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课题: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3课时

20÷4=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20除以4等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4、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请帮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各取个名字。 20 ÷ 4 = 5

被除数除数商

5、思考:例4,例5这两个问题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监测达标)。

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小结。

2、课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四、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1、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算式是()

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算式是()

3、先补全口诀,再根据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三六()()五得五四()二十四

4.25÷5=()想:五( )二十五,商是( ). 24÷3=()想:三( )二十四,商是( ).

【素材积累】

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练习题1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9÷9= 16÷2= 71-68= 6÷1= 15÷3= 9×3= 45+45= 5×9= 66+26= 5×5+52= 72÷8= 9×8= 52+35= 8÷4= 14÷2= 6×2= 6÷2=49÷7= 10÷2= 54÷6×4= 27÷9=

20÷4= 3×6= 30÷6= 15÷5= 49÷7= 9×4= 9÷3= 9×7= 42÷6×6= 24÷4= 18÷9= 9×9= 72÷9=2×2= 30÷6= 14÷2= 7×8= 35÷5= 5×6+41=80-46= 10÷5= 42÷6= 7×2=

18÷2= 65+26= 5×6= 36÷9= 6×4= 54÷6÷3=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练习题2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8÷8= 4×8= 75-64= 2×1= 8÷8= 32÷4= 85-62= 20÷5= 6×5= 40÷5÷2= 16÷8= 50+40= 21÷3= 5×8=

28÷7= 5×4= 24÷8=6×7= 35÷5= 4×9÷6= 21÷7= 3×8= 8÷2= 4×8= 30÷5= 18÷3= 5×2= 48÷6= 42+36= 8÷1÷4= 25÷5= 63÷9= 28÷4= 5×5=81÷9= 3×6= 25+41=

14÷7= 4×3= 90-65= 4×5= 41+25= 4×7= 35÷7= 4×9= 36+24= 12÷2= 78-19= 3×8= 12÷4+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练习题3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1÷1= 5×5= 72÷8= 81÷9= 8×2= 18÷9= 27÷9=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练习完整版本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1 姓名:得分: 一.填空.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里有()个();也表示45是()的()倍. (2)表示()个()相加得48;还表示8的()倍是48. (3)8的2倍是(),8是2的()倍. (4)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 (5)()羊的只数是()羊的()倍. (6)按要求写算式.8、9、72 ()×()=(),()÷()=(), ()×()=(),()÷()=() 二.列式计算. (1)5个9相加是多少? (2)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1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6的8倍是多少? (6)54是9的多少倍?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8)被除数是36,除数是 9,商是多少? 三. 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 (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5)田径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4倍.舞蹈队有9人,田径队有多少人? (6)体育室里有一筐皮球,每班发给6个.5个班领走后,这筐皮球减少了多少个? (7)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18朵,黄花有多少朵? (8)一、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人参加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后来,舞蹈组增加了10人,现在舞蹈组有多少人? (9)刘红要做72面小旗,每天做8面,多少天可完成?如果每天做9面几天可完成? (10)有30米布,做床单用了12米,还剩下几米?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布,剩下的布能做几套衣服.

(完整版)二年级下学期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除法口算练习(一)姓名 时间分分数家长签字 21÷3=15÷3=18÷2=8÷2=27÷3=20÷3=25÷3=29÷5=37÷5=36÷5=16÷4=14÷7=10÷5=40÷5=63÷9=10÷3=12÷5=14÷3=16÷3=3÷2=20÷4=24÷6=48÷6=36÷9=54÷6=32÷9=4÷3=6÷4=8÷3=14÷3=21÷3=24÷8=25÷5=32÷8=45÷5=4÷3=8÷3=12÷5=16÷3=9÷2=12÷6=63÷7=32÷8=16÷8=18÷3=21÷4=22÷4=25÷4=34÷4=17÷5=15÷3=27÷3=36÷6=45÷9=36÷9= 17÷5=10÷7=12÷8= 12÷5= 60÷7= 21÷7=36÷6=16÷4=18÷9=54÷6=15÷6=18÷4=21÷8=24÷9=12÷8=54÷9= 35÷5=45÷5= 49÷7=63÷9= 26÷6=12÷5=17÷8=26÷3=35÷9=36÷6=45÷5=48÷8=54÷9=56÷7=19÷5=33÷5=27÷8=36÷8=8÷5=35÷7=36÷9=40÷5=63÷7=20÷4=17÷5=14÷9=21÷8=33÷9=28÷8=

二年级数学除法口算练习(二)姓名时间分分数家长签字 42÷6=45÷9=54÷6=64÷8=8÷2= 45÷6=54÷7=63÷8=32÷9=15÷4=18÷3=16÷8=25÷5=36÷9=15÷5=17÷2=14÷5=21÷6=28÷8=27÷5=56÷7=64÷8=63÷7=35÷5=32÷8=25÷9=30÷7=35÷8=40÷6=42÷8=12÷3=28÷4= 12÷4=15÷3=30÷6=45÷6=54÷7=63÷8=22÷5=9÷2=15÷5=36÷4=45÷5=40÷8=72÷9=18÷5=27÷6=36÷8=45÷7=56÷6=35÷5= 49÷7= 12÷2= 64÷8= 45÷9= 17÷5= 36÷8= 26÷5= 21÷9= 44÷8= 45÷5= 42÷7= 63÷7= 36÷6= 72÷9= 8÷7= 20÷6= 12÷5= 36÷8= 16÷6= 42÷7= 35÷7= 14÷2= 49÷7= 81÷9= 45÷8= 4÷3= 42÷9= 8÷7= 42÷8= 45÷9= 64÷8= 30÷6= 36÷9= 12÷6= 54÷8= 45÷6= 49÷8= 8÷3= 3÷2= 42÷7= 15÷5= 18÷8= 36÷9= 56÷7= 40÷9= 24÷9= 14÷3= 14÷6= 30÷7=

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单元测试题 姓名:座号: 一、单选题 1.从63中连续减去7,减()次才能使结果等于0. A. 56 B. 9 C. 70 D. 8 2.27÷()=9,应填的数是 A. 6 B. 72 C. 9 D. 3 3.56米长的彩带,剪了7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A. 8 B. 7 C. 6 二、填空题 (1)5×7=________ 36÷9=________ 16÷4=________ 4×8=________ 81÷9=________ 54÷6= 7×7=________ 4×5=________ 15÷5=________ 56÷8=________ 26-8=________ 5×9=________ (2)小熊过桥. (3)小华7天写了28个大字,平均每天写________个. (4)两个数相除,商是80,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那么商是________。 三、判断题 (1)除数是4,被除数是63,商是9。() (2)27里面有3个9。() (3)9是45的5倍。() (4)64÷8=42÷6 () (5)5个8相加列式是:5×8 ()(6)把42分成7份,每份是6。() (7)每9朵花扎一束,45朵可以扎5束。() 四、解答题 (1)比一比,看谁想得多。18÷()=()18÷()=() 18÷()=()18÷()=()14.小鸟回家.(和正确的结果涂上相同的颜色) 五、(1)逛超市 (1)湿巾促销,5包装只卖30元,每包多少钱? (2)买1个水杯的钱可以买几个笔筒?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乐乐和他的7个好朋友一共折了56只纸鹤,平均每人折了多少只纸鹤?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1

二年级表内除法练习题1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 6 4×5 8÷2 ×2 1+1 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 3=15 5=25

25 5=30 4=4 1=7 5=4 5、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2分) ()÷()=()()÷()=()6、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 个。算式是()。 7、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 画“√”。(2分) 三、我会算。( 1、 2、列式计算。(8分)

(1)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2)15里面有几个3? (3)6的5倍是多少? (4)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6分) ( )×( )=( ) ( )÷( )=( ) ( )÷( )=( ) 2、 20米 ?米 ?米 ?米 ?米 ?米 ( )=( ) 五、 用数学。(29分) 1、(4分) 需要几个筐? 18棵 2、(1)有8只兔子,平均装在2个笼里,每个笼装几只?(3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

除法 一、公式与概念: 1、除法就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方法叫做除法。 2、除法的余数: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剩余的数叫做余数。 二、除法的计算过程(例题): (1)没余数的除数: 例: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多少个盘? 1盘:6个18-6-6-6=0 2盘:12个18÷6=3 ( 盘) 3盘:18个 总结: 1、没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猜想除数和几相乘接近或者等于被除数,且不大于被除数,那商就是几 2、除数与商的乘积等于被除数时,余数为0.(除数与商的乘积-被除数=0) 3、公式:被除数÷除数=商除数×商=被除数 1、()里填写适当的数字。 2×( )=12 3×( )=24 ()×9=18 8×( )=32 8×( )=32 ( )×4=28 3×( )=18 7×( )=21 4×( )=36 ( )×8=48 7×( )=63 4×( )=16 2、填空 12÷2=().....()24÷4=().....()25÷5=().....() 24÷6=().....()35÷7=().....()48÷8=().....() 81÷8=().....()36÷6=().....()36÷9=().....() 3、把竖式写完整,画横线一定要用直尺哦。 (提示:1、用试商法,想除数乘以几等于被除数2、书写要求:上下数的数位要对齐,在横线报告算结果) 4、列竖式(提示:1、用试商法2、书写要求:上下数的数位要对齐,在横线报告算结果) 12÷6= 18÷3= 24÷8= 40÷5= (2)有余数的除法: 例:家里有17个糖果,奶奶把糖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丽,每个人可以分多少个糖果? 想一想: 总结: 1、()里填写适当的数字。(除数乘以商的积必须小于被除数) 2×( )<12 3×( )<24 ()×9<36 8×( )<32 8×( )<32 ( )×4<28 3×( )<18 7×( )<21 34>8×( ) 44>( )×5 51>( )×9 44>( )×8

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案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除法的第二种分法,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我能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我能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种分法,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复习: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请你列出算式: 2、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 (1)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2)用自己的小棒代替20个竹笋动手摆一摆,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3)刚才的操作活动是不是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用什么算式表示? (4)请你列出算式: (5)请你打开课本14页,看看你写对了吗,并自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合作交流 1、看图列出除法算式。 ()÷()=()()÷()=()

2、请你和小组同学分别说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 3、思考并和小组同学交流:“两幅图都用6÷3=2表示,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三)尝试应用 分一分,填一填。 (四)拓展提高 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个4。 20里面有()个5。 我的反思: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5 )个。 算式:15÷3=5

2、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算式:20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合作交流: 1、看图列出除法算式。 ( 6)÷( 3)=( 2) (6 )÷( 3)=(2 ) 尝试应用: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了( 6 )份。 12÷2 =6 每份3个,分成了(4 )份。 12÷3=4 每份6个,分成了( 2 )份。 12÷6 =2 拓展提高 24里面有( 6 )个4。 20 里面有( 4 )个 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能从条件中分辨出被除数和除数。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森林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瞧,小动物们马上要举行体育比赛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图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啊?(猴子、熊、松鼠) 二、新授: 小熊排队:出示小熊图,图中找到了那些信息?(12个伙伴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 (一)12只小熊平均分成3行,每行几只?(板贴) 1、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分一分,分完了你就坐好了。(教师指导)师:谁想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找学生到讲台上来摆一摆。(学生边摆边说)生:12只小熊平均分成3行,每行4只。 刚才我们用摆一摆的方法知道了每行4只,其实还有一种计算的方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除法(板书)

2、除法的运算符号叫做除号(板书:÷)“÷”这个就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条直直的横线,上下各点一个小圆点,两点要对齐.一条横线划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读作:除以。 3、把12只小熊平均分成3行,每行4只。除法算式怎样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是把多少只小熊平均分?(12只——板书)我们把12平均分,写在除号前面。这12只小熊平均分成了几行?(3行——板书)写在除号后面。每行几只?(4只——板书)分的结果写在等号后面。 (教师指着12÷3=4)这就是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3等于4。请同学们一起来跟着我读一读。指名读后全班跟读。 (教师指着12÷3=4)谁能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整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是把12只松鼠平均分成3行。每行4只。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谁还想再来说一说?(找3~5个学生来说、同位说。)(二)12只小熊每4只一行,能排几行? 请同学们自己再用学具摆一摆,看看可以摆成几行。(教师指导) 谁能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摆一摆,边摆边说。(12只小熊每4只一行,能排3行。) 你说得真不错,谁还想再来说说?(生说) 师:要求能排几行,我们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请同学们看黑板,(边写边板书)我们是把多少只小熊平均分?(12只)每行有几只?(4只)我们同样是把这12只小熊平均分,所以可以写成12÷4(出示除号),那么到底可以分成几行呢?(3行)(板书:=3)谁能来说说这个算式怎样读?12除以4等于3。(指名读) 师: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12只小熊每4只一行,能排3行。 (谁能再来说说?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三)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把12只小熊排队,只是排的方法不同。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2表内除法(一)导学案整理和复习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表内除法(一)导学案整理和复习 学校:XXX市XXX镇XXXX中心小学 班级:XX年级X班 教师: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2.进一步体验乘除法运算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整理和复习,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进一步体验乘除法运算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乘除法运算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前 准备 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 平均分和除法含义的整理教材26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 的方式举例说一说。 根据自己的例子,写出 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 数、除数和商。 分析:拿出学具或画图理 解平均分,用语言表述出 分或画的过程,然后写出 相应的除法算式;再分别 指出被除数,除数和商。 答案:答案不唯一。 如:12÷4=3, 12是被除数,4是除数,3是 商。 1.(1)每只小兔分4根, 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24÷4=6(只) (2)平均分给6只小兔, 每只小兔分到多少 根? 24÷6=4(根) 知识点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 整理。 教材第26页整理和复习的(1)将上面的乘法口诀 补充完整。 分析:先回顾乘法口诀,然 后把口诀表填写完整,再 同桌互说,一名同学选一 句乘法口诀,另一名学生 2.小兔回家。

第2题。(2)任意指一句口诀, 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 个除法算式。说出两个除法算式。 答案: 一(一)得一二(三)得 六 二六(十二)(三)四十二四 五(二十)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口诀:三五十五3×5=1515 ÷3=515÷5=3 答案:6 5 3 5 2 5 3 5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27页1、2、 3、4题。 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 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 问: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总结。 知识方面: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 方法方面:可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 感受方面: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比较快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设置了3个目标,学生均完成得较好,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本节课教师设置了3个目标,学生均完成得较好,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乘法除法)

数学口算题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8×3=24÷6=21÷3=7×4= 6×3=27÷9=4×8=14÷2= 32÷4=7×3=27÷9=5×5= 9×7=12÷6=28÷7=18÷9= 49÷7=9×4=40÷5=16÷8= 24÷3=45÷9=81÷9=72÷8= 64÷8=9×3=36÷6=9×7= 40÷8=10×3=48÷6=9×2= 42÷6=9×9=42÷7=9×5= 28÷7=48÷6=56÷8=6÷2= 35÷5=16÷8=9×8=42÷7= 9×2=36÷4=40÷8=9×8= 14÷( ) =7 5×( )=35 14÷( ) =2 7×( )=35 36÷( )=4 ( )÷5=5 28÷( ) =7 9×( )=36 64÷( ) =8 8×( )=24 40÷( ) =5 3×( )=21 ( ) ÷9=8 ( ) ×4=28 ( ) ÷5=8 ( ) ×9=36 72÷( ) =8 3×( )=24 24÷( ) =8 3×( )=27 ( ) ÷4=8 ( ) ×7=28 ( ) ÷5=4 ( ) ×8=56 16÷( ) =4 9×( )=27 12÷( ) =2 7×( )=49 ( ) ÷7=1 ( ) ×4=36 ( ) ÷8=1 ( ) ×4=24 35÷( ) =5 8×( )=16 16÷( ) =2 2×( )=18 ( ) ÷9=5 ( ) ×9=36 ( ) ÷8=5 ( ) ×7=14 32÷( ) =4 3×( )=21 25÷( ) =5 4×( )=36 ( ) ÷9=1 ( ) ×6=42 ( ) ÷7=8 ( ) ×3=21 18÷( ) =2 8×( )=32 35÷( ) =7 8×( )=64

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1导学案人教版.doc

第1课时平均分(1)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分及除法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时分配: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1) 1课时 (2)平均分(2) 1课时 (3)平均分(3) 1课时 (4)除法(1) 1课时 (5)除法(2) 1课时 (6)练习课 1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1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1课时 (3)解决问题 1课时 (4)练习课 1课时 (5)整理和复习 1课时 (5)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进行除法教学时,多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建立除法的概念;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除法运算的能力;通过动作、画图、语言表述等多种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除法初步认识”测试题 一、填一填(36分) 1、12÷3=4读作(),其中12叫做(),3叫做(),4叫做()。 2、15个小朋友做游戏。 (1)平均每组3人,可以分成()组,列式为() (2)平均每组5人,可以分成()组,列式为() (3)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列式为() (4)平均分成5组,每组()人,列式为() 3、比较大小 3×2()12÷3 15÷3 ()5 0 ×9()0 ÷6 4 ÷2()4×2 8 ÷2()8×2 9×1()9÷1 二、列式计算(9分) 1、被除数是28,除数是7,商是多少? 2、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 三、根据条件写算式(9分) 1、有18个沙包,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3个。 ()÷()=() 2、25个笔记本平均分给5个学生,每人分得5个。 ()÷()=() 3、有24个人,每组4人,可以分成6组。 ()÷()=() 四、根据除法算式写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16分) 1、12÷3=4 ()×()=() ()×()=() 2、24÷3=84 ()×()=() ()×()=() 3、5×6=30 ()÷()=() ()÷()=() 4、4×9=36 ()÷()=() ()÷()=() 五、应用题。(30分) 1、一个笔记本2元钱,小丽带了12元钱,能买几个笔记本? 2、一斤桃子3元钱,妈妈带了15元钱,能买几斤桃子? 3、四年级2班有40人参加广播操比赛,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人? 4、小华买了18条金鱼,每个鱼缸可以放6条金鱼,小华需要准备几个鱼缸? 5、中性笔3元一支,钢笔5元一支。王可带了29元钱,买了一支钢笔,剩余的钱可以买几只中性笔?

人教版(2012)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迁移类推等水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你们一定愿意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你们愿意帮老师做点事情吗?(……)好,我想把这6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出示苹果图片和盘子图片)谁能帮我分一分、摆一摆? (设计意图:意在引起参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提出问题的时候直接提出平均分,使问题更具有指向性。) 二、探索新知。 1、老师想选一个小组的同学到前面分分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想来? 2、我想选集体感强的一个小组来,挑战一下吧,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善于倾听、善于思考,还能有信心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挑战开始:

请你们拿出6根小棒代替苹果自己先独立分一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们分的过程和分得结果。 3、集体交流,用图展示分的结果。 通过观察选出优胜组到前面演示。 把6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也就是说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谁能再说说这组图的意思?(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3个。)能够是一个一个分的,也能够是两个两个分或3个3个分。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 4、列出除法算式 你们刚才积极主动地帮老师一个忙了,老师谢谢你们(……)如果我们以后再遇到类似“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要求每份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就结合这组图,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要求每份有几个苹果,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 (意图:从运算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多乘法的角度去理解除法,但是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是两个相逆的过程,直接从口头表述或文字表述到除法算式,省去直接动手操作的过程,部分学生还存有一定的困难。虽然分一分的操作学生已经有很好的体验,这里不作为重点。但还是要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而完善学生的语言表达,使学生的语言表述有具体操作的支撑。从这个点所引发的“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3个”更有实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专项专题训练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专项专题训练 1. 在算式中10÷5=2中,10叫做______,5叫做______,2叫做______。 2. 学校有4个篮球、12个足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倍。 A .5 B .2 C .3 3. 分一分、填一填。 4. 栽树。 (1)20棵小树苗,平均栽成4行,每行栽______棵. (2)20棵小树苗,平均栽成5行,每行栽______棵。 5. 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① ② 6. 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21÷5=4……______ 62÷7=8……______ 7. 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36÷6 6÷2 10÷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笑笑有18枚邮票,她至少再买______枚邮票,才能正好平均分成5份。

9. 用竖式计算。 43÷7= 50÷6= 86÷9= 60÷8= 10. 49除以7,没有余数。() 11. 想一想,算一算。 (1)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______块 (2)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______块。 12. 看图写算式。 加法算式:______,表示______个______相加,和是______;乘法算式:______。 13. 根据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五九四十五三八二十四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4. 从63里面减去9,连续减______次后得数为0。 15. 看图回答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6. 先把口诀写完整,再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 ______ ______ ______ 17. 34米长的绳子,每5米剪一根跳绳,可以剪______根这样的跳绳,还剩______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完整版本

二年级表内除法练习题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4分) 3×3 4+5 8÷2 2×1+1 1×1 4、在+、-、×或÷。(8分) 24 6 5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20 5=4 5、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2分) ()÷()=()()÷()=() 6、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 ()。 (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算式是 ()。 7、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2分) 三、我会算。(18分) 1、 16÷4= 30÷5= 24÷6= 20÷5= 4÷2= 30÷6= 6÷3= 15÷5= 8÷2= 16÷

二年级上册乘除法应用题

龙易教育乘除法初步 1.二(2)班共有32 名同学,春游时准备租用8艘船,平均每艘船几名同学? 2.二(2)班共有36名同学,春游时租用船游玩,平均每艘船9名同学,共需租用几艘船?3.二年级春游时准备租用8艘船游玩,平均每艘船9名同学,问二年级共有多少名同学?4.家里今天准备来8个人吃饭,每个人需要碗和盘3个,那么共需要准备碗和盘多少个?5.家里今天准备来8个人吃饭,共需要准备碗和盘40个,那么每个人需要碗和盘几个? 6.家里今天准备请人吃饭,共需要准备碗和盘36个,平均每个人需要4个,那么家里要请几个人吃饭? 7.幼儿园分苹果,分给42名小朋友,每人分一个还差4个,问原有多少个苹果 1.幼儿园分苹果,分给42名小朋友,每人分一个还剩4个,问原有多少个苹果

2.学校有30位老师,分在6个年级组,问每个年级组有几位老师? 3.学校有30位老师,每个年级组有6位老师,问学校有几个年级组? 4.每个小学有6个年级,第一小学平均为每个年级分配有8位老师,问全校共有多少位老师 5.舞蹈班在5个年级中挑选团员,每个年级预备挑8名同学,问舞蹈班共需要挑选多少团员?6.舞蹈班在5个年级中挑选团员,共需要挑选30名团员,问每个年级挑几名同学? 7.舞蹈班在全校挑选团员,共需要挑选30名团员,平均每个年级挑6名,问这些同学分配在几个年级? 铅笔尺子橡皮 4元5元3元 1.

小明买了8支铅笔,花了多少钱? 小明买了4块橡皮,花了多少钱? 小明带了12元钱,最多能买几把尺子? 小明有10元,如果上面物品各买2件,小明带的钱够吗 2.二(2)班有30名同学,分配在5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几名同学? 3.二(2)班有30名同学,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如果每人只能报一个小组,问共有几个兴趣小组? 4.二(2)班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有7个兴趣小组,如果每人只能报一个小组,问二(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网络和知识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经典例题: (1)易错点例题: 填数,并读出算式. 6÷2=() 15÷3=() 12÷6=() 15÷5= 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4÷4=()读作()除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就是()里面有()个().

(2)重点例题: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 (1)让学生观看分铅笔的方法:把12个竹笋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学生思考,观察学生书写算式的过程. (2)教师请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每份分得的笋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 (3)教师举例“18块饼干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让学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6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几个?”,使学生明确:平均分成6份就是指把18块饼干平均分成6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把平18块饼干均分成6份,每份3个.. 让学生试做题“18块饼干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个?” 让学生试做题“36块饼干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个?” 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1)出示题目:20个竹笋平均放在4盘里,每盘几个? (2)提问:“平均分在4个盘里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知道;20个竹笋平均放在4盘里,每盘要放得同样多.. 小结:20个竹笋,分在4个盘里,每盘分得同样多就是把20个竹笋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5个. (3)归纳概括除法含义: 讲述:像上面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把18块饼干平均分成6份,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里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3、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问学生“把12个圆环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①要分的圆环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6份)把“6”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 (指出:“12÷6=2”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6等于2. (2)思考:把12个圆环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 把12个圆环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3)考点例题(小考或中考或高考): 填数,并读出算式. 6÷2=() 15÷3=() 12÷6=() 4.15÷5= 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课堂练习: 1.(1)8÷4=2 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3 6 4+5 4×5 8÷2 2×2 1+1 1×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4 6 6=12 5 3=15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20 5=4 5、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2分》 《》÷《》=《》《》÷《》=《》 6、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算式是《》。 7、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2分》 三、我会算。《18分》 1、看谁先到家。《10分》 16÷4= 30÷5= 24÷6= 20÷5= 4÷2= 30÷6= 6÷3= 15÷5= 8÷2= 16÷8= 2、列式计算。《8分》 《1》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2》15里面有几个3?《3》6的5倍是多少? 《4》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6分》 《》×《》=《》 《》÷《》=《》《》÷《》=《》 2、 20米 ?米?米?米?米?米 《》《》=《》 五、用数学。《29分》 每筐装6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初步认识

除法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5和“试一试”,第49页例6和“试一试”,第50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 义,会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平均分问题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 境写出除法算式,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进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5 1.出示例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说明图中的小朋友们打算坐缆车上 山去游玩。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出示图下的文字,指名读题。 3.启发思考:怎样才能知道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呢?你打算怎么办?如果学生 能直接想出答案,则按照以下过程组织学生活动: (1)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要坐3辆车的? (2)启发:这样的想法对吗?有什么办法能说明它是对的?(用圆片代替缆车摆摆) 如果学生不能直接想出答案,则按照以下过程组织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或画图圈一圈。再选一种方法进行操作并交流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2)提问:一共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要坐几辆车呢? 4.讲解:通过分圆片、画图,我们发现几个2人是6人?因为6人里面有3个2人,所以要坐3辆车。像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揭示课题并板书:6÷2=3)“÷”是除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的运算符号。介绍除号的写法,并示范算式的读法。指导学生练习写除号,读、写除法算式。 5.提问:6÷2=3表示把6个小朋友按每几ル个一组地分,分成了几份? 【设计说明:上面的前三个环节是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第3个环节,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预案,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又十分强调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或操作,或思考,或计论,体现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述用。后两个环节是引领学生把己经积累起来的对平均分的认识进一步抽象,并掲示除法的概念。】 二、教学第48页“试一试” 1.让学生先观察情境图,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再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可 以分给几只小熊”,并在书上填一填。 2.提问:上面这样的平均分过程,可以用什么除法算式表示? 3.让学生读一读除法算式和得数 提问:这里的12+3=4表示把多少个苹果按每几个一份去分?分成了几份?也就是说,12里面有几个3? 4.小结:像这样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去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

除法的含义

英民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课题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在平均分的操作中理解除法的意义。 2、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学习 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学习过程笔记 知识衔接: 1、口算练习 7×9= 64-6= 18+3= 3×9= 6×6= 4×5+36= 9×6-8= 7×8+6= 4×8-8= 2、每份分得(),叫“平均分”。 3、除号的写法。先写“__”,要做到平、直、短,再写上点和 下点,要写成圆点“÷”。 一、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完例4、例5,我知道: 1、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12 ÷ 4 = 3 ()()()() 2、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12÷4=3 这个算式读作:()除以()等于()。(2)写出除法算式。 14除以2等于7。 被除数是24,除数是3,商是8。 3、除法的两种意义。 (1)认真观察例4。填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 盘可以放()个?列出的除法算式是: 由此得出:我们平均分物体,求每份的个数时,用()计算。(2)认真观察例5。填空: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列出的除法算式是: 由此得出:我们平均分物体,求分的份数时,用()法计算。(3)比较以上两种分法,我发现: 12÷4=3有()种含义。第一种是把12平均分4份,每份有3 个;第二种是把12,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12里 面有()个4。 二、学生和家长合作探究: 1、观察自主学习1.2题 ①、我认识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②、除法算式的两种意义: 1、把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2、把一个数()分成一份,可以分几份? 三、尝试练习: 做课本13页,14页“做一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