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价值

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价值
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价值

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价值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概念: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其中气象旅游资源包括吸引旅游者的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及其过程;气候旅游资源一方面指能吸引旅游者的宜人气候条件,另一方面指以气候为背景,与其他景物结合共同形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某一地区的整体环境景观。

气象、气候与旅游:

气象、气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活动,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㈠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决定地域景观和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

1、各地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旅游景观。

东部季风区: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是我国森林、淡水湖泊、江河、大海、瀑布、沙滩等旅游资源分布地。

西北非季风区:降水少,为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着沙漠、砾石滩、寒漠、草原、咸水湖等旅游资源。

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降雪期和积雪期都长,形成林海雪原等各种冰雪景观。

江南地区:降水丰富,雨季长,薄雾蒙蒙,烟云变化,植被茂盛,形成江南山水秀美景色。

2、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影响各地的建筑、民族服饰等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

3、特殊的气候条件,可开展独特的旅游活动。(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哈尔滨的冰灯节、吉林的雾淞节等)

㈡影响自然景观的季相变化:

由于气候的季节变化,影响到其它景观也相应的发生季相变化,使同一风景区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

㈢气候条件是旅游区开发的基础条件之一:

在旅游区开发规划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气候条件,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和设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㈣气象、气候条件影响客流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

1、对客流空间分布的影响:

①气候条件优越并且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成为旅游热点、热线地区。

②夏季,我国的气温普遍较高,沿海海滨、湖滨和山区,气候相对凉爽宜人,成为旅游热点地区。

③冬季气候寒冷,我国低纬地区成为居住在北方的游客向往的地方,而生活在温暖地带的游人则喜爱到北方去欣赏北国风光。

2、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旅游业淡季、平季和旺季更替的变化节律。

春季、秋季,气候温和、宜人,是旅游的最好季节,夏季的炎热和冬季的寒冷,降低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形成旅游平季或淡季。(暑假学生多,也能形成小旺季,但不是气候的影响。)

二、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的价值

1、观赏与体验

独特的气象气候与天象要素构成奇异的自然景观,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闻名世界的旅游风景区黄山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游客在赞叹黄

山的奇松、怪石的同时,更为神奇多彩的气象景观所陶醉。无论是白云滚滚、银浪滔滔的黄山云海,飘忽不定、变幻无穷的黄山雾,美妙绝伦的黄山日出、日落,鲜为人见的黄山奇景宝光,还是冬日里形成的“玉菊怒放”、“梨花盛开”的雾凇奇观,雪后初晴的黄山银白色世界,都会使游人流连忘返。

除了观赏功能外,气象气候还有体验功能,这是由于温度、湿度、风、光照等都能给人带来直接的身体体验、感觉。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感觉海风轻轻拂面,嗅着有淡淡咸味的空气,看远处落日余晖,归帆点点,听身边浪涛拍岸,海鸥啼鸣。这种“亲身体验”的感觉往往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也成为旅游者进一步追寻的主要内容。

2、休闲度假

人们对气候的感觉,最敏感的是气温、湿度和风的状况,所以一般多以气温、湿度和风的配合状况来表示一个地区的气候舒适度。由于下垫面(地面、植被、水体等)结构、性质及周围环境的不同,引起近地面层的热量与水分状况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使得一些区域的气候条件具有了相对的优越性,有利于开展避暑消寒等度假活动。如地中海沿岸、加勒比海沿岸、夏威夷、阿尔卑斯山地、我国的庐山和北戴河。这些地方要么夏季凉快清爽,要么冬季温暖湿润,或有充足的阳光,成为著名的度假胜地。

由于地表状况影响而出现的一些局部小气候,也为休闲活动提供了条件,如湖滨地带受湖泊调节,与远离湖面的区域相比具有气温温差小,相对湿度较大的特点,加之有优美的水景和亲水环境,成为人们四季乐于前往的休闲场所。山谷、河谷地带,常形成山谷风,夏夜凉风习习,可供人们消暑、纳凉。乡野、农村由于地表植被覆盖度高,水面较多,空气污染少,形成与城市不同的气候条件,这是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郊区度假休闲旅游盛行的原因之一。

3、疗养健身

气候条件是疗养活动所必需的一个重要环境条件,许多“气候宜人”的环境适合开展疗养旅游活动。一般来说,洁净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湿度状况,充足的阳光及宜人的景色对人的身体保健和病体康复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开展疗养活动。森林覆盖好的山区,湖滨、海滨往往成为主要的疗养场所。如滨海区域四季温和,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湿润。柔和的海陆风昼夜交替,十分宜人。

滨海风景区由于海浪拍岸,水被分裂为无数雾珠,使空气中负离子的数量增多。生物气象学家研究证实,负离子具有消毒、杀菌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富含负离子的空气进入人体,还具有镇痛、止咳、镇静催眠、降低血压和减轻疲劳的功效。我国滨海地区分布着许多著名的气候疗养胜地,如北戴河、烟台、青岛、大连等地。近年来我国北方出现的所谓“候鸟型”老人,夏季时居住于北方城市,凉爽干燥,易于避暑;冬季时则栖身于厦门、海南等海滨地区,温暖湿润,利于防寒。

例如,云、雾、雨的旅游价值:

云、雾、雨作为旅游资源,贵在与山水、植被、古建筑等其它旅游景观相组合,产生仙境般的虚幻、神秘美感。变幻莫测、多姿多彩的云海也给人美的享受。

冰、雪的旅游价值:

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冰雪以它的洁白给人纯洁无瑕、冰清玉洁的美感。同时,冰雪借助于地形、树木、建筑等因素,形成许多造型生动别致的奇妙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可开展滑雪、冰上运动等活动。

目前,世界上滑雪场地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是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和斯堪的纳维亚山地。世界上最长的冰场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里多运河上。

我国适于开展冰雪运动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我

国西部地区。主要滑雪场有:亚布力滑雪场是我国最大的滑雪场,松花湖滑雪场、北大湖滑雪场、海拉尔滑雪场、黑龙江的玉泉、二龙山、桃山滑雪场、西岭雪山滑雪场等。

②冰雪运动的四个特点:参与性强;趣味性和刺激性;消费层次高;客源市场稳定。

③可发展冰雪雕塑。

冰雪雕塑是寒冷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雕塑艺术。目前世界上以此为主要吸引物来发展冬季旅游的有三大著名艺术区: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雪雕,日本札幌的冰雕和雪雕,我国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的冰雕。

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第五章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第一节气象、气候与旅游一、大气环境与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一大气环境的组成及影响:1、大气的组成:大气由气体、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三部分组成。其中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空气为干洁空气,主要成份有氮(78.09%)、氧(20.95%)、氩、二氧化碳、臭氧等;固体杂质包括烟尘、盐粒、灰尘、细菌、微生物、植物孢子、花粉等;液体微粒包括水滴、冰晶等。2、大气主要成份的影响:①二氧化碳:使大气温度增高。②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但近地面的臭氧是污染物,会损害生物。③水汽:影响空气的干湿度和降水的多少,并形成云、雾、雨、雪等多种天气现象和大气景观。④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影响大气的温度和能见度。二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概念: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其中气象旅游资源包括吸引旅游者的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及其过程;气候旅游资源一方面指能吸引旅游者的宜人气候条件,另一方面指以气候为背景,与其他景物结合共同形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某一地区的整体环境景观。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变性及动态性:大气景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飘忽不定、变化万千。体现了多变性及动态性的特点。(包括二类变化,一类是有规律的变化,另一类是瞬息万变。)2、借景性和背景性:借景性是指气象景观需要借助其它景观相配合,才更富魅力或才能欣赏。如海上日出,佛光等。背

景性是指有些景观需借助气象、气候为背景,才更完美。如在蒙蒙薄雾中欣赏秀美的山峰,白云下的草原等。3、地域性:由于各地的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气候的因素各不相同,这就促使各地的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二、气象、气候与旅游:一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决定地域景观和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1、各地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旅游景观。东部季风区: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是我国森林、淡水湖泊、江河、大海、瀑布、沙滩等旅游资源分布地。西北非季风区:降水少,为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着沙漠、砾石滩、寒漠、草原、咸水湖等旅游资源。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降雪期和积雪期都长,形成林海雪原等各种冰雪景观。江南地区:降水丰富,雨季长,薄雾蒙蒙,烟云变化,植被茂盛,形成江南山水秀美景色。2、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影响各地的建筑、民族服饰等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3、特殊的气候条件,可开展独特的旅游活动。(如潍坊的风筝节、的冰灯节、的雾淞节等)二影响自然景观的季相变化:由于气候的季节变化,影响到其它景观也相应的发生季相变化,使同一风景区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三气候条件是旅游区开发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旅游区开发规划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气候条件,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和设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四气象、气候条件影响客流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1、对客流空间分布的影响:①气候条件优

6、气象和气候旅游资源

第六章气象和气候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首先,了解气象气候对旅游的影响,掌握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分布的特殊性;其次,掌握特吉旺气候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基本 方法;第三,了解宜人气候的分布规律;第四,掌握各种奇妙的气象景观 产生的条件及分布规律。 主要内容 ●气象气候与旅游 气象气候生理需求心理需求 ●宜人的气候 衡量标准分布 ●奇妙的气象景观与冰雪运动 自然奇观人工美景冰雪运动 第一节气象、气候与旅游 气象是地球外围大气层中经常出现的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它包括: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虹、霞、光等。气象是瞬息万变的。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相继稳定发生的天气状况,也包括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象、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气候的差异性及其分布规律,造成了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时决定着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布规律。 人类的一切旅游活动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这个大舞台。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追求的是美好、舒适的环境,赏心悦目的奇特景观和尽兴尽致的娱乐与运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决定环境特征的主导因素——气象和气候。由于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造成自然旅游资源的游览观光内容及旅游活动项目的地域性;由于气象气候的季节性节律变化,导致人类旅游行为发生的同步变化,因而形成旅游业淡、旺季交替的变化节律;由于气候条件存在着明显的优劣差异,因此气候对旅游客流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因而气候与旅游者的行为、旅游资源的分

布、旅游业的分布与发展方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谓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并非是它们的全部,而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满足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气候条件是指,人们无须借助任何消寒、避暑的装备和设施,就能保证一切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气候条件,即人们俗称的“宜人的气候”。具不具备“宜人的气候”条件及其条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非特殊功能的旅游地开发的先决条件,也是旅游季节长短的决定条件。因此,气候旅游资源不仅存在于以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主要吸引力的消寒避暑胜地,而且是任何一个旅游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因素,也称其为背景旅游资源。故气候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具有地域性、特定性的特点,也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这是气候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 第二节宜人的气候 一、宜人气候的衡量标准 气候的组成要素包括:气压、气温、空气干湿度、风力、降水、日照率等。各气候要素对人体的生理影响是综合性的,不同气候要素的组合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影响。如,同一气温状况下,空气相对湿度变化,人体的温度感觉就不一样;同一温度下,风速不同,人体的温度感觉也不相同。经过对人体状况受天气影响的长期研究,现代疗养学家认为,天气除影响人体的健康外,还影响着人的情绪。若仅从人体一切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角度来确定,在标准大气压状况下,气候是否宜人是根据皮肤的温度、出汗量、热感和人体热量调节系统所承受的负担来确定的。它主要是取决于使人感到舒适的气温、湿度与风效(空气运动带走体表热量、水分,对体温的外在调节效应)三项指标。若兼顾人体的健康与情绪,则除上述指标外,还应考虑到日照时数指标和天气变率指标。如何衡量气候宜人与否,目前有两种定量评价的方法和采用的标准。 1.舒适指数与风效指数 舒适指数与风效指数是目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气候宜人程度的衡量标准。这原是特吉旺(W\5H\5Terjung.1966)在对美国大陆生理气候的评估研究中,设计的两个评价指数。特吉旺选用气温、相对湿度与风速三项指标,用气温和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来表示舒适程度的不同状况,用气温和风速的不同组合来表示风效状况。这两项指数的综合是确定各地,一年内宜人气候时段,即旅游季节长短的依据。 (1)舒适指数即人们对周围空气环境感觉舒服的程度。根据大多数人的感觉,特吉旺把气温与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分为11类(表6.1)。各月舒适指数的级数可通过查舒适指数列线图(图6.1)获得。根据天气要素的昼夜变化节律对人体生理活动规律的影响,通常采用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以及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四个指标,查得昼(即白天最高气温时)、夜(即凌晨最低气温时)的舒适指数,再按下页表6.2所示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目录 中文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I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IV 1.旅游气候的概述 (1) 1.1旅游气候的涵义 (1) 1.2旅游与气候的关系 (1) 2、气候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 (1) 2.1影响景观的季相变化 (1) 2.2影响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2) 2.3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4) 3.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业的影响 (4) 3.1抚仙湖沿岸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4) 3.2各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的具体影响 (6) 4. 利用气候因素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8) 4.1政府部门调控措施 (8) 4.2微观企业针对气候影响的具体措施 (9) 5.结论语 (10) 参考文献 (12)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摘要 旅游是一项探求知识,开拓眼界,调节生活的一项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气候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而旅游者有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气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同时气象和气候既有直接的造景功能和间接的育景作用;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有利因子,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障碍因子,这就要求旅游者在安排游程时考虑气象、气候因素,以应付不测风云,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旅游项目和内容。本文就是要研究抚仙湖的基本气候规律和特征,分析气候优势和不足,为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也便于旅游者选择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旅游气候抚仙湖政府部门旅游企业

Unit12 Weather, Travel and Transport (天气、旅游与交通)

Unit12 Weather, Travel and Transport (天气、旅游与交通) 1、Thank you for joining CCTV’s Around The World show. Today, we’re in Australia. It’s a beautiful, sunny day! There are many people here on vacation. Some are taking photos. Others are lying on the beach. Look at this group of people playing beach volleyball. They look cool! I am surprised they can play in this heat.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place. The people are really very relaxed. 2、Lin Fei’s home is about 10 kilometers from school. He gets up at six o’c lock every day, showers and has a quick breakfast. Then he leaves for school at around six thirty. First, he rides his bicycle to the bus station. That takes about ten minutes. Then the early bus takes him to school. The bus ride usually takes about 25 minutes. 3、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 In North America, most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the school bus. Some students also walk or ride bikes to school.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ngs are different. In Japan, most students take trains to school, although others also walk or ride their bikes. In China, it depends on where you are. In big cities, students usually ride bikes to school or take buses. And in places where there are rivers and lakes, like Hongshanhu and Kaishandao, students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oat. That must be a lot more fun than taking a bus! 4、Class 9 had a great time on the school trip. They went to Blue Water Aquarium for the day. First they visited the Visitors’ Center and watched a movie about sharks. Then they watched a dolphin show. After that, they went to the Outdoor Pool and saw a big octopus. After lunch, they went to the Gift Shop and bought lots of gifts. Finally, tired but happy, they took the bus back to school.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science teacher was very happy because the class monitor cleaned the bus after the trip. 5、Dear Tom, How was your day off? Did you have fun camping? I didn’t have a very fun day. I visited my cousins. It rained all day. In the morning, I stayed in the house and watched DVDs, played computer games and read. In the afternoon, Uncle Martin put some of his old things out in the yard and had a yard sale! However, no one came to the sale because the weather was so bad. Luckily, we brought our umbrellas and raincoats, so we didn’t get wet. See you soon, Nick

气象和气候各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气象和气候各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从上述风景气象和气候的特点看,构成气象气候的各要素,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等,不仅具有直接造景、育景功能,而且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影响景观的季相变化 自然风景是由山、水、林木花草和气象等各要素共同构成的。其中山、水、动植物等因素只影响空间景观形态,唯气象和气候,既影响一地的空间景观结构,又影响自然风景的季相变化。这是因为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天气现象在一年四季内有不同的变化所致。以我国为例,夏季气温南北方差异很小,全国普遍出现高温状况。在夏季风集中降水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呈现一片葱绿喜人的景观;冬季,全国大部都在“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下,东部平原地区的气温,受太阳辐射所决定,南北温度梯度相差悬殊,北方一片冰原雪岭,寒冷干燥,南方花草溢香、气温宜人。春秋两季处于冬、夏过渡季节,北方的春季尚在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天气干燥少云,地面接收的辐射多直接用于增温,故升温亦快;江南地区正值清明时节,多云雨天气,地面所得辐射相对减少,升温就慢。但是,南北方都处于生机勃勃的景象,成为旅行最佳时节。秋季在北方低空“极地”大陆气团基本上替代了热带海洋气团,而南方高空仍有副热带高压活动。在这时节,我国南北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秋高气爽的天气。金风送爽,湿润适宜,真不失为旅游佳季。由此可见,全国各地四季均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季相变化最显著的表现莫过于植物景观。如东北五大连池,春夏有瑞花野草点缀,加上不同树木的色彩变幻,景观意境,颇为丰富;秋天有紫红的柞树,黄绿色的樟子松,色彩秀丽,极飨游人;冬天桦林片片,白雪压枝,意境颇富诗意。可见,这种季相变化,均是由气象、气候诸要素决定的。 2.影响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象和气候因素是基本的因素。在世界范围内,为什么旅游热点多在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一带,就是因为那里气候温暖,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度的海水,为欧洲寒冷、潮湿、少阳光地区的人们提供了避寒、娱乐的佳境,在此,气候成为决定的因子。又如我国的昆明、广州及太湖地区,所以能成旅游热点热区,除了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较好等原因外,还有气候的因素,这些地方气候宜人,风光明媚,对全国游人有极大吸引力。海滨城市,夏季凉爽,可以避暑,也与气候因素息息相关。五岳名山,佛教胜地,夏季游人如织,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吸引外,还因气候凉爽,适宜消夏避暑这一重要因素。总之,由于气象、气候的影响,在世界各国范围内,都出现了一些旅游热点热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冷点冷线,形成游客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游客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平衡也很明显。如长沙市五个旅游点统计,春、夏、秋、冬四季占游人的百分比为(1984年数字):

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价值 2

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价值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概念: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其中气象旅游资源包括吸引旅游者的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及其过程;气候旅游资源一方面指能吸引旅游者的宜人气候条件,另一方面指以气候为背景,与其他景物结合共同形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某一地区的整体环境景观。 气象、气候与旅游: 气象、气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活动,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㈠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决定地域景观和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 1、各地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旅游景观。 东部季风区: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是我国森林、淡水湖泊、江河、大海、瀑布、沙滩等旅游资源分布地。 西北非季风区:降水少,为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着沙漠、砾石滩、寒漠、草原、咸水湖等旅游资源。 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降雪期和积雪期都长,形成林海雪原等各种冰雪景观。 江南地区:降水丰富,雨季长,薄雾蒙蒙,烟云变化,植被茂盛,形成江南山水秀美景色。 2、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影响各地的建筑、民族服饰等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 3、特殊的气候条件,可开展独特的旅游活动。(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哈尔滨的冰灯节、吉林的雾淞节等) ㈡影响自然景观的季相变化: 由于气候的季节变化,影响到其它景观也相应的发生季相变化,使同一风景区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 ㈢气候条件是旅游区开发的基础条件之一: 在旅游区开发规划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气候条件,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和设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㈣气象、气候条件影响客流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 1、对客流空间分布的影响: ①气候条件优越并且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成为旅游热点、热线地区。 ②夏季,我国的气温普遍较高,沿海海滨、湖滨和山区,气候相对凉爽宜人,成为旅游热点地区。 ③冬季气候寒冷,我国低纬地区成为居住在北方的游客向往的地方,而生活在温暖地带的游人则喜爱到北方去欣赏北国风光。 2、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旅游业淡季、平季和旺季更替的变化节律。 春季、秋季,气候温和、宜人,是旅游的最好季节,夏季的炎热和冬季的寒冷,降低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形成旅游平季或淡季。(暑假学生多,也能形成小旺季,但不是气候的影响。) 二、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的价值 1、观赏与体验 独特的气象气候与天象要素构成奇异的自然景观,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闻名世界的旅游风景区黄山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游客在赞叹黄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内容细目: 2-2-0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识别与描述层级 核心知识点描述:区分概念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可以用来描述天气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C.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2、下列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和气候一样,都是时刻在变化的的分 B.北京的冬天寒冷干燥,描述的是天气 C.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气候 3、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准备到英国伦敦和希腊雅典旅游,请你帮助他预测一下两地的天气A.伦敦多为晴天,雅典阴雨连绵 B.伦敦阴雨天气较多,雅典多晴天,阳光充足 C.伦敦和雅典都以阴雨连绵的天气为主 D.伦敦和雅典都干燥少雨,阳光充足 2-2-02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运用简单天气图说出天气现象 识别与描述层级 核心知识点描述:天气符号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天气现象中最有可能出现“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人才走”的是 2、天气状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人类活动表述相符的是

3、下图是四川省内江某日天气资料图。内江该日天气可描述为 A.晴,北风4级,气温0-10℃ B.雾,南风2级,气温0-10℃ C.雨,无风0级,气温2-10℃ D.阴,西风3级,气温2-10℃ 2-2-03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说明与归纳层级 核心知识点描述:影响 单项选择题: 1、2013年初年初,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哪些出行方式能为减少雾霾天气作出贡献 ①步行②骑自行车③骑摩托车④开私家车⑤乘公交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目前,各类共享单车已经走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鼓励市民选用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这有利于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减少能源消耗③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 ④传递“绿色出行,从我做起”的理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要减轻如图漫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 A.绿色出行 B.燃烧秸科 c燃放烟花爆竹 D.开车上下班 综合题: 1、材料:自2014年2月20日始,中央气象台已连发六天雾霾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雾霾天气,影响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2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宁等多地有中度霾,京津冀等地有重度霾。此外,华东、华中、华南等地也出现不同程度连续的雾霾天气。本次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爆发,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气候旅游资源

气象旅游资源是指大气中的冷、热、干、温、风、云、雨、雪、霜、雾、雷、电、光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所构成的旅游资源。[1] 气象旅游资源必须在特定的地域和时期才会出现。有些气象风景还与历史时期的名人轶事有关,往往“景借人扬名,人借景传世”,使这类自然旅游资源富含人文特征。[2] 气象旅游资源的特点[2] 气象因素很少单独构成旅游资源,通常需与其他构景因素相结合,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综合体。它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多变性。大气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往往是瞬息万变、变幻无穷的。典型的如一日内冷、暖、阴、晴的变化。刚刚是倾盆大雨,即时就晴空万里,这些变化常常影响着景色的色彩、风采和明快度,给旅游者以不同的美感和多变感。 2.速变性。气象要素中的雾、雨、电、光等要素变化极为迅速,典型景象如佛光神灯、海市蜃楼、日落日出等等都是瞬间出现,瞬间即可消失的气象景观,旅游者只有把握时机,才能观赏到佳景。 3.背景和借景性。气象旅游资源虽然有时也可直接观赏,给人以美感,但毕竟不像山水花草等具体实在,故常作为其他旅游资源的背景和借景因素,以旅游资源综合体的形式出现,供人观赏,如林海雪原、平湖秋月、渭城朝雨等不胜枚举。 4.地域性。各种气象景观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一些特殊景象必须在特定地点才可显现,如吉林雾凇、峨眉佛光、江南烟雨、大理“下关风”等等。 5.时间性和季节性。不同的气象景观要素在一年内所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冰雪景观只出现于冬季,而蜃景和宝光景一般见于中午或下午,而日出、霞光等景的时间性更强。 常见的气象旅游资源类型很多,主要有雨景、云雾景、冰雪景、霞景、日月景、幻景、极光景等等。 (一)雨景 雨景是旅游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景观。雨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往往给周围旅游资源增添无穷的韵味。首先,细雨蒙蒙,使山石林木、小桥流水若隐若现,别具一番朦胧美或意境美。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许多雨景胜迹,如峨眉山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蓬莱十景之一的“漏天银雨”,还有江南烟雨、巴山夜雨等。其次,雨滴声声,雨打“芭蕉”,“雨滴残荷”,也会增添一份宁静和韵律美。 然而,雨景作为一种美景,离不开季节的配合,春雨最令人神往,江南的春雨更为迷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景还需地形的配合,在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雨景的朦胧美更是多姿多态。

气象和气候各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气象和气候各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气象和气候各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从上述风景气象和气候的特点看,构成气象气候的各要素,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等,不仅具有直接造景、育景功能,而且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影响景观的季相变化 自然风景是由山、水、林木花草和气象等各要素共同构成的。其中山、水、动植物等因素只影响空间景观形态,唯气象和气候,既影响一地的空间景观结构,又影响自然风景的季相变化。这是因为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天气现象在一年四季内有不同的变化所致。以我国为例,夏季气温南北方差异很小,全国普遍出现高温状况。在夏季风集中降水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呈现一片葱绿喜人的景观;冬季,全国大部都在“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下,东部平原地区的气温,受太阳辐射所决定,南北温度梯度相差悬殊,北方一片冰原雪岭,寒冷干燥,南方花草溢香、气温宜人。春秋两季处于冬、夏过渡季节,北方的春季尚在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天气干燥少云,地面接收的辐射多直接用于增温,故升温亦快;江南地区正值清明时节,多云雨天气,地面所得辐射相对减少,升温就慢。但是,南北方都处于生机勃勃的景象,成为旅行最佳时节。秋季在北方低空“极地”大陆气团基本上替代了热带海洋气团,而南方高空仍有副热带高压活动。在这时节,我国南北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秋高气爽的天气。金风送爽,湿润适宜,真不失为旅游佳季。由此可见,全国各地四季均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季相变化最显著的表现莫过于植物景观。如东北五大连池,春夏有瑞花野草点缀,加上不同树木的色彩变幻,景观意境,颇为丰富;秋天有紫红的柞树,黄绿色的樟子松,色彩秀丽,极飨游人;冬天桦林片片,白雪压枝,意境颇富诗意。可见,这种季相变化,均是由气象、气候诸要素决定的。 2.影响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象和气候因素是基本的因素。在世界范围内,为什么旅游热点多在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一带,就是因为那里气候温暖,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度的海水,为欧洲寒冷、潮湿、少阳光地区的人们提供了避寒、娱乐的佳境,在此,气候成为决定的因子。又如我国的昆明、广州及太湖地区,所以能成旅游热点热区,除了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较好等原因外,还有气候的因素,这些地方气候宜人,风光明媚,对全国游人有极大吸引力。海滨城市,夏季凉爽,可以避暑,也与气候因素息息相关。五岳名山,佛教胜地,夏季游人如织,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吸引外,还因气候凉爽,适宜消夏避暑这一重要因素。总之,由于气象、气候的影响,在世界各国范围内,都出现了一些旅游热点热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冷点冷线,形成游客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游客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平衡也很明显。如长沙市五个旅游点统计,春、夏、秋、冬四季占游人的百分比为(1984年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