仅具备高级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而且都具有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由他们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可潜移默化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国内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与这些高级技能专家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节约了办学经费仅以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为例,我院共聘用兼课教师123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63人、讲师43人、助教3人,兼课教师承担了*****学时的教学任务,学院实际支付报酬94.4万元。

根据我院同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国家工资平均水平和现行院内津贴分配办法测算,以上人员如为正式在编教师,学院需支付国家工资191万元、院内津贴75.8万元,仅兼课教师一项,一个学期就可节约经费172.4万元。

可见聘用兼职教师对节约办学经费、降低办学成本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兼职教师队伍的聘用、考核与管理实践
兼职教师队伍人员分散、流动性较大,对学院的归属感较低,聘任、考核与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为此,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既符
合工作规范,又适度灵活的制度来规范兼职教师的日常工作。

首先,在兼职教师聘用方面,根据我院的师资现状,分析各学科兼职教师的需求数量,制定前瞻性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确保聘任工作有的放矢。

制定明确的聘任条件和统一的聘任标准,坚持“平等、择优”的原则,确保聘任质量。

大力推行公开招聘制度,通过网络、报刊、广告等方式拓宽兼职教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