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课程设计+程序

电饭煲课程设计+程序
电饭煲课程设计+程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年级班

一、设计题目

电饭煲控制器

二、主要内容

电饭煲控制器有预约功能,有烹饪大米饭、粥、保温、冷饭加热等功能

三、具体要求

1.具体功能

大米饭:当达到105°时,停止加热,并在15分钟后通过蜂鸣器提示用户。

粥:开始加热后,通过测温元件监视锅底温度,使锅底温度保持在99°~100.5°之间(100°时停止加热、99°时开始加热),此种状态持续20分钟,之后通过蜂鸣器提示用户过程结束。

保温:使锅底温度维持在50°~60°之间。

冷饭加热:锅底加热至100°,使锅底温度保持在99°~100.5°之间(100°时停止加热、99°时开始加热),此种状态持续5分钟,之后通过蜂鸣器提示用户过程结束。

2.定时

用户可以是电饭煲在预约时间(倒计时方式)开始工作,最长预约时长为12小时。

3.控制面板

四个发光管分别与大米饭、粥、保温、冷饭加热相对应,另一发光管用于区分工作与预约,两位数码管用于预约时间及倒计时。按键有:开始键、功能键、加键、减键。

四、进度安排

1、了解任务要求,确定具体方案

2、lcd12864液晶屏子程序设计

3、DS18B20温度传子程序感器设计

4、设计单片机按键功能程序

5、根据任务要求编写程序,设计按键电路

6、检验设计效果,完善功能

五、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

电饭煲控制器论文

六、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

摘要

电饭煲控制器有预约功能,有烹饪大米饭、粥、保温、冷饭加热等功能.。

基于stc89c52单片机控制的电饭煲控制器,有lcd液晶屏显示和ds18b20温度检测功能,还有定时工作选择功能。

关键字:电饭煲温度控制 DS18B20 LCD12864 键盘按键

目录

一、任务分析与设计电路 (1)

1、总体方案设计 (1)

1.1、控制方案选择 (1)

1.2、测温模块控制选择 (1)

1.3、键盘按键方案选择 (2)

1.4、显示方案选择 (2)

1.5、声音模块方案选择 (3)

1.6、功率元件模块方案选择 (3)

2、电路设计 (3)

2.1、控制模块 (3)

2.2、测温模块 (6)

2.3、键盘模块 (10)

2.4、显示模块 (11)

2.5、声音模块 (13)

2.6、功率模块 (14)

二、软件设计 (15)

1、程序流程图 (15)

1.1、主流程图 (15)

1.2、子流程图 (17)

1.3、功率元件控制流程图 (17)

1.4、定时预约工作流程图 (18)

三、系统调试分析 (20)

1、系统硬件调试 (20)

2、系统软件调试 (20)

四、心得体会 (20)

一、任务分析与设计电路

1、总体方案设计

1.1、控制方案选择

方案:采用STC公司的STC89C52RC。此单片机价格低,资源多,高性价比,应用广泛,无论是从内部构造,还是编程方面,51系列单片机都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和使用。

对于本题目而言,由于电饭煲需要实现的功能少,对处理器的要求不高,使用STC89C52RC不仅可以完全实现对电饭煲的控制,还节约了成本。

综合考虑,电饭煲控制器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

1.2、测温模块控制选择

测温模块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20。

DS18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可组网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其内部使用了在板(ON-B0ARD)专利技术。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与其它温度传感器相比,DS1820具有以下特性:?

1. 独特的单线界面方式,DS18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20的双向通讯。

2.?DS18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在线,实现多点测温。??

3.?DS1820在使用中不需任何外围元键。??

4.测温范围-55℃~+125℃,固有测温分辨率0.5℃。??

5.?测量结果以9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

由于在本课程设计中,电饭煲的期望温度最高值在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20的量程内,同时,DS1820具有测温系统简单、测温精度高、连接方便、占用口线少等优点。所以,我选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

1.3、键盘按键方案选择

由于在该课程设计中,需要的按键只要四个:开始键、功能键、加键、减键,键盘个数较少,可以用独立式按键电路。所以我选用独立按键电路。

1.4、显示方案选择

方案一、使用数码管显示。数码管能显示数字,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可是显示过于单调。

方案二、使用lcd12864液晶屏。lcd12864能清晰显示字符和数字,显示的信息更多。

因为数码管只能显示数字,过于单调,而lcd12864能显示汉字和数字,还有各种图案,能更好地进行人机沟通,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综上所述,我选用lcd1286液晶屏。

1.5、声音模块方案选择

由于在该课程设计中,只需要对工作状态和工作方式的提示,用蜂鸣器产生的bee bee声音即可。

1.6、功率元件模块方案选择

功率元件的控制通过固态继电器来完成。固态继电器也称作固态开关。是一种由固态电子组成的新型电子开关器件,集光电藕合,大功率双向晶闸管,及触发电路,阻容吸收回路于一体.用来代替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实现对单相或者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或者其他控制无触点无动作噪音。开关速度快无火花干扰和可靠性高等特性。

由于单片机学习板配有固态继电器,所以直接选用单片机学习板的继电器作为功率元件模块。

2、电路设计

2.1、控制模块

STC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STC89C52单片机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点:

1、兼容MCS51指令系统

2、8kB可反复擦写(大于1000次)Flash ROM;

3、32个双向I/O口;

4、256x8bit内部RAM;

5、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

6、时钟频率0-24MHz;

7、2个串行中断,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

8、2个外部中断源,共8个中断源;

9、2个读写中断口线,3级加密位;

10、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

11、有PDIP、PQFP、TQFP及PLCC等几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工作原理:

STC89C52为8 位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工业标准的C51内核,在内部功能及管脚排布上与通用的8xc52 相同,其主要用于会聚调整时的功能控制。功能包括对会聚主IC 内部寄存器、数据RAM及外部界面等功能部件的初始化,

会聚调整控制,会聚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IR的接收译码及与主板CPU

通信等。主要管脚有:XTAL1(19 脚)和XTAL2(18 脚)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12MHz 晶振。RST/Vpd(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VCC(40 脚)和VSS(20 脚)为供电端口,分别接+5V电源的正负端。P0~P3 为可编程通用I/O 脚,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义,如图1-1、1-2所示。

图1-1 AT89C52的DIP封装引脚图

图1-2 最小系统图

2.2、测温模块

测温模块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20。

DS18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可组网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其内部使用了在板(ON-B0ARD)专利技术。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与其它温度传感器相比,DS1820具有以下特性:?

独特的单线界面方式,DS18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20的双向通讯。

2.?DS18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在线,实现多点测温。??

3.?DS1820在使用中不需任何外围元件。??

4.测温范围-55℃~+125℃,固有测温分辨率0.5℃。??

5.?测量结果以9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

DS18B20有两种封装形式,即TO-92封装和8-pinSOIC封装。

每种封装的样式及引脚排列见图1-3,其引脚功能描述见表1。

图1-3 DS18B20的引脚排列

序号名称引脚功能描述

1 GND 地信号

2 DQ 数据输入/输出引脚。开漏

单总线界面引脚。当被用

着在寄生电源下,也可以

向器件提供电源。

3 VDD 可选择的VDD引脚。当

工作于寄生电源时,此引

脚必须接地。

表1 DS18B20详细引脚功能描述

下图是温度检测模块原理如图1-4所示:

图1-4 温度检测模块原理图

2.3、键盘模块

在键盘模块中,我采用独立式按键电路。

特点:

1)每个键独立地接入一根数据输入线。

2)平时所有的数据输入线都连接成高电平;

3)当任何一个按键压下时,与之相连的数据输入线被拉成低电平。

4)要判断是否有键按下,只要位处理指令即可。

独立连接式键盘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随着键数的增多,所占用的IO口线也增加。该系统的键盘由4个独立键盘构成。键盘的一脚接在单片机的P1.0至P1.4脚上,另外一脚接在电源地上,当有键盘按下时对应的键盘就会有一低电平送到单片机内部。为消除触点式按键开关的机械抖动,单片机内部有程序进行消抖处理,然后确定那一个键盘被按下后来执行程序完成该系统的指定工作。

按键键盘原理图如图1-5所示:

图1-5按键图

2.4、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我使用了lcd12864液晶屏。

带中文字库的12864是一种具有4位/8位并行、2线或3线串行多种界面方式,内部含有国标一级、二级简体中文字库的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其显示分辨率为128×64,?内置8192个16*16点汉字,和128个16*8点ASCII字符集.利用该模块灵活的界面方式和简单、方便的操作指令,可构成全中文人机交互图形界面。可以显示8×4行16×16点阵的汉字.?也可完成图形显示.低电压低功耗是其又一显着特点。由该模块构成的液晶显示方案与同类型的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相比,不论硬件电路结构或显示程序都要简洁得多,且该模块的价格也略低于相同点阵的图形液晶模块。其控制方法如图1-7、1-8所示。

12864显示电路如图1-6所示:

图1-6 12864电路图

图1-7

图1-8

2.5、声音模块

该模块使用蜂鸣器。

蜂鸣器需要的驱动电流较大(50~100mA),由于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的驱动电流只有十几毫安,因此要外接一个PNP三极管作为功率驱动器件。当P3^7口输出低电平时,PNP导通,蜂鸣器正常工作,当当P3^7口输出高电平时,PNP截止,蜂鸣器暂停工作。

原理如图1-9:

图1-9蜂鸣器

2.6、功率模块

功率模块我选用单片机学习板上的固态继电器。如图1-10所示。

图1-10 继电器电路图

当单片机P3^6口输出低电平时,BJT管导通,LED9指示灯亮,继电器工作。

二、软件设计

1、程序流程图

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结构化和模块化设计的方法,便于程序的编写、调试和排除错误,同时也便于检验和维护。单片机系统的软件程序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初始化主程序、输入及显示、温度采集、功率元件控制。

1.1、主流程图

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主流程图

1.2、子流程图

如图2-2:

图2-2 系统子程序流程图

1.3、功率元件控制流程图

图2-2子流程图

电饭煲控制系统对电饭煲加热与否需要根据当前锅内温度以及所处的工作模式做出选择。其软件控制流程如下图所示。

控制器先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当前锅内温度,根据所处的工作模式,得到需要到达的目标温度。若当前锅内温度小于目标温度,则控制器接通加热盘加热,否则断开加热盘,停止加热。功率元件控制流程如图2-3所示。

图2-3 功率元件控制流程图

1.4、定时预约工作流程图

系统运行后,若按下“开始”按键,系统即可进入定时预约功能状态,表示“时”位的个位数值处于可设定状态,高位默认显示“0”。此时按下“加”键,预定时间的小时数的个位将累加1,如果累加后的数值大于9,高位的数值将自动变为1;若按下“减”键,预定时间的小时数的个位将减去1。

由于本控制系统支持最大定时12小时,当小时数超出12后会溢出为0。即置定时数值时,若当前示数为12,且按下“加”键,则lcd显示的数值由12变为00。

预约小时数设定完成后,按下“开始”键,系统则保存用户设定的定时时间并退出定时时间设定状态。随如图2-4所示:

2-4 定时工作流程图

三、系统调试分析

1、系统硬件调试

按照画好的电路图把外围电路接好,主要的自己做了一个独立按键小键盘。而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比较简单,只需3跟线就完成了。

2、系统软件调试

12864液晶屏的原理比较好理解,不要多长时间就看懂。而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就有点难懂,看了比较久才看懂。但在自己编译过程中,却出现很多错误。比如,系统无法读取ds18b20里面的温度,仔细检查程序后发现在ds18b20读取数据时间那里有错误,时间太短,导致无法读取。在编写主程序时,发现无法返回温度值给单片机,搞了很久都搞不定。后来发现是忘记了在ds18b20子程序那里加入返回函数return,加上return后,终于完成。

四、心得体会

在看到课程设计的题目后,我就感觉应该是挺好玩的。果然我看到了电饭煲控制器这个题目!以前在家里就修过坏了的电饭煲,可惜没能修好...

经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后,我想我应该能修坏了的电饭煲了!这次课程设计获益良多,既加深了我c语言的知识,又让我学会了lcd12864和ds18b20的使用。而在编程过程中,一个小小的语句错误就会到致程序无法运行,更让我明白谨慎小心的重要性。在最后系统能正常运作时,整个人都有一种成功的飘然... 附录程序:

主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12864.c>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k1=P3^2; //功能按键

sbit k2=P3^3;

sbit k3=P3^4;

sbit k4=P3^5;

sbit a1=P1^0; //按键指示灯

sbit b1=P1^1;

sbit c1=P1^2;

sbit c2=P1^3;

uchar code m1[]="煮饭";

uchar code m2[]="煮粥";

uchar code m3[]="保温";

uchar code m4[]="冷饭加热";

uchar code m5[]="工作状态";

uchar code m6[]="定时状态";

uchar code m7[]="预定时间:";

uchar code m8[]="H";

uchar code m10[]="定时时间:";

void zhufan(); //煮饭函数声明

void zhuzhou(); //煲粥函数声明

void baowen(); //保温函数声明

void jiare(); //冷饭加热函数声明

void timing(); //定时预约函数

void select();

sbit y1=P3^6; //继电器

sbit y2=P3^7; //蜂鸣器

uint s1=0,s=0,m=0,h=0;//秒,分,时计数

/************延时********************/

void delay2(uint x)

{ while(x--)

{ uint y;

for(y=125;y>0;y--);}

}

/******************定时器***********************/ void time0() //定时器0

{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50ms

TL0=(65536-50000)%256;

ET0=1;

TR0=1;

}

void t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s1++;

if(s1==20){s++;s1=0;} // 1 s

if(s==60){m++;s=0;} // 1 min

if(m==60){h++;m=0;} // 1 hour

if(h==12){h=0;} //12 hour

}

/******************************按键功能********************/ void key()

{

if(k1==0) // 工作状态按键

{

delay2(10);

if(k1==0)

{

lcd_init(); //lcd初始化

a1=0;b1=1;c1=1;c2=1;

lcd_pos(0,0); //显示菜单

print(m1);

lcd_pos(0,3);

print(m2);

lcd_pos(0,6);

print(m3);

lcd_pos(2,2);

print(m4);

} while(!k1); //等待松开按键

while(k1&k2&k3&k4); //等待选择菜单功能

delay2(10);

select();

}

if(k2==0) // 预定功能按键

{

delay2(10);

if(k2==0)

{

lcd_init();

a1=0x02;

lcd_pos(0,0);

print(m7);

timing();

}

}

}

void select() //选择4种功能

{

if(k1==0) //煮饭

{

delay2(10);

if(k1==0)

{

a1=0;b1=1;c1=1;c2=1; //工作指示灯

lcd_init();

lcd_pos(0,3);

print(m1);

// while(!k1);

// lcd_pos(0,3);

// print(m2);

zhufan();

}

}

if(k2==0) //煮粥

{

delay2(10);

if(k2==0)

{

a1=1;b1=0;c1=1;c2=1;

lcd_init();

lcd_pos(0,3);

print(m2);

zhuzhou();

}

}

if(k3==0) //保温

{

delay2(10);

if(k3==0)

{

a1=1;b1=1;c1=0;c2=1;

lcd_init();

lcd_pos(0,3);

print(m3);

baowen();

}

}

if(k4==0) //冷饭加热

{

delay2(10);

if(k4==0)

{

a1=1;b1=1;c1=1;c2=0;

lcd_init();

lcd_pos(0,2);

print(m4);

jiare();

}

}

}

//*************************煮饭*************************/ void zhufan()

{

uchar w1,w4;

lcd_init();

lcd_pos(0,3);

print(m1);

y1=1; //打开继电器,开始加热

// get_temp();

// delay(100);

// w4=get_temp();

while(get_temp()<200)

{

c2=0;

delay2(10);

get_temp();

lcd_pos(2,0);

dis_temp();

delay2(100);

}

// while(1)

// {

//

// get_temp();

////// delay(70);

//// // delay(70);

////

//// if(w4>26)break;

// }

// while(1)

// {lcd_pos(3,0);print(m1);}

// while(temp<105);

while(w4>25) //温度大于105°C时

{

// get_temp();

// lcd_pos(2,0);

// dis_temp();

EA=1;

while(s<=15); //定时15 min

EA=0;

s1=0;s=0;m=0;h=0;

y1=0;

for(w1=5;w1>0;w1--) //煮饭完成,鸣笛5次

{

y2=0;

delay2(100);

delay2(100);

y2=1;

delay2(100);

}

if(y2=1)break;

}

baowen();

}

/******************************煮粥*************************/ void zhuzhou()

{ uchar w1;

lcd_init();

lcd_pos(0,3);

print(m2);

y1=1; //打开继电器,开始加热

get_temp(); //获取温度数值

while(temp<100);

EA=1;

while(m<=20)

{

get_temp();

delay2(10);

if(temp>100)

{

y1=0; //温度大于100,停止加热

}

if(temp<=99) //温度在99到100度之间

{ //保持温度稳定

y1=1;

}

}

EA=0;

s1=0;s=0;m-0;h=0;

for(w1=5;w1>0;w1--)

{

y2=0;

delay2(100);

delay2(100);

y2=1; //煲粥完成,鸣笛5次

delay2(100);

}

baowen();

}

/**********************************保温*************************/ void baowen()

{

lcd_init();

lcd_pos(0,3);

print(m3);

while(1)

{

get_temp();

if(temp<=50)

{y1=1;delay2(100);}

if(temp>=60)

{y1=0;delay2(100);}

if(k1==0)

{

delay2(10);

if(k1==0)zhufan();

}

if(k2==0)

{

delay2(10);

if(k2==0)zhuzhou();

}

if(k3==0)

{

delay2(10);

if(k3==0)baowen();

}

if(k4==0)

{

delay2(10);

if(k4==0)jiare();

}

}

}

/**************************冷饭加热

************************************/

void jiare()

{

uchar w1;

lcd_init();

lcd_pos(0,2);

print(m4);

y1=1;

get_temp();

while(temp<100);

EA=1;

while(m<=5)

{

get_temp();

delay2(10);

if(temp>100)

{

y1=0; delay2(100); //温度大于100,停止加热}

if(temp<=99) //温度在99到100度之间

{ //保持温度稳定

y1=1; delay2(100);

}

}

EA=0;

s1=0;s=0;m-0;h=0;

for(w1=5;w1>0;w1--)

{

y2=0;

delay2(100);

delay2(100);

y2=1; //冷饭加热完成,鸣笛5次

delay2(100);

delay2(100);

}

baowen();

}

/****************************定时预约**************************/ void timing()

{

uchar e1=0,e2=0,e3=0;

uchar q1;

lcd_pos(0,5);

write_data(m9[0]);

delay2(10);

lcd_pos(0,6);

write_data(m9[0]);

lcd_pos(0,7);

print(m8);

delay2(10);

do

{

// while(1)

// {

if(k3==0) //个位减1

{

delay2(10);

if(k3==0)

{

e2--;

while(!k3);

}

}

if(k4==0) //个位加1

{

delay2(10);

if(k4==0)

{

e2++;

while(!k4);

}

}

if(e2==10)

{

e2=0;e1++;

}

if(e2<0){e2=0;}

e3=e1*10+e2; //计算时间大小

if(e3>12){e1=0;e2=0;}

lcd_pos(0,5);

write_data(m9[e1]);

delay2(10);

lcd_pos(0,6);

write_data(m9[e2]);

// }

} while(k1); //按确认键结束

lcd_init(); //lcd初始化

a1=0;b1=1;c1=1;c2=1;

lcd_pos(0,0); //显示菜单

print(m1);

lcd_pos(0,3);

print(m2);

lcd_pos(0,6);

print(m3);

lcd_pos(2,2);

print(m4);

EA=1;

delay2(100);

do //预定功能选择

{

if(k1==0) //煮饭

{

delay2(10);

if(k1==0)

{

q1=1;

lcd_init();

lcd_pos(0,3);

print(m1);

}

}

基于单片机的电饭煲设计

控制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115 学生姓名马洪星 指导教师朱玲 成绩

单片机在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中的应 用 摘要 随着新科技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型智能化家电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而电饭煲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电,其功能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基于单片微处理器PICl6F872研制成功了YZ系列微电脑电饭煲智能控制器,阐述了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硬件电路。精度高、稳定性高、易操作是本系统的重要特性,中断嵌套是设计软件的难点,温度控制是本系统的重点。 关键词 PIC单片机智能电饭煲硬件分析 YZ系列微机电脑电饭煲系统,是应用美国著名芯片Microchip公司合作开发的新一代模糊、逻辑控制智能电饭煲。采用日本National模糊控制技术原理,能自动根据米饭量的多少。利用“煮饭专家”的工艺技术,对吸水、加热、沸腾、焖饭、膨胀、保温等六个阶段的工艺自动进行火力调节,从而煮出比一般电脑电饭煲更加松软可口的米饭同时拥有快速煮饭、精确煮饭、一小时粥汤、二小时粥汤、三小时粥汤保温以及预约定时煮饭等功能。本系统硬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软硬兼备,具有完善的控制功能和抗干扰能力。 一、工作电气图

图1工作电气图 二、工作原理 YZ系列微机电脑电饭煲控制器电路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单片机,电源及稳压电路,键盘输入电路,蜂鸣报警电路,LED显示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及加热控制电路。其中单片机控制采用PICl6F872封装,它能满足电饭煲的控制需要。电源及稳压电路由高压器、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键盘输入电路由K1、R13、K2、R14组成;即在A/D输入端键入键盘信号,蜂鸣报警电路由晶体管Q2、SP1及电阻R12组成;LED显示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7段数码管用于显示预置定时时问,另一部分是6个LED指示灯,用于显示煮饭、快煮、l小时粥汤、2小时粥汤、3小时粥汤及保温。温度检测电路十分简单,由偏置电阻R10、R1l 和热敏电阻RT1、KT2组成。控制器电路如图2所示 图2控制器电路框图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 课程设计成果报告 题目: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设计课程:计算机网络A 院(部):管理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1 设计目的 0 2 设计任务内容 0 3 网络爬虫程序总体设计 0 4 网络爬虫程序详细设计 0 4.1 设计环境和目标分析 0 4.1.1 设计环境 0 4.1.2 目标分析 (1) 4.2 爬虫运行流程分析 (1) 4.3 控制模块详细设计 (2) 4.3 爬虫模块详细设计 (2) 4.3.1 URL管理器设计 (2) 4.3.2 网页下载器设计 (2) 4.3.3 网页解析器设计 (2) 4.4数据输出器详细设计 (3) 5 调试与测试 (3) 5.1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5.2测试数据及结果显示 (4) 6 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 (4) 7 参考文献 (5) 8 附录1 网络爬虫程序设计代码 (5) 9 附录2 网络爬虫爬取的数据文档 (8)

1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学生进行对网络规划、管理及配置的能力或加深对网络协议体系结构的理解或提高网络编程能力; 3.提高学生进行技术总结和撰写说明书的能力。 2 设计任务内容 网络爬虫是从web中发现,下载以及存储内容,是搜索引擎的核心部分。传统爬虫从一个或若干初始网页的URL开始,获得初始网页上的URL,在抓取网页的过程中,不断从当前页面上抽取新的URL放入队列,直到满足系统的一定停止条件。 参照开放源码分析网络爬虫实现方法,给出设计方案,画出设计流程图。 选择自己熟悉的开发环境,实现网络爬虫抓取页面、从而形成结构化数据的基本功能,界面适当美化。给出软件测试结果。 3 网络爬虫程序总体设计 在本爬虫程序中共有三个模块: 1、爬虫调度端:启动爬虫,停止爬虫,监视爬虫的运行情况 2、爬虫模块:包含三个小模块,URL管理器、网页下载器、网页解析器。 (1)URL管理器:对需要爬取的URL和已经爬取过的URL进行管理,可以从URL 管理器中取出一个待爬取的URL,传递给网页下载器。 (2)网页下载器:网页下载器将URL指定的网页下载下来,存储成一个字符串,传递给网页解析器。 (3)网页解析器:网页解析器解析传递的字符串,解析器不仅可以解析出需要爬取的数据,而且还可以解析出每一个网页指向其他网页的URL,这些URL被解析出来会补充进URL管理器 3、数据输出模块:存储爬取的数据 4 网络爬虫程序详细设计 4.1 设计环境和目标分析 4.1.1 设计环境

三洋压力电饭煲控制规则、结构分析报告

三洋、东芝压力IH控制规则、结构分析总结报告 时间…2004年11月---2004年月 人员…研发中心----竞品及基础研究项目组 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饭煲烹饪过程中的节能、节时、口感、高营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微压力电脑电饭煲的发展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并已渐渐进入中国消费者家庭。目前国内生产压力电饭煲厂家仅有苏泊尔,其结构与传统压力锅相同,产品存在着大、笨、重等问题,功能设置与普通电饭煲相似,有煮饭、快煮、炖煮、煮粥、蒸蛋糕、保温等功能,部分型号产品还有电话远程控制功能。 前期,竞品及基础研究组对微压力电脑电饭煲结构、控制规则进行了研究分析,已掌握其结构特点及控制方法,与其他产品相比,压力电饭煲因其安全性的重要意义有其特殊性,因此对压力电饭煲的防堵安全性、结构强度设计要求、压力投入、维持、卸压等方面要求较高,竞品及基础研究项目组对同种结构的东芝RC-BC10KX(电磁线圈加热04年)、三洋ECJ-FK10(电磁线圈加热04年)、三洋ECJ10(电磁线圈加热03年)、象印NP-AA10(电磁线圈加热03年)四款压力电饭煲产品开展了结构特点及控制软件的研究工作 结论 经过近半个月的结构分析及实际煮饭、快煮、煮粥等功能测试,对03年、04年东芝、三洋、象印三款IH压力电饭煲功能进行控制软件分析与推测,再经过推测的验证测试,已基本掌握此三款压力电饭煲结构特点及煮饭、快煮、煮粥两种功能的控制方法,此次的研究工作,不仅对本公司微压力电饭煲产品开发提供了较充足的结构技术支持,还为电脑控制型压力电饭煲产品提供了可借鉴的软件控制宝贵经验。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研发中心竞品及基础研究组

电饭煲课程设计+程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年级班 一、设计题目 电饭煲控制器 二、主要内容 电饭煲控制器有预约功能,有烹饪大米饭、粥、保温、冷饭加热等功能 三、具体要求 1.具体功能 大米饭:当达到105°时,停止加热,并在15分钟后通过蜂鸣器提示用户。 粥:开始加热后,通过测温元件监视锅底温度,使锅底温度保持在99°~100.5°之间(100°时停止加热、99°时开始加热),此种状态持续20分钟,之后通过蜂鸣器提示用户过程结束。

保温:使锅底温度维持在50°~60°之间。 冷饭加热:锅底加热至100°,使锅底温度保持在99°~100.5°之间(100°时停止加热、99°时开始加热),此种状态持续5分钟,之后通过蜂鸣器提示用户过程结束。 2.定时 用户可以是电饭煲在预约时间(倒计时方式)开始工作,最长预约时长为12小时。 3.控制面板 四个发光管分别与大米饭、粥、保温、冷饭加热相对应,另一发光管用于区分工作与预约,两位数码管用于预约时间及倒计时。按键有:开始键、功能键、加键、减键。 四、进度安排 1、了解任务要求,确定具体方案 2、lcd12864液晶屏子程序设计 3、DS18B20温度传子程序感器设计 4、设计单片机按键功能程序 5、根据任务要求编写程序,设计按键电路

6、检验设计效果,完善功能 五、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 电饭煲控制器论文 六、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

摘要 电饭煲控制器有预约功能,有烹饪大米饭、粥、保温、冷饭加热等功能.。基于stc89c52单片机控制的电饭煲控制器,有lcd液晶屏显示和ds18b20温度检测功能,还有定时工作选择功能。 关键字:电饭煲温度控制 DS18B20 LCD12864 键盘按键

《.NET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NET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计算机1403 学号:1411640305 姓名:黄世增

一、实验名称 作者信息管理系统 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并加深“.NET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解“.NET程序设计”课程中重点讲解的https://www.360docs.net/doc/f09997506.html,技术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 2.培养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进行技术总结和撰写说明书的能力。 三、系统设计描述 实验设计内容: 本次实验设计的内容是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f09997506.html,技术为某出版社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作者信息管理系统。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登录该系统后,可以查看该社出版的各类书籍的作者的信息,并可以对作者信息进行各类查询,便于工作人员对作者信息进行管理。 系统数据库设计: 在SQL Server Express中为作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名为作者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并设计以下2张数据表: 1.系统管理员表 该表用来记录使用本系统的管理员的基本信息,包括管理员账户及密码。 【思考题】 (1)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中有若干个属性,若其中某一个属性(注

意是组)能唯一标识一条记录,该属性组就可以成为一个主键。 统管理员表中用户名应设为主键。 (2)用户名和密码都设为varchar字符型。 2.作者个人信息表 该表用来记录作者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编号、姓名、联系地址、电话、email。 【思考题】 (1)表中作者编号应设为主键。 (2)表中作者ID、电话号码和Email为nchar字符串型,姓名和联系人地址为nvarchar字符串型。 设计好数据库的两个表后,分别在两个表中输入数据,如下图所示:

美的电饭煲工作原理

美的MB—YCB30B/40B/50B系列电饭煲 工作原理 [日期:2006-06-22]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整机电路由电源板和M C U板构成,二块电路板通过电缆连接,分别固定在饭煲底部和侧面上。控制电路由电源电路、测温电路、加热执 行电路、M C U(微处理器)组成。 见图l,市电经T1降压,D1~D4整流,再经U1(7805)稳压,输出+5V工作电源。其中F t是热熔断器、ZNR是压敏电阻,起保护作用。 测温电路测量锅内温度变化,并转换成电压的变化,送至MCU。Rt1和Rt2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做温度传感器。R t l固定在锅底部,Rt2固定锅盖上。Rt的一端接入+5V电压,当锅内温度升高时,Rt阻值将变小,送入MCU的④脚P60和⑤脚P61的电压就增高。反之,Rt值变 大,电压降低。

加热执行电路接受MCU指令后,接通或切断电热盘电源,控制加热时间。当需要加热时,MCU26脚输出高电平,Q1导通,继电器K吸合,接通电热盘电源,电热盘加热。反之,M C U输出低电平,Q1截止,K释放,电热盘停止加热。

MCU电路见图3, 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显示工作状态。U2(T M P87P809N)是MCU 8位单片机,内

含256B y t e(字节)R O M,8K Byte ROM,4路8位A/D转换器,22个I/O接口,2个16位多功能定时器。U3是(KIA7309)是电压柃洲及低电平复位芯片,外形像一只塑封三极管。U3接在u2的27脚复位端,接通电源时,U3输出端输出约O.4V低电平,使U2复位。U2①②脚外接4M陶瓷谐振器,与U2内电路共同构成时钟振荡器。 接通电源时u2复位,23脚输出低电平,L E D l亮(精煮指示),19脚交替输出高低电平,L E D8闪亮(开始指示),进入待机状态。此时M C U可接受功能选择键(S W l)或定时选择键(S W4或 S W5)的输入信号,并输出对应的显示信号。当按动开始键(S w3)时,M C U不断检测锅内温度,控制加热时间,直至结束。

网络程序设计实验报告-Winsock编程接口实验

网络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Winsock编程接口实验 实验类型:____验证型实验_____ 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 _______ 实验日期2013 年 3 月29 日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掌握Winsock的启动和初始化; ●掌握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信息查询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设计 由实验内容可以知道: 1、编写程序能同时实现对多个域名的解析。比如在控制台输入:getip https://www.360docs.net/doc/f0999750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f09997506.html,,能输出https://www.360docs.net/doc/f09997506.html,和https://www.360docs.net/doc/f09997506.html,对应的IP地址列表。 2、编写程序获取并输出本地主机的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MAC 地址。 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信息查询函数的基本知识gethostbyname()返回对应于给定主机名的包含主机名字和地址信息的hostent结构指针。结构的声明与gethostaddr()中一致。 之后要根据内容画出函数流程图

三、实验过程(包含实验结果) 1.在实验过程中调用GetAdaptersInfo()时,出现了undeclared identifier的报错,原因是没有包含其头文件,之后进行一些修改解决了问题. 2.实验结果 3.选择查看本机信息 四、讨论与分析 1.Winsock初始化的作用是什么? 答:使用winsock初始化可加载winsock编程的动态链接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设计参考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City Colleg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课程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二级减速器设计 指导教师:王忠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04 姓名:张乐天 学号:201040255 日期:2012年7月 摘要 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形式。它由齿轮、

轴、轴承及箱体组成的齿轮减速器,用于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效率高、寿命长、维护简便,因而应用极为广泛。 本设计讲述了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过程。首先进行了传动方案的评述,选择齿轮减速器作为传动装置,然后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包括选择电动机、设计齿轮传动、轴的结构设计、选择并验算滚动轴承、选择并验算联轴器、校核平键联接、选择齿轮传动和轴承的润滑方式九部分内容)。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设计,完成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关键词:齿轮啮合轴传动传动比传动效率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4) 二、动力机的选择 (5)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 四、传动件设计计算(齿轮) (7) 五、轴的设计.......... .......... .......... ........... .. .. . (16) 六、滚动轴承的计算 (23) 七、连结的选择和计算 (25) 八、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及密封装置的选择 (26) 九、箱体及其附件的结构设计 (26) 十、设计总结 (27) 十一、参考资料 (28)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任务书——电脑时钟(带定时启闹功能) 一、课程设计题目: 电脑时钟的设计与制作 二、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制作的电脑时钟具有以下功能: 1.自动计时,由6位LED显示器显示时、分和秒; 2.具备校准功能,可以直接由0-9数字键设置当前时间; 3.具备定时启闹功能。 三、设计任务概述: 通过设计一个电脑时钟,掌握Protel 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线路图的方法,掌握使用Dais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控制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任务涉及的知识面包括MCS-51汇编程序语言、MCS-51 单片机I/O 应用、中断与定时器应用、人机接口应用技术等。 四、工作计划及安排: ①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学习汇编语言、单片机的功能程序设计(3 天) ②方案设计、使用Protel 设计和绘制电脑时钟的硬件原理图(2 天) ③电脑时钟控制程序设计和调试(4 天) ④撰写实习报告(1 天)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设计结果占40 %;实习报告占40%;平时抽查(含半小时抽查):20%; 课程程设计的成绩可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考勤:迟到扣5 分/次,旷课扣10 分/次

设计说明书目录 0、前言 单片机的应用介绍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总体设计 2.1、总体方案 2.1.1、计时方案 2.1.2、键盘/显示方案 2.2、硬件总体设计 2.2.1、系统组成方案 2.2.2、扩展单元编址 2.2.3、键盘、显示功能的定义 2.3、软件总体设计 2.3.1、存储单元的分配、标志位的定义 2.3.2、主程序框图及清单(带有注释) 3、硬件设计 本系统所选用的各种芯片的功能、引脚、相应的命令控制字格式等。 4、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的框图及程序清单(带有注释) 5、总结 课程设计的收获、体会以及对本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6、参考文献 7、系统原理图 A3图纸绘制 摘要:用8051单片机CPU及接口电路设计电压检测报警系统并实现。包括企划,设计,运行.调试等过程。用到8051,8255两种芯片。 前言

java网络编程课程设计终极版

枣庄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UDP的聊天系统 小组成员:谭德鹏、崔浩、王珂、李洪康 成员学号:201212120221、201212120202 201212120224、201212120209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2012级本2班 课程:Java网络编程 指导教师:吕加国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5年4 月----2015年6 月 枣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制 2015年4 月15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任务:运用JDK和Eclipse开发环境,完成一个聊天或通讯系统的设计,初步掌握利用Java语言和JDK开发网络通信程序的基本方法。 具体要求: 1、需求分析:根据自己的选题,绘制用例图、功能结构图等。 2、系统设计:合理划分系统的功能结构,写清楚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3、详细设计:根据自己选题的业务逻辑,完成系统的界面设计、代码设计。 4、设计小结:总结课程设计的过程、体会及建议。 6、其他:参考文献等。 指导教师签字:吕加国日期: 2015-11-10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2015-1-10

课程设计所需软件、硬件等 ?硬件环境:Iterl(R) Core(TM)2 Duo CPU,主频2.31GHz;内存3G; 硬盘320G以上;1024×768显示分辨率 ?软件环境: JDK XXX、Eclipse XXX 课程设计进度计划 起至日期工作内容备注 6月10日~6月20日 我们小组根据所选的题目以及在这学期所学的软件工程的知识,严格按照软件生产的流程(使用的是瀑布模型)来完成此作品,小组成员各职其所,都完成了预期所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资料索引 序号文献、资料名称编著者出版单位[1]《Java网络编程基础》(第2版).作者:朱喜福戴舒樽王晓勇

网络编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TCP Socket API程序设计 一、预备知识 1.网络编程基本概念 网络上的计算机间的通讯,实质上是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程序之间的通讯。在互联网中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主机,在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主机上不同进程,即使用(IP地址,端口号)二元组。 套接字(Socket)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通信时一个网络程序将要传输的一段信息写入它所在主机的Socket中,该Socket通过与网络接口卡相连的传输介质将这段信息发送到另一台主机的Socket中,以供其他程序使用。 图1-1 TCP通信流程 2.TCP通信流程 TCP程序是面向连接的,程序运行后,服务器一直处于监听状态,客户端与

服务器通信之前必须首先发起连接请求,由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在双方之间建立连接后才可以互相通信。 二、实验目的 1.了解Winsock API编程原理; 2.掌握TCP Socket程序的编写; 3.了解C/S模式的特点; 4.学会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任务 使用Winsock API相关类实现TCP Socket通信程序,并能成功运行。 四、实验环境及工具 1. Windows2000/XP/7 2. Visual C++开发平台 3. Visual Studio2010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参照《Visual C++网络编程教程》书中81页,TCP Socket API程序设计。 连接: void CChatClientDlg::OnConnect() { WSADATA wsd; //WSADATA结构 WSAStartup(MAKEWORD(2,2),&wsd); //加载协议,使用Winsock 2.2版 m_clien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创建流式套接字 //服务器地址 sockaddr_in serveraddr; UpdateData(); if(ServerIP.IsBlank()) { AfxMessageBox("请指定服务器IP!"); return; } if(sPort.IsEmpty()) { AfxMessageBox("请指定端口!"); return; }

机械课程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QINGGONG COLLEGE,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4) 二、减速器总体方案设计 (5) 2.1传动方案的拟定 (5) 2.2电动机的选择 (5)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5) (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5) (3)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5) (4)确定电动机型号 (5) 2.3传动比的分配 (6) 2.4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6) 三、V带传动的设计 (8) 3.1确定设计计算功率P d (8) 3.2选择带的型号 (8) 3.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 d1、d d2 (8) (1)选择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 (8) (2)验算带速 (8) (3)计算大带轮基准直径d d2 (8) (4)确定中心矩a及带的基准长度L d0 (9) (5)验算小带轮包角 1 (9) (6)确定V带的根数 (9) (7)确定带的初拉力F0 (10)

(10)计算带的轴压力F Q (10) 四、齿轮的设计计算及结构说明 (10) 4.1选择齿轮材料 (10) 4.2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0) 4.3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和计算几何尺寸 (11) 4.4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2) 4.5计算齿轮的圆周速度及确定精度等级 (12) 五、轴的设计计算及校 (13) 5.1输入轴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13) (1)根据工作要求选择材料 (13) (2)按扭矩初算轴的最小直径 (13) (3)轴的结构设计 (13) (4)轴的强度校核 (15) 5.2输出轴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19) (1)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材料 (19) (2)按扭矩粗算的最小直径 (19) (3)轴的结构设计 (20) (4)轴的强度校核 (21) 六、滚动轴承的校核 (26) 6.1 输入轴滚动轴承寿命校核 (26) 6.2输出轴滚动轴承寿命校核 (27) 七、键的选择与校核 (28)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单片机与80C51单片机 摘要 单片机作为一种特殊的微型计算机,与我们常用的个人计算机不同,其只包含一个电路芯片,但是它却包含了CPU,内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是微型计算机的功能部件的集成体。单片机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的产物。软件即指根据单片机应满足的功能编写的汇编程序。对具体的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就应包含对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单片机中较为典型的是80C51,它是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的典型产品之一。通过对其硬件和指令系统的介绍,了解其是怎样工作的,以及他的工作特点。 关键词:单片机,单片机系统,80C51单片机

Abstract SCM as a special miniature computer, and we used a personal computer, it contains only one circuit chip, but it contains a CPU, memory, input and output interfaces, is the function of the microcomputer component integration. SCM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SCM software refers to the function of compilation. On the specific MCU system design should include the desig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s is the more typical of 80C51, it is by American Intel company MCS-51 production of typical products of. Through the hardware and the instruc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which is to understand how to work, as well as the hallmark of his work. Key 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80C51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局域网多人聊天室 班级:0991132 学号:1099113202 姓名:赵燃 指导教师:宋毅、王家宁、徐红梅、姚璐 周期:一周 成绩: 2011年12 月23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网络高级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计是学习该课程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vc++语言进行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面向对象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任务:局域网多人聊天室 该程序实现局域网内的聊天功能,包括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两部分。 客户端程序:可连接到服务器,并将消息发送到服务器端和接受服务器端发送来的信息。 服务器端程序:可将消息发送到客户端和接受客户端发送来的消息。 (二)题目要求 该系统要求完成聊天室的全过程,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两大部分的编程及其连接。服务器端聊天程序负责接收和发送来自客户端的聊天信息,客户端聊天程序负责建立和维护与服务器端的连接,想服务器发送本客户的聊天内容。系统采用VISUAL C++语言程序设计编程实现。并且按要求编写程序设计报告书,能正确编写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技术文档。 二、设计正文 1系统分析 (1)服务器聊天程序要在待定的端口上等待来自聊天客户的连接请求,并且需要维护一个客户连接表,以记录所有成功的连接。 (2)服务器聊天程序要及时接受从各个聊天客户发送过来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转发到一个或多个客户连接。对于公共聊天室,服务器将把接受到的信息除源端外的所有客户发送过去。 (3)服务器还要监控这些连接的状态。在客户主动离开或发生故障时从列表删除相应的表项,并及时更新连接表。 2功能详细描述及框图 用户首先启动客户端,登陆服务器并向服务器发送信息,启动服务器,服务器等待客户要求并向客户反馈在线用户信息,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信息,服务器处理用户的数据,然后用户开始聊天,客户端的聊天分为对群聊天和私聊的信息,该信息应通过程序控制分别进行处理。

带式运输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姓名: 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2003 学号:03150117 指导教师:冯永健 2006年6月29日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用于卷扬机传动装置中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轻微震动,单向运转,在室内常温下长期连续工作。卷筒直径D=500mm,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10000N, 卷筒效率 5 η=0.96,运输带速度0.3/v m s =,电源380V ,三相交流.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 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 三.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型结果,电压380V ,Y 型。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 W d a P P = η KW 1000 W FV P = KW 所以 1000d a FV P = η KW 由电动机到运输带的传动总功率为 1a 422345 η=η?η?η?η?η

1 η—带传动效率:0.96 2η—每对轴承的传动效率:0.99 3η—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0.96 4 η—联轴器的传动效率:0.99 5 η—卷筒的传动效率:0.96 则:4210.960.990.960.990.960.79a 422345η=η?η?η?η?η=????= 所以 94650.3 3.8100010000.81d a FV p η= ?==?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的工作转速为 601000 6010000.3 11.46 500V n D ???= = =∏∏?r/min 查指导书第7页表1:取V 带传动的传动比2i =~4带;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840i =~减速器,所以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16160i =~总,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是: n n i =?=(16~160)?11.46=183~1834总 卷筒电机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方案如下: 方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KW 同步转速 r/min 额定转速 r/min 重量 N 总传动比 1 Y112M- 2 4 1500 1440 470 125.65 2 Y132M1-6 4 1000 960 730 83.77 3 Y160M1-8 4 750 720 1180 62.83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二方案比较适合。因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1-6,其主要参数如下;

电饭煲的运输包装系统设计

JIU JIANG UNIVERSITY 题目电饭煲的运输包装系统设计 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工程技术(包装材料与工程) 二零一四年五月

目录 1 绪论 (2) 1.1产品的简介 (2) 1.2国内外运输包装现状分析 (2) 1.3该设计的意义 (2) 1.4设计的主要内容 (3) 2 流通环境分析 (3) 2.1产品的流通区间 (3) 2.2产品的主要运输方式 (3) 2.3产品特性分析 (4) 3 缓冲包装材料 (4) 3.1产品的脆值 (4) 3.2内包装设计 (5) 3.3缓冲包装材料选择分析 (6) 3.4缓冲材料性能比较 (7) 4 产品运输包装的缓冲设计 (7) 4.1缓冲衬垫基本尺寸计算 (7) 4.2缓冲衬垫的校核 (8) 4.3缓冲衬垫的结构设计 (9) 5 产品的外包装箱设计 (10) 5.1瓦楞纸箱的箱型造配 (10) 5.2内尺寸的计算 (11) 5.3制造尺寸的计算 (12) 5.4外尺寸的计算 (13) 5.5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 (14) 6 纸箱的结构及装潢设计 (15) 6.1纸箱平面展开图 (15) 6.2装潢效果图 (16) 6.3内装物 (16) 6.4纸箱设计印刷标志 (17) 6.5包装箱的封接 (17)

7 总结 (18) 参考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电饭煲的特性分析确定流通环境的动力学指标并根据相关资料的查阅确定了产品脆值选择缓冲材料,从而设计衬垫用量以及外包装箱,制造包装样品并进行试验来检测包装件。 关键词:缓冲设计、包装测试、显示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ound, dynamic index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and determine the fragility of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ata, selection of buffer material, thus design liner dosage and outer packing box,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sample, test to detect performance package, achieves the optimized design the purpose Key words: buffer design ,packaging test, host.

网络编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Windows网络编程 设计题目:基于JA V A网络聊天室设计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12级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2015年6月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需求分析 (1) 1.1需求分析 (1) 1.2系统简介 (2) 2. 系统开发技术 (2)

2.1 JAVA网络编程技术 (2) 2.2 Socket套接字 (3) 2.3 TCP三次握手 (3) 3. 系统总框图与功能分析 (4) 3.1系统总框图 (4) 3.2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5) 4. 系统模块代码设计与分析 (6) 4.1系统流程分析 (6) 4.2类的设计与分析 (7) 4.3客户端模块部分代码 (7) 4.4服务器端模块部分代码: (9) 5.系统测试 (11) 6. 总结 (13) 7.成员分工 (13) 参考文献: (14)

网络聊天室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日常工作之中。在程序设计领域,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正在逐步代替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技术,成为计算机应用设计开发的主流,对于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的沟通和交流,聊天室是人们最常见、最直接的交流的方式。本聊天系统以聊天交流为主,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借助网络进行人际交往的平台,也是网络与现实最贴近的实用型应用。本文所介绍的网络聊天系统是基于JAVA应用程序开发设计的,其主要特性是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执行、安全、体系结构中立、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以及动态性。 关键词:局域网、聊天室、JAVA、Socket、WindowsSocket 引言:目前,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得到了普及和飞速的发展,Windows下的网络程序越来越显得重要。利用TCP/IP协议提供的编程接口———Socket(套接字)可以开发出TCP/IP应用程序。正确的使用WindowsSocket,就可使得不同地址下的进程得以在Windows 环境下顺利进行各种网络通信,因此研究WinSock更有意义。而基于TCP/IP协议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程序是通过客户机/服务器(C/S)作用方式模式在网络(应用)编程界面实现的。本次实验采用java语言设计一个基于C/S模式的TCP网络通讯程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1.需求分析 1.1需求分析 根据当前网络的需求,网络聊天越来越受到各种网民所青睐。因此开发网络聊天是相当有必要,而且在网站内增加聊天功能,它不仅可以提高网站的访问量,同时可以留着访客,更重要的是让访客透过聊天室实时的互相交流。而小组成员也都学习过JAVA 语言,对网络编程也较有兴趣,为了更好的考验自己对JAVA语言的掌握程度,小组成

电饭煲设计说明书.

摘要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家用电器,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等多种操作功能。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热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是设计一个微机控制电饭煲的系统智能电饭煲主要由电源部分和控制电路组成,电源部分为220V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和整流桥后变为一定幅值的直流电,再经过稳压芯片LM7805,输出为+5V的直流电,作为单片机控制部分的电源,控制部分的控制方法大致为:用户按下启动键之后,系统设置一定的加热时间,本系统的加热时间是10分钟,当加热时间到达10分钟或当电热盘温度达到预定的警报限制的要求后,由蜂鸣器和二极管组成的报警系统开始报警,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人员切断电流,系统自动将继电器的开关打开,以切断电热盘的电源,关键词:单片机电饭煲定时报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 设计任务 (3) 1.2 设计思路 (3) 第二章硬件部分介绍 (5) 2.1 单片机介绍 (5) 2.2 电源电路 (6) 2.3 液晶显示电路 (7) 2.4 温度检测部分 (10) 2.5 光电隔离电路 (12) 2.6 继电器控制电路 (13) 2.7 其他硬件部分介绍 (15) 第三章程序设计 (17) 3.1 LCD显示定时时间程序简介 (17) 3.2 DS18B20程序 (20) 3.3其他程序 (23)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一章概述 1.1 设计任务 微机控制电饭煲系统的设计任务如下: 1.人工操作启动,键盘应设置加热,停止,时间+,时间-选择等 2.加热10分钟,可以用液晶显示屏来显示加热时间。 3.加热完成后报警,通过温度传感器或定时器判断加热是否完成,如果完成,单片机发出信号,控制蜂鸣器响。 4.自动或人工切断电流,一旦加热完成,除了报警之外,还应该在一定时间之后切断加热电流,确保电饭煲设备以及其他事物的安全,避免因为电流引起火灾。 1.2 设计思路 智能电饭煲主要由电源部分和控制电路组成,电源部分由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再通过整流桥变为直流电,作为稳压芯片7805的输入,7805的输出为5V的直流电,为单片机系统提供电源,控制部分的控制方法大致为:用户按下启动键之后,系统自动设定加热时间,本系统的加热时间是10分钟,当加热时间到达10分钟或当电热盘温度达到预定的警报限制的要求后,继电器的开关打开,以切断电热盘的电源,同时单片机系统中的蜂鸣器响来达到报警的功能,当下降到一定的温度范围后通电加热,闭合继电器。以使电热盘始终保持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除此之外,对任务书中做出一点改进,即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加时间或者减时间,每按一次改变时间按键,时间减少或增加1分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协议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学生在TCP/IP协议和LAN、W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网络构建、网络日常维护以及网络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运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流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格式要求及须知: (1)使用学院网站的课程设计模版,要求格式美观,字体及编号要求见表1。 表1 字体及编号要求

(2)参考文献:参考课本的参考文献格式(附录C)。但编号换成[1]、[2]……(3)附录:课程设计中的代码或得到的数据包等数据将作为该设计附件或附录,题目需要但没有的相应代码及数据包文件的将记整组不及格,需要重做。 (4)成绩记录:该设计成绩将记录到教务处成绩管理系统中。 (5)打印:经审查(发邮件到指导老师处或当面交流修改)后,方可打印、存档。打印后递送到指导老师的信箱。 (6)如发现两组设计雷同或抄袭互联网,该组重做! 二、任务完成形式: 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作品(需要验收)。 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对于第二类题目为仿真文件)。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内容包括: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设计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40个小时。以下仅供参考: 1. 原理知识 4小时 2. 程序设计技术 4小时 3. 开发环境与程序调试环境 4小时 4. 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8小时

算法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姓名:王 学号:20100034 班级:软件工程00 班 指导教师:王会青 成绩: 2010年 6 月 实验一.构造可以使n 个城市连接的最小生成树 专业:__软件工程___ 班级:__软件姓名:_王___ 学号:_20100034 完成日期:_2010/6/26 ________ 一、【问题描述】给定一个地区的n 个城市间的距离网,用Prim 算法或Kruskal 算法建立最小生成树,并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代价。 1 城市间的道路网采用邻接矩阵表示,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定义采用课本中给出的定义,若两个城市之间不存在道

路,则将相应边的权值设为自己定义的无穷大值。 2 显示出城市间道路网的邻接矩阵。 3 最小生成树中包括的边及其权值,并显示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总代价。 4 输入城市数、道路数→输入城市名→输入道路信息→执行Kruskal 算法→执行Prim 算法→输出最小生成树 二、【问题分析】 1. 抽象数据类型结构体数组的定义: #ifnd ef ADJACENCYMATRIXED// 防止该头文件被重复引用 #define ADJACENCYMATRIXED // 而引起的数据重复定义 #define INFINITY 32767 // 最大值∞ #define MAX_VERTEX_NUM 20 // 最大顶点个数 typedef int VRType; // 权值,即边的值 typedef char InfoType; // 附加信息的类型,后面使用时会定义成一个指针 typedef char VertexType[MAX_VERTEX_NUM]; // 顶点类型 typedef enum {DG=1, DN, UDG, UDN} GraphKind; //{ 有向图,有向网,无向图,无向网} typedef struct ArcCell { VRType adj; //VRType 是顶点关系类型。对无权图,用1 或0 表示相邻否;对带权图,则为权值类型。 InfoType*info; // 该弧关系信息的指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