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会计计量是在一定的计量尺度下,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经济事项金额的会计记录过程。
它包括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对象和计量属性等内容。
其中,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
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从而使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建立在不同的计量基础上,即建立在选用不同的会计目标上。
会计计量属性一般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内容。
【关键词】: 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 abstract 】 : accounting is a certain measurement scales, the use of a specific unit of measurement, choose reasonable measurement attributes, and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economic matters shall be recorded in the accounting records. It includes measurement scale, the unit of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object and measurement attributes, etc. Among them, the measurement attribute refer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sured object or external form. Different measurement attributes, can make the accounting elements of the same performance as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currencies, so tha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flects the financial result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measurement, namely, to establish on the choose different accounting objectives.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s generally includes the historical cost, replacement cost and net realizable value, present value and fair value, etc.
【 key words 】: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s; The historical cost; Fair value;
一、各种计量属性的特征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计量属性包括: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是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因而具有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但是,在物价变动明显时,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是明显的。
因为只要存在物价的上涨或是下跌,就会使历史成本计量的结果不合理,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难以真实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
历史成本在价格变化较小时,可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且信息成本较低。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通常表示在计量日或报告日重新购置或重新建造相同或同类资产所付出的代价,是现在时点的成本。
这种计量属性能避免价格变动的虚计收益,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客观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
但是,确定重置成本较困难,无法与原持有资产完全吻合,从而影响信息的可靠性;其次,它仍然不能消除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影响。
重置成本适用的前提是资产处于在用状态,一方面反映资产已经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反映资产能够继续使用,对所有者具有使用价值。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指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出的现金流出。
这种计量属性能反映预期变现能力,体现了稳健原则,但它不适用于所有资产。
(四)现值
现值指资产按预期未来现金流入量的贴现值计量的一种属性。
这种计量属性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与决策的相关性最强,但其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是不确定的,其决策的可靠性最差。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对资产和负债以当前市场情况为依据进行价值计量的结果,坚持动态反映观,摒弃按初始交易价格入账后一成不变的静态反映观,认为资产价值随时间而变化,强调资产计价要能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的取得相对较复杂,可操作性低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广泛应用的最基本条件是:拥有健全而成熟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以及娴熟而讲求诚信的评估队伍等,如果这些基本条件不具备,那么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受到限制,在一个条件不具备的经济环境中过多地使用公允价值,可能反而适得其反。
我国目前是谨慎使用公允价值。
比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通常采用成本模式,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也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再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此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否则应当采用账面价值计量。
二、各种会计计量属性的评价
(一)历史成本
通常历史成本是针对资产要素而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以币值不变为假设,以交易结果为依据,强调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能够真实、客观地取得经济业务的资料,容易被信息使用者接受。
其局限性为:第一,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物价变动明显时,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第二,利润的计算不够
真实;第三,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缺乏逻辑统一性;第四,经营业绩和持有收益不能分清,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出现低估,难以真实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重置成本
它是由当前的市场价格确定的。
是从成本的角度来反映某企业主体的投入价值。
现行成本有利于收益的正确确定和资本保全,便于信息使用者区分收益的口径,配比上逻辑一致,财务报表能提供现时信息。
其局限性为:第一,确定重置成本较困难, 无法与原持有资产完全吻合, 从而影响信息的可靠性;第二,报表
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
(三)现行市价
现行市价指销售或假设销售某项资产可望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现行市价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来自资产销售的现行价值,能够提供企业应变能力和变现价值的相关信息,能较好地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与经济学上的价值信息接近。
其局限性为:第一,放弃了实现原则,违背了持续经营假定;第二,脱手价值难以确定,主观性大;第三,某些资产或负债不存在脱手价值,如无形资产。
作为资产的现实价值与决策的相关性较强,能评价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能消除费用分摊的主观随意性。
(四)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未折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能够反映与现金等值的信息,与决策最为相关,可以克服费用分配上的主观性。
但是,可变现净值运作较困难,且不易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可变现净值仅用于计划未来将销售的资产或未来将清偿的负债,反映了企业预期的变现能力, 体现了稳健性原则, 但它无法适用于企业所有资产。
(五)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指某项资产未来可望变成现金的折现值。
资本化价值侧重于未来的计量。
该计量属性能够提供反映主体经济价值的信息,信息的相关性最强。
但是,利率确定的主观性使得计量结果的可靠性较差。
(六)公允价值
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额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价值。
是基于交易而产生的对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情况下的一种交换价格,它代表了市场参与者的集体判断,因此,市场价格是最公允的。
但在实际应用中,各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甚至于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却大大超出了交易范围,它不仅适用于初始计量,还适用于后续计量,而后
续计量又大多是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进行的。
特点是交易是双方在自愿、公平条件下进行交易,它以存在交易为前提,并且交易可以是现在的,也可以是尚未实现的预期交易。
因此公允价值更适合于未来的交易。
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因而公允价值主观性较强,可操作性。
三、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理论基础及其原则
(一)理论基础
1、资本保全和收益的确定资本和收益有密切的联系, 只有维护好本, 才谈得上确认收益, 即真实的收益应当建立在资本完整无损和保持企业同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基础之上。
当今, 国际财务会计惯例中对资本保全有两种观点: 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
财务资本保全的观点主张保全货币资本,视当期收益为期末净资产的金额减去期初净资产的金额,再扣除当期所有者投资和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之后的余额。
要达到财务资本保全,选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即可。
实物资本保全的观点主张保全实物资本即实际生产经营能力,视当期收益为当期会计期间内的实体资本的增量。
这样只有采用现行成本、现行市价等现行价值作为计量基础,才能真正保全实物资本。
显然,不同的资本保全观和收益确定要求有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与之相适应。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选择计量属性的直接理由是会计是一个经济系统,其主要职能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并非都是会计专家,他们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质量。
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角度看,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是首要特征,在当今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投资者和管理人员最关心的是决策中所需要的现实价值信息,而不是历史成本数据,要求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这样才可以避免或减少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投资和信贷风险以及不确定性。
因此,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选用现行价值或资本化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但是从受托责任的角度看,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当为最佳选择, 因为由此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客观、可靠、有据可查、不偏不倚,能较好的向所有者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解脱管理的责任。
(二)应当遵循的原则
选择是一个权衡利弊, 趋利避害的过程。
每种计量属性各有优缺点, 在享受其优点的同时, 就必须承受和设法克服其缺点。
因此, 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 我们应当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沟通会计计量属性的事实基础和决策价值对于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公允价值这6 计量属性而言,其可靠性依次由强变弱,相关性依次由弱变强,因此,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强调程度不同,也就会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
2、选择的会计计量方法具备充分的可操作性和现实可能性会计计量作为会计实务的理论基础,必须要考虑到计量属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会计计量方法在实务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为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且不影响提供信息的及时性。
3、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以产生的边际效益是否大于边际成本为界, 即衡量该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信息能获得的效益是否大于或能否补偿为提供信息所需付出的成本代价, 以免得不偿失。
4、考虑信息使用者的水平所选择的计量属性必须要能为广大会计人员所接受,切实可行。
如果会计系统自身发展水平不同,会计人员素质低下,就不可能要求在会计实务中采用复杂的计量属性与计量方法。
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实务中, 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负债、净资产等主要是历史成本属性计量;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可变现净值作为参考计量;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具体业务中以公允价值属性计量。
随着社会经的发展、计量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将更合理地并存,必将满足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P15-P20
[2] 陆建桥.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05(5).P20-P23
[3] 杨方文.会计计量属性的现实选择[J].财会月刊,2006(9).
[4] 吕元香——《大众理财顾问》09年12期P25-P26
[5]王永丽——豆丁网《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与比较》
[6] 黄晓榕.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允当性及其应用特征[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10).P12-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