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

三藏

藏,原意为容器,佛教指容受所应知的一切教法。包括(1)经藏,佛所说的经典;(2)律藏,佛所制定的律仪;(3)论藏,后人对佛法的议论解释。佛教称精通经、律、论三藏者为三藏法师。

三学

即戒、定、慧。戒学全称增上戒学,即防止身、口、意所作恶业及修行善业;定学全称增上心学,即修习禅定使思虑集中,获得止观之力以灭除烦恼;慧学全称增上慧学,即能达到解脱及利益一切有情的智慧。三学概括了佛法的全部内容。三学的次第是:依戒生定、依定生慧。

三法印(四法印)

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若加上有漏皆苦即为四法印。印是印证的意思,法印即符合佛说正法的印证。凡承许三法印或四法印者即可判定为正确的佛说,若与之相违,即非佛说。

四谛

佛教所称四种正确无误的真理:(1)苦谛,指世俗的一切,本质皆苦;(2)集谛,烦恼惑业,招致三界生死苦果;(3)灭谛,断除欲爱执著,可灭诸苦;(4)道谛,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维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涅磐之境。

五明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必须广学多闻。佛教要求菩萨行者学习五明:(1)声明,即声韵学和语文学;(2)工巧明,即一切工艺、技术、算学、历数等;(3)医方明,即医药学;(4)因明,即逻辑学;(5)内明,即佛学。五明是学者必须学习之处。“学处广大,悲心恳切”是菩萨的条件。大乘佛教号召难学能学,尽一切学。

五比丘

指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初转fa轮,最初度化的五位比丘。即最初僧伽。此五人本是佛为太子时逾城出家后,其父净饭王选派侍奉太子学道苦行者,后佛舍无益苦行时,此五人以为佛退心,于是离佛而去鹿野宛继续修苦行。佛成道后,念此五人当先度脱,遂往鹿野宛为之说法。此五人闻法后证阿罗汉果。因当时已有释迦为佛宝,所说四谛为法宝,加此五比丘为僧宝,故形成了最初的三宝。五位比丘即:*陈如、跋提梨伽、摩诃那摩、波沙菠与阿奢逾时。

六和

僧伽有六项原则,就是“六和”:戒和、见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简单解释一下:和就是和谐一致的意思。遵守共同的戒律(戒和),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学(见和),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利和),生活上互相照顾(身和),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口和),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意和),通过这六项来达到僧伽中的和谐一致。为了实现六和的原则,佛陀曾经为僧伽制定了许多制度。

六度

“度”是梵语的“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第二是持戒,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善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即智慧),为自觉觉他而修禅定和智慧。

八正道

即:(1)正见,就是一切法上见到无常无我缘起四谛之理而明确认识它使成为自己的知见;(2)正思维,(3)正悟,(4)正业,是以自己的生活行动受正见的指导,使身口意合于法的法则;(5)正命,是正当的生活方法,反对诈欺仗势骗夺他财以养自己的邪命生活;(6)正精进,使身口意毫不松懈地努力向正见所指的目的前进;(7)正念,经常忆念着正见,使正见不忘失而经常现前;(8)正定,在正见指导下修习进入无漏清静的禅定。

梁皇忏

此忏法创始于梁武帝,故称“梁皇宝忏”。《梁皇忏》十卷,通行金陵刻经处本作梁宝志、宝唱等撰,现行本是经过元代审订改正流行的。相传此忏创始于梁武帝时,采樜诸经妙语,改集十卷悔文,总列四十品章。前为六根三业,皈依断疑,忏悔解冤;后及六道四恩,礼佛报德,回向发愿。其中正以露缠结罪,洗涤过去之恶因,复凭发菩提心,培植当来之种智。后世灭罪消灾、济度亡灵者,常延僧虔修此忏,是我国流传最久的一部忏法。

朝暮功课

也称“二时功课”或“五堂功课”,明末逐渐形成的丛林规制之一。僧人于每日清晨与傍晚齐集大殿,念经诵咒。清晨,有二堂功课,念诵的内容依顺序有《大佛首顶愣严神咒》、《大悲咒》及其他十种小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楞严咒》为一堂功课,后为一堂功课。傍晚,有三堂功课,念诵的内容依顺序有《佛说阿弥陀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蒙山施食仪》。《佛说阿弥陀经》为一堂,《八十八佛》与《大忏悔文》为一堂,《蒙山施食仪》为一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