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5节---陈庆旦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5月联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5月联考(三模)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常”和“奇”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取向,并对古代诸多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先秦到宋元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受儒家中庸思维的影响,“奇”始终处在“常”的附庸地位,以一种亚文化的面目呈现。
然而,到了晚明时期,这一现象逐渐发生改观。
晚明奇观念的蜕变肇始于诗文领域,奇人李贽虽然提出了“‘出类而无益’谓之‘奇’”“不合于‘中庸’谓之‘奇’”等相关命题,但更具其个人特色与新变意义的乃是他对于常奇地位、常奇关系的探讨。
整体而言,李贽主张以一种更为圆融的视角实现常奇之间的相互转化,由此也实现了常奇地位的基本平等。
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来源于佛教,另一方面来源于阳明心学和左派王学。
因为淡化了常与奇背后的正统、异端内涵,圣人、君子等概念在李贽那里不再具备天然的崇高性。
到了公安派,公安三袁与江盈科继承了李贽关于常奇观念、常奇关系的思考,将这一思想发展得更加细密、更加体系化,并进一步运用到文人人格、文学审美等诸多领域中。
在人格领域中,他们欣赏遗世独立的宗教奇人、经世致用的豪杰之士、骨趣兼备的文人才士,但究其本质,这种欣赏都源于一种对这些人物独立人格与超常才华的钦佩。
竟陵派虽然也推崇奇人,但和公安派赋予奇人以狂者本色不同,竟陵派的奇人更多具有一种狷者的特点。
汇编5:2020年高三一模-文言文一汇编

2020年高三一模文言文一汇编1.【2020-1松江】(19分)沈思孝传①沈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兴人也。
丁卯举进士,受番禺。
番禺去京师万里,宦游其地者,类多得金为能,而公独以廉洁闻。
②时尚书殷①镇两粤,下令多不便民。
几檄番禺,公力沮不奉行,遂龃龉。
岭表贼炽,殷移牒浙江募甲士三千人,而大帅张元勋亦使人募如制府。
及兵至广,殷以张募非己出,斥不收部。
于是兵皆露刃鼓噪辕门,公召乱兵曰:“诸士卒万里应募,跋履良苦,今洶洶无乃犯上。
我亦浙产,当入制府,力为诸士卒谋之。
”乱卒咸涕泣谢。
入见殷,公曰:“三千鸷勇,加以有死之心,祸乱不容一发,制府不暇自计,独不为朝廷计乎?”殷曰:“若何以为计?”公曰:“只烦两纸告谕耳。
一谕大帅不授节制,辄行自募,兵俱革还。
一谕以制府方大征寇,召募骁猛,欲应募者赴试收录。
如此则威令不损,而反侧潜消矣。
”殷从公,兵乱始定。
③适居正闻父丧不奔,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
疏既入,诏下缇骑系公,杖之内庭。
越五日,发遣广东神电卫②。
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
至恩平,县令毛凤彩郊劳公,且询来故。
公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以就其功名。
”毛见公往意不善,驰书以闻,粤抚使毛止公。
御史孙继先上章乞还公等,始得还京。
④明年,公历救言官。
调南大仆正卿,又因救海忠介瑞,益忤当事大臣,遂告病去。
壬辰入关,即有宁夏之乱,躬擐甲胄远出穷塞,而不能扶同欺蔽,为督臣所挤,调抚河南。
公又告病去。
⑤公之历仕,务期实心如此然旋起旋仆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愈见公独立不惧。
(节选自《右都御史沈公传》)【注】①殷:人名,殷正茂②神电卫:明代广东海防要塞。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 公力沮不奉行() (2)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斥不收部()A.排挤B.罢免C.责备D.拒绝(2)而反侧潜消矣()A.辗转B.反复C.反叛D.惶恐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篇一:作业答案一. 单选1. 将朝代兴替,争霸天下的题材组织成的长篇章回小说称作(C)A. 说铁骑B. 英雄传奇C. 历史演义D. 世情小说2. 以下见于《水浒传》的故事有(A)A. 智取生辰纲B. 火烧博望坡C. 弄权铁槛寺D. 大战长坂坡3. 《新列国志》的作者是(B )A. 罗贯中B. 冯梦龙C. 褚人获D. 关汉卿4. 已知元代和元明之间的“水浒”戏剧目有( A)A. 30余种B. 40余种C. 50余种D. 60余种5. 《今古奇观》的编者是(B )A. 笑花主人B. 抱瓮老人C. 墨憨斋主人D. 即空观主人6. 陈经济是哪部作品里的人物(C )A. 《水浒传》B. 《醒世姻缘传》C. 《金瓶梅》D. 《红楼梦》7. 现知元代及元明之之际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剧目有(D)A. 30余种B. 40余种C. 50余种D. 60余种8. 以下人物见于《水浒传》的是(B )A. 狄希陈B. 史文恭C. 陶谦D. 鲍勇9. 《列国志传》的作者是( B)A. 施耐庵B. 余邵鱼C. 冯梦龙D. 熊大木10. 评点《水浒传》的学者有(A)A. 李贽B. 张竹坡C. 脂砚斋D. 凌濛初11. 《型世言》的作者是(C )A. 沈起凤B. 李渔C. 陆人龙D. 周清源12. 《金瓶梅》的作者是( A)A. 兰陵笑笑生B. 西周生C. 东鲁古狂生D. 欣欣子13.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指的是(C )A. 徐庶B. 庞德C. 庞统D. 陈宫14. 《檮杌闲评》中的主人公是(D)A. 隋炀帝B. 秦琼C. 唐明皇D. 魏忠贤15. 《隋唐演义》的作者是(A)A. 褚人获B. 冯梦龙C. 蔡东藩D. 钱彩16. 除“三言”外,冯梦龙还改编过(C )A. 《水浒传》B. 《荡寇志》C. 《平妖传》D. 《杨家府演义》17. 聂小倩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A. 《聊斋志异》B. 《警世通言》C. 《今古奇观》D. 《西湖二集》18. 马纯上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B )A. 《水浒传》B. 《儒林外史》C. 《孽海花》D. 《今古奇观》19. 《三国演义》中,将国都从洛阳迁往长安的是(A )A. 董卓B. 曹操C. 司马懿D. 刘备20. 《汉晋春秋》的作者是( B)A. 陈寿B. 习凿齿C. 司马光D. 章学诚21. 《东周列国志》编者是( C)A. 冯梦龙B. 钱彩C. 蔡元放D. 蔡东藩22. 征讨方腊的故事出自(B)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醒世姻缘传》女英雄传》23. 《水浒传》中的“立地太岁”指的是(C)A. 杨雄B. 焦挺C. 阮小二D. 阮小七24. 鲁迅先生所说“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指的是哪部作品(BA. 《水浒传》B. 《金瓶梅》C. 《儒林外史》D.陕西师范大学061作业答案----《明清小说史》中二. 多选1. 以下诸作,属于英雄传奇的有(BCD)A. 《三国演义》B. 《杨家府演义》C. 《水浒传》D. 《大宋中兴演义》E. 《隋唐演义》2. “三言”中有以下作品(CDE )A.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B. 《杜丽娘慕色还魂》C.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D. 《卖油郎独占花魁》E. 《滕大尹鬼断家私》3. 以下人物属于《儒林外史》的有(BCE)A. 花子虚B. 杜少卿C. 牛浦郎D. 黄信E. 婴宁4. 以下作品,属于历史演义的有(ABCE)A. 《新列国志》B. 《说唐演义全传》C. 《大唐秦王词话》D. 《儿) 《红楼梦》D. 《封神演义》E.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5. 《三国演义》的人物有(BDE )A. 关胜B. 刘禅C. 焦大D. 关兴E. 董卓6. 以下情节属于《红楼梦》的有(AB )A. 元妃省亲B. 抄检大观园C. 拳打镇关西D. 马二游西湖E. 泰伯祠开光7. 以下情节属于《西游记》的有(ACD)A. 车迟国斗圣B. 君子国购C. 女儿国遇阻D. 灭法国历险E. 东吴国娶亲8. 《儒林外史》中写到的人物生活在(BC )A. 宋代B. 元代C. 明代D. 清代E. 近代9. “三言”的作者冯梦龙的字号有( AB)A. 犹龙B. 墨憨斋主人C. 兰陵笑笑生D. 即空观主人E. 西周生10. 以下情节属于《水浒传》的有( ACE)A. 三打祝家庄B. 三打白骨精C. 江州劫法场D. 七擒孟获E. 智取生辰纲11. 以下篇名,属于《聊斋志异》的有(CDE )A. 《两错认》B. 《郭孝子》C. 《王子安》D. 《司文郎》E. 《娇娜》12.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丫环有(ABE )A. 麝月B. 袭人C. 鸳鸯D. 雪雁E. 晴雯三. 填空1. 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曾观看有关三国故事的水上杂戏。
安徽省芜湖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芜湖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高三语文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精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经世”最初多作“阅历世事”“经验世亊”解,自晋朝葛洪著《抱朴子》之后,“经世”不复有《淮南子》“养生以历世”的道家话语色调,而是进入儒家话语系统。
“经世”之“经邦治国”“经国济世”内涵,虽为后起,但之所以一经《抱朴子》的运用,便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因这一内涵特别精确地表述了儒家的文化定位。
“经世”是孔孟以来儒学为自身设定的文化标识。
儒家司徒之职事,乃是以治民之官兼教民之责。
故孔子答子路,谈到儒者的行动目标时,从“修己以治人”上推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以此为基点,儒家与其他思想流派划开了界限,譬如道家,言神仙方药、鬼怪变更、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
“经世”这一概念正表述了儒家的文化基调。
因此,历代儒者无不反复强调“经世”,声言“儒者之学,以经世为用”(《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十三,以下标注卷教);“圣人之学,主于经世”(卷一);“儒者之学,务为经世”(卷十三),从而建构起儒学的“经世”传统,并不断加以强化。
“经世”是一种精英身份的表演,其话语的背后隐藏着权力关系。
在中囯古代,士人最喜言“经世”,无不自况“少习经世之学”“少负经世之略”“素抱经世之志”,甚至有士大夫以“经世”命名,如明代天启年间仕至户部尚书的张经世。
正是借助于“经世”话语的言说,士人建构起文化精英身份。
“经世”意味着士人以其所学参与经略国事、治理社会之事务,而未曾习练过经世之学,是无法入仕经世的。
2016年高考试题(上海卷)——语文(含答案)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 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 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 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
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
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非独贤者是有心也,人皆有之,。
。
(2) 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夕阳下,酒旆闲,。(马来自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列子》伪书说述评-最新资料

《列子》伪书说述评一《列子》一书经西汉刘向整理定著之后,流传一直不甚广泛。
东晋张湛其“先君”曾将之当作“奇书”收藏,永嘉之乱时散落。
乱后,张湛“先君”再次辑全,张湛为之作注才使这部著作得以流传至今。
(有关记载见于张湛《列子注序》)“伪书说”从唐代柳宗元《辩列子》发端。
而实际柳氏也并未断言《列子》为伪,只是对其中几点略有疑问。
但是柳宗元的质疑却引来了后代不少极端化的呼应,从宋代高似孙《子略》始,同时代附和高氏的仍有朱熹、黄震和叶大庆诸人,至明代有宋濂等人,但是人数还不算多,到了清代则有陈旦、钱大昕、姚际恒、姚鼐等多人,近代以后的代表人物有马叙伦、梁启超、吕思勉、陈三立等人以及古史辨派,已经形成了《列子》研究的严重障碍。
综合分析诸“伪书说”,其证据可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从《列子》作品的外围入手考察《列子》书,如“太史公不为列子立传”,“列子反映的是魏晋时的思想”等,二是从《列子》文本入手考察其文句、用语、具体名物制度等,得出这些证据不属先秦的结论。
本文重述第一类证据。
本文认为谈《列子》的流传问题涉及到如下几个环节性的问题,而这几个问题也正是“伪书说”反复沿用的重心所在,因而往往牵涉多个“伪书说”,但其中有一个可为此类观点的典型与代表,因而这些在环节问题上的典型的“伪书说”也就成了澄清《列子》流传的关键所在。
现将几个环节性问题爬梳如下:1.今传《列子叙录》中列子的年代有疑问这一点从柳宗元发端反复为历代伪说者沿用。
柳氏在《辨列子》中说:刘向古称博及群书,然其录列子,独曰郑缪公时人。
缪公在孔子前几百岁,《列子》书言郑国皆云子产、邓析,不知向何以言之如此,《史记》郑?]公二十四年,楚悼王四年,围郑,郑杀其相驷子阳,子阳正与列子同时,是岁周安王三年,秦惠王、韩烈侯、赵武侯二年,魏文侯二十七年,燕?公五年,齐康公七年,宋悼公六年,鲁缪公十年,不知向言鲁缪公时遂误为郑耶?不然,何乖错至如是?具体言,柳氏这一怀疑是有道理的,根据《列子》书的内证,有列子辞子阳粟事,列子应与子阳并时。
2018高中语文第10课《白鹿原》-家族的学堂教师用书《中国小说欣赏》!
第10课 《白鹿原》——家族的学堂《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
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战栗。
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 黑娃 、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
从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
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本课节选自第五章。
节选之前写了李寡妇一地卖两家,引起了白嘉轩与鹿子霖的争斗。
两人为了挣个面子,决定见官去解决。
后来由朱先生出面,了结了官司。
这件事影响很大,滋水县县令批为“仁义白鹿村”。
节选的文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修葺祖祠,兴建学堂,教育后人,为的是“仁义白鹿村”的精神永久流传。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逃遁.(d ùn) 2.打诨.(h ùn) 3.土坯.(p ī) 4.椽.子(chu án) 5.料峭.(qi ào) 6.愠.怒(y ùn) 7.亲昵.(n ì) 8.檩.条(l ǐn) 9.雏.形(ch ú) 10.显妣.(b ǐ) (二)多音字1.劲⎩⎪⎨⎪⎧ 劲.头 j ìn 劲.旅 j ìng 2.识⎩⎪⎨⎪⎧ 识.别 sh í 款识. zh ì 3.厦⎩⎪⎨⎪⎧ 厦.屋 sh à 厦.门 xi à 4.剥⎩⎪⎨⎪⎧ 剥.落 b ō 剥.皮 b āo二、写准字形1.⎩⎪⎨⎪⎧ 洋y ì 溢 狭ài 隘2.⎩⎪⎨⎪⎧ 街xi àng 巷 g ǎng 港 湾 3.⎩⎪⎨⎪⎧ gu àng 逛 街ku áng 诳 语 4.⎩⎪⎨⎪⎧ xi áng 详 细xi áng 祥 和5.⎩⎪⎨⎪⎧ j ùn 竣 工疏j ùn 浚 险j ùn 峻 q ūn 逡 巡6.⎩⎪⎨⎪⎧ 考b ǐ 妣 p ī 纰 漏p í 毗 邻b ǐ 秕 谷 三、辨析词语1.究竟 毕竟2.优雅 幽雅1.趔趔趄趄:身子歪斜,脚步不稳。
八十年沧桑(续)——卷五 宦海浮沉(节选) 第十三章 初入仕途
八十年沧桑(续)——卷五宦海浮沉(节选)第十三章初入仕途
陈新宪
【期刊名称】《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6(000)01X
【摘要】<正> 1932年夏,我从日本返回上海。
因党中央在上海的组织遭破
坏而转移,与我直接联系的林仲丹、刘淑云等也不知下落。
虽然也遇到几位过去的
同志,可是他们也跟我一样是断了线的风筝,伏居在亭子间里,靠写点报屁股文章糊口。
在上海暂住的一段日子里,又遇着在东京结识的几位无政府主义者。
他们这时常吟着:“国事管它娘,搓搓麻将……”。
有时四个在一起便坐方城之一隅,通宵达旦,三元四喜碰、碰、碰,若不够数,便以谈女人以消永昼。
其中有一位毛一波在东京与我【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陈新宪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十年回首看沧桑(一)——我国木材市场十年回眸 [J], 秦月
2.十年回首看沧桑(二)——我国木材市场十年回眸 [J], 秦月
3.他们这十年——五对酒水厂商合作的成功之路/上篇五个不一样的十年商源与
伊力特:共好十年 [J], 邹周
4.十年沧桑巨变十年风正帆悬 [J], 孟宪君
5.十年沧桑十年巨变——湖北省城市供水十年回顾与展望 [J], 彭东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宁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
西宁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96分)1. (16分)(2019·虹口模拟)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复鲁絮非书(节选)(清)姚鼐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
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________。
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
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
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
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鸪之鸣而入寥廓。
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① ,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
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
”夫文之多变,亦若是也。
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
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
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宋朝欧阳、曾公②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
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
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
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③不失法;吐辞雅驯④ ,不芜而已。
古今至此者,盖不数数得,然尚非文之至。
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
先生以为然乎?【注】①绌(chù):通“黜”,退。
②曾公:指宋代散文家曾巩。
③廉肉:《礼记·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
2010--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汇编及翻译
2010--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汇编及翻译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