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重点与难点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重点与难点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第1章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

一般来说要从原始形式的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出发来求解析解是极其困难的,通常需要先对方程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采用某些假设来加以简化,然后再来求其近似解。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建立新解析模型的工作也越来越困难,一些假设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并变得更为复杂。简化的原则是既要使计算变得容易,又要能保证达到足够的精确度。如果把计算的容易度与精确度的乘积作为优值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半导体器件的分析问题,就是不断地寻找具有更高优值的简化方法。要向学生反复解释,任何方法都是近似的,关键是看其精确程度和难易程度。此外,有些近似方法在某些条件下能够采用,但在另外的条件下就不能采用,这会在后面的内容中具体体现出来。

第2章 PN结

第2.1节 PN结的平衡状态

本节的重点是PN结空间电荷区的形成、内建电势的推导与计算、耗尽区宽度的推导与计算。

本节的难点是对耗尽近似的理解。要向学生强调多子浓度与少子浓度相差极其巨大,从而有助于理解耗尽近似的概念,即所谓耗尽,是指“耗尽区”中的载流子浓度与平衡多子浓度或掺杂浓度相比可以忽略。

第2.2节 PN结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

本节的重点是对PN结扩散电流的推导。讲课时应该先作定性介绍,让学生先在大脑中建立起物理图象,然后再作定量的数学推导。当PN结上无外加电压时,多子的扩散趋势正好被高度为qV bi的势垒所阻挡,电流为零。外加正向电压时,降低了的势垒无法阻止载流子的扩散,于是构成了流过PN结的正向电流。正向电流的电荷来源是P区空穴和N区电子,它们都是多子,所以正向电流很大。外加反向电压时,由于势垒增高,多子的扩散变得更困难。应当注意,“势垒增高”是对多子而言的,对各区的少子来说,情况恰好相反,它们遇到了更深的势阱,因此反而更容易被拉到对方区域去,从而构成流过PN结的反向电流。反向电流的电荷来源是少子,所以反向电流很小。

本节的难点是对有外加电压时势垒区两旁载流子的运动方式的理解、以及电子(空穴)电流向空穴(电子)电流的转化。

第2.3节准费米能级与大注入效应

本节的重点是PN结在外加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时的能带图、大注入条件及大注入条件下的PN结电流公式。

本节的难点是大注入条件下自建场的形成原因。要向学生说明,大注入自建场的推导与前面进行过的非均匀掺杂内建场的推导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令多子电流密度方程为零而解出电场,这也是分析微电子器件时的一种常用方法。

第2.4节 PN结的击穿

本节的重点是利用雪崩击穿临界电场和通过查曲线来求得雪崩击穿电压的方法,以及PN结的实际结构(高阻区的厚度和结深)对击穿电压的影响,这些都是实际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本节的难点是雪崩倍增因子与碰撞电离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推导。在讲课时可以将对碰撞电离率的简化移到推导过程的较前处,这样既显著简化了推导过程,又不会影响所得的结果。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看懂教材上的推导过程。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对雪崩击穿条件的理解。根据雪崩击穿条件,当电离率积分趋于1时雪崩倍增因子趋于无穷大,此时发生雪崩击穿。但是电离率积分趋于1意味着每个载流子通过耗尽区时只产生一对电子空穴对,这怎么会使电流趋于无穷大呢?答案是每对新的电子空穴对在通过耗尽区时又会产生一对电子空穴对,从而使载流子无限地增加下去。本节的第三个难点是对雪崩击穿临界电场的理解。这个临界电场并不是从物理概念推导出来的,而是根据碰撞电离率强烈地依赖于电场强度的事实而引入的。

第2.5节 PN结的势垒电容

本节的重点是PN结势垒电容的物理意义、势垒电容的定义和突变结与线性缓变结势垒电容的计算。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PN结势垒电容有与平行板电容器相同的计算公式,但由于势垒区的厚度是随偏压而变的,所以势垒电容的值也将随偏压而变,是偏压的函数。

本节的难点是对实际扩散结的势垒电容的计算。

第2.6节 PN结的交流小信号特性与扩散电容

本节的重点是PN结扩散电容的物理意义、小信号电导和扩散电容的计算。应该通过将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在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特别是这两种电容的物理意义的比较,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两种电容的本质区别。扩散电容上的电荷是储存在中性区的非平衡载流子电荷,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学生常常误认为扩散电容上的成对的正负电荷是位于

PN结两侧的非平衡少子电荷。实际上成对的正负电荷应该是位于PN结同侧的非平衡少子电荷和非平衡多子电荷。

本节的难点是PN结小信号交流电流的推导过程,一定要在推导之前先将推导的思路清晰地告诉学生。

第2.7节 PN结的开关特性

本节的重点是PN结的瞬态开关特性,其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是为什么在反向恢复期间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反向电流。已知PN结反向电流的电荷来源是少子,所以反向电流应该极其微小。但在反向恢复过程中,却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反向电流。这是因为正向期间存储在中性区内的大量非平衡少子电荷充当了反向电流的电荷来源。本节的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反向恢复期间少子存储电荷的下降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反向电流的抽取,一个是少子自身的复合。由此可以得到反映少子存储电荷下降规律的微分方程。

本节的难点是在反向恢复过程的各阶段,对PN结的电荷和电压的变化情形的理解,以及对反映少子存储电荷下降规律的微分方程的求解。

第3章双极结型晶体管

第3.1节双极结型晶体管基础

本节的第一个重点是共基极放大区晶体管中的电流传输过程。输入电流I E流过晶体管成为输出电流I C时将发生两部分亏损,要讲清楚发生这两部分亏损的原因,以及为提高晶体管的电流传输效率和减少这两部分亏损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第二个重点是基区输运系数和发射结注入效率的定义。第三个重点是各种电流放大系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短路电流放大系数的定义是集电结零偏时的输出输入电流之

比,而晶体管放大区的定义却是集电结反偏。要向学生说明,集电结零偏可以得到最大输出电流,可以使对电流放大系数和电流电压方程的推导得到简化。实际上集电结零偏仍在放大区的边缘上,与集电结反偏相比,集电结零偏对电流放大系数引起的差别是微乎其微的。

本节的难点是对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的理解。在共基极接法下,电流放大系数是小于1的,这意味着电流经过晶体管后反而变小了,那么晶体管还有放大能力吗?实际上,共基极电路中的晶体管是通过输入端到输出端电阻的变大而电流基本不变来实现功率放大功能的。

第3.2节均匀基区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本节的重点是对基区输运系数的推导和基区渡越时间的概念。基区渡越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利用基区渡越时间,可以通过物理意义直接而方便地推导出基区输运系数。此外,基区渡越时间对晶体管的频率特性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的难点是,若利用将基区少子浓度分布代入电流密度方程的方法来推导基区输运系数,则必须采用薄基区二极管的少子浓度分布的精确公式。如果采用薄基区二极管的少子浓度分布的近似公式,就会得到基区输运系数等于1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基区输运系数是用来衡量少子在基区中复合的大小的,而少子浓度分布的近似公式的近似之处恰恰就是忽略了基区中的少子复合。另一方面,若利用电荷控制法来推导基区输运系数,则可以采用薄基区二极管的电流密度的近似公式。这个例子说明,同样的近似公式,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在有的条件下可以使用,在另外的条件下则不能使用。

第3.3节缓变基区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本节的重点是缓变基区晶体管中的基区内建电场极其对基区渡越时间和基区输运系数的作用,和发射区重掺杂效应。

本节的难点是对缓变基区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的推导和对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理解。本节涉及的数学推导比较多,在教学中仍应遵循先作定性的物理概念的介绍,再作定量的数学公式的推导的顺序。在进行数学推导时,也应先交代清楚推导的思路和步骤。求基区输运系数的步骤是:首先,令多子电流密度为零解出基区内建电场(这个方法已经用过多次);然后,将内建电场代入基区少子电流密度方程求出注入基区的少子电流密度;第三,将基区少子电流密度公式中的积分下限由零改为基区中的任意位置x,即可解出基区少子浓度分布;第四,对基区少子浓度作积分求得基区少子电荷;最后,将基区少子电荷除以基区少子电流密度,就可得到基区输运系数。

第3.4节双极晶体管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

本节的重点是埃伯斯-莫尔(Ebers-Moll)方程、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和基区宽度调变效应。注意埃伯斯-莫尔方程并不是仅仅用来已知两个结上的电压后求两个极上的电流。实际上,在I E、I C、V BE、V BC四个变量中已知任意两个变量,就可以利用埃伯斯-莫尔方程求出另外两个变量。输出特性方程就是利用埃伯斯-莫尔方程推导出来的。下一节要介绍的浮空电势以及饱和压降等也可以利用埃伯斯-莫尔方程推导出来。

本节的难点是对倒向晶体管的理解、有关基区宽度调变效应的数学推导和对厄尔利电压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对厄尔利电压的数学表达式的记忆,可以将厄尔利电压的物理意义归结为:厄尔利电压是基区宽度随集电结电压的相对变化率的倒数的相反数。

第3.5节双极晶体管的反向特性

本节的重点是各种反向截止电流和各种击穿电压的测量方法、BV CBO与BV CEO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有很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例如在设计用于共发射极接法的功率晶体管时,应该先根据电源电压确定BV CEO,再根据BV CBO与BV CEO之间的关系确定BV CBO,最后根据BV CBO确定集电区的掺杂浓度,而不应根据电源电压来直接确定集电区掺杂浓度。

本节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为什么雪崩倍增效应对共发射极接法的影响要远大于对共基极接法的影响。在共基极接法中,发射结上有一个反偏的浮空电势,I CBO比单独一个集电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CS还要小,所以BV CBO比单独一个集电结的击穿电压略大。但在共发射极接法中,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对集电结是反偏,对发射结则是一个很小的正偏,发射区的载流子可以源源不断地穿过基区到达集电区,使I CEO远大于单独一个集电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CS,所以BV CEO显著小于单独一个集电结的击穿电压。这就使BV CEO显著小于BV CBO。

第3.6节基极电阻

本节的重点是利用方块电阻来计算基极电阻的方法和减小基极电阻的各项措施。

本节的难点是对等效电阻的理解。在计算第(2)和第(4)部分电阻时有两个困难:一是这个区域的电流方向会发生变化;二是这个区域的电流大小会发生变化。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办法是,考虑到实际晶体管是很扁平的,垂直方向的电流比水平方向的电流短得多,所以可以忽略垂直方向的电流;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办法就是采用等效电阻的概念,以功率相等为标准,将大小变化的电流遇到的分布电阻等效为大小固定的电流遇到的集中电阻。

第3.8节电流放大系数与频率的关系

本节的重点是共发射极高频小信号短路电流放大系数随频率的变化,特征频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提高特征频率的措施。

本节的难点是对超相移因子的理解。与直流情况不同,对于高频小信号,当发射结刚向基区注入少子时,集电结并不能立刻得到(q b/t b)的电流,即式(3-223)是不够准确的。详细论证表明,虽然少子在基区内逗留的平均时间是基区渡越时间t b,可是在开始的被称为延迟时间的一段时间内,它们并不能被集电结取走。它们被集电结取走的平均时间实质上是基区渡越时间与延迟时间之差。这就是超相移因子的由来。

第3.9节高频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与等效电路

本节的重点是高频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混合π等效电路和共发射极T形等效电路。

本节的难点是高频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的推导过程。由于该推导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要在推导前先讲清楚推导的思路与步骤:先找出晶体管中的各种高频小信号电荷,总共有四种;然后根据电荷控制方程建立起晶体管三个电极上的高频小信号电流与这些电荷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电荷”方程;接着再推导出这些电荷与晶体管两个结上的高频小信号电压之间的关系,即“电荷电压”方程;最后将“电荷电压”方程代入“电流电荷”方程,即可得到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

第3.10节功率增益和最高振荡频率

本节的重点是最大功率增益和最高振荡频率的定义及计算、提高晶体管高频优值的措施。

本节的难点是如何全面理解提高晶体管高频优值的各项措施,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第5.1节 MOSFET基础

本节的重点是MOSFET的工作原理和MOSFET的输出特性曲线图。

本节的难点是如何正确理解沟道电阻与漏源电压V DS的关系。随着V DS的增大,由漏极流向源极的沟道电流也相应增大,使得沿着沟道由源极到漏极的电势由零逐渐增大。越向漏极靠近,沟道电势越高,栅极与沟道之间的电势差就越小。沟道中的电子浓度将随栅极与沟道之间电势差的减小而减小,因此沟道厚度将随着向漏极靠近而逐渐减薄。沟道内自由电子数的减少和沟道的减薄,将使沟道电阻增大。当V DS增大到被称为饱和漏源电压V Dsat的值时,沟道厚度在漏极处减薄到零,沟道在漏极处消失,该处只剩下了耗尽层,这称为沟道被夹断。

第5.2节 MOSFET的阈电压

阈电压是MOSFET的重要参数之一,所以关于阈电压的定义及计算的问题和关于影响阈电压的各种因素的问题不但是本节也是本章的重点。

本节的难点之一是阈电压的推导过程。另一个难点是如何理解为什么当衬底表面开始发生强反型时可以忽略反型层中的电子浓度。事实上,根据强反型的定义,当衬底表面开始发生强反型时,虽然反型层中的表面电子浓度等于衬底的杂质浓度,但是由于反型层的厚度远小于耗尽区的厚度,所以反型层中的电子面密度远小于耗尽区中的电

离杂质面密度。

第5.3节 MOSFET的输出特性

本节的重点是MOSFET非饱和区漏极电流的近似表达式、饱和漏源电压与饱和漏极电流的近似表达式、有效沟道长度调制效应。

本节的难点是对缓变沟道近似的理解、非饱和区精确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的推导过程、对沟道夹断的理解、和MOSFET在饱和区的特性。缓变沟道近似是指假设垂直于沟道方向的电场梯度(?E x/?x)远大于平行于沟道方向的电场梯度(?E y/?y),这表示沟道厚度在沿沟道长度方向上的变化很小,故可采用一维分析。从泊松方程可知,缓变沟道近似实际上意味着认为沟道内的载流子电荷都是由栅极电压V G产生的(?E x/?x)所感应出来的,而可忽略由漏极电压V D产生的(?E y/?y)的作用。

第5.4节 MOSFET的亚阈区导电

本节的重点是亚阈区导电的性质、MOSFET亚阈漏极电流的特点、阈电压的测试方法。

关于MOSFET亚阈漏极电流I Dsub的特点,可以作出如下简单的归纳:

当V DS不变时,I Dsub与V GS呈指数关系,类似于PN结的正向伏安特性,但I Dsub随V GS的增加要比PN结正向电流慢一些。

当V GS不变时,I Dsub随V DS的增加而增加,但当V DS大于(kT/q)的若干倍时,I Dsub变得与V DS无关,即I Dsub对V DS而言会发生饱和,这类似于PN结的反向伏安特性。

本节的难点是对MOSFET亚阈漏极电流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5.5节 MOSFET的直流参数与温度特性

本节的重点是MOSFET的通导电阻、MOSFET的温度特性、MOSFET 的漏源雪崩击穿和漏源穿通。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为什么MOSFET的漏源雪崩击穿电压远低于单个PN结的雪崩击穿电压的理论值。这是由于受到了由金属栅极引起的附加电场的影响。MOSFET的栅电极复盖了漏区边缘的一部分,如果栅极的电势低于漏区的电势,就会在漏区与栅极之间形成一个附加电场,使栅极下面漏PN结耗尽区中的电场增大,使漏源雪崩击穿电压有明显的降低。当衬底的电阻率大于1Ωcm时,漏源雪崩击穿电压就不再与衬底的掺杂浓度有关,而主要由栅极电压的极性、大小和栅氧化层的厚度所决定。

第5.6节 MOSFET的小信号参数、高频等效电路及频率特性

本节的重点是MOSFET的跨导的定义及计算、MOSFET的最大功率增益和最高振荡频率的定义及计算、提高最高工作频率和最高振荡频率的措施。

本节的难点是对MOSFET高频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的推导。

第5.8节短沟道效应

本节的重点是MOSFET阈电压的短沟道效应、V GS对迁移率的影响、载流子速度饱和对饱和漏源电压与饱和漏极电流的影响、沟道热电子效应。

本节的难点是对载流子速度饱和与沟道夹断对MOSFET的饱和特性的影响的理解。分析表明,无论MOSFET的沟道长度如何,造成漏极电流饱和的原因都是载流子速度饱和而不是沟道夹断。但是当沟道长度较长时,载流子速度饱和与沟道夹断几乎同时发生,所以在分析长沟道MOSFET的饱和特性时,仍然可以采用沟道夹断的概念。

第5.9节 MOSFET的结构及发展方向

本节的重点是按比例缩小法则。

本节的难点是对按比例缩小法则的局限性的理解,以及由此提出的各种修正的按比例缩小法则。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电路基础 答案

习题4 4-3 解:该电路的输入为3x 2x 1x 0x ,输出为3Y 2Y 1Y 0Y 。真值表如下: 由此可得:1M =当时,33 2 321210 10 Y x Y x x Y x x Y x x =??=⊕?? =⊕??=⊕? 完成二进制至格雷码的转换。 0M =当时,33 2 32 132121 321010 Y x Y x x Y x x x Y x Y x x x x Y x =??=⊕?? =⊕⊕=⊕??=⊕⊕⊕=⊕? 完成格雷码至二进制的转换。

4-9 设计一个全加(减)器,其输入为A,B,C 和X(当X =0时,实现加法运算;当X =1时,实现减法运算),输出为S(表示和或差),P (表示进位或借位)。列出真值表,试用3个异或门和3个与非门实现该电路,画出逻辑电路图。 解:根据全加器和全减器的原理,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真值表: 由真值表可以画出卡诺图,由卡诺图得出逻辑表达式,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A B C X P 4-10 设计一个交通灯故障检测电路,要求红,黄,绿三个灯仅有一个灯亮时,输出F =0;

若无灯亮或有两个以上的灯亮,则均为故障,输出F =1。试用最少的非门和与非门实现该电路。要求列出真值表,化简逻辑函数,并指出所有74系列器件的型号。 解: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真值表如下: 对上述的真值表可以作出卡诺图,由卡诺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逻辑函数: F AB AC BC A B C AB AC BC A B C =+++=??? 逻辑电路图如下所示: A F 4-13 试用一片3-8译码器和少量逻辑门设计下列多地址输入的译码电路。 (1) 有8根地址输入线7A ~1A ,要求当地址码为A8H,A9H ,…,AFH 时,译码器输出为 0Y ~7Y 分别被译中,且地电平有效。 (2) 有10根地址输入线9A ~0A ,要求当地址码为2E0H,2E1H, …,2E7H 时,译码器输 出0Y ~7Y 分别被译中,且地电平有效。

微电子器件_刘刚前三章课后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1.1 为什么经典物理无法准确描述电子的状态?在量子力学 中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描述的? 解:在经典物理中,粒子和波是被区分的。然而,电子和光子是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经典物理无法准确描述电子的状态。 在量子力学中,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能量和动量是通过这样一个常数来与物质波的频率ω和波矢建立联系的,即 c h p h E ====υω υ 上述等式的左边描述的是粒子的能量和动量,右边描述的则是粒子波动性的频率ω和波矢。 1.2 量子力学中用什么来描述波函数的时空变化规律? 解:波函数ψ是空间和时间的复函数。与经典物理不同的是,它描述的不是实在的物理量的波动,而是粒子在空间的概率分布,是一种几率波。如果用()t r ,ψ表示粒子的德布洛意波的振幅,以()()()t r t r t r ,,,2 ψψψ*=表示波的强度,那么,t 时刻在r 附近的小体积元z y x ???中检测到粒子的概率正比于()z y x t r ???2,ψ。

1.3 试从能带的角度说明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在导电性能上的差异。 解:如图1.3所示,从能带的观点 来看,半导体和绝缘体都存在着禁 带,绝缘体因其禁带宽度较大 (6~7eV),室温下本征激发的载流子 近乎为零,所以绝缘体室温下不能 导电。半导体禁带宽度较小,只有1~2eV ,室温下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所以半导体在室温下就有一定的导电能力。而导体没有禁带,导带与价带重迭在一起,或者存在半满带,因此室温下导体就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1.4 为什么说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解:本征半导体中所有载流子都来源于价带电子的本征激发。由此产生的载流子称为本征载流子。本征激发过程中电子和空穴是同时出现的,数量相等,i n p n ==00。对于某一确定的半导体材料,其本征载流子浓度为kT E V C i g e N N p n n ==002 式中,N C ,N V 以及Eg 都是随着温度变化的,所以,本征载流子浓度也是随着温度变化的。 1.5 什么是施主杂质能级?什么是受主杂质能级?它们有何异同?

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doc

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最新排名,附 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 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 更新:2019-12-25 08:38:28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学生很关注大学的排名,本文小编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各个大学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本排名是根据是根据2019年校友会发布的最新中国高校排名整理,不作为官方数据。 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最新排名榜单品牌校友会榜单年份2019院校名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全国排名20所在省市四川分省排名3院校类型理工排名评分97.83排名星级5院校层次中国一流独立学院二、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简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教发函[2004]21号),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国腾实业集团合作创办,是采用新模式新机制举办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创建于2001年,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现有本、学生17000余名,占地1100亩。学院现设有系(分院)11个,本、专科专业66个,是国家国际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

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专科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发展高学历教育。 学科发展定位: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以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为核心,理、工、经、管、文、艺术、设计和航空等多学科门类专业交叉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有系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和技术领军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成都,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及国民经济建设。 办学理念 秉承“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坚持“一个宗旨,三个面向,四类专业”的办学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院发展为重”的办学宗旨;坚持办学“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坚持在传承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办好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核心专业,经济管理与人文类专业,游戏、动画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和航空航天类专业。在办学中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

教学大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一、教材内容的范围及教学时数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高等数学,其内容的范围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及其应用, 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 教学时数:144学时课程类别:必修学分:9 学期:第一、二学期使用范围:工科所有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 二、教学的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的掌握高等数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能力的技巧,具有大专学习所必需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可分为较高要求和一般要求两个层次: 较高要求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巩固掌握、熟练应用,其中概念、理论用“理解”一词表述;方法、运算用“掌握”一词表述;一般要求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是在要求上低于前者,其中概念、理论用“了解”一词表述;方法、运算用“会”或“了解”一词表述。 1.函数、极限、连续及具体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3)理解复合函数概念,了解反函数和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5)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6)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的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7)掌握极限的性质与四则运算法则 (8)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重要准则,并会利用其求极限 (9)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的方法 (10)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阶的概念 (11)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12)了解初等函数连续性的闭区间上的连续性质(最大值、最小值和解介值定理)会解答相关的应用问题 2.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具体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方程 (2)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3)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4)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5)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了解初等函数的可导性

微电子工艺习题总结(DOC)

1. What is a wafer? What is a substrate? What is a die? 什么是硅片,什么是衬底,什么是芯片 答:硅片是指由单晶硅切成的薄片;芯片也称为管芯(单数和复数芯片或集成电路);硅圆片通常称为衬底。 2. List the three major trend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 in microchip fabrication technology, and give a short description of each trend. 列出提高微芯片制造技术相关的三个重要趋势,简要描述每个趋势 答:提高芯片性能:器件做得越小,在芯片上放置得越紧密,芯片的速度就会提高。 提高芯片可靠性:芯片可靠性致力于趋于芯片寿命的功能的能力。为提高器件的可靠性,不间断地分析制造工艺。 降低芯片成本:半导体微芯片的价格一直持续下降。 3. What is the chip critical dimension (CD)? Why is this dimension important? 什么是芯片的关键尺寸,这种尺寸为何重要 答:芯片的关键尺寸(CD)是指硅片上的最小特征尺寸; 因为我们将CD作为定义制造复杂性水平的标准,也就是如果你拥有在硅片某种CD的能力,那你就能加工其他所有特征尺寸,由于这些尺寸更大,因此更容易产生。 4. Describe scaling and its importance in chip design. 描述按比例缩小以及在芯片设计中的重要性 答:按比例缩小:芯片上的器件尺寸相应缩小是按比例进行的 重要性:为了优电学性能,多有尺寸必须同时减小或按比例缩小。 5. What is Moore's law and what does it predict? 什么是摩尔定律,它预测了什么 答: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月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1倍,性能也将提升1倍。 预言在一块芯片上的晶体管数大约每隔一年翻一番。 第二章 6. What is the advantage of gallium arsenide over silicon? 砷化镓相对于硅的优点是什么 答:优点:具有比硅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减小寄生电容和信号损耗的特性;集成电路的速度比硅电路更快;材料的电阻率更大。 7. What is the primary disadvantage of gallium arsenide over silicon? 砷化镓相对于硅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答:主要缺点:缺乏天然氧化物;材料的脆性;成本比硅高10倍;有剧毒性在设备,工艺和废物清除设施中特别控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新整理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具备电子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无线电物理与微波、毫米波技术相结合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创业和竞争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行业骨干和引领者。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针对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确定专业学术型、工程实践型、就业创业型三种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学术型”:在学习的奠基阶段,强调打好数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在积累成长阶段针对专业学术型的学生进行电子信息基本知识和技能,无线电物理与微波、毫米波技术等方面初步培养;在能力强化阶段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综合设计能力训练并对在该学科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做好准备。毕业生可报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物理、无线通信等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2.“工程技术型”: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技术创新与综合设计人才。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工程素质,动手能力强,毕业生可从事工程技术应用与开发设计工作。 3.“就业创业型”:培养不但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人才。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及工程素养,动手能力强。毕业生可以从事工程技术应用和管理工作。 二、基本要求 (一)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按照4年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知识结构要求如下: 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和电路分析基础等基础知识。三、四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和微波遥感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方面的专门知识。 1. 公共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计算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2. 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学物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的相关专业知识。 3. 专业知识:掌握天线原理、量子力学、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概论、通信原理、微波技术基础的专业知识。 4. 实践类知识:具有电波测量实验、电子电磁技术实验、专业特色实验(微波应用)等的专业知识。 5. 能力素质知识:了解电波传播相关专业的最新动态,微波、毫米波天线技术方面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基础》第三章部分习题解

习题三 3.3如题图3.3所示,求电压u,如果独立电压源的均值增至原值的2倍,独立电流源的值降为原值的一半,电压u变为多少? Ω3 1 i A Ω 2 V1 图3.3 解:仅考虑电压源(电流源开路) Ω3 1 i Ω 2 V1 对节点a列写节点方程 (1/3+1/6) a u=1/3+10/6 所以 a u=4V 3 1 i+1=4 则1i=1A 1 u+4?2+(-1)+3?(-1)=0 则1u=-4V 仅考虑电流源(电压源短路) Ω3 1 i Ω 2

1i =3?2/3=2A i =4-21i =1A 2u +4?1-3?2-2?3=0 故 2u =8V 所以 u =1u +2u =4V 当电压源增至2倍时,电流源降为原来的一半时,V u u 8211-==' V u u 421 22==' ='∴u V u u 421-=' +' 3.4如题图3.4所示电路,N 为不含独立源的线性电路,已知当s u =12V ,s i =4A 时,u =0V ;当s u =-12V ,s i =-2A 时,u =-1V ;求当s u =9V ,s i =-1A 时的电压u 。 s u 图3.4 解:u =1k s u +2k s i 根据题意列方程有: 121k +42k =0 -121k -22k =-1 解之有: 1k =1/6 2k =-1/2 即 u =1/6s u -1/2s i 故当s u =9V ,s i =-1A 时,u =2V 3.5当开关s 位置在1时,I =40mA,s 在位置2时,I =-60mA ,求s 在位置3时,I =?

V 图3.5 解:当开关s 位置在2时,电路图可以看成下图的叠加 V 4 所以,I '=I =40mA I ''=k 1s u I =I '+I ''=40mA+k 1s u =-60mA 所以k 1s u =-100mA 同理,若s 在位置3 I =I '+I ''=40mA+k 2s u 2 3 4621-=-=∴ s s u u k 2s u =150mA 故 I =190mA 3.8 N 为不含独立源的线性电阻电路,输出电压u =1/2s u ;若数处端 接5Ω电阻,u =1/3s u 问:输出端接3Ω电阻时,u 与s u 的关系。 +- u 图3.8 解:根据戴维南定理,电路等效为电压源和电阻串连

微电子器件刘刚前三章课后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1.1 为什么经典物理无法准确描述电子的状态?在量子力学 中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描述的? 解:在经典物理中,粒子和波是被区分的。然而,电子和光子是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经典物理无法准确描述电子的状态。 在量子力学中,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能量和动量是通过这样一个常数来与物质波的频率ω和波矢建立联系的,即 c h p h E ηη====υ ω υ 上述等式的左边描述的是粒子的能量和动量,右边描述的则是粒子波动性的频率ω和波矢。 1.2 量子力学中用什么来描述波函数的时空变化规律? 解:波函数ψ是空间和时间的复函数。与经典物理不同的是,它描述的不是实在的物理量的波动,而是粒子在空间的概率分布,是一种几率波。如果用()t r ,ψ表示粒子的德布洛意波的振幅,以 ()()()t r t r t r ,,,2 ψψψ*=表示波的强度,那么,t 时刻在r 附近的小体 积元z y x ???中检测到粒子的概率正比于()z y x t r ???2,ψ。

1.3 试从能带的角度说明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在导电性能上的差异。 解:如图1.3所示,从能带的观点来看,半导体和绝缘体都存在着禁带,绝缘体因其禁带宽度较大(6~7eV),室温下本征激发的载流子近乎为零,所以绝缘体室温下不能 导电。半导体禁带宽度较小,只有1~2eV ,室温下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所以半导体在室温下就有一定的导电能力。而导体没有禁带,导带与价带重迭在一起,或者存在半满带,因此室温下导体就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1.4 为什么说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解:本征半导体中所有载流子都来源于价带电子的本征激发。由此产生的载流子称为本征载流子。本征激发过程中电子和空穴是同时出现的,数量相等,i n p n ==00。对于某一确定的半导体材料,其本征载流子浓度为kT E V C i g e N N p n n ==002 式中,N C ,N V 以及Eg 都是随着温度变化的,所以,本征载流子浓度也是随着温度变化的。 1.5 什么是施主杂质能级?什么是受主杂质能级?它们有何异同?

(完整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602 专业名称:自动化 二、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在掌握自动化和控制工程领域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提出和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系统工程导论等专业知识,并接受1~2个学科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可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以及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3.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专业特色 1、在科研、教学、实验和毕业设计环节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专业有机结合,培养适应面宽广的“多才”专业; 2、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基础,训练工程型人才; 3、开展各类竞赛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 3、双语教学课程: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导论、电力系统自动化、线性系统理论、数字 逻辑设计及应用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基础I/II,现代电子技术综 合实验,电力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应用实验I/II,信号与系统,过程控制系 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 单片机与PLC,数字系统设计,调速与随动,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 设计,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数字图像处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电力系 统自动化,信息论导论 2、上机:软件技术基础,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数值计算方法,自控原理基础实验,高 级语言程序设计,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 验,人工智能导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工程导论 3、课程设计:电路分析基础,单片机与PLC,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 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单片机与PLC,数字系 统设计,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 4、实习实训:实习实训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基础工程训练、电工电气技术实训、电装 实习、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半导体器件物理 试题库

半导体器件试题库 常用单位: 在室温(T = 300K )时,硅本征载流子的浓度为 n i = 1.5×1010/cm 3 电荷的电量q= 1.6×10-19C μn =1350 2cm /V s ? μp =500 2 cm /V s ? ε0=8.854×10-12 F/m 一、半导体物理基础部分 (一)名词解释题 杂质补偿:半导体内同时含有施主杂质和受主杂质时,施主和受主在导电性能上有互相抵消 的作用,通常称为杂质的补偿作用。 非平衡载流子:半导体处于非平衡态时,附加的产生率使载流子浓度超过热平衡载流子浓度, 额外产生的这部分载流子就是非平衡载流子。 迁移率:载流子在单位外电场作用下运动能力的强弱标志,即单位电场下的漂移速度。 晶向: 晶面: (二)填空题 1.根据半导体材料内部原子排列的有序程度,可将固体材料分为 、多晶和 三种。 2.根据杂质原子在半导体晶格中所处位置,可分为 杂质和 杂质两种。 3.点缺陷主要分为 、 和反肖特基缺陷。 4.线缺陷,也称位错,包括 、 两种。 5.根据能带理论,当半导体获得电子时,能带向 弯曲,获得空穴时,能带 向 弯曲。 6.能向半导体基体提供电子的杂质称为 杂质;能向半导体基体提供空穴的杂 质称为 杂质。 7.对于N 型半导体,根据导带低E C 和E F 的相对位置,半导体可分为 、弱简 并和 三种。 8.载流子产生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的两大动力是 、 。

9.在Si-SiO 2系统中,存在 、固定电荷、 和辐射电离缺陷4种基 本形式的电荷或能态。 10.对于N 型半导体,当掺杂浓度提高时,费米能级分别向 移动;对于P 型半 导体,当温度升高时,费米能级向 移动。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有效质量,引入有效质量的意义何在?有效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区别是什么? 2.说明元素半导体Si 、Ge 中主要掺杂杂质及其作用? 3.说明费米分布函数和玻耳兹曼分布函数的实用范围? 4.什么是杂质的补偿,补偿的意义是什么? (四)问答题 1.说明为什么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其最高工作温度各不相同? 要获得在较高温度下能够正常工作的半导体器件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五)计算题 1.金刚石结构晶胞的晶格常数为a ,计算晶面(100)、(110)的面间距和原子面密度。 2.掺有单一施主杂质的N 型半导体Si ,已知室温下其施主能级D E 与费米能级F E 之差为 1.5B k T ,而测出该样品的电子浓度为 2.0×1016cm -3,由此计算: (a )该样品的离化杂质浓度是多少? (b )该样品的少子浓度是多少? (c )未离化杂质浓度是多少? (d )施主杂质浓度是多少? 3.室温下的Si ,实验测得430 4.510 cm n -=?,153510 cm D N -=?, (a )该半导体是N 型还是P 型的? (b )分别求出其多子浓度和少子浓度。 (c )样品的电导率是多少? (d )计算该样品以本征费米能级i E 为参考的费米能级位置。 4.室温下硅的有效态密度1932.810 cm c N -=?,1931.110 cm v N -=?,0.026 eV B k T =,禁带 宽度 1.12 eV g E =,如果忽略禁带宽度随温度的变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内课程大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内课程大纲 《工程优化方法》 课程名称:工程优化方法/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Methods 课程代码:0721005 课程类型:必修 总学时数:46学时 学分:3分 开课单位:理学院数学科学系 适用专业:适用于理、工等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硕士 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最优化方法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数学,是运筹学的核心部分,在工程科技、经济金融、管理决策和国防军事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工程优化方法基于最优化的原理,着重介绍实用性、有效性强的各种实用优化算法。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和一定的上机实践使学生对工程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算法的基本步骤、应用要点等有一个基本认识和初步掌握,培养和提高用优化方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初步技能,为应用优化软件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能够掌握最优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 ?能够用工程优化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够熟练应用优化软件包进行计算 学时安排 课堂教学:学时:40 研讨课:学时:6 实践课:学时:10 总学时数:学时:46+10 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授工程优化方法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既保证讲授内容的清晰,又兼顾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在对具体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推导和证明时,采用板书讲解方式,以便学生能一步步跟上教师的思路。通过课后作业和上机实验加深学生对工程优化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理解从书本理论到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Matlab语言 课程综合记分方法 各部分的比重分别为: 平时成绩 20 % 实验成绩 30 % 期末考试 50 % 总计 100% 教科书 陈宝林.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推荐参考书 1.唐焕文,秦学志编著. 实用最优化方法(第三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袁亚湘,孙文瑜.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 3.J. Nocedal & S. J. Wright, Numerical Optimization(影印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 *本表注:对于表中第二列所列技能应对照附录A 理解。目标栏内以A, B, C, D 来表示对此条能力要求达到的程度,A 为最高要求,无要求则留空。接触指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提及但没有训练和测试要求;训练指有明确要求并有测试项目;应用指在教、学中有所应用而不论是否曾给与相关训练或考核。

√增强载流子迁移率是新一代微电子器件和电路发展的重要方向

增强载流子迁移率是新一代微电子器件和电路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Xie Meng-xian,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 (1)集成电路发展状况: 作为微电子技术的主体——集成电路,它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若干个重要阶段,从小规模、中规模,到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特大规模等。微电子技术的这种长足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不断努力地缩短场效应器件的沟道长度,这主要是通过改善微电子工艺技术、提高加工水平来实现的。尽管现在沟道长度已经可以缩短到深亚微米、乃至于纳米尺寸了,但是要想再继续不断缩短沟道长度的话,将会受到若干因素的限制,这一方面是由于加工工艺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器件物理效应(例如短沟道效应、DIBL效应、热电子等)的问题。因此,在进一步发展微电子技术过程中,再单只依靠缩短沟道长度就很不现实、甚至也可能了,则必须采用新的材料、开发新的工艺和构建新的器件结构,才能突破因缩短沟道所带来的这些限制。 实际上,从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来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 ①K时代(Kbit,KHz):微细加工的时代(不断缩短有效尺寸)~“微米时代”; ②M时代(Mbit,MHz):结构革命的时代(不断改进器件和电路结构)~“亚微米时代”; ③G时代(Gbit,GHz):材料革命的时代(不断开发新材料、新技术)~“10纳米时代”。 现在已经开始进入G时代,因此,在不断开发新技术的同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的开发;不仅要开发新型的半导体材料(例如宽禁带半导体、窄禁带半导体、大极性半导体等),而且也要开发各种新型的辅助材料(例如高K、低K介质材料,Cu电极材料,新型表面钝化材料等)。器件和电路研究者应该多加注意新材料的开发应用;而新材料研究者应该多加注意往器件和电路的应用上下功夫。 在新的材料和工艺技术方面现在比较受到重视的是高介电常数(高K)材料和Cu互连技术。当沟道长度缩短到一定水平时,为了保持栅极的控制能力,就必须减小栅极氧化层厚度(一般,选取栅氧化层厚度约为沟道长度的1/50),而这在工艺实施上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例如过薄的氧化层会出现针孔等缺陷);因此就采用了高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高K材料)来代替栅极氧化物,以减轻制作极薄氧化层技术上的难度。另外,沟道长度缩短带来芯片面积的减小,这相应限制了金属连线的尺寸,将产生一定的引线电阻,这就会影响到器件和电路的频率、速度;因此就采用了电导率较高一些的Cu来代替Al作为连线材料,以进一步改善器件和电路的信号延迟性能。可见,实际上所有这些高K材料和Cu互连等新技术的采用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并不是从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结构本身来考虑的。 显然,为了适应器件和电路性能的提高,最好的办法是另辟途径,应该考虑如何进一步发挥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结构的潜力,并从而采用其他更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推动集成电路的发展。现在已经充分认识到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就是着眼于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的提高(迁移率增强技术)。 (2)迁移率增强技术: 迁移率(μ)是标志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快慢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半导体器件和电路的工作频率与速度。 对于双极型晶体管而言,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可以缩短载流子渡越基区的时间,使特征频率(f T)提高,能够很好的改善器件的频率、速度和噪音等性能。 对于场效应晶体管而言,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MOSFET的最大输出电流——饱和漏极电流I DS可表示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题2 课程名称: _机械工程材料_ 考试形式:闭卷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 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填充题(共30分,每空一分) 1.弹性模量E值表征材料____________。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材料的______。它除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外,其他强化材料的手段 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化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_____。 2. 常将铸铁分为如下五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高聚物性能的一个主要缺点是_____。 4. 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常用_____、_____以及它们的粒子和片状物; 而常用的基体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加工成零件的__________。 6. 从形态来看纳米材料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 7.珠光体是_____和_____组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常用符号____ 表示。 8.常见的冷加工工艺有: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热加工工艺有: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共70分) 1. (8分)简述枝晶偏析现象,如何消除枝晶偏析。 2. (5分)合金的相结构有哪几种? 3. (5分)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 (5分)金属的冷热塑性加工的区别是什么?Fe 的冷热塑性加工的区别点是多 高? 5. (8分)说明钢热处理时影响奥氏体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6. (5分)退火的目的有哪些? 7. (8分)解释淬火并说明其目的。 8. (8分)解释冷处理并说明其目的。 9. (4分)根据钢与可控气氛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情况可控气氛热处理的可控气氛有 哪几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质课程《凸优化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G00TE1204 课程名称:凸优化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课程英文名称:Convex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ignal Processing 开课单位:通信工程学院 教学大纲撰写人:苏文藻 课程学分:2学分 课内学时:32学时 课程类别:硕士/博士/专业学位 课程性质:任选 授课方式:讲课 考核方式:作业,考试 适用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先修课程: 教学目标: 同学应: 1.掌握建立基本优化模型技巧 2.掌握基本凸分析理论 3.掌握凸优化问题的最优条件及对偶理论 4.认识凸优化在信号处理的一些应用 英文简介: In this course we will develop the basic machineries for formulating and analyzing various optimization problems. Topics include convex analysis, linear and conic linear programming, nonlinear programming, optimality conditions, Lagrangian duality theory, and basics of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pplications from signal processing will be used to complement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No prior optimization background is required for this class. However, students should have workable knowledge in multivariable calculus, real analysis, linear algebra and matrix theory.

微电子工程学复习题

第一章: 1、电子器件微型化和大规模集成的含义是什么?其具有怎样的实际意义。 答:电子器件微型化主要是指器件的最小尺寸,也就是特征尺寸变小了。大规模集成是指在单个芯片上所继承的电子器件数量越来越多。 电子器件微型化和大规模集成的意义: 1)提高速度和降低功耗只有提高集成度,才能减少电子系统内部的连线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封装管壳对速度的影响。提高速度和提高集成度是统一的,前者必须通过后者来实现。同时采用低功耗、高速度的电路结构(器件结构) 2)提高成品率与可靠性大规模集成电路内部包含的大量元件都已彼此极其紧密地集成在一块小晶片上,因此不像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电子系统那样,由于元件与元件,或电路与电路之间装配不紧密,互连线长且暴露在外,易受外界各种杂散信号的干扰,所以说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为了提高为电子器件的成品率,需要在少增加电路芯片面积的前提下尽可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元件,也就是采取提高元件密度的集成方法。 3)低成本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本和价格比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幅度下降是因为集成度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型化、低成本、高可靠和高频高速四大特点,正是电子设备长期追求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而这四大特点中后三个特点皆源于微型化的特点。因此这四大特点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2、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面临哪些挑战? 答:首先是大直径的硅材料,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硅单晶直拉生产技术,在单晶尺寸、金属杂质含量、掺杂元素和氧分布的均匀性及结晶缺陷等方面得到了不断的改进。目前,通常使用的硅单晶抛光片的直径已达到300mm,400mm硅单晶片的制造也已经开始。如何控制400mm晶体中点缺陷将是面临的重大挑战。 其次是光刻技术:在微电子制造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是用于电路图形生成和复制的光刻技术。更短波长光源、新的透镜材料和更高数字孔径光学系统的加工技术,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光刻尺寸要小于光源波长,使得移相和光学邻近效应矫正等波前工程技术成为光学光刻的另一项关键技术。 最后是器件工艺。当器件的沟道长度缩小到0.1um时,已开始逼近传统的半导体物理的极限。随之而来的是栅氧化层不断减薄,SiO2作为传统的栅氧化层已经难以保证器件的性能。同时随着半导体器件工艺的特征尺寸不断地缩小,芯片内部的多层内连线工艺也逐渐成为半导体工艺发展的挑战。 3、阐述微电子学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微电子学是研究在固体(主要是半导体)材料上构成的微小型化电路、子系统及系统的电子学分支。 微电子学作为电子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电子或离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并利用它实现信号处理功能的科学。 微电子学是以实现电路和系统的集成为目的的,故实用性极强。微电子学中所实现的电路和系统又称为集成电路和集成系统。 微电子学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在信息领域中,微电子学是研究并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科学,是研究信息载体的科学,构成了信息科学的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 微电子科学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关键之所在,其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成绩单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engdu Graduate Student’s Transcript 姓名:尹艳华学号:201122070451 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控制工程层次:专业学位硕士学制: 3 年 1

PS: The 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had used A-B-C-D grading scale from 2004 to 2007. 85-100=A; 75-84= B; 60-74= C; 0-59= D. (供2004级至2007级同学使用,打印时此句红色提示请删去) PS: The 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has used Ten-point grading scale since 2008. 96-100= A+; 90-95= A; 85-89= A-; 80-84= B+; 75-79= B; 70-74= B-; 67-69= C+; 63-66= C; 60-62= C-; 0-59= D. (供2008级和以后的同学使用,打印时此句红色提示请删去)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engdu: 核实人: Registrar: 研究生院院长: Dean of the Graduate school: 制作研究生中英文成绩单注意事项: 1.学制:无论实际学习时间是几年,硕士生学制均为三年,博士生学制均为四年。硕博连读生若把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成绩都制作在一 张成绩单上时,学制填五年。 2.层次:硕士Master、博士Doctor/PH.D、硕博连读Mphil-PhD,共三种。 3.学号:早期的研究生若没有学号,可填写enrolled in XXXX,XXXX为入学年份。 4.学年学期:如2009-2010 1st Semester 5.课程名称、学分和成绩都对照中文成绩单正确填写,中文成绩单中所有课程都要填写在中英文成绩单中,课程名称要求中英文对照, 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每门课占一行。成绩单列表的行数若不够,可以添加;若有多的行,请删去,确保不留空行。整张成绩单尽量控制在一页纸上。 6.中文成绩单中成绩为免修的课程,中英文成绩单的Grade栏填写Exemption或Exempted。 2

实用的解除酒后不适的方法(图文版)

★☆蜂蜜水——>酒后头痛 喝点蜂蜜水能有效减轻酒后头痛症状。美国国家头痛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西红柿汁——>酒后头晕 西红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帮助促进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饮品,一次饮用300ml以上,能使酒后头晕感逐渐消失。实验证实,喝西红柿汁比生吃西红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饮用前若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新鲜葡萄——>酒后反胃、恶心 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西瓜汁——>酒后全身发热 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汤(中医经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发热;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热去火功效,能帮助全身降温。饮用时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柚子——>酒后口气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就记载了柚子能够解酒。实验发现,将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和臭气有奇效。 ★☆芹菜汁——>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 酒后胃肠不适时,喝些芹菜汁能明显缓解,这是因为芹菜中含有丰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维生素。如果胃肠功能较弱,则最好在饮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预防。此外,喝芹菜汁还能有效消除酒后颜面发红症状。

★☆酸奶——>酒后烦躁 蒙古人多豪饮,酸奶正是他们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 ★☆香蕉——>酒后心悸、胸闷 饮酒后感到心悸、胸闷时,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使酒精在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