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

合集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研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研究

128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3月 C 第 7 卷第 9 期Mar. C 2019 V ol. 7 No. 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研究王 雅(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南邓州 474150)【摘要】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护理干预),经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9.128.0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控制疾病的发展,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然后除了必要的治疗外,有效的护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1]。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护理的过程中,因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医护纠纷、降低生活质量等[2]。

在此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下为数据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护理干预),各22例。

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50~74岁,平均(62.0±3.2)岁;实验组男13例,女9例,年龄50~75岁,平均(62.5±3.4)岁。

肺心病患者的夜间观察与护理.

肺心病患者的夜间观察与护理.

内容摘要: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

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1]。

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夜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病情易变,因此要加强夜间的护理和观察。

以下通过45例肺心病患者的观察,结合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谈谈护理观察体会。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46~50岁3例,51~60岁13例,61岁以上29例;病情好转出院者39例,死亡者6例,其中夜间死亡者5例,可见夜间是肺心病患者的高危时段。

2观察与护理夜间护士应做好床头交接班,了解患者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掌握常用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助于观察和判断病情[2]。

同时根据肺心病患者病情变化特点,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加强护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①加强排痰和湿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做好祛痰工作,使痰液及时排出,改善通气。

对痰量多而又无力咯出者,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防止窒息并禁用强镇咳剂。

卧床患者应定期做深呼吸运动,协助翻身拍背,使无效咳痰变为有效咳痰。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及化痰药物,必要时可协助医生通过支气管纤维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

②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紊乱在肺性脑病的诱因中占有重要的比例,而且肺心病患者往往伴有浮肿。

在患者进食少或不能进食,有消化道并发症如出现呕吐、腹泻、应用了利尿剂等情况下都可能产生电解质紊乱。

因此,对肺心病患者要定期测量体重,注意观察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对能进食者应指导患者少量多次进食,必要时遵医嘱用鼻饲补充有关电解质等。

③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肺心病论文:肺心病的观察与护理

肺心病论文:肺心病的观察与护理

肺心病论文:肺心病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和观察与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肺心病人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病情的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精心护理、护患密切配合在减少住院时间、提高疗效、降低死亡中的重要性。

结果:136例肺心病人平均住院时间12天。

治愈好转率91.92%,病死率3.68%。

结论:充分掌握肺心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精心护理、密切护患关系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肺心病;观察;护理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swollen heart disease honghua xiang【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 observation and care of the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byretrospectively analyzing 136 cases of pulmonary heart patient's clinical data, especially 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observation of disease, timely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intensive care, clos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in reducing hospital stay, improving efficacy, reducing death. results: the average staylength ofthe 136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is 12 days. improved cure rate is 91.92%, andmortality rate is 3.68%. conclusion: the fully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lose observation of the disease and timely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intensive care, clos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is one of the keys to shorten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reducedeath.【key words】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bservation, nursing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我国约81.8%的肺心病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其患病率约为4.42‰[2]。

中西药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临床观察

中西药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临床观察
其 有 效 成 分 主要 是 黄 酮 苷 类 和 萜 类 内 酯 活 性 物 质 , 括 : 包 槲
肺 , 患者 由于长期 低氧血 症 , t L 病 血液粘 滞度 增加 J长 , 期肺血管阻力增高继发肺动脉 高压 , 以后 有肺血管解剖组织
学 的改 变 , 液 容 积 的增 加 , 动 脉 压 不 断 增 高 , 致 右 心 室 血 肺 导 肥 大 , 至 发 生 右心 衰 竭 或 全 心 衰竭 , 而 引起 一 系 列 临床 症 甚 进
[ 2] 郑学勇. 浅谈肺 病缓解期 防治 [ ] 中医药临床杂志 ,0 7 1 t L , J. 20 ,9
( ):5— 6 1 4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张英杰 , 3 佟铁壁 , 李贺 , 硝 酸酯类药物 的临床应 用[ ] 辽宁 等. J. 药物与临床杂志 ,0 25 1 :3 2 0 ,( )4 .
音消失或减轻 , 紫绀 明显减轻 ,L 降至 10 ̄/ n以下 ; , t率 0 mi 有 效 : 6天以上症状 和体 征部分减轻或 好转 ; 4— 无效 : 以上 7天 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2 2 治疗结果 . 显效 5 6例 , 6 . 1 ; 效 2 , 3 . 占 5 1% 有 7例 占 1 4% ; 0 无效 3例 , 34 % ; 占 .9 心电图上 s T—T改 变均有 明显恢 复, 心律失 常 ( 室性早搏 , 房性早搏 , 快速房颤 ) 好转或消失 ,
1 1 一般资料 .
合全国第二次 肺 , 会议制 定 的标 准。顽 固性 心衰诊 断依 t病 L 据 :) ( 有能引起 , 1 t脏泵 出功能衰竭 的病 因学 资料 ; ) 息、 L (休 2 限 盐、 利尿 、 强心等常规抗 衰治疗 无效 ; ) t L , ( 有严重 、 固的心衰 3 顽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研究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研究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研究目的:对我院32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积极全面的护理的作用效果。

方法:通过对我院住院治疗的320例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包括常规护理、基础护理、针对性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分析其作用效果。

结果:通过积极全面的护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并且治疗疗效得到明显上升。

结论: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护理,效果积极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标签: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护理;回顾性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一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

由于肺心病容易反复发作,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引起肺循环的阻力增加,因此在疾病后期经常合并呼吸衰竭。

此类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的危重疾病,若治療不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右心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出现低氧血症及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积极全面的护理对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是极其重要的。

在本项研究中,通过对320例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了2014年7至2016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320例。

纳入标准:所有病人均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及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具有自主意识,能够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排除标准:患者具有其他疾病(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等);肿瘤患者;无自主意识不能配合护理者。

其中男性241例,女性79例。

年龄在48~72岁,平均年龄(59±8.12)岁。

1.2护理方法1.2.1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同时保证病房内保持安静;24小时无间断巡查,如病人有任何不适,及时向临床大夫报告。

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等。

当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气促、头痛、体温下降时,可能出现了高碳酸中毒。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目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作研讨。

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8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况进行了检测、观察和评估。

结果由于治疗和护理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患者呼吸衰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绝大部分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

结论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只要发现得早,在短时间内,保持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通畅,设法控制感染,加强心肺功能,严格控制病情再度发展,才能提高治愈率,以及减少死亡率。

标签::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临床护理;病情观察;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是造成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患者无法保持呼吸顺畅,组织和细胞代谢无法正常进行,从而造成患者死亡。

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呼吸艰难,紫绀、痰液稠密,意识不清楚等。

本文回顾分析80名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男患者45名,女患者35名,年龄均在48至82岁之间,临床表现为咳痰、呼吸困难等。

心电图和胸部X光检查结果显示有肺心病和肺气肿。

80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患有并发性脑病,其他77名患者患有合并性呼吸衰竭。

2临床观察2.1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患者对缺氧最敏感的是中枢神经,出现较为轻度缺氧时主要表现为:智力减退、定向力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缺氧严重的患者表现:精神萎靡不振、整日嗜睡、表情麻木冷淡,或者出现神情兴奋、情绪浮躁等。

当二氧化碳潴留时,就会出现头脑昏迷、神志不清。

护士根据若发现上述不同症状,要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医生做出及时处理措施[1]。

2.2呼吸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和节律以及深浅度,每当患者出现缺氧严重时具体表现为呼吸非常吃力、呼吸时浅时快。

当二氧化碳潴留时,患者呼吸就会变浅变慢,以致呼吸中枢紊乱,呼吸渐渐减弱以至慢慢停止和呼吸迅速增强,两者交替出现。

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2.6出院指导
肺心病患者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出院后做好自我护理,生活规律,避免疲劳和刺激,戒烟戒酒,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等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卫生管理,避免烟雾、粉尘等有害气体的刺激,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若病情发生变化,立即就医诊治。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 临床观察 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竭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1]。肺心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上多见于老年患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关键。我院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9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护理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本组89例中好转出院86例(96.6%),死亡3例(3.4%)。结论 严密的观察和呼吸道、氧疗、心理、用药等精心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病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和抗感染治疗,行化痰和解痉平喘治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2]。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精心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2临床观察和护理
2.1临床观察
肺心病患者病情复杂且多变,并发症多,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和意识形态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肺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和是否有缺氧症状,持续监测心电图和定时测血氧饱和度。记录呼吸深浅、频率、节律的改变,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以促进排痰。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若出现肺性脑病的早期表现如神志恍惚、性情大变、嗜睡、兴奋、烦躁、日夜颠倒等神志改变,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观察代谢是否正常,维持酸碱平衡、水和电解质平衡,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担,注意尿量变化,定时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检查。密切观察用药前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变化,熟悉药物的毒副作用,禁用使用抑制呼吸类药物如吗啡、巴比妥类药物。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63例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63例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63例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摘要]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由于慢性缺氧、感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临床应用心先安可以使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肺部的湿罗音及运动耐量大多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用药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维持适当温湿度,有计划地进行护理治疗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定时监测血气分析;遵医嘱正确使用抗感染、强心利尿、祛痰平喘、营养支持等药物,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病人烦躁不安时要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关键词]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诊治;护理措施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由于慢性缺氧、感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1],临床应用心先安可以使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肺部的湿罗音及运动耐量大多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肺心病的患者到底应该如何护理才能提高我们临床的治疗效果,我们都知道这种疾病容易发生在老年的身体之上,为此我们应该给予老年一定的知识宣教,再者我们还应该给予陪床患者家属一定的知识宣教,为此本文收集整理了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病历资料,总结诊治与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整理了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病历资料,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48-74岁,病程12-20年。

心功能Ⅳ级者56例,心功能Ⅲ级者14例,心功能Ⅱ级者14例,合并高血压者20例,心电图显示ST-T段改变者16例,所欲例患者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的基础上,给予心先安9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5-10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顽 固性心衰患 者 120例 ,均经常规治疗,临床症状及心肺 浓度 维持 在 30%一40%。轻 中度缺 氧者用鼻导 管或鼻塞 ,重 功 能无明显改善。入 院时 均有肺感 染,呼吸衰竭 与右心功能 度缺氧者用 面罩。吸氧时经常检查鼻导管鼻塞是否通畅、脱 落。
不 全 的表现 ,其 中男 77例,女 43例 ,年 龄 52~87岁,平均 每 l2小 时更换 1次。根据 血气变 化调节氧 流量 ,如 吸氧后
参 考 文 献
分析其不能顺利 执行原因 [3】,并帮助患者了解疾病 的相关知 【1】杨春玲,张瑞敏 .临床护理路径 【M].北 京 :军事医学科学 出版社,
识和护理的必要性 ,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与常规 的
2009:314.
护理相 比,临床 护理路径 对患 者的心理 护理、健 康教育、病 f2]赵 秀兰,王 同成,孙 燕,等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路径应用研究 [J】.
情观察 、技能操作上有很 大的差 别 ,是联 合循证护理 的一种
护理研究 ,2009.23(3):783-784.
整体护理理 念。遵循 的原则是 以人为本 ,将 服务项 目贯穿到 [33】陈豫红 .临床护理 路径在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fJ】.
疾 病的护理 中 州,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和依 从性,同时通过有
【关键词 】 肺心病 ; 顽 固性心衰 ; 护理 doi:10.3969 ̄.issn.1674-4985.2012.27.040
肺 源性心脏病是我 国常见病 ,全 国平均患病率约 0.48%, 理生理变化是 呼吸、循环功能从代偿 到衰竭 的过程 】。此过
病死 率在 15%左 右 Ⅲ,男性多于女性 。由于肺、胸及肺血管 程进展缓 慢,但 当发展 至肺、心功能衰竭时,可引起全 身重
口服 ,3次 ,d。酚妥拉 明 20 mg加入小分 子右旋糖 酐 250 ml 合疗效判断标准。显效 :临床症状缓解 ,心肺功能改善达 Ⅱ级 ;
中静 滴,8~l6滴 /min,1次 ,d,5 ̄7 d为一疗 程。多 巴酚丁胺 好转 :临床症状 好转,心肺 功能改善 达 I级 ;无效 :临床症
护理 路径的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 [5】王 晓斌 ,祝 登峰 ,杨献军 .中医If缶床 路径在不稳定 型心绞 痛患者
计 学意义 <O.05)。临床护理路径通 过提高护理质 量和促进 健康教育中的应 用 [J】.福 建中医药,2011,42(2):57—59.
患者 主动参 与,有 效的缩短 了治疗 的时 间,减轻 了家庭 的经
的基 本病 变引起肺 血管 阻力增加 、血容量增多及血黏度增加 , 要器官的功能 损害。本 院 2009年 5月 一2012年 5月共收治肺
使 肺动脉压 增高,右心负担 加重导致右心肥大与衰竭 ,其病 源性心脏 病顽 固性心衰患 者 120例 ,治疗及 护理 效果 满意 ,
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02—103.
效 的心理 指导 消除不 良情 绪,缓 解护 患关 系。本 次研 究 中, 【41何倩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 病人中的应用 [J].中国实用护理 杂
在对疾病知识 的掌握程度 和对 护理 工作 满意度上,实施 f临床
志 ,2010,26(10):61—63.
护理路径是 一种新 型的护理模 式 ,使 护理工作 由被动护理转 提高治疗 的临床效 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 院费用和住 院
变成主动护理,通 过制定 护理工作表 来指导有计划地进行护 时间 。
理活 动,减 少了平 时 护理记 录 的时间 、提 高了工作效率 。 护士要每天回顾 患者对 临床 护理路径是 否执行,若没有需要
综上 所述,对 于不 稳定 型心绞痛的患者,临床 护理 路径
人们 对护理工作 的要求提 高了,由功能制 护理 模式转 换成 以 能够通过 给护理人员定制工作的流程和相关制度,提高患者
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 式, 目的是为了使患者更 加满意。临床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 知识 的掌 握程度和满 意度 ,同时可以
《中国医学创新》第9卷 27期(总第237期)2ol2年9月 护理 园地 Huliyuandi
肺心病顽 固性 心衰患者 的临床观察 与护理研究
朱明菊①
【摘要 】 目的 :总结肺心病 顽固性心衰 的观察 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 120例采用综合治疗加用 氨溴 索、酚妥拉 明、多巴酚丁胺患者 的病情观察 与护理体会,并 进行总结。结果 :120例患者显效 42例 ,好转 68例,无效 10例 ,总有效率为 91.67%。结论 :严密 的病情 观察与有 效的护理是 患者康复存活的重要保证。
济负担,促进 患者的康复 ,因此 观察组在住 院时间和 费用上
(收稿 日期 :2012—05—07) (本文编辑 :王宇 )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1.9,No.27 Sep,2012
一 59—
护理 园 地 Huliyuandi 《中国医学创新》第9卷 27期(总第237期)2012 ̄9
(75.63±3.51)岁,病程 8~27 d,平均 (15.32±3.17)d。
PaO 增加 的幅度 大于 10 mm Hg,就要 降低 氧流量 ,若 PaO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抗 提高的幅度小于 5 mm Hg,就要 提高氧流量。
Hale Waihona Puke 感 染、纠正水 电解质失衡及对 症治 并加用氨溴 索 30 mg 1.5 疗 效评 价标准 参 考 第二次 肺心病 专业会议修 订 的综
① 山东省新泰市第-A民医院 山东 新泰 271200 通讯作者 :朱 明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 5月 -2012年 5月共 收治肺 源性心脏
3 讨 论
少 于 对 照 组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0.05)。
近几 年来 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模式也逐渐转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