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先秦时期复习笔记【精选版】

2015高考历史先秦时期复习笔记【精选版】
2015高考历史先秦时期复习笔记【精选版】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

一.原始社会

1.远古人民:元谋人→北京人(使用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打制)母系

氏族【旧石器时代】→﹝北﹞半坡文化(黄河流域)粟【新石器时代】

→﹝南﹞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稻(打制)

→大汶口文化(丝织)位于山东—黄河流域(中晚期进入父系氏族)

2.炎黄子孙(部落联盟)

(1)三皇五帝(黄帝、炎帝、饶、舜、禹)

A.神农氏(农业始祖)

3.最早:粟、稻、丝织

刀耕火种→木石工具

五谷六畜→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二.夏商西周时期

1.朝代更替:

(1)夏朝(约BC2070~BC1600)/(BC 12C~BC 17C)【中原地区黄河流域】

A.禹开创→启继承(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

B.桀亡国

(2)商朝(BC1600~BC1046)/(BC 17C~BC 11C)

A.成汤建商,都城多变迁【亳—殷---朝歌】

盘庚迁殷

B.纣亡国《封神榜》

C.商朝特点:神权(强化王权,体现在:商王名字)

D.甲骨文→需释读

(3)西周(BC104~BC771)/(BC11C~BC8C)

A.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关键战役】

B.都城:镐京(今西安附近)

C.周厉王【道路以目】

D.周幽王亡国

E.西周的政治制度:

a. 分封制【封邦建国】

目的:巩固统治需要

王畿之地:镐京为中心的地区

分封对象:主体→同姓亲族(战略要地,富庶之地)

其他→功臣、先代贵族

早期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

分封内容:土地、人口

权利义务:再次分封(卿大夫→士)

服从周王、随从作战、定期朝觐、缴纳贡赋

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疆域

b.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解决贵族间有关权利、土地、财产的继承问题

特点:以血缘为纽带

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大小宗制度:相对的

作用:凝聚宗族、强化王权、防止分封、家国一体

c.礼乐制度:贵族间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2.夏商西周的经济:

(1)农业:

A.生产工具:木石材料为主(耒、耜)

少量青铜农具

B.土地制度【西周】:井田制(公有/国有制)

(分封制)↓

公田、私田

(2)手工业:

A.青铜工艺先进(青铜时代)

B.丝织业有所发展

C.官营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

特点:统一管理、原料充足、资金雄厚、规模经营

不计成本、经验丰富、技艺高超

(3)商业:出现职业商人

西周→工商食官(商人为政府服务—官商)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春秋时期的形式(BC770~BC476)

(1)王室衰微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

A.平王东迁(BC770)洛邑

B.整体形势: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遭到破坏

C.春秋改革:

a.目的:富国强兵,适应争霸战

b.典型改革:

作用:齐国实力增强,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鲁国赋税改革---“初税亩”(BC594)←梭伦改革

c.春秋改革特点:涉及经济领域(税)

未涉及上层建筑(政治→选官)

2.战国形式(BC475~BC221)

(1)总体特点:战争不短,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夺权→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诸侯称王)

(2)各国变法:

A.魏文侯变法(最早)

李悝变法:

a.内容:政治→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策】(废世卿世禄)

农业→尽地力

法治→《法经》(第一部法典)

b.作用: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B.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最有成效)

a.背景→时代背景:* 发展地主经济的需要

*废除世卿世禄的需要 *秦国的要求、现实的需要 b.变法措施: ★政治(军事):废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什伍连坐制度(控制)

★经济:土地→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从法律上/发展地主经济)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财政稳定/积极性/农业发展/国力强大)

统一度量衡

(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发展)

★思想:焚诗书,明法令→统一思想

c.作用 :打击旧贵族,增强了国力,发展地主经济,壮大了军事力量

稳定了社会秩序,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d.评价:

·积极:战国最彻底,效果最明显,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变法,不仅

推动了秦国的社会经济向前发展,而且推动了古代中国

由宗法分封向中央集权的转型,为秦建立大一统帝国打

下坚实的基础。

·消极:变法中的严刑峻法、文化高压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

消极影响。

2. 秦灭六国:

(1) 统一背景:

A. 时代要求:人民渴望统一,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

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

B. 历史因素: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基础)

C. 个人作用:秦王赢政雄才大略

(2) 统一进程(BC230~BC221):韩赵魏楚燕齐

(3) 秦帝国建立(BC221)

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

(4)意义:结束了春秋以来长期的战乱割据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一统

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

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A.土地私有制确立

a.井田制瓦解,生产力发展

b.生产工具进步,促进土地私有制确立

c.各国税制改革,推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生产工具:铁农具出现,取代木石工具

生产技术:牛耕

★精耕细作

C.水利工程:

a.都江堰(成都)→天府之国

防洪、灌溉

b.郑国渠(咸阳)→单一作用:灌溉

D.自耕农(小农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出现

家庭手工业(纺织业)

主要用于自给自足(自用)及交税,极少部分流入市场

3.商业:私商兴起

A.商业政策的变化:商周—→战国

(重商)(抑商)

B.重农抑商出现的原因:

a.当时农业发展有利于迅速实现富国强兵

b.中央集权思想深入人心

c.商业发展会影响社会劳动力、户籍管理、社会秩序稳定等

C.重农抑商内容:(商鞅)

a.通过本末之分贬低商人

b.通过限制商人经营范围打击商人

(盐铁官营)

c.作用:有利于农业发展,富国强兵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1.儒家思想:

A.

★仁与礼的关系:

a.仁礼不可分割

仁礼相互制约

中庸之道(解决方法)(有差别)爱人

b.政治思想: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

c.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私学)

因材施教

学习方法

整理文化“五经”

d.历史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成为亚洲(东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入欧洲后对启蒙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B.儒家战国孟子:《孟子》

↓↓

亚圣“四书”之一

a.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C.战国儒家:荀子《荀子》

儒家思想集成者

主要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性恶论

2.道家:

A.创始人春秋老子:《道德经》/《老子》

B.战国庄子:哲学→世界的本源是道

辩证思想

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3.墨家:

A.创始人战果墨子(显学)

主要思想:兼爱、非攻(不义战争)

(无差别)

节俭:代表下层百姓的利益

☆战国:非儒即墨

4.法家:战国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主要思想:法术势相结合

主张建立专制集权国家

法治

社会向前发展

历史进步今必胜昔

5.科技文化:

A.司南→战国———————→四大发明

B.日食记录→甲骨文【商】

(最早)

C.哈雷彗星记录→春秋天文

D.星表→战国

(最早)

E.度量衡→春秋末期

F.九九乘法表春秋

G.

6.文学艺术

A.《诗经》西周至春秋

B.《楚辞》战国

C.《人物龙凤图》帛画战国

7.百家争鸣出现原因:

A.经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铁力牛耕出现

井田制瓦解,地主经济发展

B.政治: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瓦解

士阶层崛起,战争对人才的需求

C.文化:学术环境宽松,文化下移,学在民间(私学)

2018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2018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集合和简易逻辑 考点:交集、并集、补集 概念: 1、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求公共元素)A∩B={x|x∈A,且x∈B} 2、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求全部元素)A∪B={x|x∈A,或x∈B} 3、如果已知全集为U,且集合A包含于U,则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的补集,记作 A C u, 读作“A补” A C u={ x|x∈U,且x?A }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例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考点:简易逻辑 概念: 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A和结论B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充分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记作“A→B”“A推出B,B不能推出A”。 必要条件:如果B成立,那么A成立,记作“A←B”“B推出A,A不能推出B”。 充要条件:如果A→B,又有A←B,记作“A←B”“A推出B ,B推出A”。 解析:分析A和B的关系,是A推出B还是B推出A,然后进行判断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如果a>b,那么ba,那么ab,且b>c,那么a>c 如果a>b,存在一个c(c可以为正数、负数或一个整式),那么a+c>b+c,a-c>b-c 如果a>b,c>0,那么ac>bc(两边同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号不变) 如果a>b,c<0,那么acb>0,那么a2>b2 如果a>b>0,那么 b a> ;反之,如果 b a> ,那么a>b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 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了之后符号要发生改变)。 如:6x+8>9x-4,求x?把x的项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变成6x-9x>-4-8,合并同类项之后得-3x>-12,两边同除-3得x<4(记得改变符号)。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定义: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法: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值,最后求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交集(公共部分)。 考点: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定义: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如:|x|a型不等式及其解法。 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x|

成人高考高起点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5分,共8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C 2.函教y=2sinxcosx的最小正周期是() A.π/2 ? B.π ? π ? π 答案:B 3.等差数列{an)中,若a 1=2,a 3 =6,则a 7 =()

? ? ? 答案:A 4.将一颗骰子抛掷1次,则得到的点教为偶数的概率为()3 ? 2 ? 3 ? 6 答案:B 5.不等式|2x-3|<1的解集为() A.{x|12} C.{x|1

D.{x|2

3+log 81= 1/9 ? ? ? ? 答案:D 9.曲线y=x2+l与直线y=2x的交点坐标为( ) A. ? B.(-1,2) ? C.(2,4) ? D. 答案:A 10.已知正六棱锥的底面边长为3,侧棱长为5,则该六棱锥的体积为()

答案:A 11.过点(0,1)且与直线x+y+1=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x ? =2x+l ? ?=x+1 ? ?=x-l? 答案:C 12.设双曲线x2/16-y2/9=1的渐近线的斜率为k,则|k|= 答案:B 1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D,D1D的中点,刚直线EF与BD1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答案:A 14.若函数y=(αx+1)/(2x-3)的图像与其反函数的图像重合,则α= ? ? ? ? 答案:D =,b= =,b= =,b=

【高中】中国近代史复习笔记

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第1课 中国近代史综述 一些宏观理论与概念 一、研究中的两大范式 1、“革命史范式”将中国近代史视为西方殖民入侵。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2、“现代化范式”认为改革或革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手段,中国近代史是“多点一线”,生产发展、技术救国、阶级斗争、政治革命、制度变革、思想冲突、文化变迁等“多点”都汇聚成了“现代化”这条主线。近年来高考命题常着眼于此挖掘史实,体现命题的时代特色,需要引起注意。 二、革命史范式的时间线索 三、革命史范式的主要问题 1、社会性质: 2、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 ☆1901年后两大矛盾趋于合流;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3、革命对象: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任务 社会矛盾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后 鸦片战争前 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农民 阶级(封建主义-人民大众)反封建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人民大众 反侵略反封建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5、历史主题: 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这也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任务。 四、基本线索 1、屈辱沉沦史: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结,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争探索史:中国人民一方面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抗争(抗争史),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的道路(探索史)。 如太平天国运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属于抗争史的内容;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等属于探索史的内容。 五、晚清民国纪年 1、晚清年号:乾隆 1736——1796 嘉庆1797——1820 ?道光 1821——1850 咸丰 1851——1861 ?同治1862——1874 光绪 1875——1908 ?宣统1909——1911 2、中华民国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1912-1913) 北洋军阀政府(1913-1928)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民国纪年法转换公元纪年法的方法: ?民国纪年法年份+1911=公元纪年法年份 ?例如:民国8年就是8+1911=1919年,五四运动

关于成人高考专科数学考试答题技巧

成人高考,专科数学考试答题技巧 数学主要分为选择题+填空题+最后的大题,分值的分配是85+16+49=150。 选择题 连续4年的选择题有17题,每题5分,共85分。一般来说前面几道题比较容易,可以把4个答案往题目里面套,看哪个答案符合,看那个是正确的,提高准确率,分数容易拿。 2007年成考数学选择题答案1-5DCCCA 6-10 ABDDB 11-15 ACACB 16-17 DB 2008年成考数学选择题答案1-5 BADBA 6-10 DBACD 11-15 ACBAC 16-17 CC 2009年成考数学选择题答案1-5?BDDCB?6-10 CDBAB 11-15 DCACA 16-17 CA 2010年成考数学选择题答案1-5?CCABB?6-10 ADADB 11-15 AADCC 16-17 DB 2012成考数学选择题答案1-5CBDCB 6-10 ADADB 11-15 AACDC 16-17 BC 2013年成考数学选择题答案1-5 DCBDC 6-10 DBCAD 11-15 ABABCC 16-17 CD 2014年成考数学选择题答案1-5 CDABB 6-10 CDACA 11-15 DDBCD;16-17AB 2015年成考数学选择题答案1-5?CAACD6-10?DDBBA11-15?ACBCD;16-17?BC 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有四道题目填空题要当作选择题来答,假如答案是常数的话,出现-1,0,1,2,√2?(根号2)的可能性很大,根据自己的判断。请看往年专科数学情况:2008年成考填空题答案:(18) -4\3(19) ? ∏ (20) 6 (21) 5.2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 一、古代经济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工具、推广先进技术 4、国内各民族、地区以及中外的交流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6、前朝的经济基础 1、古代社会农业发展: 新石器时代:栽培谷物,农业的起源。 西周:后世的农作物大部分都有 春秋战国:铁制农具、犁耕技术;耕地买卖;奖励农耕军功,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出现;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西汉: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农为本,减租薄赋 东汉:光武帝下九道释放部分奴隶的命令,三十税一,减轻农民的负担(略) 北宋:王安石变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清前期:鼓励垦荒,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明朝引入的高产作物番薯、玉米广泛种植 2、古代商业和商品经济 (1)概念: 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闭塞特征。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封建经济中从属、补充作用。开放特征。 (2)发展阶段: 秦汉: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商业贸易逐步繁荣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 汉:对外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隋唐: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唐:城市繁荣:长安: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东市西市商业区(打破空间限制);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达到全盛,擅长经商的粟特人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宋元: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北宋:城市繁荣(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略); 南宋: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明州三大港口设市舶司及市舶司所在港口设“番坊”与“番市” 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海外贸易大发展,泉州是世界大港口 明清: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明:商品活跃、一批专业城市、白银普遍流通 前期:改变了宋元以来活跃的欧亚间的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为朝贡贸易; 后期: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清:A、商业日臻繁荣,城市繁盛,南京、广州、佛山、厦门更有新发展; B、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如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 C、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清初:海禁政策; 康熙中期:重开海上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南京)设立海关,四口通商 康熙晚期:对外贸易线路收缩; 乾隆:实行闭关政策,广州一地通商且有种种限制,使商品经济失去有限的海外市场 (3)对商品经济的评价: 封建社会初期: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封建社会中期:有利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封建社会后期: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A、前期陆路为主,后期海路为主 原因:西夏政权的阻隔;陆路的缺点;外贸商品的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业(指南针)与造船业的发展 B、官方贸易不已盈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 C、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D、外贸促进民族融合(回族) 3.手工业: 唐朝:丝绸、纸张、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 南宋: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二、古代政治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两个内容: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⑵发展历程:萌芽于战国, 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 完善于隋唐,

关于历年成人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总文

2011-15成考数学真题题型分类汇总(文) 一、 集合与简易逻辑 (2011) 已知集合A={1,2,3,4}, B={x|—1- B {}1x x > D {}12x x ≤≤ (2014)若,,a b c 设甲:2 40b ac -≥ 乙:20ax bx c ++=有实数根。 则( )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15)设集合M={2,5,8},N={6,8},则M U N= (A){8} (B){6} (C){2,5,6,8} (D){2,5,6} (2015)设甲:函数Y=kx+b 的图像过点(1,1), 乙:k+b=1,则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15年数学成考真题 (拼页)

201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5分,共8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5,8}M =,{6,8}N =,则M N =( ) A.{8} B.{6} C.{2,5,6,8} D.{2,5,6} A.[3,)+∞ B.[0,)+∞ C.[9,)+∞ D.R 4、已知平面向量(2,1)a =-与(,2)b λ=垂直,则λ=( ) A. 4- B. 1- C. 1 D. 4 5、下列函数在各自定义域中为增函数的是( ) A. 1y x =- B. 2 1y x =+ C.12 x y -=+ D.12x y =+ 6、设甲:函数y kx b =+的图像过点(1,1),乙:1k b +=,则( )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A.0 B.1 C.5 D.8 10、设tan 2θ=,则tan()θπ+=( ) A.20x y +-= B.20x y -+= C.20x y ++= D.0x y -= 12、设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像过点)2,3()2,1(和-,则其对称轴的方程为( ) A. 22 (1)2x y +-= B. 22 (1)4x y +-= C. 22 (1)16x y +-= D. 22 (1)1x y -+= 14、设()f x 为偶函数,若(2)3f -=,则(2)f =( ) 17、甲乙两人独立地破译一个密码,设两人能破译的概率分别为12,p p ,则恰有一人能破译的概率为( )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通史模式)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史 (通史模式) 一、原始社会 二、先秦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方面: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

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经济方面:以(西周)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占统治地位,集体耕作,工商食 官。 3.文化方面:商代,我国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形成,贵族垄断了文化领域。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方面:社会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趋于瓦解;通过变法 运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 2.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重 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 3.文化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科技繁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诗 经和楚辞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早期成就。 【三维坐标·时空清】 【知识体系】

政治史 【研究纲领】 1.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商周的政治制度 考纲解读: (1)殷商的政治 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政治 权力的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权力的继承:宗法制—家庭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权力的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3)春秋战国的政治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战国时期各国竞相变法,开始兼并 战争。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 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

2006至2017成人高考数学试题汇编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归类汇总 一、集合运算 1、(2006)设集合{}{}1,0,1,2,0,1,2,3M N =-=,则集合M N =( ) A {}0,1 B {}0,1,2 C {}1,0,1- D {}1,0,1,2,3- 2、(2008)设集合{}{}2,4,6,1,2,3A B ==,则A B =( ) A {}4 B {}1,2,3,4,6 C {}2,4,6 D {}1,2,3 3、(2009)设集合{}{}1,2,3,1,3,5M N ==,则M N =( ) A φ B {}1,3 C {}5 D {}1,2,3,5 4、(2010) 设集合{}{} 3,1M x x N x x =≥-=≤,则集合M N = ( ) A R B (] [),31,-∞-+∞ C []3,1- D ? 5、(2011)已知集合{}{} 1,2,3,4,13==-<- B. {}1x x > C. {}11x x -≤≤ D. {} 12x x ≤≤ 9.(2015)设集合{}{}2,5,8,6,8M N ==,则M N =( ) A. {}8 B. {}6 C. {}2,5,6,8 D. {}2,5,6 10.(2016)已知集合{}{}0,1,0,1,2A B ==,则A B =( ) A. {}1,2 B. {}0,2 C. {}0,1 D. {}0,1,2

高中历史_一轮复习_二轮专题__笔记_非常详细_打印版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 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 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1. A.0 B.1/2 C.1 D.2 【答案】A 【应试指导】 2. 【】 A.低阶无穷小量 B.等价无穷小量 C.同阶但不等价无穷小量 D.高阶无穷小量 【答案】C 【应试指导】是2x的同阶但不等价无穷小量. 3. 【】 A.有定义且有极限 B.有定义但无极限 C.无定义但有极限 D.无定义且无极限 【答案】B 【应试指导】 4. 【】 【答案】C 【应试指导】 5. 下列区间为函数f(x)=x4-4x的单调增区间的是【】

A.(一∞,+∞) B.(一∞,O) C.(一1,1) D.(1,+∞) 【答案】D 6. 【】 【答案】B 7. 【】 【答案】D -x-1-cosx+C(C为任意常数).8. 【】 A.-l B.0 C.1 D.2 【答案】C 9. 【】 【答案】A 10. 【】 【答案】D 二、填空题(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 _________. 【答案】0

【应试指导】当x→0时,x是无穷小量, 12. 13. __________. 14. _________. 15. _________. 16. ________. 17. _________. 18. ________.

19. _________. 20. ________. 三、解答题(21~28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 21. (本题满分8分) 【答案】 22. (本题满分8分) 【答案】 23. (本题满分8分) 【答案】 24. (本题满分8分) 【答案】 25. (本题满分8分)

2011-2015历年成人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总(理)

2011-15成考数学真题题型分类汇总(理)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2011)已知集合A={1,2,3,4},B={x ∣—1<x <3},则A ∩B= (A ){0,1,2} (B ){1,2} (C ){1,2,3} (D ){—1,0,1,2} (2012)设集合}8,2,1,0,1{-=M ,}2|{≤=x x N ,则=?N M ( ) (A )}2,1,0{ (B )}1,0,1{- (C )}2,1,0,1{- (D )}1,0{ (2012)设甲:1=x ,乙:0232 =+-x x ;则 ( )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13)设甲:1=x 乙:12 =x 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14)设集合M={x ∣-1≤x <2},N={x ∣x ≤1},则集合M ∩N= (A ){x ∣x >-1} (B ){x ∣x >1} (C ){x ∣-1≤x ≤1} (D ){x ∣1≤x ≤2} (2014)若a,b,c 为实数,且a ≠0.设甲:b2-4ac ≥0,乙:ax2+bx+c=0有实数根,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15)设集合M={2,5,8},N={6,8},则M U N= (A){8} (B){6} (C){2,5,6,8} (D){2,5,6} (2015)设甲:函数y=kx+b 的图像过点(1,1), 乙:k+b=1.则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2013)不等式1||x x (B ){}1|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笔记.doc

2018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笔记 第一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 一、考点:交集、并集、补集 (必考) 1、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求公共元素) A ∩B={x|x ∈A,且x ∈B} 2、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求全部元素) A ∪B={x|x ∈A,或x ∈B} 3、如果已知全集为U ,且集合A 包含于U ,则由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的补集,记作A C u ,读作“A 补” A C u ={ x|x ∈U ,且x ?A } 今年选择题第一题必考: 例1、设集合{}c b a A ,,=,集合{}e c a B ,,=,则集合=B A ( D ) (A ){}c a ,(B ){}d c b a ,,,(C ){}c b a ,,(D ){}e c b a ,,, 例2、集合U={1,2,3,4,5,6,7} ,{ }6,5,4,1=A ,集合{}7,6,4,2=B ,则=B A (C ),u C A B ?= (D ) (A ){ }2,1 (B ){}7,4 (C ){}6,4 (D ){}7,6,4,3,2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例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二、考点:简易逻辑 概念: 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A 和结论B 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 1. 充分条件: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记作“A →B ”“A 推出B ,B 不能推出A ”。 2. 必要条件:如果B 成立,那么A 成立,记作“A ←B ”“B 推出A ,A 不能推出B ”。 3. 充要条件:如果A →B,又有A ←B ,记作“A ←B ”“A 推出B ,B 推出A ”。 解析:分析A 和B 的关系,是A 推出B 还是B 推出A ,然后进行判断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设命题甲:x=1 ; 命题乙:02=-x x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3、设x 、y 是实数,则22y 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x=y (B )x=-y (C )33y x = (D )|x|=|y| (一) 不等式的性质 [说明] 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在试题中也常出现。一定要明白不等式性质中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此外用作差比较法可解决一些问题;最后还可根据函数单调性判断某些不等式能否成立(见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1、若a(B )a b a 11>-(C )| a | > | b |(D )22b a > 2、设x 、y 是实数且 x > 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22y x > (B ) xc >yc (c ≠0) (C) x - y>0 (D) 1>y x (二)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说明] 一般没有直接作为试题出现,但是必须掌

握这些基础知识并提高运算能力 1、不等式组? ??->->-2154723x x 的解集为 2、解不等式 03452>+-x x (三) 解绝对值不等式 [说明] 这部分内容重要,在历年试题中几乎都出 现过。有时直接求解集,有时转为求函数定义 域等问题。 1、不等式| 3x-1 | < 1的解集为 | 3x-1 | ≥ 1 的解集为 2、 解不等式 6|1|3<+≤x 3、设集合}1|||{≤=x x A ,集合x x B |{=>0} 求B A ? (四)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说明]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主要用在求函数 定义域。基本要求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有 不相等实根的情形。 1、不等式12>x 的解集是 2、不等式012112<-+x x 的解集是 3、不等式4 382>-x x 的解集是 (五) 指数与对数 [说明] 没有冗长的计算和太多的技巧。要掌握幂的运算法则和对数运算法则,此外就是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第4题在近几年试题中不曾出现。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精选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备基础复习笔记(精华版)

必修Ⅰ、Ⅱ、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各时期 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商 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周 文字:甲骨文→金文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 儒家诞生:孔子创立(仁、礼、《论语》);孟子(仁政);荀子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 春秋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战国 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楚辞(《离骚》)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儒学成为正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汉朝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汉赋 魏晋 南北 “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

隋朝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 唐朝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 颜真卿、柳公权(楷书) 唐诗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 儒学发展为理学,宋明理学两大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瓷器:景德镇 两宋 “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

地方设行省(即行中书省) 元朝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制度结束,明成祖设立内阁,专制主义加强 - 1 -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帮出现(晋商、徽商,会馆产生)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批判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2015成考高起专数学模拟题及答案

2015年全国成人高考数学(文史类)考前模拟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5分,共8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a,b,c,d,e} B={a,b,e},则AUB= ( ) A. {a,b,e } B. {c,d} C. {a,b,c,d,e} D. 空集 2. 函数y=1-│x+3│ 的定义域是 ( ) A .R B.[0,+∞] C.[-4,-2] D.(-4,-2) 3.设2,{|20},U R M x x x ==->,则U M e=( ) A .[0,2] B .() 0,2 C .()() ,02,-∞?+∞ D .(][),02,-∞?+∞ 4. 设甲:x=2; 乙: x2+x-6=0,则 ( ) A.甲是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5.函数2(0)y x x =≥的反函数为( ) A .2 ()4 x y x R =∈ B .2 (0)4 x y x =≥ C .24y x =()x R ∈ D .24(0)y x x =≥ 6. 两条平行直线z 1=3x+4y-5=0 与 z 2=6x+8y+5=0 之间的距离是 ( ) A .2 B.3 C. 12 D. 3 2 7.设tan α=1,且cos α<0,则sin α=( ) A. 22- B. 12- C. 12 D. 2 2 8. 已知ABC ?中,AB=AC=3,1 cos 2 A = ,则BC 长为( ) A. 3 B. 4 C. 5 D. 6 9.已知向量a =(4,x),向量b=(5,-2),且a ⊥b,则x 的值为( ) A.10 B.-10 C. 85 D. 8 5 - 10. 到两定点A (-1,1)和B (3,5)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 ) A. x+y-4=0 B .x+y-5=0 C .x+y+5=0 D. x-y+2=0 11.以椭圆x 216 +y 2 9 =1上的任意一点(长轴两端除外)和两个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 周长等于( ) A .12 B .8+27 C .13 D. 18 12.抛物线y 2=-4x 上一点P 到焦点的距离为3,则它的横坐标是 ( ) A. -4 B. -3 C. -2 D. -1 13.过(1,-1)与直线3x+y-6=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 3x-y+5=0 B. 3x+y-2=0 C. x+3y+5=0 D. 3x+y-1=0 14.函数31y ax bx =++(a ,b 为常数),f (2)=3,则f (-2)的值为( ) A.-3 B.-1 C.3 D.1 15.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为22,24k k d S S +=-=,则k=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部分代数(重点 占55%) 第一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 一、集合的概念:强调——共同属性、全体 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x A ∈ 或 x?A 三、集合的运算:1.交集 A ∩B={x︱x A ∈且x B ∈} 注意:“且” 2.并集 A ∪B ={x︱x A ∈或x B ∈} 注意:“或” 3.补集 c u A = {x︱ U x ∈但 A x ?} 四、简易逻辑: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第二章 函数 (重点) 一、函数的定义:1.理解f的含义,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配方法 2.求函数值 3.求函数定义域: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2)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0; 3)对数的真数>0; 二、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0x x f x f x -->? []b a x f x x x f x f ,)(0) ()(2 121在?>--上是增函数; []1212()()()0x x f x f x --'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 数 2.奇偶性 (1)定义:若()()f x f x -=,则函数)(x f y =是偶函数;若()()f x f x -=-,则函数)(x f y =是奇函数. (2)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3)常见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记) 3.反函数定义及求法:(1)反解;(2)互换x,y;(3)写出定义域。(文科不考) 4.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a b f b a f =?=-)()(1(文科不考) 5.函数)(x f y =和与其反函数)(1 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文科不考) 6.一次函数y=kx+b 7.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 8.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x f 在闭区间[]q p ,上的最值只能在a b x 2-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 (1)当a>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若[]q p a b x ,2?-=,{}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in ()min (),()f x f p f q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