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

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

部门:

检测点

洗手消毒水槽

消毒池(鞋靴消毒)

消毒池

洗手消毒水槽

消毒池(鞋靴消毒)

消毒池

洗手消毒水槽

消毒池(鞋靴消毒)

消毒池

洗手消毒水槽

消毒池(鞋靴消毒)

消毒池

洗手消毒水槽

消毒池(鞋靴消毒)

消毒池

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

担当:日期:

时间检测方法规定值实测值纠偏办法备注:消毒剂浓度试纸5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30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20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5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30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20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5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30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20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5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30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20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5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300ppm

:消毒剂浓度试纸200ppm

消毒液的配制及监测规定(特选参考)

消毒液的配制及监测规定 DL-GL (2006)-08 一、 消毒液使用方法: 消毒对象 使用浓度 消毒时间 使用方法 鞋靴的消毒 200-250ppm 次氯酸钠 5-10秒 站在脚消毒池中浸泡 5-10秒钟 250-500ppm 漂白粉 环境的消毒 3000ppm 二氧化氯 3-8小时 自然熏蒸消毒 70-140ppm 二氧化氯 ——— 空间喷洒消毒 瓶盖的消毒 有效氯5-10ppm 二氧化氯 溶液 5-10秒 冲洗5-10秒钟 瓶子的消毒 有效氯5-10ppm 二氧化氯 溶液 5-10秒 冲洗5-10秒钟 手的消毒 75%酒精 10-15秒 手部用洗手液洗净后,然后用酒精喷洒10-15 秒。 工作服等的消毒 50-70ppm 二氧化氯 5分钟 洗净后浸泡5分钟,然 后烘干或凉干 二、消毒液配制方法: 1.75%酒精配制方法:先测出酒精原液的浓度为C1( 用酒精计测定浓度),然后假定要配制体积为V2(单位为ml )的消毒液,则要加入酒精原液的体积1 2% 75C V ×,加水的体积为V2 — 1 2% 75C V ×。 2.200-250ppm 次氯酸钠溶液配制方法:取一不锈钢桶,加水60 L ,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母液(含量为10%)150ml,搅拌均匀,即为有效氯200-250ppm 的次氯酸钠消毒液。 3.250-300ppm 漂白粉消毒液配制方法:取一不锈钢桶,加水60 L ,然后缓慢添加50克次氯酸钙(含量为30%),边添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有效氯250-300ppm 的次氯酸钙消毒液。

4.有效氯5-10ppm二氧化氯溶液:加水至瓶盖消毒液储存槽标识刻度(体积为320L),然后加入固体二氧化氯30g,搅拌均匀,即可。 5. 50-70ppm二氧化氯溶液:取一不锈钢桶,加水60 L,然后缓慢添加45克固体二氧化氯,边添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有效氯50-7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 6.70-140ppm二氧化氯溶液:取一不锈钢桶,加水60 L,然后缓慢添加60克固体二氧化氯,边添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有效氯70-14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 7.3000ppm二氧化氯溶液:取一5L量杯,加入187克固体二氧化氯,边添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有效氯30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 备注:固体二氧化氯的含量为8%。 三、监测规定 1.卫生监控员按用途根据上述配制方法配制消毒液,配制后填写《消毒液配制及监 测记录表》相关栏目中。 2.卫生监控员负责对洗手、鞋靴消毒液进行更换,每2小时更换一次,并填制《消 毒液配制及监测记录表》; 3.卫生监控员负责对进出车间人员洗手消毒的监督,做好相关洗手消毒情况记录。 4、注意事项: 4.1消毒剂为外用品,请勿内服; 4.2现用现配,避免吸入逸出气体; 4.3使用时必须先加水后加消毒剂,切勿颠倒次序; 4.4高浓度浓缩液(浓度﹥100ppm)具有漂白性,应避免接触有色衣物; 4.5对瓶子消毒时,消毒液中的二氧化氯会逸出而损失,需要适时添加消毒剂浓缩液进行补充;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2.0%-3.4%,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 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 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乳化液浓度计

WYT-15型 煤矿用乳化液浓度检测仪(乳化液浓度计) 山东微山龙工机械有限公司 2014年08月

WYT-15型乳化液浓度计/检测仪主要用于机械加工行业冷却降温的乳化液及矿山通用的M-10、MDT 乳化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的配制及检测,为安全,经济的配制乳化液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矿山采选,井下支护等领域。 使用方法: 仪器结构: 1.棱镜座 2.检测棱镜 3.盖板 4.调节螺丝 5.镜筒和手柄 6.视度调节手轮7.目镜 使用方法: 打开盖板(3),用软布仔细擦净检测棱镜(2)。取待测溶液数滴,置于检测 棱镜上,轻轻合上盖板,避免气泡产生,使溶液遍布棱镜表面。将仪器进光板(3) 对准光源或明亮处,眼睛通过目镜观察视场,转动目镜调节手轮(6),使视场的 蓝白分界线清晰。分界线的刻度值即为溶液的浓度。 校正和温度修正 在20℃环境下,仪器在测量前需要校正。取标准液一滴,涂抹在兰色检测 棱镜上,然后把标准玻璃块亮面盖在上面,拧动零位调节螺钉(4),使分界线调 至刻度78.8%位置。擦净检测棱镜后,可以进行检测。 如果测量时温度高于或低于20℃,利用温度修正表,在环境温度下读得的 数值加(或减)温度修正值,获得准确数值。附表:糖度读数之温度修正表。

注意事项 本仪器系精密光学仪器,在使用和保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使用中必须细心谨慎,严格按说明使用,不得任意松动仪器各连接部分, 不得跌落、碰撞,严禁发生剧烈震动。 2.使用完毕后,严禁直接放入水中清洗,应用干净软布擦拭,对于光学表面, 不应碰伤,划伤。 3.仪器应放于干燥、无腐蚀气体的地方保管。 4.避免零备件丢失。 附件: 调校螺丝刀一把,滴管一个,说明书一份。生产厂家:山东微山龙工机械有限公司

乳化液管理实用版

YF-ED-J651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乳化液管理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乳化液管理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矿乳化液使用管理,确保 液压支架乳化液配制、配比符合要求,结合目 前乳化液使用情况,制定本办法。 2、管理职责 第二条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乳化液配制和 浓度配比,泵站及泵箱、过滤及自动补液装置 和液压支架及管路等液压系统设备材料的保 管、使用、保养、维修管理, 乳化用水、乳化 液的取样检验使用管理。 第三条技术科负责乳化液配比浓度的日常

检查工作,如不符合规定处以综采队集体5000元罚款,包机人300元罚款。 第四条综采队负责本单位和液压支架使用期间乳化液配制和浓度配比,泵站及泵箱、过滤及自动补液装置和液压支架及管路等液压系统设备材料的保管、使用、保养、维修管理, 乳化用水、乳化液的取样检验使用管理。 第五条供应部门负责乳化液的采购,并对每月乳化液消耗进行考核,负责取样检验、验收保管、配送及其质量管理,按煤业公司润滑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条委托的油品检验单位负责乳化液的化验分析,按煤业公司设备润滑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条乳化液的生产厂家负责乳化液与支

消毒剂浓度简单测定法

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 使用范围: 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钠、氯化磷酸三钠等)、二氧化氯消毒剂等的现场测定。 使用方法 ⑴消毒剂溶液有效成分浓度在浓度试纸测定范围内时,取试纸浸于消毒液中,片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含量。 ⑵消毒剂溶液有效成分浓度高于浓度试纸测定范围内时,可用自来水先将消毒剂稀释,使其有效成分浓度在试纸测定范围内,再按上法进行测定。 ⑶对固体消毒剂测定时,应先用自来水将消毒剂配制成溶液,并使其有效成分浓度在试纸测定范围内,再按上法进行测定并计算有效成分浓度。 结果判定 ⑴直接测定的消毒剂溶液,对应标准色块上所示浓度为该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分浓度。 ⑵固体消毒剂或需稀释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浓度为比色所得值乘以稀释倍数即为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浓度。 注意事项 ⑴溶液有效成分>1000mg/L时准确性较差,浓度在20mg/L~500mg/L时,测定结果较准确。 ⑵试纸浸湿后时间超过1min,颜色逐渐消退,结果不准确。 ⑶本法所测结果不精确。 ⑷用后,剩余试纸应及时放回原塑料袋内包好,以免受到环境中其他药物的影响,影响以后的测定。

其他型号浓度试纸 各种浓度试纸应通过检测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检测与认可。使用时可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 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 称取 0.5g漂白粉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清水至10ml,强烈振摇1min,放置 5min,倾出上清液,用吸管吸出38滴于白瓷盘中。将此吸管洗净,吸蓝墨水滴加于吸出的漂白粉上清液上,边搅拌边滴加蓝墨水,直至出现稳定的蓝绿色为止。消耗蓝墨水的滴数即为该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百分含量。 漂白粉精中有效氯的简单检测: 方法与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相同,只是取样品澄清液19滴,有效氯的百分含量为蓝墨水滴数的两倍。 水中余氯检验 取经消毒的水样用市售余氯比色器或余氯测定试剂盒测定,也可以用DPD 比色法或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一、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 1、诊疗用品的消毒 (1)一般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用250~500mg/L有效氯浸泡。 (2) 肝炎和结核菌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的消毒,用1000~2000mg/L有效氯。 2、抹布、拖把的消毒 (1)擦床抹布:使用时用500mg/L有效氯,用后用250mg/L有效氯浸泡. (2)拖把:应用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洗干净,晒干备用。 3、病区地面的消毒 (1)地面没有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每日用清水擦1~2次。 (2)地面被病原菌污染时,用20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清扫。 (3)地面被肝炎病毒污染,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清扫。 4、病房各类用品(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表面的消毒 病人出院或终末处理时,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抹。 二、消毒液配制方法: (消佳净原液为含有效氯5%以上) 1. 250mg/L有效氯 配制:消佳净(原液) 5ml + 水 995ml. (稀释浓度 200倍) 2. 500mg/L有效氯 配制:消佳净(原液)10ml + 水 990ml. (稀释浓度100倍) 3. 1000mg/L有效氯 配制:消佳净(原液)20ml + 水 980ml. (稀释浓度50倍) 4. 2000mg/L有效氯 配制:消佳净(原液)40ml + 水 960ml. (稀释浓度25倍)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1.V=( C'×V')/C; 2.X=V'-V; 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单位:泽普县医院 科室:血液透析室 年度:2014年 (资料请保存3年)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记录在监测登记本上,并组织实施。 2、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消毒隔离落实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3、要求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积极采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4、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监测 护士填写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按时交感染管理科。 5、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 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6、监测人员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7、监测人员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宣传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如工作中发生锐器刺伤,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8、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内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9、监测人员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要有督检记录。 10.监测护士每周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每半年的紫外线强度监测和每月的空气培养按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记录在监测本上。 11.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反弹,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要熟悉本院应急预案,掌握接触、飞沫和空气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方法 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1、随时掌握本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及时送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并督促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 2.积极预防本科内因诊治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经常督促、检查医生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监控资料的收集积累和调研工作。 5.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1.每日监测本科患者有无医院感染,并将感染病例与大夫协商登记填表,上报感染管理科。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流行趋势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3.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遵医嘱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 4.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 7、按规定对紫外线、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并登记在监测本上。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 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使用消毒液使用应根据消毒液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 2.0%-3.4%,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 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3)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特殊消毒如腔镜消毒、灭菌,每天监测一次。并记录监测结果。 (二)、安尔碘、碘伏消毒剂 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四天内使用,无用完丢去(不得更改时间继续使用)。每次用后盖旋紧、垂直放置。 对使用中的安尔碘、碘伏消毒液进行染菌量的监测,由院感科采样。 (三)、紫外线消毒监测 紫外线灯:紫外线杀菌灯是一种采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玻璃的低气压汞蒸汽放电灯,放电产生以波长为253.7nm为主的紫外辐射,其紫外线副射能杀灭细菌和病毒。单位:uw/cm2。 1、日常监测:所有使用紫外线的单位,必须记录紫外线灯管的使用时间,累加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2、生物监测:每季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3、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 1)物理监测每年两次,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 2)化学监测每季度一次,以及更换新管、或使用累积小时数达1000小时监测。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化学监测方法: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由紫外线光敏色块、标准色块和卡片纸组成。 【使用方法】: 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min。受到规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后,卡片纸中央的紫外线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使用中的旧灯管,辐照强度值≥70 uw/cm2时,可继续使用,辐照强度值<70 uw/cm2时,应更换成新灯管。 3)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结果判定: 普通30w 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uW/cm2为合格;30W 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单位:泽普县医院 科室:血液透析室 年度:2014年 (资料请保存3年)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记录在监测登记本上,并组织实施。 2、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消毒隔离落 实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3、要求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积极采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

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4、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生 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监测护士填写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按时交感染管理科。 5、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 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6、监测人员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 制度。 7、监测人员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宣传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如工作中发生锐器刺伤,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8、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内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9、监测人员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 要有督检记录。 10.监测护士每周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每半年的紫外线强度监测和每月的空气培养按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记录在监测本上。11.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反弹,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要熟悉本院应急预案,掌握接触、飞沫和空气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方法 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1、随时掌握本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及时送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并督促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 2.积极预防本科内因诊治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经常督促、检查医生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监控资料的收集积累和调研工作。5.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消毒液中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检测

消毒液中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检测 检测意义:含氯消毒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常用的品种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氯胺T 、氯化磷酸盐、二氯或三氯异氰尿酸钠等。消毒剂必需达到一定的浓度、消毒一定的时间才具有杀菌效果。无论是消毒剂配制使用者,还是检查人员均需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检测。 试纸一、使用说明 方法编号:CDC-7027 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含氯洗消剂中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测 试。范围:10~300ppm 。 2 使用方法:揭去药片上的薄膜,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浸湿后取出, 甩去多余水分,略等片刻,待试纸显色稳定后,与标准色版对比确定 有效氯含量。当溶液浓度超出比色版范围时,可用纯净水稀释后再测 定,得出的结果乘上稀释倍数即可。 3 备注:我国《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要求,在 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有效氯浓度应达到250ppm 、浸泡5分钟以上,消毒物品用结净水清洗后使用。 试纸二、使用说明 方法编号:CDC-7028 1 适用范围:本方法可用于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的快速测试,也可用于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乙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测试范围10~2000ppm (mg/L )。 2 操作步骤:用左手持试纸盒,右手拉出试纸2~4cm 长,在楔状齿上割断,将试纸浸入样液中沾湿后立即取出,3~30秒内与对照色卡比对,找出与试纸颜色相同或相近的色阶,色阶上标示的含量即为样液中有效氯或双氧水的含量。在100 ppm 以下时,双氧水与含氯消毒剂的显色状况相同,当双氧水的含量大于100ppm 时,显色呈条带状且靠近于干试纸一端,见图像。 3 备注:我国《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要求,在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有效氯浓度应达到250ppm 、浸泡5分钟以上,消毒物品用结净水清洗后使用。 包装盒与比色卡 有效氯显色图 双氧水显色图 消毒对象或目的 有效氯浓度(ppm) 消毒时间 (分) 水果、蔬菜、皮肤冲洗、游泳池脚垫 10~25 10~15 (禽蛋、水鲜、儿童尿布、口罩、居室喷洒、宠物洗浴 25~50 15~20 饮具茶具、玩具、内衣、内裤、床单、被罩、车、船及宾馆、公用卧 具、洗衣机添加、冰箱擦拭、一般光滑表面处理。 50~100 10~15

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浓度在线 监控系统

1、 研究课题名称: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浓度在线监控系统1.选题依据 (1) 选题背景: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对矿用乳化液浓度的检测手段还比较落后,还是采用传统的检测手段,破乳法和折光仪检测法。且传统的乳化液浓度检测方法都需要人工取样与目测读数,测量精度不高,而且都不能在线监测乳化液浓度的变化。 (2)选题的研究意义: 乳化液是液压系统的传动介质,乳化液中乳化油的百分比,即乳化液的浓度是评价乳化液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乳化液的浓度一般为3%~5%( 质量分数) ,乳化液浓度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液压支架、液压支柱以及其他液压元件的寿命和生产成本。浓度过低,液压元件将受到水的直接侵蚀而生锈,导致元件失效,从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浓度过高,会使乳化油的消耗量增加,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实现乳化液浓度的自动检测和配比对保护液压系统元件,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尤为重要。(3) 在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煤炭企业传统的乳化液浓度检测方法现状、存在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介绍了乳化液浓度在线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 研究方案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浓度在线监控系统 作者:陈二斌 学号:G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乳化液是液压系统的传动介质,乳化液中乳化油的百分比,即乳化液的浓度是评价乳化液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乳化液的浓度一般为3 % ~ 5 % ( 质量分数) ,乳化液浓度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液压支架、液压支柱以及其他液压元件的寿命和生产成本。浓度过低,液压元件将受到水的直接侵蚀而生锈,导致元件失效,从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浓度过高,会使乳化油的消耗量增加,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实现乳化液浓度的自动检测和配比对保护液压系统元件,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尤为重要。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已有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从事乳化液浓度的自动检测和配比研究,尤其是把乳化液浓度的检测技术和配比技术结合起来,研发了矿用乳化液浓度的自动检测与配比系统,从而提高了乳化液浓度的检测和配比效率,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管理水平,以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动向 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对矿用乳化液浓度的检测手段还比较落后,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检测手段,主要包括:破乳法和折光仪检测法 。对于乳化液浓度的在线监测还是个空白,只能现场检测,而不能实现实时监测。通过实时监测乳化液浓度,让自动配比装置来始终保持合理配比。自动配液代表了乳化液配制方法的发展趋势,配制合理、稳定浓度的乳化液是国内外生产厂家设计研究的课题。目前,人们越来越趋向于采用先进的传感检测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将乳化液的浓度检测和配比结合起来实现乳化液浓度的在线检测和自动配比。 二、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浓度在线监控系统 2.1 系统功能概述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乳化液的浓度必须保持在既定工况的最佳值,浓度过高泡沫多,成本也高,刺激皮肤,冷却性差;浓度过低,则

实验室消毒液浓度监测及消毒记录表(2)(精品文档).docx

编号:实验室消毒液浓度监测及消毒记录表(2)组室: 年月日 有效性监测消毒物品 备注配制浓度 配制 / 消毒人 监测浓度有效浓度 (擦拭、拖擦) (1:24)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 2000mg/L□合格□不合格仪器消毒□是□否 地面消毒□是□否 备注: 1、消毒方法: 2000mg/L有效氯擦洗,地面用 4000mg/L有效氯拖擦。 2、每次配制后,监测有效浓度并记录。 3、操作台面、地面、仪器等消毒每天一次。

WYT-15 型乳化液浓度检测仪

WYT-15 型乳化液浓度检测仪 (乳化液浓度计) 使用说明书 一、特点及用途 该仪器可以分别检测 M-10 和 MDT 乳化液,用于矿山液压设备配制乳化液,也可用于工厂配制切割液、淬火液、清洗液等。仪器结构简单、可靠,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测液量少,精度高。

二、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MDT 0 ~15 %; 精度:±0.1%; 目标放大倍数:3 倍; 重量:0.3Kg 尺寸及重量:27×25×160mm ; 三、仪器的组成部分 1、折光棱镜 2、进光板 3、零位校正螺丝 4、橡胶套 5、接目镜

四、使用方法 1、使用乳化液浓度检测仪时,用左手四指握住橡胶套,右手调节目镜,防止体温传入仪器,影像测量精度。 2、打开进光板,用柔软绒布将折光棱镜擦拭干净。 3、将蒸馏水数滴,滴在折光镜上,轻轻合上进光板,使溶液均匀分布于棱镜表面,并将仪器进光板对准光源或明亮处,眼睛通过接目镜观察视场,如果视场明暗分界线不清楚,则旋转接目镜使视场清晰,再旋转校零螺钉使明暗分界线置于零位。 然后擦净蒸馏水,换上测试溶液,此时视场所视 其分界线,所处相应分化刻度值则为所测试溶液浓度值及密度值。

五、注意事项 本仪器在使用和保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使用中,必须细心谨慎,严格按照说明使用,不得任意松动仪器各连接部分,不得跌落、碰撞、严禁发生剧烈震动。 2、使用完毕后,严禁直接放入水中清洗,应用干净柔软绒布沾水擦拭干净,对于光学零件表面,不应碰伤、划伤。 3、仪器应存放于干燥、无灰尘、无油污和无酸等腐蚀气体的地方,以免光学零件腐蚀或生霉。 4、本仪器自售出之日起保修期一年,期内如属正常使用发生故障,用户又未自行检修。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单位:泽普县医院 科室:血液透析室 年度:2014年 (资料请保存3年)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记录在监测登记本上,并组织实施。 2、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消毒隔离落实情况,并有会议 记录。 3、要求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积极采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4、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 登记表,监测护士填写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按时交感染管理科。 5、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 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6、监测人员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7、监测人员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宣传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如工作中发生锐器刺伤,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8、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内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9、监测人员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要有督检记录。10.监测护士每周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每半年的紫外线强度监测和每月的空气培养按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记录在监测本上。 11.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反弹,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要熟悉本院应急预案,掌握接触、飞沫和空气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方法 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1、随时掌握本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及时送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并督促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 2.积极预防本科内因诊治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经常督促、检查医生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监控资料的收集积累和调研工作。 5.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戊二醛消毒液浓度配比及使用方法

戊二醛消毒液浓度配比及使用方法 有效成分及含量 这里主要讲市面上用的比较广泛的环凯牌戊二醛消毒液,环凯牌戊二醛消毒液是以戊二醛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戊二醛含量为20g/L~22g/L。 性能 环凯牌戊二醛消毒液戊二醛与强化剂的复配物,无色透明液体。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能灭活病毒。戊二醛消毒液属高水平消毒剂,使用安全,经济实用,对物品无腐蚀、无损坏作用。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方法 1、使用前加入戊二醛消毒液附带的pH调节剂(碳酸氢钠),充分搅匀溶解;如用于金属器械,再加入附带的缓蚀剂(亚硝酸钠)溶解均匀。 2、消毒方法:用原液浸泡待消毒物品1小时。 3、灭菌方法:用原液浸泡待灭菌物品10小时。 4、消毒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须用无菌蒸馏水冲净残留的消毒剂后,方可使用。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 1、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戊二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配制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必要时就医。在通风良好处使用。 3、加入pH调节剂的消毒液可连续使用14天。 4、使用过程中如消毒液颜色变为淡黄色不影响消毒效果,但使用时应该用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戊二醛浓度,浓度如低于20g/L则不再使用。 5、污染的器械应先用清水冲净沥干,然后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新手术器械应事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洗干净后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使用时容器应加盖,浸泡后须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使用。 6、对醛过敏者禁用。 7、密封、避光,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8、有效期24个月。

消毒记录表.docx

龙高幼儿园 消 毒 记 录 登 记 表

龙高幼儿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消毒对象消毒剂(工具)消毒时间消毒方法餐具消毒柜 1 次/ 餐洗净餐具,擦干,将消毒柜电源线插入电 源插座,把门关好,按下“开启”及“消水杯消毒柜 1 次/ 日 毒”键消毒 30 分钟。 用开水浸泡 15 分钟或用 1:100 的 84 消毒 沸水 毛巾、抹布 1 次/ 日液水溶液浸泡 5~ 10 分钟,最后用清水漂 84 消毒液 洗干净晾干。 先将桌面清洁处理后,再用 1:100 的 84桌、椅84 消毒液 1 次/ 日 消毒液水溶液擦洗,最后用清水再擦一遍。 清洁地板后,再用 1:50 的 84 消毒液水溶 84 消毒液 寝室、活动室 1 次/ 日液拖洗,最后关闭门窗紫外线消毒 30 分钟。 紫外线灯 每天随时注意开窗通风换气。 用 1:100 的 84 消毒液水溶液直接与洗洁玩具84 消毒液 3 次/ 周精配合使用洗涤干净,最后用清水搽洗干 净。不可洗的在阳光直射下曝晒。 用 1:100 的 84 消毒液水溶液直接与洗洁教具84 消毒液 1 次/ 课精配合使用洗涤干净,最后用清水搽洗干 净。不可洗的在阳光直射下曝晒。 清洗干净后用 1: 100 的 84 消毒液水溶液门、窗84 消毒液 1 次/ 日 擦洗,最后用清水再擦一遍。 口杯架、毛巾 每日用清水擦去浮灰,再用 1:100 的 84架、书架、84 消毒液 1 次/ 日 消毒液水溶液擦洗,最后用清水再擦一遍 玩具架、床 清洁地面、清水随时冲刷,便池便沟内保 更衣室、厕所84 消毒液 1 次/ 日 持洁净,用 1:50 的 84 消毒液水溶液喷洒,

消毒液浓度监测分析总结

消毒液浓度监测分析总结 2014年对全院各科室治疗室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进行抽查监测及各科室保洁人员抹布浸泡液浓度进行抽查监测,各消毒液浓度用消毒剂浓度试纸随机测试,共抽查4次,21个临床科室,监测结果如下: 1. 对21个临床科室治疗室口服药杯浸泡液消毒剂浓度监测2次,其 中有泌尿肛肠外科、心胸外科、血液肿瘤科3个科室消毒剂浓度不达标,有普外科、神经内科、骨一科、综合科4个科室消毒剂浓度超标。其余科室均符合要求。合格率为83.3%。 对21个临床科室治疗室抹布浸泡液消毒剂浓度监测2次,仅有老年病科消毒剂浓度不达标其余科室均符合要求。合格率为97.6%。 2.对21个临床科室保洁人员抹布浸泡液消毒剂浓度监测4次,3月份进行本年度第一次监测时只有综合科、内分泌科、骨一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ICU、传染病房共8个科室符合要求,其余均不符合要求。合格率为38%。经过对保洁人员进行院感消毒隔离知识、84消毒液配置等知识的培训,12月份进行第4次监测时只有5个科室消毒液浓度监测不符合要求,其余科室均符合要求。合格率为80.9%。 整改措施: 1、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保洁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通过对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含氯消毒液配置大部分基本掌握,医院保洁人员工作流动性大,经常有新员工上岗,对新上岗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使用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应符合要求,连续使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各临床科室对消毒隔离不够重视,护士长应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治疗护士每天常规进行消毒液浓度监测,做到及时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