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数学课中能运用合乎逻辑的语言与他人进行讨论与质疑交流,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语言的要求。而在课堂中我们很多老师发现给初中学生上课,有的学生怕说、不敢说,有的学生想说却不会说,有些根本不会开口,基本是自问自答了,课堂又变成课改前的“一言堂”。学生的数学语言使用和表述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明显的距离。

基于以上情况,我对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①数学课堂教学囿于“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和“只需会做,不必口述”的传统教育倾向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的侵害,使学生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展示。②教师对数学语言的作用缺乏认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导致学生数学语言不准确、不规范、不严密,因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不能准确规范地表达数学语言。下面我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润物细无声”,用规范的语言,影响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除”与“除以”“数位”与“位数”、“数”与“数字”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讲解。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是“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反比例内容时,有这样一题:圆的直径一定时,圆的周长和圆周率成不成比例?学生普遍都不能准确、清晰地说出理由。这时,教师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给学生示范。比如可这样分析:“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常量,不会随着周长的扩大或缩小而发生变化,因此尽管当圆的直径一定时,圆的周长和圆周率

也不会成比例的。”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明白每分析一个问题,都是在已知条件中得出,不能随意地得出结论。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头脑中整个思维过程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总之,教师的语言可以起到表率示范作用,为学生语言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横看成林侧成峰”,在不同内容中,培养学生

数学语言说得是否完整、准确、简洁而有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不同课型说的培养侧重点。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

1.概念教学重视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说的训练是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因此,概念教学中教师重视让学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不但能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概念关键词句,而对于近似概念,则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和混淆之处。

2.计算教学重视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计算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说算理、说运算顺序、并要介绍自己的多种算法以及优化的理由,同时对于计算中的错误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同步发展。

3.应用题教学重视思路

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有根有据有序地分析、推理,通过口述解题思路,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数量关系式等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在课堂上学生你一句,我一言,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4.几何形体教学重视其特征

几何形体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说出其特征及与生活的联系;还重视了让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空间的探索欲望,

抓住契机,发展说的能力。

三、“言之有物”,创造表达机会,相信学生

俗话说:“想得清才能说得清,说得清更想得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得让学生有可表达的内容。例如:我在平时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我经常在教学一些学生容易理解,并且我觉得他们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时,相信学生,让他们上前面来当小老师,把解题思路,或是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我们请小李老师来给我们讲讲,或是我们班的小王老师讲得好不好啊?这一类的话。当学生讲得好,讲得精彩时,下面的同学会不自觉的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数学语言,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做到了让学生有话可说。

四、营造和谐环境,鼓励学生

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初中学生不愿表达的根源是担心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因此,我的课堂常常是友好对待学生。提问时,采用一些对话方法进行提问:1.质疑性提问,如:你讲的我不太明白,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一些?2.反驳性提问,如:如果是这样,用你的方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3.是补充型提问,如:前面我想的跟你差不多,但是后面我是这样想的……通过对话,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说学生一错你就加以训斥:“你傻呀,这么简单也不会,啥也不是,快坐下吧!”那完了,这个学生以后一定不会再回答问题了,他们会认为我不回答还不挨说,回答了说不好还挨批评,就产生了恶性循环。学生做完题有时候会有些乱时,我会找一两个表现好的同学,然后说,我发现我们班的某某男孩今天特别帅,或是某某女孩今天最漂亮,其他同学就会发现,(下转第31版)(上接第30版)哦,原来他们已经做好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做好。这样比我们大吼大叫的做好,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生“敢”于表达是很重要的。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两个三”:一是“三不”,即学生说的不正确不训斥;说的不完整不训斥;说的不规范不训斥。但要进行正确引导。二是“三给”,即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给学生改正的机会,有了这样宽松的环境,学生不仅能说,而且一定说的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