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常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中常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中常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氢H 1

碳 C 12

氮N 14

氧O 16

钠Na 23

镁Mg 24

铝Al 27

硅Si 28

磷P 31

硫S 32

氯Cl 35.5

钾K 39

钙Ca 40

锰Mn 55

铁Fe 56

铜Cu 64

锌Zn 65

银Ag 108

碘I 127

钡Ba 137

物质名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氢气H2 2

氨气NH3 17

氮气N228

氧气O232

水H2O 18

过氧化氢H2O234

一氧化碳CO 28

二氧化碳CO244

一氧化硫SO 48

二氧化硫SO264

三氧化硫SO380

二氧化锰MnO287

二氧化硅SiO260

一氧化氮NO 30

二氧化氮NO246

五氧化二磷P2O5142

氧化铁Fe2O3160

氧化亚铁FeO 72

四氧化三铁Fe3O4232

氧化铜CuO 80

氧化亚铜Cu2O 144

氧化钠Na2O 62

氧化镁MgO 40

氧化钙CaO 56

氧化铝Al2O3 102

氧化锌ZnO 81

氧化汞HgO 217

氧化银Ag2O 232 氧化铅PbO 223

氯气Cl271

氯化氢HCl 36.5

氯化钾KCl 74.5

氯化钠NaCl 58.5

氯化镁MgCl295

氯化钙CaCl2111

氯化铜CuCl2135

氯化锌ZnCl2136

氯化钡BaCl2208

氯化铝AlCl3133.5 氯化铁FeCl3162.5 氯化银AgCl 143.5 氯酸钾KClO3122.5 氯化铵NH4Cl 53.5

氯化亚铁FeCl2 127

物质名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硫酸H2SO498

硫酸锌ZnSO4161

硫酸铵(NH4)2SO4132

硫酸铜CuSO4160

硫酸钡BaSO4233

硫酸钙CaSO4136

硫酸钾K2SO4174

硫酸钠Na2SO4142

硫酸镁MgSO4120

硫酸铁Fe2(SO4)3400

硫酸亚铁FeSO4152

硫酸铝Al2(SO4)3342

硫酸氢钠NaHSO4120

硫酸氢钾KHSO4136

亚硫酸H2SO382

亚硫酸钠Na2SO3126

硝酸HNO363

亚硝酸HNO247

硝酸钠NaNO385

硝酸钾KNO3101

硝酸银AgNO3170

硝酸镁Mg(NO3)2148

硝酸铜Cu(NO3)2188

硝酸铵NH4NO380

硝酸钙Ca(NO3)2164

物质名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

碳酸H2CO362

碳酸钠Na2CO3106

碳酸钙CaCO3100

碳酸镁MgCO384

碳酸钾K2CO3 138

碳酸氢铵NH4HCO379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22

物质名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氢氧化钠NaOH 40

氢氧化钙Ca(OH)274

氢氧化钡Ba(OH)2171

氢氧化镁Mg(OH)2 58

氢氧化铜Cu(OH)2 98

氢氧化钾KOH 56

氢氧化铝Al(OH)378

氢氧化铁Fe(OH)3107

氢氧化亚铁Fe(OH)290

物质名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氨水NH3·H2O 35

高锰酸钾KMnO4158

锰酸钾K2MnO4 197

磷酸H3PO498

磷酸钠Na3PO4164

甲烷CH416

乙炔C2H226

乙烯C2H428

甲醇CH3OH 32

乙醇(酒精)C2H5OH 46

乙酸(醋酸)CH3COOH 60

明矾KAl(SO4)2·12H2O 474

绿矾FeSO4·7H2O 278

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250

石膏CaSO4·2H2O 172

熟石膏CaSO4·H2O 154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286

尿素CO(NH2)260

蔗糖C12H22O11342

葡萄糖C6H12O6180

初中化学-元素质量分数试题例析

元素质量分数试题例析 一、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 例1:已知锰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5%,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M nO B .Mn O 23 C .MnO 2 D .Mn O 27 分析:设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n O x y ,则有5516495%505%x y ::=..,解得 x y ::=27。故选D 。 二、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相对分子质量 例2:“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测知乳酸钙分子中含有一个钙原子,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34%,则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n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100%则有: 1834%140100%.=??相对分子质量 ,解得相对分子质量为218。 故答案为218。 三、根据混合物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3:由Na S Na SO Na SO 2232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分析:观察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的特征可知,所含Na 与S 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1,由此可知,两种元素有固定的质量比,其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还等于质量分数比,因此有2323232% ?=Na 的质量分数,解得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 故答案为22%。 四、根据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确定物质的组成 例4:某气体由CO CH SO 、、4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_____种,分别为____________。 分析:三种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7.14%、0.50%,如果该气体由一种物质组成,只能为SO 2;如果由两种物质组成,根据平均值法,其中一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小于50%,另一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大于50%。故该气体应由CO 和CH 4组成;三种物质都含有也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3种,分别为SO CO CH CO CH SO 2442;、;、、。

高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下划线的建议记下来(计算题经常要用到)。 Na 2O 62 Na 2 O 2 78 NaOH 40 NaCl 58.5 Na 2 CO 3 106 NaHCO 3 84 Na 2 S 78 Na 2SO 4 142 NaNO 3 85 NaClO 74.5 KOH 56 KCl 74.5 K 2CO 3 138 KHCO 3 100 K 2 SO 4 174 KNO 3 101 MgO 40 Mg(OH) 2 58 MgCl 2 95 MgCO 3 84 MgSO 4 120 CaO 56 Ca(OH) 2 74 CaCl 2 111 CaCO 3 100 Ca(HCO 3 ) 2 162 CaSO 4 136 Ca(ClO) 2 143 Ba(OH) 2 171 BaCl 2 208 BaCO 3 197 BaSO 4 233 Ba(NO 3 ) 2 164 Al 2O 3 102 Al(OH) 3 78 AlCl 3 133.5 Al 2 (SO 4 ) 3 342 KAl(SO 4 ) 2 ·12H 2 O 474 NaAlO 2 82 SiO 2 60 H 2 SiO 3 78 Na 2 SiO 3 122 SiCl 4 170 NH 3 17 N 2 H 4 32 NO 30 NO 2 46 HNO 3 63 NH 4 Cl 53.5 (NH 4 ) 2 CO 3 94 NH 4 HCO 3 79 (NH 4) 2 SO 4 132 NH 4 NO 3 80 CO(NH 2 ) 2 (尿素)60 P 2O 5 142 H 3 PO 4 98 Na 3 PO 4 164 Ca 3 (PO 4 ) 2 310 H 2O 18 H 2 O 2 34 H 2S 34 SO 2 64 SO 3 80 H 2 SO 4 98 HF 20 CaF 2 78 HCl 36.5 HClO 52.5 HBr 81 HI 128 MnO 2 87 KMnO 4 158 K 2 Cr 2 O 7 294 FeO 72 Fe 2O 3 160 Fe 3 O 4 232 Fe(OH) 3 107 FeCl 2 127 FeCl 3 162.5 FeS 88 FeS 2 120 FeSO 4 152 Fe 2 (SO 4 ) 3 400 CuO 80 Cu 2O 144 Cu(OH) 2 98 CuCl 2 135 CuS 96 Cu 2 S 160 CuSO 4 160 CuSO 4·5H 2 O 250 Cu(NO 3 ) 2 188 AgCl 143.5 AgBr 188 AgI 235 Ag 2SO 4 312 Ag 2 CO 3 276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初四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种以主题形式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占总分值约75%。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综合题(第五大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

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基本情况分析 及格人数优秀人数 一班32 8 二班30 11 三班31 15 四班28 11 五班27 13 六班32 16 三、错题分析 第6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不清。 第10题:学生对反应时间和总质量关系的图象未弄清楚。 第12题:本题的条件多了一个学生就想不全了。 第14题: 少数学生将题意看错而误选。

初中化学计算之质量分数

化学计算之质量分数 1.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同时还生成氯化钠 (2323 Na CO CaCl CaCO2NaCl +=↓+)。烧杯中现有100g碳酸钠溶液,将150g氯化钙溶液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四次测量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g。 (2)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g: (2)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1%)。

3.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17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g。 (2)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用烧杯将12gNa2CO3和NaCl混合物配制成62.4g的溶液,向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p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 7(选填>、 =、<);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填化学式)。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求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电石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碳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乙炔 (CaC2)气体:CaC2+2H2O=Ca(OH)2+C2H2 ,乙炔气体不溶于水。现取4g电石样品加入25g水中完全反应后剩余物总质量为27.7g,求电石样品中碳化钙的质量分数(提示:实验中水足量,电石中的杂质不生成气体)。 6.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g (2)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化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xx 本学期本人任教九(2)班九(3)班和九(4)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整体水平看,九(2)班的学生平均基础稍好些,而九(3)九(4)班的基础较差,经过本次的全县统一考试成绩分析存在许多的方面提升的现象,现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1、立足基础,注重对化学理论、概念、用语等的考查 试卷以选择题(分)、填空题(分)、实验题(分)、计算题(分)的形式,较好地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两个变化、物质的分类、原子的结构、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等知识。同时试卷还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创设探究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具有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像、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化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5、注重环境保护问题的培养。结合环保主题,注重培养学生呢个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环保习惯。 三、学生成绩分析:

九(2)班总人数58人,一人缺考,及格人数18人,未及格39人,及格率31.6%,平均分53.9分。最高分85分,最低分32分。九(3)班总人数58人,及格人数2人,未及格56人,及格率3.4%,平均分34分。最高分72分,最低分16分。九(4)班总人数58人,及格人数4人,未及格54人,及格率6.9%,平均分36分。最高分76分,最低分15分。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 通过此次考试的分析,发现我们化学学科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少数学生成绩依然不够理想,答题语言描述不够准确,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1、自期中考试以来,化学教师针对少数后进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和督促,但由于学生自身学习态度问题、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问题、或其他因素导致少数学生依然对化学的学习有困难。 2、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还很欠缺,不能对已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学生学习浮夸,不踏实,对综合性强的题目失分较多。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差,在如在经常强调的同类题型上屡次失分。 4、强调规范,重视表述。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 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需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技能,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完整)质量分数(初三化学上册)

初三化学 质量分数 一、选择题 1.有关尿素[CO(NH 2)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 B .尿素是一种有机氮肥 C .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D .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00])([) (10022 NH CO N Mr Ar 2.某气体单质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8,则该气体可能是 A .CO B .CO 2 C .N 2 D .Cl 2 3.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某氧化物RO 2列为A 组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 与O 的质量比为71:64,R 2O 的化学式为 A .CO 2 B .ClO 2 C .SO 2 D .NO 2 4.氮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质量之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NO B .N 2O 3 C .NO 2 D .N 2O 5 5.下列几种化合物,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 .Fe 3O 4 B .Fe 2O 3 C .FeO D .FeS 6.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 .1∶1 B .1∶2 C .3∶4 D .3∶8 7.3.2g 某种铁的氧化物含有2.24g 铁元素,则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FeO B .Fe 2O 3 C .Fe 3O 4 D .Fe 3O 2 8.当硝酸铵(NH 4NO 3)和尿素[CO(NH 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同时,它们的质量比为 A .1︰1 B .2︰3 C .4︰3 D .8︰3 9.农村经常使用氮肥硝酸铵,化学式NH 4NO 3,经过测定含氮量为37%,已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则该化肥中可能混有下列物质中的哪种氮肥 A .氯化铵(NH 4Cl ) B .硫酸铵[(NH 4)2SO 4] C .尿素[CO(NH 2)2] D .碳铵(NH 4HCO 3) 10.已知某种NH 4NO 3样品中混有不含氮元素的杂质,测得该NH 4NO 3样品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4.5%,则样品中NH 4NO 3的质量分数为 A .24.5% B .49% C .70% D .80% 11.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5.6% B .9.9% C .11.1% D .12.1% 12.化学式为H 2R 2O 3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4,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32g B .64g C .32 D .64 13.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 柠檬醛,将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0g ,水72g ,则柠檬醛的组成中(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14.今年春季以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一些国家持续蔓延,用于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达菲”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从烹调香料八角中提取到的莽草酸(化学式为:C 7H 10O 5)是制取“达菲”的基本原料。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常用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氢H 1 氩 Ar 40 碳C 12 钙 Ca 40 氮N 14 锰 Mn 55 氧O 16 铁 Fe 56 氟F 19 铜 Cu 64 氖Ne 20 锌 Zn 65 钠Na 23 银 Ag 108 镁Mg 24 碘 I 127 铝Al 27 钡 Ba 137 硅Si 28 钨 W 184 磷P 31 铂 Pt 195 硫S 32 金 Au 197 氯Cl 35.5 汞 Hg 201 钾 K 39 铅 Pb 207 氢气H2 2 氨气NH3 17 氮气N228 氧气O232 一氧化碳 CO 28 二氧化碳 CO244 一氧化硫 SO 48 二氧化硫 SO264 三氧化硫 SO380 二氧化锰 MnO2 87 二氧化硅 SiO2 60 一氧化氮 NO 30 二氧化氮 NO 246 三氧化钨 WO3232 二硫化碳 CS2 76 二硫化亚铁FeS2 120 五氧化二磷P2O5142 氧化铁Fe2O3 160 氧化亚铁FeO 82 四氧化三铁Fe3O4 232 氧化铜CuO 80 氧化亚铜Cu2O 144 氧化钠Na2O 62 氧化镁MgO 40 氧化钙CaO 56 氧化铝Al2O3102 氧化汞HgO 217 氧化银Ag2O 232 氧化铅PbO 223 氧化锌ZnO 81 过氧化氢H2O234 氯气Cl271 氯化钾KCl 74.5 氯化钠NaCl 58.5 氯化镁MgCl295 氯化钙CaCl2111 氯化铜CuCl2135 氯化锌ZnCl2136 氯化钡BaCl2208 氯化铝AlCl3133.5 氯化铁FeCl3162.5 氯化亚铁FeCl2127 氯化银AgCl 143.5 氯化氢HCl 36.5 氯酸钾KClO3122.5 氯化铵NH4Cl 53.5 硫酸H2SO498 硫酸锌ZnSO4161 硫酸铵(NH4)2SO4132 硫酸铜CuSO4160 硫酸钡BaSO4233 硫酸钙CaSO4136 硫酸钾KSO4135 硫酸钠Na2SO4142 硫酸镁MgSO4120 硫酸铁Fe2(SO4)3 400

最新初三化学质量分析

化学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这次化学是我们学校出的,出题的范围是从绪 言考到第四单元第1课题。由于是联考,李主任要求精心 组题,具体要求是:1、不能出第一次月考的原题;2、绝 对不能超范围。我出题的意图是既要考出一个较好的成绩,也要有适当的区分度,能从学生考试的情况找出教学中的 一些问题。体现低起点,缓坡度,有些题是用练习题改造 而来,让学生觉得老师平时讲的题就要考,体现试卷的导 向性。 二、基本情况: (1)、150校74人,三中49人,均分49.8,三中47.4(考前我们预测过50分的人是每班20人左右,最后的统计结果是115人。)我校1-6班的均分是46.2分,7-9班的均分是36.4分。 (2)选择题中第678小题出错率较高,推断题做得较好。实验探究题中第3小题、4小题出错率高。 三、成绩和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保持的较好。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可以。 (二)存在的问题: 1、细节:字写错:如高锰酸钾的锰,水槽的槽字,答题卡填 写填反了。

2、设置的控制满分的题如32题第小题 四、改进措施 化学试题关注双基,重视实验,题量适中,难易适度,区分度好,体现了初中化学的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试卷侧重检测学生的化学素养,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应用性、开放性,对“双基”的考查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复现和技能机械组合的记忆模式,试卷对我省化学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典型错误分析: ⒈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如第6题,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描述混淆不清,所以大多数同学误选C项; ⒉物质分类概念理解不透:如第21题最后一空选④的比较多,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的这两个基本概念,没有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如第22题第(3)小题,学生不能正确地根据题目要求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去思考如何找出与众不同的物质,所以选项五花八门。 ⒊化学用语的书写及意义掌握不够:如第21题,反映出学生对原子、离子、分子、化合价及化学式这些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模糊不清,所以出现原子的符号与分子的符号混淆、原子团符号不能正确地书写、不能正确地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等一系列问题;再如第23题,由于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还没有完全掌握,物质的用途掌握也不是很好,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训练,所以错误率较高。 ⒋实验操作规范化、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计算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 定义: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的___________之比。 公式: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一、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 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计算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檬酸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二、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相对分子质量 3. “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测知乳酸钙分子中含有一个钙原子,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34%,则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三、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 4. 已知锰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5%,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MnO B.Mn O 23 C.MnO 2 D.Mn O 27

5. 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五、其它计算 6. 已知 4.6g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经计算,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知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例3:由Na S Na SO Na SO 22324 、、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分析:观察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的特征可知,所含Na与S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1,由此可知,两种元素有固定的质量比,其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 比,还等于质量分数比,因此有232 3232% ? = Na的质量分数 ,解得钠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4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 --=。 故答案为22%。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定义: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各元素总质量之比。公式: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一、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利用定义法进行计算 解:先根据化学式计算出 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x4+14+16x3=80 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的相对原子质量=xN的原子数/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14x2/80x100% =35% 2.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计算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檬酸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是一种常见

上期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学年上期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了。本次命题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改的总体目标和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统一,借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期末测试化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对此次化学试卷作一下粗浅的质量分析。 一、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95班平均分63.3分,最高分86最低分27分。94班平均分30分,最高分76最低分11分。 二、试题分析 题型有选择题14道,填空题6道,简答题4道,综合应用题1道,占据的分数分别为28分、32分、22分、18分。本次化学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较为综合,有些题学生解答有困难。 三、各题答题常见错误、出现此类错误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一)第一大题选择题选择题14题,全部答对的0人,主要答错的题目有第5题、第8题、第13题和第14题。学生对上述题目的理解不好,基础知识没有得到落实,尤其是第5题,错误率达90%以上,要根据浓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这一实验现象推断所得结论。不少学生被迷惑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个选项,这可能与学生的思考力有关,也跟老师没有重点强调是氨水是酚酞溶液变红导致学生认为是氨分子的原因而错选了C。第8题关于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这一类型的题,不少学生较迷惑,错误率达75%,学生做这类题容易想当然,没有认真分析,尤其对于俯视读数和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液体的多少易弄混,应加强该类型题目的练习。第13题有一定的难度,

错误率达70%以上,要基础扎实并且认真仔细才可以做好,里面的选项似对非对,少了隐含条件,学生不仔细对概念不熟练的学生做得不好。第14题较难,错误率达75%,这类型考查学生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以及分析能力,利用极限法即可做出该题。 (二)第二大题填空题填空题考核的是学生对化学符号、物质微观结构图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15题。很多学生在第15题失分严重,第15题共两个空4分这个题目是考察元素的质量的题目,相同质量的镁铝铁,谁的原子个数多?并回答原因。孩子们的失分率很高,绝大一部分孩子写的是镁,答正确的孩子(铁)较少。可见孩子们对这些知识并不清楚,对物质的微观世界糊里糊涂,缺乏理性的思考。这个题目能答对铁,原因基本也能答对。16题。(1)标准答案:C2H5OH+3O22CO2+3H2OCO2+Ca(OH)2==CaCO3ˉ+H2O(或C+O2CO2)典型错误答案:写成其他无关的化学方程式②化学式写错③配平、条件或生成物状态有问题,得1分(2)标准答案: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其他满分答案: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典型错误答案:①与二氧化碳反应,防止排放二氧化碳。②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得1分。(3)标准答案:集气瓶里的氧气浓度比空气里的大。其他满分答案:氧气的含量较大。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得越剧烈。典型错误答案:①氧气的浓度或者含量不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样的答案得1分。②直接放弃,或者答非所问。17题。题目比较新,考的是物质分类,很多学生看到题不知道问什么的。错误分析:(1)不理解题意,看不懂题,想复杂了,以为让写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写碳酸分解的方程式、水通电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的方程式;(2)化学式和方程式混淆,很多学生写化学方程式;(3)化学式书写错误,N2写成N等。(4)理由写物质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物质的组成

初三化学中考质量分数专题

初三化学中考质量分数专 题 一、基础知识 1.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主要计算依据: (1)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2)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3.常见题型及基本思路: (1)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m(浓)×a%(浓)=[m(浓)+m(水)] ×a%(稀) (2)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同溶质溶液混合问题: 一般可用下式计算: m(浓)×a%(浓)+m(稀)×a%(稀)=m(混)×a%(混) (3)求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问题: 通过化学反应计算出溶质质量,再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一般方法: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m(反应物)-m↓-m↑. 二、典型例题 例1: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来使用,需加水多少克? 解:设需加水质量为x,

例2:配制2000g20%的稀硫酸用以除锈,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 解:设需浓硫酸的质量为x 浓硫酸体积=408.2g÷1.84g/cm3=221.8mL 水的体积=(2000g-408.2g)÷1g/cm3=1591.8mL 答: 例3:实验室用95%的浓硫酸与5%的稀硫酸来配制20%的硫酸180g,需要95%的硫酸和5%的硫酸各多少克? 解:设需要95%,5%硫酸的质量分别为x,y x=30g y=150g 答:略. 例4:200g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生成0.4g氢气.求:①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x,生成ZnSO4的质量为y. 例5:把16.9g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7.3%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盐酸中溶质质量为:100g×7.3%=7.3g 设Na2CO3质量为x,生成NaCl质量为y,CO2质量为m,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化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何玉平 本学期本人任教九(2)班九(3)班与九(4)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整体水 平瞧,九(2)班的学生平均基础稍好些,而九(3)九(4)班的基础较差,经过本次的全县统一考试成绩分析存在许多的方面提升的现象,现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1、立足基础,注重对化学理论、概念、用语等的考查 试卷以选择题(分)、填空题(分)、实验题(分)、计算题(分)的形式,较好地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两个变化、物质的分类、原子的结构、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等知识。同时试卷还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创设探究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具有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与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像、数据中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就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 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化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5、注重环境保护问题的培养。结合环保主题,注重培养学生呢个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环保习惯。 三、学生成绩分析: 九(2)班总人数58人,一人缺考,及格人数18人,未及格39人,及格率31、6%,平均分53、9分。最高分85分,最低分32分。九(3)班总人数58人,及格人数2人,未及格56人,及格率3、4%,平均分34分。最高分72分,最低分16分。九(4)班总

最新初中化学质量分数的计算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 1 2 定义: 3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的4 ___________之比。 5 公式: 6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7 8 一、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 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9 10 11 12 13 14 2.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计算檬酸的15 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檬酸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6 17 18 19 20 二、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相对分子质量 21 22 3. “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是一种23 常见的补钙剂,测知乳酸钙分子中含有一个钙原子,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8.34%,则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4 25 26

28 29 30 31 三、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 32 4. 已知锰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5%,此氧化物的化学33 式为()。 34 A.MnO B.Mn O 23 C.MnO 2 D.Mn O 27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四、根据混合物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分数 43 5. 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44 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8 59 五、其它计算 60 6. 已知 4.6g 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经计61 算,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知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62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六.根据混合物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74 例3:由Na S Na SO Na SO 2232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硫元素的质75 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76 分析:观察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的特征可知,所含Na 与S 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77 1,由此可知,两种元素有固定的质量比,其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78 还等于质量分数比,因此有2323232%?=Na 的质量分数,解得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9 4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 80 故答案为22%。 81

中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中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与评价 今年的中考试题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教版的教材和《2015年包头市高中招生考试说明》,结合教学实际,设计试题。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突出主干知识,能力立意。分值分配基本合理,重难点突出。本次命题充分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习目标要求,从基本概念、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几方面来命题,在注重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考核的同时,兼顾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价值行为取向进行考核,没有偏题、怪题、难易度适中。测试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要体现选拔考试的功能。 二、试卷结构分析 ⒈试卷题量合适,满分40分,与物理合卷。由选择、填空、计算 三道大题共11个小题组成。分值分布比较合理,难易适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都能答完试题,还留有时间进行检查。 ⒉试题内容:立足基础,知识较全面,难易程度与去年相比,难 度有所降低。具体考查内容如下:

⒊各考点在单元(书)的分布情况(略) 三、试题设计的特色 ⒈命题的情境更贴近生活,体现“生活性”。 例如1题A.白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稀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苏打水用于缓解胃酸过多,都是化学与生活的问题。7(2)题中涉及了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

节省石油资源的问题。 ⒉注重考查学生动手操作,突出“实践性”。 例如9题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气体所需仪器装置,结合常见气体O2 、CO2的重要性质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与实验能力。 ⒊关注解决问题的思考分析的过程,突出能力考查。 例如第6题是以图像的形式通过四个实验过程中有关量的变化,突出学生对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10题是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问题。以框图形式呈现,将各类物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考查学生分析化学现象、分析显性和挖掘隐形信息、综合分析图表能力,思维容量较大。 四、成绩统计分析: ⒈2015包头市中考化学成绩统计表

初三化学质量分析

化学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这次化学就是我们学校出的,出题的范围就是从 绪言考到第四单元第1课题。由于就是联考,李主任要求精心组题,具体要求就是:1、不能出第一次月考的原题;2、绝对不能超范围。我出题的意图就是既要考出一个较好的成 绩, 也要有适当的区分度,能从学生考试的情况找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体现低起点,缓坡度,有些题就是用练习题改造而来,让学生觉得老师平时讲的题就要考,体现试卷的导向性。 二、基本情况: (1)、150校74人,三中49人,均分49、8,三中47、4(考前我们预测过50分的人就是每班20人左右,最后的统计结果就是115人。)我校1-6班的均分就是46、2分,7-9班的均分就是36、4分。 (2)选择题中第678小题出错率较高,推断题做得较好。实验探究题中第3小题、4小题出错率高。 三、成绩与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保持的较好。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可以。 (二)存在的问题: 1、细节:字写错:如高锰酸钾的锰,水槽的槽字,答题卡填写填反 了。

2、设置的控制满分的题如32题第小题 四、改进措施 化学试题关注双基,重视实验,题量适中,难易适度,区分度好,体现了初中化学的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试卷侧重检测学生的化学素养,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应用性、开放性,对“双基”的考查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复现与技能机械组合的记忆模式,试卷对我省化学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典型错误分析: ⒈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如第6题,学生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描述混淆不清,所以大多数同学误选C项; ⒉物质分类概念理解不透:如第21题最后一空选④的比较多,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的这两个基本概念,没有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如第22题第(3)小题,学生不能正确地根据题目要求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去思考如何找出与众不同的物质,所以选项五花八门。 ⒊化学用语的书写及意义掌握不够:如第21题,反映出学生对原子、离子、分子、化合价及化学式这些化学用语的书写与意义模糊不清,所以出现原子的符号与分子的符号混淆、原子团符号不能正确地书写、不能正确地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等一系列问题;再如第23题,由于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还没有完全掌握,物质的用途掌握也不就是很好,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解与训练,所以错误率较高。 ⒋实验操作规范化、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第24题,反映了学生对一些基本操作仍然有出现盲点的情况,如装置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的计算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的计 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 定义: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的___________之比。 公式: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一、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计算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檬酸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二、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相对分子质量 3.“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测知乳酸钙分子中含有一个钙原子,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三、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 4.已知锰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MnO B.Mn O 23C.MnO 2 D.Mn O 27 四、根据混合物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分数 5.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五、其它计算 6.已知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计算,该物质是由 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知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 六.根据混合物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3:由Na S Na SO Na SO 22324 、、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分析:观察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的特征可知,所含Na与S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1,由此可知,两种元素有固定的质量比,其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的比,还等于质量分数比,因此有232 3232% ? = Na的质量分数 ,解得钠元素的质量 分数为4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 --=。 故答案为22%。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定义: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各元素总质量之比。 公式: =×100%。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一、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利用进行计算

初三化学月考考试质量分析【精选】

一、对试卷的整体分析: 本次月考的试卷试题特点:题型稳定,难度适中,学科重点突出,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核,试题同样注重思维深入和严密。 二、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重要的知识点理解不清。例如分子的概念,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2、阅读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能力有待提高。例如第三大题,第四实验室中的第二题等,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全部答错。 三、从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总分为100分,参考人数139人,90分以上8人。60分以上64人。平均分为58分多,考试成绩中学生两极分化及其严重。 四、下阶段措施: 从考试结果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在综合应用方面较欠缺。在后阶段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1、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初中化学内容多,时间短,适当加强记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重要的考点,整理成一定题目,让不及格的同学反复练习,力求人人过关。 2、提高及格率,应重点关注学习困难学生。以模拟考试试卷为例,明确告诉他们现在的考题都不难,只要有信心和恒心,都是可以成功的。同时在复习《中考总复习》第一、二单元时,将书上的知识点再重新给他们进行梳理,按单元再次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特别是将可以通过背诵记忆的简单知识点罗列出来,要求学生抄写、记忆,并进行小测或抽查。由于考试的计算题难度不高,在以后的复习计算题时,可以开展计算题专题训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计算题不难,摸索到解题的基本方法,增强解答计算题的信心,提高计算的得分率,减少出现最后一道大题放空白的现象。 3、实验是薄弱环节,学生在综合性实验题中普遍失分,而且以后实验题在中考中占比将增加。在平时的教学中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 4.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应用能力较薄弱。根据课改和中考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打破学科的封闭体系,从身边谈起,多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不断地用新信息充实教学内容。 5.学生信息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弱,思维定势强。在平时的训练体系上下工夫,精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