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

(完整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题

一、填空 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2.如图二,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扇形表示总体的;剩下的C扇形表示总体的()。 3.下图三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2)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3)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4.扇形统计图用()表示总数,用圆中()表示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5.12的30%是();一个数的20%是15,这个数是() 6.下图六是实验小学图书室的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三类图书的统计图,已知三类图书共2000本。故事书有()本,科技书有()本,连环画有()本 7.已知东湖公园实际占地120公顷,请根据下图四东湖公园占地分布情况统计图填写下表。 图二图三图四图六 二、选择 1.某公司有员工700人举行元旦庆祝活动(如下图一),A、B、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都要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A.259人 B.441人 C.350人 D.490人 2.某校男生、女生人数表示在下图二中的扇形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 A.48% B.52% C.92.3% D.4% 图一图二

3.六(1)班有40名学生,选举班长的得票数为:小何20票;小赵10票;小邓6票;小李4票。下列四幅图中,()图准确地表示了这一结果。 A. B. C. D. 4.在“阳光体育节”活动中,某校对六(1)班、(2)班同学各50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B.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C.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D.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 5.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关系应是()。 A. B. C. D. 三、解答 1.下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三条) (2)若聪聪家本月的支出是2000元,请你计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东台市实验小学马银俊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89~90页例2及相应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 生:喜欢。 师:那你测试过是什么等第吗?课前老师搜集了五一班同学一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2.复习 师:你熟悉这种统计图吗?说说它叫什么?(板书:条形统计图)我们来一起说一说这样的条形统计图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标题、日期、横轴、纵轴,纵轴边上有单位,每个单位长度表示2人,横轴下面有等第,上面有直条,每个直条之间距离相等)直条越高说明表示的数量越(大),直条越矮说明表示的数量越(小)。那么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的高矮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你觉得有什么优点呢?看起来显得(形象、直观)。板书:形象、直观现在老师想要一下就比较出五一班男、女生一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谁能设计出一种统计图达到老师的要求?(把这两张图合并到一张上)如何合并呢?(把其中一张图上直条移到另一张图上,标题要改一下) 怎么改?(改成五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统计图) 直条颜色相同怎么办?(把移过来的直条改成其它颜色) 好!我们把它变成粉红色的,现在可以了吗?老师现在不知道哪个直条是表示男生的,哪个直条是表示女生的?怎么办?(在图的右上角用不同的颜色画两个小方块,分别标出男生和女生) 这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图例(板书:图例)

六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择练习题及 答案 一、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 3、要反映某食品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最好选用()统计图。 4、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来表示。 5、要绘制一幅能反映出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绘制成()统计图较好。 二、仔细思考,回答问题。 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A用( )统计图B用( )统计图C用( )统计图。 三、判断。 1、从扇形统计图中不能算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 2、条形统计图比扇形统计图更先进。() 3、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看出部分数量与总量间的关系。() 4、医生通常用拆线统计图记录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 四、选择。(25分) 1、某班一次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得优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40%,则全班共有()人。 A、10 B、30 C、40 2、爸爸要统计小强每次数学测试成绩,看看进展情况,应绘制()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3、要表示某实验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同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关系,应选择()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4、要反映果园里各种果树的棵数与总棵树之间的关系,应选用()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答案: 一、1. 条形,统计,折线 2.扇形 3.扇形 4.条形 5.条形 二、扇形;条形;折线 三、 × ×√√ 四、 B B B C 五、

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2)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复式统计表(2)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视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揭示课题。(3分钟左右) 1.练习十五第3题。 交流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 回忆复式统计表,说说你对复式统计表有哪些认识? 引导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作用进行思考。 3.揭示课题。 揭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统计表。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25分钟左右)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五第4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这张统计表的表头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其中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 B.交流从表中获得的信息。 2.实践练习

(1)练习十五第5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交流收集到的数据。 C.小组合作,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D.交流:说说“合计”和“总计”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 (2)练习十五第6题。 你一般怎样安排双休日?简单交流。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同桌交流填表。回答书本表下的问题。 C.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双休日的时间安排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二学习,你觉得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作用? 总结:复式统计表其实就是由几张单式统计表合成的,所以从复式统计表中,不仅可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可以从“合并”和“总计”中看出总体的比较情况。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图文稿

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84-85页例1、“练一练”,练习第1、2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和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的。复式统计表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统计部分必备的知识基础。 教材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了四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景图,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四幅图完成单式统计表,由比较四个表中数据的不便引入复式统计表。但这四组情景图中的数据都是10以内的数,如比较四组男生人数:8、3、3、4,五年级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我增加了两幅情景图:朗诵兴趣小组男生5人、女生9人;长跑兴趣小组男生8 人、女生3人。从而真正引发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教材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填写数据,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随后的“练一练”以及练习二十的习题的呈现方式稍有变化,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加认真地观察和思考。

3.教学目的: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⑶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5.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表(配合例1教学的6张单式统计表和一张复式统计表)。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统计方法,体会统计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 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充分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 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题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一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还有几分钟就要上课了,老师想和大家聊一聊,聊什么呢,就聊一下大家的兴趣爱好吧。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呢,说说吧。 1、今天,张老师带来了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图片。一起来看一下。从这些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还有吗?(,有四个组,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 2、为了能更清楚看出各组的情况,通常我们把这些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3、老师这里就有四张统计表。你能把四个组的信息填入相应的统计表中吗? 把书打开,填在书上。(学生独立填写)。 好了吗,请仔细核对数据。填对了吗?仔细观察这四张统计表,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性别,都有合计)。 合计数你是怎么求的?同意吗?课件逐步展示。 4、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张统计表,回答老师的问题:航模组男生有多少人?(8人),美术组有女生多少人?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10人) 反应真快!为什们回答的这么快? 5、那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很快回答出来吗?请听题,哪个组男生最多?哪个组女生最少?四个组里面男生一共有多少人?这四个组一共有多少人?你能很快说出来吗?(有困难。表格里没有,要在四张表中找一找,再通过计算才能得到。) 6、是呀,这四张统计表都是单一的反映了一个组的情况,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或者了解四个组总的情况,这4张统计表就显得不太方便了,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一下子既能看出每个组的情况又能看出四个组总的情况呢,有没有办法?(可以把四张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一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1 / 8

教学准备:课件、四张表格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课前,徐老师了解到了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参加了学校的兴趣活动小组。谁来说说你参加的是什么兴趣小组?(我参加的是书法兴趣小组) 2、今天,徐老师带来了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图片,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兴趣小组。 从这些图片中你能获得关于这些小组的哪些信息呢?(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 3、为了能清楚反映出各组人数,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这里就有四张统计表。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入这四张统计表中吗? 学生独立填写。

---------------------------------------------------------------范文最新推荐------------------------------------------------------ 填得快的同学请仔细核对数据,以免出错。 谁来汇报一下你填的数据? 学生汇报。 4、请大家观察这四张统计表,从中能知道航模组男生有多少人?(8人)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10人) 那哪个组男生最多?(航模小组)你知道这四个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指名2至3人。 这四个组一共有多少人?指名学生回答(2到3名) 引导学生思考有必要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张统计表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指四张表)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指名回答。 3 / 8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统计图的选择(含解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统计图的选择(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12题;共24分) 1.要记录病人体温变化情况,应选()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鄞州区环保部门为了提高宣传实效, 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小区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如果能清楚地看出每种垃圾占生活 垃圾总量的百分比,需要制作的统计图是()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复式条形统计图 3.五年级八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为了清楚地表示12月份各班做好事件数的多少, 应制作()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不清楚 4.如果要比较两个城市一个月气温变化的情况,选用()比较合适. A. 单式折线统计图 B. 复式折线统计图 C. 单式条形统计图 D. 复式条 形统计图 5.明明今年上五年级了,要想看出他五年来期末成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比较直 观.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统计表 D. 三项都行 6.要反映某地区今年各类谷物的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应绘制()统计图. A. 条形 B. 扇形 C. 折线 D. 以上都可以 7.为了显示某报纸合订本各版面所占的份额,可以选择()统计图. A. 扇形 B. 条形 C. 折线 8.要统计小红每次数学测试成绩,看看是进步还是退步,不能选用( )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9.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 ).

A. B. 10.下面的信息资料中,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 ). A. 某学校各学科教师人数情况 B. 各种消费情况与家庭总收入的关系 C. 某地2015年每月平均气温增减变化情况 11.要反映果园里各种果树的棵数与总棵树之间的关系,应选用()统计图 .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12.天籁音乐行出售三种音乐CD,即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为了表示这三种唱片的 销售量占总销售的百分比,应该用( ) A. 扇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条形统计图 D. 以上都可以 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 13.要表示花圃中各种花卉的种植面积占花圃总面积的百分比,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三、填空题(共8题;共12分) 14.描述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绘制________最为合适,反映果园各种果树种植面积占 有情况应绘制________最为合适. A、单式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黑沟小学盛月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与条形、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分析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统计图之间的对比,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自己一天作息安排的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师生谈话,现场调查:平时你喜爱什么样的运动? (二)处理数据,引入新知 1.出示六(1)班同学喜欢项目的统计表。 2.提出问题: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吗? 学生独立算出百分比,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3)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表示人数、百分比的条形统计图,讨论后留下表示百分比的条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百分数加起来是多少?能否有一种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百分比的关系呢?这样的统计图用什么图形来表示比较恰当? (三)体验过程,学习新知 1.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扇形统计图。 2.完善扇形统计图。 师:可以用一个圆中的扇形来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例如图中喜欢乒乓球的人占总数的30%。可以用如下的扇形表示,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教科书第97页的扇形统计图。 3.经历扇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动态出示扇形统计图各部分内容,让学生经历各部分组成圆的过程,直观感受各部分扇形与圆的关系。 4.观察扇形统计图并思考: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要表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选( )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要表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选()统计图比较合适。 ★3、如果要将下列具体事例制成统计图,你会选择什么统计图? (1)某班参加兴趣小组所占总人数比率的统计。() (2)股票股价2008年各月涨落情况的统计。() (3)病房护士要统计一位病人一昼夜的体温情况统计。() (4)某厂各车间人数情况的统计。() (5)某生在第一学期各单元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 (6)某食品中各种营养成份的的统计。() ★★4、下图是某超市各种商品存放率的统计图。有人认为食品类的商品最多。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 ★★5、上图是六(1)班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统计图。分析判断: (1)六(1)班同学最喜爱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 (2)六(1)班同学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 ★★6、某工厂甲、乙两个车间2~5月份产量如下图: (1)初看两幅统计图,你感觉哪个车间的产量增长的快? (2)把乙车间的产量情况画在甲车间产量统计图中,再看看哪个车间的产量增长的较快?★★7、小明家四月份支出及储蓄情况统计图(右图):

(1)小明家四月份的伙食费共花了800元,小明家 的支出及储蓄总共是多少元? (2)根据扇形统计图,把下表填完整。 ★★★8、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如下图。 (1)()先到达终点。 (2)请用“快”、“慢”来描述他们 的比赛情况:小刚是()后 () (3)开赛初()领先,开赛 ()分后()领先,比赛 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 米。 (4)两人的平均速度分别是每分多少米?(保留整数)

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这是我上星期上的一节课,《复式统计表》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结束后,我就觉得上的特别的不理想。其中有好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会看表、会填表。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看表,着重就是表头里,它里面分了三栏,这个内容要重点讲一下。我却忽略了,没有把重点突出讲,使得重点不重,详略不当。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高潮部分,而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接着,填表又该如何填。讲结束后应该及时的巩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指着表中的某个数字,让学生说出它表示的意思;也可以擦去某个数字,让学生在来填,等等。 再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首先,整节课都没有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现在看来,小组合作的环节可以穿插在练习中。根据练习二十的第一题,我可以让学生当场调查小组成员家庭电话拥有的情况,然后根据统计的数据制作一张统计表。一整节课都是在看题——填表,看题——填表,学生就会觉得不耐烦了。加上小组合作的活动,既可以及时的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缓解了学生解题时的疲劳。

其次,课堂中的互动也比较少。主要表现在教师单向“动”得多,师生群体之间“动”得少。记得曾经有个老师这样说过:现在的年轻教师上课时往往习惯自己讲个不停,没有顾及到学生的主体性。而年长的教师却能够做到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学。其实,真正有效的互动应该建立在学生产生互动需求的基础上,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是情感的沟通和经验的提升。学生在互动中不但能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而且在互动中还能不断生成智慧、提升人格。 还有就是,我的激励性的评价语句太少了,这节课几乎没有用一句。适当的鼓励、赞扬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我在课堂上的灵活性还不够,这方面要加强练习。这次课,我觉得上的比较的枯燥,学生们也都失去了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同学们就显得骚动不安,如果我能够及时的加个小游戏,或者让他们小组讨论一道习题,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知道了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想下次这节课一定会上的比这次好。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2020年北师版六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试题(word版)

1.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 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 ),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 (3)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 )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 ),并标出图例。 3.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 )千米/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 )千米。 4.上面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2020年啤酒产量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时间 3:403:20 3:00 2:40 2:00 2:20 010 20 30-----计划产量(单位:万吨)20 (除不尽的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年 份产量 (万吨)项目完成计划的百分数 实际产量 计划产量合计 2002年2001年 2000年1999年_______________统计表

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月份收入和 支出相差最小。 (2)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 (3)全年实际收入( )万元。 (4)年平均每月支出( )万元。 (5)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2.在2020~2020年这三年中,深圳市 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要升入清华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666分,640分,641分,要升入深圳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34分,545分,522分。根据以上数据先把折线统计图填写完整,再完成后面的问题。 清华大学与深圳大学对深圳市考生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统计图 (1)2020年全国高考理科总分 (2020~2020年) 是750分。那么,能被深圳 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 ( )%。而能被清华大学 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 ( )%。(除不尽的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2)清华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数线 与深圳大学相比,每年大约要相 差( )分。如果今年深圳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是533分,请你估计一下清华大学今年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大约是( )分。 (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4)从录取分数线上你能感受到一些什么?你是否认为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努力学习呢?说说你的想法。 7 6 4 3 102030405060708090 10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兴国思源实验学校巫观女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它的特点和所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教学重点: ,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会读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一体机、磁铁、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信息整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些同学一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们一定是一群喜欢课外活动的孩子。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体育活动呢,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老师原六(1)班的那群孩子也十分喜欢课外活动,为了知道那些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具体的人数,老师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 ^

大家请看(出示小黑板:表格出示数据): 师:课前,老师就要求大家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出我们原来学过的统计图,同学们绘制好了吗绘制好了的请举手,好,非常棒,那先在请一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的统计图。 同学们看看他绘制的是什么统计图啊后面的同学看的清楚吗 二、生成统计图 ( 师:为了让大家能看得更清楚,老师也绘制了一幅条形统计图(出示教学图片: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学生自由发言。(各种数量、哪种数量最多哪种数量最少、各种数量之 间相差多少、总数量等) 师小结: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数量的多少。 老师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老师在原来的统计表上加了一行,请看,现在按我们班原来比赛的规则来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能最快算出你那组的题目,现在开始。 第一组有2个完成了,。。。。。。。。 小黑板出示:(出示表格第三行数据)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表和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119~121页统计表和统计图、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1~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看懂统计图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练一练第2题的两张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统计的意义。 提问: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里,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问题,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起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统计表和统计图。(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提高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的能力,认识统计图的特征、作用,能

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统计表 1.让学生看第119页前两行。 提问:怎样才能制出一张统计表?你能根据上面的过程,说出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吗? 2.做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按要求整理数据,然后填表。学生填表后集体校正。现在请同学们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里的数据,把结果填在( )里。指名口答分析结果。提问:从表里还可以看出哪些问题?(如哪一段人数最多,哪一段人数最少,各占百分之几等) 3.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让学生把练习二十三第1、2题做在课本上。 (1)口答校对第l题。 (2)出示第2题表格。 让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三、复习统计图 1.说明:在进行统计时,除了用统计表,还经常要用统计图。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有时要用统计图?说明:为了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形象具体,便于比较和研究,有时还需要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同步练 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 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 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 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 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 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 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 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 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2.折 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 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 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

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 ),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 (3)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 )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 ),并标出图例。 3.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 )千米/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 )千米。 4.上面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2019~2019年啤酒产量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5. 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2)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 (3)全年实际收入( )万元。 (4)年平均每月支出( )万元。 (5)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6.在2019~2019年这三年中,深圳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要升入清华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666分,640分,641分,要升入深圳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34分,545分,522分。根据以上数据先把折线统计图填写完整,再完成后面的问题。 (1)2019年全国高考理科总分是750分。那么,能被深圳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 -----计划产量 (单位:万吨)2

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参加过兴趣小组吗?你喜欢参加哪一项? 青云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也在课余时间参加兴趣小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例题图) 你从统计图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把这些数学信息进行统计,统计的方式有哪些? 统计表只是其中的表现方式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和研究较复杂的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从“自己喜欢的兴趣活动”的话题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兴趣活动人数的统计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进行统计,分析数据。 1、青云小学五年级有哪几个兴趣小组在活动? 2、现在有四张统计表,分别是航模小组、民乐小组、书法小组和美术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你能独立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填写在表里吗?(学生独立填表) 3、校对统计表的数据。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4、如果老师要查有关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要查几张表?这样很不方便,怎样才能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呢? 5、出示复式统计表 这张统计表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6、要填哪些内容?先独立填表,再小组交流。 7、说说你是怎样计算合计数的?又是怎样计算总计数的?有什么区别? 8、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知道些什么? 9、小结:这张统计表和前面的四张统计表比,有什么不同? 从复式统计表中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便于比较各组人数;便于从整体上了解4个兴趣小组的情况。

[六年级数学]统计图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 一统计表 (一)意义 *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 (一)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89~90页例2及相应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 生:喜欢。 师:那你测试过是什么等级吗?课前老师搜集了五一班同学一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2.复习 师:你熟悉这种统计图吗?说说它叫什么?(板书:条形统计图)我们来一起说一说这样的条形统计图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标题、日期、横轴、纵轴,纵轴边上有单位,每个单位长度表示2人,横轴下面有等第,上面有直条,每个直条之间距离相等)直条越高说明表示的数量越(大),直条越矮说明表示的数量越(小)。那么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的高矮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你觉得有什么优点呢?看起来显得(形象、直观)。板书:形象、直观现在老师想要一下就比较出五一班男、女生一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谁能设计出一种统计图达到老师的要求?(把这两张图合并到一张上)如何合并呢?(把其中一张图上直条移到另一张图上,标题要改一下) 怎么改?(改成五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统计图) 直条颜色相同怎么办?(把移过来的直条改成其它颜色) 好!我们把它变成粉红色的,现在可以了吗?老师现在不知道哪个直条是表示男生的,哪个直条是表示女生的?怎么办?(在图的右上角用不同的颜色画两个小方块,分别标出男生和女生) 这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图例(板书:图例) 有了图例才能分清不同颜色的直条各表示什么数量。

六年级数学统计表、统计图练习

统计表、统计图 ☆知识要点: 1、统计表 ①什么叫统计表 把相关联的数量,按照一定标准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叫统计表. 2、 ①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并整理数据. (2)确定统计表的形式. (3)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及统计表的形式,确定表中的栏目. (4)根据整理的数据填表. (5)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6)核对检查,看有无遗漏或误写的地方及计算是否正确. 例:某工厂三个车间1999年完成产值情况如下: 一车间计划100万元,实际完成85万元. 二车间计划120万元,实际完成150万元. 三车间计划90万元,实际完成85万元. 先分别算出每个车间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再算出合计,然后制成统计表. 分析:此题要求制作包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制作这个表,既要按照部门分类,又要按各部门计划生产的产值分类,还要反映出各部门实际完成产值是计划的百分之几.首先根据题目的内容及要求确定部门栏和项目栏,及每栏中的项目及格数,要统计的有3个车间,加上合计和栏目,竖栏应画5个格,项目有计划,实际的产值加上实际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和栏目,横栏应画4个格,表头设计分部门,产值,项目三项.

②填写表头及栏目名称时,有单位的要注明单位名称,"总计"和"合计"一般要放在统计 表的最上面和最左面. ③在做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时,百分数栏的位置要正确,计算百分数时,百分号前的 数,只需取一位小数. ④做统计表时,要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练习: 东风化肥厂1997年第二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四月份计划生产1800吨,实行生产2400吨. 五月份计划生产2200吨,实行生产2800吨. 六月份计划生产2400吨,实行生产3000吨. 算出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制成统计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表 填表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四月份实际生产占第二季度实际生产的百分之几? ②第二季度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 2、统计图 (1)统计图的种类 ①条形统计图,②折线统计图,③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 ①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线.

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

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84-85页例1、“练一练”,练习第1、2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和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的。复式统计表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统计部分必备的知识基础。 教材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了四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景图,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四幅图完成单式统计表,由比较四个表中数据的不便引入复式统计表。但这四组情景图中的数据都是10以内的数,如比较四组男生人数:8、3、3、4,五年级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我增加了两幅情景图:朗诵兴趣小组男生5人、女生9人;长跑兴趣小组男生8 人、女生3人。从而真正引发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教材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填写数据,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随后的“练一练”以及练习二十的习题的呈现方式稍有变化,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加认真地观察和思考。 3.教学目的: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⑶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5.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表(配合例1教学的6张单式统计表和一张复式统计表)。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统计方法,体会统计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 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充分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生活情景,产生学习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