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流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新趋势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新趋势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新趋势

内容提要:日本是物流管理的先进国家,处于世界物流实践的前沿。本文从物流基础理论的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物流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几个方而,论述日本物流业发展的特色、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日本物流业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化

物流现代化和生产现代化,是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日本的物流概念于20世纪中期从美国引进,但无论在物流的发展速度、政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方面,还是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物流发展水平方面,其水平均不亚于欧美,在配送中心、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管理和服务、物流信息化等方面还独具特色,50年来对日本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下将从物流基础理论的确左、发展沿革、物流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几个方而,分析日本物流业的历史沿革、特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一日本物流的发展沿革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传入的,随后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先进国家。日本物流业在各个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物流概念的导入和形成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

战后经济恢复时期,日本十分重视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1956年日本派出"流通技术考察团"到美国务地考察。在考察报告中,首次引用了"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科学概念, 译为“物的流通”,后被日本产业界普遍采用。"物流”的槪念在导入日本的过程中,被理论界认为“是一种综合行为”。即物流活动整合了运输、配送、搬运、保管、包装、信息传递等各种活动。(注:野尻亘新版日本◎物流——流通近代化七空間構造、古今書院.2005年、23頁。)因此,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改变了以前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进入到“保证运输与保管"的时代,着手发展陆路运输,加强保管、包装和库存笛理等工作。

(二)物流现近代化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

此时期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同时也是物流槪念的迅速普及和物流活动频繁时期。)货物运输虽的增加,使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这些企业建立了相应的物流部门,积极推进物流设施建设,增大了物流量和物流处理能力。随着日本经济进入到现近代化的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时代,交通运输业、集装箱发展很快,东海道新干线以及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并且开始推广货台、铲车等装卸设备,导入自动仓库,建立大型物流中心等管理系统。在物流管理方面,企业用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来适应市场环境的激烈变化以确保收益。

(三)物流合理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

第一次石汕危机后,日本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节约能源和资源。为了与工业标准化相适应,建立了物流标准化体系,整合了配送中心,并开发了一些新的服务项目,使物流工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而。在物流管理方面,为了全而地降低物流成本,日本开始推进物流合理化措施,主要包括缩短物流路径、减少输送次数、实施计划输送、实行共同配送、加强库存管理、简化包装、扩大站台和运用省力化机器等。这一时期全国范囤内的物流联网也蓬勃发展,专业物流部门和其子公司广泛设立,推动了物流的合理化进程。此外,1983年还成立"日本物流学会",对物流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

(四)需求差异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后,物流合理化而临挑战。日本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变革,消费需求差异化的发展,尤其是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以前那种大量生产、大疑销售的生产经营体系出现问题。这时,多品种化和少量化成为生产经营主流,导致整个流通体系的物流管理发生变化。物流服务

方面,表现在日本枳极倡导的髙附加价值物流、及时生产及时销售(JIT)等方而。这一时期,日本物流而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克服物流成本上升提髙物流效率。在法规方面,1990年颁布《物流法》,推动了各种运输的发展,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行政方而,1992年成立了"日本物流系统协会”,着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建立综合物流网络体系。

(五)"物流战略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

90年代末以来,物流与经济同步进入国际化时代。这一时期物流的特点是"多品种、多频度、数量少、时间快”,被称为"物流战略化”的时代。在政策方而,日本政府于1997年拟立了《综合物流管理》,2001年内阁会议又颁布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目标是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物流系统。2003年以后,日本开始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加强物流的全而质量管理,实现物流的髙效率化。同时进一步整合了物流资源,加强了相关部门的合作。此外,还完善了海、陆、空运输条件,发展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随着技术进步和研究的深化,政府管制的放松和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实施将推动日本物流业进一步持续稳左地发展。(注:汝宜红:&物流学》,中国铁路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二日本现代物流的特点

日本物流业是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改进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在世界上居领先水平。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而。

(-)具有健全的政策保障

首先,日本政府在物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制宦了相关政策法规。在法律法规方而,《商法》及《民法》中规定了物流的相关条款。20世纪60年代起,通产省和运输省对物流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70—80年代先后制定了《仓库业法》、《日本国有铁路法》、《道路运输法》等,90年代颁布了《物流法》、《物流综合效率化法》。在物流发展政策方而,日本内阁于1997年通过了《物流政策总体纲要》,拟订了物流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01年物流发展的三项措施(社会资本配宜、规制缓和、物流系统的完善升级);2001年制泄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旨在21世纪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准的物流市场,完善减轻环境负荷的物流系统:2005年又颁布了《综合物流实施大纲》,进一步提出加强国际竞争力,完善绿色物流系统,为循环型枕会做贡献等观点。

貝次,日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方而的改革,目的是进一步放宽对物流业的规制,使其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更加富有活力。这些政策放宽了对新增项目的限制,如新建项目只要符合国家规左的安全技术标准可以容易地获准、对安全规左进行调整等。

此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逐步对物流系统技术进行升级,包括:(1)物流系统信息化,即进岀口和港口手续无纸化、一条龙服务的推进等:(2)物流系统标准化,即对集装箱、托盘采用的日本工业标准(JIS)进行国际整合、全程托盘化运输的推进:(3)英他技术开发和商业惯例的改善等。为了确保综合物流政策顺利实施,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建立了一套政策推进体制,确保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物流企业、货主等各方面积极合作,推动区域物流的发展。(注:国上交通省七産業省物流政策懇談会。報告書(第四回)、2006 年8 月。)日本政府为了大力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上述宏观政策,为各个发展时期的物流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是物流业的强大支柱

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物流业界认为,交通运输、物流是未来经济社会的大动脉,交通运输和物流将形成一个全球性、综合性的立体全方位网络。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日本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实现了以原材料、重厚长大型为主的产业向附加价值型、轻薄短小型产业的转变,以多频度和短距离为特点的物流业带动了货物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促进

货物运输在地域间流动,提髙货运量和运输效率,成为日本物流发展的主要特色。

日本从国土和人口等国情岀发,把物流基础设施的重点放在髙速公路网和沿海港口设施、海运网络上,发挥公路运输快捷和灵活机动的优势,同时兼顾空运与海上集装箱运输,避免了在狭小国上上发展铁路运输的不便。表1所示的是1995-2006年间货运总量的变化以及各种运输工具的分担情况。可以看出,公路运输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铁路运输量则逐年减少。

作为传统的海运国家,日本政府把航运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但近年来内航海运一直发展平平。海运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工业地带,输送虽多、距禽长的货物,如煤、石油、水泥、钢铁等。为了发展国际物流业,日本开始重振造船业和海洋运输。到目前为止,以石川岛播磨船厂为核心的日本四大造船企业联合体框架已经形成,它们在国际造船市场上推出的竞争战略目标,不再是以中标的造船订单总吨数为标准,而是高附加值船舶的承造订单,如液化气运输船(LNG)、特殊油类和化工产品运输船、海洋油气勘探船等项目。

此外,作为亚洲重要的空运中心,日本的空运也一直在发展。新关四国际机场、成田机场货运吞吐量均排在世界机场前列。近年来,政府着重建设机场设施,如改建和扩建关西国际机场、羽田机场等。

(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物流基础设施

日本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物流业的兴起基本同步。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日本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高速公路纷纷投建,仓储条件大为改观,汽车迅速普及和集装箱船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多年来,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构造新型的物流运输体系和仓储系统。这些基础设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为扩大物流市场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001年以来,为了与现代化物流业发展相适应,日本又将建设的重点转向国际海港等国际物流基地、海上髙速网络、干线公路网络和连接港口、机场与髙速公路的出入口交通设施,同时

通过修建市内环状公路、改进道口等扩大交通容量。这样既解决了城市内物流的瓶颈问题,又强化了国际物流基地的机能。目前政府和业界还从环境保护和介理利用能源、运力的角度,建设适应复合联运的交通体系,以解决对环境的压力。

在物流发展整体规划方而,积极组建物流园区,鼓励配送中心发展。日本是建设物流时区最早的国家,考虑到其国上而积小、国内资源和市场有限、商品进岀口量大等因素,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建立了物流园区,目前已经建成20多个、平均每个占地74 公顷的物流园区。今后日本注重的是加强交通设施与物流恫区之间的配套建设,提高经营的规模效益。(注:国上交通省国際物流水準◎物流彳、少卜—夕?構築、2006年。)

(四)高效的企业管理和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长期以来,日本的物流业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即"采集计划化、配送共同化、运输直达化、物流大量化、管理系统化”。这些原则综合表现在采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以下分别从物流服务、专业化和物流企业管理方而说明英特色。

1.适应多品种、少批量化的物流服务。

80年代中期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管理"的出现,掀起了"零库存”管理、JIT的高潮, 使得新的物流管理方式不断涌现。这种管理方式将原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生产方式变为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经营方式。顾客对频繁而小批量的送货需求使物流管理作业难度及复杂程度加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建立了先进的物流系统,促使分销渠道合理化。

例如,对JIT送货的需求使交货次数变得越加频繁,而每次交货数量相对减少。在实行频繁而小批量的送货服务时,会增加公司的运输、仓储成本。于是出现了物流配送中心等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它们改变了原有的分销渠道,重组了流通渠道,如减少批发商的数量和库存,增加零售连锁店。运用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系统,使各种各样的商品库存适当,保管良好,并有效率地配送到所有的店铺。因此,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批发零售企业,都可以委托物流中心来提供仓储保管、运输配送、分拣加工、包装等多样化物流服务,实行一体化的管理,从而降低了物流总成本。这是近十几年来日本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一大特色。(注:余平:《日本物流现状及发展前景》,《现代物流报》2005年9月29日。)

2.不断提髙的物流专业化程度。

日本物流产业的形成是物流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很多制造业企业为强化自身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总成本,开始将企业的物流职能从其生产职能中剥离开来,成立专业子公司或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提供专门物流服务,并逐步形成物流产业。这些专业化物流企业群构筑了多样化的配送服务体系,既提供了多样化服务又降低了物流活动总成本。

“资源整合”、"共同配送”也是专业化程度的体现。日本的物流企业非常注重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以保持核心竞争力和专业优势。另外,由于土地和劳动力不足,物流共同化、混载化的热潮随之兴起。一些批发商集中形成"批发园区”,卡车运输企业则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混载服务,形成共同的竞争型物流网络。行业不同、销售对象不同的企业可以共用同一物流基地,这样的共同配送方法可以降低企业产品运送的费用,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率,达到资源共享。这些都说明了在实行“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日本的物流业强调对物流各个环节运行方案的优化与整合,同时注重“链”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衔接与组合,以此提髙从原材料供应到客户接收的全过程物流效率。

3.不断改进的企业物流管理方法。

日本学者认为,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髙低,还可以用库存成本来判断。如何使货物及时完好地送交顾客而承担的库存最小,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要保持最小和最适的库存水平, 就要详细了解市场信息和消费者的需求。他们用是否"与市场信息同期化”(随时随地掌握市场信息)的要求,来判断此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管理是否合理,需划分五个阶段来进行判断:第

一,不重视管理的阶段;第二,有了解市场信息的意向的阶段:第三,物流系统的形成阶段(物流活动与市场信息同期化);第四,物流系统的发展阶段(物流、生产、采购活动与市场信息同步):第五,供应链管理阶段(相关的所有企业的商品供给与市场信息同期化)。而日本的物流企业大多处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可见,虽然第三方物流业有一上发展,但距供应链管理的阶段仍有一段距离。(注:湯和夫物流管理本、PHP研究所、2004年、46頁。)于是,许多企业仍在改善自身的管理条件,利用国内外保管、运输的信息网络与客户保持长期而稳左的联系,并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实现高效化管理。

(五)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加快物流现代化的进程

日本对物流信息的处理手段也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专业物流企业都是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和控制物流信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而且,在订货、库存管理、配送等方而,广泛使用物流联网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无线射频识別技术系统(RFID)、卫星立位导航系统(GPS)、输送过程信息系统、配货配车系统等。近年来,日本政府又调整了物流发展战略,积极倡导高附加值物流,并将物流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力争在物流国际化、系统化、标准化、协作化方面取得进展。

三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实践,日本物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近年来,日本经济从低迷逐渐恢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物流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而。

1.物流企业间的“物流差距”问题影响着物流系统和生产部门的效率。

虽然已经进入到供应链管理阶段,但仍有些中小物流企业尚未进入到综合物流领域。它们分布较散,管理尚不完善。表现在对市场信息的不敏感所造成的较髙的库存,或者是过度追求低库存而忽略了对客户的服务:配送的空载率高,效率低;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对信息资源的共享率低,导致对生产、采购、营业部门情况的不了解,反馈率低:次品、退货的增加和处理不当,有些地区物流网的配置不甚合理,等等。

2.运输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运输业曾给日本物流业带来了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混杂、事故频发和环境破坏等问题。2005年日本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13.64亿吨,貝中运输部门为2.57亿吨,占18.8%。根据《京都议左书》的规定,日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削减量,以1990年为基础年份,2008-2012年必须削减6%, 2013年以后要削减6%以上。政府部门为了对环境进行控制, 要加强落实相关政策,如对公路运输进行限制,发展海运和铁路运输等。(注:経济産業省都市内物流卜一夕儿公表、2006年7月。)

3.静脉物流系统亟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废弃物的增加,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静脉物流系统的建立也提到日程上来。日本对此问题研究颇多,虽然有包装物回收和其他企业资源回收再生等方而的实践,但从整体来看,不像动脉(正向)物流那样先进和完备。建立完善的静脉(逆向)物流系统,是循环型社会的新课题。

4.进一步适应更加多样化的社会服务。

日本社会最引人注目的是老龄化、少子化问题。这种现象将给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的日本物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劳动力需求的缺口也将影响物流服务的稳立,进而使物流部门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其次是人们对社会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如禽流感、疯牛病的流行,公害、交通事故等问题,使人们更加关心商品的安全性、道路的安全性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安左。这些都要求物流业进行改革,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日本政府开始调整物流政策,加大物流投入,拓宽物流服务领域,改善物

流管理方法,以创建国际一流的物流产业。政府的新目标是在21世纪形成符合日本经济社会的新的物流系统,力争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准的物流市场。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作用,进一步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注重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 提高物流管理的能力和效果。围绕着物流业的一些核心业务,许多新的行当应运而生,如流通加工业、仓储和配送业的专业服务公司,维修车辆、冲洗集装箱等。这既是社会分工细化的体现,也使物流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整合这些资源壮大了物流产业,并提高了综合物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全面实现供应链管理。未来的供应链管理是连接制造业、商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它不仅集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于一身,而且将通过相应的信息手段对库存情况进行雄时分析,同时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和意见反馈,并将英运用到市场调査、规划和分析等更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事务中去。这样可以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元化管理,提高物流产业的整体水平与效益。

2.为了扩大物流市场的占有率,企业进一步向产品的个性化和市场的细化方向发展。未来的物流企业会更加敏感地适应并种市场需要,从而重新构筑相适应的物流系统,并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需要。此外,在库存管理方而,企业将运用更加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相应的货物进出管理,提供出入库实绩和应收款数额等信息,并具有货品检验捆包、车辆调度和流通加工等系统管理功能。企业依靠先进技术, 提高管理水平,才能解决目前企业间的"物流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3.物流的共同化和信息化将进一步促进新技术的发展。技术变迁提髙了物流的整体运行水平,因此需要继续实现物流的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电子标签、EDk GPS、RFIL等,还要继续开发和利用信息产业,促使物流朝着更髙阶段发展。(注: 国土交通省総合物流施策大(2005—2009)、物流情報2006年1、2月号。)

4.在环境方而,构建良好的绿色物流系统。针对大气污染、交通拥挤、能源限制等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具体的限制措施,如普及低公害车辆、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管制、实行柴油低硫化等。同时实行物流业运输体制的变革,转变传统的运输方式,建立高效合理的运送模式,并完善运输和配送方而的环境建设,从机制和效率上解决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压力。相关部门已经着手构筑环境负荷较少的物流体系,特别是推行多种运输模式灵活转换的复合联运,发挥公路、铁路运输和海运等齐自优势,对货物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运输。日本政府特别强调,要着力推进环境负荷较少的大容量输送工具一铁路货物运输和内航海运,到2010年,将长距离杂货运输中铁路、内航海运的利用率提高到50%。此外,还将构建完整的静脉物流系统,促进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以肖约自然资源,发展循环型再生资源等。(注:済産業省都市内物流卜一夕儿才亍:/①公表、2006年7月。)

5.社会化方而,构建更加安全稳泄的物流系统。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日本物流业界已积极为女性和老龄劳动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例如,许多物流业者为了使装卸作业简易化, 正在谋求货物的小型化、轻量化和叉车等机械操作的简便化以及作业场所的起重机化等。另一方而,在货物配送和干线运输方而积极推行共同运送,提高单位里程的运载效率,追求配送和货运效率的最大化,以减轻因劳动力匮乏带来的困难。此外,食品安全、道路安全、劳动安全也成为国民共同愿望,将采取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对商品进行调査与审查,同时制左交通安全基本计划,制定各项事故防止措施,建立良好的安全监测系统。

综上所述,物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化是日本物流发展的目标。在经济稳步复苏的今天,日本政府和企业将再次捕捉机遇,调整产业结构,重振运输特别是海上运输,进一步拓展物流领域和整合资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物流市场,提髙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责任编辑:刘瑞)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国际物流业发展概况 1.1.2物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 1.1.3中国物流的发展 1.2研究目的及理论创新点 1.3研究结构体系及主要内容 2.现代物流发展背景及其特征 2.1物流的基本理论 2.1.1物流的含义 2.1.2物流的基本特征 2.1.3物流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2.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3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最新动向 3.中国物流发展现状与差距 3.1中国物流业发展阶段 3.1.1计划经济下的物流 3.1.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 3.1.3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物流 3.2中国物流业基本现状 3.2.1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迅速 3.2.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3.2.3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 3.2.4客户需求多样化,物流外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2.5企业间寻求合作,共同克服困难以提高服务能力 3.3中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3.3.1物流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3.3.2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3.3.3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少综合性物流服务 3.3.4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和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4.发展我国物流业的营销对策 4.1物流营销策略转换 4.2物流营销的基本策略选择与策略组合 4.2.1物流服务市场的细分与定位策略 4.2.2物流服务创新与差异化策略 4.2.3物流服务营销渠道策略 4.2.4物流关系营销策略 4.2.5物流服务的4cs组合 4.3物流营销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l. 物流服务的拓展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5. 电子物流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业上市公司分析 一、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总体分析 以1991年1月14日深圳市蛇口安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为标志,拉开了我国公路、水运、空运、港口等物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在我国A股证券市场中上市的物流或物流相关企业共有26家,其中港口类上市公司最多,为7家,仓储类和管道运输类企业最少,各只有1家,其余的还有水运类5家,铁路运输类2家,汽车运输类3家,空运类2家,综合类3家,物流关联企业2家,其内容几乎涵盖了物流业的各个领域。各类物流企业的具体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 1.差不多情况分析 26家物流业上市公司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共有9家,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物流企业达到了17家,几乎达到了深交

所物流企业数量的一倍。而从物流上市企业所处的地理区域来看,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的物流上市企业达到了8家,而上海市的物流企业达到了5家,仅该两个区域的物流上市企业的数量之和就占到了所有物流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之多,而其余的物流上市企业也大多分布在沿海及江浙一带。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9家物流企业内,有7家差不多上来源于深圳本地的物流企业,这不仅反映了深圳市政府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也为深圳市政府大力进展物流产业的政策方针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物流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状况中我们不难发觉,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物流作为一个产业的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物流业的进展状况与经济的进展水平息息相关。从物流业上市公司的上市时刻分布状况来考虑,我国物流企业的上市高峰要紧集中在1993年、1996年和1997年,在这三年内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物流企业数量分不为5家、7家和5家,占近十年来所有物流企业上市总量的65.4%。而近年由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重心向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倾斜,因此物流企业的上市速度明显放慢,尽管在98年和99年我国证券市场新股上市节奏明显加快,但在这两年内总共仅有四家物流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应该讲,在利用资本市场促进自身进展方面我国的物流产业差不多明显的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进展。随

我国物流业发展特点及其与国外的比较分析

我国物流业发展特点及其与国外的比较分析 11701 刘思彤 1107544024 摘要:目前物流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增长点,物流对企业在当前以买方市场为特征的激烈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具有关键作用。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本文在简述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详细地探讨了国内外发展的水平和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具体特点,包括存在问题、发展现状和与国外的差距等方面。对美国、日本、欧洲和我国的物流业发展作一比较,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的提升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发展特点差距物流成本总体特色 1、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特点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2、与世界各大物流业发展地区比较 2.1发展历史比较 美国:资格最老。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发展物流业的国家,目前美国物流业在全球处于领导地位。美国物流业发展起源于二战中的战时后勤管理需要。50年代后期和企业逐步意识到,物流在商业行为中的应用也可有效解决中间过程中的成本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协作的日益复杂化,第三方物流开始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美国物流市场的主流。据统计,2000-2010年间,美国的物流总费用占GDP均为10%左右,而2010年,美国的一些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平均年收益达11.8亿美元,其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仓储服务、运输服务和管理、特殊国际服务和货物运输、第四方物流服务、逆向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日本:世界领先。日本物流业虽然没有美国起步早,但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物流业的发展曾伴随日本经济的兴衰出现过起落,但总体上一直保持国际优势地位。

刘海彬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刘海彬 准考证号 4 1 0 3 0 5 0 4 0 0 0 9 0023 论文题目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9年3月8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3) 一、我国物流业现状 (3)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3) 2、交通运输量、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 (4) 3、物流市场潜力 (4) 4、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 (5) 5、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5) 6、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5) 二、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1、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5) 2、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6) 3.标准化建设滞后 (6) 4、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6) 三、加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7) 1、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7) 2、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7)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 (8)

4、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8) 5、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8) 6、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8) 四、中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9) 1、企业物流社会化趋势 (9) 2、企业物流专业化趋势 (9) 3、物流企业规模化趋势 (9) 4、物流企业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9) 5、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 (10) 6、区域物流集聚与扩散的趋势 (10) 7、物流基础设施整合与建设的趋势 (10) 8、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物流优先发展的趋势 (11) 9、物流信息集成化与移动化的趋势 (11) 10物流发展政策环境更加宽松的趋势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一个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认清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与不足,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引导物流业健康、高效发展,打造强大的物流产业,进而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关键词:中国物流业现状问题建议趋势 A country's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reflects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its enterprises.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growing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社会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成本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若干建议。最后,分析得出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的普及、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和转变成第四方物流的趋势。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物流”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现状;第五部分为我国物流发展的趋势;第六部分为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第七部分为完善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第八部分为结束语。 关键词:物流;现状趋势;第三方物流

目录 一、绪论 (1)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1) (二)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1) 二、中国物流业的现状 (2)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 (2)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2)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类型 (3) (四)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3)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问题 (3) (一)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 (4) (二)我国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弱 (4) (三)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 (4) (四)物流观念淡薄,政府政策透明度不够 (4) (五)物流企业从业者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 (4) (六)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5) 四、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 (5) (一)电子物流 (5) (二)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6) (三)第三方物流将快速发展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国外物流发展特点及启示

国外物流发展特点及启示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者:佚名日期:2009年05月21日访问次数:???经济界广泛关注的现代物流,其发展水平正成为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中的物流,已成为推动“无国界世界”的强大动力和构筑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而备受国内外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纷纷组织和整合多方面力量全面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一、国外物流发展特点???分析国外物流发展的经验与特点以及研究重点,应该说各有千秋,典型的是美国和日本,欧洲基本与美国相似。???美国强调企业“物流管理???经济界广泛关注的现代物流,其发展水平正成为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经济全 球化中的物流,已成为推动“无国界世界”的强大动力和构筑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而备受国内外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纷纷组织和整合多方面力量全面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国外物流发展特点 分析国外物流发展的经验与特点以及研究重点,应该说各有千秋,典型的是美国和日本,欧洲基本与美国相似。 美国强调企业“物流管理”:美国作为物流理念的发源地,其物流研究、设计和技术开发一直处于世界前沿,有十分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发达的现代物流。特别是商贸流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十分重视现代物流能力的开发。从二十世纪50年代物流发展初期的“实物配送”(PhysicalDistribution)阶段,到80年代的“物流”(Logistics)阶段,再到当今的供应链管理阶段(SupplyChainManagement),一直将物流战略作为企业商务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予以高度重视,因此物流理念在企业广为普及。物流管理作为支持企业商务战略而对材料、在制品和库存成品的流通加以控制的系统设计和行政管理,成为企业物流行政主管(ChiefLogisticOfficer,即CLO)的核心责任。因此美国十分重视企业物流管理,可以说美国的物流发展史是一部以企业物流管理发展为核心的历史,一直是在企业不断追求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以完善物流战略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美国物流的发展。整个物流的发展始终是围绕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的升级和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向前发展。这从美国物流领域权威民间组织机构称呼的演变足以说明这一点。美国从60年代物流发展初期的权威组织机构名称“国家实物配送管理委员会”,即“NationalCouncilofPhysicalDistributionManagem ent,简称NCPDM),到1988年改为物流管理委员会(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CLM),其灵魂一直是“物流管理”,目前该委员会仍然是全世界物流领域最为权威的组织机构。 日本强调社会“物流系统”:作为现代物流发展后起之秀的日本,自从1963年从美国引进“物流”概念后,即开始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70年分别成立了日本物流管理协会(JapanLogisticsManagementAssociation,即JLA)和日本物流管理委员会(Japanese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即JCLM),1992年6月10日两个组织合并设立日本物流系统协会(JapanInstituteofLogisticsSystems,即JILS)。日本主要突出了“物流系统”的观念,强调从社会角度构筑人性化物流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延伸内容至与物流相关的交通系统等领域,突出物流作为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系统对循环型社会发展的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企业的行为空间,因此政府在整个物流发展方面的推动作用十分显着,规划引导力度较大。1997年4月日本政府出台了第一份物流策略方面的政策文件,即《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提出在2001年前各相关政府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三大目标:一是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提供最便利和高度魅力的物流服务;二是以不妨碍产业布局竞争力水平的成本,提供物流服务;三是解决好与物流相关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交通安全问题。在通过几年努力三大目标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2001年7月6日日本国会又通过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指出如何加强国际竞争力,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新形势;如何加强环保,构筑循环型社会;如何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流事业发展;如何发展物流业,满足国民的需求,与国民生活相和谐等四个问题,确定了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即创建符合日本经济社会要求的新物流体系,从提供不亚于国际水平的物流服务目标出发,全方位推进各项施政措施,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等措施,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市场。同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政府要在提高物流效率,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方面狠下工夫,努力创建一个能减轻环境负担的新的物流体系和可循环型的新社会。 事实上,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只是在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性背景下才发展的,至今其实没有多少年的历史。美国是在1988年真正开始走向现代物流的,而日本也是在1992年开始的。例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发展经历的阶段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和我国的经济体制变革有直接关系。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来说,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大致会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1、传统物流服务阶段 这一阶段中,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是按照不同专业服务分门别类各自单独展开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一种最初始的物流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形式。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整体效益较低。 2、现代物流社会化阶段 这是在传统物流服务阶段的社会分工细化基础上,通过产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物流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运作从产品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国内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物流业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物流业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联合运输等系统应用形式,用系统思想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使物流总费用最低,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3、全社会集成物流服务阶段 这是在现代物流社会化未来将要达到的最高阶段,此时那些为各自独立的顾客企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物流服务,努力去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最低和效果最佳,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社会集成的物流服务形式和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建设开始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我国的工商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供新的物流服务,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活动,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结合使用,物流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社会效益高。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许多物流企业本身规模偏小,盲目追求多角化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1、各地政府和企业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近年我国部分省市政府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战略性问题来抓,上海市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创造物流服务产业化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培育物流企业,逐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这些举措已取得了明显收益,并涌现出了一批企业物流管理先进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2、物流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企业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痛后,重新定位,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提高服务,对客户提供不同的系列化物流服务。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

我国物流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伴随着我国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在其带动下迅速的发展着。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物流业已成为国际间商业贸易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和必要手段,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在不断的向国际物流方向发展。现如今,我国的物流状况较前几年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我国的物流环境和供给与需求方面来看,发展是很迅速的。而且,我国物流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物流的发展中,我国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物流布局上,有明显的不足,而且我国还严重缺乏物流相关人才。因此本文就以上所述,分析了我国的物流现状和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我国物流;现状;不足;发展趋势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物流 (5) 2.1、物流的定义 (5) 2.2、物流构成 (5) 第三章、我国物流现状的优势 (7) 3.1、我国物流的环境 (7) 3.2、我国物流市场状况 (8) 3.3、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8) 3.4、我国物流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8) 第四章、我国物流现状的劣势 (10) 4.1、物流的库存、运输成本过高 (10) 4.2、物流管理成本过高 (10) 4.3、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 (11) 4.4、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完善 (11) 4.5.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物流教育不够重视 (12) 第五章、我国物流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 (13) 5.1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13) 5.2加速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的发展 (13) 5.3加强我国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3) 5.4优化我国物流发展的区域布局 (14) 第六章、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15) 6.1、物流作业的系统化发展 (15)

国外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整理]

国外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整理]美国物流配送中心案例:请结合教材笫二章美国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发展的案例、教师补充的国外配送中心简介以及其他网络资源,来分析口前国外配送中心的现状。 国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况 厦门理工学院11信管 物流配送业在诞生后的儿十年中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山于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形成了多种形态的配送中心。我国专家学者在考察了国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后?将国外盛行的配送中心归纳为9类:专业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供应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配送中心。 ,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讣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定货指示单。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

(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销渠道发达。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旧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或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笫四?合作型物流配送。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延伸到国外。第五?政府规划在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欧洲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物流配送是指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以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笫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己经按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走遍德国?可以说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在当今社会,物流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流在社会生产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物流从业者,了解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温故而知新,对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更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流这一名词是我国在1978年从日本引进的,它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概念中只有传统的“储运”意识,即传统的物资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等。从现在的观念来看,这实际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活动,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具有了物流活动的雏形。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物流行业也开始由最初的国内储运为主,向以国内道路运输、仓储分拨等为支持、海空运为重心、国外物流网点服务为后续的全球性进出口物流发展。在这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带来的理念冲击,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新式物流如金融物流、绿色(环保)物流、港口物流、物流地产等。这些新式物流的产生,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把握好了,就可以完善自身的业务构成网络、增强自身在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在整个行业内都先人一步。 既然已经说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在此发展期间的三个里程碑事件。也正是这三个里程碑事件,促使整个物流行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 首先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物流正式做为一个经济行业登上了经济舞台。一大批在如今物流行业占有龙头地位的企业走入人们的视野,如中海物流、中远物流、中外运、中铁物流等,这些企业在整个物流行业都起着行业风向标的带头作用,而在这些国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如海丰、新时代、天地华宇、大田、顺丰等为代表的业务面包含了海陆空各个运输版块的民营企业也应势而起。 其次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事件直接带领中国物流行业进入了外资大举入侵的时代。以UPS和Fedex为代表的国际快递物流巨头、以马士基和德国邮政为代表的国际港口物流巨头、以DHL、Schenker全球、CEVA为代表的国际货代巨头等纷纷在国内进行一系列的资本进入和网点扩张活动。这些外资的进入,不但带来了激烈的竞争,更导致了国内物流行业大批优秀人才的流失。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所造成的冲击,使得国内的传统物流企业在变中求生存、在变中求发展,促使自身更加适应了国际化物流行业的要求,极高地提升了国内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是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这是中国物流业第一次被正式写入五年计划。事实证明,任何行业在任何国度的发展,都是与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宏观上的激励、实际运作上的促进和推动是密不可分的。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个个新兴的保税园区、物流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物流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物流作为现代社会的第三方利润增长点,成为各国争相发展与培育的新生行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加速现代化进展,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刻不容缓,然而在最近我国物流发展中,呈现出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一、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一)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 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供给不足,难以有效满足生产、生活所需, 为弥补供需缺口,国家主要致力于如何增加生产,而对流通领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远远不足。对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大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二)物流主体发育尚不成熟 物流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多元化的物流载体。但现阶段,我国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流通企业普遍背负着历史积淀的各类包袱,从执行调拨计划转向市场竞争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缺乏竞争优势,其中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物流行业中退出。 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供应链管理薄弱 由于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对象是沿着整个供应链的链条流动,物流的管理过程和供应链的管理过程难以截然分开。随着物流的发展,供应链的重要性日渐显露,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物流的成本高低。而现阶段,我国建立的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还不多见,加工企业和一些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实力薄弱,彳艮难成为供应链的核心主体。当前大部分的流通和交易活动都由批发市场承担,从理论上讲,这些批发市场算是供应链的核心主体。然而多数批发市场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虽然有一部分早己实行了改制,但仍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本色,大量的白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整个链条还基本被分割为两段:一是“生产一一流通”环节,即从农户到批发市场或集贸市场;二是“流通一一消费”环节,即从批发市场到消费者。在两个环节的结合处,由于各个交易主体只注重和追求个人利益,诱发了诸多问题,从而注定了供应链只能是一条断裂的链。 二、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 (一)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 有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大约有74%勺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77%的企业已有白己的网站。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大约一半。但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 步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以基础应用为主,主要用于企业宣传(40%), 其

我国农村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 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我国农村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学科名称:运输物流工程 指导教师:于世军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1010310102

目录 论文名称:我国农村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1) 学科名称:运输物流工程 (1) 指导教师:于世军 (1) 学生姓名: (1) 学生学号:1010310102 (1) 一、引言 (1) 1.1农村物流体系的定义 (1) 1.2发展农村物流业的意义 (2) 二、我国农村物流业的现状 (2) 2.1已取得的成就 (2) 2.2制约因素与问题 (2) 2.2.1物流环节的制约 (3) 2.2.2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 (3) 2.2.3我国物流和市场环境 (4) 2.2.4 政府政策 (5) 三、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5) 3.1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 (5) 3.2政府政策 (6) 3.3物流市场环境 (7) 四、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7) 4.1高效机械化 (8) 4.2专业科学化 (8) 4.3统一标准化 (8) 4.4网络信息化 (8) 4.5连锁城乡一体化 (8) 4.6市场国际化 (8) 五、结束语 (8)

我国农村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目前农村物流业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新型高效的农村物流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农村物流环节、农村社会环境、我国物流与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物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与因素,从现代科技技术和人才培养、政府政策和物流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对策,探索了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Abstract:The rural logistics's under-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onstraint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tors. How to build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in rural are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of our country socialism the proces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From the rural logistics, rural social environment, China's logistics and market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policy,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s rural area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constraints on China's 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factors, from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 education, government policy and logistics market environmen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exploring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logistics . 关键词:农村物流业制约因素发展方向 Keyword:rural logistics factors development 一、引言 1.1农村物流体系的定义 农村物流体系是指农村物流资源在地域空间、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供需市场及产业组织等所构成的产业体系,它是一个为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务的产业组织所构成的服务体系。农村物流系统的运作主要涉及包括运输、仓库、场站、管理体制、信息水平等相关因素。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有:完善社会物流系统;带动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一、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2.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3.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我国物流业和世界物流业的发展差距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和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及新趋势

内容提要:日本是物流管理的先进国家,处于世界物流实践的前沿。本文从物流基础理论的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物流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几个方面,论述日本物流业发展的特色、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日本物流业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化 物流现代化和生产现代化,是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日本的物流概念于20世纪中期从美国引进,但无论在物流的发展速度、政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方面,还是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物流发展水平方面,其水平均不亚于欧美,在配送中心、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管理和服务、物流信息化等方面还独具特色,50年来对日本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下将从物流基础理论的确定、发展沿革、物流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几个方面,分析日本物流业的历史沿革、特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一日本物流的发展沿革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传入的,随后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先进国家。日本物流业在各个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物流概念的导入和形成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 战后经济恢复时期,日本十分重视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1956年日本派出“流通技术考察团”到美国各地考察。在考察报告中,首次引用了“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科学概念,译为“物的流通”,后被日本产业界普遍采用。“物流”的概念在导入日本的过程中,被理论界认为“是一种综合行为”。即物流活动整合了运输、配送、搬运、保管、包装、信息传递等各种活动。(注:野尻亘 新版日本の物流——流通近代化と空間構造 、古今書院、2005年、23頁。)因此,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改变了以前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进入到“保证运输与保管”的时代,着手发展陆路运输,加强保管、包装和库存管理等工作。 (二)物流现近代化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 此时期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同时也是物流概念的迅速普及和物流活动频繁时期。)货物运输量的增加,使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这些企业建立了相应的物流部门,积极推进物流设施建设,增大了物流量和物流处理能力。随着日本经济进入到现近代化的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时代,交通运输业、集装箱发展很快,东海道新干线以及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并且开始推广货台、铲车等装卸设备,导入自动仓库,建立大型物流中心等管理系统。在物流管理方面,企业用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来适应市场环境的激烈变化以确保收益。 (三)物流合理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节约能源和资源。为了与工业标准化相适应,建立了物流标准化体系,整合了配送中心,并开发了一些新的服务项目,使物流工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物流管理方面,为了全面地降低物流成本,日本开始推进物流合理化措施,主要包括缩短物流路径、减少输送次数、实施计划输送、实行共同配送、加强库存管理、简化包装、扩大站台和运用省力化机器等。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联网也蓬勃发展,专业物流部门和其子公司广泛设立,推动了物流的合理化进程。此外,1983年还成立“日本物流学会”,对物流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 (四)需求差异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后,物流合理化面临挑战。日本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变革,消费需求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