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

2004-3-2 11:45:00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从信息化先行者的实践中归纳总结一些一般性的原则,为后继者所借

鉴。本文以制造业为对象,定位于企业信息化“战役”的层面,针对企业信息化中一些具体问题和做法提出了一些应遵

守的标准规范。

一、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是指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推行的为确保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得以贯彻实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

功,在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软件选型、系统实施、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系统集成、数据库设

计和管理、系统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系统维护和升级、系统评测等信息化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规

定。

1.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企业全局性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础上,代表的是企业的整体最高目标和

利益,而不仅仅代表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局部利益,因而具有企业目标的全局性;它建立在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充分

体现企业从现在起到今后若干年内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仅仅受短期需求驱使,因而具有企业发展过程的全局性;它建

立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基础上,并不过多考虑具体的技术和产品,因而又具有技术的全局性。

2.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强制性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目标、过程、技术的全局性,因而它在全企业范围内的推行必须是无条件的,是企

业的任何分支、任何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的准则,不得违背,它是企业信息化的纲领性文件。

3.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宏观到微观的过渡性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定位于企业信息化规划和企业信息化项目之间,是企业信息化规划具体实施的第一步细化。

同信息化规划相比,它具有一定的具体可操作性;它又是指导实施具体信息化项目的指南,为后者提供标准保证,有效

地预防实施风险,确保其不偏离企业信息化整体目标。因而它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起到从宏观规划到项目实施的过渡作

用。

4.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科学性

企业信息化进程有其自身普遍性的科学规律,不是仅仅依靠企业的主观愿望就能顺利开展的;同时,信息化必须涉

及的大量的信息技术本来就属于高科技范畴,因此它严谨的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

5.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指导性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对信息化具体工作的各个方面、过程和层次提出了标准的、科学的、可实际操作的具体

规定,是建立在专家知识基础上,总结了普遍的成功经验并吸取普遍性的失败教训后,经过认真、科学、实事求是的分

析后,结合企业自身的客观特点制定出来的。因而它对具体的信息化工作具有极强的科学指导性。

6.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可管理性

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从更大范围、更多内容上,究其本质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程,这不仅仅体现在

信息化系统本身是为了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而运作的,就信息化项目管理而言,也需要极强的管理的科学和艺术。

二、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应该涵盖企业信息化完整过程,并形成闭环。其体系架构可以按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工作

标准、管理规范、组织规范等逐层建立(见教材)。具体来说,在诸多标准规范中,以下几个方面在实践中经常遇到:

1.数据元素标准

数据元素标准属于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架构中的基础标准。凡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业务过程,包括产品设

计、工艺设计、原材料和外购件采购、外协作加工、内部制造和装配、销售、客户服务、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内部

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等过程,从信息的角度上讲,其实就是信息从产生、采集、处理、传递、分析到使用的过程。要使

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外部单位之间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必须进行统一、全面的规

划,建立统一、科学的标准规范。

从数据库技术的角度出发,必须将各种信息细分到不可再分的基本信息单位,即数据元素。数据元素的归类、命名

和标识必须实现企业统一。在此基础上,无论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进行实施,都能够为企业数据库的设计或

软件实施的静态、动态数据准备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商品化软件的过程中,企业应建立企业标准的数据元

素同商品化软件的字段对应关系,这是因为所谓商品化软件只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并不是永恒不变

的,一旦该工具无法适应企业信息化新的需求,就会面临被另一个工具所取代,即:工具是可变的,而数据元素相对稳

定。

(1)数据元素的分类标准

数据元素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针对业务主题进行分类,可以使用DFD的结构化分析方法,从将企业整体作

为一个职能域出发,逐级进行分析,将数据细分到不可再分的基本元素,再按照数据的产生域来归类数据。分类的结果

可以作为数据库设计的依据。参考的分类如:市场、客户、服务、销售订单、设计文件、工艺文件、BOM、供应商、采购

订单、供应商业绩、生产计划、车间作业、库存、设备、应收、应付、总帐、成本等。

(2)数据元素的命名标准

命名的原则是使用简明的词组描述一个数据元素的意义和用途。一般结构是:

修饰词+基本词+类别词

类别词是指能对数据对象作一般性分类的词,一般不具备行业特征,条目比较少,如“数量”、“名称”、“编

号”、“时间”、“单位”、“比率”、“正文”、“计数”、“科目”等;基本词是指能对数据对象作进一步分类的

词,一般具备行业特点,条目多,如“工程”、“项目”、“物料”、“库存”、“设备”、“生产”、“订单”、

“产品”、“计划”、“采购”、“销售”、“会计”、“成本”等等;修饰词一般是名词,反映数据元素所代表的项

目、主体等。

(3)数据元素的标识标准

根据数据元素的命名标准,企业制定相应的标识标准,即实现数据元素的编码,该规则一般采用拼音÷英文的字母

抽取,再加上少量连接符号组成。

数据元素标准化的结果是一张按照业务主题分类的企业数据元素表格,内容包括:数据元素的分类、名称、定义、

标识、外部软件的对应字段。其中,外部系统的对应字段一项应视商品化软件的情况而定,也可是多项。

2.编码标准

编码标准也属于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架构中的基础标准。数据元素标准反映的是企业数据的基本项目,要实现

数据的标准化工作,还应对数据元素的具体内容和取值进行规范,这项工作就是企业编码标准。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元素

需要编码,仅仅是对具有编码意义的数据元素制定编码标准,这些元素一般具有下面的特性:

(1)企业中必须唯一标识,作为主关键字。如:物料、客户、产品、图号、供应商、员工、设备、订单、总帐科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