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020240(2006)0620961210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6206221;修订日期:200621022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0502;2001CB309404),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82057493);中国科

学院大气物理所东亚区域气候2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雍斌(1975-),男,安徽马鞍山人,1997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现为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

从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陆面水文过程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E 2mail :yongbin @https://www.360docs.net/doc/f03687006.html,

雍 斌1, 张万昌2,1, 刘传胜1

(1.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3;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东亚区域气候2环境重点实验室,

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摘 要: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何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过程模式的双向耦合,并将其有机嵌入大气模式中,是未来大气环流模式(GCM )和区域气候模式

(RCM )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简单介绍陆面过程模式和水文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水文

模型和陆面过程耦合研究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模式耦合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和未来工作的研究要点.最后,探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在全球变化研究框架中的地位与意义,并展望了陆面水文过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水文模型;陆面模式;陆面水文过程;耦合;全球变化;参数化中图分类号:P435+.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水是土壤2植被2大气传输系统(SVA T )物质、

能量循环的主要驱动力和载体,陆面水文过程则通过水分循环以降水、径流、蒸散发、融雪等多种方式完成了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水分、热量、动量通量的复杂的交换过程.陆面水文过程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展和完善水文模型与陆面过程的双向耦合模式,建立描述陆气间水汽通量和能量通量相互传输的参数化方案,实现对地球流体的气候、生态、水文的模拟和预测以及对极端灾害事件的真正预警机制.

2 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

陆面过程模式是用来描述陆地表面水文物理过程、生物化学过程、植被动力过程、辐射传输过程、边界层湍流输送过程等[1-2],模拟和预测陆-气间各种相互作用的模型和模块的统称.陆面过程模式是定量刻画土壤2植被2大气间能量、动量和水汽交换的参数化方案,是大气环流模式(GCM )和区域气候模式(RCM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1)简单模式阶段.1956年Budyko et al .[3]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陆面过程方案对大气和陆面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参数化,即Bucket 模式;1969年Manabe [4]首次将该模式引入到GCM 中;随后多领域学者也相继投身到与GCM 相耦合的陆面过程模式研究中,陆面过程研究进入以Bucket 模式为核心的简单模式阶段.该模式以水量平衡为基础,将土壤层看作一个水箱,非常简单地处理了土壤蒸发和地表径流过程;2)生物大气模式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面过程进入了以Deardorff [5]的大叶模式,Dickinson et al .[6-7]的BA TS 模式以及Sellers

et al .[8]

的SiB 模式为典型代表的生物大气模式阶段.这段时期各种陆面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显式引入了植被对大气的作用,对生物圈的作用考虑较为完善,对陆气间的水热通量和动量通量进行了参数化模拟计算;3)新一代多模式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热潮推动了GCM 和RCM 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陆面过程模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各种陆面过程模式不断问世,如BA TS2[9]、SiB2[10]、CL M [11]、AV IM [12]、BA IM [13]、L SX [14]、

第28卷 第6期2006年12月

冰 川 冻 土

J OU RNAL OF G L ACIOLO GY AND GEOCR YOLO GY

Vol.28 No.6

Dec.2006

SSiB[15]、L SM[16]、IA P94[17]和V IC[18-19]等,陆面过程模式研究围绕生物化学和水文过程展开,进入了新一代多模式阶段.新一代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考虑了碳循环作用,对陆气间的物理、化学、生物、水文过程的描述更加详细.这一阶段,人们在全球不同气候区对典型生物及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际间合作的陆面过程观测试验,并实施了以国际陆面参数化方案比较计划(PIL PS—Project for Inter2 comparison of Land2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为代表的一系列模式敏感性试验.PIL PS 在相同的初边值条件下对20多个陆面模式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发现不同的陆面模式计算出的水热通量相差很大,没有一个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整个陆气交换过程,当前陆面过程模式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0-22].近5~6a里,由于植被动力学、生态水文学、数据同化技术、同位素和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陆面过程模式得到了各种理论和高新技术的有力支持,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态势.

现代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重点包括:水文过程模型和碳循环模型与气候模式间的耦合;尺度转换以及陆面四维同化系统的研建;非均匀下垫面的参数化问题;中尺度通量的参数化及其转换表达;边界层与自由大气间能量与物质的交换等[23-24].其中,陆气间的双向耦合、时空尺度转换、次网格非均匀下垫面的参数化等,是提高模式模拟精度的关键所在.

3 水文模型的发展

水文模型是对自然界中复杂水文现象的近似模拟,是水文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25].裸土蒸发、植被蒸散、土壤水传输、下层土壤重力排水和地表径流等陆面水文过程都属于水文模型的参数化模拟对象[26].

水文模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1)经验性“黑箱”模型阶段.自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一批重要的水文学原理和计算方法陆续出现[27],如以达西定律为代表的描述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的各种控制方程;以霍顿公式为代表的各种下渗曲线公式;以彭曼方程为代表的流域蒸散发计算方法;以圣维南方程组和槽蓄原理为基础的洪水波运动非线性偏微分表达;以Nash瞬时单位线和线性水库法为代表的降雨径流模拟方法等[28].尤其是Horton 超渗产流和Dunne蓄满产流概念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产流机制.关于这两种产流机制的探讨、研究和应用仍是当今水文界经久不衰的话题.这些理论、公式、方法[27]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为水文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水文模型的雏形———经验性的“黑箱”模型应运而生;2)概念性集总式模型阶段.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概念集总式水文模型逐步取代了“黑箱”模型而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代表性模型有SSA RR、Stanford、Sacramen2 to、Tank、H EC-1、SCS、新安江模型、和A PI连续演算模型等[28-29].但集总模型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地形、土壤、植被、土地利用、降水等流域特征参数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而把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3)分布式水文模型阶段.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计算机、GIS和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构造具有一定物理基础并能反映流域内各种要素空间异质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成为可能.与集总式相比,分布式水文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对流域各特征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分布进行参数化,可以深刻反映多源影响的水文过程的物理机制,输出重要的水文过程参数;其次,分布式水文模型是建立高精度水文模型的有效途径;另外,经过验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对无资料流域或欠缺资料的流域进行模拟和预测.当然分布式水文模型本身也存在缺陷,这就是需要建模者对水文变化的连续物理过程有深入了解.而且模型的参数众多,难以率定,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因而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影响较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有TOPMODEL[30]、SWA T[31]、D HS2 VM[32]、SH E[33-34]等.但这些模型对输入参数的要求和提供的参数库建立在欧美的数据集或观测标准之上,使得模型在我国的推广受到很大影响[35].针对国内数据情况建立具有我国流域特色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近10a来取得了不少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者有刘昌明等[36]、郭生练等[37]、夏军等[38]、康尔泗等[39]、贾仰文等[40]、任立良等[41],这些研究为我国开展陆面模式与分布式水文模型之间的耦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水文模型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包括以下4个方面:加强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加深对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的陆面水文过程变化机理研究,将水文模型与气候模式紧密耦合,提高陆面水文过程的模拟精度;开展无资料流域水文预测与应用(即PUB计划),改进

269 冰 川 冻 土 28卷 

MOPEX参数估计方法[25];解决水文模型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水文尺度转换等问题;将GIS、遥感、示踪剂和同位素等高新技术引入水文模型,获取复杂、困难的水文信息,提高水文模型的实用性.

4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的耦合

传统水文模型的研究主要针对水量的自然变化,而现代水文模型则更多地考虑地球生物圈、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42].气候变化必然会引起水循环系统的变化,从而导致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改变区域降水、蒸散发、土壤湿度、径流等水文要素的循环过程;同时陆-气界面通过植被覆盖、地表粗糙度、反照率、蒸散发等地表参数的变化影响二者之间的水量及能量通量交换,从而对气候系统进行反馈.陆2气间存在双向反馈,互为驱动力[28,43].目前,很多气候模式中的陆面过程细致考虑了一维垂向上的蒸发、蒸腾及感热计算,但对二维水文过程估算粗糙,未能反映土壤湿度的侧向分布、缺少汇流过程、蒸发估计不准,因此无法很好地描述陆2气间的相互作用.在新一代陆面模式中耦合一个好的水文模型显得至关重要.从新安江模型发展而来的V IC模型和基于地形指数的TOPMODEL模型由于考虑了水文过程对土壤湿度分布、地表径流大小和空间分布,进而对蒸发大小和分布的影响,所以有可能耦合到陆面模式中去.

4.1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进展

4.1.1 V IC模型

发展陆面过程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能通过近地表的大气强迫(降水、气温、风速、辐射等),给出陆面水分和能量平衡的现实描述.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V IC,用空间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计算栅格内变化的入渗能力,可同时进行陆2气间水分及能量平衡的模拟,弥补了传统水文模型对能量过程描述的不足.V IC模型能输出每个网格上的径流深和蒸发,再通过汇流模型将网格上的径流深转化成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该模型最初由Wood et al.[44]根据一层土壤变化的入渗能力提出,Liang et al.[18]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为两层土壤的V IC22L模型,后来模型中又增加了一个10cm左右的薄土层,变成3层土壤的V IC23L模型[19].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1)同时考虑陆2气间水分收支和能量收支过程;

2)同时考虑两种产流机制(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19];3)考虑次网格内土壤、降水、植被非均匀性对产流的影响[45];4)考虑积雪、融雪及土壤冻融过程[46].基于上述特点,V IC模型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进行水文过程的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7-52],该模型还参加了不少重要的国际陆面参数化方案的比较计划项目[20-22,53-54].

Liang et al.[19]为解决次网格土壤异质性问题,将超渗和蓄满两种产流机制同时考虑到V IC模型中,研究了在不同的土壤和降水条件下,土壤空间分布非均匀性对两种产流机制的影响.通过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3个流域上实验研究发现:如果不考虑超渗产流将会低估地表径流而高估土壤含水量,改良后的模型对陆2气耦合系统中地表径流和土壤水的分配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能动态表达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对土壤湿度和蒸散法的影响, Liang et al.[55]通过模拟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分析了地表水经渗透后的剩余部分径流的产生机理,改进后的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总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含量.之后,Liang et al.[56]又在俄克拉荷马州蓝河流域研究了6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网格大小分别为1/32、1/16、1/8、1/4、1/2和1°)下降水和土壤异质性对整个模式水分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 IC 模型存在临界分辨率;模型经过参数率定后,只要分辨率高于临界值则模拟结果相差不大;但如果分辨率低于临界值,即便用高分辨率下率定的参数来运行模式,也难以得到较好的模拟效果;此外,还发现如果研究区的土壤湿度对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布越敏感,则模拟的径流和蒸发对降水空间分布就越敏感.

此外,Su Fengge et al.[43]改进了V IC模型中土壤蓄水曲线和土壤深度参数,研制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径流影响的评估模型,谢正辉等[57]构建了适用于区域气候模式的50km×50km分辨率网格的大尺度水文模型框架;周锁铨等[58]提出了一个在模拟地表径流、土壤湿度和地表通量时,考虑次网格降水和土壤空间异质性的计算方案GV IC,并与BA TS模式耦合,模拟和分析了长江流域地气系统水分循环过程;Zeng Xinmin et al.[59]将V IC与新安江模型相结合,研建了VXM水文模型,替代RIEMS区域气候模式中BA TS的径流描述部分,并分析了降水和入渗不均匀性对陆面水文过程模拟的影响.

4.1.2 TO PMODEL模型

地形是降雨2径流陆面水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30],是流域中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空间分

369

6期雍 斌等: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布的主导因子,对陆面过程的通量计算有重要影响[23].以地形为基础的TO PMODEL半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于1979年由Beven et al.[30]提出,目前该模型在水文模拟、生态监测、气候变化、地球物理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60-63].TOP2 MODEL以变源产流面积概念为建模基础、水量平衡原理和Darcy定律为理论依据、三个重要假设为模型简化的条件,充分考虑地形对产流源面积的形成和动态变化的影响,有效地反映出流域饱和缺水量的空间变化[30,60-64].正是由于TOPMOD EL考虑了水文过程中地形对土壤湿度分布、地表径流量、蒸散发大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所以有可能耦合到陆面模式中去.TOPMOD EL中的饱和源面积定义为地形和地下水埋深的函数[30],这与陆面模式(如SiB和BA TS等)中近地表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Warrach et al.[65]指出由于TOPMOD EL能够简单而定量地刻画地形对次网格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而且需要率定的参数少,这就使得TOPMODEL与陆面模式耦合的能力很可能要优于V IC模型.这个结论坚定了很多学者在区域或全球气候模式中实现TOPMODEL与陆面模式成功耦合的信心.

Famiglietti et al.[66]首先采用统计动力法,将流域尺度改进后的TO PMODEL集成到宏观尺度上,构建了可用于气候模式的陆面水文参数化方案TOPL A TS,来表达陆面过程中水分和能量循环的时空变化特征.该模式利用地形-土壤指数(即ln {(αT e)/T x tanβ)})的空间统计分布来模拟土壤水随坡降再分配的状况,从而使模式具有表达土壤缺水量、根区含水量、径流量和能量通量等次网格异质性变化特征的能力.为了将遥感观测资料同化到TOPL A TS模式中,Peters2Lidard et al.[67]对模式中地热通量、土壤水垂向扩散、土壤蒸发、散发、感热和潜热通量的稳定性校正系数等参数化过程进行了改进,使得模型更适合进行短时期、近地面的水分能量动态变化过程模拟,这对于大气边界层的研究,以及充分利用遥感观测数据等非常有意义. Seuffert et al.[68]用TOPLA TS替换了中尺度模式Lokal Model中的土壤处理模块TERRA,实现了TOPL A TS与气候模式的双向紧密耦合.改进后的模式较好地考虑了土壤和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分布.

Niu Guoyue et al.[69-70]发展了一种基于简单TOPMODEL的全球气候模式陆面径流参数化方案SIM TOP,最近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地下水埋深的简单地下水模型SIM GM,并将新建的SIM TOP 和SIM GM耦合到NCA R-CL M3标准全球气候模式中.该模式将地形指数空间离散分布简化为单参数指数函数,而非先前的三参数gamma函数,进一步简化了径流量的计算公式.新方案对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模拟精度明显比原模式中baseline径流方案好得多.由于减少了率定参数,同时采用降尺度公式调整了次网格地形指数均值空间分布,与Chen Ji et al.[71]提出的TOPMOD EL耦合方案相比,改进后模式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计算公式更加简洁、高效,模拟精度也更好些.但由于模式中并没有对冻土中过冷液态水及其水力特性进行相关处理,导致模式在中高纬度地区的模拟效果比低纬度热带地区要差.而且在中纬度地区,该模式模拟的融雪时间过早,雪深小于实测值.

此外,目前还出现了不少考虑地形因子影响的探讨分析和参数化耦合方案.如,Stieglitz et al.[72]基于TO PMODEL概念框架和原理公式,提出了用地形因子来控制区域和全球气候模式中的地表水文过程模拟;Chen et al.[71]将地形指数ln (α/tanβ)嵌入L ABs大尺度水文模型中,模拟和分析了地形对于美国北方大尺度流域上水和能量年季变化的影响等.TOPMODEL与陆面模式的耦合为陆面水文过程的发展提供了捷径和新思路.

4.1.3 其它水文模型

除了V IC和TOPMOD EL,其它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的耦合及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ARNO模型吸取了新安江模型的蓄水容量曲线的思想[73],与Hamburg气候模式成功耦合[74],较好地处理了GCM计算网格内土壤水空间分布不均匀性问题;Mengelkamp et al.[75]将水平方向径流汇流模型嵌入SEWAB陆面过程中模拟和检验了模式的水分收支状况;Habet s et al.[76]将MODCOU大尺度水文模型与ISBA陆面模式相耦合,改进了ISBA的网格产汇流方案;王守荣等[77]在滦河及桑干河流域进行了水文模型D HSVM与区域大气模式RegCM2/China的嵌套模拟试验;苏凤阁等[78]结合新安江模型蓄水容量曲线概念与线性水库汇流方法改善了陆面过程模式AV IM对产汇流过程描述的不足等等.

另外,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有重要的相互作用,地下水位模型与陆面模式的耦合也成为目前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地下水位的时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形、植被、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

469 冰 川 冻 土 28卷 

响,反过来地下水的变化又影响着土壤含水量的分布和变化,进而影响土壤蒸发、植被蒸腾和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从而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是陆气相互作用中一个重要的物理过程[7,11,17-19].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地下水数值计算模型,并与陆面过程模式相耦合,动态表达了非稳态下的地下径流机制[79-82].

4.2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中存在的共同问题

和研究要点

各种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的尝试,拓宽了研建陆2气参数化方案的视野,加深了人们对陆面水文过程机制的理解.目前,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的耦合基本上可归为两类:1)用气候模式预测的结果作为输入,来驱动水文模型,即单向耦合;2)直接将水文模型内嵌到陆面过程模式中,实现双向耦合.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形式的耦合方案,但这些模式的通用性不强,而且未能很好解决耦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从而导致模式对陆2气间的相互作用的描述仍不够准确.尺度问题、非均匀性问题、不确定性问题是水文模型与陆面过程耦合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同时也是目前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1)尺度问题.大气和水文时空尺度差异很大,大气过程在空间上变化比较均匀、时间上比较激烈,而水文过程正好与之相反.在空间尺度上,气候模式属于大尺度范畴,而水文模型通常活跃在流域尺度(102~105m),即Dooge[83]定义的中观尺度(102~104m)及宏观尺度的低阶部分(105m);时间尺度上,气候模式的积分步长从几分钟到1h不等,水文模型的计算步长通常为小时、日、月甚至年.如何解决水文模型和气候模式之间时空过程的尺度不匹配问题是进行模式耦合的研究关键.目前解决尺度问题的3种可能途径是:1)研究资料在时间尺度上的解集方法,如将降雨径流月资料解集到日,日资料解集到小时,这就为解决水文模型与气候模式在时间尺度上不匹配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2)对各种水文、气象要素在不同分辨率上的空间统计关系进行数学表达[84];3)利用各种手段、方法(如灰色系统法等)获取不同尺度模型耦合新信息,从而得到最恰当的尺度转换简化关系[85].

(2)次网格非均匀性问题.地形、土壤、植被、降水等要素在GCM和RCM次网格内的高度非均匀性严重影响了陆面水文过程的模拟精度和效果,进行陆气耦合必须考虑次网格的非均匀性.进行非均匀性研究是为了提出一个二维或者三维的、具有良好验证性和通用性的陆面水文过程参数化方案,从而定量表达土壤2植被2大气界面交互过程.目前虽然有很多处理方案试图解决非均匀性问题,但对土壤水、蒸散发等水文过程的描述仍缺乏有效性.

(3)不确定性问题.水文模型和陆面模式中大量不确定性参数,以及模式耦合模拟时水文模型和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的实时传递和相互反馈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将直接导致整个陆气模式系统的不确定.不确定性问题是十分棘手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推动PUB计划[86],采用不确定因素多准则集成技术、风险估计方法、多元数据对比方法对模式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25],用数据同化技术来提高对数据、参数的优化能力,为气候模式提供更好的初始场.

(4)高新技术方法的合理应用.陆面水文过程的发展与RS、GIS、D EM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在水文模型中通过有效地集成RS、GIS的空间采集和分析功能,并结合四维数据同化系统技术、示踪剂和同位素技术等,以获取栅格降雨、各种下垫面特征的空间参数或气候模式预测的大气强迫数据,来实现陆2气间的双向驱动.这些高新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提高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能力的重要技术支撑.

4.3 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在全球变化

研究框架中的地位与意义

目前,全球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主题,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变化的地球的挑战.近20 a来国际地圈2生物圈计划(IG B 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能量和水循环实验(GEWEX)都将陆面水文过程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进行了大量的水文模型与陆面过程之间的耦合研究.如何在大气模式中建立能有效描述陆2气间水气通量和能量通量的陆面水文过程参数化方案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图1是当前人们正在尝试并希望未来能够实现的一种全球变化模式研究框架(来自2006年与日本东京大学Toshio K oike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东亚中心的学术交流).该框架旨在全球尺度的GCM中内嵌一个区域气候模式RCM,来获取高分辨率的模式输出,从而实现动力降尺度的目的.图1中上方的GCM和RCM方框指基于同一动力框架(如MM5等)的大气环流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其左下方的两个框图是为增强全球变化框架功能而嵌

569

6期雍 斌等: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图1 一种典型的全球变化模式研究框架(Toshio K oike,2006) Fig.1 A typical f rame of the global change model(Toshio K oike,2006)

套的云物理参数化方案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其中:粗线条和框图表示整个陆面过程系统的各种模块间相互作用关系和数据处理流程;细线框表示云物理模式系统的内部关系和数据流;中等粗细线框表示陆气间数据同化和模式优化的结合部分.图1中所有实线表示全球变化研究的最基本框架结构,是目前模拟精度较好、结果比较可靠的部分,而虚线表示未来尚待发展和完善的部分.从该框架图可以看出云物理参数化方案和陆面过程模式各自都是一个具有优化反馈机制的动态系统,同时以各种数据资料(尤其是遥感数据和气象资料)的同化和时空尺度上的转换为桥梁纽带,实现了系统间重要的耦合关系.其中,陆面过程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双向耦合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急需快速发展和完善,其耦合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模式框架对全球变化模拟和预测的能力.

简而言之,在全球变化研究框架中,人们正试图基于陆2气耦合模式平台,借助遥感技术、四维数据同化系统将气象、水文数据及各种非常规资料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实现陆2气特征参数的尺度转换,为气候模式提供更好的初始场,从而优化整个模式;试图通过气候模式与陆面过程的耦合以及陆面过程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耦合来描述陆-气间具有双向反馈的复杂的相互关系;试图通过气候模式模拟出的大气强迫数据来实现真正有意义的水资源管理和水文预警机制.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过程模式的双向耦合,并将其有机嵌入大气模式中,是未来大气模式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目标之一.

5 结语

气候条件与水资源环境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直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开发适合于陆面模式耦合的水文模型,建立和完善陆面水文过程参数化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GCM和RCM模拟精度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水文学者和气象学者必须通力合作,积极推动和发展以“全球2陆地2区域2流域尺度水文循环”为核心的全球变化研究[87-88].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过程紧密耦合,同时考虑次网格内降水、地形、植被、土壤等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建立对气候模式有反馈机制的陆面水文过程模式,从而定量刻画陆气间水热通量和动量通量的收支过程,这将成为陆面水文过程研究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中心孟祥新博士和曹丽娟博士对本文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R eferences):

[1] Randal D K,Suarez M J.Soil moisture memory in climate

models[J].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2001,2:558-

669 冰 川 冻 土 28卷 

570.

[2]Li Jikang,Islam S.Estimation of root zone soil moisture and

surface fluxes partitioning using near surface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 s[J].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2002,225: 1-14.

[3]Budyko M I.The Heat Balance of t he Eart h’s Surface[M].

Leningrad,Russia:G idrometeoizdat,1956.

[4]Manabe S.Climate and t he ocean circulation.1.The at mos2

pheric circulation and t he hydrology of t he eart h’s surface[J].

Mont hly Weat her Review,1969,97:739-805.

[5]Deardorff J W.Efficient prediction of ground surface tempera2

ture and moisture,wit h inclusion of a layer of vegetatio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78,83(C4):1889-1903.

[6]Dickinson R E,Henderson S A,Kennedy P J,et al.Bio2

sphere At mosphere Transfer Scheme(BA TS)for NCAR Com2 munity Climate Model[R].NCAR/TN-275+STR,1986.

[7]Dickinson R E,Henderson S A,Kennedy P J.Biosphere At2

mosphere Transfer Scheme(BA TS)version1E as coupled to t he NCAR Community Climate Model.NCAR,Tech Note [R].NCAR/TN-387+STR,1993.

[8]Sellers P J,Mintz Y,Sud Y C.A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for use wit hi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J].Journal of At mospheric Science,1986,43(6):505-531.

[9]Dickinson R E,Shaikh M,Bryant R,et al.Interactive cano2

pies for a climate model[J].Journal of Climate,1998,11: 2823-2836.

[10]Colello G D,Griver C,Sellers P J,et al.Modeling of energy,

water and CO2flux in a temperature grassland ecosystem wit h Sib2:May-October1987[J].Journal of At mospheric Sci2 ence,1998,55:1141-1169.

[11]Dai Y ongjiu,Zeng Xubin,Dickinson R E,et al.The common

land model[J].Bulletin of t 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2 ty,2003,84(8):1013-1023.

[12]Ji Jinjun,Yu Li.A simulation st udy of coupled feedback mech2

anism between physical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at t he surface[J].Journal of At mospheric Science,1999,23(4): 339-448.

[13]Mabuchi K,Sato Y,K ida H,et al.A biosphere-at mosphere

interaction model(BAIM)and it s primary verifications using grassland data[J].1997,47(3/4):115-140.

[14]Pollard D,and Thompson S https://www.360docs.net/doc/f03687006.html,e of a land2surface2t ransfer

scheme(L SX)in a global climate model:t he response to dou2 bling stomatal resistance[J].G 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1995,10:129-161.

[15]Xue Y,Sellers P J,K inter J L,et al.A simplified biosphere

model for global climate studies[J].Journal of Climate, 1991,4:345-364.

[16]Bonan G B.A Land Surface Model(L SM Version1.0)for Ec2

ological,Hydrological and At mospheric Studies:Technical Description and User’s Guide[R].NCAR Technical Note/ TN-417+STR,1996.

[17]Dai Y ongjiu,Zeng Qincun.A land surface model(IAP94)for

climate studies part I:formulation and validation in off-line experiment s[J].Advances in At mospheric Sciences,1997,14

(4):23-27.

[18]Liang Xu,Lettenmaier D P,Wood E F,et al.A simple hydro2

logically based model of land surface water and energy fluxes for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2

search,1994,99(D7):14415-14428.

[19]Liang Xu,Xie Zhenghui.A new surface runoff parameteriza2

tion wit h subgrid scale soil heterogeneity for land surface mod2 els[J].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2001,24(9-10): 1173-1192.

[20]Chen T H,Henderson S A,Milly P,et al.Cabauw experi2

mental result s from t he project for intercomparison of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J].Journal of Climate, 1997,10:1194-1215.

[21]Shao Y,Henderson S A.Validation of soil moisture simula2

tion in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wit h HAPEX da2 ta[J].G 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1996,13:11-46. [22]Lohmann D,Lettenmaier D P,Liang Xu,et al.The project

for intercomparison of land2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PIL PS)phase(c)Red-Arkansas River basin experiment:3.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of water fluxes[J].G 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1998,19:161-179.

[23]Niu Guoyue,Hong Zhongxiang,Sun Shufen.Status and de2

velopmental trends of land surface processes study[J].Ad2 vance in Eart h Sciences,1997,12(1):20-25.[牛国跃,洪钟祥,孙淑芬.陆面过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1997,12(1):20-25.]

[24]Xue Genyuan,Zhou Suoquan,Sun Zhaobo,et al.Advances in

research on land surface processes[J].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21(4):378-385.[薛根元,周锁铨,孙照渤,等.陆面过程研究的新进展[J].科技通报,2005,21

(4):378-385.]

[25]Xia J un,Zuo Qiting.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J].Advance in Eart h Sciences,2006,21

(3):256-261.[夏军,左其亭.国际水文科学研究的新进

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3):256-261.]

[26]Su Fengge,Hao Zhenchun.Review of land2surface hydrologi2

cal processes parameterization[J].Advance in Eart h Sciences, 2001,16(6):795-801.[苏凤阁,郝振纯.陆面水文过程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6):795-801.] [27]Rui Xiaofang.The Principle of Hydrology[M].Beijing:China

WaterPower Press,2004:58-312.[芮孝芳.水文学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58-312.]

[28]Jia Yangwen,Wang Hao,Ni Guangheng,et al.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M].Bei2 jing:China WaterPower Press,2005:6-53.[贾仰文,王浩,倪广恒,等.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原理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6-53.]

[29]Wang Zhonggen,Liu Changming,Wu Xianfeng.A review of

t he studies on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based on DEM [J].Journal of Nat ural Resources,2003,18(2):168-173.

[王中根,刘昌明,吴险峰.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综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68-173.] [30]Beven K J,K irdby M J.A physically based variable contribu2

ting model of basin hydrology[J].Hydrological Sciences Bul2 letin,1979,24(1):43-69.

[31]Neit sch S L,Arnold J G,K iniry J R,et al.Soil and Water As2

sessment Tool Theoretical Documentation,Version2000[EB/ OL].https://www.360docs.net/doc/f03687006.html,/swat.

[32]Mark S,Lance W V,Dennis P L.A distributed hydrology-

vegetation model for complex terrain[J].Water Resource Re2 search,1994,30(6):1665-1679.

[33]Abbott M B,Bat hurst J C,et al.An introduction to t he Euro2

769

6期雍 斌等: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pean Hydrological System-Systeme Hydrologique European,“SH E”.1: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a physically based dis2 tributed modeling system[J].Journal of Hydrology,1986a, 87:45-59.

[34]Abbott M B,Bat hurst J C,et al.An introduction to t he Euro2

pean Hydrological System-Systeme Hydrologique European,“SH E”.2:structure of a physically based distributed model2 ing system[J].Journal of Hydrology,1986b,87:61-77. [35]Zhang Dong,Zhang Wanchang,Zhu Li,et al.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WA T-a physically based,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5,25

(4):434-440.[张东,张万昌,朱利,等.SWA T分布式流

域水文物理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

(4):434-440.]

[36]Liu Changming,Li Daofeng,Tian Y ing,et al.An application

study of DEM base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on mac2 roscale watershed[J].Progress in Geography,2003,22(5): 437-445.[刘昌明,李道峰,田英,等.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大尺度流域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3, 22(5):437-445.]

[37]Guo Shenglian,Xiong Lihua,Yang Jing,et al.A DEM and

physically base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Hydraulic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2000, 33(6):1-5.[郭生练,熊立华,杨井,等.基于DEM的分布式流域水文物理模型[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 33(6):1-5.]

[38]Xia J un,Wang Gangsheng,LüAifeng,et al.A research on

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ing[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3,58(5):789-796.[夏军,王纲胜,吕爱锋,等.分布式时变增益流域水循环模拟[J].地理学报,2003, 58(5):789-796.]

[39]Chen Rensheng,Kang Ersi,Yang Jianping,et al.A distribu2

ted daily runoff model of inland river mountainous basin[J].

Advance in Eart h Sciences,2003,18(2):198-205.[陈仁升,康尔泗,杨建平,等.内陆河流域分布式日出山径流模型———以黑河干流山区流域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03, 18(2):198-205.]

[40]Jia Yangwen,Wang Hao,Wang Jianhua,et al.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 model for t he Yellow River basin[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5, 20(2):300-308.[贾仰文,王浩,王建华,等.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和验证[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2): 300-308.]

[41]Ren Liliang.A study on digital hydrological modeling[J].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2000,28(4):1-7.[任立良.

流域数字水文模型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2000,28(4):1 -7.]

[42]Huang Binwei.On eart h system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2

opment strategy[J].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6,51(6): 553-557.

[43]Su Fengge,Xie Zhenghui.A model for assessing effect s of cli2

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China[J].Progress in Natural Sci2 ence,2003,13(9):701-707.

[44]Wood E F,Lettenmaier D P,Zaitarian V G.A land2surface

hydrology parameterization wit h subgrid variability for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92,97(D3):2717-2728.

[45]Liang Xu,Lettenmaier D P,Wood E F,et al.One2dimension2

al statistical dynamic representation of subgrid spatial variabili2 ty of precipitation in t he Two2layer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2 ity Model[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6,101 (D16):21403-21422.

[46]Cherkauer K A,Lettenmaier D P.Hydrologic effect s of frozen

soils in t he upper Mississippi River basin[J].Journal of Geo2 physical Research,1999,104(D16):19599-19610.

[47]Abdulla F A,Lettenmaier D P,Wood E F,et al.Application

of a macroscale hydrologic model to estimate t he water balance of t he Arkansas-Red river basin[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6,101(D3):7449-7459.

[48]Wood E F,Lettenmaier D P,Liang Xu,et al.Hydrological

modeling of continental-scale basins[J].Annual Review Eart h Planetary Science,1997,25:279-300.

[49]Lohmann D,Raschke E,Nijssen B,et al.Regional scale hy2

drology:II.Application of t he VIC22L model to t he Weser riv2 er,Germany[J].Hydrological Sciences,1998,43(1):143-

158.

[50]Matt heussen B,K irschbaum R L,G oodman I A,et al.

Effect s of land cover change on streamflow in t he interior Co2 lumbia river basin(U SA and Canada)[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0,14:867-885.

[51]Hamlet A F,Lettenmaier D P.Effect s of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 t he Columbia River Basin [J].American Water Resource Associate,1999,35(6):1597 -1623.

[52]Nijssen B,Schnur R,Lettenmaier D P.G lobal retrospective

estimation of soil moisture using t he VIC land surface model, 1980-1993[J].Journal of Climate,2001,14:1790-1808.

[53]Wood E F.The Project for Intercomparison of Land-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PIL PS)Phase2(c)Red-Arkan2 sas River basin experiment: 1.Experiment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intercomparisons[J].G 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1998,19:115-135.

[54]Liang Xu,Wood E F,Lettenmaier D P.The Project for Inter2

comparison of Land2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PIL PS)Phase2(c)Red2Arkansas River basin experiment:2.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of energy fluxes[J].G 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1998,19:137-159.

[55]Liang Xu,Xie Zhenghui.Important factors in land2at mosphere

interactions:surface runoff generations and interactions be2 tween surface and groundwater[J].G 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03,38:101-114.

[56]Liang Xu,Guo Jianzhong,Leung L R.Assessment of t he

effect s of spatial resolutions on daily water flux simulations [J].Journal of Hydrology,2004,298:287-310.

[57]Xie Zhenghui,Liu Qian,Yuan Fei,et al.Macro2scale land

hydrological model based on50km×50km grids system[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4,5:76-82.[谢正辉,刘谦,袁飞,等.基于全国50km×50km网格的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框架[J].水利学报,2004,5:76-82.]

[58]Zhou Suoquan,Dai Kan,Chen Tao,et al.The improve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land surface process model(BA TS)[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03,61(3):275-290.[周锁铨,代刊,陈涛,等.陆面过程模式的改进及其检验[J].气象学报,2003,61(3):275-290.]

[59]Zeng Xinmin,Zhao Ming,Su Bingkai,et al.Simulations of a

hydrological model as coupled to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J].

869 冰 川 冻 土 28卷 

Advances in At mospheric Sciences,2003,20(2):227-235.

[60]Beven K J.TOPMODEL:A critique[J].Hydrological

Processes,1997,11:1069-1085.

[61]Beven KJ,K irkby M J,Schofield N,et al.Testing a physical2

ly-based flood forecasting model(TOPMODEL)for t hree U.

K.catchment[J].Journal of Hydrology,1984,69:119-

143.

[62]Wolock D M.Simulating t he Variable2source2area Concept of

Stream Flow Generation wit h t he Watershed Model TOP2 MODEL[R].U.S.Geological Survey Water2Resources In2 vestigation Report93-4124,1993.

[63]Ambroise B,Freer J,Beven K J.Towards a generalization of

t he TOPMODEL concept s:topographic indices of hydrological similarity[J].Water Resource Research,32:2135-2145. [64]Beven K J.Rainfall Runoff Modelling:The Primer[M].Chi2

chester:John Wiley,2000.

[65]Warrach K,Stieglitz M,Mengelkamp H T,et al.Advantages

of a topographic controlled runoff simulation in a soil2vegeta2 tion2at mosphere transfer model[J].Journal of Hydrometeo2 rology,2002,3:131-148.

[66]Famiglietti J S,Wood E F.Multi2scale modeling of spatially

variable water and energy balance processes[J].Water Re2 source Research,1994,30(11):3061-3078.

[67]Peters2Lidard C D,Zion M S,Wood E F.A soil2vegetation2at2

mosphere t ransfer scheme for modeling spatially variable water and energy balance processes[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2 search,1997,102(D4):4303-4324.

[68]Seuffert G,Gross P,Simmer C,et al.The influence of hydro2

logic modeling on t he predicted local weat her:two-way cou2 pling of a mesoscale weat her prediction model and a land sur2 face hydrologic model[J].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 2002,3:505-522.

[69]Niu Guoyue,Yang Zongliang,Dickinson R E,et al.A simple

TOPMODEL-based runoff parameterization(SIM TOP)for use in global climate models[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2 search,2005,110:D21106.

[70]Niu Guoyue,Yang Zongliang,Dickinson R E,et al.A simple

groundwater model for use in climate models-t he impact s of groundwater dynamics on soil moisture and evapotranspira2 tion.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ubmitted)[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f03687006.html,/climate/Research/publications.

ht m.

[71]Chen Ji,Kumar P.Topographic influence on t h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water and energy balance of basins in Nort h America[J].Journal of Climate,2001,14:1989-

2014.

[72]Stieglitz M,Rind D,Famiglietti J,et al.An efficient ap2

proach to modeling t he topographic control of surface hydrolo2 gy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modeling[J].Journal of Climate, 1997,10:118-137.

[73]Franchini M,Pacciani https://www.360docs.net/doc/f03687006.html,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al con2

ceptual rainfall runoff models[J].Journal of Hydrology, 1991,122:161-219.

[74]Dümenil L,Todini E.A rainfall2runoff scheme for use in t he

Hamburg climate model[A].In:Advance in t heoretical hy2 drology[C].New Y ork: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992: 129-157.[75]Mengelkamp H T,Warrack K,Raschke E.SEWAB-a pa2

rameterization of t he surface and water balance for at mospheric and hydrologic model[J].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1999,23:165-175.

[76]Habet s F,Noilhan J,G ola Z C,et al.The ISBA surface

scheme in a macroscale hydrological model applied to t he Ha2 pex2Mobility area.Part II:Simulation of streamflow and an2 nual water budget[J].Journal of Hydrology,1999,217:75 -96.

[77]Wang Shourong,Huang Ronghui,Ding Y ihui,et al.Numeri2

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s by nesting hydrology model D HS2 VM wit h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2/China[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02,60(4):421-427.[王守荣,黄荣辉,丁一汇,等.水文模式D HSVM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2/China嵌套模拟试验[J].气候学报,2002,60(4): 421-427.]

[78]Su Fengge,Hao Zhengchun.A study of streamflow simula2

tions using a land surface model[J].Climatic and Environ2 mental Research,2002,7(4):423-432.[苏凤阁,郝振纯.

一种陆面过程模式对径流的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7(4):423-432.]

[79]Xie Zhenghui,Liang Xu,Zeng Qingcun.A parameterization of

groundwater table in a land surface model and it s applications [J].Chinese Journal of At mospheric Science,2004,28(3): 374-384.[谢正辉,梁旭,曾庆存.陆面过程模式中地下水位的参数化及初步应用[J].大气科学,2004,28(3):374-

384.]

[80]Liang Xu,Xie Zhenghui,Huang Maoyi.A new parameteriza2

tion for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interactions and it s im2 pact on water budget s wit h VIC land surface model.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3,108(D16):8613-8629.

[81]Sloan W T.A physics-based function for modeling transient

groundwater discharge at t he watershed scale[J].Water Re2 source Research,2000,36(1):225-241.

[82]Yang Hongwei,Xie Zhenghui.A new met hod to dynamically

simulate groundwater table in land surface model VIC[J].

Progress in Nature Science,2003,13(10):615-620. [83]Dooge J C I.Hydrology in perspective[J].Hydrological Sci2

ences Journal,1995,33:61-85.

[84]Wolock D M,McCabe G J.Differences in topographic charac2

teristics computed from1002and10002m resolution digital ele2 vation model data[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0,14:987 -1002.

[85]Xia J un.Hydrological scale issues[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93,5:32-37.[夏军.水文尺度问题[J].

水利学报,1993,5,32-37.]

[86]Tan Ge,Xia J un,Li Xin.Hydrological prediction in ungauged

basins[J].Journal of G 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04,26

(2):192-196.[谈戈,夏军,李新.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

研究的方法与出路[J].冰川冻土,2004,26(2):192-196.] [87]Rodda J.Whit her world water?[J].Water Resources Bulle2

tin,1995,31(2):1-7.

[88]Xia J un,Tan Ge.Hydrological science towards global change:

progress and challenge[J].Resource Science,2002,24(3): 1-7.[夏军,谈戈.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J].资源科学,2002,24(3):1-7.]

969

6期雍 斌等: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the Coupling Study of H ydrological

Models and Land2Surface Models

YON G Bin1, ZHAN G Wan2chang2,1, L IU Chuan2sheng1

(1.I nternational I nstit ute f or Eart h S ystem S cience(ES S I),N anj ing Universit y,N anj ing J iangsu210093,China;2.Regional

Cli mate2Envi ronment Research f or Tem perate East A si a,I nstit ute of A t mos p here Physical,CA S,Bei j ing100029,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 he hottest problems in t he glo bal change st udies,t he coupling st udy of hydro2 logical models and land2surface model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 ractive recently.It has been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issue how to carry out t he in2 tercoupling between dist ributed hydrological mod2 els and land2surface p rocess models,and t hen em2 bed t he two models into t he climate models proper2 ly in t he f ut ure GCM or RCM research.After briefly int roducing t he develop ment of land2surface p rocess models and hydrological models,t his paper summarizes t he new advances of t he intercoupling between hydrological models and land2surface p rocess models and point s out t he common weak2 ness of all t he st udies and t he research focuses in t he f ut ure.Finally,it is discussed what kind of role t he intercoupling between dist ributed hydro2 logical models and land2surface models plays in t he f rame of global change research.At t he same time,t he main st udy trends of land2surface hydro2 logical process are also proposed.

K ey w ords:hydrological model;land2surface model;land2surface hydrological processes;coupling;global change;parameterization

079 冰 川 冻 土 28卷 

SWAT水文模型

SWAT水文模型介绍 1概述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研究局(ARS)开发的基于流域尺度的一个长时段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它主要基于SWRRB模型,并吸取了CREAMS、GLEAMS、EPIC和ROTO的主要特征。SWAT 具有很强的物理基础,能够利用GIS和RS提供的空间数据信息模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用来协助水资源管理,即预测和评估流域水、泥沙和农业化学品管理所产生的影响。该模型主要用于长期预测,对单一洪水事件的演算能力不强,模型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水文、气象、泥沙、土壤温度、作物生长、营养物、农业管理和杀虫剂。SWAT模型拥有参数自动率定模块,其采用的是Q.Y.Duan等在1992年提出的SCE-UA算法。模型采用模块化编程,由各水文计算模块实现各水文过程模拟功能,其源代码公开,方便用户对模型的改进和维护。 2模型原理 SWAT模型在进行模拟时,首先根据DEM把流域划分为一定数目的子流域,子流域划分的大小可以根据定义形成河流所需要的最小集水区面积来调整,还可以通过增减子流域出口数量进行进一步调整。然后在每一个子流域再划分为水文响应单元HRU。HRU是同一个子流域有着相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区域。每一个水文响应单元的水平衡是基于降水、地表径流、蒸散发、壤中流、渗透、地下水回流和河道运移损失来计算的。地表径流估算一般采用SCS径流曲线法。渗透模块采用存储演算方法,并结合裂隙流模型来预测通过每一个土壤层的流量,一旦水渗透到根区底层以下则成为地下水或产生回流。在土壤剖面中壤中流的计算与渗透同时进行。每一层土壤中的壤中流采用动力蓄水水库来模拟。河道中流量演算采用变动存储系数法或马斯金根演算法。模型中提供了三种估算潜在蒸散发量的计算方法—Hargreaves、Priestley-Taylor和Penman-Monteith。每一个子流域侵蚀和泥沙量的估算采用改进的USLE方程,河道泥沙演算采用改进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9-11T16:04:44.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王慧锋 [导读] 摘要:地球上的水文事件,是一种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尚未找到复杂水文现象的科学规律之前,通过建立水文模型来仿真有关水文事件是一种合理、可行的途径。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 230088 摘要:地球上的水文事件,是一种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尚未找到复杂水文现象的科学规律之前,通过建立水文模型来仿真有关水文事件是一种合理、可行的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分布式物理模型被广泛提出,并逐渐成为21世纪水文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前言 流域水文模型是为模拟流域水文过程所建立的数学结构,在进行水循环机理的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应用于水文分析、水文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开发研制的流域水文模型众多,结构各异,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流域水文模型。 2、模型的发展及现状 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主要依据传统产汇流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应用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洪水预报等领域。其间系统理论模型和概念性水文模型得到了快速充分的发展,国外曾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概念性水文模型。比如,最简单的包顿模型和最具代表性的第Ⅳ斯坦福模型。包顿模型是澳大利亚的包顿(W.C.Boughton)先生于1966年研制成功的一个以日为计算时段的流域水文模型,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较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N.H.克劳福特先生和R.K.林斯雷先生研制的第Ⅳ斯坦福模型(SWM-IV)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流域水文模型,此模型物理概念明确,结构层次分明,为以后许多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此后比较有名的还有萨克拉门托模型和水箱模型。水箱模型是对水文现象的一种间接模拟,模型中并无直接的物理量,参数简单,操作简便,在我国湿润地区的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采用较多。 水箱模型由菅原正已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对我国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影响较大。国内的流域水文模型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其中典型代表为赵人俊教授等于70年代提出的新安江模型。新安江模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模拟精度也比较高,对我国水文模型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9年,当概念性水文模型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时,Freeze和Harlan提出了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概念和框架,但当时的相关研究并不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域水文模型开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包括水文循环的规律和过程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而变化的问题,水文过程的空间变异性问题,还有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生态、气象和气候之间的耦合问题。以前研制的大部分流域水文模型(系统模型和概念性模型),由于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局限性,无法适应这些挑战。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GIS、遥感技术和雷达测雨技术等迅速发展,为研制和建立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提供了强大和及时的技术支撑,使得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成为水文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由英国、法国和丹麦等国家的科学家联合研制而成,发表于1986年,称之为SHE模型。该模型主要的水文物理过程均用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的偏微分方程的差分形式来描述,也采用了一些经验关系;模型模拟流域特性、降水和流域响应的空间分布信息在垂直方向用层来表示,水平方向则采用正交的长方形网格来表示,能较好地描述降雨径流形成机理。从SHE模型开始,人们先后研制建立了一些分布式水文模型,例如MIKESHE、SHETRAN等,这些演化模型在许多流域得到检验和应用。我国水文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黄平先生[1]等提出了流域三维动态水文数值模型;郭生练先生[2]等提出和建立了一种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模拟整个流域的径流形成过程,分析径流形成机理;夏军先生[3]等开发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该模型既有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拟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水文系统分析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在水文资料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性的干扰条件下完成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分析;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主要用来模拟蓄满产流机制,并通过实例检验模型模拟流量过程以及土壤需水量空间分布的能力;研究者等对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尽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3、模型研究展望 在经历了最初的萌芽与蓬勃发展之后,随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高程模型等在水文学领域的应用,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研究方法必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1)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能为真实地描述和科学地揭示现实世界的降雨径流形成机理提供有力工具,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新一代水文模型。另外,分布式水文模型所需资料主要来自空间水文、气象及下垫面等方面的信息,对实测降雨径流资料的依赖较小,这使得其在无资料及资料精度不高的地区有更好的适应性,也较集总式概念性水文模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加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物理基础研究、更加合理地模拟和描述水文过程,是改善模型结构和明确参数意义的关键。对水文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尤其是降雨径流形成机理与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地质、水文地质、土地利用和气候气象之间定量关系的揭示,将在本质上推动模型的发展,使其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对水文规律的模拟更加贴近真实情况。 (3)GIS和遥感技术为水文模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GIS用于水文模拟,可以用来获取、操作及显示与模型有关的空间数据和所得的成果,使模型进一步细化,从而深入认识水文现象的物理本质,为分布式的水文物理模型研制提供了平台。遥感技术可以提供一些确定产汇流特性和模型参数所必需的下垫面信息和降雨信息,是描述流域水文特性的最为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在地面观测手段和资料缺乏的地区。 (4)尺度问题是当代水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内容。近些年来物理性水文模型的最新进展反映了目前处理尺度问题的几种研究思路,其中在物理性和计算效率之间取得平衡的准物理性水文模型、基于不规则网格的物理性水文模型以及直接在宏观尺度上建立数学物理方程的尺度协调的物理性水文模型都有了明显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物理性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方向。 4、结语 传统的概念性集总式模型由于忽略了参数和下垫面条件的时空变化,将参数和变量都取流域的平均值,这与流域的实际情况并不相

水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水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芮孝芳梁霄 (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 摘要:水文学已发展成为具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博大精深的学科体系。分析了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及还原论的缺陷,探讨了水文学发展的动力,总结了现行水文学的理论基础及局限性,指出了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中可能的误区。最后,对水文学必须从“线性”向“非线性”拓展作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水文现象;水文学方法;还原论;非线性流域;水文模型 1 水文现象的复杂性与还原论的缺陷 水文现象是大气过程与下垫面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1]。相同时空分布的降雨降落在不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以及不同时空分布的降雨降落在相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都会形成不同的洪水过程和不同的时间序列。根据现有的认识水平,水文现象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水文现象的时空变化既有确定性表现,又有不确定性表现,而且许多水文现象不确定性方面的表现更为强烈。 ·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表现既有周期性表现,又有非周期性表现。非周期性表现又有因果性和趋势性之分。 ·水文现象的不确定性表现可能有随机性、灰性、模糊性、突变性、混沌性等不同形式。随机性又有纯随机性、平稳随机性和非平稳随机性之分。 ·水文现象时空跨度很大,时空变异性大多数表现十分强烈。 ·不同尺度的水文现象之间非相似性表现十分强烈。 ·水文现象与天气现象比较,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可见水文现象已经够复杂了!但由于受到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限制,我认为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可能还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正因为水文现象如此复杂,所以当人们用“还原论”[2]讨论水文的规律时,有时就会碰壁。

还原论认为,通过将事物分解成越来越精细的组成部分就能最终对其做出彻底的理解。将这种“还原论”用于分析河道中洪水波运动可以说相当成功,用于分析降雨径流形成也基本成功,而用于分析水文循环时空变化和径流长期演变就碰壁了。因为水文循环是一个由多路径、多尺度构成的及其复杂的系统,企图用还原论对其做出彻底的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径来解决此类问题。此时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数学物理工具来恰如其分、完整地描述如此复杂的系统呢? 2水文学的分支及发展动力 地球系统是由四大圈层构成的。研究大气圈的是为大气科学,研究岩石圈的是为地质科学,研究生物圈的是为生物科学,研究水圈的是为由水文学和海洋学组成的水科学。作为一种独立学科,水文学也许是一个后字辈,但在近半个世界里却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了庞大的学科体系和众多的分支学科[3]。按研究水体分(图1),有流域水文学、河流水文学、湖泊水库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学、河口水文学、湿地水文学、冰川水文学和全球水文学等。按服务于经济社会分(图2),有工程水文学、桥涵水文学、城市水文学、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学、环境水文学等。按交叉学科或研究方法分(图3),有物理水文学、动力水文学、系统水文学、随机水文学、确定性水文学、计算水文学、数字水文学、气象水文学、地理水文学、地貌水文学、生态水文学、水文测量学、水文信息学和同位素水文学等。 图1 水文学按照研究水体的分类

流域水文模型

课程:流域水文模型姓名:xxx 专业:水利工程 学号:xxxxxxxxxxxx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若干进展 摘要: 计算机技术和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 给水文模拟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文章阐述了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GI S) 和遥感( RS) 技术在流域模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指出分布式模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用GI S的水文模型尽管有诸多优点, 但并不能代表模型本身的高质量, 遥感资料还没有完全融入水文模型的结构中, 给直接应用带来较大的困难。提出立足于产汇流机理研究, 建立基于RS和GI S的耦 合水文模型是研究的趋势, 尺度问题仍然是关注的焦点。 1引言 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和模拟水文循环的过程,产生了水文模型的概念[1],水文模型的产生是对水文循环规律研究的必然结果。水文模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水库、道路、城市规划、面源污染评价、人类活动的流域响应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今的一些研究热点,如生态环境需水、水资源可再生性等均需要水文模型的支持。流域水文模型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中产生的,20世纪60、70年代是蓬勃发展的时期, 涌现出了大量的流域水文模型,Stanford流域模型(SWM)、Sacramento模型、Tank模型、Boughton模型、前期降水指标(API)模型、新安江模型等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2]。其后一段时期,相对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流域水文模拟的研究方法也开始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突出趋势主要反映在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遥感技术等的应用方面,分布式物理模型被广泛提出,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给传统的研究方法带来了创新。但由于受到技术等原因的制约,分布式模型目前的应用还较困难,应用GIS的水文模型尽管有诸多优点,但并不能代表模型本身的高质量,遥感资料还没有完全融入水文模型的结构中。 2 分布式水文模型 流域水文模型根据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3],根据模型结构和参数的物理完善性,目前常用的可分为概念性模型和分布式物理模型。概念性模型用概化的方法表达流域的水文过程,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也具有相当的经验性,模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分布式物理模型的优点是模型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通过连续方程和动力方程求解,可以更准确的描述水文过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概念性模型相比,分布式水文模型用严格的数学物理方程表述水文循环的各子过程,参数和变量中充分考虑空间的变异性,并着重考虑不同单元间的水平联系,对水量和能量过程均采用偏微分方程模拟。因此,在模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水土流失变化的水文响应及面源污染、陆面过程、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等方面应用显出优势。参数一般不需要通过实测水文资料来率定,解决了参数间的不独立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便于在无实测水文资料的地区推广应用。自1969年Freeze和Harlan[4]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分布式物理模型的概念,分布式模型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三个欧洲机构提出的SHE模型[5]是最早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代表。SHE模型考虑了截留、下渗、土壤蓄水量、蒸散发、地表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融雪径流等水文过程。流域参数、降雨及水文响应的空间分布垂直方向用层表示,水平方向用方形网格表示。该模型的主要水文过程可由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表示,也可由经验方程表示。模型有18个参数,部分具有物理意义,可由流域特征确定。它的物理基础和计算的灵活性使它适用于多种资料条件,在欧洲和其它地区得到了应用和验证[6]。这期间还有一些考虑流域空间特性、输入、输出空间变化的分布式物理模型,如, CEQUEAU模型[7],将流域分为方形网格,输入所有网格的地形、地貌、雨量等特征,对每一个网格进行计算,在水质模拟、防洪、水库设计等诸多方面有适用性;Susa流域模型[8]

南方地区海绵城市水文模型构建及应用

南方地区海绵城市水文模型构建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9-01-02T11:05:56.1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李简朝1 李凌1 林观祥1 卓镇伟2 唐雄飞3 [导读]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城市的建设形式越来越多样,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 1 中铁房地产集团华南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2广州市卓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3科进香港有限公司摘要: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生态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水文模型是进行海绵城市设计以及评估的重要手段。为了对水文模型在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评估方法进行探讨,本文以南方地区某市一个学校的LID改造项目为例,分别从海绵城市水文模型构建过程中划分汇水分区、参数输入、制定指标体系、评估分析几个方面, 阐述了海绵城市水文模型构建及应用的方法,望能为海绵城市的水文模型理论应用发展提供价值。关键词:南方地区;海绵城市;水文模型;构建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Urban Hydrographic Model of Sponge in Southern Region Lijianzhao1 Li Ling1 Lin guanxiang1 Zhuo zhenwei2 Tang xiongfei3 (1 China Railway Real Estate Group South China Co.,Ltd..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0)Abstract:sponge city,as 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urban water security.Hydrographic model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in different regions,this paper takes the LID renovation project of a school in a city in the South as an example,from the aspects of dividing catchment area,parameter input,establishing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and analysis,to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ponge city hydrological model,and provides help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s:Southern region;Sponge City;Hydrographic models;build 前言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城市的建设形式越来越多样,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雨洪模型可分为水文模型与水力模型两大类。水文模型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汇水区域中复杂的水文变化概化为“黑箱”或者“灰箱”系统;水力模型以水力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联立连续性方程与动量方程模拟水体自身以及水体与河床、管道、污染物等其它介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国外主流的模型城市雨洪模型的类别繁多,应用较广泛的雨洪模型可分为水文模型与水力模型两大类。现行的雨洪模型多将水文模型与水力模型进行耦合,可用于城市排洪防涝规划,城市市政雨水管网设计以及非点源污染控制等。国外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后,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城市雨洪模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据统计,与城市雨洪模拟相关的有40 余种。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模型包括 SWMM、HSPF、Inforworks CS、DHI-MIKE、MOUSE。各模型之间各有优势与弊端,SWMM 模型凭借自身操作简单易掌握、运用范围广、包含 LID 模块、模拟误差相对较小、模型源代码均开源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利用SWMM 模型对雨水花园、过滤带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模拟,对学校、住宅小区的水质水量模拟,甚至运用到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城市的防洪计算中。据统计,国内与 SWMM 相关的文献达千余篇,研究相对成熟,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特情况,因此本文选择 SWMM 作为LID模拟模型。 1建模过程 以水文模型为工具对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的项目方案进行评估,其方法及原理主要为按照设计方案构建模型,选用合理的参数、降雨输入模型,进行模拟,统计分析降雨量和径流量,计算得出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本研究以广西某市的一个学校的LID改造项目为例,进行SWMM模型的构建,具体建模过程如下:(1)划分研究区域的汇水分区、汇水通道、管网系统等;(2)确定LID设计控制目标(例如年降雨总量控制率70%);(3)设定SWMM模型输入,包括地形、土壤、土地利用、不透水率、坡度等;(4)初步设定不同LID设施可能告知指标及组合并进行模拟,分析是否满足设计目标;(5)调整控制指标,直至满足设计目标,设定过程及末端控制的BMP措施,进行水文模拟;确定最优的LID+BMP组合措施,制定指标体系。 (6)评估LID设施在径流总量和污染物削减方面的功效;(7)评估LID设施在径流峰值方面的削峰作用。 2 设计暴雨 在我国的市政雨水管渠设计中,通常利用暴雨公式选择降雨强度最大的雨作为设计标准。这种降雨的特点是降雨强度大,降雨历时短,降雨面积小。然而,该方法设计简单,但不能综合反映区域的典型降雨特征。该项目组已收集广西某市1957年至2015年的逐日降雨量数据,共59年,先以年最大值法整理历年日降雨数据,再进行重现期暴雨分析。各年最大逐日降雨量如下表1所示。表1:广西某市各年最大单日降雨量列表

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应用

第18卷 第5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8(5):497~502 1999年10月Ch inese J ou rna l of R ock M echan ics and E ng ineering O ct.,1999 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应用 徐曾和 (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 沈阳 110006)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渗流过程中的孔隙改变,既影响流体质量,又会引起介质渗透率的变化,导致非线性流固耦合作用。因此研究应力与孔隙压力共同作用下孔隙改变的机制是重要的。首先考察了经典渗流力学的基本假定,说明忽略总应力对孔隙改变的作用是经典渗流力学及其他非耦合理论不能研究流固耦合作用的基本原因。 饱和多孔介质是不溶混的混合物,内部孔隙结构对多孔介质整体和孔隙改变的响应方程有影响。导出了多孔介质的响应方程及有效应力系数Α1、孔隙改变的响应方程和有效应力系数Α2以及孔隙压缩模量K p。证明有效应力系数Α1和Α2小于1,K p小于固体基质的相应模量。它们都取决于组成多孔介质的固体基质的力学性质和孔隙结构。还证明了对于孔隙的变形,总应力比孔隙压力更重要。任何排除总应力影响的理论,其出发点均不尽合理。 研究了流固耦合机制。在渗流过程中,介质整体变形和孔隙变化是应力和孔隙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孔隙改变会影响两相物质之间的扩散力和流体的质量守恒方程;扩散力和孔隙压力对两相物质的动量守恒有影响。这是一些主要的耦合机制。在混合物理论的基本框架内建立了渗流耦合问题的基本方程,考虑了流体与固体之间的多种耦合作用,如线性耦合、非线性耦合、非牛顿流体渗流的耦合作用、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响应等;由于渗流定律是孔隙流体动量守恒方程的特殊情况,应用混合物理论可以从实验得到的非线性一维渗流定律导出非线性渗流的三维定律;从上述研究还容易看出,B i o t的三维固结理论只考虑了多孔介质整体压缩(膨胀)对流体动量守恒方程的影响,反映了流体与固体之间最简单的、线性的相互作用。 对某一边界上正应力和孔隙压力为常量的渗流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方法,并得到了平面应变和广义平面应力状态下,含圆孔的饱和多孔地层中定量抽放和定压抽放问题的解析解。通过这些解答可以看出,对于稳定渗流,线性耦合理论(B i o t 理论)与非耦合理论没有差别;对非稳定渗流,线性耦合理论与经典渗流力学有明显的量的差别,但没有性质的变化。与弹性:若不考虑渗透率的变化,可压缩流体渗流引起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以一个高阶小量体现出来,因此与近似的非耦合分析的结果相差不远。 研究了稳定渗流和非稳定渗流情况下非线性流固耦合问题的特点,并求出了含单一圆孔的问题和单向渗流问题的解答。从中可以看出,非线性耦合问题与不耦合的经典渗流力学和弹性力学,不仅在量值上有明显差别,性质也有不同;并指出,非稳定渗流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当渗流达到最终的稳定状态时,某些因素,如原岩应力强度对渗流的影响消失。并研究了初始应力对渗流的影响。 证明了可变形多孔介质一维稳定渗流时,小试件内的孔隙压力梯度在流动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仍然沿用经典渗流力学的方法测试渗透系数,将导出流体质量不守恒的不合理推论。由此提出了可变形多孔介质渗透系数的新的测试方法。结合渗流的实验研究和微分方程反问题的数学方法,可得到可变形多孔介质的渗透系数。对粒状多孔介质进行的试验表明,按不同的试验方法得到的渗透系数相差较大。 关键词 渗流,多孔介质,饱和,孔隙变化,混合物,解耦方法,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可压缩流体,渗透系数,测试方法,反问题 FL U I D-S OL I D INTERACT I ON OF SEEPAGE AND ITS APPL I CAT I ON Xu Zenghe (Cen ter f or R ockbu rst and Ind uced S eis m icity R esea rch,N ortheastern U n iversity, S heny ang 110006 Ch ina) 1999年7月11日收到来稿。 作者徐曾和简介:男,1958年生,1998年在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导师是徐小荷教授;现在东北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岩石失稳破裂与渗流耦合问题的研究。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f03687006.html,

流固耦合应用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671-3559(2004)02-0123-04 收稿日期:2003-12-03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资助项目(012050107);山 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 2002F19) 作者简介:郭术义(1971-),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机械工 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流固耦合应用研究进展 郭术义,陈举华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61) 摘 要:流固耦合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学科的典型应用进展情况,总结了各种研究中的典型方程、数值解法,展望了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关键词: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展望中图分类号:O35112;O34717 文献标识码:A 流固耦合力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力学边缘分支, 是流体力学与固体力学二者相互交叉而生成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各种行为以及固体变形或运动对流场的影响。流固耦合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两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固体在流体动载荷作用下产生变形或运动,而固体的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到流场,从而改变流体载荷的分布和大小。总体上,流固耦合问题按耦合机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的特征是流固耦合作用仅仅发生在流、固两相交界面上,在方程上耦合是由两相耦合面的平衡及协调关系引入的;另一类的特征是流、固两相部分或全部重叠在一起,耦合效用通过描述问题的微分方程来实现。本文就流固耦合问题的两大分类中三种基本情况进行了讨论。 1 流固耦合典型应用 流固耦合作用的研究在航空、航天、水利、建筑、石油、化工、海洋以及生物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液体晃动对火箭飞行稳定性的影响,大型贮液管在地震激励作用下产生的流固耦合作用,液体湍振对输液管道的影响。本文就如下三个大方面进行了总结。1.1 输流管道流固耦合 流体引起输流管道振动的研究最初来源于横跨 阿拉伯输油管道振动的分析[1]。管道在众多的工业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作用极其重要。但是,在管道 内流体流动状态的微弱变化往往引起在工作过程中的湍振现象,诱发流体、管道之间的耦合振动,动力学行为相当复杂。这使得人们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Paidoussis M P [2]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输流管道的振动问题之所以能引起学者的兴趣,除因为该问题的广泛工业背景和现实意义之外,还因为输流管道虽然是最简单的流固耦合系统,但它却涉及了流固耦合的大多数问题,并且它的物理模型简单,系统比较容易实现,因而便于理论与试验的相互协同。 考虑因素侧重面的不同,输液管道非线性运动方程有几种类型[3-5],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它们的基本假设都是:流体无粘且不可压;管道作为梁模型来处理;管道只是在平面内振动。尽管输流管道的非线性动力问题受到50多年极为广泛的研究,但至今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型。文[6]建立的4个独立变量(轴向位移、横向位移、流速和压力)的全耦合模型(耦合形式包含摩擦耦合、P oiss on 耦合、结合部耦合以及管道轴向和横向运动的耦合)在众多的非线性分析模型中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模型。 m ¨u +m f [ υf (1+u ′)+2υf u ′+υ2 f u ″+ ωυ′f ]+ P (υf + u )/c 2F -[(1-2υ)P (1+u ′)]′+4f ρf ρ′?υ2f /DK -gm f (1-2υ)(1+u ′)ω′-EI (7ω″ω +ω′ ω )-E A p (2u ″+6u ′u ″+2ω′ω″ )/2=0(1)m ¨ω+m f [ υf (1+ω′)+2υf ω′+υ2f u ″+ω″υ2 f ]+ P (υf + ω)/c 2F -[(1-2υ)P ω′]′-gm +EI ω″″-EI (u ′ω′+6u ″ω +4u ′ω ′)-E A p (u ″ω′+u ′ω″ )=0(2) P /c 2F +m f [(1-2υ)( u +υf )u ″- u ′+υ′f ]-m f (1-2υ)( u ′+u ′ u ′+ω′ ω′ )=0(3)P ′+m f (¨u + υf )+m f ¨ωω′+gm f ω′+Df ρf υ2 f /2=0 (4)随着对输流管道问题研究的深入,各种不同的 分析计算方法也相继被提出。其中有限元法(FE M ) 第18卷第2期2004年6月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 L OF J I NAN UNI VERSITY (Sci.&T ech 1) V ol.18 N o.2 Jun.2004

TOGA型海_气耦合模式直接模拟的SST误差分析.

TOG/型海气耦合模式直接模拟的SST误差分析 气物理研究所又发展了一个基于“线性统计修正”同步耦合方案的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和全球两层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模式[3]。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气候漂移”现象,但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的耦合系统,改变了耦合系统固有多时间尺度变率。 因此,揭示耦合模式“气候飘移”产生的原因对于深入理解海- 气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模式改进都有重要的意义。许多研究表明[4-6 ],大气环流模式对海气界面交换的热通量和风应力的模拟好坏对整个耦合系统影响最大,是能否实现直接耦合的关键。Mee-hl [7]利用全球海- 气耦合模式讨论了风应力和热通量的误差对全球海表温度(SST)分布模拟的影响。 Danabasoglu [8]利用NC/R 的气候系统模式分析了耦合模式和未耦合模式的风驱动环流对热带太平洋SST 模拟的差异。热带太平洋SST 分布的主要特征是西太平洋的暖池和赤道东太平洋的冷舌,因此TOG/型耦合模式对两者的模拟好坏直接关系耦合的成败。虽然上述研究都分析了风应力和热通量对SST 模拟的作用,但对两者在热带太平洋SST 的分布特别是在暖池和冷舌形成中的相对作用尚未进行全面分析。 本文对一个TOG/ 型耦合环流模式直接耦合30 a 积分结果中的热带太平洋SST 误差进行分析。 从模式海温控制方程出发,分析了热通量和风应力对热带SST 分布的影响,研究了两者对热带太平洋暖池和冷舌形成的相对贡献,最后通过 5 个敏感性试验验证了热通量和风应力对热带太平洋SST 分布的相对作用,并分析了经向和纬向风应力对赤道东太平洋冷舌形成的相对贡献。 1 模式及结果分析 本研究所使用的大气环流模式( /GCM)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九层大气环流格点模式[9]( I/P /GCM-II)。模式包括对流层和平流层低层,模式顶为10 hPa。模式垂直方向采用不等距(T坐标分层(0 1),垂直方向变量分布采用Lorenz状结构。模式水平分辨率为4个纬度和5个经度,全球范围被划分为72 X 46个网格。模式差分格式采用保持原微分方程的守恒性质; 通过引入大气标准层结近似,有效减小模式的计算误差,尤其是山脉引起的截断误差; 模式的物理过程方案包括云和对流、降水、辐射、重力波拖曳以及陆- 气相互作用等,其中积云对流参数化采用/rakawa-Schubert 方案。 海洋环流模式( OGCM)是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14 层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10-11 ],模式区域东西范围为(120 ° E?70 ° W),南北范围为(30. 5 ° S?30. 5 ° N);模式未考虑海底地形(取4 000 m 深),但考虑热带太平洋真实海陆边界。模式水平分辨率为2° X 1° ; 垂直方向模式分为不等间距的14 层(其中表层到60 m 分辨率为20 m,60 ?240 m 之间分辨率为 30 m)。时间积分采用正压斜压模分解算法,正压模时间步长为5 min(显式求解),斜压模及平流过程和耗散过程取 2 h 。模式的强迫场为海表风应力、海表热通量和海表淡水通量。 其中风应力为由Hellerman 和Rosenstein 气候平均的风应力,热通量由Esbensen根据Haney型公式计算得到的。

流域生态水文研究

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摘要: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是全球变化下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定量刻画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全球变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的影响机制,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支撑,是生态水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基于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规律,流域生态水文模型一方面要充分描述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和互为反馈机制,另一方面要精确刻画流域的空间异质性。本文在分析流域尺度陆地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特点的基础上,将现有流域生态水文模型进行归纳和分类,剖析不同类型模型的优缺点,并总结现有模型应用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后,对流域生态水文模型存在的关键问题(如植被与水文相互作用机制的描述、模型参数的估计、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等)进行讨论。 在全球变化加剧水资源危机的背景下,传统的水文学研究难以解决流域出现的新问题,生态水文过程的耦合研究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1-6]。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等都将陆地植被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的耦合研究作为核心内容 1992年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会议首次将生态水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提出,其核心是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解决流域水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指出生态水文耦合研究将是21世纪水文学研究最前沿和最激动人心的创新领域。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是定量评估环境变化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的重要工具,通过定量刻画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全球变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的影响机制,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支撑。目前,国内外对流域生态水文模型已开展了一定深度的研

流固耦合

流固耦合定义:它是研究变形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各种行为以及固体位形对流场影响这二者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流固耦合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两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形固体在流体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或运动。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流,从而改变流体载荷的分布和大小,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将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形形色色的流固耦合现象。 (一)流固耦合动力学:求解方法与基本理论---张阿漫,戴绍仕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SPH法与谱单元法 ●瞬态载荷作用下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小尺度物体的流固耦合振动 ●水下气泡与边界的耦合效应 按耦合机理分两大类: 1 耦合作用只发生在两相交界面---界面耦合(场间不相互重叠与渗透),耦合作用通过界面力(包括多相流的相间作用力等)起作用。它的计算只要满足耦合界面力平衡,界面相容就可以了(其耦合效应是通过在方程中引入两相耦合面边界条件的平衡及协调关系来实现的)。如气动弹性,水动弹性等。 按照两相间相对运动的大小及相互作用分为三类: (1)流体和固体结构之间有大的相对运动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飞机机翼颤振和 悬索桥振荡中存在的气固相互作用问题,一般习惯称为气动弹性力学问题" (2)具有流体有限位移的短期问题"这类问题由引起位形变化的流体中的爆炸或 冲击引起"其特点是:我们极其关心的相互作用是在瞬间完成的,总位移是有限的,但 流体的压缩性是十分重要的" (3)具有流体有限位移的长期问题"如近海结构对波或地震的响应!噪声振动的 响应!充液容器的液固耦合振动!船水响应等都是这类问题的典型例子"对这类问题, 主要关心的是耦合系统对外加动力荷载的动态响应" 2 两域部分或全部重叠在一起,难以明显的分开,使描述物理现象的方程,特别是本构方程需要针对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其耦合效应应通过建立与不同单相介质的本构方程等微分方程来体现。 按耦合求解方法分两大类: 1 直接耦合求解:直接耦合是在一个求解器中同时求解不同物理场的所有变量,需要针对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本构方程,其耦合效应通过描述问题的微分方程来体现。 2 间接耦合求解:而间接耦合不需要重写本构方程,仅只利用当前比较成熟的单物理场求解器求解各自相域,并实现不同的物理场之间的信息交换。 范例(一个经典的间接耦合求解范例步骤):利用CFX 进行全三维非定常粘性数值模拟,利用ANSYS 进行结构瞬态动力分析,其耦合面数据交换以MFX-ANSYS/CFX为平台,在每个物理时间步上进行耦合迭代,各自收敛后再瞬态向前推进,结构变形引起的流场网格位移由CFX内部的动网格技术来处理,整个耦合过程充分考虑了流场的三维非定常性和结构响应的瞬态变化。https://www.360docs.net/doc/f03687006.html,/s/blog_6817db3a0100ju4s.html) 迭代求解,也就是在流场,结构上分别求解,在各个时间步之间耦合迭代,收敛后再向前推进.好

VIC陆面水文模型在白莲河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1引言 通常,陆面模型将研究着重点放在“土壤~植物~大气”间的 水热通量交换上,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对蒸发蒸腾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值得借鉴到流域水文模拟研究中。另一方面,流域水文过程影响了土壤水分水平方向的再分布,但目前的大多数陆面模型均未考虑这种影响,而土壤水分湿度影响陆面水与能量的通量分配和陆面过程对大气过程的反馈,因此陆面过程又急需加强水文过程模拟。所以,两者之间的交叉合作将越来越重要[1]。其中,将水文与气象相耦合的陆面水文模型也会得到气象界及水文界的共同关注。本文引进VariableInfiltration Capacity(VIC)陆面水文模型,并选取湖北省白莲河流域为例, 对VIC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径流模拟及预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VIC模型概述 VIC可变下渗能力水文模型是美国Washington大学、 California大学Berkeley分校以及Princeton大学共同研制的 陆面水文模型,是一个基于空间分布网格化的分布式水文模型[2-4]。该模型参加了PILPS许多项目,研究了从小流域到大陆尺度再到全球尺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作为SVATS的一种,VIC模型可同时进行陆~ 气间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模拟,也可只进行水量平衡的计算,弥补了传统水文模型对热量过程描述的不足。VIC模型已分别用于美国的Mississippi、Columbia、Arkansas-Red等流域、德国的Delaware等流域的径流模拟。谢正辉等人利用该模型对中国的淮河、渭河、黄河、海河流域进行了模拟[3-6],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VIC模型最初由Wood提出,仅包括一层土壤,Liang等在 原模型基础上发展为两层土壤的VIC-2L模型。VIC-2L基于简化的SVATS植被覆盖分类,用空间动力学的方法来表示地表潜热和显热通量。VIC-2L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其陆地表面由 N+1种地表覆盖类型描述,n=1,2,…,N表示N种植被覆盖,n=N+1代表裸土;在垂直方向上,和每种地面覆盖种类联系在一起 的是单层的地表植被层、第一层土壤和第二层土壤。对于裸地,没有植被覆盖层。 VIC模型中考虑了3类蒸发:冠层湿部蒸发、 叶丛蒸腾及裸地蒸发。裸地蒸发中,当第一层土壤湿度饱和时,按照 Penman-Monteith公式蒸发潜力蒸发,当上层土壤不饱和时, 采用可变下渗曲线来解决次网格裸地土壤水分空间不均匀性的问题。裸地地表径流用计算入渗的公式来计算。模型中对基流的描述采用的是ARNO模型方案,它表示在某一阈值以下基流是线形消退过程,而土壤水分含量高于这个阈值时基流是非线性的。 经改进,在VIC-2L顶层分出一个顶薄层(通常情况为 0.1m)而成为VIC-3L,它允许土壤层与层之间的土壤水的扩散, 并在一个计算网格内分别考虑裸土及不同植被覆盖类型。VIC- 3L模型用Richards方程来描述垂向一维土壤水运动,土壤各 层间的水汽通量服从Darcy定律。谢正辉等人发展了VIC新的地表径流参数化方法[3,4],它同时考虑了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机制以及土壤性质的次网格非均匀性对产流的影响,并分别用土壤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和下渗能力面积分配曲线来表示土壤不均匀性对产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动态表示方法。 由此可见,VIC模型主要特点是[4]:(1)同时考虑陆-气间水 VIC 陆面水文模型在白莲河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宋星原1,余海艳1,张利平1,李丹颖2 (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2.水利部办公厅,北京100053 )摘 要:本文从气象与水文水资源学科交叉的角度引进VIC陆面水文模型,将其应用于湖北省白莲河流域,探讨模型在 中小流域降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本研究利用白莲河流域DEM、植被、土壤等数字化资料,经过模型预处理,建立了白莲河流域VIC模型框架。并进行了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基本能够反映该流域的日径流水文过程,具有一定适用性。 关键词:陆面水文模型;VIC模型;白莲河流域;径流模拟中图分类号:P3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852(2007)02-0040-05 水文 JOURNALOFCHINAHYDROLOGY 第27卷第2期 2007年4月 Vol.27No.2Apr.,2007 收稿日期:2006-06-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9040) 作者简介:宋星原(1953-),男,湖北孝感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