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

最新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
最新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

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

一、前言

广州地铁一号线1999年6月28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全线长18.5公里,共16个车站,目前平均日客运量17.6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39.3万人次,高峰时列车密度5分钟一列车,列车正点率99.6%。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地铁路网的增加和完善,市民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日益青睐地铁,同时,地铁沿线众多的大型商业场所,吸引大量市民使用地铁进行观光、购物。地铁作为人流密度大的公共聚集场所,面临突发的各种事故,其安全疏散的任务也更加严峻。

二、安全疏散的技术保证

地铁面对的重大突发事故,主要有爆炸、火灾、重大设备故障,其中以火灾最具代表性,广州地铁一号线在设计、建设期间,就把发生火灾作为安全疏散的重点,从系统、设备等技术手段提供保障。

(一)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的消防

1.防火等级与防火分区

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地下工程及出入口、通风亭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车站采用防火分隔物划分防火分区,初车站公共区外,设备管理用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使用面积不超过1500平方米。

结合物业开发的车站,物业开发区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并在每个防火分区设两个独立的、可直达地面的疏散通道。物业开发区按有关规范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自成体系,与车站之间采用防火卷帘门进行防火分隔,使这些区域在发生火灾时不影响车站客流疏散和车站安全。

地铁车站发生火灾时,可通过与物业相连的出口疏散,但物业发生火灾时,地铁车站不能作为其疏散出口。

2.紧急疏散

车站公共区内按客流需要(包括紧急疏散时)设置足够宽度

的人行通道,每个站的人行通道不少于3个,并至少有2个能直通地面。站台到站厅的扶梯加楼梯的总宽度,能保证火灾情况下在6分钟内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和一列满载列车的乘客以及车站工作人员疏散到上一层。

3.防烟分区

车站公共区充分利用楼板下混凝土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750平方米,梁高度不小于500毫米,在无条件采用梁分隔时,采用固定式挡烟垂壁。站台公共区的楼梯、扶梯开孔处和站厅的人行通道口采用固定式挡烟垂壁进行防烟分隔。

4.防火墙、防火门

站内每个防火分区之间(包括楼、电梯结构墙体)均设置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为4小时。防火墙上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门的开启方向朝向疏散方向(即安全区)。

5.建筑装修材料

地铁车站所选用的装修材料是非燃烧材料,凡是裸露的风、

水、电管线,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作适当的装修,并视具体要求分别采用防火材料或涂料进行处理。设备管线穿越的楼板及墙体采用防火填缝材料封堵,封堵材料的耐火时间与所在部位及墙体的耐火时间相同。

6. 消防水系统及气体灭火系统

6.1 消防水系统

每个地下区间隧道沿行车方向左侧各从地下车站引入一根消火栓给水干管,两条给水干管在车站连通,使地铁车站和区间形成环状消防供水管网。消防栓的布置满足任何部位都能有二股水柱同时到达,并且每股水柱流量不小于5L/S,同时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0米。集散厅层、站台采用DN65双出口消火栓箱,间距为40-50米;其他地方采用DN65单出口消火栓箱,间距为30米。区间不设消火栓箱,但预留DN65单出口消火栓口,间距为40-50米。在进入区间车站站台端部各设2套消防器材箱。

6.2 气体灭火系统

全线车站及车辆段内的重要设备室,如:通信设备室,信号设备室,变电所的控制室、高压室、低压室、整流变压器室,环

控电控室;控制中心内的设备室,如:通信设备室,信号设备室,电力监控设备室,机电设备监控设备室,主变电站的主变室、控制室电容器室、开关室、电缆夹层等采用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介质为烟烙尽(INERGEN),灭火方式采用全淹没的组合分配室的系统。

(二)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

地下车站根据地铁系统的特点划分为三个系统:

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区间通风系统和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简称车站大系统)

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简称车站小系统)

1.隧道通风系统

在火灾情况下,隧道通风系统能迅速排除烟气和向乘客提供必要的新风量,形成一定的迎面风速诱导乘客安全撤离,当列车在区间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列车尽量驶向前方车站,在前方车站疏散乘客,利用前方车站隧道排风系统排除烟气和灭火设备灭

火;若出现列车不能运行到前方车站而停在区间隧道内时,列车司机根据列车位置组织疏散乘客,同时通过通信系统向控制中心和车站报告列车灾情和多数乘客疏散方向,控制中心根据多数乘客的疏散方向、列车火灾位置、和列车所在区间位置,确定相应的隧道通风系统火灾运行模式并启动相应模式进行火灾通风。

2.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简称车站大系统)

车站内发生火灾时,立即停止车站空调水系统,转换车站大系统进入火灾模式(包括站厅火灾模式和站台火灾模式)。

3.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简称车站小系统)

车站设备管理用房区域设置的小系统,其防排烟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类:

3.1 气体灭火系统保护范围内的房间

当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盘接收到保护区内两路报警信号时即确认为发生火灾,控制盘首先控制关闭该保护区的送、排风管上的防火阀,然后喷洒灭火气体,待达到设计要求的淹没时间后消防人员进入保护区内确认已灭火,再将通风系统转换到相应的排

除灭火气体模式或正常通风空调系统模式。

3.2 建筑面积大于509平方米的房间

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收到某房间确认的火灾信号后,服务于该房间的通风空调系统转换到相应的预定的排烟模式,同时房间外的通道排烟系统启动,消防员进入该着火区域利用有关的设备灭火。

3.3 建筑面积小于509平方米的房间

每个房间送、排风管均设有70度熔断式防火阀实施防火隔断,火灾时房间外的通道排烟系统启动,消防人员进入该着火区域利用有关的设备灭火。

(三)消防设备供电

与防灾有关的所有电力负荷均为一级负荷;所有的电线电缆均为阻燃型;火灾时仍须运行的设备的电线电缆均为阻燃耐火型;阻燃性能不低于B级;所有火灾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都穿金属管敷设并涂防火漆。

(四)事故照明

车站蓄电池室内设车站事故照明电源设备,为事故照明和疏散标志照明提供1小时工作电源;车站出入口、集散厅、设备管理用房、疏散通道、自动扶梯、通道拐弯处、楼梯口均设有事故照明灯。

(五)疏散指示

疏散标志照明灯由事故照明回路供电;车站出入口、集散厅、站台、设备管理用房、疏散通道、自动扶梯、通道拐弯处、交叉口、楼梯口均设有事故照明灯。

(六)通信广播

设于控制中心的的消防控制中心设专用电话向市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报告灾情,消防控制中心有有线调度电话总机,可对车站控制室的分机通话;除有线通信系统外,全线设置了无线通信系统,灾害情况下,作为地铁内部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之间高效联络的手段,承担防灾调度通信的任务。

(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系统)

FAS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视火灾报警,确认火灾灾情,发出模式指令到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启动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并报告控制中心。FAS系统在地铁车辆段、主变电站、车站的公共区、设备区、商铺、设置了点型的光电式感烟探测器和线型红外光束式感烟探测器。

(八)监控系统(EMCS系统)

EMCS 系统的的主要功能是:对区间隧道通风设备进行正常模式控制以及灾害模式控制;发生火灾时,接受FAS系统的指令,控制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及相关设备转入灾害运行模式下运行。

三、安全疏散的管理措施

(一)制定各种事故信息传递流程和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从制度上保证灾害情况下,能从容应对。

在地铁运营中,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并且事故的类型是各种各样。对于广州地铁来说人员新、线路新、设备新、经验不足,加大了对事故应急处理的难度。因此,要确保地铁运营的正

常、安全、准点,除了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严肃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建立安全监督机制以外,制定各种事故信息传递流程和事故应急处理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1.《车辆部安全管理办法》

2.《对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3.《车务应急处理程序》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5.《行车事故管理规则》

6.《应急信息报告程序》

(二)定期对各种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炼。

制定了各种事故信息传递流程和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由于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思想等因素,定期对各种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炼是十分必要的:

1.检验各部门、各工种人员的协调、配合情况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2.检查各部门、各工种,特别是控制中心对事故的应急处理指挥能力;

3.检查在复杂情况下,如消防车、救护车、抢险车、公安人员等出动后,如何互相联系和配合,让消防人员、医护人员、抢险人员、公安人员熟悉地铁各车站的环境;

4.通过演炼,对制定的制定各种事故信息传递流程和事故应急处理程序进行逐步修改、补充、完善;

5.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逐步提高各有关专业、各有关工种人员的应变能力、对事故的综合救援能力,达到锻炼队伍的目的。

四、几点体会和探讨

(一)先进的系统与高素质的员工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列车以及主要的系统都是整套从国外引进的,具有世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先进水平,为防灾、安

全疏散奠定了基础,加上具有高素质的操作人员,严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定期进行各种紧急事故模拟演炼,大大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如2000年7月,东山口站发生一起因低压开关柜内部过热燃烧引发的火灾。当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监视探头探测到火警,立即报警,值班人员马上赶到现场确认,立即组织救火,随即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组织灭火、报警,疏散站台候车乘客以及刚到站的列车乘客,各个系统转入火灾运行模式进行灭火和排烟,在10分钟内就扑灭了火灾,30分钟内恢复地铁正常运营。

(二)把消防、安全疏散的意识熔化在设计、建设之中,能为运营的防灾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后的整改不仅“事倍功半”,可能会留下遗憾。如某个车站,由于征地拆迁困难以及城市规划限制等,进风亭和出风亭相距较近,在车站进行防排烟试验时,发现排烟系统排出的烟雾被被进风亭吸入新风道,烟雾倒灌入车站。结果不得不对火灾运行模式进行修改,经过多次试验,才确认该车站的火灾运行模式,对原有的系统模式能力产生折扣。又如:安全疏散标志,原来安装在天花下或墙壁1.8米处,随着有关规范的修改,特别是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安全疏散标志嵌入墙壁0.5米处甚至地面,其效果更加明显。如果重新安装,对车站装修效果造成较大影响。

消防论文:地铁火灾安全疏散探讨

地铁火灾安全疏散探讨 令狐采学 【摘要】地铁是一个城市的交通动脉,地铁的开通,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交通、面貌,包括物业的升值都有深刻的影响。根据成都市地铁规划,将用35年的时间建设总长度274.15公里的7条地铁线路,成都将迎来自己的“地铁时代”。然而,地铁毕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交通运输系统,潜伏着一定的火灾危险性。本文将通过地铁火灾特征研究以及对于地铁火灾下安全疏散的分析,在战术和装备上研究地铁火灾下的安全疏散方式,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对进一步提高地铁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铁火灾安全疏散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公共交通设施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担负着大客流运输任务,具有准时,不受天气和其他交通工具影响和快速的显著优点。但同时,对于我们消防人员来说,地铁车站内部建筑结构复杂,机电设备种类多,地铁站内有大量的电器设备、空调机组、电线电缆以及办公生活设施,这些都可能成为引发火灾的潜在因素,并且运行中的电动客车上很多部件可能因为过载过热、绝缘损坏引发火灾,并且在火灾中,高温会致使车站装修和电动客车车体的一些材料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加大地铁火灾的危险度。面临如此多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地铁的安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旦其内反正爆炸、毒气、火灾等突发事件,社会影响力十分巨大。因此,地铁消防安全措施是否到位至关重要。 2005年12月28日,经过13年的筹备,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5.8公里,设地下车站15座。自2006年6月起,先后又会有人民路,火车北站、人北站等10个地铁站开工建设。预计到今年将完成地铁的设备安装,2010年10月前后投入试运营。成都地铁线路的开工建设也给四川消防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全新课题,如何在地铁火灾中有效进行安全疏散也成为了新的需要去研讨的问题。在此,作为四川消防一名普通消防警官,通过自身消防工程专业的学习和对地

典型地铁事故案例汇编

序言 安全是地铁科学发展之本,是地铁和谐发展之基,是地铁运营效益之道,是地铁员工幸福之源,是地铁的生命线,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认真总结研究地铁典型事故案例,是预防发生类似事故的重要措施,从中可以汲取经验教训,发人深思、令人警醒,进一步提升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营造地铁安全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本次地铁事故汇报收集了地铁运营发生的14起典型事故案例。每个案例都详细记载了事故的经过、事故原因、事故处理和整改措施4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具体,资料翔实,能够客观全面反映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特别是事故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能够让全体员工结合身边发生的具体案例,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遵章守纪,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 这些事故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人和事,事故的责任者、受害者、当事者往往仅仅是因为一次小小的疏忽、一个简单的错误、一处不当的行为,就酿成一起事故,而每一起事故都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设备的损坏,或者不同程度的伤害,教训之深刻,后果之惨重,令人久久难以释怀。 希望全体员工在阅读和学习典型地铁事故案例汇编的每一个事故案例,不仅要搞清每一起事故的来龙去脉,还要将自己置身于事故的背景之中,换位思考:当处在当事者的情形下,会怎么做,是否会

犯同样的错误。要努力从每一起事故中吸取教训,纠正自己的一些不良工作行为或习惯,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遵章守纪,并且主动关心他人的安全,形成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建设“平安型地铁”努力奋斗,为畅通北京提速。

目录 一、运营事故案例 案例一:“9.22”西单电梯事故 案例二:“1.17”5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三:“1.18”1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四:“2.3”机场线列车救援 案例五:“2.17”房山线列车救援 案例六:“3.5”5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七:“3.15”1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八:“5.18”公主坟道岔故障 二、火灾事故案例 案例九:“2.29”知春路站电梯冒烟事故 案例十:“10.14”四惠站线路管理用房起火事件三、工伤事故案例 案例十一“6.23”四惠车辆段坠车工伤事故四、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十二:“2.27”10号线接触轨断电事故 案例十三:“1.4”房山线接地线未拆除事故 案例十四:“4.8”苹果园站列车剐蹭光缆事故

地铁消防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置措施探讨_0

地铁消防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置措施探讨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地铁发展的也十分迅速。地铁作为城市中一种高速、高效的交通运输工具,具有人员密集、发车密度高、空间封闭、地铁设施设备较复杂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地铁的消防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地铁运行时,乘客处于一个闭合的空间里,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火灾预防是我国地铁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世界各地的地铁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地铁有关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地铁消防安全隐患的分析以及应急处置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地铁消防;安全隐患;应急处置 地铁的安全运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所以针对地铁的消防安全必须要注重管理,例如乘客在车厢处于密封状态,如果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疏散人员就成为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严重时就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因此要重点注重对火灾等安全事故的管理与控制。目前世界各地的地铁经常出现火灾,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地铁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希望对地铁消防安全管理有一定作用。 1明确地铁火灾安全隐患控制难点 地铁消防配套设备不完善致使扑救火灾困难地铁不同于室外建筑,需要在地下运行,消防直通通道严重缺少,且有着十分狭小的入口,导致火灾发生时大型设备很难进入、无法发挥作用,加上在地下封闭的空间中火灾产生的烟气很难排放到外界,导致地下通道内部温度较高,对乘客疏散的速度产生影响,最终损伤人体。地铁厚重的烟雾也为救援增加了困难,虽然救援人员有呼吸器,但是由于能见度过低难以切实完成救援工作。较多的起火源以及疏散困难地铁内的电气系统、电缆等都是常见起火源。通常地铁设计施工中的安全出口的数量较少,一般为3~6个,但是地铁内有着非常多的乘客,一旦发生火灾,乘客容易因为恐慌、焦虑心理导致乘客发生混乱现象,严重降低疏散效率,甚至在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时会出现踩踏伤亡事件。信息互通困难地下运行的地铁处于封闭空间中,无线互通设备信号会受到一定影响,消防人员在地下难以切实辨认地铁具体位置,加上火灾发生时很多通信系统可能会处于崩溃状态,导致救援难以高效完成。 2我国地铁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地铁结构设计影响消防工作 地铁隧道的内部设计也是影响整个地铁安全的重要原因。由于地铁的结构设计主要作用于地下部分,所以整个地铁结构设计方案往往不容易被人民群众了解熟悉,对于人民群众的出行和发生安全事故的逃跑带来巨大的阻碍。有些地铁隧

(完整版)地铁事故案例汇编(终)

地铁建设事故案例汇编 (内部资料)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监督处 二OO九年十一月六日

目录 引言 (2) 【地面沉陷篇】 (3) 【管线断裂篇】 (10) 【涌水坍塌篇】 (14) 【气体爆燃篇】 (32) 【高空坠物篇】 (38) 【机械侧翻篇】 (40) 【意外伤亡篇】 (44)

引言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建设期的风险管理尤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先后发生了不少事故。收集地铁建设事故案例,分析地铁建设过程中突发意外事故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地铁建设事故案例汇编主要收集了国内地铁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其内容包括地面沉陷、管线断裂、涌水坍塌、气体爆燃、高空坠物、机械侧翻、意外伤亡。文字及照片均来自相关报道和有关资料,基本保留原文,以资借鉴。

【地面沉陷篇】 案例一、广州地铁海珠区二、八号线地陷导致居民楼倾斜 1.事故经过 2009年1月4日上午10时许,海珠区东晓南路瑞宝村一幢木桩结构的六层楼房突然发生倾斜,附近的地面也发生沉降,涉及沉降的房屋有三幢。事故原因与地铁施工有关,相关部门对五幢楼的群众进行了疏散并安置。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截至当日中午12时监测到的数据表明,房屋的沉降趋于稳定,暂无倒塌危险。相关部门成立了专家组,对现场情况进行论证,对沉降房屋进行妥善处理。 2.事故原因 事故现场离正在施工的地铁东晓南站约100米,而发生倾斜的楼房正是位于地铁二、八号线(即二号线、八号线的并行路段)东晓南隧道上方。地铁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在盾构机通过之前,施工单位已做了准备。而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首先是该路段地质情况复杂; 2) 其次是倾斜的房屋是木桩结构; 3) 最后是地基稳定性较差。 3.事故图片

地铁内六大应急设备 地铁逃生5大秘笈(最新版)

地铁内六大应急设备地铁逃生5大秘笈(最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07

地铁内六大应急设备地铁逃生5大秘笈 (最新版) 成都公交车群死群伤事故后,公共交通安全话题备受市民关注。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的安全保障如何?面临紧急情况乘客该怎样做?2009年6月21日,广州地铁总公司就有关地铁安全逃生问题在公园前站、客村站、体育西路等站点与市民互动,并给予了相关提醒。 车厢着火:从疏散门进入隧道撤离 在列车上: 1按动地铁车厢的紧急报警装置及时报告。 2利用车厢内的灭火器进行扑火自救。 3如果火势蔓延,乘客应先行疏散到安全车厢。 4如果列车无法运行,需要在隧道内疏散乘客,此时乘客要在司

机的指引下,有序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一、二号线),或通过打开的疏散平台(一、二号线以外的其他线路)往临近车站撤离。 5乘客切勿有拉门、砸窗跳车等危险行为。不要因为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在车站内: 1利用车站站台墙上的“火警手动报警器”或直接报告地铁车站工作人员。 2在有浓烟的情况下,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 3要注意朝明亮处,迎着新鲜空气跑。遇火灾不可乘坐车站的电梯或扶梯。 地铁故障: 切勿跳轨防触电 1依照指示从列车紧急出口疏散或从打开的车门、疏散平台疏散。 2疏散时大件物品行李请留在车上,以免阻碍疏散。

地铁火灾安全疏散研究实用版

YF-ED-J697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地铁火灾安全疏散研究实 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地铁火灾安全疏散研究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地铁火灾特点 (一)燃烧速度快。地铁由于有多个出口,通风条件好,火势容易蔓延扩大,如1983年8月16日,日本名古屋地铁发生火灾,瞬间就扩大到3000平方米范围。1987年11月18日下午,英国伦敦地铁君王十字车站发生火灾,由于当时列车正在运行,扰动气流,使火势迅速扩大,起火后仅9分钟时间,大火就顺着自动扶梯烧到票房,燃烧面积迅速扩大。 (二)高温、浓烟、毒气危害严重。列车

内车座、顶棚及装饰材料大多可燃,地铁内有大量的电缆,地铁发生火灾后,往往浓烟充斥,能见度低,毒气重,严重威胁人员安全。 (三)易出现轰然现象,使火势扩大,并造成意外伤亡。地铁火灾一般发生在自动扶梯,变配电室、调度指挥中心、电缆管线、电气列车上。电气列车若在运行中起火,又是一个移动的火场。 (四)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地铁里面特别是上下班和节假日期间客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比如20xx 年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126人死亡、146人受伤、318人失踪。 二、地铁火灾下安全疏散需要的装备 (一)装备的重要性。地铁火灾下,高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修订稿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一、运营事故案例 案例一:“”西单电梯事故 发生时间:2011年9月22日18时11分 发生地点:三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 事故类型:违章违纪 事故影响:导致乘客在电梯上头部拥堵、挤伤 事故经过 2011年9月22日11时55分,西单站带班值班站长在站台巡视时发现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故障,有异响,立即停梯,关闭电梯上下围栏,并挂故障牌;同时报机电人员维修,写报修记录。12时00分机电第二项目部电

梯维修中心主任唐某某、维修员南某某接到西单站客运人员报修电话,于12时20分到达西单站。机电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车站工作人员的描述,对地铁故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在电梯头部疏齿板处有3个小锣钉,进行了清除处理,开启扶梯试运转,看到扶梯运转正常,便向车站工作人员报告修复完成。此时机电工作人员在未打开该电梯上方护栏门的情况下,打开了该电梯下方的护栏门,且该电梯处于运行状态。恰好有列车进站,乘客乘坐3#扶梯,由于该扶梯上头部护拦门未完全打开,形成拥堵,发生乘客挤伤。 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对现场勘查、现场人员问询,并查看录像,调查判断,得出结论如下: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电梯上头部护栏门没有打开是造成乘客拥堵、挤伤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机电维修人员对扶梯故障处理后,没有按照电梯维修规定进行全面运转检查,也没有按照电梯运行规定与客运人员进行交接;同

时也反应出机电公司在人员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以及维修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整改措施 1. 进一步加强全体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尤其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掌握和执行落实。 2.加强运营分公司与设备分公司故障处理应急演练,优化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水平。 3.立即对各线扶梯进出口护拦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汇总单向门位置数量,制定双向开启方案后,全面进行整改。 4.将所有运行扶梯护拦门置于开启状态,进行临时邦固。 5.将此次事件制作成案例,对全员进行一次教育,在全公司范围开展“举一反三查隐患”活动。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摘要简要分析国内外地铁消防标准、规范,认为在安全疏散设计方面,国内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地铁各部位火灾危险性的分析,说明加强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分别对列车车厢内的疏散,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及车站站厅层的事故及安全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铁火灾危险性安全疏散NFPA130 1关于地铁消防标准和规范 世界各国对于地下铁道的安全运营设计都非常重视。如美国的枟NFPA130枠,自1983年首次发布后,被公认为是解决地铁消防问题的最适宜及最完善的标准。经过实践,于1986、1988、1990、1997及2000年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增添条文。最新一版的枟NFPA130枠也于2003年出版问世,对安全方面做了更加完善的补充。我国GB50157—2003枟地铁设计规范枠的实施,为近几年地铁设计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作为设计规范,只能是对一般性、普遍性的问题给予规定说明,不可能对每一个具体的细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特别是在消防紧急疏散设计措施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地铁安全疏散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合理、恰当地做好安全疏散设计。由于处理方法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建筑布置方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把国家有限的资金用得更加合理。 地铁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火患起源处(事故地点)的乘客,增加其生存机会;其次是保护非火患起源处的乘客安全。 3地铁火灾危险性分析 地下铁道是构筑于地下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其运营环境和乘客构成的特殊性,疏散路线单一、环境陌生,因此一旦地铁内部突发火灾事故,乘客紧急逃生极其困难,群死群伤的可能性极大。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发生在世界各地较严重的地铁灾害及死亡人数为:1977年前苏联莫斯科7人,1983年日本名古屋3人,1994年阿塞拜疆巴库12人,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558人,1995年日本东京12人,1995年法国巴黎8人,1996年俄国莫斯科4人,1996年法国巴黎4人,2003年韩国大邱130人。2005年6月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地铁车站发生扶梯事故,约40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两个最为严重的事故是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地铁死亡558人和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死亡130人,前者发生于地铁区间隧道,后者发生于地铁车站站台且为两列车事故。 根据地铁运营环境特点,地铁火灾(事故)发生部位危险性和可能性从大到小的排列应该是:列车车厢内—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车站站厅层。因此,对应影响紧急疏散的部位就应该是:车厢之间—区间疏散口—站台疏散楼梯—进出站闸机口和出入口通道。根据地铁客流量大、疏散路径少、允许疏散时间短、乘客对环境陌生和缺乏逃生知识、火灾事故情况下烟雾扩散快等特点,对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车站站厅层三个重要部位进行重点分析。 4地铁安全疏散设计

地铁中事故疏散时间和预测客流选值的计算方法

地铁中事故疏散时间和预测客流选值的计算方法 摘要:由于城市地面交通日益繁忙,近年来交通拥堵现象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尤为突出。为了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方便人们出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城市地下资源,建设地铁工程被各大城市认为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地铁主要以地下工程居多,在规划设计阶段,各种不利因素也成为地铁建设者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难题。比如,在地铁发生意外事故时,尽快疏散地铁内部人员至安全区域显得异常重要。本文以广州市地铁七号官堂站客流预测数据为例,参照目前地铁设计规范和地铁设计防火规范征求意见稿中事故疏散时间公式,简要计算事故发生在最不利情况下人员从站内疏散至站外安全区域所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关键词:事故疏散客流预测超高峰系数断面客流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的车站规模,在满足市民出行和与城市局部区域需要相结合外,尽可能的以缩小投资规模和合理运用地下空间为原则。但是车站宽度受上下行列车既有宽度影响外,合理预测客流量对有效站台宽度和楼扶梯设置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规范中事故疏散时间公式 1.1、按《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疏散时间计算 疏散时间T=1+{(Q1+Q2)/0.9[A1(N-1)+A2B]}<6分钟式中: Q1:表示1列车乘客数,该数据在客流预测表中选取。也有Q1采用一列车满载人数进行取值,但是本人觉得这样虽然整条线安全性较高,但是在接近起点站和终点站附近,客流较为稀少列车一般达不到满载情况,该取值往往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显得不太经济、合理。 Q2:站台上候车乘客及站台层工作人员数。候车乘客人数一般在客流预测表中选取,工作人员数量按定值考虑,比如可按站台层工作人员10人进行取值。 A1:1m宽自动扶梯通过能力(人/min),按现行规范规定取值。 A2:1m宽人行步梯通过能力(人/min),按现行规范规定取值。 B:人行楼梯宽度(m),按现行规范规定取值。 N-自动扶梯台数,往往在疏散计算时,N的取值一般规定:上行扶梯继续上行疏散;下行扶梯考虑一台故障,其余下行扶梯逆转按上行扶梯考虑进行

地铁线疏散平台施工方案

地铁工程 承包单位:合同号:GD02AZSB11111 监理单位: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A3.1

苏州顺通地铁疏散平台道路工程有限公司苏州1号线疏散平台翻修施工方案 无锡地铁三号线梅园站~靖海公园站区间疏散平台及附属设施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苏州顺通地铁疏散平台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9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施工计划 (1) 4、施工安排 (2) 4.1施工准备 (2) 4.2施工组织 (2) 5、施工人员及机具配置 (11) 5.1施工人员配置 (11) 5.2施工机具配合 (12) 6、安全注意事项 (12)

1、工程概况 无锡地铁二号线梅园站~靖海公园站区间疏散平台全程约17公里,共分为十个区间,分别是梅园站-荣巷站、荣巷站-张巷站、张巷站-河埒口站、河埒口站-大王基站、大王基站-梁溪大桥站、梁溪大桥站-五爱广场、站五爱广场站-三阳广场站、三阳广场站-东林广场站、东林广场站-上马墩站、上马墩站-靖海公园站。疏散平台开始和结束点大多设在距区间分界点10~12.4m的管片中间位置,张巷站-河埒口站、河埒口站-大王基站两个区间设在距区间分界点11.641~14.041m的管片中间位置。 疏散平台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平台钢梁组合结构形式,每个平台钢梁用4个M20用化学锚栓固定于盾构管片之上,三阳广场站-东林广场站的钢梁固定于剪力墙之上。每个区间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采用A型钢梁,便于连接钢扶梯。在疏散平台范围内的盾构管片之上安装不锈钢扶手,不锈钢扶手的安装高度为疏散平台之上950mm。 2、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相关设计文件(图纸会审等); 5、施工合同。 3、施工计划 为配合无锡地铁二号线早日通车,梅园站~靖海公园站区间疏散平台及附属设施的施工伴随轨道的铺设一起展开。将疏散平台作业以

地铁车站防火、防烟及安全疏散的建筑设计 夏宵

地铁车站防火、防烟及安全疏散的建筑设计夏宵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交通压力逐年提升,这为地铁工程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城市地下铁道交通工程(以下简称“地铁工程”)则以它高效、舒适、安全以及有 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优势特点,正逐步成为很多大中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作 为地铁体系组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地下车站,由于其空间狭小密闭、人流密 度大、内部组成复杂,成为了火灾的隐患区。有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地铁车站防火、防烟及安全疏散设计,希望能够加强设计的安全性及规范性,减少地铁火灾 危害与人员损失。 关键词:地下车站;防火;防烟;疏散;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作为公共交通建筑,来往人员复杂,乘客所带物品种类及行为难以 控制,加之其内部又具有大量电子、电气设施,因此潜在的火灾隐患多。而作为 地下建筑,其不像地上建筑有较多的疏散门、窗与外界相连,一旦发生火灾,其 内部人员疏散路径及有毒烟气的抽排能力均相对有限,并且外部消防设施和人员 不易接近火点,扑救工作难以展开,因此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在防火、防烟与安 全疏散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个人 的理解。 一、地铁车站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的意义 随着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地铁灾害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在所调查的地铁灾害事故中,火灾次数最多,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地铁车站 的兴建,地铁安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防火安全。近年来,我国城市 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增多,地上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地铁已成为多个大中 城市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主要选择。地铁车站通常位于地下,空气流通不畅,而 且其中的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保证地铁车站的消防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 二、防火分区及防火分隔 2.1单线地下车站防火注意事项 车站主体部分的风道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是否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因为车站风道的长短及内部布置往往受外部边界条件的限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风道足够长,可将环控设备布置在车站主体以外的风道内,在这种情况下, 主体范围内的风道可视为纯风道,符合规范要求,可不计入防火分区面积;但在 风道长度受限、环控设备须设置在主体范围内的风道内时,则该风道不能视为纯 风道,因此,该主体范围内的风道应计入防火分区面积。 2.2 地下车站物业开发防火分区及注意事项 (1)线路配线上方物业开发 地下车站设计中,经常会根据线路行车需要,设置站前或站后配线,通常做 法是将配线段纳入车站,一并明挖处理,而配线上方的站厅层会形成大规模开敞 空间,作为物业开发区使用,以增加商业价值。根据物业开发的业态形式不同, 其防火分区的划分也不同: 如果物业区业态形式为普通商业,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可为2000 ㎡;如果开发区的业态形式为餐饮,则最大防火分区面积为500 ㎡,如内部设置 自动灭火喷淋系统时,最大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加1.0 倍,即1000 ㎡。除上述要求外,其他相关的规定还有:

(完整)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完整)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的全部内容。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 人们所重视.但是,地铁火灾的发生率及严重的损失同样令人担忧. 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城市的大面积交 通堵塞,因此对地铁火灾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地铁火灾案例的基础上,从扑救难度大、疏散难度大、火 灾烟雾中的潜在危险性三大方面剖析了地铁火灾特点,从地铁管理、列车材料等方 面分析了地铁火灾的成因。通过对国外预防地铁火灾措施的学习,再针对我国地铁 现今存在的消防问题,从控制可燃材料、加强消防设施、保证火灾时地铁的通风以 及地铁火灾预案的设计、地铁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地铁预防火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分析;预防对策地铁火灾事故分析Abstrac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MTR as a means of transport people to the importance of travel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people。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subway fire and severe loss of the same cause for concern。 Subway fire accident will not only result in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but also resulted in large cities, traffic congestion,subway fires an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subway fir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ubway fire from three aspects: difficult to fight, difficult to evacuation, and the potential risk in fire smoke ; analyses the cause of a subway fire from two aspects such as subway management and the train materials. By learning from fire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事故案例统计、汇编_2019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统计及分析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快报信息系统统计,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运营及正式运营过程中坍塌事故所占比例较大,往往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严重,必须重点防。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不仅涉及到人、车辆、轨道、列车运行相关设备(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主要因素,还受到社会、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将按照通过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类统计,回顾一下世界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的事故。见下表。 典型事故统计 1、近二十年国外地铁运营事故统计情况: (1) 火灾事故 1971 年12 月加拿大蒙特尔火车与隧道端头相撞引起电路短路,造成座椅起火,36 辆车被毁,司机死亡。 1972 年10 月德国东柏林车站和4 辆车被毁。 1973 年3 月法国巴黎人为纵火,车辆被毁,2 人死亡。 1975 年7 月美国波士顿隧道照明线路被拉断,引发大火。 1976 年5 月葡萄牙里斯本火车头牵引失败,引发火灾,毁车4 辆。 1976 年10 月加拿大多伦多人为纵火,4 辆车被毁。 1977 年3 月法国巴黎天花板坠落引发火灾。 1978 年10 月德国科隆丢弃的未熄灭烟头引起火灾,8 人伤。 1979 年1 月美国旧金山电路短路引发大火,1 人死亡,56 人伤。 1979 年3 月法国巴黎车厢电路短路引发大火,26 人伤。 1979 年9 月美国费城变压器火灾引起爆炸,178 人伤。 1979 年9 月美国纽约烟头引燃油箱,2 辆车燃烧,4 名乘客受伤。 1980 年4 月德国汉堡车箱座位着火,2 辆车被毁,4 人伤。 1980 年6 月英国伦敦烟头引发大火,1 人死亡。 1980~1981 年美国纽约共发生8 次火灾,50 人重伤,53 人死亡。 1981 年6 月俄罗斯莫斯科电路引起火灾,7 人死亡。 1981 年9 月德国波恩操作失误火灾,无人员伤亡,但车辆报废。

地铁车站安全疏散计算分析

地铁车站安全疏散计算分析 摘要通过分析地铁车站在事故中安全疏散计算的要素组成、演变及存在问题,说明完善安全疏散设计计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出现行规范在此方面需进行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对今后的地铁安全疏散计算规范的完善、严谨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铁,事故,安全疏散,计算 By it analyzes the subway station accident of safe evacuation calculation components, evolution and problems that perfect safe evacuation design calcul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ecessity,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 in the perfect place to the hope of future subway safety evacuation of the perfect, rigorous standard calculation us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he subway, accident, safe evacuation, calculation 1 地铁安全疏散设计计算的意义及目的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地铁在以其方便、快捷解决乘客出行,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尤以事故中乘客的安全疏散最为引人关注。 地铁安全疏散设计计算作为地铁设计的重要指标及理论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严谨、准确的计算公式,不仅是地铁设计中功能布置、规模控制的设计依据及理论支持,更是将来车站事故是各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2 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 2.1 客流 客流是安全疏散计算中最重要的要素。设计规范中对事故中需疏散的人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19条规定:“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宽度,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min内将一列车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民全部撤离站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第7.3.2条规定:“车站的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人行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口(机)等部位的规模应与通过能力相互匹配。当发生事故或灾难时,应保证将一列进站列车的预测最大载客量以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在6min内全部撤离到安全区。”两条规范相互验证对比,可发现1、疏散的主体为乘客,站台上工作人员不再计入疏散人员中,而是站台工作人员留在站台组织乘客先行疏散。这对于乘客疏散的有序组织,迅速撤离尤为重要。2、疏散客流组成:一列车乘客+站台候车乘客。一列车乘客数(人)不再单纯的只

地铁内安全事故与地铁内消防安全常识(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地铁内安全事故与地铁内消防 安全常识(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地铁内安全事故与地铁内消防安全常识 (最新版) 地铁内的安全事故,以火灾出现的机率最多。引发火险的原因有客观因素,如采用了不合格的电气设备或设备老化失修;有的则是人为因素,如违章操作或故意纵火。 我国现行新版《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是在原《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地铁安全保障的新形势修订的。编制人员在深入分析现今发生的各种地铁灾害特别是火灾的因果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了当前国际上对防消各类突发灾害的新技术、新措施,以及国内各类建筑物最新的防灾与报警,消防与救援等技术要求,对规范中的《防灾与报警》章节进行了重点研究,在防灾报警、设备监控、消防求援与疏散逃生,以及工程材料和平面布局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进行了大幅度充实与深化。

(1)严格规定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和装备。规范规定,地铁的主要工程结构应采用不燃、耐久、可靠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对于金属材料也只是必要时允许使用。车站内部的装修材料,以及广告、座椅等所用的器材均规定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并规定不得采用石棉、玻璃纤维及塑料类制品。对于设在地下隧道内的各种缆线,均规定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在通风、空调系统中的管材,保温及消声材料也规定采用不燃材料,只在局部有困难时采用阻燃材料。 (2)要求有完善的消防设施。规范规定地铁系统内需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在各公共场所及区间隧道内须按规定的地点或距离设置灭火器和消火栓,并且消火栓要有可靠的消防水源,同时规定在一些重要设备用房内要设置自动灭火装置。车站等场所按平面布局和构造等特点,划分成若干防火分区,彼此间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隔断。 (3)必须具备先进的报警与监控系统。规范规定地铁系统内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对发生的火灾及时报警和监控,并可直接操作联动控制消防设施和防烟,排烟系统设备,防止灾情扩延

两起事故案例(伦敦和南京地铁)

[图文]近期国内外地铁事故情况汇总 [日期: 2007-07-09]来源:安全技术部作者:collin 7月5日伦敦地铁脱轨基本情况 一、发生时间:当地时间7月5日上午9时4分(北京时间16时4分) 二、发生地点:东西向中轴线(红线)地铁城东Mile End与Bethnal Green (伯斯纳尔格林)车站之间 三、事故概况:一列车的6节车厢脱轨 四、对乘客的影响: 1、37名乘客受轻伤,其中11人被送往医院,事发后,有关部门第一时间疏散了大约700名乘客,有数百名乘客前后两个小时被困在隧道中。 2、除出轨地铁外,还有一班地铁被堵在隧道中,数以百计的乘客被迫下车徒步沿铁轨走到下一站站台,才得以逃脱困境。 五、乘客表现: 一位脱险的乘客表示,人们最初以为地铁遭到了恐怖袭击或者发生了爆炸,因此很多人非常紧张;也有一些乘客在惊恐中开始哭泣,甚至变得有点行为失控。 多亏当时也在车厢内的一位地铁工作人员及时出来解释,认为好像是发生了出轨事故,才让惊慌不定的乘客镇静了下来。 六、事故初步原因: 伦敦交通管理当局TFL说,有初期证据显示,铁轨上可能有障碍物。 七、事故造成的影响:

横贯伦敦大市区东西向的中轴线地铁目前大段瘫痪,从城东金融中心的利物浦街站(Liverpool Street)到东郊雷顿斯顿(Leytonstone)一段已经完全关闭。Mile End,Bethnal Green,Bow Road等车站部分或全部关闭。 八、救援情况: 伦敦消防大队共调动十四台各类大型器械前往事发现场,包括四台特别市政救援车辆。 1[字体:大中小]9月7日南京地铁供电设施被雷击基本情况 一、发生时间:9月7日上午8时32分(北京时间16时4分) 二、发生地点:地铁小行站附近地面段的供电设备 三、事故概况:强雷电击中位于地铁小行站附近地面段的供电设备,造成了中胜至安德门区间接触网断电。 四、事故造成的影响: 1、中断运营1小时37分钟,于10:09′恢复运营。 2、对受影响的乘客,根据乘客需要,为521人办理了免费退票。 五、乘客表现: 大多数乘客急着赶时间,耐不住长久等待,在大厅退票窗口处排起了长长的退票队伍。 由于地铁站外雨横风狂,一些乘客不愿再冒风雨前往公交站台,只好站在刷卡口,耐心等待地铁方面临时抽调的20分钟一班的应急列车。而伴随应急列车呼啸声中进站,刷卡口的众乘客也一起涌上。 六、事故初步原因: 雷击造成该故障区段接触网补偿磁瓶破裂、坠砣补偿绳断裂,致使维持运营的接触网短路而断电。

地铁火灾安全疏散研究参考文本

地铁火灾安全疏散研究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地铁火灾安全疏散研究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地铁火灾特点 (一)燃烧速度快。地铁由于有多个出口,通风条件 好,火势容易蔓延扩大,如1983年8月16日,日本名古 屋地铁发生火灾,瞬间就扩大到3000平方米范围。1987 年11月18日下午,英国伦敦地铁君王十字车站发生火 灾,由于当时列车正在运行,扰动气流,使火势迅速扩 大,起火后仅9分钟时间,大火就顺着自动扶梯烧到票 房,燃烧面积迅速扩大。 (二)高温、浓烟、毒气危害严重。列车内车座、顶 棚及装饰材料大多可燃,地铁内有大量的电缆,地铁发生 火灾后,往往浓烟充斥,能见度低,毒气重,严重威胁人

员安全。 (三)易出现轰然现象,使火势扩大,并造成意外伤亡。地铁火灾一般发生在自动扶梯,变配电室、调度指挥中心、电缆管线、电气列车上。电气列车若在运行中起火,又是一个移动的火场。 (四)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地铁里面特别是上下班和节假日期间客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比如20xx年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126人死亡、146人受伤、318人失踪。 二、地铁火灾下安全疏散需要的装备 (一)装备的重要性。地铁火灾下,高温、浓烟、毒气,严重威胁人员安全。地铁火灾下,火灾温度可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而人对高温浓烟的忍耐是有限的,在65摄氏度时可短时忍受,在120摄氏度时最多忍受15分钟,140摄氏度最多忍受5分钟,170摄氏度时最多忍受1

地铁隧道火灾的疏散与救援

地铁隧道火灾的疏散与救援 地铁作为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南京、武汉、重庆、长春等城市的地铁已在运营和建设中,对城市的公共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铁运营安全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地铁各类事故中,危害最大的主要是地铁站台和地铁隧道内燃烧、烟气、毒害物质的扩散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而隧道火灾(列车停留)乘客疏散是地铁各类事故救援的难点。因为在地铁区间隧道内,空间相对封闭、疏散条件差,若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热烟气较难控制排除,且火灾不易扑救,容易造成较大的伤亡事故。在目前国内现行有关规程和规范中,尚未对地铁隧道发生火灾时乘客疏散方式有较明确的规定,而国内不同城市地铁所采用的疏散方案不完全一致。所以,有必要对地铁隧道内火灾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本文以地铁隧道火灾(列车停留)为对象,根据有关专家对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扩散与疏散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提出解决地铁隧道火灾救援的思路和建议。 一、地铁隧道火灾的特殊性分析

地铁隧道火灾与地面建筑相比有其特殊性:地铁系统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为出入口,人员密集,排除热量困难,因此比地面建筑火灾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往往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地铁里面客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二是地铁列车的车座、顶棚及其它装饰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扩大;有些材料燃烧时还会产生毒性气体,加上地下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烟雾浓,发烟量大;同时地铁的出入口少,大量烟雾只能从一两个洞口向外涌,与地面空气对流速度慢,地下洞口的“吸风”效应使向外扩散的部分烟雾又被洞口卷吸回来,容易令人窒息。 三是隧道内设备或列车起火后,隧道内的电源可能会因烧损而被自动切断,隧道风机系统失效,失去通风排烟作用。大量有毒烟雾和黑暗给疏散及救援工作造成困难。 四是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乘客在隧道中的逃生方向和烟气的扩散方向均由下往上,隧道口即是乘客的逃生出入口,可能也是喷烟口,含有大量毒害物质的黑热浓烟会令人窒息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