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饮食营养危险因素(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危险因素

高血压饮食营养方面的危险因素首先是食盐摄入量,但除了食盐摄入量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血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食盐食盐摄入与高血压显著相关,而且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甚至出生后5周内高盐摄入与青少年期的高血压也呈正相关。由于用其他阴离子代替cl的钠盐并不引起血压的升高,故一般来说膳食中钠盐指氯化钠。血压对食盐的反应受膳食中某些成分的影响,如低钾或低钙的膳食可增加血压对高食盐的反应,相反,高钾和高钙膳食可阻止或减轻高食盐诱导的高血压反应。超重和肥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肥胖或超重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向心性肥胖。肥胖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3倍。减轻体重已经成为降血压的重要措施,体重减轻9.2 kg 可引起收缩压降低6.3 mm Hg,舒张压降低3.1 mm Hg。肥胖导致高血压的机制可能归于肥胖引起高血脂,脂肪组织增加导致心排出量增加、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以及胰岛素抵抗。

钾膳食钾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高钠引起的高血压患者补充膳食钾,降血压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与钾促进尿钠排泄、抑制肾素释放、舒张血管、减少血栓素的产生等作用有关。

钙膳食中钙摄入不足可使血压升高,而增加钙可引起血压降低。一般认为,膳食中每天钙的摄入<600 mg就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钙促进钠从尿中排泄可能是其降血压的机制之一。

脂类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和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都有利于降低血压,在这一方面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临床研究发现每天摄入鱼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4.8 g可降低血压约3.0~1.5 mm Hg。n-3多不饱和脂肪酸降压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改变前列腺素的代谢,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的增殖有关。

酒精大多研究发现饮酒和血压呈“J”型关系,少量饮酒者(1~2次/日,按纯酒精折算,

每次饮酒不>14 g)的血压比绝对禁酒者还要低,但每天饮酒≥3次者的血压明显升高。这一现象提示少量的酒精具有舒张血管作用,而大量的酒精具有收缩血管作用。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轻体重的措施,一是限制能量的摄入,二是增加体力活动。限制能量摄入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即将介绍的“糖尿病的饮食与营养”中的相关内容。运功方式每日步行约3 km,时间>30分钟;或选择适合个体的有规律的运动项目,如骑自行车、有氧操、太极拳等。每周进行5次,运动后的心率每分钟约为“170减去年龄”较为合适,如60岁的人,运动后的心率达到110次/分,如此掌握适量的运动,可以达到安全和保持有氧代谢的目的。

改善膳食结构①限制膳食中的钠盐:在日常膳食中,含钠盐为10~15 g,远远超过

机体的需要量。因此建议正常人每天摄盐量应该<6 g,而高血压患者钠的摄入量应<3 g。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食盐外,还要考虑其他钠的来源,包括腌制食品以及食品本身含有的

钠盐。②增加钾的摄入:高血压患者应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新鲜绿色叶菜、

豆类和根茎

类、香蕉、杏、梅等。③增加钙的摄入:多食富含钙的食品,如牛奶、豆类等。

④保持良好

的脂肪酸比例:高血压患者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或更低,应限制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⑤其他:中医推荐高血压患者食用芹菜、洋葱、胡萝卜、荠菜、菠菜等。限制饮酒酒精是高血压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高血压患者不宜饮酒,应限制酒量<25 g/日,必要时完全戒酒。

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北京市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膳食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多在20%以上。我国较低,但近20多年呈增加趋势, 2002年全国第四次营养调查表明〔1〕,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较1992年调查结果11·26%明显增高。膳食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关系密切〔2, 3〕。本调查旨在了解北京市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3调查中发现有43·3%的高血压患者体重超重,可见超重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有文献表明,体重每增加12·5 kg,收缩压升高10 mmHg,舒张压升高7 mmHg〔4〕。因此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有助于防治高血压的发生。蛋白质供能比为10% ~15%,脂肪供能比<20%,糖类供能比为55% ~65%,并注意适量参加体育运动以更好地控制体重。

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应限制动物蛋白。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与膳食动物蛋白质及A/P比值呈显著负相关,且其作用独立于高血压,提示动物蛋白质可能对高血压有保护作用〔5〕。应选高生物价蛋白质作为食物来源,按1 g/kg体重补给,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动物蛋白质宜选用鱼、鸡、牛肉、牛奶、瘦猪肉等。

调查中发现,高血压患者脂肪摄入量明显偏高,一方面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用油脂明显增加,且以动物性脂肪为主,因其含饱和脂肪酸较高可升高血胆固醇,应替换为含多不和脂肪

酸较高的植物油,并严格控制其摄入总量,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值(P/S)>1时,降低血压的效果好〔6〕。膳食脂肪总的摄入量以每天40~50 g为宜,除椰子油外,豆油、菜

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油等植物油均含维生素E和罗多亚油酸,对预防血管破裂有一定作用。饮食胆固醇应在300~400 mg/d。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均可促进肠蠕动,加快胆固醇排出,对防治高血压有利;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均有升高血脂之忧,故应少用。

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生呈正相关,应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低钠饮食时,钠应保持500 mg/d,维持机体代谢,防止低血钠症,供给食盐以2~5 g/d为宜。钙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乳制

品来源的钙与高血压呈负相关〔7〕。钙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疗效,1 000 mg/d,连用8

w可使血压下降,部分人不给降压药,也可使血压恢复正常。含钙丰富的食物有黄豆及其制品、葵花子、

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韭菜、柿子、芹菜、蒜苗等。

Sacks等〔8〕研究认为富含蔬菜和水果的膳食在高血压预防中可起到与药物相同的作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出体外,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橘子、大枣、番茄、芹菜叶、油菜、小白菜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治。

通过调查表明,证实了饮食结构不合理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对于高脂肪、高能量、高盐饮食人群加强宣传和教育,完善饮食结构,增加钙、维生素C 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

入,以及适量的体力活动,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醋泡花生米治疗高血压

周春艳梁韶明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264300)

将红皮花生米浸泡在食醋中,密封1周,时间越久

越好。每晚睡前嚼服2~4粒,1个疗程(7天)血压即可

降至正常范围。以后坚持每周服1次,每次2粒,可巩

固疗效,防止复发。

05-0431-02

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以致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中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4%[1],因此各国医学界和卫生管理部门都高度重视高血压病的防治。1998年我国卫生部将10月8日定为我国“高血压日”,旨在推动和强化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有效控制,就

应从高血压病预防做起,普遍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本文就高血压病预防对策境况综述如下。

1高血压病的早期发现

1.1高血压前期2003年发表的JNC-7将“第六次报告”的正常血压[120~129/80~84 mmHg(1 mmHg=0.133 kPa)]和正常高值(130~139/84~89 mmHg)统一起来,提出了“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 mmHg)这一概念,并指出此类人群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率[2]。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更高(约占成人的50%),远期并发者使患者寿命减少5年[3]。有学者报道[4],调整年龄、性别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高血压前期

的人群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10年冠心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31%,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49%,总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44%。这将为那些可能发展为高血压的患者提前敲响了警钟,同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1.2隐匿性高血压新近一些学者把“诊室血压正常,动态血压高于正常”定义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