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港溢油事故对海洋经济的影响分析
浅谈海上平台溢油危害和控制方法

菌种包括细菌、酵母菌、真菌等,利用菌种法能高效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来降解海面溢油,主要采取的形式是超级细菌和混合菌群法两种。使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遇到海面风浪大时将会影响菌种的降解效果。
3.2营养剂法
结束语
1.海上平台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且危害具有长期性。因此,应建立全面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有效快速地处理海上平台溢油事故,预防溢油事故扩大。
1.3吸附剂法
此法只要是采用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地材料,对海面的溢油进行吸附回收。目前主要采用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作为原料制作吸油材料,高分子材料有乙烯、聚丙烯、聚酪、聚氨酚等,无机材料有硅藻土、珍珠岩、浮石等。譬如,瑞典采用了一种利用纺织工业废物制成的粉末吸油剂,吸油效果极佳。又比如美国使用的一种羽毛枕头,重约200g,在短短的15分钟内吸收重约3.5kg的溢油,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吸附剂唯一的缺点就是只能用于浅水溢油量少。
二、海上平台溢油控制方法
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后,首先需要对海面溢油进行复杂的定位、定量测定,主要使用激光技术、遥感技术对海面溢油表面积的位置、大小和溢油厚度进行测定,然后利用海上平台溢油控制方法进行消除油污染的工作。就目前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
1.物理技术
就目前而言,用来消除海面和海岸油污的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法和机械装置除污法。而物理法是二者中的首选方法,它可以使环境不受进一步的污染,但是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既不适应于消除乳化油。目前常用的物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6]。
1.2围油栏
当发生石油泄漏,污染到海水时,首先将石油用围油栏围住,不让其进行扩散,然后再想办法尽可能地回收。目前,有很多中围栏,比较常见的是乙烯柏油防水布制作的带状物围油栏。在浮油的控制措施中,围油栏是最常用的设备,在“深水地平线”事故中,英国石油公司就曾经向中国青岛一家公司紧急订购围油栏。
原油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评估

原油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原油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损害评估引言:原油泄露是指原油从其储存或运输装置中意外泄漏或散布到环境中,这种泄漏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本文将对原油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损害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原油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直接污染1. 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使得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污染。
原油具有密度低、粘度高的特点,泄露后会漂浮在水面上形成油污带,会覆盖海面,并对海面上的鸟类、海洋哺乳动物等造成直接威胁;原油中的有毒物质,如芳香烃、多环芳烃等,还会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2. 原油泄露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原油污染下,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受到影响,其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从而造成其他生物(如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大规模死亡。
这进一步影响了海洋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原油污染还影响了海洋中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原油泄露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覆盖在海洋表面,这会增加海水的蒸发,导致海面温度上升。
同时,原油中的有机化合物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导致缺氧现象,使得海洋生物无法正常呼吸,造成大量死亡。
二、原油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间接损害1. 原油泄露会对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惯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例如,越南金星号油轮发生泄漏事故后,当地濒临绝灭的红树林受到了严重破坏,大量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因栖息地的破坏而死亡。
2. 原油泄露还会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海洋生态系统是人类的重要资源来源,原油泄露会导致渔业资源的死亡和损失,进而影响到渔民的生计。
此外,原油泄露还会影响到旅游业,由于油污的存在,海洋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大大降低,造成当地经济的衰退。
三、原油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估1. 原油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要根据泄漏的规模、泄漏位置、泄露原油的种类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海上溢油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海上溢油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石油贸易的进程,但是石油在进行运送的过程中只能采用航运,这就会导致一系列的溢油事故。
据统计,中国溢油年超过千吨,溢油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海洋的污染,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预估且对于海洋环境的污染严重程度也无法预估。
所以,如果有溢油事故的发生,怎样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下文首先介绍了溢油事故的概况,其后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给出了几点对策。
标签:海上溢油事故原因对策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水生物生活空间也是最大的能源宝库。
我们在海洋中获取能源的同时,也对其造成了重大创伤,溢油就是创伤之一,而且漏油事故在社会中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重视。
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海洋开发也不断扩大规模,对应溢油事故的发生也逐渐增大。
据了解,地球上每年流入到海洋中的石油量高达200万到1000万吨,能源的浪费给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让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了损坏。
1.海上溢油事故概况石油海运业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大溢油事故的发生,其中利比亚超级油轮“卡尼丸”号在石油运输中触礁沉没,当时这事件备受关注,船及石油11.9万吨完全注入海中,短时间内对于英国的康湾海岸就造成了污染,之后在很短时间内便污染了法国的沿海。
石油业自兴起到现在,海运溢油事故多发,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
据了解,我国的海运溢油事故发生量已达到约500起,损失惨重。
在上世纪80年代末,青岛一油库发生爆炸,600多吨原油发生泄漏给海洋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在2010年,大连的输油管道发生爆炸,1500吨原油流入大海。
2.海洋溢油事故的发生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油船在运输过程中与其他船发生碰撞等造成溢油事故;还有运油船到达港口进行卸油时,因操作不当或疏忽造成倾卸过程中由流入大海。
造成海洋溢油事故的不仅仅是在油船运输的过程中泄漏或爆炸漏油,还有可能是海上油田与船舶发生相碰造成漏油事故的发生。
海洋溢油生态危害与生态损失评估

海洋溢油生态危害与生态损失评估本文阐述了溢油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和损失,介绍了预测海洋溢油生态损失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用生态损失的数学期望预测评估溢油造成的生态损失。
该方法考虑了不同风向出现的概率,预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可以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标签:海洋溢油生态损失数学期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海洋作为石油生产重要产地和石油运输的主要通道,这使得发生海洋溢油的风险大大增加。
溢油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是极大的,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失也是巨大的,为了预测海洋溢油造成的生态损失,对溢油造成的生态损失有一个量化概念,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参考,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海洋溢油生态危害1.1海洋溢油的危害(1)对浮游植物的危害。
浮游植物是海洋有机质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动物的基础饵料,也是海洋食物网的基础环节,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发生溢油时,大部分溢油浮于水面并扩散成油膜,阻碍海水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流和热量交换,使得海水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大量浮游植物窒息死亡;而且油膜的存在降低了海水透光率,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了溢油海域的初级生产力。
(2)对浮游动物的危害。
海洋浮游动物是海洋食物链中的主要环节,在海洋生态系中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海域生物生产力及其调节机制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浮游动物对石油类的敏感性较高。
实验表明,石油浓度超过50mg/L 时,桡足类动物在24h内将发生有害影响,并且幼体的对石油的敏感性高于成体[1]。
另外,溢油发生时大部分溢油浮于水面并扩散成油膜,阻碍海水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流和热交换,使得海水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部分浮游动物窒息死亡。
(3)对底栖生物的危害。
底栖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受海水中石油的影响,而且也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双壳类软体动物都是滤食性的,当海水中有大量小石油滴时,就会被软体动物吸入入水管,聚集在套膜腔内。
大连“7·16”事故海上清污工作的深度思考

的溢 油 分 布 范 围 信 息 , 制 作 溢 油 分 布 图 ( 图 并 见
2 )
2 1 —7下 旬 , 宁 海事 局 组织 开 展期 间评 估 , 0 00 辽
管永义 , : 等 大连 “ 7・1” 故 海 上 清 污 工 作 的深 度 思 考 6事
8 l
经 评 估 , 故 污 染 海 域 海 水 石 油 类 含 量 基 本 恢 复 正 事
关 键 词 : 路 运 输 ; 油 ;污 染 事 故 ; 急能 力 ; 治 ;控 制 水 溢 应 防
中 图分 类 号 : 5 X5 文献标志码 : B
一 一m № L ~ ~~~ 一一一 一一岍 ~~ 一一m 一 ~h 一 ~蔓 ~ 一 ~
一 ~ 一 ~ 一 一 ~~ 一 一 一一 一
大连“ 7・1 ’ 故 海 上 清 污 工 作 的 深 度 思 考 ’ 6 事
管 永 义 , 王 彬 彬 n
( 宁 海 事 局 , 宁 大 连 , 1 0 1 辽 辽 1 60 )
摘
w s “ e h Ⅲ
D mp ~~∞ 三 一一 . ~的叫~一 Cm n ~ 邺 一一 h ~耋 一 _. c =n Oa ● m~ m 叫 一
油 污 的敏感 程度 进 行 合理 处 置 , 要 时 以 围油栏 防 必
护 。 对 已登 岸 的 油 污 , 尽 快 组 织 人 工 清 除 l 。 应 _ g ] 7 )终 止 海 上 清 污 作 业 需 要 通 过 现 场 指 挥 人 员 、
2 1~ 8中旬 , 0 00 辽宁 海 事 局组 织 开 展整 体 评估 。 经评 估 , 主要海 域清 污工 作可 以结 束 , 分海 域需 要 部
第 3 4卷 第 3期 21 0 1年 9月
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与应对

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与应对油污染是指由于石油泄漏、溢出或排放,使海洋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
这种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海洋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了诸多威胁与挑战。
本文将就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一、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直接影响1. 毒性作用:石油中的化学物质会对海洋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干扰其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死亡。
这种毒性作用对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尤为严重,破坏了食物链的平衡。
2. 氧气耗竭:油污染进入海洋后会形成石油膜,阻断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氧气交换,导致水中溶解氧供应不足。
这使得海洋生物无法正常呼吸,引发窒息和死亡。
3. 绝热效应:大量的石油膜层会形成热阻,阻碍水体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这导致海洋温度过高或过低,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间接影响1. 生物多样性丧失: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使得一些物种无法繁衍和生存。
这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2. 食物链破坏:油污染破坏了海洋中的食物链,使得海洋生物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
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频繁的海洋灾害:油污染增加了海洋生态系统受灾的风险,使得海洋中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赤潮、海水污染等。
这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和破坏循环。
三、应对油污染的有效措施1. 加强监管与立法:加强对石油开采、运输和处理过程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惩罚措施。
同时,加强对油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
2.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石油泄露和溢漏事故的发生频率。
3. 提高油污染处理技术:加强研发和应用油污染处理技术,提高对海洋油污染的清洁和净化效果。
例如,利用生物修复技术、物理清洁技术和化学处理技术来减少油污染的影响。
4. 开展公众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引导公众采取环保措施,共同保护海洋生态。
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及案例应用

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及案例应用随着现代海洋开发活动的日渐频繁,海洋石油的开发量、运输量不断增长,高收益带来高风险,随之而来的是发生港口船舶溢油事故的风险逐渐升高。
港口船舶溢油事故已成为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对港口沿岸的生态环境以及港口附近的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开展港口船舶溢油的环境风险评价,将有利于港口溢油事故的风险防范和管理,对港口区域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有着理论指导和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国内外港口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相关领域进展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开展港口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以环境影响评价学、环境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类比分析法、数学模型法、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编程技术为研究方法的船舶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体系,该体系由港口建设过程中完善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溢油事故风险源项识别、风险源项分析、风险事故后果预测分析和风险的防范措施等内容构成。
(2)结合大连新港的环境特点,从大连新港未来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着手,运用所构建的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体系,预测和评价了大连新港船舶溢油事故的环境风险。
预测和评价结论表明,随着大连新港海运行业的快速发展,大连新港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溢油事故风险。
(3)从完善港口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运输条件、改善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为降低船舶溢油事故给大连新港周边海域的海洋环境、生态环境等带来严重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连716火灾事故

2010-07-19 17:47 Radasat-2卫星影像异常区域分布图
7月20日06:01 Radasat-2卫星影像异常区域分布图
7月25日06:55 Radasat-2卫星影像
8月8日06:47 Radarsat-2卫星影像
8月7日10时31分的光学卫星遥感数据
3.1 海上溢油监测、预测
航空监测 协调交通部北 海第一救助飞 行队共出动26 架次飞机,辽 宁海事局派员 进行空中监测
3.1 海上溢油监测、预测
红外、雷达监测 大连海事大学专家搭乘直升机、船 舶进行 红外、雷达扫侧溢油
3.1 海上溢油监视监测
航空搭载红外
3.1 海上溢油监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
7月17日清晨新港海域
3、 海上清污行动
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多次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指导 清污工作,并调集交通运输系统救助与清污力量赶赴大连 参加清污工作。徐祖远副部长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等多个 相关部门的领导先后来到大连现场指导清污工作。
3、 海上清污行动
大连市迅速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戴 玉林,副市长孙广田为组长,市长助理刘 岩为副组长的海岸联动清污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清污、环保、监测、物资保障等多个 工作组,明确辽宁海事局是海上清污工作 的指挥部门,要求市环保局、海洋渔业局、 港口局、大连港集团全力配合做好海上清 污工作。
岸线防控
现场指挥
3.3 清污效果
截至8月31日1800时,辽宁海事局累计协调 出动海上清污人员21685人次,清污船舶 1015艘次,渔船338条次,使用吸油毡114.6 吨;累计清污作业面积约1550平方公里,回 收含水污油23357吨,含污油量约2284吨, 回收含油垃圾7028.6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只能依靠协调有关方面的合作来解决。因此,从机制上着手,建立海洋溢油污染应急预案,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海上溢油清除组织和溢油应急计划。除了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溢油应急计划外,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挪威、丹麦和加拿大,甚至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最近几年也建立了各自的溢油应急计划,如尼日利亚、科威特、泰国、巴拿马等国。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在执法管理和实施防控措施上进展较慢,海上溢油防控系统基础较差,区域性溢油应急计划尚未建立。一套具备可操作性的应对海洋污染风险的机制能够尽快整合资源,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洋污染事故发生后的损失,本次漏油事故的有效应对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国家海洋局及时启动了应对海洋污染紧急预案。然而应该看到,当前中国应对海洋风险的机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甚至空白,尽管国家海洋局的应对海洋污染紧急预案能够在各地发生海洋污染事故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缺乏陆海统筹,应该尽快予以完善。同时,各省各地区在地理环境、储油条件、人力物力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所以仅凭现行的紧急预案肯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建议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特别是重点地区应未雨绸缪,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出一份具备可操作性的应对海洋污染预案;大型涉油企业也应总结大连新港海域原油污染处置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或修改应急预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以墨西哥湾石油事故和大连新港溢油等事故为案例,进行大课题立项,对事故发生原因、责任方的应急方案、浮油清理措施等整个过程展开深入研究,以此为鉴,总结教训、汲取经验、引进技术,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中国海洋石油污染危机的应急管理水平。
要增加投入提高海洋溢油专业清污能力
我国目前溢油处理设备严重不足,处置技术原始落后,海洋应急监测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建议国家和沿海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建造更多专业清理船只,配置充足的拦油等设备,引进各种先进装备,进一步增强海洋应急处置和监测能力,适应应急处置的需要。大型涉油企业也同样应在这方面增加投入,配足应急设施,以便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
要建立海上石油泄漏赔偿机制和保险机制
从理论和国外实践看,一旦发生海洋石油泄漏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肇事者不仅需要对利益相关方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更需要对海洋环境的长期生态损失进行赔偿,所以赔偿金额巨大。为了提高污染成本,提高业主对污染预防的高度重视和防范污染的投入,同时也为了分散业主的赔偿风险,建议实行海洋溢油事故的保险制度。
大连新港溢油事故对海洋经济的影响分析
宋维玲
王晓惠
王
占坤
此次溢油事件对大连近海海域和滨海地区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港口污染、海域污染、海滩污染三条途径。同时,事件还对周边地区和其他行业产生了溢出效应。
38
8 期海洋开发与管理大连新港码头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孤山东北麓,黄海岸边的大窑湾西南侧,是一个现代化深水油港。新港水域面积180平方千米,陆域面积1.57平方千米,每年输油能力为1500万吨,有多条航线通往环渤海、华东沿海港口,是中国原油对外出口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原油储备和原油、成品油转运的重要基地。大连盛产海鲜,新港周边分布有广鹿岛、大小长山岛、獐子岛、海洋岛、乌蟒岛等多个养殖基地。同时大连市临山面海,风景绮丽,是全国久负盛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常年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输油管道起火爆炸,导致约1500吨原油进入海洋,约430平方千米海域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海域约为12平方千米。事故发生后,各级政府积极应对,开展污染清理工作,油污面积得以控制,而事件对海洋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已经波及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后期影响仍将持续。
影响行业分析
近期影响
北油南下受阻,部分危运受限产品出现退货。事故发生后,为清理油污、确保通航安全,海事部门对部分港区采取了封航措施,对周边地区实施了不同程度的交通管制。7月20日17时,受影响水域通航条件改善,大连港已恢复通航。码头与泊位关闭期间,与港口运输有关的原油、铁矿石和粮食的进口业务直接受到影响。中石油7月份北油南下计划总量为173.5万吨,事故发生后,中石油炼厂的部分成品油已转到其他的港口下海。大连逸盛大化PTA产能为120万吨/年,其产品主要经由大连新港运至华东地区,受封航影响,工厂已临时改投天津港运输。部分化工和液化气、汽油的产品由于运输受限,已出现退货情况。市场供大于求,对石油加工业影响甚微。由于港区石油加工企业通常有一定库存,无论是上游原料的输入还是产品的输出,短期封航对工厂几乎没有影响。封航期间,大连石化和大连福佳大化均正常开工,对“三苯”的供应均无影响。而且芳烃市场目前供过于求,即便工厂开工率不足,仍能满足市场需求。
游客明显减少,餐饮生意下滑。国家海洋局通报显示:金石滩附近海域有条状漂油带,1/3的海滩被石油污染;棒棰岛海水浴场海面和沙滩上都发现大量油污。自7月17日起,到大连旅游的游客明显减少,近期全国各大城市飞往大连的机票折扣较低。大连开发区内海鲜餐馆的生意也因此大幅下滑,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开发区内某大型海鲜批发市场中,一些海鲜产品已有滞销的现象。大批量鲜货未上岸,海洋渔业暂未受损。溢油事件造成大连海域受到严重污染,水产品市场对大连海鲜“闻之色变”。但由于目前正是休渔期,没有大批量的鲜货上岸,事故对大连渔业造成的影响暂未显现。通常来自大连的海鲜产品主要是蛤蜊和海参,其中贝类海鲜每年10月份至次年7月份前供货。而一进入7月份,因为天气炎热,蛤蜊在运输途中容易缺氧死亡,所以近期没有大连海鲜进入外地批发市场。目前市场上的辽参大都是春季捕捞加工制成的干参,没有受到污染,其价格、供给、需求都很平稳。
后续影响
海产品产量下降,海鲜价格波动。事发地点100千米以内分布有多处海水养殖基地,面积约170余万亩,风向、潮汐、水流、船只拖曳都会影响油污的扩散,上述区域均有可能受到污染。10月份休渔期过后,石油污染造成的海产品产量下降将不可避免。现在购买海鲜先问产地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对未来海鲜市场供需状况预期的变化,广州、长春、天津等地海鲜已经出现涨价迹象。休渔期结束后,海鲜市场价格的波动在所难免。而事件造成的消费者的心理影响将长期持续,大连海鲜的品牌效应势必受到影响。游客取消预定、景区维护致使旅游收入减少。受溢油事件影响,大部分赴大连旅游团已经调整路线,避开受影响景区,甚至转而选择其他城市。据悉,目前已经有80%的旅游团取消了金石滩的旅游预订。而政府已基本决定对金石滩进行换沙,对被污染的老虎滩、泊石湾等进行维护。七、八月份是大连的旅游旺季,客流量持续低迷必然导致滨海旅游收入的大幅减少。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次生环境灾害处置难度大。此次输油管爆炸事故以及所引发的石油泄漏,对于大连湾的海水质量、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产生了严重威胁。国
39
2010年08月专题策划际经验表明,完全清理石油泄漏的污染是不可能的,石油泄漏的危害是不可挽回的、长期的,这些影响将缓慢被释放和发现,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灾害,处置难度较大。
影响路径分析此次溢油事件对大连近海海域和滨海地区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港口污染、海域污染、海滩污染三条途径。同时,事件还对周边地区和其他行业产生了溢出效应。 影响途径港口污染影响途径。输油管爆炸导致港区污染,政府采取封航措施清理油污。为此,一方面部分厂商运输临时改投其他港口,大连港货运输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运输受阻,部分产品出现退货情况,潜在货运量减少;最终导致港口营运收入减少。海域污染影响途径。石油流入近海导致海水水质变差,致使大量海洋生物逃离,海水养殖生物因无法游离、受溢油污染后亦不能食用。因此海洋捕捞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都将大幅下降,海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大连市海洋渔业产值下降,渔民收入减少。海滩污染影响途径。在暴雨、风向及潮汐作用下,海滩亦受到原油污染。旅游景观严重受损,导致游客数量大幅减少;加之人们对海产品质量的担忧,滨海餐饮人数锐减;滨海旅游服务业收入因此减少;为了节省开支,维持利润,餐饮服务业失业将因此增加。 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的正向溢出效应。一方面大连港全面恢复通航之前,原本从大连港运输货物的厂商不得不改投其他港口,致使邻近港口货运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七、八月间天气闷热,打算前往大连避暑的游客转而选择蓬莱、威海、青岛等地,使得周边地区的游客增加;此外,由于大连海鲜销售不畅,周边地区本地海鲜的销售将有所增加。对其他行业的负向溢出效应。一方面,由于前往大连的游客减少,近期全国各大城市飞往大连的机票打折,导致民航公司利润减少;另一方面,为了赔付事故对港口企业、养殖户等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将支付大量赔偿金,当期利润减少;同时,为尽快清理污染,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清污工作,公共支出大量增加。损失要素分析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溢油事件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成本的增加,即清理污染、治理环境等各项费用的支出;二是效益的减少,即受影响行业各项收益的损失。
成本分析
污染清理费用。目前海上清污仍依靠“土办法”,除专业清污船使用消油剂和吸油毡清理油污外,当地还组织千余条渔船使用草帘子吸附,甚至雇佣民工用瓢舀等手工方式进行清污工作。因此,清污费用主要包括:将清理出来的油污装船的费用,将油污送到岸上装入货车的费用,运输油污的人工费、汽油费,吸油毡、消油剂、清油机等清油设备的费用,防止污染扩散的隔离带、围油栏等材料费等,此外还包括礁石、滩壁油污的后续处理费用等。环境治理费用。溢油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都将继续存在,环境的治理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的油污治理方式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前期治理主要以物理法为主,后期治理将以化学法和生物法为主。因此,环境治理的费用主要包括:海水水质和大气质量检测费、设备仪器费、药剂费、人工费以及科研经费等。
效益分析
海洋渔业损失。成鱼有非常敏感的器官,一旦嗅到油味,会迅速游离溢油水域,因此石油污染会让各种海洋生物集体逃离;而近岸养殖的鱼类、贝类、海带等,因无法离开网箱,受溢油污染后亦不能食用。溢油造成的海洋渔业的损失主要指各项无法回收的投入费用,以及与往年同期相比利润的减少额,包括:鱼苗投入,捕捞笼、养殖网箱的材料费、人工费,工人的日常开支,渔船维护费和海域承包费等;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与往年同期相比利润的减少额。滨海旅游业损失。溢油对岸线沙滩的污染威胁,直接影响到依赖海滨浴场、沙滩发展的滨海旅游业。因此,溢油灾害造成的滨海旅游业的损失主要指因客流量减少而造成的滨海旅游收入的减少,包括:因游客减少而造成的交通运输收入的减少、帐篷等游乐设施出租收入的减少、住宿餐饮服务收入的减少以及批发零售收入的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