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的主接线方式及主要一次设备说课材料

水电厂的主接线方式及主要一次设备说课材料
水电厂的主接线方式及主要一次设备说课材料

2.1了解水电厂的主接线方式及特点

2.1.1熟悉电气一次回路及电气主接线图的概念

在水电厂中,由各种一次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及其连接线所组成的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电路,称为水电厂的电气一次回路。

电气一次回路中各电气设备根据它们的作用,按照连接顺序,用规定的文字和符号绘成的图形称为电气主接线图。

㈠.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根据系统与用户的要求,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尽可能简单明显,运行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

(4)满足供电可靠性、灵活性及运行方便应尽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㈡.了解电气主接线形式

在水电厂中,常用的主接线形式可分为有母线和无母线两大类。

具有母线的主接线有:单母线、双母线、分段的单、双母线及附加旁路母线的单、双母线等。

无母线的主接线有: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和多角形接线等。

㈢.了解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接线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接线,所有电源及出线均接在同一母线上。

优点:简单明显,采用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造价低。

缺点:供电可靠性低,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等任一元件故障或检修时,均需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

㈣.熟悉单母线分段接线概念特点

单母线分段接线是采用断路器将母线分段,通常是分成两段;母线分段后可进行分段检修,对于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时,电于分段断路器在继电保护作用下自动将故障段迅速切除,从而保证了正常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单母线分段接线既具有单母线接线简单清晰、方便经济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但它的缺点是当一段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该母线上的所有回路都要长时间停电,所以其连接回路数一般可比单母线增加一倍。

㈤.熟悉桥形接线概念特点

当有两台变压器和两条线路时,在变压上,在其中间加一连接桥则成桥形接线,按照连接桥断路器的位置,可分为内桥和外桥两种接线。桥形接线中,四个回路只有三台断路器,是需要断路器最少,也是最节省的一种接线。

内桥形接线的特点是连接桥断路器在内侧,其他两台断路器接在线路上,因此,线路的投人和切除比较方便,并且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仅故障线路的断路器跳闸,不影响其他回路运行。

外桥形接线的特点恰好与内桥形接线相反,连接桥断路器接在外侧,其

他两台断路器接在变压器回路中,所以,当线路故障和进行投入或切除操作时,需操作与之相连的两台断路器,并影响一台未故障变压器的运行。

乌江渡发电厂电气主接线:一号厂为单母线分段接线,二号厂为扩大内桥接线。

㈥单元及扩大单元接线

⑴单元接线

在水电厂中,发电机与变压器直接连成一个单元,称为发电机一变压器单元接线(简称单元接线),这种接线应用在将发电机发出的全部电能以升高电压(35kV以上)输入电网的水电厂中,由于采用的变压器不同,单元接线又可分为发电机一双绕组变压器单元接线和发电机一三绕组(或自耦)变压器单元接线两种。

⑵扩大单元接线

采用两台(或三台)发电机与一台变压器连接的接线称为扩大单元接线。

乌江渡发电厂发电机与变压器均为发电机一变压器单元接线

3.水电厂的厂用电系统

⑴.水电厂的厂用电

水电厂机电辅助设备用电及照明用电称为水电厂的厂用电

⑵.水电厂厂用电负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类负荷:重要机械及监控、保护、自动装置等二次设备用电;允许电源中断的时间,仅为电源操作切换时间,它们停止工作后,会引起主机减少出力或停止发电,甚至可能使主机或辅助设备损坏。

二类负荷:次重要机械它们停止工作后,一般不会影响水电站机组的出力,可由运行人员采取措施使它们恢复工作。允许短时停电数十分钟,但必须设法恢复。

三类负荷:不重要机械,允许较长时间停电,当它们停止工作后,可以较长时间进行修理以恢复工作,不会影响水电站的运行。

⑶.厂用电电源的种类

①由主发电机通过厂用变压器或电抗器给厂用电系统供电。

②装设独立的厂用电电源

③有些电厂为保证泄水建筑物能可靠供电,还设有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紧急

备用电源。

④从系统中引入电源作为水电厂的厂用电或事故备用电源,即外来电源。

⑷.厂用配电装置

低压开关电器,通常是指工作电压在交流l000V或直流1200V及以下,用来切断或接通电路的电器。常用的有闸刀开关、自动空气开关、接触器和磁力启动器等。

(一)闸刀开关’

闸刀开关利用拉长电弧来灭弧,是最简单的低压开关电器,用来作为接通、切断小电流电路和很小容量的电动机全电压启动的开关电器,还可配合自动空气开关来隔离电压。

闸刀开关只能手动操作,用做开关电器时必须配合熔断器,在发生短路故障或过负荷时,由熔断器自动切断电路。

(二)自动空气开关

自动空气开关是一种可以用手动或电动分、合闸,而且在电路过负荷或欠电压时能自动分闸的低压开关电器。可用作非频繁操作的出线开关或电动机的电源开关。

(三)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可供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而且可以进行频繁操作的低压开关电器。

(四)磁力启动器

磁力启动器由三极交流接触器和两个热继电器(串接在两相中)组合而成,它主要用作直接启动的鼠笼式感应电动机的远方控制设备。在过负荷时,其中的热继电器加热元件在电流作用下加热双金属片,使之弯曲,热继电器触点分离,使接触器电磁线圈断电而释放,电动机停止运行。磁力启动器可以保护电动机过负荷。

⑸.厂用高压开关电器

厂用电系统中,用于3~lOkV电压等级的开关称为厂用高压开关。

根据其能否移开的特性可分为:①移开式小车开关,②固定式开关;

根据其灭磁介质的不同可分为:①少油断路器②真空断路器③sF6断路器。

由于移开式小车开关在移开后有明显的断开点,所以不用配置隔离开关;且当移开式小车开关损坏后,只需将相同参数的备用小车开关插人即可恢复使用。

⑹备用电源自动投人装置(AAT)

①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概念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就是当工作电源因故障断开后,能自动、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投人工作或将用户切换到备用电源上,使负荷不至于停电的一种装置。

②备用电源方式分类

明备用接线方式正常情况下,有明显断开备用电源的接线方式称为明备用接线方式;没有明显断开备用电源,

暗备用接线方式只是几个工作电源之间互为备用的接线方式,称为暗备用接线方式。

③AAT装置应该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ⅰ.工作母线电压无论因何种原因消失时,AAT装置均应启动,使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以确保不问断地对负荷供电;

ⅱ.电源断开后,备用电源才能投入。为了防止将备用电源投入到故障元件上,而造成事故扩大;

ⅲ.AT只应动作一次。AAT只应动作一次。由于只有在工作母线发生永久性故障的情况下,才会引起备用电源投入后,继电器保护动作将备用电源断开。而这种情况下,AAT再次动作成功的希望很小,反而可能因系统受到多次冲击而扩大事故。

ⅳ.动作应迅速。保证在躲过电弧去游离时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投

入备用电源。

ⅴ.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熔断器熔断时,不应误动作,因为此时工作母线并未失去电压。

ⅵ.备用电源无压时AAT装置置应不动作。

ⅶ.运行方式应灵活。在一个电源同时作为几个工作电源的备用电源的情况下,当备用电源已替代某一工作电源后,若其他工作电源又被断开,AAT 仍应动作;

为满足上述基本要求,A蛆装置一般由启动、自动合闸两部分组成。启动部分的作用是,当母线因各种原因失去电压时,断开工作电源;自动合闸部分的作用是,在工作电源断开后,将备用电源断路器投人。

(6)厂用电动机的运行

分类:①高压电动机--额定电压为6kV、3kV;

②低压电动机--额定电压为220V/380V;

a.电动机的允许温度和温升

电动机在运行中,温度和温升不允许超过允许值,否则影响电动机的寿命(绝缘)乃至损坏电动机,

b.电动机运行时,电压与频率的允许变化范围

电动机在运行中规定了电压、频率的允许变化范围。当频率在额定值时,电动机可以在95%。ll0%U。范围内运行,其额定出力不变。

频率的变化,将会导致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变化,对电动机的运行及其产品质量都会带来危害,因此在正常运行中,必须保持频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c.电动机振动值及窜动值的允许范围

电动机在设计、制造和安装不良情况下,会造成电压不对称或机械不平衡,导致振动发生。振动严重时不仅会使电动机机械部分的零件疲劳断裂,而且会增加电动机的发热和磨损,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所以对电动机振动值也必须加强监视。

(7)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特点

①启动电流大

启动瞬间,由于定子旋转磁场以很高的速度切割转子导体,使其感应很高的电动势和产生很大的电流,以便使转子旋转起来,这时电动机的定子电流即为启动电流,一般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4—7倍。会引起厂用母线电压显著下降,这样就会对接在同一母线上的电动机的运行状态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电动机不易频繁启动,特别是大容量电动机,较大的启动电流,对电机本身造成热量积累,这不仅增加了能量损耗,而且使电动机的绝缘因过热而加速老化,缩短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烧毁电动机。为此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允许在冷态下连续启动2~3次,在热态下连续启动l~2次,在事故处理时,可以视具体情况多启动1次。

②启动转矩小

启动转矩小,因此应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启动转矩。如绕线式电动机启动时,在转子绕组中串人启动电阻,就是为了限制启动电流和增加启动转矩。

(8)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

①)、直接启动。在启动时,电动机的定子三相绕组通过断路器等设备接到三相电源上,一合断路器就会加上全电压而使电动机转动。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第一节 单母线接线 一 单母线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接线如图10-1所示 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每一回路均经过一台断路器QF 和隔离开关QS 接于一组母线上。断路器用于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接通与断开电路。断路器两侧装有隔离开关,用于停电检修断路器时作为明显断开点以隔离电压,靠近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称母线侧隔离开关(如11QS ),靠近引出线侧的称为线路侧隔离开关(如13QS )。在主接线设备编号中隔离开关编号前几位与该支路断路器编号相同,线路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3,母线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1(双母线时是1和2)。在电源回路中,若断路器断开之后,电源不可能向外送电能时,断路器与电源之间可以不装隔离开关,如发电机出口。若线路对侧无电源,则线路侧可不装设隔离开关。 图10-1 单母线接线 L1 1QF 4QF 13QS 11QS 2QF

二、单母线分段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分段接线,如图10-2所示。 正常运行时,单母线分段接线有两种运行方式: (1)分段断路器闭合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 闭合,两个电源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上的负荷应均匀分配,以使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均衡。在运行中,当任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跳开分段断路器和接至该母线段上的电源断路器,另一段则继续供电。有一个电源故障时,仍可以使两段母线都有电,可靠性比较好。但是线路故障时短路电流较大。 (2)分段断路器0QF 断开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 断开,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可不相同。每个电源只向接至本段母线上的引出线供电。当任一电源出现故障,接该电源的母线停电,导致部分用户停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0QF 处装设备自投装置,或者重要用户可以从两段母线引接采用双回路供电。分段断路器断开运行的优点是可以限制短路电流。 图10-2 单母线分段接线 L1 1QF 0QF 01QS I 段 Ⅱ段 13QS 11QS 2QF 02QS

电气主接线设计

摘要 电气主接线(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cheme)按牵引变电所和铁路变、配电所(或发电所)接受(输送)电能和分溜配电能的要求,表征其主要电气设备相互之间连接关系的总电路。通常以单线图表示。电气主接线中表示的主要电气设备有电力变压器、发电机、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接地装置以及p带旁路母线接线、桥型接线和双T接线(或T 形)分支接线等。电气主接线包括从电源进线侧到各级负荷电压侧的全部一次接线,有时还包括各类变、配电所(或发电所)的自用电部分、后者常称作自用电接线。电气主接线反应了牵引变电所和铁路变、配电所(发电所)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关键词:电气主接线;方式;原则;展望与未来

第一部分,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递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连接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以及变电站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检修方便与否和经济合理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各项技术,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研究的电气主接线,主要针对高压配电网中110kv变电站高压电气主接线的设计。随着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三年改造结束,目前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骨干网架已基本形成,110kv变电站的地位大多数已变成了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直接与用户相关联,是实现电能传递的关键环节,首先从探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的分析原则入手,对常用110kv 中间变电站主接线方式进行分析:单母接线方式、内桥加跨条接线方式以及四角形接线方式。并且进行综合比较、评价,最后讨论了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的现状与展望。 一、研究的意义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递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连接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以及变电站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检修方便与否和经济合理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各项技术,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论文研究的电气主接线,主要针对高压配电网中110kv变电站高压电气主接线的设计。随着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三年改造结束,目前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骨干网架已基本形成,110kv变电站的地位大多数已变成了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直接与用户关联,是实现电能传递的关键环节。其中,中间变电站规模基本统一为110kv两路进线或四路进线、主变压器建设两台或三台、 110kv/35kv/10kv三级电压或110kv/110kv两级电压的变电站;终端变电站规模大多为110kv两路进线、主变压器建设两台或三台、110kv/35kv/10kv三级电压或110kv/10kv两级电压的变电站。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1、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扩建容易; 缺点:运行方式不灵活、供电可靠性差。 2、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就是将一段母线用断路器分为两段或多段 优点:母线故障或检修时缩小停电范围;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该分段上的所有电源或出现,这样就减少了系统的发电量,并使该分段单回路供电的用户停电。 3、双母线接线 双母线接线就是将工作线、电源线和出线通过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连接到两组(一次/二次)母线上,且两组母线都是工作线,而每一回路都可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列运行。 优点:与单母线相比,它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大,可以轮流检修母线而不使供电中断。 缺点:每一回路都增加了一组隔离开关,使配电装置的构架及占地面积、投资费用都相应增加;同时由于配电装置的复杂,在改变运行方式倒闸操作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且不宜实现自动化;尤其当母线故障时,须短时切除较多的电源和线路,这对特别重要的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是不允许的。4、双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可缩小母线故障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缺点:保护及二次接线复杂。 5、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接线的基础上,增设旁路母线。 优点:具有双母线接线的优点,当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检修时,仍可继续供电。 缺点:旁路的倒换操作比较复杂,增加了误操作的机会,也使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复杂化,投资费用较大。 6、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基础上,在母线上增设分段断路器。 优点:具有双母线带旁路的优点。 缺点:投资费用较大,占用设备间隔较多。 一般采用此种接线的原则为: (1)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2~16回时,在一组母线上设置 分段断路器; (2)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7回及以上时,在两组母线上 设置分段断器。 7、3/2接线 3/2断路器接线就是在每3个断路器中间送出2回回路,一般只用于500kV(或重要220kV)电网的母线主接线。 优点: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 4.5.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是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电厂动能参数、基本原始资料以及电厂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设备选择和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主接线设计,必须结合电力系统和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择主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在工程设计中,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是必不可少的。它将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及电力负荷增长率的规划,给出所设计电厂(变电站)的容量、机组台数、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主要负荷要求、电力系统参数和对电厂(变电站)的具体要求,以及设计的内容和范围。这些原始资料是设计的依据,必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初步拟定一些主接线方案。国家方针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是根据国家实际状况,结合电力工业的技术特点而制定的准则,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设计的主接线应满足供电可靠、灵活、经济、留有扩建和发展的余地。设计时,在进行论证分析阶段,更应合理地统一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以便于使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4.5.2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程序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伴随着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整体设计进行,即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历经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等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随要求、任务的不同,其深度、广度也有所差异,但总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步骤和内容如下: 1.对原始资料分析 (1)工程情况,包括发电厂类型(凝汽式火电厂,热电厂,或者堤坝式、引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及优缺点

第四章电气主接线 第2节单母线接线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常用的几种连接方式。概括的讲可分为两大类: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基本环节是电源(变压器)、母线和出线(馈线)。各个变电所的出线回路数和电源数不同,且每路馈线所传输的功率也不一样。在进出线数较多时(一般超过4回),为便于电能的汇集和分配,采用母线作为中间环节,可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但有母线后,配电装置占地面积较大,使用断路器等设备增多。无汇流母线的接线使用开关电器较少,占地面积小,但只适于进出线回路少,不再扩建和发展的变电所。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主要有:单母线接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整个配电装置只有一组母线,每个电源线和引出线都经过开关电器接到同一组母线上。供电电源是变压器或高压进线回路,母线即可以保证电源并列工作,又能使任一条出线路都可以从电源1或2获得电能。每条回路中都装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靠近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称作母线隔离开关,靠近线路侧的称为线路隔离开关(在实际变电所中,通常把靠近电源侧的隔离开关称为甲刀闸,把靠近负荷侧的隔离开关称为乙刀闸。 断路器具有开合电路的专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或闭合负荷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用来作为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 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其开合电流能力极低,只能用作设备停运后退出工作时断开电路,保证与带电部分隔离,起着隔离电压的作用。同一回路中在断路器可能出现电源的一侧或两侧均应配置隔离开关,以便检修断路器时隔离电源。 同一回路中串接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在运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操作顺序:如对馈线L1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1和QS2,再投入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和QS2。为了防止误操作,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行操作票制度外,还应在隔离开关和相应的断路器之间,加装电磁闭锁、机械闭锁。接地开关(又称接地刀闸)QS4是在检修电路和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当电压在110kV及以上时,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均应配置接地开关。对35kV及以上的母线,在每段母线上亦应设置1~2组接地开关或接地器,以保证电器和母线检修时的安全。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第一节单母线接线 一单母线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接线如图10-1所示 图10-1 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每一回路均经过一台断路器QF和隔离开关QS接于一组母线上。断路器用于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接通与断开电路。断路器两侧装有隔离开关,用于停电检修断路器时作为明显断开点以隔离电压,靠近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称母线侧隔离开关(如11QS),靠近引出线侧的称为线路侧隔离开关(如13QS)。在主接线设备编号中隔离开关编号前几位与该支路断路器编号相同,线路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3,母线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1(双母线时是1和2)。在电源回路中,若断路器断开之后,电源不可能向外送电能时,断路器与电源之间可以不装隔离开关,如发电机出口。若线路对侧无电源,则线路侧可不装设隔离开关。

二、单母线分段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分段接线,如图10-2所示。 正常运行时,单母线分段接线有两种运行方式: (1)分段断路器闭合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 闭合,两个电源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上的负荷应均匀分配,以使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均衡。在运行中,当任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跳开分段断路器和接至该母线段上的电源断路器,另一段则继续供电。有一个电源故障时,仍可以使两段母线都有电,可靠性比较好。但是线路故障时短路电流较大。 图10-2 单母线分段接线 L1 1QF I 段 11QS

(2)分段断路器0QF断开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断开,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可不相同。每个电源只向接至本段母线上的引出线供电。当任一电源出现故障,接该电源的母线停电,导致部分用户停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0QF处装设备自投装置,或者重要用户可以从两段母线引接采用双回路供电。分段断路器断开运行的优点是可以限制短路电流。 三、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 图10-3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1.接线特点 图10-3为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的一种情况。旁路母线经旁路断路器接至I、II段母线上。正常运行时,90QF回路以及旁路母线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国能源部关于《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88规定:“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应根据该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变电所的规划容量、负荷性质、线路、变压器连接元件总数、设备特点等条件确定。并应综合考虑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投资节约和便于过渡或扩建等要求。” 1、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是指主接线能可靠的工作,以保证对用户不间断的供电。衡量可靠性的客观标准是运行实践。经过长期运行实践的考验,对以往所采用的主接线,经过优先,现今采用主接线的类型并不多。主接线的可靠性是它的各组成元件,包括一、二部分在运行中可靠性的综合。因此,不仅要考虑一次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还要考虑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的故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同时,可靠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种主接线对某些变电所是可靠的,而对另一些变电所可能是不可靠的。评价主接线可靠性的标志是: (1)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影响供电; (2)线路、断路器、母线故障和检修时,停运线路的回数和停运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理要用户的供电; (3)变电所全部停电的可能性; (4)有些国家以每年用户不停电时间的百分比业表示供电可靠性,先进的指标都在99.9%以上。 2、灵活性 主接线的灵活性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调度要求。可以灵活的投入和切除变压器、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能够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下、检修方式下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 (2)检修要求。可以方便的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且不致影响对用户的供电。 (3)扩建要求。可以容易的从初期过渡到终期接线,使在扩建时,无论一次和二次设备改造量最小。 3、经济性 经济性主要是投资省、占地面积小、能量损失小。 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变电站的主接线是实现电能输送和分配的一种电气接线。

10KV变电站主接线方案设计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摘要 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掌握供配电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设计可分为九部分: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变电所位置和形式的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防雷和接地装置的确定;心得和体会;附参考文献。 另外有设计图纸4张(以附图的形式给出),分别是:附图一《厂区供电线缆规划图》;附图二《变电所平面布置图》;附图三《变电所高压电气主接线图》;附图四《变电所低压电气主接线图》。 由于设计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本设计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敬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关键词:各种计算;变电所的设置;防雷 10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host wiring project design and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 choice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in a teaching process important link, designs through the curriculum may consolidate this curriculum theory knowledge, grasps for the power distribution design essential method, through solves each kind of actual problem, raises th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solution actual project technical question ability, simultaneously to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related policy, the policy,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has certain understanding, in aspects and so on computation, cartography, design instruction booklet is under the training,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work. This design may divide into nine parts: Load computation and reactive power computation and compensatio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position and form choic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main transformer Taiwan number and capacity and host wiring plan choice; Short-circuit current computation;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quipment choice and verificatio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high pressure, low pressure line choice; Short-circuit current computation;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quipment choice and verificatio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high pressure, low pressure line choic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econdary circuit plan choice and relay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Anti-radar and grounding determination; Attainment and experience; Attaches the reference. Moreover has design paper 4 (to give by attached figure form), respectively is: The attached figure one "Factory district Supplies Electric wire Cable Planning drawing"; Attached figure two "Transformer substation Floor-plan"; Attached figure thre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High pressure Electricity Main Wiring diagram"; Attached figure four "Transformer substation Low

电气主接线设计

电气主接线设计 摘要 电气主接线(mai n electrical conn ection scheme)按牵引变电所和铁路变、

配电所(或发电所)接受(输送)电能和分溜配电能的要求,表征其主要电气设备相互之间连接关系的总电路。通常以单线图表示。电气主接线中表示的主要电气设备有电力变压器、发电机、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接地装置以及p带旁路母线接线、桥型接线和双T接线 (或T形)分支接线等。电气主接线包括从电源进线侧到各级负荷电压侧的全部一次接线,有时还包括各类变、配电所(或发电所)的自用电部分、后者常称作自用电接线。电气主接线反应了牵引变电所和铁路变、配电所(发电所)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关键词:电气主接线;方式;原则;展望与未来

第一部分,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递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其连接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以及变电站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检修方便与否和经济合理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各项技术,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研究的电气主接线,主要针对高压配电网中110kv变电站高压电气主接线的设计。随着城市电网和农村 电网的三年改造结束,目前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骨干网架已基本形成,110kv 变电站的地位大多数已变成了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直接与用户相关联,是实现电能传递的关键环节,首先从探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的分析原则入手,对常用110kv中间变电站主接线方式进行分析:单母接线方式、内桥加跨条接线方式以及四角形接线方式。并且进行综合比较、评价,最后讨论了110kv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的现状与展望。 一、研究的意义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递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连接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以及变电站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检修方便与否和经济合理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各项技术,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论文研究的电气主接线,主要针对高压配电网中110kv变电站高压电气主接线的设计。随着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三年改造结束,目前220kv及以上电 压级的骨干网架已基本形成,110kv变电站的地位大多数已变成了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直接与用户关联,是实现电能传递的关键环节。其中,中间变电站规模基本统一为 110kv两路进线或四路进线、主变压器建设两台或三台、110kv/35kv/10kv 三级电压或 110kv/110kv两级电压的变电站;终端变电站规模大多为110kv两路进线、主变压器建设两 台或三台、110kv/35kv/10kv三级电压或110kv/10kv两级电压的变电站。 根据“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1】110kv终端变电站的高压电气主 接线宜采用线路一变压器组接线和桥型接线;110kv中间变电站宜采用单母线接线、单母分段接线以及扩大的桥型接线;采用8F6断路器的主接线不宜设置旁

110kv变电站设计及其配电设备选择计算

前言 可以说,变电站就是国家电网中的中枢,一方面它连接外网,在这里进行着电压转换,另一方面再把汇集的电力源源不断的输向终端用户。本论题所设计的区域终端变电站为新建的110KV站,所面向的用户为周边居民和工业厂区,以保证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变电站的设计是依据电气设计类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带动地方发展和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同时结合区域的规划设计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约用地和降低成本费用,争取以最小的投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把灵活性和易操作性融入进去,后期维护的便捷也是设计考虑的因素之一。110kV 变电站电气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既有变压器等主要设备、线路与线路连接、配电装置等的选择,也包括了短电流、直流系统、消弧与过压保护等方面的计算与设计,材料与设备的硬件设施是变电站最基本的结构单元,而设施选择的各类计算与设计就是保障变电站技术层面的平稳可靠、安全经济的核心部分,是变电站技术上的优势所在。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任务中,最先应该就是分析技术资料和标准要求,进一步论证与确立技术参数,进而选择适合技术要求的设备数量、规格型号、容量大小,以及对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等方面还需要规划、计算、矫验这些必不可少的过程。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不仅从设备和技术上,都有了新的革新,110KV变电站是我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气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在实际上发挥着其监控和中转机构的作用,是从高压输电向终端输电的重要模块,所以如何在变电站的新建过程中,在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和规范的基础上,电气主接线、重要设备类型和连接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安全和可靠性等,这不仅体现了建设设计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了在设施设备选择上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把握这些内容做到心里有数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本论文就是基于110kV 变电站电气部分的整体设计,把握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包括了设施设备的选择、设计与论证以及安全与检修方面等内容,其目标主要是在合乎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集约、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的完成电气化设计工作,同时也是为行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模板,共同努力把这块工作做的更好。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计短路电流 目录 前言 (1)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一)单母线接线 1、单母线无分段接线 接线的特点:只有一组母线WB,所有的电源回路和出线回路,均经过必要的开关电器连接在该母线上并列运行。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所用的电气设备少,操作方便,配电装置造价便宜。 缺点:只能提供一种单母线运行方式,对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全部回路均需停运(有条件进行带电检修 的例外);任意断路器检修时,其所在的回路也将停运。 适用范围:单母线接线的工作可靠性和灵活性都较差,只能用于某些出线回路较少,对供电可行性要求不高的小容量发电厂与变电站中。 2、单母线分段接线 接线特点:利用分段断路器QFd将母线适当分段。母线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源的数目、容量、出线回数、运行要求等,一般分为2~3段。应尽量将电 源与负荷均衡的分配与各母线段上,以减少各分段间的功率交换。对 于重要用户,可从不同母线段上分别引出两个及以上回路向其供电。 优点:可以提供单母线运行、各段并列运行、各段分列运行等运行方式,且便于分段检修母线,减小母线故障的影响范围。当任一段母线故障时, 继电保护装置可使分段断路跳闸,保证正常母线段继续运行。若分段 断路器平时断开,则当任一段母线失去电源时,可由备用电源自动投 入装置使分段断路器合闸,继续保持该母线段的运行。 缺点:是在一段母线故障检修期间,该段母线上的所有回路均需停电;任一断路器检修时,所在回路也将停电。 适用范围:单母线分段接线,可应用于6~220KV配电装置中。 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 接线特点:增设了一组旁路母线WP及各出线回路中相应的旁路隔离开关QSp,分段断路器QSd兼作旁路断路器QFp,并设有分段隔离开关QSd. 运行特点:平时旁路母线不带电,QS1、QS2及QFp合闸,QS3、QS4及QSd断开,主接

主接线方案设计

主接线方案设计 根据负荷统计结果P30=11157.3KW、Q30=14730 Kvar,现拟定两种车间变配电所设计方案。 方案一:共设4个车间变电所,每个车间变电所承担的负荷情况如下:P30=11157.3÷4=2614KW Q30=14730÷4=3446KVAR S30=√(26142+34462)=4325KV.A 功率因数为:cosφ= P30/ S30 =2614÷4325 =0.60 本厂(变电所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0,因此需要在低压侧装设并联电容器补偿。 按规定,变电所高压侧的cosφ≥090,考虑到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Q T远大于有功功率损耗△P T,一般△Q T=(4~5)△P T,因此在变压器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时,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略高于高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0.90,这里取0.92。 要使低压侧功率因数由0.60提高到0.92,低压侧需装设的并联电容器容量应为: QC=2614ⅹ(tan arccos0.60-tan arccos0.92) Kvar =2614ⅹ0.91 =2379 Kvar 取QC=2400 Kvar

补偿后的视在计算负荷为: S30=√(26142+(3446-2400)2)=2815 KV.A 由于车间变电所均采用两台变压器,所以其单台变压器容量应该为: ST≈SN.T=(0.6~0.7)S30 =(0.6~0.7)ⅹ2815 =(1689~1970)KV.A 所以选取容量为2000 KV.A的电力变压器,其型号为:S9-2000/10(6) 额定容量2000KV.A,额定电压:一次侧10KV、二次侧0.4KV,连接组标号Dyn11,损耗:空载3000W、负载18000W,空载电流0.8%,阻抗电压6%。 方案二:共设5个车间变电所,每个车间变电所承担的负荷情况如下:P30=11157.3÷5=2232KW Q30=14730÷4=2946KVAR S30=√(22322+29462)=3696KV.A 功率因数为:cosφ= P30/ S30 =2232÷3696 =0.60 本厂(变电所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0,因此需要在低压侧装设并联电容器补偿。 按规定,变电所高压侧的cosφ≥090,考虑到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Q T远大于有功功率损耗△P T,一般△Q T=(4~5)△P T,因此在变压器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时,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略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 目录 1 1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2) 1.1 一般原则 (2) 1.2 10kV典型接线模式 (2) 2 2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4) 2.1 一般原则 (4) 2.2 20kV典型接线模式 (4) 3 中压架空网 (6) 3.1 一般原则 (6) 3.2 典型接线模式 (6) 4 混合型网架 (8) 5 10kV中心开关站 (8) 5.1 一般原则 (8) 5.2 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 (8) 6 室内配电站 (8) 7 10kV箱式变 (9) 8 低压配电网 (9) 8.1 典型接线模式 (9) 9 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 (10) 9.1一般原则 (10) 9.2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型式 (11) 9.3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11) 9.4 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 (11)

1 1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1.1 一般原则 1.1.1 10kV每回线路最终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 1.1.2 环网中线路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开关站或综合房,每个开关站或综合房每段母线实际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00A。 1.1.3 10kV开关站电气接线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每段母线接4~6面开关柜;综合房电气接线采用单母线,宜接4~6面开关柜。开关站应按终期规模一次性建成。 1.1.4 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应以“π”接形式接入。 1.2 10kV典型接线模式 1.2.1电缆网“2-1”环网接线 (1)电缆网“2-1”环网接线如图1.2.1所示。 图1.2.1电缆网“2-1”环网接线 (2)电缆网“2-1”环网接线应满足: ?电缆网“2-1”环网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50%额定载流量运行。 ?构建电缆网“2-1”环网接线必须结合考虑区域电网规划,为今后将线路改造成“3-1”环网接线提供可能和便利。 1.2.2电缆网“3-1”环网接线 (1)电缆网“3-1”环网接线(3回线路为1组)、(4回线路为1组)分别如图1.2.2-1、图1.2.2-2所示。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1、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扩建容易; 缺点:运行方式不灵活、供电可靠性差。 2、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就是将一段母线用断路器分为两段或多段 优点:母线故障或检修时缩小停电范围;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该分段上的所有电源或出现,这样就减少了系统的发电量,并使该分段单回路供电的用户停电。 3、双母线接线 双母线接线就是将工作线、电源线和出线通过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连接到两组(一次/二次)母线上,且两组母线都是工作线,而每一回路都可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列运行。 优点:与单母线相比,它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大,可以轮流检修母线而不使供电中断。 缺点:每一回路都增加了一组隔离开关,使配电装置的构架及占地面积、投资费用都相应增加;同时由于配电装置的复杂,在改变运行方式倒闸操作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且不宜实现自动化;尤其当母线故障时,须短时切除较多的电源和线路,这对特别重要的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是不允许的。 4、双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可缩小母线故障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缺点:保护及二次接线复杂。 5、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接线的基础上,增设旁路母线。 优点:具有双母线接线的优点,当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检修时,仍可继续供电。 缺点:旁路的倒换操作比较复杂,增加了误操作的机会,也使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复杂化,投资费用较大。 6、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基础上,在母线上增设分段断路器。 优点:具有双母线带旁路的优点。 缺点:投资费用较大,占用设备间隔较多。 一般采用此种接线的原则为: (1)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2~16回时,在一组母线上 设置分段断路器; (2)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7回及以上时,在两组母线上 设置分段断器。 7、3/2接线 3/2断路器接线就是在每3个断路器中间送出2回回路,一般只用于500kV(或重要220kV)电网的母线主接线。 优点: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 4.5.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是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设计的主体。它和电力系统、电厂动能参数、基本原始资料以及电厂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设备选择和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主接线设计,必须结合电力系统和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择主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在工程设计中,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是必不可少的。它将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及电力负荷增长率的规划,给出所设计电厂(变电站)的容量、机组台数、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主要负荷要求、电力系统参数和对电厂(变电站)的具体要求,以及设计的内容和范围。这些原始资料是设计的依据,必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初步拟定一些主接线方案。国家方针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是根据国家实际状况,结合电力工业的技术特点而制定的准则,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设计的主接线应满足供电可靠、灵活、经济、留有扩建和发展的余地。设计时,在进行论证分析阶段,更应合理地统一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关系,以便于使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4.5.2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程序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伴随着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整体设计进行,即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历经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等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随要求、任务的不同,其深度、广度也有所差异,但总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步骤和内容如下: 1.对原始资料分析 (1)工程情况,包括发电厂类型(凝汽式火电厂,热电厂,或者堤坝式、引水

(完整版)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指高压电气设备通过连线组成的接受或者分配电能的电路。其形式与电力系统整体及变电所的运行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所以,主接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应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要求,着重分析变电所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性质、规模及电气设备特点等,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经济合理的电气主接线。 一变电所主接线基本要求 1.1 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是对主接线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停电范围小,恢复供电快,电压、频率和供电连续可靠是表征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主接线应在各种运行方式下都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1. 2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主接线应能适应各种运行状态,灵活地进行运行方式切换,能适应一定时期内没有预计到的负荷水平变化,在改变运行方式时操作方便,便于变电所的扩建。 1. 3 具有经济性。 在确保供电可靠、满足电能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用地面积。 1. 4 简化主接线。 配网自动化、变电所无人化是现代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简化主接线为这一技术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 5 设计标准化。 同类型变电所采用相同的主接线形式,可使主接线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系统运行和设备检修。 1. 6 具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二变电所主接线基本形式的变化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形式亦有了很大变化。目前常用的主接线形式有:单母线、单母线带旁路母线、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分段带旁路、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桥形接线及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等。从形式上看,主接线的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在当今的技术环境中, 随着新技术、高质量电气产品广泛应用,在某些条件下采用简单主接线方式比复杂主接线方式更可靠、更安全,变电所主接线日趋简化。因此,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形式应根据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及技术环境统一性来决定。 三 110kV变电站的主接线选择 在电力系统和变电所设计中,根据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把电网中110kV变电所分为终端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两大类。下面就这两类变电所高压侧电气主接线模式作一分析。 3. 1 110kV终端变电所主接线模式分析

电气主接线设计

< 摘要 电气主接线(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cheme)按牵引变电所和铁路变、配电所(或发电所)接受(输送)电能和分溜配电能的要求,表征其主要电气设备相互之间连接关系的总电路。通常以单线图表示。电气主接线中表示的主要电气设备有电力变压器、发电机、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接地装置以及p带旁路母线接线、桥型接线和双T接线(或T 形)分支接线等。电气主接线包括从电源进线侧到各级负荷电压侧的全部一次接线,有时还包括各类变、配电所(或发电所)的自用电部分、后者常称作自用电接线。电气主接线反应了牵引变电所和铁路变、配电所(发电所)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关键词:电气主接线;方式;原则;展望与未来 ' <

第一部分,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递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连接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以及变电站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检修方便与否和经济合理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各项技术,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研究的电气主接线,主要针对高压配电网中110kv变电站高压电气主接线的设计。随着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三年改造结束,目前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骨干网架已基本形成,110kv变电站的地位大多数已变成了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直接与用户相关联,是实现电能传递的关键环节,首先从探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的分析原则入手,对常用110kv 中间变电站主接线方式进行分析:单母接线方式、内桥加跨条接线方式以及四角形接线方式。并且进行综合比较、评价,最后讨论了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的现状与展望。 ' 一、研究的意义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递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连接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以及变电站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检修方便与否和经济合理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各项技术,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论文研究的电气主接线,主要针对高压配电网中110kv变电站高压电气主接线的设计。随着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三年改造结束,目前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骨干网架已基本形成,110kv变电站的地位大多数已变成了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直接与用户关联,是实现电能传递的关键环节。其中,中间变电站规模基本统一为110kv两路进线或四路进线、主变压器建设两台或三台、 110kv/35kv/10kv三级电压或110kv/110kv两级电压的变电站;终端变电站规模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毕业设计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毕业设计 表1-1 主变压器技术参数 项目技术参数备注 主变压器型号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压、油浸、 风冷、自耦电力变压器 OSFPS9-240000/330 额定容量240MV A 容量比240/240/72MV A 电压比345/121/38.5kV 电压比及短路阻抗应根 据实际工程选择短路阻抗U k1-2%=10.5U k1-3%=24U k2-3%=13 连接组别YNyn0d11 调压方式无载调压 冷却方式ONAF或ODAF 中性点接地方式及绝缘 水平 直接接地 高、中及中性点均副套管式电流互感器 2.1.2 变压器型号的表示含义 根据我国电力变压器国家标准,变压器型号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描述变压器的类别、结构、特征和用途,有汉语拼音字母组成;后一部分描述变压器的容量(单位为kV A)和绕组的电压等级。例如:OSFP9-240000 O—自耦;S—三相;F—箱壳外冷却介质为风冷;P—油循环方式为强迫循环 2.2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2.2.1 电气主接线概念 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系统。 主接线代表了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并对电器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拟定都有决定性的关系。 2.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

一、可靠性 具体要求: 1)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 2)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并要保证 对一级负荷及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3)尽量避免发电厂。变电所全部停运的可能性。 4)大机组超高压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二、灵活性 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 1)调度时,应可以灵活地投入和切除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满足 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系统调度要求。 2)检修时,可以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 响电力网的运行和对用户的供电。 3)扩建时,可以容易的从初期接线过渡到最终接线。在不影响连续供电或停电时间最 短的情况下,投入新装机组、变压器或线路而不互相干扰,并且对一次和二次部分的改建工作量最少。 三、经济性 1)投资省 a)主接线应力求简单,以节省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和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 一次设备。 b)要能使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不过于复杂,以节省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 c)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于选择价廉的电气设备或轻型电器。 d)如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及继电保护要求,110kV及以下终端或分支变电所可采 用简易电器。 2)占地面积少 主接线要为配电装置布置创造条件,尽量使占地面积减少。 3)电能损耗少 经济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种类、容量、数量,要避免因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失。 此外系统规划设计中,要避免建立复杂的操作枢纽,为简化主接线,发电厂、变电所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一般不超过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