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平台系列设计

合集下载

电动振动台能做的试验

电动振动台能做的试验

振动冲击试验方法与技术(用电动振动台进行)王树荣前言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是环境试验的主要试验手段之一,用它可以完成环境试验标准中的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

当今国内外在环境试验上有许多标准和方法,但归纳起来为二大体系:一类是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为主体的国际通用的民用 (商用) 产品的环境试验体系,它是国际贸易中民用 (商用)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水平要求的共同语言、统一准则,它是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制订的,可以说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环境试验现状和水平的反映。

我国自80年代开始采用等效或等同的方法先后将TC50(环境试验)、TC75(环境条件)制订(转化)成环境试验国标(GB/T2423系列标准)与环境条件国标(GB/T4798系列标准)。

IEC标准的特点是模拟试验方法(程序)经典、试验再现性高。

另一类是军用产品的环境试验体系,最有代表性为美国的MIL标准和英国国防部07-55标准。

我国自80年代开始采用等效或等同的方法先后将相同专业的美国MIL标准转换为我国军标,美国军标的特点是工程应用性好。

在环境试验领域内最常用的美国军标和相应的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军标GJB4-83 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是我国自行制订的国军标。

从上面的叙述可见,我国的环境试验标准有民(商)用和军用二大标准体系,民用是等效或等同采用的IEC标准体系,军用是等效或等同采用美国军标体系。

对上述等环境试验标准中的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能完成的试验综合归纳一下,可以看出,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应用面是很广的,它既可进行振动试验又可进行冲击试验。

就振动类的试验而言,当今环境试验中的振动试验有:正弦振动方法、随机振动方法、拍频振动方法、时间历程方法、地震试验方法、声振试验方法等。

其中随机振动方法又可分为宽带随机和窄带随机,在具体进行宽带随机振动试验时,还可将窄带随机或正弦振动叠加在在宽带随机振动上,对声振试验要在混响声场内进行,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无法实现。

;XS263J振动压路机技术规格书(2015.1)

;XS263J振动压路机技术规格书(2015.1)

XS263J振动压路机技术规格书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二Ο一五年一XS263J型振动压路机技术规格书1 概述XS263J振动压路机是由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效节能超重型机械驱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该产品总体参数匹配合理,运用低转速发动机、液压阻尼控制技术,节能降噪效果明显;运用“三心合一”技术,优化传动系统,使压实性能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电控操纵系统,提升了操作舒适性;研发的离合自动缓冲技术,使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显著提高。

XS263J振动压路机主要适用于对地面的压实,适宜于卵石、砂性土壤、冰碛土、爆破岩石和粘性土壤的压实作业,也适宜于各种大型工程中对混凝土、稳定土的基础材料的压实,是建设高等级公路、机场、港口、堤坝及工业建筑工地的理想压实设备。

2 产品执行的法律、法规、安全标准和产品标准法律法规按Q/XCMG01404-2006《公司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录》的规定执行。

标准化综合要求执行Q/XDL10020-2013《压路机执行标准规范》中有关振动压路机部分的要求。

整机性能满足GB/T8511-2005《振动压路机技术条件》和GB/T13328-2005《压路机通用要求》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安全性能满足GB25684.1-2010《土方机械安全通用要求》和GB 25684.13-2010 《土方机械安全压路机的要求》两项国家强制性标准。

3 主要技术性能与特点(1)采用上柴SC8D直喷式涡轮增压低转速柴油机,实现最佳油耗工作区,使综合油耗下降10%;低转速柴油机降低噪声排放,并增强整机密封性,使整机噪声下降2分贝;优化传动系统匹配,实现最佳的压实作业速度,使作业效率提升8%;(2)离合结合的速度由原来的人工控制改进为系统智能控制,解决了人为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使离合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升;(3)驾驶室与机架采用组合刚度的减振装置,多维度降低驾驶室的振动,显著提升操作者的工作舒适性;(4)采用科学合理风道设计,空调系统独立散热以保证足够的进风量,综合提升散热能力,保证动力系统高效工作;(5)电液控制的动力换挡变速箱,配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控换挡手柄,显著增加操纵舒适性;(6)运用先进的液压阻尼控制技术,优化振动参数,工作更加平稳,作业质量大幅提升;(7)前翻机罩开启角度大,电动升降装置可使机罩在升降过程中安全地停在任何位置,各系统部件维护方便;(8)整体采用徐工单钢轮压路机“3”系列平台新外观造型,整机呈流线型造型。

噪声振动测试系统技术方案-prosig

噪声振动测试系统技术方案-prosig
3. 系统功能扩展能力
可以进一步扩展增加: ➢ 系统可以扩展至1000通道以上; ➢ 独立记录仪功能(Prolog); ➢ 可以扩展增加CAN-BUS输入通道; ➢ 内置GPS,20Hz刷新频率,可以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信息; ➢ 可以扩展增加动态应变输入、高精度转速(60M,用于扭振)、热电偶、
FFT、FRF、倍频程、瀑布图、时域、频域分析、滤波、统计、数
据管理、信号源输出等各种高级功能
DATS 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analysis software licence.
6
01-55-801 DATS NVH 分析专业软件,包括旋转机械、升降速、瀑布图等相 1
1
03-33-8020 power cable and carry bag.
1
5 槽主机箱,交直流供电,单机箱最多可以扩展到 40 通道,提供
USB2 连接线、稳压电源、电源适配器、点烟器供电线和便携包。
P8012 3 card chassis. Includes PC to P8000 USB2
communications cable, mains power supply,in vehicle
P8012和8020的最大采样频率为100KHz/通道 (24位采样),或者是400kHz/ 通道 (16位采样)。信号的完整性可由优异的动态信号测试范围(105dB)和本 底噪声指标(-120dB)保证。多采样率支持功能使得系统可以同时测量低频振 动、动态应变和高频噪声。P8012和8020通过采用USB2.0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可以达到480Mb/秒的数据实时传输速率。
主要特点: ● 数量:2 ● 最高采样频率: 100k Hz/通道(24位AD) 400k Hz/通道(16位AD),软件 可设置 ● DC、AC、IEPE、电荷和动态应变桥 路输入 ● 智能传感器支持(TEDS) ● 转速信号输入通道采样频率:800k Hz ● 电压输入量程可调:±10mV to ±10V ● 105dB的动态范围

光学振动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光学振动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拟生成的振 动信号通过模拟量输出模块, 输出到 D /A 转换卡 上。
真 [ 5] 。
R eal- T im e xPC T arge t是 M a tlab提供的一个基于 RTW 体系框架的附加产品, 可将 In te1 8086 /Pentium 计 算机或 PC 兼容机转变为一个实时 系统。
使 用 R ea l- T im e xPC T arge t根据图 3所示的卫星平台振 动信号 模 拟 模 型 来 生 成 实 时 仿 真 程 序。图 3 中 的 A nalog O utput模块为 S im u link模块库的 R ea l- T im e xPC T a rge t子库 中的 A na log O utput模块, 其中已经提供了 PC I 6031E的 I /O 驱动程序, 在其参 数设 置对 话框 中设 置好 参数。把 S im u link 仿真 模 型的 仿 真 时 间 步 长 设 置 为固 定 步 长, 然 后 设 置 好 System T arge t F ile, 最后使用 RTW 来生成卫星平台振动信号 的实时仿真程序。
从上面分析可知, 要设计星载激光发 射系统的 光学振动 模拟系统, 先掌握有关 卫星平 台的 振动模 式、数 据和相 应模 型, 并分析出振动的频 谱特性。振动的 频谱 特性 是由卫 星平 台环境的物理性质和 其进行特定操作决定的。
卫星平台振动 产生的 原因 分为卫 星自 身机 械运作 和外 部空间环境干扰两种。卫星自身机械运作 主要是卫 星机械运 动引起的振动噪声, 主 要包括 推进 器运作 噪声、天线机 械运 动和太阳能电 池阵 列 驱动 噪声。外 部噪 声 包括 微小 陨 石碰 撞、太阳辐射压力、地球和 太阳 月亮等 空间 物体 引力噪 声和 卫星在温度变化下刚 体微弱形变。

机械振动学课程设计

机械振动学课程设计

机械振动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机械振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数学描述和物理特性;3. 学会运用振动公式计算位移、速度、加速度,并能解决实际问题;4. 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及共振现象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并解决机械振动问题;2. 能够运用数学工具描述简谐运动,绘制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3.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振动现象,操作相关实验设备;4.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振动现象的观察、分析与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机械振动现象的欲望;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倾听、交流、合作;4. 培养学生关注振动技术在现代科技及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物理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验操作,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机械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尚需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简谐运动:- 定义、特点及数学描述;- 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的绘制与分析;- 弹簧振子、单摆等典型简谐运动实例的讨论。

3. 振动公式:- 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公式推导;- 振动周期、频率、振幅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4. 实际振动问题:- 阻尼振动及其影响;- 受迫振动及共振现象的原理与应用;- 振动能量、振动传递的分析。

5. 实验研究:- 简谐运动的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的实验操作与现象分析;- 共振实验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讨论。

最新实验报告音叉的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

最新实验报告音叉的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

最新实验报告音叉的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实验目的:1. 观察音叉的受迫振动现象。

2. 测定音叉的固有频率。

3. 研究音叉在不同频率下的共振行为。

实验设备:1. 音叉2. 振动平台3. 频率计4. 阻尼液5. 计时器6. 力传感器实验步骤:1. 将音叉固定在振动平台上,确保其可以自由振动。

2. 开启振动平台,逐渐调整频率,记录音叉的振动幅度。

3. 当音叉振动幅度显著增大时,记录此时的频率,即为音叉的固有频率。

4. 继续改变振动平台的频率,观察并记录音叉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幅度变化。

5. 使用力传感器测量在共振频率下作用于音叉的力,以分析共振时的能量转换情况。

6.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加入阻尼液来观察阻尼对音叉振动的影响。

7. 使用计时器测量音叉振动的周期,进一步验证其固有频率。

实验数据与分析:1. 记录的固有频率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可能的偏差原因。

2. 绘制音叉振动幅度随外部驱动频率变化的曲线图,明确共振频率点。

3. 分析阻尼对音叉振动的影响,讨论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减少能量损失。

4. 通过测量的力值,讨论共振时能量的最大化利用。

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观察到了音叉的受迫振动现象,并成功测定了音叉的固有频率。

2. 共振实验表明,在固有频率附近,音叉的振动幅度显著增大,验证了共振现象的存在。

3. 实验中发现,阻尼的存在会减弱音叉的振动幅度,影响其振动性能。

4.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提出了优化音叉设计和应用的建议,以提高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效率和稳定性。

振动分析案例(48个实例)PPT课件

振动分析案例(48个实例)PPT课件
高速齿轮右边带族
N1
N1
N1
N1
1
2
N1
N1
N1
N0
3
6
频率
4
N0
N0
低速齿轮左边带族
低速齿轮右边带族
某压缩机组振- 动频谱实例
8
含 了 (1)电 动 机 转 子 动 平 衡
(2)电 动 机 转 子 与 定 子 等 小 间 隙摩擦 (3)电 动 机 与 低 速 齿 轮 轴 之 间 联轴器对中 (4)压 缩 机 转 子 动 平 衡 (5)压 缩 机 转 子 与 壳 体 间 摩 擦 (6)压 缩 机 与 高 速 齿 轮 轴 之 间 联轴器对中 (7)齿 轮 啮 合 和 齿 轮 缺 陷 (8)各 轴 承 运 行 状 况 等 等 机 器
3#轴承座靠风机侧轴
垂直方向振动幅值两者相差约十倍!!!
承座,底板垂直振动 为7. 2至8. 2毫米/秒有
效值;而靠汽轮机侧
轴承座,底板垂直振
8.2mm/s RMS 动仅为0. 5至1. 0毫米/
秒有效值,两侧振动
相差约十倍!!导致轴承
座轴向振动高达13. 6
毫米/秒有效值,远远
13.6mm/s RMS
实例NO.2 3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 缩机组转子动不平衡故障
1996年11月2日某大型裂解气压缩机中压缸两端轴承座振动突 增数倍,诊断为转子严重不平衡!开缸检查证实,因进口过滤 器支承块断裂,刮下大量积焦- ,堆积在转子上造成严重不11 平衡 !经清焦处理,开车证实:振动恢复正常。
Case History #2 Rotor Unbalance
实例NO.2 3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 压缩机组转子动不平衡故障
Typical Spectrum典型的频谱

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平台动力学分析

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平台动力学分析

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平台动力学分析张朴真;杨建中;从强;张晓东【摘要】针对航天器的控制力矩陀螺微振动试验对通用微振动振源的需求,在分析微振动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6-PUS并联机构的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平台来模拟微振动试验的新思路.基于Newton-Euler法,给出了6-PUS并联平台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方法,并建立了定平台输出力/力矩与支链驱动力之间的动力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可以为同类微振动模拟平台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航天器工程》【年(卷),期】2016(025)002【总页数】6页(P19-24)【关键词】航天器;动力学;并联机构;微振动;振动模拟【作者】张朴真;杨建中;从强;张晓东【作者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南京 210016;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12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星载相机的成像分辨率由米级提高到分米级,对由星上控制力矩陀螺(CMG)引起的微振动越来越敏感。

为了抑制微振动,须要研制CMG减隔振装置。

本文研究的6-PUS并联机构的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平台,可以模拟微振动力幅值1~10N,力矩幅值0.1~1Nm、一倍频频率为30~200Hz的小型CMG的微振动,从而为小型CMG减隔振装置的试验提供通用的微振动振源,以提高微振动试验的效率与有效性。

由于转速调整等运动状态的变化或动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CMG等运动部件在正常工作中会在安装平面产生六自由度的微振动[1]。

一般的振动试验设备如单个或多个组合的激振器、振动台通常只能模拟1~3自由度的振动。

Stewart并联机构通常利用动平台的六自由度运动,可实现精确指向、减隔振、空间对接等功能,在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机械振动平台 设计性实验讲义(草) 编写:封玲

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2011.3. 2

机械振动平台系列设计实验 振动是声学、地震学、建筑力学、机械原理、造船等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也是光学、电学、交流电工学、无线电技术以及原子物理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这是因为除机械振动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很多类似于机械振动的现象。在不同的振动现象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振动是简谐振动,一切复杂的振动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组合而成,这样的分解在数学上的依据是傅立叶级数或傅立叶积分的理论。让我们从研究最基础的简谐振动开始进行振动的研究吧。

平台仪器 转动传感器(CI-6538):它的核心是一个光学编码器,每转(360°)最多可采集1440个数据点。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可以设置每转采集数据点的个数,有360个数据点和1440个数据点(即分辨率为1°或360°)两种设置,旋转的方向同样可被感知。转动传感器最常用于测量物体的转动角度与转动位置。 光电门(ME-94F98A):光电门也称为光电开关,利用狭窄的红外光束和快速的下降时间为计时提供精确的信号。当光门的光被挡住时,与光门相连的数字通道为0电压状态;光门透光时,与光门相连的数字通道为5V电压状态。光门传感器相当于一个数字毫秒计,它通过测量固定挡光宽度(S)和挡光时间(t),从而可以得到该物体经过光门时的运动速度(tSv/)。 机械振荡驱动器(ME-8750):用于驱动低频(0.3-3 Hz)、高转矩、正弦振荡设备,它由DC电机、位移驱动臂、装配支架组成。驱动臂通过拉动细线,带动振荡设备进行正弦振荡。 功率放大器 II (CI-6552A):是PASCO计算机接口的附件。它放大从电脑输出的信 号,可以作为一个可控的DC电源或AC函数发生器。在DATA STUDIO软件控制下,可以生成正弦波sine、方波square、三角波triangle和锯齿波sawtooth。这意味着电脑现在可被用作DC或AC信号发生器给外电路供电。 直流电源(GPS—1850D):18V/5A。 受迫振动组合仪:该仪器是上述各仪器散件的组装,专用以测量研究受迫振动和受迫阻尼振动的运动规律。组装仪器主要包括:转动传感器(CI-6538)2个、金属圆盘1个、阻尼磁铁1个、弹簧2个、机械振荡驱动器(ME-8750)1个、A型大支架1个等。 3

其他配件:A型支架底座及钢支架、阻尼磁铁、扭摆圆盘、弹簧若干、细绳、橡胶头插线等。

基础设计性实验项目 题目 单摆的振动周期 设计任务:在一个固定点上悬挂一根不能伸长、无质量的线,并在线的末端悬一质量为m的质点,这就构成了单摆。这种理想的单摆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悬线是有质量的,小球不是质点,空气会给摆动带来阻力。所以只有当小球的质量远大于悬线的质量,而它的半径又远小于悬挂长度时才接近理想状态。 设计要求: 1. 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单摆周期测量(注意摆与摆长的选择,并保证单摆在同一平面上振动,研究摆长对周期的影响)。 2. 完成周期测量基础上可进一步设计实验,研究摆线长短、摆线粗细、摆球质量或摆球体积等对周期的影响。

题目 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弹簧振子的实验装置,选用合适传感器如:光门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力传感器、转动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振子振动规律的研究。 提示: 可参考如图装置设计弹簧振子,进行弹簧振子振动周期、振动衰减、运动规律测量。实验中可通过光门传感器直接测量振动周期,还可通过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变化周期进行振动周期测量,或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物体离测距装置的距离变化得到其振动周期;使用转动传感器可进行振动振幅的测量。

设计要求: 1) 设计实验装置及方案、选择合适设备进行弹簧振子的周期测量; 4

2) 设计实验装置及方案、选择合适设备进行弹簧振子的振幅测量,讨论弹簧振子的振幅A随时间t的衰减规律。 拓展研究: 探寻弹簧振子系统的周期经验公式。对大量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对一定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这是实验科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归纳法。本实验的观测对象是相互关联的三个物理量(弹簧劲度系数k、振子质量m、和振动周期T)之间的变化关系,假设我们只知道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与弹簧劲度系数k、振子质量m有关,其关系式为kAmT,请设计方案由实验归纳出公式中的三个常数A、、,得到弹簧振子系统的周期经验公式。 研究时,在弹簧不变情况下,改变振子质量,推导T与m的关系;在振子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弹簧,推导T与k的关系;推导计算公式中的A值;比较推导的经验公式与理论公式,并进行适当分析。 5

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题目 利用弹簧振子测量物体惯性质量 设计内容:应用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进行物体惯性质量测量。随着振子质量不断变化,其振动周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寻找这一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测量未知质量。 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测量弹簧振子质量m与其对应的振动周期T; 2)研究待测物体质量m与振动周期T的关系,作相应规律图表; 3)根据规律图表查出待测物体质量; 4)使用物理天平(分度值20mg)测量待测物标准值,比较实验值和标准值。

题目 弹簧有效质量的研究 设计内容:

当弹簧振子的质量远大于弹簧质量时,弹簧的质量是忽略不计的,kmAT(m,为弹簧振子质量)的实验结果通常都比较理想,相对误差一般都在5 %以下,但若弹簧的质量相对于振子质量不可忽略时,该如何修正公式kmAT?请设计方案研究弹簧质量对振子振动周期的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这种影响,注意分析实验中实测周期与修正后的计算值存在的差异。

提示:弹簧自身质量0m相对与振子质量不可忽略时,其对振动周期影响很大,为减小

误差提高实验精度必须考虑弹簧的有效质量。实验中假设修正公式为kcmmAT0,其中0cm为弹簧有效质量。可选定一根弹簧,改变振子质量,分别测出不同质量相对应的周期,从而得到系数c。 设计要求:

1)设计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公式kcmmAT0的系数c; 2)对不同质量的弹簧振子的实际测量周期值、经验公式计算值、修正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其相对误差,研究在什么情况下可忽略弹簧自身质量,并给出实验结论。 6

题目 受迫振动的规律研究 设计内容 : 本实验对受迫振动所导致的共振现象进行研究。物体在周期性外力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振动为受迫振动,周期性的外力称为驱动力,如果驱动力按简谐振动规律变化,受迫系统稳定后的振动也是简谐振动。使用不同频率驱动这一系统,让我们探索一下受迫振动的规律。

设计要求: 1) 设计组装受迫振动系统,观察受迫振动系统,发现驱动频率与受迫振动系统频率的关系。 2) 设计方案,测量稳定后的受迫振动系统振幅A与角频率ω的关系,测定其幅频特性(A-ω 曲线),从A-ω求出受迫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率(注意:当更换驱动频率时,系统需花些时间响应,待其稳定后观察其振幅的改变。改变受迫振动的固有频率(如弹簧、振子质量等),研究其对幅频特性(A-ω 曲线)的影响。 3) 设计方案,测量稳定后的受迫振动系统其振子与策动力之间的相位差φ与稳定后系统受迫振动的角频率ω的变化关系,测定其相频特性(φ-ω 曲线)。 提示:

扭摆式受迫振动仪组装(见图1、2、3):主要器件包括转动传感2个、扭摆圆盘1个、弹簧2个、机械振荡驱动器1个和支架。使用一条细绳绕在铝质圆盘上,细绳两端分别连接两根弹簧,这样圆盘可以来回摆动,就像一个扭摆。圆盘在竖直平面内转过一定角度后,在弹簧恢复力矩的作用下,物体开始绕其中心轴的往返摆动。调节机械振荡驱动器频率可进行受迫振动研究。 导轨上受迫振动仪组装(见图4):在动力小车的两端各连接一弹簧,两根弹簧的自由端分别与导轨上的可调末端缓冲器和通过振荡驱动器导向孔的细线相连。小车在弹簧恢复力矩的作用下,在导轨上进行往返摆动。调节机械振荡驱动器频率可进行受迫振动研究。 7 图1 扭摆式受迫振动仪 图3 阻尼磁铁与扭摆圆盘

图2 机械振荡驱动器

图4:导轨上受迫振动仪 8

设计内容 受迫阻尼振动 通过组装的受迫振动仪主要研究受迫振动中驱动力频率对振动系统的影响;测量受迫振动系统的摆动周期及稳态频率;测量无磁阻尼情况下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ω;研究当振动系统出现位移共振或速度共振现象时,驱动力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 提示:使用受迫振动仪进行受迫阻尼振动的研究时,可通过该装置的两个转动传感器记录圆盘和驱动源的角位置和角速度,通过减少磁铁和铝盘之间的间隔来调节阻尼大小。实验中的具体的安装请参考仪器说明书《Driven Damped Harmonic Oscillations》 设计要求: 1)受迫振动相同阻尼的情况下,振动幅值和驱动频率的关系,作位移幅值与驱动力频率的位移共振曲线; 2)受迫振动相同阻尼的情况下,振动速度幅值和驱动频率的关系,作速度幅值与驱动力频率的速度共振曲线; 3)受迫振动不同阻尼的情况下,磁阻尼对位移共振曲线的影响,曲线形状变化(如曲线宽度,最大振幅,最大频率、是否对称等); 4)受迫振动不同阻尼的情况下,磁阻尼对速度共振曲线的影响,曲线形状变化(如曲线宽度,最大振幅,最大频率、是否对称等)。

题目 复摆的振动规律 设计内容 :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刚体,在重力作用下绕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做往复摆动,这种刚体叫做复摆(又称物理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复摆振动可以认为是一种简谐振动。研究一下复摆的运动规律。 设计要求: 1. 设计复摆装置,测量其摆动周期T,与理论值比较,试分析影响复摆摆动周期T的因素。 2. 测定复摆重心,设h为摆重心到摆支点的距离,设计方案研究T与h的关系。 3. 利用复摆共轭性,寻找复摆的等效摆长,测量重力加速度。 4. 设计实验利用复摆测量刚体转动惯量。

题目 扭摆的振动规律 设计内容:实验中使用一条细绳绕在圆盘上,细绳两端分别连接两根弹簧,这样圆盘可以来回摆动,就像一个扭摆。圆盘在竖直平面内转过一定角度后,在弹簧恢复力矩的作用下,物体开始绕其中心轴的往返摆动。这样的摆动具有简谐振动的特性。 设计要求: 1. 设计扭摆装置,测量其摆动周期T,与理论值比较,试分析影响扭摆摆动周期T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