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格雷欣法则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2、纸币的基本功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3、格雷欣法则一般发生在以下哪一种货币制度下()。

A 平行本位制

B 金本位制

C 银本位制D双本位制

E 跛行本位制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A 币材的确定

B 货币单位的确定

C 流通货币的确定

D 货币铸造和发行

E 支付能力的规定

5、香港的港元由以下哪几家商业银行发行()。

A 花旗银行B汇丰银行 C 渣打银行 D 中国银行 E 中国人民银行第二章信用

一、名词解释:

商业信用消费信用银行信用

二、选择题

1、银行对客户发放的房地产按揭贷款是()。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国家信用

E 国际信用

2、高利贷信用的特点有()。

A 利率高

B 生产性

C 非生产性

D 保守性

E 扩张性

三、简答:

1、简要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2、信用的三要素及主要形式有哪些?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一、名词解释:

基准利率弗雪效应

二、选择题

1、我国在1994年时银行存款利率为10.98%,物价上涨率为21.4%,那么,当时的实际利率为()。

A 10.98%

B 21.4%

C –10.42%

D 10.42%

2、一张面值为100元的“零息债券”,发行价为90元,一年到期后按面值赎回,这张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为()。

A 10%

B 11.1%

C –10%

D 0

三、简答:

1、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3、简述关于利率决定的可贷资金理论。

4、简述IS-LM的利率理论。

四、论述:

1、试比较实际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2、分析利率变动对投资和储蓄的理论影响效应,结合实际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制约这些理论效应的发挥。

第四章金融市场

一、名词解释: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商业汇票商业期票(商业本票)可转让大额存单回购市场场外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期权合约期货合约

二、选择题

1、证券行市的决定有哪些因素()。

A 利率

B 期限

C 行业发展状况

D 战争

E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我国的期货交易所有几个()。

A 1B2C3 D 4 E 5

3、看涨期权的买方有()。

A 买的权利B卖的权利 C 买的义务 D 卖的义务

E 不买的权利

4、金融工具的特征有()。

A 安全性

B 风险性

C 流动性

D 收益性

E 返还性

5、金融市场的要素

A 交易的对象B交易的主体C交易的工具 D 交易的场所

E 交易的价格

6、美国进口商3月1日从英国进口价值50万英镑的商品,9月1日付款,为防止6个月后英镑升值,美国进口商在期货市场上买进5份9月1日到期的英镑期货合同,10万英镑/合同,协议汇率为:GBP1=USD1.60。假设9月1日英镑与美元的比价为GBP1=USD1.65,则美国进口商的收益为()。

A 0.05 USD

B 25000 USD

C -0.05 US

D D-25000 USD

E 5000 USD

7、巴林银行倒闭的时间是()。

A 1997年2月

B 1996年2月

C 1995年2月

D 1994年2月

E 1993年2月

8、以下哪些属于金融衍生工具()。

A 国债期货

B 存款单

C 股票

D 股票期货

E 股票指数期权

二、简答:

1、简要分析金融市场的功能。

2、货币市场主要有哪些子市场?

3、远期与期货的区别。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一、名词解释:

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

二、选择题

1、我国的三家政策性银行是()。

A 中国农业银行

B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 国家开发银行

D 中国开发银行

E 中国进出口银行

2、哪些是非银行金融机构()。

A 金融租赁公司

B 财务公司

C 信托投资公司

D 邮政储蓄

E 信用合作社

3、我国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是()。

A中央银行 B 商业银行 C 证券公司 D 保险公司 E 非银行金融机构

4、我国金融体系中占主体地位是()。

A中央银行 B 商业银行 C 证券公司 D 保险公司 E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简答题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有哪些类型的金融机构?

第六章商业银行

一、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回购协议承兑票据贴现信用证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些不是商业银行6C原则之一()。

A 品德B信用 C 环境 D 顾客E才能

2、我国最早由国人创办的商业银行为()。

A 丽如银行

B 中国通商银行

C 户部银行

D 中国银行

E 交通银行

3、下列哪些属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A贴现 B 贷款 C 金融租赁D信托业务

E 代理融通业务F银行卡业务

4、美国的银行组织制度属于()。

A 总分行制

B 单元制

C 代理行制

D 控股公司制

E 连锁制

5、一张票面面额为20000元的商业票据,已过180天,还剩120天没有到期,年贴现率为18%。某企业向商业银行贴现取得资金融通,贴现所得现金为()。

A 18800元

B 9400元

C 18200元

D 9100元

E 1200元

7、根据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银行的最底资本充足率为()。

A 4%

B 5%

C 6%

D 7%

E 8%

8、我国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是()。

A 总分行制

B 单元制

C 代理行制

D 控股公司制

E 连锁制

9、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实行全能型的典型代表国家有()。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D德国 E 奥地利

10、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实行职能分工型的典型代表国家有()。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D德国 E 中国

1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

A 盈利性

B 流动性

C 期限性

D 风险性

E 安全性

二、简答:

1、什么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哪些?

2、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第七章中央银行

一、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

二、选择题

1、中央银行的职能是()。

A 发行的银行

B 国家的银行

C 垄断的银行

D 清算的银行

E 银行的银行

2、我国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各自的监管机构是()。

A 人民银行

B 银监会

C 证监会

D 保监会

E 发改委

3、实行准中央银行制的国家(地区)有哪些()。

A 中国

B 英国

C 香港

D 新加坡

E 美国

4、中央银行的组织制度有哪些()。

A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

B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

C 准中央银行制

D 跨国的中央银行制

5、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代表国家(地区)有哪些()。

A 前苏联

B 东欧

C 1983之后的中国

D 美国

E 香港

6、浙江省的人民银行属于哪个大区行()。

A 北京

B 上海

C 南京

D 杭州

二、简答:

1、中央银行发挥“银行的银行”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一、名词解释:

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

二、简答:

1、简述费雪的现金交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

4、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凯恩斯学派对其理论的发展。

第九章货币供给

一、名词解释:

基础货币货币供给货币乘数派生存款

二、选择题

1、影响信用创造的因素有()。

A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B 现金漏损率

C 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

D 活期存款的准备金率

E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

2、货币层次的划分的标准是()。

A 安全性

B 风险性

C 流动性

D 收益性

3、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中,M2包括()。

A M1

B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C 企业定期存款

D 外币存款

E 信托类存款

三、简答:

1、简述我国货币供给层次的具体内容。

2、简述存款派生公式并简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因素。

3、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标准和内容构成是什么。

四、论述题

1、给出并分析货币乘数模型的基本含义,根据这个模型分析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第十章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通货膨涨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B 通货膨涨有利于穷人而不利于富人

C 通货膨涨有利于企业主而不利于工人

D 通货膨涨有利于债务人而利于债权人

E 通货膨涨总是有害的

2、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它强调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B 它强调“货币价格”

C 强调价格总水平的普遍上涨

D 可以是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

E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三、简答题

1、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

2、通货膨胀的治理有哪些具体对策?

四、论述题

分析2010-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结合实际分析近年来我国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一、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二、选择题

1、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A 经济增长

B 物价稳定

C 充分就业

D 国际收支平衡

E 汇率稳定

2、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

A 超额准备金

B 利率

C 货币供给量

D 基础货币

E物价稳定

三、简答: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是哪几个?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冲突。

2、简述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选择的标准。

3、何谓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并简述其优缺点。

四、论述题

1、试比较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2、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当前宏观经济实施调控?如何评价当前的货币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第一章AB BD D ABCDE BCD

第二章BC ACD

第三章C B

第四章ABCDE D AE BCDE ABCE

B C ADE

第五章BCE ABCDE A B

第六章 B D B ABC ABCDE A

E A DE ABCE ABE

第七章ABE BCD CD ABCD ABC B

第九章ABCDE C ABC

第十章ACD ABCE

第十一章ABCD ABCD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国家以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金银铸币都可自由铸造,都

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金银都是币材,金币、银币同时流通)

3.有限法偿: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其含义是:再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

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4.无限法偿: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

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取得这种资格的货币,在金属铸币流通时是本位铸币,后来是不对现的中央银行的银行券。

5.格雷欣法则: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

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形成的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国家法律评价的货币金属的价值低于其实际价值,则这种金属货币就会被收藏、融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则充斥市场。

6.商业信用:工商企业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的形式提供的信用。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

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

7.消费信用:金融机构和商家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8.银行信用:银行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提供的信用。(具备如下两个特点:a.以金

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的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b.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9.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直接在最终投资人和最终筹资人之间进行转移的融资活动。

10.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资金通过中介机构实现在最终投资人和最终筹资人之间进行转

移的融资活动。

11.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

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

12.商业期票(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对债权人开出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款项的债务

证书。

13.可转让大额存单:可转让大额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一种金融产品,是存款人在银行

的存款证明。

14.回购市场:回购市场是指对回购协议进行交易的短期融资市场。

15.场外市场:场外市场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连接证券商及其他客户的计算机和远程通信系统,

又称柜台交易市场,是在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网络。

16.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

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17.期权合约: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

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驶这一权利。

18.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订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

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19.承兑:承兑(Acceptance)是指远期汇票的付款人在汇票上签名,同意按出票人指示到期

付款的行为。

20.票据贴现:是指资金的需求者,将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或短期债

券向银行或贴现公司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或贴现公司(融资公司)收进这些未到期的票据或短期债券,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以后的利息后付给现款,到票据到期时再向出票人收款。

21.政策性银行: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

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22.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

的外来资金两部分。

23.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是指讲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2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凡是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

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25.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广义的表外

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

26.基准利率:基准利率也叫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利率,是由中央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

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

27.回购协议:是指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达成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

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28. 货币需求: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等),整个社

会要有多少货币来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等手段。

29. 流动性陷阱: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

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30. 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中现金两者的总和。

31. 货币供给:指经济主体把所创造的货币投入流通的过程。

32. 货币乘数: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的比值。

33. 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的放款、贴现和投资行为而形成的存款。

34.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此涨彼消置换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

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35. 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可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行的

超额准备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创造能力。

3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

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二、简答

1.答: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有两种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企业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的形式提供的信用。它的特点是直接为商品流通服务,是创造信用流通工具最简单的方式。它不仅在各国国内交易中广泛存在,并且也广泛存在于国际贸易之中,对于推动商品交易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但商业信用有一定的局限性:a.企业信用能力有限b.信用提供的范围有限,一般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c.提供的数量和期限有限

(2)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提供的信用。它具备如下两个方面:a.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的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b.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银行信用的特点是:a.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具有良好的信誉)b.可广泛动员社会资金c.以货币为标的物,投向不受限d.可以创造信用。所以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这种形式里是不存在的。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就是银行发展过程中首先扩展的主要业务。

2.答:信用三要素为:(1)债权人和债务人(2)时间间隔(3)信用工具

主要形式有:(1)商业信用:是企业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的形式提供的信用。(2)银行信用:银行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提供的信用。(3)国家信用(概念)(4)消费信用(概念)

1.简要分析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金融市场通过组织金融资产、金融产品的交易,可以发挥多方面的功能:

①帮助实现资金在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

②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转移。

③确定价格。

④帮助资产的持有者将资产售出、变现,因而发挥提供流动性的功能。

⑤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2.货币市场主要有哪些子市场?

货币市场的子市场主要有:票据与贴现市场;国库券市场;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回购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

3.简述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原理。

古典学派强调资本供求对利率的决定作用,认为在实物经济中,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利率的高低由资本供给即储蓄水平和资本需求即投资水平决定;储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投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均衡利率取决于投资流量和储蓄流量的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为均衡利率条件。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实际因素而非货币因素决定利率。利率有自动调节功能,使储蓄和投资趋于一致。

4.简述关于利率决定的可贷资金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主张在利率决定问题上把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它认为,决定可贷资金供给方面的因素有:①当前的储蓄;②固定资产的出售收入;③货币的反贮藏;④银行新创造的货币量。决定可贷资金需求方面的因素有:①当前的投资;②固定资产的重置以及折旧与报废的补偿;③货币的贮藏。利率为总的可贷资金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同时,利率也为可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可贷资金理论比较完整的描述了社会经济中可借贷资金的来源。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类似于储蓄投资理论中的投资,指的是实际的计划投资(实质因素);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类似于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需求含义(货币因素)。同样,这种划分也体现出可贷资金理论力图把古典学派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相统一的思想。

5.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

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收入增长引起更多的价值储藏,并购买更多的商品,物价的高低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影响均衡利率变动的因素:所有上述这些因素的变动都将引起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利率的波动。

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就业和产出都没有影响。

6.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展开)

①平均利润率(是一个经济社会利率决定的基础)

②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④国际利率水平

⑤预期通货膨胀率

7什么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哪些?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凡是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主要有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代收业务、代客买卖等业务。

8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有哪些类型的金融机构?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等。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包括1)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2)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有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12家。3)外资商业银行。4)农村金融机构。

专业银行有投资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各类基金、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9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发行金融债券。

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指讲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主要有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

10中央银行发挥"银行的银行"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的这一职能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特殊金融机构性质。办理"存、放、汇",仍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但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管理的机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三个方面。

11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的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向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准备;制订并监督招待有关金融管理法规。此外,中央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12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三大职能。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它垄断货币的发行权,是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的特殊金融机构性质。办理"存、放、汇",仍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但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管理的机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三个方面。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向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准备;制订并监督招待有关金融管理法规。此外,中央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1简述费雪的现金交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货币需求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币。

费雪方程式:MV=PT或M=1/VPT。V和T短期内稳定,因此M对P有影响。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和经济制度等技术因素。收入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唯一因素。

2简述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货币需求是以人们手中保存的现金余额来表示,不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

剑桥方程式:M=kPY,k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剑桥方程式强调微观经济。不排除利率可能的影响。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及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一观点和方法对后来的各学派经济学家都影响很大。

3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

货币需求函数如下:Md/P=f(y,w;rm,rb,re,1/p*dp/dt;u),Md/p为实际货币需求,y为实际恒久性收入,w为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或财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rm 为货币预期收益率,rb为固定收益的债权利率(-),re为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1/p*dp/dt 为预期物价变动率(-),u为主管偏好、风尚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数。

其把凯恩斯的短期分析变为长期分析,提出了有别于凯恩斯短期收入变量的恒久收入变量,并认为恒久收入是一个稳定的变量,同时用实证分析指出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弹性,从而其重要结论是,因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是稳定的变量,所以,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既然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中央银行就能够客观准确地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他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货币供给上,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使供给与需求相一致,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控制通货膨胀。

4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凯恩斯学派对其理论的发展。

沿着现金余额分析的思路,同样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开始分析,指出货币需求就是人们特定时期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心理。而人们对流动性偏好来源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M1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

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L2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当利率水平极低时,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存储起来,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虽然弥补了传统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量不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量的理论局限,但由于过度强调需求管理而忽视了货币供给量变动对物价的影响。此外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短期分析,其中影响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变量都是短期变量,进而得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结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第一: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M=kY1/2r-1/2,交易性货币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具有规模节约的特点,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函数,分析同上。

第二: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托宾讨论了在利率预期不确定前提下,作为风险回避者的投资者最优金融资产的组合,和人们的调整资产组合行为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影响。即考虑债权持有的风险。

5、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标准和内容构成是什么。

答: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货币统计口径,但是,无论存在何等差异,其划分的基本依据和意义都是一致的。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已流动性的大小,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我国现阶段货币供应量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6简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因素。

制约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因素主要有: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须从其吸收的存款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上缴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不得动用。这部分资金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提现率: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提现率又能称现金漏损率,是指现金漏损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这也是影响存款扩张倍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3)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为了安全和应付意外之需,实际持有的资金准备金常常多于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形成了超额准备金。这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就是超额准备金率。

4)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数量,即原始存款总量。

7、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是哪几个?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冲突。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经济增长,就业充分,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较复杂,有的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的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更多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各目标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一种此高彼低的交替关系。当失业过多时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用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同时由于需求的大幅增加,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升。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要实现物价稳定,又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减少。所以,中央银行只有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某一适当的组合点。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就要采取信用收缩的措施,这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矛盾。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造成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反之,则出现逆差,是国际收支恶化。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增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会增加,结果会出现贸易逆差;反之,为消除逆差,平衡国际收支,需要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综上所述,由于各目标间存在的矛盾性,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政策目标。

8、简述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选择的标准。

答: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包括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货币供应量和利率。选取标准:(1)可控性。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

(2)可测性。第一,央行能够迅速获取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第二,有较明确的定义,同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3)相关性。是指只要能达到中介指标,中央银行在实现或接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不会遇到障碍和困难

(4)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只有选取那些受干扰程度较低的中介指标,才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达到最终目标。

(5)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三、论述

1.试论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答:金融市场通过组织金融资产、金融产品的交易,可以发挥多方面的功能:

①帮助实现资金在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价格信号引导下,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②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转移。通过金融资产的交易,对于某个局部来说,风险由于分散转移到别处而在此处小时;而对总体来说,并非消除了风险。

③确定价格。金融资产均有票面金额。在金融资产中可以直接作为货币的金融资产,一般来说,其内在的价值就是票面标注的金额。但相当多的金融资产,其票面价值并不能代表其内在价值。

④帮助进入资产的持有者讲资产售出、变现,因而发挥提供流动性的功能。

⑤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由于金融市场是从事金融资产价值的评价和寻找合适的交易对象两方面的专业中介,可以使市场的参与者有可能大大降低这方面的支出。同时,众多的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竞争,还可以使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不断降低。

2.试比较实际利率理论、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古典学派强调资本供求对利率的决定作用,认为在实物经济中,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利率的高低由资本供给即储蓄水平和资本需求即投资水平决定;储蓄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均衡利率取决于投资流量和储蓄流量的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为均衡利率条件。由于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实际因素而非货币因素决定利率,同时该理论还是一种流量和长期分析,所以,又被称为长期实际利率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由货币供求解释利率决定。他认为货币是一种最具有流动性的特殊资产,利息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取得的报酬,而不是储蓄的报酬。因此,利息是货币现象,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决定的流动性偏好,和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是利率决定的两大因素。同时,货币供给量表现为满足货币需求的供给量,即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是均衡利率的决定条件。在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利率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并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中央银行再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也不会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无限大,形成"流动性陷阱"。凯恩斯把利率看成是货币现象,认为利率与实际经济变量无关。同时,他对利率的分析还是一种存量分析,因而,属于货币利率理论或短期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是上述两种理论的综合。研究长期实际经济因素(储蓄、投资流量)和短期货币因素(货币供求流量)对利率的决定。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来决定的。可贷资金供给包括:储蓄和短期新增货币供给量,可贷资金需求包括:投资和因人们投机动机而发生的货币需求量;在可贷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随可贷资金供给量的增加或下降而下降或上升;反之,在可贷资金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随可贷资金的需求的增加或下降而上升或下降。均衡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供求的平衡。由此可见,可贷资金论与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区别,在于可贷资金理论注重流量和货币供求的变化量的分析,并强调了长期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但可贷资金论与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之间并不矛盾,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中货币供求构成了可贷资金理论的一部分。

3.分析利率变动对投资和储蓄的理论影响效应,结合实际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制约这些理论效应的发挥?(可以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㈠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⑴对直接投资的影响:

利率变化--融资成本高低--投资增减

即利率下降,会导致融资成本下降,从而是产业投资增加;反之,则导致产业投资减少。

⑵对间接投资的影响:

利率变化--调节信贷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投资规模与结构的变化

即利率的变化能调节信贷规模和结构,从而影响投资规模和结构。

㈡利率对储蓄的影响:

若利率升高,会是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这样人们就会推迟消费,倾向于储蓄,这时会出现两种可能:一、人们的当期消费降低,总需求就会降低,从而社会的总产出就会减少,这是

消费乘数效应;二、国民收入储蓄率升高,从而社会总产出就会增加,这是储蓄乘数效应。所以,当利率升高的时候,若储蓄乘数效应大于消费乘数效应,就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若储蓄乘数效应小于消费乘数效应,就抑制了经济的增长。

若利率降低,则结果相反。

影响其理论效应发生的因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金融市场的繁荣程度,国际利率水平,居民收入及投资理财观念,社会福利等方面。

1.阐述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货币供给模型:M=B?m

B是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B=C+R,C表示流通中的现金,R 表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组成部分,由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推动。在货币乘数一定时,基础货币的规模决定了货币供给量的规模。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但商业银行可从需求方面影响基础货币。

m是货币乘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是一个包含众多影响B扩张因素的综合变量。。m=M/B=C+D/C+R=(C/D+1)÷(C/D+R/D)。由公式可知,货币乘数取决于下列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1/D),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对其存款负债总额的比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直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上是一个由中央银行直接操作的外生变量。2、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2/D),是商业银行保有的超额准备金对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变动主要决定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3、现金漏损率。由公众行为决定。

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社会公众等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决定的。如果撇开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则B、R1/D基本上代表了中央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R2/D代表了商业银行和企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C/D则代表了社会公众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活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论述货币乘数模型,并根据模型分析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答:M=B?m m=(C/D+1)/(C/D+R/D)

B取决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而对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的运用。同时,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行为也对B的决定起作用。

C/D也即通货与存款比例,取决居民的持币行为。

R/D是由法定准备率rd和超额准备率e两者构成,特别是其中的e,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企业行为既有力地作用于R/D,也间接影响B的形成。

对居民持币行为,进而对通货比产生影响的因素:(1)财富效应(2)预期报酬率变动的效应(3)假若出现了银行信用不稳定的苗头,居民就会大量提取存款,通货比会因而增大(4)非法经济活动

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影响特点的,是他们对资本的需求,进而是对贷款的需求。一般来说,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作业答案新编

第1-2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 A.凯特勒B.威廉·配第C.康令D.阿亨瓦尔 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是(A) A.数量性B.总体性 C.社会性D.具体性 3、就总体单位而言(C)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4、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A) A.50名学生 B.每一个学生 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5、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 A.每个职工 B.每个企业 C.每个个数的职工 D.全部工业企业 6、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3200元、3250元、3320元和3560元,这四个数字是(B)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数量指标 7、某工业企业工人的技术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这里的“技术等级”是 (B)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职工人数是一个(A)变量。 A.离散型 B.连续型 C.有时是离散型有时是连续型 D.无法判断 9、一项调查是否属于全面调查,关键看其是否(B) A.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B.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 C.制定统计调查方案 D.采用多种调查方法 10、制定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明确(D) A.统计调查对象 B.统计调查单位C.统计调查项目D.统计调查目的 11、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是按(B)来划分的。 A.调查组织形式B.登记事物连续性 C.调查方法D.调查对象包括范围 12、下列属于经常调查的是(D) A.对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B.对近几年来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C.对全国人口每隔10年进行一次普查 D.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 13、对某地区饮食业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地区饮食业的(C) A.全部营业网点 B.每个营业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14、某市工商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15、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1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C)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就调查标志而言,在单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课后复习

一、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国家以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金属货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金银都是币材,金银币同时流通。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消费信用: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提供的信用。(具备如下两个特点:a.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的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b.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也叫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利率,是由中央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 直接融资:指最后放款人和最后借款人之间直接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 间接融资:指由金融机构在最后借款人和最后贷款人之间充当媒介的融资活动。 商业汇票: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 商业期票(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对债权人开出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款项的债务证书。可转让大额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一种金融产品,是存款人在银行的存款证明。 回购市场:是指对回购协议进行交易的短期融资市场。 场外市场:指在全球范围内连接证券商及其他客户的计算机和远程通信系统,又称柜台交易市场,是在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网络。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作业答案精编版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作 业答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第1-2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B) A.凯特勒B.威廉·配第C.康令D.阿亨瓦尔 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是 (A) A.数量性B.总体性 C.社会性D.具体性 3、就总体单位而言 (C)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4、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 (A) A.50名学生 B.每一个学生 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5、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 (A) A.每个职工 B.每个企业 C.每个个数的职工 D.全部工业企业6、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3200元、3250元、3320元和3560元,这四个数字是 (B)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数量指标 7、某工业企业工人的技术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这里的“技术等级”是 (B)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职工人数是一个(A)变量。 A.离散型 B.连续型 C.有时是离散型有时是连续型 D.无法判断9、一项调查是否属于全面调查,关键看其是否 (B) A.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B.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 C.制定统计调查方案 D.采用多种调查方法 10、制定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明确 (D) A.统计调查对象 B.统计调查单位C.统计调查项目D.统计调查目的 11、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是按(B)来划分的。 A.调查组织形式B.登记事物连续性 C.调查方法D.调查对象包括范围 12、下列属于经常调查的是 (D) A.对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简述题+论述题

管理学简析题和论述题复习重点 1 管理的基本职能并简要说明各个职能的含义 ①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 ②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有效组织和调配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施计划任务。 ③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指导,激励与协调组织成员。 ④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按目标计划制定管理标准,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及时纠 偏,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 怎样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和学习,并可指导人们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的科学性强调人们必须按照管理科学规律进行管理,强调学习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者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还要灵活运用管理知识,讲究管理技巧。 3 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①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技术,知识,方法和程序完成组织任 务的能力。 ②人际技能: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主要包括:理解,激励和与他人相处的能 力等。 ③概念技能: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4 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和内容 内容: ①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工作定额原理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标准化理论 (5)差别计件工资制 (6)职能化原理 (7)例外原则 (8)精神革命 ②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 (2)管理要素 (3)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4)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③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1)权力论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金银复本位制:指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中,当黄金与白银的法定比价与市场价格不一致时,市场价格高于法定比价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会逐渐减少,而市场价格低于法定比价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会不断增加,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或称“格雷欣法则”。 商业信用: 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 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商业汇票: 是由债权人签发给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命令后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者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 回购协议: 指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由卖方将一定数额的证券卖给买方,同时承诺若干日后按约定价格将该种证券如数买回的一种交易方式。 金融衍生工具: 是指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 期权合约: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照约定的价格向期权的卖方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资产的协议。 期货合约:指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买卖合约。 政策性金融:指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银行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 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期末样卷G附答案新完整版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期 末样卷G附答案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Oba 浙江财经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G 卷)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普查必须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 ( ) 2、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2邻组组距 下限+ =。 ( ) 3、()最小值=-∑2 X X ( ) 4、“首末折半法”的运用不需要任何前提假设。 ( ) 5、用几何平均法以及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则有前者小于后者。( ) 6、某企业某年产量增长10%,产品价格上涨8%,则产值增加18%。 ( ) 7、抽样误差客观存在,但难以计算和控制。 ( ) 8、若其他条件固定,则样本单位数n 与抽样极限误差呈正比。 ( ) 9、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的关系是函数关系。 ( ) 10、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统计工作为 ( ) A 、统计调查 B 、统计整理 C 、统计分析 D 、统计方法 2、要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状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 、该地区每一个工业企业职工 B 、该地区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 C 、该地区每一个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 D 、该地区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工资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 A 、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 、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 、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人口普查属于 ( ) A 、典型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全面统计报表 D 、全面调查 5、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 ) A 、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 B 、分组标志的选择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 D 、变量是连续还是离散 6、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 ) A 、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 B 、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 C 、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D 、各组分布次数与比重之比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习题最终版

《金融学》(彭兴韵)习题集 带※表示下面答案里没有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准货币货币的流动性结构 格雷欣法则无限法偿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铸币税 : 问答题: 1.货币产生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2.货币有哪些职能 3.如何划分货币的层次不同层次的货币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4.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 第二章金融系统 名词解释 ~ 间接金融直接金融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固定收益证券 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贷款承诺债务性金融工具 权益性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证券化 问答题: 1.金融系统有哪些功能 2.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什么问题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哪些方 法 3.金融中介机构参与资金融通为何能降低交易成本请分析其降低交易成本 的机制。 | 第三章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 名词解释: 货币的时间价值年金即时年金普通年金永续年金 计算题: 1.假定你在银行有一笔存款总共10万元,存期为五年,年利率为%,每年复 利一次,五年后,你的账上会有多少钱设政府征收的利息所得税为20%,今后五年中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你的这笔存款的税后实际利率为多少假定你在银行开了一个零存整取的储蓄账户,每月存入500元,存期为五年,月利率为‰。五年后,你的账户上本息总额会有多少假定在这五年中,每个月的通货膨胀率为‰,政府征收的利息所得税为20%,那么,五年后你账户上的实际余额是多少

2.假设你以90元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的债券,该债券两年后按面值偿 付,即两年后你能够得到100元,那么你购买这张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3.假定你购买了一套住房,从银行得到了20万元的抵押贷款,偿还期为20 年,贷款年利率为%,那么你的月供是多少 4.% 5.利率为8%的一年期贷款如果按月计息(月利率为8%/12),那么这笔贷款 的年收益率是多少 6.你打算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一辆汽车。第一个经销商提出的方案是,你 在未来3年每满一年支付37400元;第二个经销商提出的方案是,未来四年每满一年支付28700元。假设金融市场的利率是6%,你会选择哪个方案7.假设一级市场有一种新发行的5年期债券,每满一年支付800元利息,到 期时还支付持有人面值,发行价格等于面值10000元。你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从另一个投资者手中购买另一种还有5年到期、面值为10000元的债券,该债券未来5年每满一年支付利息600元,到期还支付持有人面值,购买这个债券应支付的价格是多少 8.某公司发行了一种三年期贴现债券,面值为100元,发行价格为80元, 那么该债券的利率是多少如果这个债券一年后的价格为88元,此时购入该债券的话,到期收益率将是多少如果同类债务市场利率是8%,你愿意按88元的价格买入该债券吗 9.客户拿一张面额100万元,剩余期限为90天的商业票据到银行贴现,如 果贴现率为6%,那么会付给客户多少现金银行做这个业务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第四章储蓄与消费的选择 问答题: 1.… 2.一般来说居民的储蓄动机有哪些 3.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第五章资金盈余者的资产选择与风险管理 名词解释: 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问答题: 1.可供人们选择的金融资产主要有哪些种类这些金融资产各有什么特征 2.| 3.影响投资者资产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第六章资金短缺者的融资方式选择 名词解释 可转换债券附认股权证债券累积优先股非累计优先股

全国二本经济类大学排名

全国二本经济类大学排名 止目前,全国财经类大学共45所。 其中,国家211重点高校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省部级重点高校(在部分省、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其余32所为二本类高校。 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物资学院 天津市: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河北省: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 山西省: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学院 辽宁省:东北财经大学(大连)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吉林省:长春税务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市: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商学院 江苏省: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 浙江省: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 安徽省:安徽财经大学 江西省: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省: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工商学院 河南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 湖南省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商学院 广东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商学院 广西:广西财经学院

重庆市:重庆工商大学 四川省: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省贵州财经学院 云南省云南财贸大学 陕西省:西安财经学院 甘肃省:兰州商学院 新疆新疆财经大学 至于财经类大学的排名,就不要迷信了。国内有很多排名版本,因为口径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你个人愿意,自己也可以做个排名出来。 选经济类二本大学, 首先建议你选在二本招生的重点高校,这个可以看看在你们省有没有此类院校,以二本的分数上一个一本大学是十分合算的。或选一本大学在二本招生的专业,如东北财经大学的萨里学院(中外双学位,当然要经济条件许可),在十二个省有二本招生计划。 其次,选经济发达地区的二本高校,如上海金融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对你将来择业有好处; 三是选特色专业如南京审计学院的审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会计、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工程、浙江财经学院的ACCA、重庆工商大学的商务策划、长春税务学院的税务专业等。 然后,再考虑其它高校。 那绝对是上海立信,或者是安徽财经大学2010年全国高校600强中财经类大学排名(46所): 财经类排名学校所在省市国内所有高校中排名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79 2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81 3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97 4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101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11 6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123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管理学(浙江财经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扮演着下列哪种角色?() A. 组织发言人 B. 企业家 C. 信息传递者 D. 纠纷调解者 2 【单选题】(1分) 管理的控制职能主要由哪一类管理人员执行?() A. 中层管理者 B. 其他都是 C. 基层管理者 D. 高层管理者

3 【单选题】(1分) 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A. 战略管理 B. 开拓创新 C. 现场管理 D. 组织协调 4 【多选题】(1分)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有()。 A. 组织技能 B. 技术技能 C. 概念技能 D. 人际关系技能

5 【多选题】(1分) 管理的职能主要有()。 A. 领导 B. 控制 C. 组织 D. 计划 6 【多选题】(1分) 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有()。 A. 知识素质 B. 智商与情商 C. 品质素质 D. 体能素质

7 【判断题】(1分) 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没有任何下属的人所从事的工作为作业工作。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分) 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人际关系角色。 A. 错 B. 对 9 【判断题】(1分) 管理各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1分) 管理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提高企业利润。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A. 法约尔 B. 泰罗 C. 西蒙 D. 韦伯

2 【单选题】(1分) 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 作业标准化 B. 职能工长制 C. 计件工资制 D.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单选题】(1分)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观点来源于()。 A. 管理过程理论 B. 科学管理理论 C. 霍桑试验结论 D. 现代管理理论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分享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分 享 经过1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浙江财经大学的金融学学硕,感谢一路上支持我的亲人,女朋友,兄弟和进入复试帮助过我的学长学姐们,真的很感谢你们。当我考上的时候,我就决定将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接下来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些初试和复试的经验,以供参考。 首先对于考研报班的话,我觉得要报的话可以报一个普通的班,但也别报那种小班。我当时报的是海文钻石班,其实说的是那么悬乎,其实就那样,关键真的还是要靠自己,自己努力,班的那些都是辅助。还有就时间安排的话,一天9小时左右,上浮动2小时,下浮动1小时。 浙财,只要你是认真想考,踏踏实实的去复习,应该会获得理想的成绩,但是觉得考浙财很简单,掉以轻心的话,没认真复习,那么肯定成绩不如意的。 其次对于初试,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专门的复习方法,我就不介绍自己的方法了,我就介绍一些复习用书吧,可以避免一些弯路,因为现在的考研辅导书真的是太多了,选择又多,又不可能全买,可能对一些人造成困扰。 针对数学,推荐是李永乐那本复习全书,这个是当做是教科书用的,个人觉得与其看教科书,还不如看复习全书,如果复习全书上不懂的可以回教科书上进行考证。然后权威的历年真题解析,为什么要权威的,我觉得一些出的历年真题,它的答案有很多都是错的,尽量买一个权威的真题解析。我觉得不仅要买数学三的,我觉得还可以买数学一的,因为数学一只有部分知识点数学三是不考的,在做数学三之余可以做做数学一的。其他的话,看自己的需要进行购买。 针对英语的话,我个人觉得,一本是适合自己记忆的单词书,一本是权威的历年真题解析。其他的话按照自己的需要买适合自己的模拟题,我觉得在这里想说,对于那本黄皮书的话,如果要做的话可以做做,但是别太当真,与真题平均的难度系数,差的有点多,个人认为不太建议做。还有对于临近考试的作文压题,千万别太相信,一定要总结出适合的自己的模版,千万别照抄一些模版,尽量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英语好的人进行修改。针对政治而言,个人觉得肖秀荣编的命题人系列比较好,我是从1000题之后开始买的,如果是没报班的同学的话,建议买本红宝书作为基本教材开始捋清政治思路,然后再做题中巩固。还有大家比较在意的就是最后压题吧,其实我个人觉得,很多考研机构说什么压题最准什么的,全是些虚的,什么压中多少分什么的,可以忽略。当时几乎所有的押题卷,都买过,最准的还是肖秀荣最后命题人4套,选择题有几题,还有就是14年考研第二道大题毛中特,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社会主要矛盾角度进行论述。有可能很多考研机构在15年就会吹,自己当时压中原题什么的,全都是空话,他们的压题完全是没有按照这一个角度的压得,原题是原题,但是他们给的答案几乎是和真题不相干的,只是为了在招生的时候噱头充足一点。总结:肖老的最后4套一定要背熟。至于任汝芬最后4套,启航20天20题,蒋中挺最后5套,海文的最后5套,红皮书最后3套什么的,做做提升一下自己做大题的手感和套路就行,不必去背,因为没一个是中的。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英语复习版

单选2*5 判断1*10 中英互译8*5(中译英3,英译中2) 名词解释5*6 小作文10*1 结论+论据(5到6句话) 单项选择比考点 HKD 港币hongkong DEM 德国马克(Deutsche Mark)Germany CHF 瑞士法郎SWITZERLAND 瑞士 SEK 瑞典克朗sweden 瑞典 BEF 比利时法郎Belgium 比利时 CAD 加拿大元Canada USD GBP 英镑GREAT BRITAIN ITL 意大利里拉Italy NLG 荷兰盾holland NOK挪威克郎norway DKK丹麦克朗denmark FRF法国法郎france JPY 日元 Aud ESP 西班牙 基点0.01% one hundredth of one percent 名词解释 Central bank: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design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monetary policy and to

supervise and regulate the financial industry Savings(current)deposit(活期储蓄存款): Savings(current)deposit is a method of deposit that sets no limit on length of maturity,time and amount of deposit and withdrawl. Time deposit : It is a kind of deposit with a definite length of maturity,deposited and,withdrawn together with the interest in a lump sum or by installment Time deposit of lump-sum deposit and withdrawal(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50元):It is a kind of deposit with a definite length of maturity,deposited and,withdrawn together with the interest and principal in a lump sum Time deposite of small savings for lump-sum withdrawl(零存整取定期存款)(5元) It is a kind of deposit thar the length of maturity and a fixed amount of deposit are agreed at the time of account opening, and money is deposited by month Time deposite of principal receiving and interest withdrawal(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5000 It refers to savings deposit whose principal is deposited by lump sum,whose interset is withdrawn by installment and whose principal is repaid when on due date. Time or savings optional deposit (定活两便储蓄存款) 50 It is a kind of deposit with indefinite length of maturity whose interest rate varies in line with the length of maturity. Housing loans They are loans granted by bank to borrowers to facilitate their housing purchasses. Housing loans for personal possession They are loans granted by bank to borrowers to facilitate their housing purchasses by taking credit funds (信贷资金)from the bank as the sourse of payment Housing loans on Authorization They refer to loans to individuals who buy ordinary houses granted by the bank on the authorization of the public reserve fu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prescribed requirements,and with the public reserve deposits as the source of funding. Auto loans They are Renminbi consumer-loans granted to individuals or legal persons to finance the purchases of cars Commercial education loan Commercial education loan refers to consumer loans granted by the lender to borrowers to finance the tuition and miscellaneous fees of the borrowers or the persons under their legal guardianship in studyin at domestic secondary schools or ordinary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s or for master’s or doctor’s degree,or studing at universities or for master’s or doctor’s d egree outside china State education loans State education loans refer to educational loans granted by the lender to borrowers that are given fiscal interest discounts by the central financial authorities or local financial sectoes,and are used for the tuition and micellaneous fees,lodging and livin expenses of the borrowers in studying at domestic higher learing instirutes for full-time undergraduate,professional,or graduate courses. Small consumer credit loans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

2009级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金融工程方向 1.衍生金融产品定价的基本假设讨论 2.无套利定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3.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4.金融期货与商品期货的实证比较分析 5.远期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关系分析 6.现货-远期平价定理的实证分析 7.互换定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8.期权交易策略的实证分析 9.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策略分析 10.国债期货研究 11.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12.权证与其标的资产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13.VaR模型及其在证券投资管理中的应用 14.股指期货风险测算及监管 15.中国股指期货推出的市场效应分析 16.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17.我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问题研究 18.我国建立期货投资基金问题研究 19.我国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问题研究 20.沪深300期货指数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关联研究 21.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实际波动率与相关性建模; 22.风险价值度量的检验和比较; 23.中美资本市场的规模及运行效率的比较研究 24.用实物期权理论分析我国房地产现状及政府调空手段的效果 25.对金融工程的方法论的研究

26.股指期货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7.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8.全球商品价格变化的同步性实证分析 29.高送配股票的超额收益研究 30.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研究 31.公墓基金经理真的具有择股和择时能力吗? 32.公墓基金的业绩评价研究 33.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 34.宏观经济与A股关系研究 35.流动性、市场情绪和股市涨跌 36.人民币汇率变动与A股关系变动 37.汇率与利率的联动反应—以中国为例 38.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 39.上证指数因子分解模型实证研究 40.A股量价关系实证研究 41.A股市场有效性研究 42.AH股折溢价分析 43.公告日股价波动效应 44.业绩预告对股价的影响机制 45.融资融券对量价关系的影响 46.我国上市公司IPO溢价的因素分析 47.基于VaR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风险 48.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49.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银行高管薪酬研究 50.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51.期货市场成交量持仓量对期货价格的动态影响 52.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研究 53.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 54.封闭式基金价值投资分析 55.对封闭式投资基金绩效的因子模型实证研究

2013年浙江财经大学822管理学考研试题

2013年攻读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22 科目名称:管理学 答案请写答题纸上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2.简述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3.简述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步骤。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简述高效团队的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从理性决策的角度,谈谈在实际决策中,为什么决策者往往追求的是满意解,而非最优解? 2. 有人说“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京都制陶 闻名于世的日本京都制陶公司成立之初,业务发展很快。因此,它的创办人盛田和夫经常要求年轻的员工加班,不但每晚干到深夜,星期天也常常不能休息。渐渐地各种不满情绪滋生出来。在一次加班之后,一群青年员工在酒店喝酒,一个人提议:“我们应该联合起来,用强硬手段向公司提出要求。”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地响应,并且说:“如果公司不答应,我们就集体辞职。” 年轻人血气方刚,说干就干。第二天,他们写了按了血指印的抗议书,说出了自己的不满,提出了加薪、增加奖金的要求。他们自信地认为,现在公司人手不多,这么大规模的抗议一定能成功。但是,盛田和夫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宣布辞职。盛田和夫没有放弃,他进行 第 1 页共 3 页

了整整三天三夜的说服工作,终于扭转了局面,使这批人留了下来。这件事让盛田和夫陷入深深的沉思:“本来以为创立京都制陶是为了让我的技术闻名于世。现在看来,应该还有更为重要的事。公司究竟是什么?公司的目的和信念是什么?要争取什么?” 他来回兜圈子,渐渐地,思路开始清晰了:“让技术闻名于世其实是低层次的价值观,是次要的事情,那种想法应该把它抛得远远的。经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员工谋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幸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从此以后,“为全体员工谋求幸福,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就成了京都制陶公司的价值目标,京都制陶公司再也没有发生过员工辞职的事”。 问题: (1)追求“让技术闻名于世”使公司员工不满,为什么“为全体员工谋求幸福,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却能使大家留了下来?(10分)(2)结合案例,谈谈在组织文化建设中应遵循哪些原则?(15分) 2. 上海某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企业) A企业是一个在宝钢工程建设中发展起来的大型联合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曾经连续14年排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连续10年被评为上海市建筑企业50强。2004年公司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同时,在获得国家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后,又获得房屋建筑总承包特级资质。 在成绩的背后,A企业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前进的障碍、向上的困惑。最主要的是企业在宝钢大规模工程建设完成后,也就是新旧世纪交替期间,企业由原来计划经济的供应市场,转向市场经济的“营销”市场,同时也转向价值导向新变化的战略管理创新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企业的寿命越来越短,企业要在良好的势头上继续向前更是难上加难。A企业能不能继续承接发展辉煌,面临巨大挑战。 第 2 页共 3 页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地纪录一国某一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该国国际收支的构成和总貌。 3、经常账户: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4、离岸价(FOB):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是指卖方在约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 5、到岸价(CIF):也称为成本加运保费(指定目的港)条款。是指卖方除负有在CFR条款下的同样义务外,还必须就运输中买方负担的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对货物保险。 6、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自身利益)而从事的交易。 二、思考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1)按复式记账法记账,即每笔交易都由两笔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借方记:本国商品劳务进口支出、对外资产的增加、对外负债的减少;贷方记:本国商品劳务出口收入、对外资产的减少、对外负债的增加。 (2)采用权责发生制,即经济交易发生的时间或记录日期的确定以所有权发生转移时确认。 (3)进出口的计价以离岸价记 2、国际收支失衡的衡量标准和口径是什么? 衡量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1)贸易收支差额: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 (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3)基本账户差额 (4)综合账户差额

3、国际收支平衡表各帐户间有什么联系? (1)各账户间是一种平衡关系。 经常账户的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差额+错误和遗漏账户的差额=0 (2)如果划一条线,把国际收支平衡表区分为两个部分,其线上所有项目差额的合计必然等于线下所有项目差额合计的相反数。 (3)一笔交易可能同时涉及多个账户 4、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分析。 1)临时性不平衡。是指由临时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些临时性的因素有季节性因素、自然灾害、突发性疾病流行和政治动荡等。 2)周期性不平衡。是指由于经济周期引起国际收支失衡。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具有周期性。一般来说,一个周期通常包括经济繁荣、经济衰退、经济萧条以及经济复苏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中经济特点具有显著差别。每个阶段经济发展对于国际收支都会发生影响,阶段不同,影响不同,因此国际收支也会出现周期性失衡。 3)货币性不平衡。由于货币性失衡引发国际收支失衡。一国(或地区)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物价水平就会上涨或者下降从而影响本国进出口,引发国际收支失衡。当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如果汇率不作调整,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将会下降,导致出口减少而进口需求则会增加,贸易顺差减少,甚至出现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 4)收入性不平衡。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化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时,人均收入越高,进口增长越快,企业会增加进口生产资料,个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也会增加,同时出口商品由于国内需求大,出口相应减少,由此形成贸易逆差,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 5)结构性不平衡。是指一国产出结构(主要是指可贸易产品结构)与世界市场需求结构脱节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失衡具有长期性质,需要国际收支失衡国家的经济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来予以纠正。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支出变更政策:通过改变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支出,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2、支出转移政策:不改变总支出水平总量而改变总支出结构,即改变支出在外国商品和本国商品之间的比重,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期末样卷G附答案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期末 样卷G附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浙江财经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G 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普查必须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 ( ) 2、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2邻组组距 下限+ =。 ( ) 3、()最小值=-∑2 X X ( ) 4、“首末折半法”的运用不需要任何前提假设。 ( ) 5、用几何平均法以及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则有前者小于后者。( ) 6、某企业某年产量增长10%,产品价格上涨8%,则产值增加18%。 ( ) 7、抽样误差客观存在,但难以计算和控制。 ( ) 8、若其他条件固定,则样本单位数n 与抽样极限误差呈正比。 ( ) 9、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的关系是函数关系。 ( ) 10、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统计工作为 ( ) A 、统计调查 B 、统计整理 C 、统计分析 D 、统计方法 2 、要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状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 、该地区每一个工业企业职工 B 、该地区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 C 、该地区每一个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 D 、该地区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工资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 A 、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 、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 、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人口普查属于 ( ) A 、典型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全面统计报表 D 、全面调查 5、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 ) A 、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 B 、分组标志的选择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 D 、变量是连续还是离散 6、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 ) A 、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 B 、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 C 、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D 、各组分布次数与比重之比 7、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上年提高4%,执行结果提高5%,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 ) A 、5%-4% B 、5%÷4% C 、(105%÷104%)-100% D 、(104%÷105%)-100% 8、假定标志值所对应的权数都缩小1/10,则算术平均数 ( ) A 、不变 B 、无法判断 C 、缩小百分之一 D 、扩大十倍 9、某地区生产总值2004年比2003年增长15%,2003年比2002年增长12%,2002年比2001年增长10%,则2004年比2001年增长 ( ) A 、37% B 、18% C 、% D 、% 10、各月季节比率之和为 ( ) A 、100% B 、400% C 、1000% D 、1200% 11、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 A 、粮食平均亩产量总指数 B 、职工人数总指数 C 、股票流通量总指数 D 、房屋销售量总指数 12、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 ( ) A 、25% B 、% C 、20% D 、% 13、抽样平均误差是 ( ) A 、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数 B 、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差 C 、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D 、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志变异系数 14、在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条件下,欲使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其他要求不变,则样本容量必须 ( ) A 、增加2倍 B 、增加3倍 C 、减少2倍 D 、减少3倍 15、在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c +=中,b 表示 (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 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 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 ) A 、说明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