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剂种类

合集下载

聚苯乙烯用交联剂

聚苯乙烯用交联剂

聚苯乙烯用交联剂聚苯乙烯用交联剂:提高聚合物性能的关键在当今的高分子科学领域,研究者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来改善和优化各种类型的聚合物材料。

其中,聚苯乙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热塑性塑料,其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受到广泛的关注。

通过引入交联剂,可以显著改变聚苯乙烯的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苯乙烯用交联剂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交联剂改进聚苯乙烯的性能。

一、聚苯乙烯的基本性质与应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是一种具有优良透明度、电绝缘性和耐候性的热塑性塑料。

由于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聚苯乙烯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电子元件、光学器件、建筑材料等领域。

然而,聚苯乙烯的一些缺点也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如低抗冲击性、易脆化等。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聚苯乙烯的性能。

二、交联剂的作用及种类交联剂是指一种能促使聚合物分子间形成化学键的物质,从而使线型或支链型聚合物转化为三维网状结构的物质。

这种交联过程能够显著改变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提高熔点、增加硬度和强度、改善耐化学腐蚀性等。

对于聚苯乙烯来说,常用的交联剂主要包括:1. 过氧化物类交联剂: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苯甲酰(BPO)等。

这类交联剂在高温下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聚苯乙烯分子间的交联反应。

2. 硅烷类交联剂: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等。

这类交联剂可通过水解反应生成活性基团,与聚苯乙烯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实现交联。

3. 引发剂/催化剂类交联剂:如有机金属化合物(如钛酸酯、锆酸酯等)。

这类交联剂可以作为催化剂,促进聚苯乙烯与其他单体(如马来酸酐、丙烯酸等)之间的共聚反应,实现交联。

三、交联剂对聚苯乙烯性能的影响加入交联剂后的聚苯乙烯会发生明显的性能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抗冲击性:经过交联处理的聚苯乙烯,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其内部的能量可以通过三维网络结构进行分散,从而降低材料的损伤程度。

交联淀粉的生产工艺

交联淀粉的生产工艺

试剂引起淀粉分子之间的桥接,使分子之间形成交联,因此明显增加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交联是淀粉分子的羟基与交联剂的多功能基团之间发生的。

交联剂种类很多,用于制备交联淀粉的交联剂有三氯氧磷、表氯醇、三偏磷酸盐、乙酸、乙烯砜、双环氧化合物、甲醛、乙醛、丙烯醛等。

交联淀粉的制法是在20~50℃的温度下,向碱性淀粉悬浮液中添加交联剂,反应进行到所需时间之后,进行过滤水洗和干燥,回收淀粉,交联的程度随交联剂的不同,反应时间等因素而不同。

交联剂的用量一般为淀粉质量的0.005~0.1%。

高温交联剂p90的沸点

高温交联剂p90的沸点

高温交联剂p90的沸点
高温交联剂P90的沸点为约200摄氏度。

高温交联剂是一种能够使用高温加工环境下的助剂,它可以在特定的加工温度下引发聚合物的交联反应。

这种交联反应通常通过过氧化物或硅烷引发。

高温交联剂有许多种类,如高温交联剂TMAIC适用于氟橡胶、聚酰胺和聚酯;高温交联剂P90主要用在耐高温的塑料和橡胶中,如乙丙橡胶,氟橡胶、氟塑料和CPE等;高温交联剂双25常用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氯化聚乙烯等。

请注意,使用高温交联剂时需要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使用安全。

聚碳化二亚胺交联剂交联机理

聚碳化二亚胺交联剂交联机理

聚碳化二亚胺交联剂交联机理聚碳化二亚胺(polymerizable cyanoacrylate,PCA)交联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交联剂,其交联机理主要包括链延长、交联和硬化三个阶段。

本文将对PCA交联剂的交联机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化学结构、交联反应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一、PCA交联剂的化学结构PCA交联剂的化学结构含有α-氰基丙酸酯官能团,其通式为:R-CHOH-C≡N,其中R为取代基。

PCA交联剂中的α-氰基丙酸酯官能团在受到引发剂或其他活性物质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交联网络结构。

二、PCA交联剂的交联反应过程1.链延长阶段PCA交联剂的链延长是指PCA单体分子中的α-氰基丙酸酯官能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更长的线性或分支链。

在此阶段,PCA单体的α-氰基丙酸酯官能团通过开环聚合的方式发生反应,形成较长的线性或分支链。

2.交联阶段PCA交联剂的交联是指已形成的链延长产物之间发生化学键的形成,形成三维交联结构。

在此阶段,PCA单体的α-氰基丙酸酯官能团之间通过双键开环聚合反应,形成较为牢固的交联结构,从而使得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

3.硬化阶段PCA交联剂的硬化是指交联结构的形成过程,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使得材料的物理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在此阶段,PCA交联剂的交联结构逐渐形成,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使得材料的硬度、耐磨性、抗拉伸性等性能得到提高。

三、PCA交联剂的影响因素PCA交联剂的交联机理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单体分子结构、引发剂种类、交联剂浓度等方面的因素。

1.单体分子结构PCA交联剂的单体分子结构对其交联机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单体分子结构会导致不同的聚合反应速率、交联密度和交联结构形貌,从而影响最终材料的性能。

2.引发剂种类引发剂对PCA交联剂的聚合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引发剂会导致不同的聚合速率和交联密度,从而影响最终材料的性能。

常用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物、活性氢化合物、阳离子引发剂等。

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原理

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原理

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原理异氰酸酯交联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交联剂,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改性和加工中。

它具有独特的原理和优势,能够有效地改善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原理主要基于其分子结构中的异氰酸基团。

异氰酸基团(NCO)是一种高活性的反应官能团,具有与氢原子或其他活性氢原子亲和力很强的特性。

在与聚合物材料接触时,异氰酸基团能够与聚合物中的活性氢原子发生反应,形成共价键,从而实现聚合物的交联。

异氰酸酯交联剂通常是以液体或固体的形式存在,加入到聚合物体系中进行交联反应。

在交联剂与聚合物接触的过程中,首先发生的是异氰酸基团与聚合物中的活性氢原子之间的加成反应。

这个反应是一个快速的反应过程,使得交联剂与聚合物迅速发生反应,形成中间产物。

在加成反应之后,异氰酸基团还具有与聚合物中的其他官能团发生反应的能力。

这些官能团可以是羟基、胺基、羧基等,它们与异氰酸基团发生反应后,会形成更稳定的化学键,从而实现聚合物的交联。

这种反应通常是一个相对较慢的反应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来完成。

异氰酸酯交联剂的交联过程是一个自由基反应的过程。

在反应中,异氰酸基团首先与聚合物中的活性氢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自由基中间体。

然后,这些自由基中间体会与其他聚合物链相互作用,形成交联点。

交联点的形成能够使聚合物链之间形成交联网络结构,从而增加聚合物的强度、硬度和耐热性。

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橡胶制品、涂料、胶粘剂、密封材料、聚合物改性等领域,都可以看到异氰酸酯交联剂的身影。

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种类和使用量,可以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例如,增加交联剂的使用量可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而减少交联剂的使用量则可以增加聚合物材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异氰酸酯交联剂是一种有效的化学交联剂,能够改善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其原理是通过异氰酸基团与聚合物中的活性氢原子发生反应,形成共价键,从而实现聚合物的交联。

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应用广泛,可以根据需要对聚合物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改性。

常用交联剂——精选推荐

常用交联剂——精选推荐

常⽤交联剂什么是交联剂交联剂是⼀类⼩分⼦化合物,分⼦量⼀般在200-600之间,具有2个或者更多的针对特殊基团(氨基、巯基等)的反应性末端,可以和2个或者更多的分⼦分别偶联从⽽使这些分⼦结合在⼀起。

在⽣命科学研究中,巧妙地运⽤交联剂可以使很多⼯作取得突破。

交联剂的应⽤交联剂已经被⼴泛地应⽤于:细胞膜结构研究,蛋⽩质结构研究,蛋⽩质间相互作⽤研究,⽣物导弹研究,载体蛋⽩与半抗原的连接,蛋⽩质或其他分⼦的固相化,抗体的标记,标记转移,蛋⽩质与核酸的连接。

如何选择交联剂选择交联剂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反应指向,间臂长度,⽔溶性,透膜性,可否切断,可否碘化。

PIERCE交联剂的特点· 种类最多,成熟的产品多达86种,可以满⾜各种偶联需要。

· ⽣理条件下即可共价交联,交联反应快速简便。

· 多种反应性基团可供选择,反应指向既可以有专⼀性也可以⽆专⼀性。

· 含有不同长度的间臂,有效地降低空间位阻效应。

· 部分产品内置可裂解基团,⼤⼤增强了交联剂应⽤的灵活性。

PIERCE交联剂⼀览以下是PIERCE交联剂⼀览表,⾄于每⼀种交联剂的全称、分⼦式、分⼦量、间臂长度、特征优点、包装规格等详细资料,请参阅PIERCE英⽂版⽬录或登录查阅。

在此特别推荐Greg T.Hermanson先⽣的专著,全书728页,⽬录号#20002。

221510ABH22101AEDP巯醇22295AMAS21451ANB-NOS27720APDP*巯醇20108APG21512ASBA*21564BASED*巯醇22331BMB22332BMDB⾼碘酸22330BMH22323BMOE22296BMPA22297BMPH22298BMPS22336BM[PEO]322337BM[PEO]421600BSOCOES碱21580BS320320DCC21525DFDNB20663DMA21666DMP20700DMS21702DPDPB巯醇20593DSG22585DSP巯醇21555DSS20589DST⾼碘酸20665DTBP巯醇22335DTME巯醇21578DTSSP巯醇22980EDC21565EGS羟胺22306EMCA22106EMCH22308EMCS22309GMBS22334HBVS22211KMUA22111KMUH22362LC-SMCC21651LC-SPDP巯醇22311MBS22305MPBH22605MSA27714NHS-ASA*22301PDPH巯醇28100PMPI21533SADP巯醇33030SAED巯醇21549SAND巯醇22600SANPAH27716SASD*巯醇26102SATA26100SATP22339SBAP27719SFAD巯醇22349SIA22329SIAB22360SMCC22416SMPB22363SMPH21558SMPT巯醇23013SPB21857SPDP巯醇20591Sulfo-DST⾼碘酸21566Sulfo-EGS羟胺22307Sulfo-EMCS22324Sulfo-GMBS21563Sulfo-HSAB21111Sulfo-KMUS21568Sulfo-LC-SMPT巯醇31650Sulfo-LC-SPDP巯醇22312Sulfo-MBS27735Sulfo-NHS-LC-ASA*21553Sulfo-SADP巯醇22589Sulfo-SANPAH22327Sulfo-SIAB22322Sulfo-SMCC22317Sulfo-SMPB33033Sulfo-SBED**巯醇22299TFCS22607THPP33043TMEA***33063TSAT**** 可以被碘化。

GA-240用于水性丙烯酸压敏胶的交联剂-0

GA-240用于水性丙烯酸压敏胶的交联剂-0

GA-240用于水性丙烯酸压敏胶的交联剂概述:水性压敏胶(PSA)用于多种产品,其中包括胶带、标签和保护膜。

在这些粘合剂中,丙烯酸树脂需要使用交联剂调整粘性和附着力。

多官能氮丙啶的(PFAZ)比较常见,环氧树脂也可以用来交联那些支链含有羧基官能团的树脂。

特别是,Erisys GA240已被证明是多官能氮丙啶的有效替代物,已大量使用中。

背景: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性能是由仔细挑选的单体来控制的。

1)羟基和羧基有助于使聚合物具亲水性,增加水溶性,并且有助于提高附着力。

此外,羧基提供发生交联反应的点。

2)含长链烷基的单体有助于降低聚合物的Tg,从而增加胶粘剂的粘性。

低Tg提供了更好的粘性,和更高的剥离粘接力。

高Tg导致粘性减少,低的剥离粘接力,增加剪切粘接力。

图1为一些比较常见的,用于生产压敏胶用丙烯酸聚合物的单体,附带典型用量及Tg。

在压敏胶体系中,为防止在剥开胶带、胶膜或标签时胶粘剂转移到基材上,良好的内聚力是很重要。

图3说明了具有差的内聚力(左)与好的内聚力(右)的胶粘剂间的差异。

分子量增加将提高内聚力---聚合物分子量在压敏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图2说明了分子量对内聚力,剥离粘接力和粘性的影响。

分子量增加将导致提高内聚力和剪切力,同时剥离力和粘性将有所下降。

但具有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通常比较难以制造的。

使用交联剂是一种在现场提高分子量的有用工具,并且能够享受低分子量聚合物操作的便利。

交联剂本质上,增加了聚合物的分子量,从而提高内聚力和提高剪切强度,降低剥离粘接力和粘性,提高高温性能和改善的耐化学性能。

交联剂通常是在压敏胶涂覆在底材之前添加的。

涂膜在操作时,加热可用于蒸发水份,并有助于激活交联剂发挥作用。

所有压敏胶的应用几乎都需要一些交联剂,因为这些胶通常其使用温度高于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能较低温度下流动。

少量的交联剂就可以防止胶在使用温度时发生流动。

交联剂种类:有几个不同的化学物质可用作压敏胶的交联剂,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化学物为多官能氮丙啶(PFAZ)。

ech交联的条件

ech交联的条件

ech交联的条件ECH交联是指通过外加能量或化学反应,使环氧树脂分子之间产生共价键连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

与一般的物理交联不同,ECH交联是通过化学反应使环氧树脂形成交联结构,具有更高的交联效率和交联密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ECH交联的条件。

1.环氧树脂选择:ECH交联需要使用具有环氧基团(—O—CH2—CH—O—)的树脂作为基材。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环氧树脂种类主要有双酚A型、双酚F型、无溶剂型和水性型等,选择适合的环氧树脂对ECH 交联非常重要。

2.交联剂选择:ECH交联常用的交联剂有聚酰胺胺(D4)、聚酰亚胺(PMDA)、脂肪族胺(EDA/D400)等。

交联剂的选择应根据目标性能和应用需求来确定。

交联剂能够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点。

3.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ECH交联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交联程度越高。

但是过高的温度可能引起不可逆的副反应,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ECH交联反应。

4.压力控制:通过增加反应容器的压力,可以促进ECH交联反应的进行。

压力越高,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快。

但是过高的压力可能引起环氧树脂的压缩变形,导致物理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在合适的压力范围内进行ECH交联反应。

5.时间控制:ECH交联反应通常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目标交联度。

时间不足时,交联程度较低;时间过长时,可能引起过度交联,导致物性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合理控制ECH交联反应的时间。

6.酸催化剂:ECH交联反应通常需要酸催化剂存在。

酸催化剂可以促进环氧树脂中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生成交联点。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有机酸(如无水醋酸、对甲苯磺酸)、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

酸催化剂的选择应根据反应体系的特点来确定。

7. pH值控制:ECH交联反应通常在酸性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ECH交联反应的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EDC(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HS (N-羟基琥珀酰亚胺)
MES (2-(N-吗啉)乙磺酸一水合物)

2.BDDE( 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3.多聚环氧化合物pEPC
4.甘油
5.海藻酸盐
6.京尼平(GP)
7.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
8.单宁酸(TA)
9.黄酮类化合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