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安全教案

生物实验室安全教案
生物实验室安全教案

黔西县第五中学教学设计

浅谈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

某三级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 引言 自有人类以来,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即密不可分。举凡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工商业、医药、能源供应等所需的原料,均需生物直接或间接的供给。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生物资源。从十九世纪末分析技术的进步开始,到二十世纪中叶后有机化学、分子生物领域的快速进展,人类逐渐了解了古来相传的生物有效成分,甚至进一步地将这些有效成分作为仿真蓝本,以人工的方式大量合成、使用。这些成本低廉的人工化合物虽然带给人们生活上的便利,但因抗药性微生物的增加、合成物的副作用与新疾病的产生,造成病原体微生物对人类的伤害和威胁越来越大,尤其是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和今年禽流感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规模蔓延,给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就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并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微生物的安全问题。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就是人类针对病原体微生物的研究而产生的,其功能是克服病毒的危害而实现生物安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SARS在我国爆发后,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得到快速的发展。因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研究的多是强传染性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也时有发生,所以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非常关键和重要。 一、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LS-Ⅲ)洁净空调设计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及人、物流见实验室平面布置图。 该实验室平面为单走廊布局,实验区包括3间BLS-Ⅲ及其缓冲间、1间动物实验室(ABLS-Ⅲ)及其缓冲间、实验准备室、消毒间、男、女一次、二次更衣间、男、女淋浴间、缓冲间、前室、洗刷间及中控室和机房。整个实验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各区之间设置缓冲间过渡。其中更衣室、淋浴间为清洁区,更衣室后设一缓冲间,作为清洁区与半污染区的过渡。实验准备、消毒间为半污染区。3间实验室及动物实验室为污染区,每间实验室及动物实验室设置1间缓冲间作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的过渡。 平面布局充分考虑了人员、洁物、污物的走向,避免交叉。工作人员在经过一、二次更衣后,还要在与实验室想连的缓冲间进行第三次更衣,即穿洁净服。缓冲间的门设置成连锁门,淋浴间设置成与二更并列同对缓冲间开门,这样既可以满足国家最新的关于实验室人员离开实验区先淋浴、后更衣的要求,又能保证在多间实验室使用的前提条件下,人员进出不交叉,特别是人员进入时,不用穿过较脏的淋浴间,而对洁净区内造成污染。另外,将污物出口处的高压消毒锅放置在消毒间内,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准备间的洁净度,并且避免了污物与洁物进出时在准备间内的交叉。同时避免了由于消毒锅本身气密性较差而带来的危险性。 (1)人流路线 实验人员在前室换鞋后,经一更脱衣,进入二更穿无菌实验用外衣。更衣后的实验人员通过缓冲间进入实验准备间,准备工作完成后到各实验室工作。进入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先进入缓冲间,在缓冲间内外罩实验室防护服,然后再进入实验室,缓冲间的门与实验室的门设置成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开启时,另一道门必须处于自动关闭状态。工作结束后,实验人员脱掉防护服并打包,同时带着实验用后打包好的污物,通过实验准备间内的消毒间送入高压消毒锅消毒,人员淋浴后经过二更、一更穿上自己的衣服离开实验室。 (2)实验用品物流路线 实验用物品从洗涤消毒间经各种物品消毒传递设备进入实验准备间待用。实验人员将洁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word教案一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word教案 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一新生的第一节生物实验课,应该在实验室中进行。进入实验室之后,教师应该告诉学生生物实验室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同学们的安全,要求学生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和正确使用一些仪器和设备,以及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和试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关心学生良好的实验适应,为以后的实验课开一个好头。 本节课要紧安排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实验室守则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实验室守则,使学生明白在实验室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二、识别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一些实验器具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实验器具的结构和作用以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重点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教师能够借助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差不多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别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2.说明显微镜道德结构和作用。 (二)情感目标 养成良好的实验适应。 重点难点 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媒体 多媒体、大屏幕、电视机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在小学时,就有许多同学专门喜爱生物,升入中学以后同学们不但能够在教师里学习生物学知识,同时还有机会到实验室里学习了,同学们是不是专门的兴奋呢? 学生:是或不是 教师:但是同学们!你们明白生物实验室是什么模样的吗? 学生:明白或不明白 教师: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吗?

学生:明白或不明白 教师:那是不是,向你们所说的那样呢?让我们去生物实验室去看一看吧! 新课教学 一、学生实验室守则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按在班上的位置坐好,什么都不要动,大伙儿看一看生物实验室和大伙儿想象中的一样吗? 学生:一样或不一样 教师:那么,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下学生实验守则。 学生实验室规则内容 1.学生到实验室上实验,课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 2.进实验室后,要保持良好秩序。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检查实验仪器、器材、药品等是否齐全。 3.实验中,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如显现专门或意外事故,要赶忙停止实验并及时向教师报告。 4.实验终止时,要切断电源,水源、火源,清洗有关器皿,整理好仪器、器材、药品等,要保持室内整洁。实验课后,值日生要轮番值日。 教师:学习完学生实验室规则后,同学们明白我们在生物实验室里能做些什么了吗? 学生:明白了。 二、生物实验室中的常用器具 教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些生物实验室中的常用器具。打开课本第三页对比图1-2,认识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想一想,这些器具各有什么用途? 学生: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有:1.镊子 2.滴灌 3.烧杯 4.解剖针 5.滴瓶 6.三脚架和石棉网 7.放大镜 8.刀片 9.培养皿 10.酒精灯 11.载玻片和盖玻片 12.试管夹等。 用途: 1.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2.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3.酒精灯:加热。 其他(略) 教师:回答得专门好!但是同学们明白在使用这些器具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学生:不明白。 教师:那么,就由我来告诉大伙儿。 注意事项: 1.胶头滴管和滴瓶:胶头滴管用过后应该赶忙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应该配套使用。

临床免疫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评估及控制

临床免疫实验室检验过程中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风险,事先对检验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以做好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实验分析前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1、分离标本。 1)离心机的使用 ⑴使用前应保证离心机各零部件无松弛现象,用蒸馏水平管平衡待离心标本,小心放入离心机内,盖上防护板,打开电源,缓慢地将速度提升到所需的离心速度。⑵在离心机未完全停止之前,严禁打开防护板。⑶离心机使用后,将速度旋钮转到零速度档,将标本管取出待分析,并将平衡管取出,放回原位。 2)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控制:离心管(含标本及平衡管) (1)离心机运行时发生离心管破裂时,应及时关闭电源,密闭防护板30min 以上使气溶胶沉降。 (2)戴橡胶手套、一次性口罩及帽子。 (3)使用镊子清理离心管碎片,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清理外溢液体。碎片及棉花分别按损伤性和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4)离心桶、转轴和转子都应放在2000mg/L优氯净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以上,之后用75%乙醇去除有效氯残余,清水洗净,晾干。 (5)离心机腔用2000mg/L优氯净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再用75%乙醇去除有效氯残余,湿布擦拭,风干。 (6)用可移动紫外灯消毒离心机腔及其它部件30分钟以上,紫外灯管置于被消毒物上方约80cm,灯管与台面平行。

以上情况发生后,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及科室生物安全员报告,并做事故处理登记。 2、标本(真空采血管)开盖: 1)装有标本的真空采血管离心后需静置30分钟,旋转开启密封盖。 2)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控制:开盖过程中产生气溶胶。 离心管开盖前须静置并在生物安全柜内用旋转方法开启密封盖。 二﹑实验分析中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做好工作防护措施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因操作失误,标本血清、反应试剂均可能污染皮肤粘膜、防护服、操作台面及使用的仪器设备(如安全柜、酶标仪、洗板机、水浴箱等),将对实验者造成严重危害,相关风险控制如下: 1、血清污染操作台面时,应用纸巾盖住污染位置,用金星消毒液由外向中心喷洒作用消毒30分钟后用纸巾擦拭干净: 2、血清及反应试剂污染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立即用纸巾吸收污染的液体,因消毒液具有腐蚀性,改用75%酒精棉球消毒污染部位。 3、血清及反应试剂污染工作服后应及时更换并做好浸泡消毒处理。 4、血清及反应试剂污染皮肤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粘膜或破损皮肤受污染时,应及时采用无菌水冲洗,必要时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粘膜或破损皮肤污染血液时,应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上报,对源头血液及暴露者进行相关检查,并进行追踪观察随访,如源头血液为艾滋病病毒感染时,按艾滋病职业防护程序进行。 所有实验过程中的废弃物及风险控制中的污染物品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 三﹑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的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当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如生物安全柜等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或实验室内压力﹑气流发生逆转等事件时,有可能使血液等感染性材料外溢而对操作者﹑环境和后续的抢救清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风险控制按相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废液处理篇) 2007-12-26 10:11:24 信息来源:生物谷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废液处理篇)生物谷编者按:我们的生物实验室存在多少危险?生物实验对我们操作人员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实验室工程菌外流对我们环境的影响有几多?这些平时并不引起我们注意的隐患也许会给我们自身健康,或者环境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生物通联合《遗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生命世界》杂志开展2 007赛默飞世尔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现状调查活动,提出警示,珍惜生命!此次活动的现状调查报告将发于相关部门,提出宝贵意见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实验室的污染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种。如按形态分则可大致分为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三种。其中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如血液、尿、粪便、各种电泳液、特种生物 .bioon. 生物谷网站 生物谷编者按: 我们的生物实验室存在多少危险? 生物实验对我们操作人员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实验室工程菌外流对我们环境的影响有几多? 这些平时并不引起我们注意的隐患也许会给我们自身健康,或者环境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生物通联合《遗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生命世界》杂志开展2007赛默飞世尔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现状调查活动,提出警示,珍惜生命!此次活动的现状调查报告将发于相关部门,提出宝贵意见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实验室的污染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种。如按形态分则可大致分为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三种。其中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如血液、尿、粪便、各种电泳液、特种生物试剂等。而化学污染则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实验室存在放射性污染。 在此次赛默飞世尔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调查活动中,从现有调查结果中,我们惊讶的发现许多生物实验室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而其中又以废液废品的处理为最,大部分实验室在进行

第一章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

第一章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包括“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两部分内容。这一节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励学生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规则,并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关于“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教材首先应用达尔文和斯科的名言来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和实验室,因为好奇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条件。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研究方法的体现,教材列举了柳条鱼产仔条件的探究实验案例,分析了其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并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运用“库鲁病”病原体发现的生动过程用以补充说明生命命科学探究是如何进行的。 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教材强调了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室是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为下一节实验课的正常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的“发现之路”介绍了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强调了技术的改进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的实验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比较生命科学探究常用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和优势。 能识别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能说出实验室的主要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主要条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实验室,识别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 阅读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了解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难点: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探究。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七、教学过程:

生物安全知情同意书

生物安全知情同意书 同志: 为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根据《江苏省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在您决定是否参加这项工作之前,请尽可能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它可以帮助您了解该项工作可能给您带来的风险和不适。如果您愿意,您也可以和您的亲属、朋友一起讨论,或者请该科室负责人给予解释,帮助您做出决定。 一、您要从事的工作可能会有如下风险: ①、由于玻璃器皿的破裂、喷溅等原因导致感染性物质泄漏、针刺伤,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等传染性致病微生物; ②、由于实验操作、离心机离心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可能会感染:结核杆菌、嗜血杆菌、布氏杆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及各种呼吸道病毒; ③、您所在的实验室有可能接触强酸、强碱、化工原料等,操作不慎会导致皮肤、眼睛等部位的伤害或对人身有一定的致癌性; ④、由于实验室使用高压锅等压力容器,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压力容器爆炸造成人身的伤亡; ⑤、由于实验室拥有众多的电器设备,使用不当会发生触电事故; 二、哪些人不宜参加此项工作: ①、基础体质太弱、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先天性免疫缺陷的人员。 ②、患有结核、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 ③、患有精神系统疾病或有心理障碍者。 ④、妊娠期的工作人员。 三、如果您愿意从事此项工作,必须遵守如下规定,否则后果自负 ①、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 ②、遵守本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③、遵守并严格执行微生物实验室制定的生物安全手册; ④、严格按照本实验室制定的SOP文件进行相关的实验和操作; ⑤、按照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要求进行相关的体检和计划免疫; 可以自愿选择是否从事此项工作或中途退出 是否从事此项工作完全取决于您的自愿。您可以拒绝从事此项工作,或在工作过程中的任何时间退出。 四、同意声明 我已经阅读了上述有关此项工作的性质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介绍,我提出的所

七年级生物上册《1.1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2 冀教版

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2.说明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3. 举例说出观察的基本方法。 4.描述采集与制作植物标本的基本方法。 5.描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 6.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技能性目标 1.使用显微镜。 2.尝试观察和测量的基本方法。 3.尝试制作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 4.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2.说明显微镜主要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技能性目标 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性目标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常用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酒精灯、培养皿、载玻片和盖玻片等)、显微镜 学生:搜集有关显微镜发展史、显微镜用途以及电子显微镜的资料。 组织教学: 一、引言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神秘色彩的家园,绿荫丛丛的树林,美丽芬芳的鲜花,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令人畏惧的猛兽……面对大千世界,你一定产生或许许多多的疑问:鲜花为什么有各种颜色?一粒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参天大树?鸟儿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鱼儿为什么会在水中游?

观察和实验时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现在让我们拿起观察、实验这把“钥匙”,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探究生命的奥秘,解开心中的一个个疑团。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板书) 在小学自然课上,同学们就非常喜欢学习与生物有关的知识,升入中学后我们就要在生物实验室中学习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非常兴奋,可是你知道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熟悉本校生物实验室的设施,了解实验室规则。 (引言)实验室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来探索生命活动规律。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探索生命的奥秘,学会很多科学实验的方法。 俗话说:固有国法,家有家规。实验室也有其使用规则。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实验室的规则。 ①学生到实验室上实验,课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 ②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擅自在实验室做实验。 ③进实验室后,要保持良好的秩序,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听取教室的讲解,检查实验仪器、器材、药品等是否齐全。 ④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摸、尝、闻化学药品,因为许多药品有毒。 ⑤不准在实验室吃东西和饮料。 ⑥取化学药品时,注意不能倒在外面,用过的药品不能随意倒放,应放在废物瓶中,以免污染环境。剩余的药品不要放回到原来的瓶中。 ⑦实验中,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如出现异常或者意外事故要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向教师报告。 ⑧实验完毕后,要把实验台整理干净,所有物品放回原处。值日生做值日。 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实验室规则”?(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答案) 遵守实验室规则不仅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不正确操作引发的意外事故和不必要的伤害。 那么我们怎样遵守“实验室规则”?(学生回答) 小结:实验室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我们进行生物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仪器,注意安全。 2.认识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了解器具的用途。 ①镊子:夹取物品。 ②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③烧杯:盛放或配制溶液。 ④解剖针:解剖 ⑤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应与滴瓶配套使用) ⑥三脚架和石棉网:加热,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⑦放大镜:放大物体,放大倍数较小。 ⑧培养皿:培养微生物。 ⑨酒精灯:用于加热。里面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三分之二,不少于四分之一。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酒精灯盖盖灭。 ⑩载玻片和盖玻片:制作装片。 (引)这些实验器具我们会逐步接触并熟悉它们。下面我们介绍一种较为精密的光学仪

最新疾控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资料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 1 目的 建立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明确生物实验室人员职责,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权责统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生物实验室和人员。 3 组织机构 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医院院长责任制。 中心主任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工作, 同时委派一名副主任具体主管; 相关科室主任应对所辖科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承担具体工作的领导责任。科负责人或科室生物安全员负责科室或具体项目的运行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真阅读、理解本手册,并在相关实验活动中严格遵守,在发生生物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保障。实验室设置兼职安全监督员。 4 各部门或人员职责 4.1 中心主任 ①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中心生物安全的各项工作; ②负责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

③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的工作 ④组织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认定、危害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4.2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 ①负责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②督导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和措施的落实; ③负责领导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 ④协调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 ⑤负责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技术指南及规范性技术文件并定期进行评价和更新; ⑥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 ⑦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相关的技术文件。 4.3 检验科负责人 ①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 ②组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制度、规程的宣贯; ③组织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培训、考核、体检和预防接种; ④决定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⑤监督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出现的违规活动并有权停止实验; ⑥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设备各项技术参数的检查和实验室装备的维护保养; ⑦负责组织对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理并向生物安全委员会和

(完整版)BSL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第一节实验室建设要求 一、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根据实验室的设计特点、建筑结构和屏障设施等可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个安全防护等级,即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一级(biosafety level,BSL-1)~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四级(biosafetylevel,BSL-4),BSL-1防护水平和隔离要求最低,BSL-4防护水平和隔离要求最高。BSL-1、BSL-2实验室属基础实验室,BSL-3实验室为屏障实验室,BSL-4实验室为高度屏障实验室。但使用频率最高,最频繁的是BSL-2级实验室,因此,这里需要对BSL-2实验室的建设问题重点讨论。 二、实验室建设的防护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实验室在建设前就要委托具有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组织专业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性、科学性、实用性、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等方面论证。其次,实验室的建设应由具有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经验的单位承建;再者,在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及用材等方面进行监督与质量控制,最后应对建成的实验室进行工程质量的验收。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平面布局上可通过分区物理隔离措施,将实验污染区和其它清洁区进行隔离,还有就是通过气流组织的方式,使实验室形成单向气流(负压梯度),即空气气流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方向流动,达到抑制感染性因子外泄的目的。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布局要求 1、安全原则: 毒性强、感染性高的专业实验室应与办公区域隔离,成独立或相对独立区域;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尽量设在人员流动少的区域(新建最好独立设置) 2、实验室流向:由安全低毒实验室向高毒高感染性实验室过度,高度高感染性实验室应远离人员活动频繁区域,设在建筑物末端 3、人流物流通道尽量分开 人员进出通道和物品通道分开 洁净物品与污染物品通道分开 4、按项目设立专业实验室 HIV、PCR、正常细胞、血清免疫学

CNAS-PD30B0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评审管理程序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评审管理程序 1目的和范围 为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相关的申请受理、评审、监督评审和复评审活动,保证认可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与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相关的申请受理、评审、监督和复评审活动。 2引用文件 2.1 CNAS-RL05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规则 2.2 CNAS-PD14实验室认可评审管理程序 2.3 CNAS-CL05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 2.4 CNAS-QM 质量管理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3.1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4 职责 4.1 认可四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申请受理与评审、监督和复评审。 4.2 综合协调主管:接收申请资料,审核其完整性及符合性,将申请方信息录入工作系统。 4.3 评审项目主管(以下简称项目主管):对申请文件做初步技术性审查,与申请方沟通,提出受理与否的建议,拟定评审组组成方案,管理评审过程,审查评审资料。 4.4评审项目高级主管(以下简称项目高级主管):安排评审项目,审核项目主管的工作,监督评审过程,审核评审资料。 4.5 处长:全面负责受理、监督、评审和评审资料送交认可七处前的审批工作。 4.6 副处长:协助处长工作。 5 程序和工作要求 5.1申请与受理工作流程和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申请与受理的工作流程见附图1。 5.1.1申请应满足的条件: a) 申请方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可依法从事所申请认可范围内的相关活动; b)按CNAS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及相关政策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经实验室 (独立法人时)或其法人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 c)至少进行一次完整的自我核查。核查采用CNAS-PD30-01实验室生物安全评 审报告中的附件1 实验室评审核查表,并在“评审说明”中填写实验室满足 准则条款的具体措施或对应的体系文件编号; d)按要求提交全部认可申请相关的资料并缴纳认可申请费; e)申请资料包括CNAS-AL05申请书、实验室背景资料;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因子 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中文学名和国际通用学名)和风险评估报告;实 验室平面设计方案、设施设备及必要的参数,技术论证报告和实验室建设的 背景资料;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申请单位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实验 室自查报告[见上述5.1.1C)]和对CNAS认可准则的符合性声明等。 一二级实验室还应提供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的证明; 三级实验室还应提供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有关审批手续的证明;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文件(适用时);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的证明;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2号)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证明。 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评审分为:设计文件评审阶段、安装后的关键设备评审阶段、实验室试运行评审阶段和实验室管理体系及运行评审阶段。 设计文件评审阶段应提交的资料包括CNAS-AL05申请书、实验室背景资料; 提供对拟操作的相应级别生物因子的一级和二级防护屏障的设计说明;风险评估报告(涉及设施设备方面);技术论证报告和实验室建设的背景资料;申请单位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有关审批手续的证明; 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文件(适用时);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2号)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证明;实验室施工图设计图纸(盖有设计院出图专用章,评审时提供)。 安装后的关键设备评审阶段应提交的资料包括关键设备的产品说明书(进口设备需提供相关的入关审批与检测的资料、中外文版本说明书等);产品合格证; 相关技术标准;安装技术要求和现场检测报告(适用时)。 实验室试运行评审阶段应提交的资料包括试运行报告;实验室自查报告和对CNAS 认可准则的符合性声明;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的证明。

《第一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 2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2.说明显微镜主要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技能性目标 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性目标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常用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酒精灯、培养皿、载玻片和盖玻片等)、显微镜。 学生:搜集有关显微镜发展史、显微镜用途以及电子显微镜的资料。 组织教学 一、引言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神秘色彩的家园,绿荫丛丛的树林,美丽芬芳的鲜花,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令人畏惧的猛兽……面对大千世界,你一定产生或许许多多的疑问:鲜花为什么有各种颜色?一粒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参天大树?鸟儿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鱼儿为什么会在水中游? 观察和实验时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现在让我们拿起观察、实验这把“钥匙”,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探究生命的奥秘,解开心中的一个个疑团。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板书) 在小学自然课上,同学们就非常喜欢学习与生物有关的知识,升入中学后我们就要在生物实验室中学习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非常兴奋,可是你知道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熟悉本校生物实验室的设施,了解实验室规则。 (引言)实验室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来探索生命活动规律。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探索生命的奥秘,学会很多科学实验的方法。 俗话说:固有国法,家有家规。实验室也有其使用规则。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实验室的规则。 ①学生到实验室上实验,课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 ②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擅自在实验室做实验。 ③进实验室后,要保持良好的秩序,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听取教室的讲解,检查实验仪器、器材、药品等是否齐全。 ④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摸、尝、闻化学药品,因为许多药品有毒。 ⑤不准在实验室吃东西和饮料。 ⑥取化学药品时,注意不能倒在外面,用过的药品不能随意倒放,应放在废物瓶中,以免污染环境。剩余的药品不要放回到原来的瓶中。 ⑦实验中,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如出现异常或者意外事故要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向教师报告。 ⑧实验完毕后,要把实验台整理干净,所有物品放回原处。值日生做值日。 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实验室规则”?(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答案) 遵守实验室规则不仅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不正确操作引发的意外事故和不必要的伤害。 那么我们怎样遵守“实验室规则”?(学生回答) 小结:实验室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我们进行生物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仪器,注意安全。 2.认识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了解器具的用途。 ①镊子:夹取物品。 ②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③烧杯:盛放或配制溶液。 ④解剖针:解剖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评估体系文件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评估体系文件 1目的 建立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明确生物实验室人员职责,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权责统一。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检验科生物实验室与人员。 3组织机构 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医院院长责任制。 医院院长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工作,同时委派一名医院副院长具体主管; 相关科室(院感科与检验科)的主任应对所辖科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承担具体工作的领导责任。科负责人或科室生物安全员负责科室或具体项目的运行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真阅读、理解本手册,并在相关实验活动中严格遵守,在发生生物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其她相关职能部门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保障。实验室设置兼职安全监督员。4各部门或人员职责 4、1医院院长 ①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医院生物安全的各项工作; ②负责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

③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的工作 ④组织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认定、危害评估与处置方案制定; 4、2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 ①负责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②督导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与措施的落实; ③负责领导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 ④协调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 ⑤负责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技术指南及规范性技术文件并定期进行评价与更新; ⑥医院检验科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 ⑦批准与发布生物安全相关的技术文件。 4、3检验科负责人 ①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技术与生物安全工作; ②组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与有关法规、制度、规程的宣贯; ③组织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培训、考核、体检与预防接种; ④决定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⑤监督有关法规与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出现的违规活动并有权停止实验; ⑥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设备各项技术参数的检查与实验室装备的维护保养; ⑦负责组织对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理并向生物安全委员会与分管领导报告;

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及其常识

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及其常识 (一)实验室安全知识 在生物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与毒性很强、有腐蚀性、易燃烧和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直接接触,常常使用易碎的玻璃和瓷质器皿以及在煤气、水、电等高温电热设备的环境下进行着紧张而细致的工作,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工作。 1.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前应了解煤气总阀门、水阀门及电闸所在处。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将室内检查一遍,应将水、电、煤气的开关关好,门窗锁好。 2、使用煤气灯时,应先将火柴点燃,一手执火柴紧靠近灯口,一手慢开煤气门。不能先开煤气门,后燃火柴。灯焰大小和火力强弱,应根据实验的需要来调节。用火时,应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灭。 3.使用电器设备(如烘箱、恒温水浴、离心机、电炉等)时,严防触电;绝不可用湿手或在眼睛旁视时开关电闸和电器开关。应该用试电笔检查电器设备是否漏电,凡是漏电的仪器,一律不能使用。 4.使用浓酸、浓碱,必须极为小心地操作,防止溅出。用移液管量取这些试剂时,必须使用橡皮球,绝对不能用口吸取。若不慎溅在实验台上或地面,必须及时用湿抹布擦洗干净。如果触及皮肤应立即治疗。 5.使用可燃物,特别是易燃物(如乙醚、丙酮、乙醇、苯、金属钠等)时,应特别小心。不要大量放在桌上,更不要在靠近火焰处。只有在远离火源时,或将火焰熄灭后,才可大量倾倒易燃液体。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不准在火上直接加热,只能在水浴上利用回流冷凝管加热或蒸馏。 6.如果不慎倾出了相当量的易燃液体,则应按下法处理: (1)立即关闭室内所有的火源和电加热器。 (2)关门,开启小窗及窗户。 (3)用毛巾或抹布擦拭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拧到大的容器中,然后再倒入带塞的玻璃瓶中。 7.用油浴操作时,应小心加热,不断用温度计测量,不要使温度超过油的燃烧温度。8.易燃和易爆炸物质的残渣(如金属钠、白磷、火柴头)不得倒入污物桶或水槽中,应收集在指定的容器内。 9.废液,特别是强酸和强碱不能直接倒在水槽中,应先稀释,然后倒入水槽,再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水槽及下水道。 10.毒物应按实验室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领取,使用时严格操作,用后妥善处理。(二)实验室灭火法 实验中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首先立即切断室内一切火源和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常用的方法有: 1.在可燃液体燃着时,应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器,防止扩大燃烧。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抹布、湿布、铁片或沙土覆盖,隔绝空气使之熄灭。但覆盖时要轻,避免碰坏或打翻盛有易燃溶剂的玻璃器皿,导致更多的溶剂流出而再着火。 2.酒精及他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包括“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两部分内容。这一节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励学生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规则,并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关于“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教材首先应用达尔文和斯科的名言来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和实验室,因为好奇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条件。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研究方法的体现,教材列举了柳条鱼产仔条件的探究实验案例,分析了其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并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运用“库鲁病”病原体发现的生动过程用以补充说明生命命科学探究是如何进行的。 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教材强调了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室是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为下一节实验课的正常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的“发现之路”介绍了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强调了技术的改进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的实验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比较生命科学探究常用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和优势。 能识别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能说出实验室的主要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主要条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实验室,识别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 阅读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了解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难点: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探究。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 护制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448044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临床检验工作者在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中,正确处理生物污染物而遵守的规程。 2.目的 为了满足实验室工作的需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制订实验室生物防护安全程序。 3. 标准 3.1程序适用对象: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3.2本程序旨在规范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内容着重是对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要求。 3.3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的职责: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执行生物防护安全程序,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作。 3.4工作程序: 3.4.1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总则》进行实验室管理。 3.4.2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临床实验室人员流动管理程序》在实验室规范流动。 3.4.4实验室生物污染物严格按照《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物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4.5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细则 3.4.5.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3.4.5.2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实验室应制定禁止在同一个冰箱内存放食物和标本的专项制度。 3.4.5.3实验工作区内禁止进行化妆,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3.4.5.4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 3.4.5.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前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客户前后、接触标本前后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流水7步法洗手。 3.4.5.6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移液,应使用助吸器(加样器)。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规则

CNAS-RL05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规则 Rules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Biosafety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目录 前言 (2) 1 范围 (3) 2 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申请认可条件 (3) 5 认可流程 (3) 5.1初次认可 (3) 5.1.1意向申请 (3) 5.1.2正式申请 (4) 5.1.3受理 (4) 5.1.4评审准备 (4) 5.1.5 现场评审 (4) 5.1.6评定 (5) 5.1.7 批准发证 (5) 5.2监督评审 (5) 5.2.1定期监督评审 (5) 5.2.2 不定期监督评审 (5) 5.3复评审 (6) 6 变更 (6) 6.1获得认可的实验室的变更 (6) 6.1.1变更通知 (6) 6.1.2变更的处理 (6) 6.2认可要求的变更 (7) 7 暂停、恢复、撤销和注销认可 (7) 7.1暂停认可 (7) 7.2恢复认可 (7) 7.3撤销认可 (7) 7.4注销认可 (7) 8 权利和义务 (8) 8.1 CNAS的权利和义务 (8) 8.2 实验室的权利和义务 (8) 8.2.1 申请认可实验室的权利和义务 (8) 8.2.2 获准认可实验室的权利和义务 (9)

前言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是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并授权,统一负责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等认可及相关工作的国家认可机构;遵循的原则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权威信誉、廉洁高效。认可规则是CNAS 认可工作公正性和规范性的重要保障,CNAS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章程》制定本规则。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授权CNAS 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统一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工作。 CNAS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采用《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适用的明确规定;CNAS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范围仅限于CNAS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的要求。 CNAS 应对通过认可的实验室颁发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等级的认可证书。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还应依据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申请开展实验室活动的资格。 本规则是CNAS认可活动的程序和要求,包括认可条件、认可流程、变更、暂停、恢复、撤销、注销认可以及已认可实验室的权利和义务等。 本规则内容为强制性要求。 本规则于2016年制订,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修订后文件版本号不变。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依据实验室所处理对象的生物危险程度,把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级,其中一级对生物安全隔离的要求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 一、实验室分级处理对象: 1、一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2、二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3、三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4、四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二、实验室建设要求如下: 1、实验室门的要求能自动关闭有可视窗有防介肢动物的设施 2、报警系统火灾报警器(声、光报警)停电报警 3、实验室的通风要求 1)可采用自然通风,但应有防虫纱窗 2)、人工通风系统,对气流进行组织,形成定向气流,气流从洁净区向污染区方向流动,实验室排出的空气应经高效过滤 器过滤后排出。 4、电源

1)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最好有双路供电或备用电源,保证生物安全柜、培养箱、冰箱等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 2)有应急照明系统3)有在黑暗中能辨别方向的标识 5、实验空间 有足够空间放置实验物品和器材的摆放,实验区域内有存放个人防护用品的条件。 6、层高要求 实验室层高的要求应根据实验人员的舒适度、能源消耗及设备高度等因素来确定,因为,层高过低,实验人员会感觉很压抑,影响工作情绪,有些设备如生物安全柜等放置高度不够,管道铺设有困难等,但相对比较节约能源,如果层高较高对实验人员来说感觉宽敞,比较舒畅,但能源消耗就比较大。因此各有利弊,层高多少因根据实际情况来定。BSL-2实验室层高方面应根据是否设立送排风系统和自然通风的方式有所不同,如果采用自然通风,实验室层高应以 2.6~2.7M为宜,如实验室采用送排风(气流组织)的话,则以 2.5~2.6M为宜,但同时应考虑设备技术夹层,其高度为1.2~1.5M或更高,保证送排风管道的铺设与检修。 7、开间大小 一般实验室开间模数的确定以方便操作、减少浪费为原则,大多采用3.2~4.0M之间,但以 3.6M较为理想。可是生物安全实验室,特别是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如果开间模数过大则会增加控制难度,因此,一般BSL-2实验室在面积要求上并不追求大开间,而是以满足检测工作需要为原则,通常污染区(检测区)以15M2 左右为宜,过大不仅浪费,而且会增加气流组织的困难。缓冲区以2~3M2为宜,准备区(半污染区),不宜过大,原则上不能在此区域进行任何可能造成污染的实验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