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率的探讨

对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率的探讨
对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率的探讨

电厂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电厂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1.正平衡供电煤耗: 供电煤耗=标煤量/供电量 =标煤量/(发电量-厂用电量) 标煤量=原煤量×(入炉低位热值/标煤热值) 反平衡供电煤耗 供电煤耗=热耗率/(×锅炉效率×管道效率)/(1-厂用电率) 2、生产厂用电率 生产厂用电率是指发电厂为发电所耗用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3、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4.锅炉效率 % 锅炉总有效利用热量占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燃料的输入热量的百分比。分正反平衡两种计算方法,一般火电厂采用反平衡计算法,我厂#9、10机组设计锅炉效率%,实际运行在91%左右,锅炉效率1个百分点影响机组煤耗约3.5 g/ 5.排烟温度℃ 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升高约5℃影响煤耗1g/ 6.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 α分别为空气预热器出口、进口处烟气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计算方法:21/(21-该处的氧量) 空预器漏风对锅炉效率影响较小,它主要影响吸、送风机电耗 7.飞灰可燃物 % 飞灰1个百分点影响煤耗1.3 g/

8.制粉单耗(kWh/吨原煤) 指制粉系统(磨煤机、排粉机、一次风机、给煤机、给粉机等)每磨制1吨原煤所 消耗的电量。 制粉单耗=制粉系统耗电量/入炉原煤量 9.制粉耗电率 % 指统计期内制粉系统消耗的电量占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 10、送、引风机单耗(kWh/吨汽) 指锅炉产生每吨蒸汽送、引风机消耗的电量。 送、引风机单耗=送、引风机耗电量/∑锅炉增发量 送、引风机耗电率=送、引风机耗电量/∑发电量×100 11、一次风机单耗(kWh/吨煤) 一次风机单耗=一次风机耗电量/∑入炉煤量 12、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 kj/kWh 是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一千瓦时电量耗用的热量。它反映汽轮发电机组热力循环的完善程度,是考核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一次中间再热汽轮机的热耗率计算公式: 13、真空度 % 真空度降低1个百分点大约影响热耗率的1%,约3 g/ 14、凝汽器端差℃ 端差增大1℃约影响真空,煤耗1 g/。 15.凝结水过冷度℃ 凝结水过冷使循环水带走过多的热量,反而使机组的经济性降低。正常运行时过冷度 一般为-1 ℃ 过冷度=排汽温度-凝结水温 16、循环水温升℃

降低厂用电率办法及措施

2015年降低厂用电率的办法及措施 1、组织措施 1.1、加强节能管理 成立节能降耗组织机构,发挥节能监督作用。节能降耗专工认真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坚持月分析、月总结办法,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对策; 1.2、制定目标,落实责任 严格执行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指标细化分解到部门、专业、班组和员工。对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实行“谁影响、谁负责、谁未按期落实完成、考核谁”的原则;对提升并优化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实行“谁提出、谁完成,奖励谁”的原则。将经济指标的好坏纳入考核机制,督促各级人员各尽其责,切实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1.3、积极推进小指标活动,优化运行方式 积极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提高员工经济调整参数的积极性,要求员工懂调整、能调整、勤调整,力争机组初终参数压红线运行。加强各值小指标调整技术交流,通过小指标竞赛活动,逐步提升机组经济指标运行水平; 1.4、积极开展技措、技改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攻克节能技术难题 为使节能工作上一个台阶,可通过收集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号召全员积极参与,对于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节能技术

难题,集思广益,通过收资、讨论、技术交流等方法,逐一攻克。提高全员节能意识,提高全员技术水平,使节能工作取得实效; 1.5、积极开展节能评价工作,实行节能规范管理 认真开展节能评价工作,规范节能管理流程,完善节能管理制度,细化节能各项措施,督促节能项目的实施和检查,对完成的措施进行节能效果评价,实行闭环管理,通过节能评价工作平台,挖潜增效、提升指标; 1.6、加强非生产用电管理 制定《非生产用电管理办法》,加强非生产用电的管理与监督,倡导节能意识,办公、生活场所等电气设备做到人走关停,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将非生产用电的管理纳入考核机制,实行定额使用; 1.7、努力提高机组负荷率 机组负荷率与发电厂用电率存正比关系,机组负荷率越高,发电厂用电率越低;同时机组调停次数越少,发电厂用电率越低。充分与电力公司沟通并协调,提高发电量计划,同时要求运行人员多带负荷上限,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厂用电率; 1.8、整治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率,有效降低厂用电率

发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发电煤耗 b f 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f = B b /W f×106 (1) 式中: b f——发电煤耗,g/(kW?h); 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 W f——发电量,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 b = B h-B kc (2)

式中: B b——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 B h——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 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 B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 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 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 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 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 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ηdc 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 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 f×100 (3) 式中: ηdc——全厂热效率,%; 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 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火力发电厂项目设计知识

火力发电厂项目设计知识 火力发电厂设计(fossil一fired power plant engineering and design)建设火力发电厂必须进行的前期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概念设计)和工程建设实施阶级的施工图设计。设计工作是电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起着关键的作用。设计租序中国现行大、中型火电厂的基本建设程序是: 主管机关先委托有资格的设计机构进行厂址选择、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主管机关会同有关专业部门审查批准后由主管机关上报项目建议书,向国家计划部门申请立项。然后设计部门 受代行业主职能的单位委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待审查批准后,由项目法人按规定通过主 管机关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具体阐明电厂厂址的条件,工程规模,机组容量,燃煤供应、 运输方式,环境保护等主要原则,以及资金来源、投资额、上网电价等要点,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或国务院审查批准。与此同时,环境影响报告书需经国家环保局批准。 设计部门根据上述批准的文件开展初步设计,并决定工程项目的各项具体技术方案,经项目法 人(或其委托单位)批准后,再进行施工图设计。 国际上对火电厂建设程序及阶段的划分,各国规定不尽相同,大体与上述内容相近,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有的是概念设计或基本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三个阶段。 设计机构火电厂的设计机构,一般有三种形式,即: ?由独立的电力工程咨询公司负责设计; ?由制造厂附设的电力设计机构负责设计; ?由业主设置的电力设计机构自行负责设计。 一般由项目法人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设计机构。发达国家多采用独立的工程咨询公司的形式,由业主委托这方面有经验的公司负责设计。实力较强的工程咨询公司,还可承担设备采购、施工管理、调试投产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工作。具备成套供应火电设备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制造厂,可以投标承担设计、施工、调试、投产任务,以“交钥匙”的方式负责整个电厂的设计、建设; 承包工程时一般由业主事先委托工程咨询公司完成可行性研究,并提供厂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 条件。 大型电力企业,有时也拥有本公司的火电设计部门,如法国电力公司(Eleetrieite de Franee,EDF)旧本东京电力公司(Tokyo Eleetrie Powe:eompany, TEPCO)等,由于公司规模庞大,建设 任务多,火电设计机构可根据公司的需要和建设标准,进行电厂的概念设计,并审定和汇总各 专业制造厂提供的施工图。 中国的火电厂设计,在1997年以前由国家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下属六个大区电力设计院, 及省、市电力局的电力设计院负责。从1998年起,随着电力部的撤销,电力设计院改属国家电力公司和省、市电力公司,成为企业单位。电力设计院今后将向独立的工程咨询公司发展,强 调“客观、公正、科学、可靠”和为业主服务,同时也为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服务。它的业务范围,也将发展到与发达国家的工程咨询公司相同。设计阶段和内容深度设计内容按设计阶段划分,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 可行性研究一般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热电厂供热及供电标煤耗率计算

热电厂供热及供电标煤耗率计算 是热电企业财务统计、成本计算、审核审计工作的前提。当前各热电企业,在数据交流和上报时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计算公式不尽相同,致使同样的原始资料数据,计算结果可能不一致,或者会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错误。这种情况使我们无法正确进行财务评价,也无法对热电成本正确性进行评价。 现有关于供热、供电标煤耗率计算主要取自浙江省标准“热电厂煤耗和厂用电率计算方法”(浙江省标准计量局发布 1991年12月20日实施),在这以后,国家已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文件和计算公式,例如: 国家四部委急计基础[2000]1268号文; 2001年1月11日三部委发布的“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最近发布的文件与前述“省标”对某些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现将计算中可能遇到问题及对这些公式理解提出一些看法,供热电行业有关同仁参考与研究。 二.对供热及供电标准煤耗率计算方法理解: 1.浙江省标准局1991年发布的“热电厂煤耗和厂用电率计算方法”(以下简称“煤耗计算”与同时发布的“小型热电厂成本计算方法”(以下简称“成本计算”)是当时同时发布,又必须同时应用的2个标准,后者的“成本计算”必须应用前者的“煤耗计算”数据,因此,前者是成本计算的前提。 2.对供热标煤耗率br的理解: “煤耗计算”中公式 (9)中 br=Br/Qr×103 其中: br 供热标煤耗率kg/GJ

Br 供热耗标煤量t Qr 对外总供热量GJ 上式中Br;Qr的计算如下: Br=Bb·αr αr=Qr/Qh 其中: Qh 为锅炉总产汽热量GJ 其中一部分通过汽轮机或通过减温减压器对外供热, 另一部分通过汽轮发电机发电。 αr 为供热比,表示对外供热占总锅炉产汽热量百分比。 Bb为热电厂总耗标煤量, 以上这个公式br仅考虑了总耗煤量的一次分摊,而厂用电量,没有考虑进去。标准“成本计算”在计算供热燃料费用的成本时,又加入了供热厂用电所需燃料费,这个又称为二次分滩,所以原标准“成本计算”中是考虑了二次分摊,但供热标煤耗率br没有考虑二次分摊。2001年三部委发布的“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已在这个br计算公式中考虑了二次分摊。 公式如下: brp=34.12/ηgLηgd+εrbdp (书中公式17-20) 其中: brp 全厂年平均供热标准煤耗率kg/GJ ηgL 锅炉效率% ηgd 管道效率%

降低厂用电率办法及措施

降低厂用电率办法及措 施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2015年降低厂用电率的办法及措施 1、组织措施 1.1、加强节能管理 成立节能降耗组织机构,发挥节能监督作用。节能降耗专工认真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坚持月分析、月总结办法,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对策; 1.2、制定目标,落实责任 严格执行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指标细化分解到部门、专业、班组和员工。对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实行“谁影响、谁负责、谁未按期落实完成、考核谁”的原则;对提升并优化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实行“谁提出、谁完成,奖励谁”的原则。将经济指标的好坏纳入考核机制,督促各级人员各尽其责,切实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1.3、积极推进小指标活动,优化运行方式 积极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提高员工经济调整参数的积极性,要求员工懂调整、能调整、勤调整,力争机组初终参数压红线运行。加强各值小指标调整技术交流,通过小指标竞赛活动,逐步提升机组经济指标运行水平; 1.4、积极开展技措、技改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攻克节能技术难题 为使节能工作上一个台阶,可通过收集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号召全员积极参与,对于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节能技术难题,集思广益,通过收资、讨论、技术交流等方法,逐一攻克。提高全员节能意识,提高全员技术水平,使节能工作取得实效; 1.5、积极开展节能评价工作,实行节能规范管理

认真开展节能评价工作,规范节能管理流程,完善节能管理制度,细化节能各项措施,督促节能项目的实施和检查,对完成的措施进行节能效果评价,实行闭环管理,通过节能评价工作平台,挖潜增效、提升指标; 1.6、加强非生产用电管理 制定《非生产用电管理办法》,加强非生产用电的管理与监督,倡导节能意识,办公、生活场所等电气设备做到人走关停,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将非生产用电的管理纳入考核机制,实行定额使用; 1.7、努力提高机组负荷率 机组负荷率与发电厂用电率存正比关系,机组负荷率越高,发电厂用电率越低;同时机组调停次数越少,发电厂用电率越低。充分与电力公司沟通并协调,提高发电量计划,同时要求运行人员多带负荷上限,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厂用电率; 1.8、整治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率,有效降低厂用电率 根据机组运行情况,跟踪好设备、了解设备的性能,提高辅机出力。通过各类大小修,进行有计划的设备整治及节能改造,通过检修及技改逐步降低机组厂用电率; 2、技术措施 2.1、生产运行调整 2.1.1、由生技处制定机组启动单风机运行方案,每次启动机组时执行此方案,可节约启动机组过程中厂用电耗。估算每次启动机组可节约厂用电14280千瓦时;

厂用电率

电厂建设技术经济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厂用电率、汽机热耗、锅炉效率、发电机效率、变压器损耗等,这些指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厂长期运行的经济效益。控制和减少消耗在电厂内部的能量。就增加了电厂输出的能量。现在国内外电厂已在逐步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下面仅就厂用电率谈一些看法。 厂用电率是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我国电力行业一般认为是发电厂电力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百分比。厂用电量包括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动机、照明、采暖通风以及其它控制、保护装置等所耗用的电能,不包括非发电(如机修厂、基本建设、大修理后试运转以及食堂、宿舍、办公室、道路照明等)用电。 近年来,我国电厂向大装机容量发展,厂用电率有所降低,这也是大机组效益好的一个体现。现在相同装机容量的机组的情况与过去比较是有变化的,厂用电率随着电厂自动控制水平提高而使机组运行状态逐步趋于合理。同时,设备性能的改善,设计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电厂厂用电率也有所降低。 2.3国内外电厂过去对厂用电的要求 胜利发电厂2×210MW发电机组工程(1987年开始建设)在设计中提出厂用电率是8.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标的发展,业主对厂用电率是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认识有了提高,国内外业主有了新的要求。从下面的叙述可以看到,现在业主不仅提出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还提出对超标者给予严厉的经济制裁的要求,表现出对厂用电率的极大重视。 电厂本身是用电大户,业主应该对厂用电率给予重视。现在国内外用户对厂用电率(厂用电量)超过标准就罚款的做法是正确的,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情况

下,更是有必要的。承包电厂建设的单位在这个问题上首当其冲。此外,还要靠设计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制造厂、安装单位、运用单位共同努力,共同把关,厂用电率才会降低,电厂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才会从计划变成现实。 设计规程应适应市场要求 设计规程(2000版)总则中提到“应选用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在总体规划中提到“应符合工程造价低,运行费用小,经济效益高”的要求。规程同时在对一些风机选用时提出要留压头裕量达到5%~35%,风量裕量有些达到5%~35%,却没有对风机的运行效率选择提出要求。一些泵也提出压头和流量裕度的要求,但没有对运行效率提出要求。实际上还是没有把电厂技术经济指标(如厂用电)的事情放在要求和必保的规程内,也说明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规程应随着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调整。否则,作为电力工程设计的依据将没有保证用户需求,也无法适应国内外电厂建设的要求。 系统设计优化 布局选型合理性 尽量达到满足规范、经济合理、适合运行、便于管理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功能。如: (1)送引风机及其它风机的烟风道的位置、距离、通径、转弯半径等,降低烟风道系统阻力,风门正常工作时的开启状况; (2)储煤场的位置,输煤设备的输送距离、倾角、输送能力等; (3)循环水泵房的位置、取水口的位置、转弯的半径等直接影响泵的输送距离和管道阻力;

降低燃煤电厂厂用电率的方法

降低燃煤电厂厂用电率的方法 厂用电率是衡量火力发电机组经济性能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同类型机组的厂用电率指标的差异,可真实地反映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各发电企业也是把降低厂用电率作为强化生产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 燃煤电厂如何达到最优的厂用电率,需要从规划设计、基建安装、调试、生产运营、检修维护、技术改造各个阶段的不断完善才可以实现。 燃煤电厂在机组设计阶段对辅机合理选型,避免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出力不足,高负荷下不能满足出力要求; 二是裕量过大,使设备处于低效区运行。实施过程中却很难把握,常常出现辅机设计裕量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 电力市场的变化引起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造成了厂用电率偏高。 近年来,除尘、脱硫、脱硝的大量环保改造工作,给辅机运行带来新的不平衡。煤炭市场变化多端,严重偏离设计煤种,给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带来不确定性。在役燃煤机组降低厂用电率,需要根据机组的实际情况,加强运行优化调整技术措施,完善设备检修维护管理手段,运用科技创新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1 降低风烟系统耗电 锅炉风烟系统主要包括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增压风机等,风烟系统消耗的总能量即系统中各风机消耗的能量之和。降低锅炉风机能耗有两个主要途径: 一是在保证锅炉燃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风烟系统运行的流量和系统阻力; 二是选择与锅炉风烟系统相匹配的风机及调节装置,提高风机的实际运行效率。 (1)试验确定主要风机效率曲线。现风机的效率曲线均为制造厂家提供,是风机单体试运时的效率曲线,安装到现场系统后,由于烟风道和挡板等影响出现较大变化,并不能准确反映风机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等级检修前效率试验或专门安排主要风机效率及烟风道阻力试验,确定风机在整套系统中的实际高效运行区,明确检修治理和优化点,明确动、静叶开度与风机效率的关系,优化运行调整,使风机运行在高效区。

关于降低综合厂用电率的运行措施

关于降低综合厂用电率的运行措施截止8月底,我公司综合厂用电率完成6.74%,8月份综合厂用电率完成6.96%,与公司全年综合厂用电率目标差距较大。为了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特制订以下节电措施(试行),望各部门严格执行: 一、运行调度方面: 1、严格检修申请的审批程序,控制好检修工期。维护部在提交检修申请前,要认真盘查检修同一系统上的设备缺陷,对同一系统上的检修工作要一同进行,避免同一设备多次退出运行进行检修。特别是需要降低机组负荷、启动电泵等检修工作,必须提前做好消缺的人员、工具、备品的准备工作,减少工作时间,准备工作未完成,不得办理工作开工手续(事故或紧急情况除外)。 2、出现异常情况,严格执行《运行调度管理制度》,应及时联系处理,维护人员在接到值长通知后,白天15min、晚上30min内到达指定地点,并带好必要的工具、备品进行消缺工作,缩短缺陷消除时间。 3、在煤炭供应保证情况下,加强与电网的沟通,积极争取电量计划,提高日负荷曲线,最大限度的提高机组负荷率争取更多的电量,提高机组负荷率。无否决条件下,应保证每天机组负荷率在75%以上。

二、锅炉专业方面: 1、根据入炉煤质及燃烧情况,在增减负荷时,及时进行总风量的相应调整,在保证锅炉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锅炉氧量。当发现氧量指示不准确或偏差大时,应立即联系热工校验。正常运行时氧量控制范围为3.0%~4.5%。 2、锅炉专业对制粉系统进行优化,确定适合当前各燃用煤种的煤粉细度,以及一次、二次风配比,各台磨最大出力应保证在50t/h以上。在保证燃烧效率的前提下,控制制粉单耗在20kWh/t 以内。 3、优化磨煤机运行方式,根据机组负荷安排制粉系统的启停,机组负荷高于480MW(或总煤量小于200t/h),保持五台磨煤机运行;机组负荷低于480MW(或总煤量小于200t/h)时,保持四台磨煤机运行;机组负荷低于350MW(或总煤量小于150t/h)时,停运一套制粉系统运行,保持三台磨煤机运行。 4、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一次风压力设定值。正常运行时一次风压力设定值保持在9.0—11kPa之间,运行人员根据负荷变化、磨煤机运行方式等及时调整一次风压力设定值。通过现场实际情况对正常运行时一次风压力设定值做如下规定: (1)根据磨煤机容量风挡板开度调整一次风压力设定值。当磨煤机容量风挡板开度小于35%时,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一次风母管压力设定值。

如何风电场降低厂用电率

如何降低风电场综合厂用电 摘要:分析风电场降低综合厂用电率的可行措施 建设风电场的目的是要电量、要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风电场的节能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一个刚投运不久的风电场,在运行维护中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运行维护管理不得力,将会导致风力机等设备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停运小时增加,风电场设备可利用率下降,风电场应有的发电效益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说,如何做好已建风电场的运行管理工作,是风电企业的中心工作。在整个电力行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今天,向运行管理要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本着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精神,介绍一下降低风电场厂用电率的可行措施,共同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风电场综合厂用电概念及分析 风电场是由升压站内设备、架空线及箱变、风力发电机组等三部分设备组成。从负载上来看,风电场厂用电和有功损耗主要有变压器及输电线路损耗、风力发电机组自用、站用变用电。针对以上因素分别分析如下: 一、减少损耗 1、变压器损耗分析 1.1变压器并非在额定负荷时运行最经济,当铜损和铁损相等时才是最经济的,效益最高。 1.2变压器不平衡度越大损耗也越大,因此,一般要求变压器低

压侧电流的不平衡度不得超过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得超过20%。我风场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的很多用电设备用的是220V电源,分别取自内部干变A、B、C三相,如果负载不均匀势必导致电流不平衡,增加干变损耗。 1.3提高功率因素和降低变压器运行温度的措施可提高运行经济性。 1.4变压器铁损和铜损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压升高,变压器铁损将增加;电压降低,变压器的铜损将增加。而变压器的铁损在空载和带负载的时候通常误差不会超过0.5%。这样在满足电网电压的前提下,进行优化选择变压器档位,尽可能维持高电压,便降低变压器损耗,提高其运行效率。 2、输电线路损耗 同变压器铜损一样,线路损耗随着电压降低,线路损耗增加。由P=3UIcosΦ可以看出,有功功率P和功率因数cosΦ一定时,U越大,I越小。而线路的损耗与I2成正比,因此,在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电压来输电降低线路损耗。 二、减少风力发电机组自用电 风机内部用电设备主要有变桨电机、偏航电机、齿轮箱油泵、冷却装置电机、加热装置、变流器、机舱及塔筒照明等。我们只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程序参数,尽量缩短各用电设备的工作时间和启停次数,从而达到减少风机自用耗电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做以下工作:

降低综合厂用电率措施

降低综合厂用电率措施 一、综合厂用电率构成: 综合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率+供热厂用电率+主变损耗+非生产用电率 二、降低发电厂用电率措施: 1、提高机组负荷率: (1)积极配合省公司相关部门,落实年度电量计划。 (2)加强与调度沟通协调,争取日调度计划完成率达到100%,努力提高机组负荷率。 (3)加强设备维护,确保高峰时段满发,杜绝因设备原因影响发电量完成。 (4)加强设备巡回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防止因缺陷发现不及时影响发电量完成。 2、优化设备系统运行方式: (1)加强绩效管理,根据锅炉蒸发量合理控制锅炉氧量,降低锅炉辅机耗电率。 (2)加强对空预器堵灰的控制,根据积灰程度,优化空预器吹灰,降低系统阻力,降低锅炉辅机耗电率。 (3)优化机组启停方式,机组启停实行单侧风机运行,降低启停机过程中电能消耗;除氧器上水使用供热减温水泵,严禁使用凝结水泵。

(4)根据机组负荷优化辅机运行方式,包括及时启停制粉系统、给水泵等重点辅机。 (5)加强入厂煤质管理,优化存煤方式;辅网运行部加强输煤管理,严禁湿煤入仓,防止给煤机断煤造成磨煤机空转或增加制粉系统运行台数造成制粉系统耗电率上升。 (6)根据环境温度及时优化辅机运行方式,调整各配电室空调温度或及时停止空调运行。 (7)根据机组负荷,积极协调省调有关部门,优化机组停备、检修时间,降低发电厂用电率。 (8)辅控负责脱硫、除灰、除尘、化学、输煤系统经济运行,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制订优化运行方式,降低辅控电耗。 3、设备治理措施: (1)每年雨季前,进行原煤仓内壁积煤清理,防止发生断煤,影响制粉系统耗电率上升。 (2)利用停炉进行水平烟道和后竖井烟道彻底清灰,空预器高压水冲洗,降低系统阻力。 (3)维护好1、2号机组凝结水泵变频器,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4)二次风暖风器改造为换热片可旋转成与风向水平的暖风器,降低送风阻力。 (5)治理1号炉空预器漏风,降低锅炉辅机耗电率。

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

三、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 一、主要指标介绍 1、供电煤耗:指火力发电机组每供出单位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他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及厂用电率水平的消耗指标。因此,供电标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 供电煤耗=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供电量(千瓦时)=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发电量X(1-发电厂用电率)(千瓦时) 2、影响供电煤耗的主要指标 1)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热量与燃料带入炉内热量的百分比。 2)空预器漏风率:是指漏入空气预热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比。 3)主汽温度:主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状态参数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温度。 4)主汽压力:主汽压力也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压力。 5)再热汽温:再热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再热蒸汽温度。 6)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温度。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数平均值。 7)飞灰可燃物:是指锅炉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8)汽轮机热耗率:是指汽轮机发电机组每发出一千瓦时电量所消耗的热量。以机组定期或修后热力试验数据为准。 9)真空度: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端真空占当地大气压的百分数。 10)凝汽器端差: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汽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 11)高加投入率:是指汽轮机高压加热器运行时间与机组运行时间的比值。 12)给水温度:是指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系统出口的温度值(℃)。

13)发电补给水率:是指统计期内汽、水损失水量,锅炉排污量,空冷塔补水量,事故放水(汽)损失量,机、炉启动用水损失量,电厂自用汽(水)量等总计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比例。 注:以上指标偏离设计值对煤耗的影响见附表 3、综合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即: 综合厂用电率=(发电量/综合厂用电量)×100%。综合厂用电量是指统计期内发电量与上网电量的差值,反应有多少电量没有供给电网。 辅机单耗:吸、送风机、制粉系统、给水泵、循环水泵、脱硫等。 4、发电燃油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发电的燃油消耗量。 5、发电综合耗水率:是指发单位发电量所耗用的新鲜水量(不含重复利用水)。在统计耗水量时应扣除非发电耗水量。 6、100MW及以上机组A、B级检修连续运行天数:是指100MW及以上机组经A、B级检修后一次启动成功且连续运行天数,期间任何原因发生停机则中断记录。 7、等效可用系数:等效可用系数是指机组可用小时与等效降出力停运小时的差值与统计期日历小时的比值。 8、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是指机组处于不可用状态且不是计划停运的次数。 二、保证生产指标的措施 1、深入开展能耗诊断,认真落实整改措施,不断提高能耗管理水平。 2、不断深化对标管理,通过运行优化、设备治理、科技创新、节能改造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机组经济运行水平。 3、深化运行优化,加强耗差分析,确定最优经济运行方案,合理调整运行方式; 4、全面推行经济调度,明确各台机组调度顺序,提升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3×100-MW火力发电厂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上课讲义

第三章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 一、发电机 发电机是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它同锅炉和汽轮机称为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目前电力系统中的电能几乎都是由同步发电机发出的。根据电力系统的设计规程,在125MW以下发电机采用发电机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本厂选用发电机型号为QFN—100—2及参数如下: 型号含义:2-----------------2极 100-------额定容量 N------------氢内冷 F-------------发电机 Q------------汽轮机 P e =100MW;U e=10.5;I e=6475A; cos?=0.85;X d〞=0.183 S30=P30/ cos?= P e/ cos?=100000KV A/0.85=117647.059 KV A 二、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配置电能的主要设备。电力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可以把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方便的变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经输配电线路将电厂和变电所的变压器连接在一起,构成电力网。 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较低的电厂,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由设计规程知:按发电机容量、电压决定高压厂用电压,发电机容量在100~300MW,厂用高压电压宜采用6 KV,因此本厂高压厂用电压等级6 KV。ⅱ、厂用变压器容量确定 由设计任务书中发电机参数可知,高压厂用变压器高压绕组电压为10.5KV,而由ⅰ知,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绕组电压为6 KV,故高压厂用变压器应选双绕组

变压器。 ⅲ、厂用负荷容量的计算,由设计规程知: 给水泵、循环水泵、射水泵的换算系数为K=1; 其它低压动力换算系数为K=0.85; 其它高压电机的换算系数为K=0.8。 厂用高压负荷按下式计算:S g=K∑P K——为换算系数或需要系数 ∑P——电动机计算容量之和 S g =3200+1250+100+(180+4752+5502+475×2+826.667+570+210) ×0.8 =?KV A 低压厂用计算负荷:S d=(750+750)/0.85=? KV A 厂用变压器选择原则: (1)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容量应按高压电动机计算负荷的110℅与低压厂用电计算负荷之和选择,低压厂用工作变压器的容量留有10℅左右的裕度; (2)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或起动变压器应与最大一台(组)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的容量相同。 根据高压厂用双绕组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 S B≥1.1 S g+ S d=1.1×8379.333+1764.706=?KV A 由以上计算和变压器选择规定,三台厂用变压器和一台厂用备用变压器均选用SF7---16000/10型双绕组变压器 ① 注:SF7---16000/10为三相风冷强迫循环双绕组变压器。①电气设备实用手册P 181 2、电力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和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由设计规程知,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最简单,单相接地时允许带故障运行两小时,供电连续性好,接地电流仅为线路及设备的电容电流,但由于过电压水平高,要求有较高的绝缘水平,不宜用于110KV及以上电网,在6~63KV电网中,则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但电容电流不能超过允许值,否则接地电弧不易自熄,易产生较高弧光间歇接地过电压,波及整个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当接地电容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可采用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保证接地电弧瞬间熄灭,以消除弧光间歇接地过电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直接接地方式的单相短路电流很大,线路或设备须立即切除,增加了断路器负担,降低供电连续性。但由于过电压较低,绝缘水平下降,减少了设备造价,特别是在高压和超高压电网,经济效益显著。故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网中。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由电力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决定。 3、主变压器型号的容量及型号的选择,根据设计规程:单元接线的主变压器的容量按发电机额定容量扣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后,留有10℅的裕度,则:S30-S B=(117647.059-10981.9723)×1.1=?KV A 由发电机参数和上述计算及变压器的选择规定,主变压器选用1台220KV双

电厂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统计计算 1、发电量:日、月累计发电量。 2、供电煤耗: 日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计算期内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累计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3、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 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 累计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 4、发电厂用电率(%) 日发电厂用电率(%)= 月发电厂用电率(%)= 累计发电厂用电率(%)= 5、供热厂用电率(%) 日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月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累计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7、补水率 日补水率(%)= 月补水率(%)= 累计补水率(%)= 8、耗油量 按日、按月进行累计。 9、发电水耗 日发电水耗(吨/千瓦时)= 月发电水耗(吨/千瓦时)= 累计发电水耗(吨/千瓦时)= 10、入厂、入炉煤热值差 日入厂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月入厂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累计入厂煤平均热值= 日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月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累计入炉煤平均热值= 月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月入厂煤平均热值-月入炉煤平均热值

累计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累计入厂煤平均热值-累计入炉煤平均热值 11、主汽压力(Mpa) 日主汽压力平均值= 月主汽压力平均值= 累计主汽压力平均值= 12、主汽温度(℃) 日主汽温度平均值= 月主汽温度平均值= 累计主汽温度平均值= 13、再热汽温度(℃) 日再热蒸汽温度平均值= 月再热蒸汽温度平均值= 累计再热汽温平均值= 14、排烟温度(℃) 日排烟温度平均值= 月排烟温度平均值= 累计排烟温度平均值= 15、给水温度(℃) 日给水温度平均值= 月给水温度平均值= 累计给水温度平均值= 16、真空度(%) 日真空度平均值= 月真空度平均值= 累计真空度平均值= 17、凝汽器端差(℃) 日凝汽器端差平均值=(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每小时汽轮机排汽温度实际值累加起来-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每小时循环水出口温度实际值累加起来)÷24 月凝汽器端差平均值=

浅谈降低发电厂厂用电率的措施

浅谈降低发电厂厂用电率的措施 摘要:发电厂用电率是电厂电力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百分比,控制和减少电厂自用电能的消耗,就增加了电厂输出的电量,同时降低厂用电率,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煤耗。厂用电是保证发电厂厂用机械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动力基础,厂用电率代表着电厂的运行管理水平,合理的节能改造、恰当的调整运行方式,可使机组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增加对外供电量,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提高电厂节能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厂用电率、节能改造、运行方式 引言: 发电厂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电动拖动设备,用以保证机炉等主要设备和辅助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样就形成了厂内自耗电,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降低运行成本从而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是每个发电厂都会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厂用电率的高低是影响供电煤耗和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各个发电厂均把如何降低厂用电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运行目标来加以解决。 下面就如何降低厂用电率做具体分析,降低厂用电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电厂生产过程中降低厂用电率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技术改造。二、加强设备管理。三、采用合理的运行方式。 一、进行技术改造 对一些调节比较频繁,负荷变化较大设备进行变频改造,用改变变频器频率的办法来改变电机转速,从而来改变风机流量和水泵压力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输出量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节约大量电能,节能比例可通过理论计算而得出,由泵与风机类肤质的工作特性可知: 其流量与转速成正比,即。 电机的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即。 由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其转速与频率成正比,。 其中,Q为流量,N为转速,P为轴功率,f为频率。如果频率由50Hz降至40Hz,。 通过计算可见,功率的大小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节约了48.2%的电量,以

电厂厂用电率及对策

电厂厂用电率及对策 2007-03-06 17:06:54| 分类:论文|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 电厂厂用电率及对策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刘玉宁 摘要简介国内外电厂厂用电率的状况,从业主对电厂厂用电率提出的要求谈谈总承包单位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发电厂;厂用电;对策 1 引言 电厂建设技术经济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厂用电率、汽机热耗、锅炉效率、发电机效率、变压器损耗等,这些指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厂长期运行的经济效益。控制和减少消耗在电厂内部的能量。就增加了电厂输出的能量。现在国内外电厂已在逐步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下面仅就厂用电率谈一些看法。 2 国内外电厂厂用电率的状况 2.1 概念 厂用电率是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我国电力行业一般认为是发电厂电力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百分比。厂用电量包括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动机、照明、采暖通风以及其它控制、保护装置等所耗用的电能,不包括非发电(如机修厂、基本建设、大修理后试运转以及食堂、宿舍、办公室、道路照明等)用电。 2.2 一些国家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率 下表记载的是一定时期里国际上认可的一些数据。但由于没有反映出机组容量、燃料(煤、油或天然气)、水质和电厂的特定条件(如地理位置、电厂布置、锅炉和汽机发电机整套机组的水平等)等,故只能宏观参照比较数,而不能认为是某些电厂准确的厂用电率数值。 近年来,我国电厂向大装机容量发展,厂用电率有所降低,这也是大机组效益好的一个体现。现在相同装机容量的机组的情况与过去比较是有变化的,厂用电率随着电厂自动控制水平

提高而使机组运行状态逐步趋于合理。同时,设备性能的改善,设计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电厂厂用电率也有所降低。 2.3 国内外电厂过去对厂用电的要求 胜利发电厂2×210MW发电机组工程(1987年开始建设)在设计中提出厂用电率是8.3%,有要求,但合同没有惩罚条款。 成都热电厂扩建1×200MW发电机组工程也是在设计院设计时提出了厂用电率,合同没有惩罚条款(1988年开始建设)。 孟加拉国吉大港电厂2×210MW燃汽机组建设项目(1990年和1994年各1台议标的项目)技术建议书提出厂用电率6%,业主没有提出超标罚款的要求,。 伊朗阿拉克4×325MW燃油电厂建设工程(1995年中标项目)仅为汽机岛和锅炉岛,业主没有提出要求也不进行考核。 马来西亚古晋2×50MW燃煤电厂建设项目(1994年议标项目)是1994年5月签的合同,设计院的设计说明书提到该厂的厂用电率为85%,业主也没有提出超标罚款的要求。 综上所述,过去,不论国外还是国内业主,对这个关系到电厂长期运行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重视是不够的。 3 厂用电率的考核和罚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标的发展,业主对厂用电率是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认 识有了提高,国内外业主有了新的要求。从下面的叙述可以看到,现在业主不仅提出技术性 能指标要求,还提出对超标者给予严厉的经济制裁的要求,表现出对厂用电率的极大重视。 3.1 孟加拉国库尔纳电厂1×210MW燃油或天然气的火电机组扩建项目(2000年开始投标的项目) 业主在招标书中要求电厂辅助用电超过计划保证值,业主有权根据辅助用电超过的功率,减少合同价格。同时提出厂用电的测量计算:在发电机出口测量发电总功率,减去在输出功率系统测量得到的净功率。 厂用电率每增加1%,合同总价相应降低1%。也就是说,如果厂用电率绝对值每提高1%,罚款将如下式: (性能实测厂用电率-投标厂用电率)÷投标厂用电率=厂用电率提高百分比 也就是说在性能实测时的厂用电率比合同厂用电率高出0.1%时,罚款将超过合同总价的1%。

火电厂厂用电设计开题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某凝气式火电厂厂用电设计选题类型工程设计 一、选题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 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0%以上,而凝汽式火电厂是其中的主力军。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对承担整个发电厂动力保证的发电厂厂用电系统来说,对其运行稳定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设计是电力工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火电厂厂用电接线设计应保证对厂用负荷可靠和连续供电,使发电厂主机安全运转,接线应能灵活的适应日常正常、事故、检修等各种运行方式的要求;要考虑厂用电源的对应供电性,本机、炉的厂用负荷由本机组供电,这样当厂用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只会影响一台发电机组的运行,缩小了故障范围,接线也简单;应适当注意经济型和发展的可能性,并慎重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使厂用电接线具有可行性和先进性。 火电厂厂用电的电压等级是根据发电机额定电压、厂用电动机的电压和厂用电供电网络等因素,相互配合,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的。为了简化厂用电接线使运行维护方便,厂用电压等级低压厂用电常采用380V ,高压厂用电有3、6、10kV等。 火电厂厂用电源必须供电可靠,且能满足各种工作状态的要求,除应具有正常工作电源外,还应设备用电源、启动电源和事故保安电源。一般电厂中都以启动电源兼作备用电源。 火电厂厂用电接线形式大都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并多以成套配电装置接受和分配电能。在采用母线管理制的中、小型发电厂中,往往机、炉的数量是不对应的,为了保证厂用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高压厂用母线均采用“按锅炉分段”的原则,即将高压厂用母线按锅炉台数分成若干独立段,凡属同一台锅炉的厂用负荷均接在同一段母线上,与锅炉同组的汽轮机的厂用负荷一般也接在该段母线上,而该段母线由其对应的发电机组供电。全厂公用负荷应根据负荷功率及可靠性的要求分别接到各段母线上,各段母线上的负荷应尽可能均匀分配。当公用负荷大时,可设公用母线段。对于400t/h及以上的大型锅炉,每台锅炉设两段高压厂用母线。低压厂用母线一般也按锅炉分段。 1.2国外研究现状 现在关于火电厂厂用电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对厂用电设计已经有了一套完整规范。但厂用电主接线的确定对发电厂本身的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全面考虑电厂的远景规划,结构布局,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厂用电电气部分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已成为国外研究的新课题。 在发电厂电气设备如高压开关方面,向高电压、大开断容量、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方面,已有SF6型(GCB),它额定电流可达24000A,开断能力160kA,而且结构紧凑,故障率更低(<0.3%),还可以集成CT、PT、接地开关等设备,成为多功能的组合电器。 1.3选题目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