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真题解析-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真题解析-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真题解析-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考研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工艺美术运动[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国际运动,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而兴起,其目的在于解除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业的威胁,复兴哥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工艺美术运动以约翰·拉斯金的理论为指导,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莫里斯等,其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在工业设计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德国工业同盟[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1907年由赫尔曼·穆特休斯在德国倡议成立,是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司方机构,全称“德意志工业同盟”,简称“DWB”。同盟成员包括了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为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同盟公开追求商业目的,奠定了德国产品重质量的传统,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此外,同盟还影响和培养了一代新人,使工业设计在欧洲各地开展起来,对欧洲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盟的中心人物和实践者是彼得·贝伦斯,他被人为是工业设计史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师,代表作有芬兰萨纳萨诺市政厅、伊马特拉教堂等。

3.勒·柯布西耶[清华大学2013年研]

答: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强调机械的美,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认为现代人类生活中经过设计的环境其实都是机器。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

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50年代以后勒·科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主要贡献是新建筑五要素和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功能性和多元化的组合。代表作有《走向新建筑》、萨夫伊别墅、朗香教堂、马赛公寓等。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三位大师之一。

4.工业设计[清华大学2013年研]

答:工业设计是指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风格,其目的在于解决工业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功能角度来说,工业设计是企业在拟定市场政策时的重要协助手段,企业可以通过工业设计使产品对顾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进一步刺激市场容量,开发潜在市场。工业设计得成就主要在于推动了设计理念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使设计学成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迅速发展,此后,设计意识深入人心并逐渐增强,设计体系基本形成并进一步完善。

5.波普设计[清华大学2013年研、湖南大学2012年研、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波普设计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并迅速波及欧美,其产生与战后西方社会物质丰裕、青少年消费市场的形成及青年人对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反感与反叛有密切关系。波普艺术的素材从最常见的工业产品和生活垃圾,直到电影明星的形象等都包含在内,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和摹仿形式,然后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之中。但波普艺术追求新颖、古怪、新奇的宗旨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只有在形式主义中进行探索,并没有更加深层的意识形态依据,所以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设计运动。

6.芝加哥学派[湖南大学2013年研]

答:芝加哥学派是指19世纪在芝加哥出现的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群体。他们以大胆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符合工业化的时代精神的设计艺术理念,在设计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创作特点在于注重内部功能,大胆采用新材料,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形式服从功能,立面简洁、明确,采用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等。代表人物有路易斯·沙利文等。

7.包豪斯[湖南大学2013年研、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研]

答: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大工业的发展急需建立新型的设计艺术教育机构,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建包豪斯。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使用较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强调为大工业生产设计,还注意把教学、实践、销售结合起来,树立整体形象。代表教师有约翰·伊顿、瓦西里·康定斯基等。1933年被迫关闭。但是包豪斯的老师和学生把包豪斯的思想传遍了整个世界。

8.康定斯基[天津美术学院2012年研]

答: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他认为艺术只受自身规律的限制,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即兴的无意识活动,色彩与形体如同钢琴键盘,未来的艺术是一种媒介的综合,不再会是一种单一媒体的表现等。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开设了“分析绘图”等课,其教学完全是从抽象的色彩与形体开始的,然后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结合起来。他对包豪斯基础课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分析绘画’’和“色彩与形体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代表作有《论艺术精神问题》、《关于形式的问题》、《点·线·面》等。

9.马金托什[燕山大学2012年研]

答:马金托什是“新艺术”时期英国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他受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前奏、日本浮世绘等多种风格影响,是工艺美术运动时期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环节式人物。他善于将有机形态和几何形态混合采用,平面设计简单而又具高度装饰意味;室内设计在造型上多利用简单的直线,色彩上惯用黑白两色,图案自然,富有整体感与典雅之美。他的代表作品有高背椅等。

10.瓦西里椅子[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1925年布鲁尔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子。为了纪念他和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友谊,故名“瓦西里椅子”。瓦西里椅子使用的材料为纯不锈钢脚架,架子线条简洁流畅,扶手、靠背和座垫为优质皮革材料,富有柔韧性,能带给人较好的舒适感。瓦西里椅具备了精炼与凝重的品质,其诞生真正实现了现代主义设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

11.彼得·贝伦斯[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艺术先驱。从功能出发,基本上抛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在注重功能与技术表现的基础上,追求设计形式的简约。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标志,并设计了透平机工厂厂房,这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建筑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形式,德国现代主义的兴起与其设计实践分不开,他的设计事务所培养了格罗佩斯、米斯、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重要人物,为现代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12.青年风格运动[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青年风格”是对德国新艺术运动的称谓,其命名源于艺术杂志《青年》。青年风格运动在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时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反对机械化和工业化,其装饰设计表现为曲线、流畅的有机形态,但后期有几何造型和注重功能的倾向。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也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青年风格的代表性建筑作品有阿特勒·埃维拉住宅、慕尼黑剧院等。

13.罗伯特·温图利Robert Venturi[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研]

答:罗伯特·温图利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家,他是奠定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基础的第一人,著有《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1969年,针对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则多”的设计原则,罗伯特·温图利在论文中提出了“少则烦”的设计原则,从形式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提出挑战,并阐明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形式宣言。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温图利一方面高度评价了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提高;另一方面,他公开提出“现代主义已经死亡”。他认为真正左右美国建筑和设计的是商业力量和市场力量,是代表了对于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不满的整整一带设计师的心声的呐喊。

14.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研]

答:维克多·巴巴纳克是60年代末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他最早提出“设计理论”这一观点,著有《为现实世界的目的》一书。该书明确提出了设计的三个目的:①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和阶层服务;②设计不但应为健康人服务,而且应考虑为残疾人服务;③设计必须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必须为保护地球服务。巴巴纳克所提出的设计的三个目的反应了现代设计的根本宗旨和本质特征,对美国和世界设计产生了

重大影响,书中的诸多观点更被认为是现代设计师进行设计实践必须奉行的准则。

15.雷蒙·罗维[燕山大学2010年研]

答:雷蒙·罗维是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设计追求简练、容易维修保养,讲求典雅或者美观、使用方便、经济、耐用、以及产品设计通过产品的形状表达实用功能。罗维发动了重要的设计运动流线型运动,他不仅对工业技术感兴趣,对于人的视觉敏感性也有很深的认识和追求,他的设计既具有工业化特征,又具有人情味。他的一生,是美国的工业设计开始、发展,到达顶峰和逐渐衰退的整个过程的缩影和写照。其代表作品有可口可乐玻璃瓶、宾夕法尼亚火车头等。

16.米斯?凡德罗[燕山大学2010年研]

答: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设计思想是“少即是多”,“少”是针对当时建筑界繁琐的古典装饰手法提出的;“多”则揭示了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来的建筑上简洁而丰富的效果和最大的使用空问。代表著作有《两座摩天大楼》、《建筑与时代》、《建筑方法的工业化》等。代表设计有赖赫住宅、美国伊利诺斯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西柏林国家美术馆等。

(完整版)名词解释(软件工程)

三、名词解释 1、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逻辑部件,它由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组成。 2、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3、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4、模块化:是把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可能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问题的需求。 5、类:对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 6、软件危机: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7、软件维护: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8、继承: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9、投资回收期: 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0、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1、软件的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的一系列时期。 12、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3、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4、模块: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它是单独命名的而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15、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16、事务流: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个来执行。这类数据流应该划分为一类特殊的数据流,称为事务流。 17、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 18、事件:是某个特定时刻所发生的事情,它是对引起对象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的抽象。 19、函数重载:指在同一作用域内的若干个参数特征不同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字。 20、存根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运行过程中所调用模块或是被测模块下层模块的替代程序。 21、变换流:信息沿输入通呼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当数据流图具有这些特征时,这种信息流就叫变换流。 22、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23、扇出:是一个模块直接控制的模块数目。 24、多态性: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考研:中国现代文学 名词解释(整理版)

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 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 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中国黑幕大观》洋洋百万言,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阴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在五四运动后即销声匿迹。钱玄同、沈 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 "。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其刊物众多,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主流是言情小说,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学革命对该派进行了批判,鸳鸯蝴蝶派重视文学的娱乐作用有其合理性,偏颇之处在于将游戏消遣作为文学的唯一目的。当然该派也有较高价值的作品,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

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不能简单地把这一流派看做新文学的对立面或新文学 )翻译的小说。他一生译著欧美小说一百一千二百多万字,其中三十多种为世界名著,其余小说也多有精彩之处。其翻译品都是与精通外语者合作,但译笔传神还是靠他,达到了各有特色的境界,既有《迦因小传》这样译笔哀婉的作品,也有《块肉余生记》等译笔的质朴古劲风格。除了对西方写实方法的肯定,林纾的文学观念仍是中国的,他将狄更斯比作司马、班固。《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哀婉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一脉相通,欧洲小说描写细腻真实的风格在当时风靡,并旦深深影响了民初及以后的言情小说;译作还体现了反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进步思想。《黑奴吁天录》与在美华工受虐有联系,发出“黄种即将亡”的警告,深入人心。在中国文学史上,林译小说第一次介绍了众多外国作家及作品,太太开阔了作家们眼界和艺术视野, 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 月第2卷起更 )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要发起人是陈独秀和胡适。他们在李大钊、蔡元培、周作人、鲁迅、钱玄同等人的支持和策应下,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向中国的封建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总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新 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它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良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展开。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1918年开辟“随感录“专栏,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18年,《新青年》编辑部扩大,形成了新文化、新文学的统一战线团体,对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起了中大作用。1922年统一战线分解后,《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不屑与 文学的影响,《新青年》4卷3号(1918年3月)刊发了两封信,王敬轩的《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和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其实,王敬轩并无其人,信系钱玄同所写,他将守旧派敌视新文学的种种看法集中在一起,故意做成一个供新文学提倡者反击的靶子。刘半农的复信确也酣畅淋漓,对守旧派施以猛烈的挞伐。这两封信 。 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篇文章,他勇敢地擎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关系说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 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 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总和说 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 ?如何理解 ?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

诊断学名词解释重点全

1.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 (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 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 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 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 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3.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部 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 肤黄染,肝脾肿大. 4.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 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 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 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 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 诊断方法. 5.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 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 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 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 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 状态的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 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 方法. 6.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 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 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 最主要的原因. 7.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 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 经过. 8.系统回顾:指各系统疾病均有 其各自的特有症状,初学者必 须按系统逐一询问,以便了解 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疾 病. 9.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 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 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 死因. 10.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 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 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 高超出正常围,称发热. 11.中枢性发热:炙热因素不通过 源性致热源而直接作用与体温 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 发出调节冲动,使体温升高,称 为. 12.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 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 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 小时体温波动围不超过1摄氏 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 寒及伤寒高热期. 13.弛热(remittent fever):又称 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 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波动 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 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 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 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 鲁氏菌,称. 15.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 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 或病态改变称症状. 16.体征(sign):医生或其他人能客 观检查到的改变称体征. 17.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 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称为水肿. 18.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 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 口排出者称咯血. 19.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 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 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 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20.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 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21.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 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 22.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 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 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 扇动,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 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 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 常. 2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 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 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 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 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 中发作,故称. 24.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 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 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 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 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25.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 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 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26.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 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 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 症状,也是体征. 27.血尿(hematuria):尿液离心沉 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 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 28.少尿(oliguria):正常成人如果 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 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 少尿. 29.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 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 (polyuria). 30.尿三杯试验:患者一次排尿,将 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 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 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 升留在第三杯中. 若第一杯尿 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 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 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 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 31.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 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也称尿道刺激征. 32.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 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 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力 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 有后遗症. 33.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 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 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 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 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34.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 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 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35.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 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 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 36.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 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 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 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 起. 37.低热:体温在37.3~38摄氏度. 38.高热:体温在38~40摄氏度. 39.超高热:体温在41摄氏度以 上. 40.放射痛:某一器官有病变.除患 病器官局部疼痛外,还可防射 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相应体表 出现疼痛感觉. 41.绞痛:反腐剧烈疼痛及缓解交 替出现. 42.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 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 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 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 感. 43.恶心:指上腹部一种特殊不适 的主观感觉. 44.柏油便: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 在肠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 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与 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 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 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 油便. 45.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运用自 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便的检查 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 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了解 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 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46.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1. 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去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把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4.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阶段。 5.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就是利用某些已开发的、对建立新系统有用的软件元素来生成新的软件系统。 6. 质量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在合同环境下,需求是明确的;在其他环境下,隐含的需求需要识别和定义。 7.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质量改进的准备工作。 8.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以最求最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 9.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对流程和产品的符合性的评估,独立分析不足并予以更正使得产品与需求相符。 10.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有计划的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 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指明确声明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文档化的开发标准、以及专业人员开发的软件所具有的所有隐含特征都得到满足。 12. 正式技术复审 正式技术复审是一种由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其目的是在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发现功能、逻辑或实现的错误,验证经过复审的软件确实满足需求,保证软件符合预定义的标准,使软件按照一致的方式开发,使项目更易于管理。 13. 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代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

南开现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周作人、郭绍虞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以《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后又相继出版了《文学旬刊》和《诗》。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字要关注社会和人生。在文学创作方面,冰心、庐隐、许地山、叶绍钧等人的“问题小说”代表“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沈雁冰、郑振铎专注于理论批评的建设。 2、创造社 1921年6月,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先后创办的刊物有《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评》等,以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立场区别于文学研究会。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己任,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的承担,美学上推重直觉、灵感和天才,表现出浓重的抒情色彩和浪漫谛克倾向。eg:郭沫若的诗、郁达夫的小说、田汉的戏剧;“五卅”后,思想方向发生改变,使用了“革命文学”、“新兴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等概念,郭沫若《革命与文学》,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后期李初梨、冯乃超、朱镜我、彭康等新成员加入,主要刊发政治理论和文艺批评文章,思想更加激进,理论倡导和文学活动带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 3、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名称来源于1924年正式成立的新月社,由于诗歌创作在新月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月派常被称为是新月诗派。新月派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新月派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孙大雨、林徽因、杨世恩等人。1927年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主要刊物发表在《新月》、《诗刊》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邵洵美、卞之琳等人。这一诗派提出以“和谐”和均齐为核心的新诗格律理论主张,强调以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感伤主义。“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格律的谨严”是其共同的诗学追求,认为诗人的写作应该戴着镣铐跳舞。在创作中主张主观情绪客观化,不在感情强烈时作诗。这些理论主张一定程度上克服纠正了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的不足,对新诗体式的规范化实验做出了积极贡献。4、语丝社 1924年10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俞平伯等人。创办《语丝》杂志。语丝社成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为新文学灌注了现实关注意识;二是积极实践了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型范之一—语丝体。5、语丝体 “语丝派”作家共同形成的一种随笔文体,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尖锐泼辣,影响了后来的散文创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提供了一种最初的型范。 6、浅草—沉钟社 浅草社于1922年冬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翔鹤、陈炜谟、冯至。主要刊物为《浅草季刊》、《文艺旬刊》。后因林如稷出国,浅草社停止活动。1925年,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冯至在北京创办《沉钟》周刊,沉钟社成立。因沉钟社与浅草社有着前后相继的密切关系,将其统称为“浅草—沉钟社”。

西方政治思想史真题(复旦)

复旦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简要解释(每题7分,共56分) 1,政治辩证法2,代议民主制3,政治参与的含义4,民族的基本特征 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6,政府机构7,内阁制8,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 二、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18分) 三、政治统治职能为什么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这一理论对“治理”国家的意义?(28分) 四、民族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18分) 五、论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分析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30分) 复旦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56分) 1、行为政治学 2、国家形态 3、政党政治 4、结构功能主义 5、政治发展的含义 6、阶级 7、民族区域自治 8、违宪审查权 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18分) 三、试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和多党制进行比较分析。(18分) 四、试论政治文化的超前性和滞后性。(28分) 五、试论我国“当前改革是一场大变革”并用我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分析。(30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复旦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理想国》 2、《政府论》 3、马基雅维利 4、霍布斯 5、格劳秀斯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洛克对国内政治权力结构的设计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学说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试述古希腊政治学说的基本特征 2、试述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自由主义\"与以卢梭为代表的欧陆\"自由\"观的区别 复旦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阿奎那 2、《乌托邦》 3、《利维坦》 4、《神学政治论》 5、《上帝之城》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波利比乌斯的“混合政体说” 2、简述贡斯当的“古代自由与近代自由之区分”的观点 3、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4、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阐述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做简要评论 2、试述古典政治学与近代政治学之区别 复旦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阿奎那2.西塞罗3.《论法的精神》4.《论美国的民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市民社会”概念。 2.简述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1.简述论理学与政治学在亚理士多德政治理论中的关系。2.洛克理论中劳动与财产权的关系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马基雅维利是近代政治理论的开创者,如何理解? 2.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复旦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软件工程复习题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PD Powerdesigner是面向数据分析、对象分析、对象设计和实现,集成UML 和数据建模的CASE工具。 2.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黑盒法设计方案的一种。它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个等价类,用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典型值作为测试数据。 3.模块 模块是能够单独命名,能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由边界元素限定的程序 元素的序列。 4.流程图 流程图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软件设计的方法,能直观地描 述过程的控制流程,便于初学者掌握。 5.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分析模型中出现的所有名字的一个集合,还包括有关命名实 体的描述。如何名字是一个复合对象。它还应有对其组成部分的描述。 6.对象 对象视作一个融合了数据及在其上操作的行为的统一的软件组件。 7.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对应的另一部分,包括一系列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集合。 8.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可以以一种独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方式访问和修改一个文档的内容和结构。 9.MVC Model View Controller,MVC是一个软件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使用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 10.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描述、构造、可视化和文档化的软件建模语言。 11.ERD Entity-Relation Diagram实体关系图,实体关系模型描述数据实体、关联以及实体属性。该模型用实体关系图描述显示世界中的实体,而不涉及实体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12.Servlet Servlet是一种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可以生成动态的Web页面。 13.BOM BrowserObjectModel浏览器对象模型,研发者通过使用BOM,可移动窗口、更改状态栏文本、执行其它不与页面内容发生直接联系的操作。 14.MDA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模型驱动架构,MDA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相关的工具)来规范化一个平台独立的系统、规范化平台、为系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逻辑框架整理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1、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2、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荷马、赫西俄德 3、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来库古、梭伦 4、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和城邦制度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1、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 2、智者的政治思想 3、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 ●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 3、哲学家治国思想 4、政体思想 5、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4、政体分类及其变革 5、对理想城邦的设计 6、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贡献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第一节这一时期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 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 ●第二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1、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 2、自然法思想 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 4、人人平等思想 ●第三节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1、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 2、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罗马法和罗马法学 2、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1、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观念 1、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 2、罗马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的结合 3、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 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信仰和理性 3、教会和国家 4、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5、政体理论 6、法的性质和分类 ●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 治思想 1、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2、但丁的世界帝国论 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4、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民族国家的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 3、宗教改革运动 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权力政治观 3、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4、君主的统治方法

诊断学名词解释

发热 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问答题 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及题解】 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 1.①低热—38℃②中等度热—39℃③高热—41℃ ④趋高热41℃以上 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②抗原—抗体反应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 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软件危机 .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纯收入.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系统的累计经济效益(折合成现在值)与投资之差。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 原型.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BROOKS定律向一个已经延晚的项目追加开发人员,可能使它完成的更晚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描述数据流图的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最底层加工)和数据流。PDL。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即:功能单一),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比如:只有一个接口)。 软件复用:将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用于建立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花费。 内聚: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关联程度的度量 测试用例: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信息隐蔽: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 McCabe度量法:由Thomas McCabe提出的一种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方法 动态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过程和行为 软件维护:在软件运行或维护阶段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修改. CMM: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调试:软件测试成功后,根据错误迹象确定错误的原因和准确位置,并加以改正。 耦合:块间联系,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配置管理: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项目计划:一个软件项目进入系统实施的启动阶段 JSP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其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 多态性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结果。或(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经济可行性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社会可行性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对应关系即有直接因果关系在程序中可以同时处理。 结构冲突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结构找不到对应关系的情况,称为结构冲突。 白盒法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法也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类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 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路径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软件工程。

;文学专业考研现代文学名词解释必背大集合

文学类、专业考研的同学都知道,专业课的复习大部分就是靠记忆,记住各种文学现象、流派、创作方法等等,才可以区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才可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创作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记忆在文学专业考研中占取十分重要的位置,当然记忆也不是完全地死记硬背,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万学·海文专业课研究组分析归纳出文学专业中几乎每年必考的名词解释,供大家参考记忆。 文学论调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文学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影响比以往其它方法更加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1932年苏联首届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它要求文艺家从现实的革命出发,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这种艺术的描写还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这个口号的提出,是为了清算"拉普"机械论的文学思想以及"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偏误,所以有强调"写真实"的一面。(传入时有些变

诊断学名词解释和简答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 1.症状: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2.管样呼吸音: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3.牵涉痛: 即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在体表某部位亦发生痛感或痛觉有关。 4.三凹征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升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 5.抬举性心尖搏动: 心尖部徐缓有力的搏动,可将手指指尖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的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是左心室肥厚的指征。 6.脑膜刺激征: 为脑脊膜及神经根受刺激而引起的症状。常见于颅内感染和珠血等。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克匿格征(+)、布辛斯基征(+)。 7.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8.脉搏短绌:9.窦性P波:Ⅰ、Ⅱ、avF,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余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10.文氏现象: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R-P间期逐步缩短,直到QRS波群脱漏,脱漏后的第一个P-R间期最短,然后逐渐延长,直到QRS波群再脱漏,如此周而反复 11.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12.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参考值男:0~15 mm/1h末,女:0~20 mm/1h末 13.高蛋白血症:指血浆中的CM、VLDL、LDL、HDL等脂蛋白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14.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15.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三、简答题 1.简述胸痛常见病因(一)胸壁疾病(二)心血管疾病(三)呼吸系统疾病(四)纵隔疾病(五)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肝癌等。常见的病因。 2.简述扁桃体肿大和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标准。 临床上把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 I度:扁桃体肿大不超过咽腭弓 II度:超过咽腭弓 III度:肿大达咽后壁中线。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看不见,摸不着。 生理肿大:看不明显,特点是“摸得着”。 I度:看得见 II度:脖根粗 III度:颈变形 IV度:大等于或大于病人拳头时且多呈结节状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哪些内容?神经系统检查包括12对颅神经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觉功能检查,运动功能检查,神经反射检查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等. 4.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Adaptive maintenance适应性维护:为使软件产品在新的环境下仍能使用而进行的维护, 称为适应性维护。 Data flow diagram数据流图: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它标识了一个系统的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以及把逻辑输入转换为逻辑输出的加工过程。 baseline基线: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 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Big-bang testing一次性组装测试:也叫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扩展,最简单的形式是 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成一个整体,并且测试他们的接口。 Black box黑盒:是对一个项目组建造的软件的修改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其目标是 通过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透明盒测试,测试应用程序的内部结构或运作,而不是测试应用程序的功能。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软件配置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经审批后即可称之为软件配置项。为了配置管理而作为单独实体处理的一个工作产品或软件。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 Corrective maintenance 改正性维护:在软件交付运行以后,由于开发阶段测试工作的 不彻底,不完全,一些隐藏的软件错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通常把发现和改正这类错误的过程叫做改正性维护。 Coupling 耦合:何亮不同模块之间接口的相对独立性。 Integration testing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测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1.文学研究会 1.2.创造社 1.3.语丝社 1.4.美文 1.5.语丝文体 1.6.小诗 1.7.新月诗派 1.8.象征诗派 1.9.春柳社 1.10.《终身大事》 1.11.爱美剧 1 .12.湖畔诗社 1.13.南囤社 1.14.乡土文学 2.1.左联 2.2.社会剖析派小说 2.3.东北作家群 2.4.京派作家群 2.5.新感觉派 2.6.中国诗歌会 2.7.上海艺术剧社 2.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2.9.国防戏剧 3.1.七月诗派 3.2.九叶诗派 3.3.荷花淀派 4.1.“三突出”创作原则 4.2.“根本任务论” 4.3.“黑八论” 4.4.“主题先行论” 5.1.“朦胧诗” 5.2.新写实小说 5.3.“四川诗群” 5.4.“上海诗群”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绍钧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致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1.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主要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色彩。 1.3.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撰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1.4.美文: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