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思想及哲学基础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思想及哲学基础探析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周亚东黄世钧张庆武

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思想及哲学基础探析

“五禽戏”是东汉末年神医华佗以“道法自然”思想为指导,根据上古的导引术、吐纳术和《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模仿虎猛、鹿敏、熊稳、猿智、鸟和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特性,结合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规律,创编的一套适合各种人群练习且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健身术。

遵循道法自然思想,模仿野生动物的形态和神态,促进人类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实现提高自我之目的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运动变化的法则。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最根本的特性是自然而然,所以,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这里的法即取法、遵循之意。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指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亦即自然性。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道以它自身为依据,决定自己的存在和运动、发展。“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就是说,道本身无所作为,而顺应万物之自然。因此,道创生万物,并非有意妄为,而是顺其自然,使万物自生自长。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是宇宙万物遵循的根本法则,自然也是人必须遵循的根本法则。人作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万物之灵,一方面他的生命活动要受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和支配,人应当取法天地之自然,这里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另一方面他又能自主选择以求发展其生命活力,人应当取法人性之自然,这里体现的是人的本性自然的观念。在老子看来,法道而任自然,人道贵在自然。作为人道之中的养生之道,显然就应该以自然为本。所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成为后世养生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源头。华佗深谙道法自然的思想,从动物的活动特征中获得了启示,模仿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习性和神态特征创编了五禽

戏。其实质追求的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两忘佳境。而“物化境界在审美领域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它指的是主体抛弃各种功利因素,真正契入对象的内在精神之中,与对象合为一体,在至一中得到了统一,形成出神入化的意境。”人一旦进入物化的境界,物我的界限就消失了,物亦我,我亦物,进入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生命境界,这就是华佗所说的怡。华佗五禽戏中的戏可谓“是那样天然的、本源的潜藏在我们的天性之中,运行在我们的本然的生存方式之中。它是那样恰到好处地将感性与理性、思维与存在、思想与行动、先验与经验这一切根本对立统一起来的乐园。由此,我们将可以欢欣鼓舞回到真理的近旁;由此,我们将可以信心百倍地建造理想的生活世界。”华佗五禽戏运动导引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练习者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返朴归真,保持朴、真本性,即复归到人的自然而然的本然状态。这种回归,是人们从人性的角度对自然的体悟和认同,借助自然对自我的拯救,成为人们追求最大限度的健康与长寿的一种有效方法。

以阴阳学说为指导,运用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的原理,培育真气,实现阴阳平衡的健身效果

阴阳属古代自然哲学的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灭亡的源泉,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是沿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道路发展的,它既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思想方法和指导思想,又是中医学术领域中具有学科特点的具体学术理论。《黄帝内经》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而且指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认为上古之人长寿的基本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明确提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本质。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通过筋脉舒和与气血通畅的状况表现出来的。若气血失畅,脏腑经络之气闭阻不通,日久则百病丛生。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一生布衣,行医民间,精研岐黄。据《后汉书》和《三国志》本传的记载,华佗是一个“兼通数经,晓养生之术”的人。华佗在养生保健方面

的贡献,是经过长期实践所获得的。华佗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根据“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的原理和动静结合的养生观念,创立了五禽戏。五禽戏始终贯彻“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人身一阴阳也。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这一基本观点,主张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它首先属于动功范畴。华佗提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的养生思想。在整套五禽戏中,他全部采用模仿动物的某些动作,用以弥补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不到的部位,使之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抗御外邪之目的。同时,五禽戏更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动中静功夫。具体而言,演练五禽戏时肢体的动,决不是机械的动和盲目的动,其一招一式必须合乎五种动物运动规律之辙,且在专心致志模仿五种动物神韵的意识主导下,配合呼吸去完成动作,这种动因是在意识相对集中、安静,呼吸均匀、深长,机体放松的情况下进行的缓慢、柔和、轻盈的动。同样,演练五禽戏时内心活动的静,也非是形体运动中死气沉沉的止水,心神虽主静,但非绝对的静,只要做到动而不妄动,专一而不杂,用之而不过。因此,习练五禽戏时静中也孕育着动,蕴含着五禽神韵的合理转换,引导着形体动作合乎规律的外在变化。达到动中含静、静以御动、动静相宜、动静相错、动静合一的境界。五禽戏整套功法像一幅图画,波浪起伏,高低适度;旋中求正,方中求圆;转头并转体,四肢皆协调;神清又气爽,痛快且淋漓;在变化中求美,在运动中健体。正如古人所云“天圆地方,天动地静”。可谓“运势外阴内阳,外动内静,外刚内柔,以意领气,气沉丹田;行步外观笨重拖沓,其实笨重生灵。” 静功可说是锻炼静中动的功夫;动功则是在意念集中、思想宁静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亦称为动中静功夫。但就两者锻炼的实质来说,均是为了有效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使它能够更好地动起来,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育真气”的效果。

以五行学说为指导,运用脏腑、经络学说,通过开胸理气、疏经通络,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一种哲学概念。它是以自然界金、木、水、火、土这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