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美国西部大开发(西进运动)的区别

浅谈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美国西部大开发(西进运动)的区别
浅谈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美国西部大开发(西进运动)的区别

浅谈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美国西部大开发(西进运动)的区别

一、时间及背景方面

中国西部大开发:2000年开始至今。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中国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美国西部大开发: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美国的西部是一片肥沃富饶,尚未开垦的土地,需要美国对西部进行开发,而且美国为了工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销售市场,当时狭窄的美国地域已不能满足美国人对资本和市场的追求。

二、原因方面

中国西部大开发: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美国西部大开发:西进运动原因是当时美国的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为了促使美国走上富强之路,所以民众自发西进,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扩大了国内市场。

三、目的

中国西部大开发: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美国西部大开发:为了推动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地理方面

中国西部大开发:位于我国一二阶梯地段,地形高原山地盆地交错,地形复杂,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且有大片沙漠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年际温差大。

美国西部大开发: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是有待开发。

五、开发难易程度及原因

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比较顺利,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比较困难。因为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发展的是以洛杉矶还有旧金山等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的城市,因为这些城市位于太平洋沿岸,对于发展以出口还有港口运输具有非常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硅谷等一批非常有实力的研发团体,这直接地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而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大的优势:人口众多,劳动资本少,而且土地广袤。实际上就是因为作为经济非常关键的运输问题没有解决,运输业不发达。西部的发展主要靠的还是农业,如果想要发展西部的话,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运输的效率问题。

六、发展阶段

中国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加速发展阶段折、现代化阶段、

美国西部大开发:经济开发过程、工业革命相伴、艰苦创业过程、

七、战略地位

西进运动完成了美国东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的一体化,奠定了美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基础,促成了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和知识革命,培育了美国人民的拓荒精神。美国通过西进运动,在二百多年中开发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对美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起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西进运动,就没有美国辽阔的疆土,发达的工业,强大的经济实力。

中国西部大开发运动

(1)中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科技教育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缩小差别,促进安定团结,关系重大。

(2)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就要加快科技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从根本上巩固边疆,维护和平。

(3)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但人才缺乏,教育落后。全面实施两部大开发战略,须彻底改变西部教育现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科技促发展,吸引优秀人才,增强竞争力。

八、意义

美国西进运动意义

(1)西进运动推广了民主精神和自由平等观念

(2)西进运动强化了个人主义思想

(3)西进运动孕育了美国式实用主义哲学观。

(4)西进运动培养了美国人勇于冒险和热衷扩张的民族个性

中国西部大开发意义

1、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2、为西部地区大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3、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大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部的面貌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解读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解读 2011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明确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西部地区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可以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以下简称《公告》)。为执行好《公告》,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执行<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的通知》(黔国税函〔2012〕82号),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性问题。 为贯彻执行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现就相关政策及要求作如下解读: 一、收入总额的计算口径 上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政策文件,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规定:西部企业要享受低税率优惠,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必须具备前提条件,即以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但该文件并未明确收入总额具体范围,而此次下发的《公告》对此进行了明确,即收入总额应为《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在此之前,各省市对该政策执行中各有差异,而《公告》的出台统一了政策的执行口径。 二、税务机关的审核(备案)权限及流程 《公告》第二条规定:“企业应当在年度汇算清缴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附送相关资料。第一年须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第二年及以后年度实行备案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审核、备案管理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备案。” 我省结合国税系统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情况,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审核确认、备案管理工作有关事宜予以明确:

美国西部开发利弊谈重点

美国西部开发利弊谈 美国对其西部的开发在历史上各国的边疆开发中最为经典, 通过 100多年向西的拓殖中,领土不断扩大,工农业经济迅速腾飞,人口中心、经济中心逐渐西移。整个西部开发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 从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结束到 19世纪中期,以农业开发为主,带有自发性、原始性、粗放破坏性;第二个阶段,从 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结束,以产业革命为动力,农业开发逐步转向工业开发, 矿产资源的发现使采矿业迅速崛起, 并带动西部石油、钢铁等工业迅速发展;第三个阶段,从二战结束到 20世纪 70年代,是美国西部深度开发时期, 以科技革命为动力, 对西部进行科技开发, 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 引起美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同时极大推动美国经济、科技实力的进步。综合来看,美国西部开发的模式是:是在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工业化所提供的先进物质技术手段, 开发各种自然资源, 促进美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其特点是: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 以交通运输业为先导,以农牧业为主要产业指向,以增长焦点带动区域开发。 西部开发给美国带来许多有利影响。西部开发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加速美国完成政治经济的一体化。西部开发还极大促进了美国农牧业的发展, 并促进农业科研工作的深入, 从而促成了近代美国的农业革命,使美国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的大发展为 19世纪末美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提供了美国工业革命所需的丰富原材料、资金,配合已经扩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加速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 ,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国家的巩固具有重大作用。同时, 西部开发孕育出美国式的民主, 培育了美国人民的拓荒精神, 即在长期而艰苦的拓荒生活, 也要乐观进取、勇于创新、讲求实际。西部开发塑造美国特有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念, 他们不断迁移、热爱工作、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诚实直率等特征都是在西进运动中逐渐形成的。还有学者指出西进运动中形成的创新意识是美国科技革命的动力源; 西进运动中锤炼的民族精神是美国社会机制运转的动力。由此可见, 西部开发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100分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 B.经济问题 C. 人口问题 D. 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 A.9 倍 B. 10 倍 C. 7倍 D. 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 0.1 B. 0.07 *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 19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5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 A.1918 年 B. 1917 年 C. 1916 年 D. 1919 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 威尔逊 B. 杜鲁门 *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 A.华盛顿 B. 里根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 它的陆军力量 * B.它的海军力量 C. 它的经济实力 D. 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 联合国家宣言

B. 14条计划 C. 门罗宣言 *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 日本 B. 德国 C. 法国 * D.英国 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中国梦与我的教育梦演讲稿

“中国梦”与我的“教育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与我的教育梦》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 然而,什么是梦?什么又是梦想?梦是期待,而梦想是坚强,是你把飘渺的梦坚持作为自己理想的勇气和执著,是你对自己负责的最高境界。 我们的梦想,是一个简单的信念,是一份对自己未来与生命的责任。也许,是二十岁的豪情壮志;也许,是青春期的迷茫与冲动;也许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声,渴望成功。无数的“可能”,无数的“希望”,因为我们的青春岁月充满奇迹,我们心中大大小小的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芬芳弥漫。 亲爱的朋友们,回眸自己的一路成长,还记得每一个梦想带来的悸动,在生命中留下了怎样的轨迹么?回首自己的历程,我的梦想之路由此启航。 蜗牛缓缓地向着金字塔的顶端爬行,纵然烈日当头,因为蜗牛相信,它虽然没有鹰的矫健,但毅力是它最大的天赋;蜘蛛没有翅膀却可以把网结在空中,因为蜘蛛相信,梦想是最好的翅膀;叶子在风雨中飘摇却依然坚守在枝头,因为叶

子相信一生执著的绿,一定会换来一个金色的秋天……而我相信,为梦想插上翅膀,就一定可以冲上云霄。 作为2013年新进校的音乐教师,我始终为这份工作感到自豪,我希望能以“人民教师”的身份为祖国培养出栋梁的花朵。清楚地记得自己走上讲台上第一节课的情景,面对着几十双亮晶晶的小眼睛,我顿时觉得自己长大了,感觉到了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感觉到从此我必须用我的心血和智慧引领他们成长!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向教育前辈请教,寻求指导;在我的课堂上我大胆实践创新;阳光总在风雨后,一段时间后,我摸着了门道,找到了方法。在讲台上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我的梦想在我奋力前行中也一步步变为现实!而在我自身成长的同时,我需要和我的同事、我的学校一同成长。 大家都读过《青蛙看海》这篇课文,看到大海的动物除了苍鹰,还有青蛙。苍鹰凭借它优越的先天条件,翱翔天宇,登上山顶,看到大海。而青蛙呢?这样微小的动物怎样爬上顶峰?它就是因梦想而迸发出的力量。 我就这样整天疲于应付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事务,忽视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对梦想的追求变淡了。每天按时上下班,认真地完成着自己份内之事,机械地重复着不尽相同的故事,简单地履行着为师之道。我在梦想之路上变得迷茫了,懈怠了,停滞了。

西部大开发

论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设施问题 10经济学(1)班D1******* 戴丹 摘要: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事实证明,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它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基础设施的薄弱便是很重要和严峻的一项。此次,本论文便是来探讨这一项内容,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期早日解决它,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关键字: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解决措施 前言 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以及国内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正是由此而来。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众人对它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相对落后的西部经济带去了一股迅速发展的势头。因而随着又一个五年计划的过去,此次“十二五”规划也定下了西部大开发的下一个目标,即: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体制机制较为健全、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发展相对协调、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使之成为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的战略高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区、服务全国的内陆边境国际区域合作区和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的地区,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此次,借着“十二五”规划的东风,本论文就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设施薄弱一项粗鄙地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表达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 正文 西部大开发是党在国家现有情况下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政策。而事实证明,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社会事业进展顺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发展仍以资源开采和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什么是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1〕33号)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文件精神而制定的税收优惠措施。 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于哪些省区?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上述地区以下统称西部地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比照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三、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地方所得税。 3.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如下优惠政策:内资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生态林在80%以上)、草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自取得收入年份起10年内免征农林特产税。 5.对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建设用地,比照铁路、民航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享受免征耕地占用税的建设用地具体范围限于公路线路、公路线路两侧边沟所占用的耕地,公路沿线的堆货场、养路道班、检查站、工程队、洗车场等所占用的耕地不在免税之列。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以外其他公路建设用地是否免征耕地占用税,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以上免税用地,凡改变用途,不再属于免税范围的,应当自改变用途之日起补缴耕地占用税。 6.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0年修订)》和《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外资优势产业按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贸易会合作部联合发布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第18号令)执行。 上述免税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有哪些?

美国旧西部大开发时期

美国旧西部大开发时期,美国野牛被 大规模屠杀,当时野牛骨堆积成山。野牛一度以极大的数量覆盖从加拿大到墨西哥的整个平原,以至于早期的探险家称这个国家是“黑袍者”。美国土著人曾经以野牛为生。埃米尔·河·迈尼·豪斯茨华盛顿的一个印第安博物馆馆长说“一些人说它(野牛)就像一台蹄子上的冰箱”。 印第安部落利用野牛身体的各个部分来做他们的食物、衣服、盾、武器,甚至是胶水。先生解释了美国土著人和野牛之间紧密的联系,“我认为他们和野牛有某种精神上的联系,因为野牛是土著人赖以吃穿的主要的动物;同时,野牛也被用来祭祀。 在十九世纪时,先驱者和移民穿过大平原,为了运动而宰杀野牛,同时为了战略目的,消灭了印第安国家。在二十世纪初,野牛的数量降低到仅仅几百头,使得美国政府和一些非盈利性组织开始干预。今天野牛的数量上升到大约450,000头,而且一些种牛被放养在美国西部。 允许猎杀是为了限制野牛的数量和活动区域。一些野牛携带病毒,所以一些牧场主担心,那些病菌可能传染到他们的牲畜身上。约翰·波德内,蒙大那畜牧协会的负责人说,牧场主非常不满意,“牧场主们非常失望,因为蒙大那州黄石和黄石国家公园附近的野牛群中,很多野牛都感染了普鲁士菌病”。 普鲁士菌病是一种可以导致牲畜胎儿夭折的疾病。自然保护组织的克伦·福斯提尔说,在他们的照顾下的野牛群,不包括黄石野牛群,都已经接种了疫苗,可以对普鲁士菌病之类的疾病免疫。“我们给它们(野牛)接种,检查它们的疾病,保证他们不受病菌侵袭”。 福斯提尔女士说野牛是美国独特风景的一部分。波德内先生则认为野牛的数量应该被限制,“从科学来讲,蒙大那地区不是真的需要野牛。野牛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物种,它们和美国北部的草原和牧场一起进化。” 领航者 20:03:59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2.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5.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6.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7.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8.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9.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10.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1. 关于美国世界霸权的确立表述正确的有: A.美国利用联合国等全球性政治组织,确立了全球的政治霸权地位 B.美国利用世界经济的重建,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C.美国通过与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获得了西方精神领袖地位 D.美国通过与苏联的军事对话,确保了军事霸权地位 12.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短短的四年之内,将几个地区3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迅速成为两洋国家。这几个地区是指? A.德克萨斯 B.纽约 C.新墨西哥

美国微观税收政策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示

美国微观税收政策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示 [内容提要]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微观税收政策要比宏观税收政策效果更为明显。本文在分析美国微观税收政策主要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借鉴美国微观税收政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若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举措观税收政策只调节社会需要和供给总量,微观税收政策则对个别的需求和供给进行调节。两者相比微观税收政策更具有方向性,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效果更为明显。在我国如何运用微观税收政策更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美国的微观税收政策对我们有一定 的借鉴作用。 美国微观税收政策的主要特点 由于微观税收政策除了能起到促进某种投资和某类消费的作用外,还有助于实现宏观调节的一些目标。因此,美国政府不断扩大微观税收政策的调节领域,已经形成了包括调节区域经济、调节部门结构、支持小企业发展和促进公益事业等多方面比较完善的微观税收政策体系。其特点主要有: (一)有效地利用税收政策,刺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1、实行加速折旧政策。美国实行加速折旧政策,主要是战后开始的。1954以前,美国的有关法律对折旧方法规定得比较严格,直线法是唯一允许使用的折旧方法。1954年以后对公司所得税税法进行了修改,引进了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均允许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的前期比后期计提更多的折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加速折旧”。与传统的折旧方法相比,加速折旧给公司一个延期纳税的机会,或者说,公司企业可以占用原应上交国家的税金作为自己的资本。这种占用,实质上是一种无息贷款。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采取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来加速折旧。例如1981年里根上台实施的“经济复兴税法”就有进一步缩短折旧期限的规定。将车辆的折旧年限缩短为3年,设备的折旧年限缩短为5年,公用事业财产的折旧年限缩短为10年等,显然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税负。

美国西部发展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美国西部发展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肖克 摘要:美国西部发展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和领土扩张的背景下,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先导,以农牧业、矿产开掘及加工业为产业指向,以科技运用为动力的西部综合开发过程,它实现了美国东西部政治经济的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充分借鉴美国西部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国西部发展 历程与基本经验 中国西部大开发 1.美国西部发展的历程及政府的政策措施 美国的“西部发展”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主要指美国整个广大西部开发的过程,包括美国历史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来的“西部发展”、“黄金热”、“石油热”、“阳光热”、和“硅谷”的兴起。“美国西部”的概念是一个相对动态发展的概念。最早是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到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区,后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特别是随着路易斯安那的购买和1812年对英战争的胜利,移民向大湖区、密西西比河移动,最后,美国西部是指包括太平洋沿岸的整个广大地区。 美国的西部发展是一个长期和持续发展的过程。早在美国独立之前,美利坚民族就开始向北美大陆西部扩张,但直到美国独立之后,美国的西部发展才变得更加积极和有计划,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纵观美国西部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1.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南北战争时期是美国西部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西部土地对美国独立之后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西部的开拓就没有今日的美国。七年英法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了加拿大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直到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广大的地区;同时,英国宣布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归英国王室所有,这成为触发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的因素之一,因为西部土地对北美各阶层人民都具有迷人的魅力。资产阶级渴求扩大国家版图,土地投机者企图从中获取暴利,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外来移民则把西部土地作为摆脱压迫、寻求新生活的唯一希望。美国独立之后,根据1783年巴黎和约,美国领土已扩大到密西西比河东岸。以后随着北方工业革命的悄然开始,南方“棉花王国”也骤然崛起,新西部不断开拓。 这一时期的西部发展以土地问题为核心,以农业开发为主体。主要是因为:在客观上,当时美国西部存在着一片肥沃富饶、尚未开垦的辽阔的土地,这是美国西部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主观上,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获得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至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满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 共8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2.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5.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6.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二、多选(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美国的战略历程包含几个主要阶段,分别是: A.霸权准备期 B.霸权确立期 C.霸权护持期 D.霸权扩展期 2.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如何确定新时期美国大战略,成为美国各界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国内激烈的战略讨论凸现了美国的各种战略选择,这几种战略选择分别是: A.新孤立主义战略 B.选择性接触战略 C.合作安全战略 D.单极霸权战略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摘要: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确保西部近4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而人文环境的建设将是这个宏伟战略的重点和基础,也是一个难点。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人文精神缺席的西部大开发可能会落入乌托邦计划。西部大开发的难题在于“人、自然、经济”三元关系的问题,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精神需要普及化、大众化,这就需要创新教育体制,开辟社会化教育渠道。只有把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文环境建设问题处理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人环境;意义 正文: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我国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国家提出西部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

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在总体规划下,今年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大工程,继而循序渐进,遵循经济规律实施,避免一哄而起。 本文的“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总体的表现。从整体意义上说,人文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人文环境状况是控制西部大开发深入持久发展的瓶颈,人文环境的建设是西部开发工程大厦的社会地基也是其拱心石。把人文环境建设摆到基础性地位上来,有广泛的依据,也有其重要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中人文环境建设的历史意义 我们应当从历史实践出发,尊重历史的必然性,始终遵守历史统一的原则。从中西历史比较来看,没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创造的人文环境,就很难培植出西方近化自然科学和近代社会文化转型;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1600年-1900年之间中国却变得大大落后于西欧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停留在过去人文观念上无所事事、缺乏创新。处于中西盛衰消长之际的明代是关键时期。当时人文新陈状况如何呢?明代思想家中王阳明的影响最为著名,但他与同时代的西方人文主义大师比起来显得未免寡浅。明朝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个性化、异端化倾向颇重的思想家,但他们的思想种子最终的结局象当时资本主义的萌芽一样不能形成气候。因此传教士传到中国的科学、西学终究未能很快地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森林。两相对照,我们可以说没有人文精神创新的引导及其肥沃士壤,就没有社会历史的进步;如果我们漠视进步的人文精神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规律,西部大开发就将步入实践的误区。

美国西进运动和西部大开发的区别(英文)

12 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一班宋柳2012100237 The Comparison Between Westward Expansion in the US and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in China 一.Similarities 1. Direction: The development from its coast areas to the inland. 2. The great expanse of the western region is rich in mineral, water and forest . To get the rich natural resources from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make more fortune from the western. 3. The advanced way of production and culture were brought to the west. Both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est regions. 二.Differences 1. Background (1) American Westward Movement: From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housands of people across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or moved to west . The pioneers are brave and full of adventure https://www.360docs.net/doc/f1491544.html,mon people can get land in the west.They went to the west to seek a better life. As population increased, more and more people needed new opportunities in the west. (2) China Western Development: Since 1978, under Deng Xiaoping's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ther rapidly by most standards, particularly its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The western region, however, has been left behind with widening disparities between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100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 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中国西进战略

中国“西进”战略 2015217546赵迎港 摘要:中国扩大向西开放,融合了“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是中国解决国内问题、加强对外合作的一大重要战略。 关键字:一带一路亚洲西部大开发亚投行 西进,也称扩大向西开放,是指“地处欧亚大陆西端、居于亚太中心位置的中国,不应该将眼光局限于沿海疆域、传统竞争对象与合作伙伴,而应该更多关注自己广阔的西部疆域和位于中国西部的众多国家”这一战略。中国的“西进”,并不是针对美国“亚太再平衡二被动实施的,它是以我为主、自动能动的战略谋划。“西进”战略是基于对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外关系存在的诸多“不平衡”问题的思考,也是解决这些'不平衡"的迫切需要。——赵明昊《中国为何要扩大向西开放》 这种“不平衡”,在国内看来,表现为中国东部与西部不平衡,沿海和内陆不平衡。从2016年上半年各省城乡居民收入统计来看,今年上半年,在31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分别为10.4%、11.7%,分别为13899元、3151元。但与东部的上海相比差距很大——上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030元、14638元,分别是西藏2倍和4.64倍。此外,上半年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是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2.12元的10倍。新疆上半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68.50元,也只有上海的1/2。另上半年甘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2.4元,为全国最低。在国际上看,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日韩、欧美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经济方面各方互利互惠,各方经济在这种贸易关系下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反观与中国大陆接壤的各个中亚国家,由于地处欧亚大陆内部,缺少大量与外贸易的机会,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滞后,人民生活也得不到改善。中国虽与之接壤,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却一直不冷不热。 扩大向西开放这一战略,便是为解决这两种不平衡而生。 对于国内东部与西部发展不平衡,扩大向西开放具体体现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是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实施的一项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开荒,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自实施以来,经过国家的统筹规划和东部地区的对口帮扶,西部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从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即2010年时的官方统计数据来看,西部12省市区先后建设了120个重点工程,总投资约2.2万亿人民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从2000年到2009年,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从1.66万亿元增加到6.68万亿元,增加了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648元提高到14213元,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收入由1161元提高到3817元,年均增长8.9%;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也明显加快。虽然在官方政策倾斜和大力投入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相对增长速度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在扩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称,2000年,西部和东部的人均GDP相差7000元,如今,这一差距拉大到了21000元。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欠发达的状况不可能在十年内得到解决。在生产总值、地区财政收入水平、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上,西部与东部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西部大开发战略仍然需要稳步实施,国家应当继续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并致力于东中西部地区基本生活水平、基本教育医疗水平、基本社会保障水平的逐步均等化。

我的中国梦演讲稿个人梦与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演讲稿个人梦与中国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你有梦想吗?“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 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 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 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 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总书记深 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 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 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 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2011年,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 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今天,我们 每个人未必像姚明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 也都或多或少地实现着自己的梦。 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 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梦想的旅程都早已离开原点,梦想的花朵 已然开始绽放。

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直接为自己做过什么。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 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这170多年来,正是无数先贤先烈把自己的梦融入“中国梦”,正是一代代人执着坚韧地接续“中国梦”,“中国梦”才有今日之荣光。这3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开放,亿万农民工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国家将给予西部大开发特殊政策 八大重点任务

宁夏:11家上市公司呈现重组效应 宁夏自治区共有11家上市公司,两家金属制品公司、造纸、饮料制造、石油化工、普通机械、零售、建筑材料、化学原料、服装、电气设备等各一家,并体现出明显的重组效应。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在这11家上市公司中,除东方钽业外,其他的10家公司都有并购重组的经历,以90%的公司重组率成为全国最高的省区之一。其中,ST银广夏债务重组、S*ST 雪绒重组、吴忠仪表的变身、新华百货的资产注入等成为重组并购的成功典范。 今年以来,高层领导多次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工作,并表示中央将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方针、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分析人士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再度升级,必将再度强化市场对包括宁夏在内的西部省区掘金热潮。 甘肃:22家上市公司农业股潜力大 目前,甘肃省共有22家上市公司,分属14个行业。其中涉及农业的上市公司最多,有5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荣华实业、*ST铜城、亚盛集团、大禹节水、敦煌种业。占甘肃省上市公司的26%。值得一提的是大禹节水,其是创业板,近期公司股价十分活跃。昨日收盘报收在46.12元,股价在22只股票中最高。大禹节水2009年年报披露,2009年全年累计实现主营的节水材料收入同比增长27.4%,占总收入比重71.7%。公司主营业务原有甘肃、新疆两主要市场收入比重由2008年的87.1%下降到71.8%,其他区域市场销售份额逐步增长。全年新签订销售及合同订单22800万元,在内蒙市场获得较大的发展。同时,2009年10月,公司九大类滴灌产品成功入选国家农机推广补贴目录,销售滴灌产品将可享受20%-30%补贴。2010公司争取实现新增合同订单3.55亿元计划目标。 位居第二的有饮料制造行业,有3家上市公司,占甘肃省上市公司的13%,公司有兰州黄河、*ST皇台和莫高股份。 在22家股票中包括3家中小板股票和1家创业板股票。 新疆:34家上市公司建筑材料受热捧 新疆地区共有34家上市公司,行业比较集中,主要聚集在建筑材料、农业和煤炭石油等行业。 其中,有关建筑材料的公司有7家,占新疆地区上市公司的21%,上市公司有*ST汇通、北新路桥、新疆城建、天山股份、国统股份、西部建设和青松建化。

美国西部开发史

美国西部开发史 在边疆开发的例子中,以美国对其西部的开发最为典型。1776年美国独立时,只据有大西洋沿岸地区,面积约40万平方英里。但它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一开始就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已有175年的发展史,而它的西部,是6.5倍于当时美国本土的“处女地”,1748年在弗吉尼亚州俄亥俄土地公司的组建,可视作美国开始从事西部开发的标志,但后来由于英王的阻止而进展迟缓,直到美国独立后才正式启动。1784、1785和1787年制定的三个土地法,是美国开发西部的纲领:一是宣布西部土地国有化,二是决定将公地向自由移民开放,三是规定在西部建立的新州必须采取共和制,并不得实行强迫劳动。西部的开发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它先将西部土地收为国有,然后又廉价出售给自由移民,并将公地出售与土地授予和承认“先占权”相结合,使农地开发与牧业开发、矿业开发、市镇开发、交通建设得以并举、互动,从而赋予19世纪美国的经济革命以“暴发式”的特征。成千上万独立农民得以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不受任何封建残余束缚地自由发展,并以自由土地开发为中心形成农业、矿业、城镇和铁路全面开发的格局,构成了美国西部开发的经典时期。这个大规模的拓殖运动,即使仅就其基本的和主要的过程而言也绵延了100多年,伴随美国经济与整体发展中的成年时期即工业化的始终,对边疆的开发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长期起作用,并与这个国家各方面的发展进程如此息息相关,这样的例子在整个世界历史也是罕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到19世纪末,已实现美国人口中心、农业中心、工业中心的西移,同时把美国由一个弱小的国家推上世界经济大国的宝座,1895年其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从发展过程看,美国西部的开发可分为三个阶段:农业开发阶段(1750—1850年)、工业开发阶段(1850—1950年)、科技开发阶段(1950年至今),其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深化,由浅层开发而至深层开发。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发展重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新英格兰、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可以被看作这种转移的几个标志。 (叶川)《人民日报》(2000年03月16日第7版) 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也叫西进运动 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向西移民的活动就开始了。南部的奴隶主、北部的土地投机商和贫苦的老百姓,都希望在西部获得土地。英国政府为了把殖民地人民限制在能够控制的地方,于1763年颁布了禁止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公告令。独立革命粉碎了这一规定。1783年英美议定了和平解决方案,英国把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密西西比河这一大片印第安人所有的土地,开放给了美国。1830年5月,A.杰克逊总统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把印第安人迁到密西西比河以西。这之后,派军队把印第安人押送出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殖民事业在这一地区迅速发展。“旧西南部”(包括今肯塔基、田纳西、亚拉巴马、密苏里、密西西比、阿肯色、路易斯安那诸州)的土地,主要被种植园奴隶主占有,成为棉花的主要产地。“旧西北部”(包括今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密歇根、威斯康星诸州)的殖民开发,是由于1785年通过的土地条例(按低价出售公有土地)和1787年《西北准州地区条例》而迅速开展的。独立革命开始时这里只不过有几千名法国人,1810年移民已有27万多,1860年增加到693万人,仅芝加哥城人口就有100万。这里是盛产谷物和养育业发达的地区。 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密西西比河以西扩张,用购买和战争手段兼并了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国土。1803年,美国乘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美元价格购买了称为路易斯安那的广大地区(面积约为83万平方英里)。1810年和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佛罗里达;1846年,又强迫英国订约,把美国北部北纬49度的国界线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排挤走了这个地区的英国人。1846年和1853年,美国与墨西哥发动战争,胜利后购买了墨西哥的大片国土,总计约95万平方英里。到1853年,美国已把它的国境线推进到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达303万平方英里(约785万平方公里),比宣布独立时的版图增加7倍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人口在1840年以前还极稀少,40年代移民开始多起来,特别是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对西部的开发是一大推动。1850年以后,这个地区的移民和经济发展,在美国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此外,美国还继续向西扩张到与它本土不相毗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