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史(下)
“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方向。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召开,重新探讨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之后,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社论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取代了过去惯用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也有别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提法,此即“二为”方向的确立过程。
伤痕文学: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出现的一批通过对文革生活及文革后人们的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大胆披露、愤怒鞭挞,悲剧性地展现那一场社会动乱及其给亿万家庭和人们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永不可平复的“伤痕”的作品。发轫于小说,之后波及到诗歌、散文、话剧等文学体裁。是新时期文学发展进程中率先以勇敢的、不妥协的姿态彻底地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文学;是奉党和人民之命,积极地投身思想解放运动,实现拨乱反正的时代任务的文学。代表作家作品:刘心武《班主任》。
反思小说: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冷静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是伤痕小说的深化,在思想上融入理性批判精神,艺术手法上除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外,还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了意识流、蒙太奇、荒诞等手法。代表作家作品:王蒙《悠悠寸草心》。
改革文学:80年代初期产生的一股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创作潮流。
特点:
①热忱呼唤改革,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对改革的进程作了及时迅捷的和持续的反映与描写。eg:反映农村改革的《东流水》(高晓声)、《鸡窝洼的人家》(贾平凹)
②力图整体地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真切地描绘出改革是一个闪烁着新的希望,纠缠着旧的梦魇,夹杂着无说挫折、失败、困惑、苦恼、惶惑、忐忑不安而又不可逆转的复杂过程。
③创造了一批以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英雄”。eg:《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
文学寻根:1980年代中期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热潮。指作家不再满足于用社会政治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而是开始思索深层的民族文化问题,并有了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强烈愿望。寻根文学是一个先有旗号、后有创作,先有理论、后有实践的“有意为之”的文艺流派。代表作家作品:张承志《黑骏马》。
先锋小说:指的是80年代以来具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小说创作潮流。“先锋”的即“前卫”的,即具有超前意识的实验性作品,其特点就是反叛既有的一切传统。除反叛传统外,先锋小说并无一定的常规,而是由于出现的早晚和作家所受思想影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很驳杂。代表作家作品:王蒙《春之声》。
新写实: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股“回归写实”的小说创作潮流。曾被称做“新现实主义”、“写生存状态”小说,后1989年6月《钟山》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而正式得名。它的出现直接应对的就是先锋文学离读者的阅读越来越远的状况,其作品更加贴近平民,更加贴近平民的日常生活。但相对于伤痕、反思、改革等现实主义小说,又吸收了现代主义的某些思想观念和表现手法。代表作家作品:刘震云《一地鸡毛》。
第四次文代会
1、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在北京举行,是一个倡导思想解放、文艺民主、深入批判“左”的思潮的大会。
2、周扬在《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的报告中,论述了三个关系(文艺同政治、文艺同人民生活、文艺上继承传统同革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应当正确处理的基本问题。
(1)文艺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从根本上说,文艺同政治的关系就是文艺同人民的关系。
(2)文艺要反映人民,就不可能与政治无关,但政治不能代替艺术,艺术也不能等同于政治。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目的,也是它的政治任务。
(3)文艺的批判继承同革新的关系上,一方面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把外国一切好的东西拿来加以改造,发展和创造民族的新形式。
3、意义:
(1)思想的解放和目标的明确,使第四次文代会标志着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所发生的历史性转折,这一历史性转折集中体现在党对新时期文艺方针政策所作的调整上。
(2)第四次文代会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政策确立了下来。
朦胧诗
概述:1980年前后出现的“朦胧诗”,打破了现实主义诗潮的单一格局,被称作“新诗潮而崛起。新诗潮把艺术变革的焦点对准传统诗潮的艺术成规,强化现代意识,广泛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经验,对诗歌观念和审美意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同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作者特点:新诗潮的作者们是一批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者他们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怨愤和茫然的失落感,以新颖的形式构思为诗。
代表诗人及作品:
舒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献给我的同代人》
北岛《回答》、《履历》
顾城《一代人》、《远和近》、《墙》
江河《纪念碑》
梁小斌《雪白的墙》
王小妮《碾盘》
杨炼《大雁塔》
艺术特征:
1、内涵上: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寻求人的自我价值,追求心灵自由,由以往的对于
显示或观念的直接解释和说明转向写意,凸现了诗人主体意识和心灵感应,将经劫难之后的忧患和愤激有机合成,使诗的社会功利同公民使命感得到契合。
2、艺术上:追求朦胧之美,以间接的暗示代替过去的直接表现,注重通过意象的凝聚和组
合给对象以分散或整体的象征效果,注重以新奇的意象和联想,以多种多样的象征、印象、变形等手法,使作品扑朔迷离,具有抽象性和超脱性的特征,有浓郁的西方现代派色彩。
意义:
1、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2、丰富了诗歌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3、强化了诗歌的暗示意味和思辨精神
文化散文
产生背景:
1、社会进入转型期,改革的深化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快。
2、为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进行了调整。置身于变革中的作家,对于转型期人们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