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21例

维普资讯
栽 ‘ 2 7 第 0 第 期G u uafC, 呻 爰 0 年 2卷 6 a rl T 0 m J no M o
f Ⅳ . o .
/… 一… … … \
・中 西 医 结 合
・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肺 病 顽 固 性 力 衰 竭 21例
康瑁楠 ( 里河 区人 民医院 内科 , 七 甘肃 兰州 7 0 5) 3 00 摘 要 目的: 察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慢性肺 心病顽 固性 心力衰竭的 l床 疗效 。方法: 4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 观 『 刍 将 1 疗组 2 例和对照组 2 例。 1 O 治疗组用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对照组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 5O, 对 照组为 8. % 2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意义 ( . 1 。结论 : 6O , P<0 0 ) 中西医结合 治疗本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2组病例均给予常规吸 氧、 抗感染 、 解痉平 喘、 强心利 尿、 保持 内环境稳定等治疗 。治疗 组在 上述治疗 方法 的基
础上 , 加用 中药 以温阳利水 , 活血化瘀 , 益气复脉 。方用真 武 汤、 桂术甘汤合 生脉散加 味 : 苓 茯苓 1 , 5g 白术 1 , 0g 赤 芍 药 1 , 2g 生姜 1 , 附片 9g 丹 参 2 , I 1 , 0g 熟 , 0g J 芎 0g 桃 l 仁 9g 桂枝 1 , 参 1 , 门冬 1 , 味子 1 , , 2g 人 0g 麦 5g 五 2g 鱼
岁 ; 程 6 2 , 均 1 ; 功 能 : I 5 , I 1 病 ~ 7a 平 2a 心 I级 例 Ⅱ 级 0例 ,
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f 2 ] 云
杰, 刘兆政, 张守琳 , 等. 运 动康复疗法对慢性 心衰患者血浆 脑
钠肽及醛 固酮水平 的影 响『 J ]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 0 1 3 , 3 3 ( 2 3 ) : 5 9 8 9 ~
不佳 Ⅲ。本文 回顾性 分析 我院接收 的肺心病伴顽 固性心力衰
竭 患 者 的治 疗 情 况 . 报 道 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公司 ) 5 m g +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m l 静滴 . 1 次/ d 。 1 . 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期 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并及
收稿日期 : 2 0 1 5 — 0 4 一 l 1
健营养 ( 中旬刊 ) , 2 0 1 4 , 1 9 ( 7 ) : 4 1 4 1 — 4 1 4 2 .
意率 . 提高治疗 工作的安全 性 . 降低在治疗 中国不 良反应 的
肺心病伴顽 固性心力衰竭 的临床治疗研究
陈火胜 ( 海丰县彭湃 纪念 医院 内科 , 广东 海丰 5 1 6 4 0 0 )
肺 心病 即肺 源性心脏 病 . 为临床上 的常见病 . 其 发病机
1 .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 给予综合治疗 . 常规吸氧以改
制 为肺 血管阻力增加后使肺动脉压不断提高 . 当右心负荷加
重 时会导致 右心肥大 . 从而 出现心力 衰竭 . 大部分患 者均会 伴发顽 固性 心力衰竭 . 且给予 利尿 剂与强 心剂后的治疗效果
员及 家属应督促 和鼓励 患者进行 自主进食和洗漱 . 进行力所 能及 的 日常活动[ 7 . 老年慢性心 衰患者在 常规 的治疗 基础上介 入康 复训练 的临床疗效较 好 . 显著提高患者及 家属对 医院生活质量 的满
中西药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临床观察

肺 , 患者 由于长期 低氧血 症 , t L 病 血液粘 滞度 增加 J长 , 期肺血管阻力增高继发肺动脉 高压 , 以后 有肺血管解剖组织
学 的改 变 , 液 容 积 的增 加 , 动 脉 压 不 断 增 高 , 致 右 心 室 血 肺 导 肥 大 , 至 发 生 右心 衰 竭 或 全 心 衰竭 , 而 引起 一 系 列 临床 症 甚 进
[ 2] 郑学勇. 浅谈肺 病缓解期 防治 [ ] 中医药临床杂志 ,0 7 1 t L , J. 20 ,9
( ):5— 6 1 4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张英杰 , 3 佟铁壁 , 李贺 , 硝 酸酯类药物 的临床应 用[ ] 辽宁 等. J. 药物与临床杂志 ,0 25 1 :3 2 0 ,( )4 .
音消失或减轻 , 紫绀 明显减轻 ,L 降至 10 ̄/ n以下 ; , t率 0 mi 有 效 : 6天以上症状 和体 征部分减轻或 好转 ; 4— 无效 : 以上 7天 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2 2 治疗结果 . 显效 5 6例 , 6 . 1 ; 效 2 , 3 . 占 5 1% 有 7例 占 1 4% ; 0 无效 3例 , 34 % ; 占 .9 心电图上 s T—T改 变均有 明显恢 复, 心律失 常 ( 室性早搏 , 房性早搏 , 快速房颤 ) 好转或消失 ,
1 1 一般资料 .
合全国第二次 肺 , 会议制 定 的标 准。顽 固性 心衰诊 断依 t病 L 据 :) ( 有能引起 , 1 t脏泵 出功能衰竭 的病 因学 资料 ; ) 息、 L (休 2 限 盐、 利尿 、 强心等常规抗 衰治疗 无效 ; ) t L , ( 有严重 、 固的心衰 3 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叶君; 翁丽珣【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9(038)026【总页数】3页(P170-172)【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顽固性心力衰竭【作者】叶君; 翁丽珣【作者单位】南平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福建南平 354200; 南平市第二医院骨科福建南平 35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预后较差。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弱,免疫力低,容易发生感染,在加上易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形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
临床上常用抗干扰以及改善心肺功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可以取得确切的疗效。
但是,在针对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时候,总体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还需不断改进治疗方案[1]。
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此类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基于此,该文方便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52例观察组和52例对照组。
观察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分布在60~80岁,平均年龄(72.54±3.52)岁;病程5~28年,平均病程(15.84±5.85)年;其中心功能II级10例,心功能III级30例,心功能IV级12例。
对照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分布在59~78岁,平均年龄(71.85±3.66)岁;病程6~29年,平均病程(16.04±5.41)年,其中心功能II 级11例,心功能III级28例,心功能IV级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新功能分级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32例疗效观察

两组 患 者 均 予 原 发 病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体征 、心功能的变化
效 干预是 当今 国内外 医学亟 待探 讨 的课 治疗 ,控制体力活动与钠盐摄入 ,通畅呼 情 况 。
题 。近年来我们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 吸道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 留。积极控 14 观察 项 目 两组患者用药期 间监测 . 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肺 心病顽 固性心力衰 制感染 ,合理使用 利尿剂 ( 氯噻 嗪 2 生命体征 、心力 衰竭 变化 、心脏 x线变 氢 5 竭患者 3 2例,取得 了满意疗 效 ,并 与单 m ,口服 ,1 g ~3次 / ,一 般 不 超 过 4 d 化及血液流变学 、血脂变化 ,并观察药物 d ; 纯西药治疗作 了对 比观察 ,现总结报道如 必要 时用双氢克尿 噻 2 g 0m ,肌 肉注射 或 不 良反 应 。
・
28 ・ 84
・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研 究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慢 性 肺 心病 顽 固性 心 力 衰竭 3 2例 疗效观 察
黄 治平
【 摘要 】 目的 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顽 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 .治疗 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有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5 。结论
西 医治疗 。 竭 患 者随 机 分 为治 疗 组 与对 照 组 ,各 3 2例 ,治 疗组 在 西药 治 疗基 础 上 加 用 中 医辨 证 分 型治 疗 ,对 照 组 只 用 西 药
两组 患者心力衰竭疗效比较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两组患者
慢 性肺 源性 心 脏病 ( 慢性 肺 心病 ) 功 能 分 级 :Ⅲ级 1 8例 ,Ⅳ级 1 。 对 照 或浮大无根 ;治 法 为扶 阳 固脱 ,利 水化 4例 为临床常见疾病 ,为慢性肺部疾病引起 的 组 男 1 8例 ,女 1 例;年 龄 ( 6 2± 瘀 ;方药 :西洋 参 、熟 附 子各 1 ,蛤 4 5. 5g
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 治疗 方 法
05/ . g d祛 痰药 物 , 菌 药 物 控 制 感 染 , 要 时 应 用 强 心 剂 或 抗 必 参 考 文献 利 尿 剂 , 正 电解 质 酸 碱 平 衡 紊 乱 等 综 合 治 疗 。对 照 组 除 不 纠 [] 朱 贵 卿.呼 吸 内 科 学 [ ]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1 M . 人 用 丹 参 注射 液 之 外 , 它 治疗 与 治 疗 组 相 同 。 其
1 88: 13 9 4
3 结果
[ ] 金 鸣 , 金 荣 . 基 丹 参 黄 色 素 A 抗 氧 化 作 用 的 研 究 3 李 羟 明显 减少 , 肿 消 失 , 绀 明 显 减 轻 , 吸 平 稳 。 率 < 10 水 紫 呼 心 0 [] 中草 药 ,0 43 () 6 5 J. 2 0 ,5 6 :6 次 / n 肝 脏 缩 小 1 c P O2> 9 k a( mmHg mi , .5 m, a .8 P 1 [] 聂 琼 嵘. 参 黄 色 素 的 药代 动 力 学及 药理 作 用 研 究 近 况 4 丹 0 1 3 P ) P C 2 6 0 P , 脉 血 氧饱 和度 ( a 2 > 8 。 . 3 k a , a O ≤ . k a动 SO ) 5 F] 时珍 国 医 国药 ,03 1 () 5 3 j. 2 0 , 48 :0 3 12 有 效 心 功 能 改 善 < Ⅱ级 , 部 湿 音 减 少 , 肿 减 .. 肺 水 轻 , 率 > 10次 / n 肝 脏 缩小 0 5 1 0m。P 为 8 7 心 0 mi, . ~ .c Oz . ~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80例临床疗效论文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80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病程较长,预后差,内科常规治疗往往临床疗效不是很理想,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肺心病;顽固性心衰【中图分类号】r54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64-01参麦注射液源于古方,由红参、麦冬等量制备的注射液。
红参性温,味甘、微苦,归心、肺、脾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二药配伍,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养心复脉的作用。
2000年1月-2010年1月,笔者对80例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肺心病心衰患者160例,诊断标准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并排除合并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情况。
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80例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66岁;病程5―30年;原发病:慢性支气管炎40例,支气管哮喘33例,支气管扩张7例。
对照组80例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病程5-30年;原发病依次为42例、30例、8例。
2组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内科学》[1]的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抗感染、解痉、上氧、排痰.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应用利尿剂、洋地黄等常规治疗1周后,心衰症状无明显改善,心功能仍在iii-iv 级。
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参麦注射液(神威药业生产)20-5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滴,7天为一疗程.治疗1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1. 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明显减轻,肝脏回缩重正常,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各项体征和症状部分减轻,心功改善不足l级;无效:临床体征,症状无变化;心功能改善不到l级,病情无缓解或加重。
35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改 的 标 准 ,并 发 电解 质 紊 乱 2 4例 ,其 中 男性 1 6例 ,女 性 8
例 ,年龄 4  ̄7 ,平 均 6 . ,病 史 8 0 ,平均 1. 6 4岁 85岁 ~2 年 3 3
年 ,心 功 能 I~I I n级 6例 , Ⅳ 级 1 例 。 8
糖皮质激素史或呕吐进食少, 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生理盐水等 原因导致 低钠。细胞外液低渗 使水 向细胞 内转移 , 时缺氧降低
挥有 效作用,但是洋地黄的治疗剂量与 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尤, 其 忠者有 酸中毒、低钾 、低 镁等 ,易诱发洋地黄 中毒,应用 时
注 意 患者 的 临 床表 现 和 监 测 洋 地 黄 血 药 浓 度 、心 电 图变 化 。 对
2 结果
3 例 患 者 经 调 整 治 疗 方 案 后 , 心 功 能 改 善 I级或 】级 以 5 I I
应 用 小 剂 量 的 多 巴 胺 或 多 巴酚 丁 胺 (  ̄ 5 gk -‘ i・ ) 改 2 g ・g1 n 1 , a r 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和症状 。 35 洋 地 黄 及 其 他 正 性 肌 力 药 物 . 顽 固 性 心 力 衰 竭 治 疗 时 , 地 黄 必 须 达 到 治 疗 剂 量 才 能 发 洋
例 ,恶 心 、 呕 吐 、腹 泻 2 。 例
肺性 脑病 嗜睡不易叫醒 ,叫醒 即刻又 昏睡 ,水肿 出现迟 ,水肿
多从 下肢 开 始 ,用 利尿 剂纠 正快 。( 低 惨 性 脑 病 , 血 钠 降 低 , 2 ) 渗 透 压 明 显 , 时血 气 分析 提 示 肺 性 脑 病 说 明 肺 性 脑病 与低 渗 同 碳 性 同 时存 在 。
3 . 防止 电 解质 紊 乱 3 治疗 顽 固性 心 力 衰竭 中 常 出 现 电解 质 紊 乱 ,3 5例 病 例 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对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患者8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在疗程结束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
即给予患者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氧疗、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进行治疗。
剂量为:10mg多巴酚丁胺加浓度为5%的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10-30滴/min。
酚妥拉明的剂量为每天20mg。
疗程为7-10天,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血压进行密切的监测[2]。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心悸、气促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
缓解,患者可以自主下床活动,浮肿症状消失,肝脏回缩或者是肝颈静脉回流征呈现为阴性,肺部干湿性罗音消失或者是较治疗前发生明显减少,紫绀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幅度在ⅱ级以上。
有效:患者的上述各项症状以及体征均得到明显好转或者是部分减轻,然改善效果不及显效者,患者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幅度在ⅰ级。
无效: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是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了显著升高(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心动过速者3例(6.98%),头晕者5例(11.63%),血压异常者2例(4.6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动过速者1例(2.33%),头晕者2例(4.65%),无血压异常患者。
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并发症发生了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
3 讨论
研究证实,肺心病患者在出现心衰后会由于出现严重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以及肺细胞动脉痉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心衰等症状的发生,并且治疗较为困难。
目前在临床上对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衰患者的治疗引起了高度的重视[4]。
近几年有文献报道,对该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疗
效相对理想。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氧疗、
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等基础上加用了酚妥拉明和多巴酚丁
胺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了明显升高,并且该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心肺功能改善效果良好。
这是由于多巴酚丁胺可对β1受体进行选择性兴奋,使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效果得到改善,为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拟交感胺类正性肌力药物。
而酚妥拉明则具有良好的阻断α-受体的作用,在扩张动脉和小静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得以增强,改善了心输出量。
两者联合应用后可使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吴艳丽.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23(05):1023-1024.
[2] 吴定慧.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肺源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14(23):104-105. [3] 冒新亚,姜亚飞.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35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07):872-874.
[4] 孙涛,孙敬.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24(12):89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