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华古典诗词竞赛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中华古典诗词竞赛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中华古典诗词竞赛题及答案

7、《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的()。

A、唐

B、宋

C、明

D、李白

E、杜甫

F、苏轼

8、“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的意思是()。A、折向 B、掉转 C、次数

一、我会和古人对诗词。(12分)

1、,万条垂下绿丝绦。

2、,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

4、,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 。

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 。

7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 ,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____ ,树阴照水爱晴柔。10、春潮带雨晚来急,。

11、_____________ ,麦花雪白菜花稀。

12、_________________ ,西湖歌舞几时休?

二、我会选。(20分)

1.“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A王勃、王安石、杨万里、张志和B杨炯、卢照邻、柳宗元、王勃

C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2.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其诗多以歌咏()为主。人称诗佛。

A、山水田园

B、沙漠边塞

C、百姓生活

3、. 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_”。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山重水复疑无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缘身在此山中。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

4. 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A、润物细无声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欲把西湖比西子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写的是哪个名胜?

A、恒山

B、泰山

C、庐山

6.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一下哪首诗?()

A、《赋得古原草送别》

B、《咏柳》

C、《江畔独步寻花》

7. 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A、王维B、杜牧C、李贺

8.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这首诗是()

A、叶绍翁《游园不值》B苏轼、《惠崇春江晓景》C、杜甫《绝句》、

9.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作者是(),这首诗的题目是(),写的是()季节。

A、韩愈、《早春》、春

B、王安石、《梅花》、冬

C、杜牧、《清明》、春

10.《七步诗》的作者是()。A.曹操B.曹丕C.曹植

三.我会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8 分)

野旷天低树苏轼《竹里馆》

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

明月来相照王维《宿建德江》

桃花潭水深千尺刘禹锡《赠汪伦》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泊船瓜洲》

同到牵牛织女家王昌龄《浪淘沙》

四、唐代诗人对自然现象、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生动,尤其对日、月、花、雨的描写更见功夫,令人赞叹。我会串。请写出含有下面字的诗句。(8分)

日:“锄禾日当午”、。

月:“举头望月”、。

花:“竹外桃花三两枝”、。

雨:“清明时节雨纷纷”、。

五、古诗万花筒。(按提示填10分)

1、()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填颜色)

2、春种()粒粟,秋收()颗子。(填数词)

3、天( ),野( ),风吹草低见牛羊。(填叠词)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阴学种()。(填植物)

5、泥融飞(),沙暖睡()。(填动物)

六、古诗中的名胜让我们流连忘返。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七、学以致用。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________ 。

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猜诗谜,很有趣,请你也来猜一猜。(6分)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

九、我会吟。根据下面这首诗歌,仿写一首送别诗(6分)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名句联结:

1、(),白银盘里一青螺。

2、举头望明月,()。

3、日出江花红胜火,()。

4、(),报得三春晖。

5、日照香炉生紫烟,()。

6、朝辞白帝彩云间,()。

7、(),望湖楼下水如天。8、野火烧不尽,()。

9、醉卧沙场君莫笑,()。10、(),万里长征人未还。

11、两岸青山相对出,()。12、烈火焚烧若等闲,()。

13、夕阳无限好,()。13、(),桃花流水鳜鱼肥。

15、(),任尔东西南北风。16、不要人夸好颜色,()。

17、酿得百花成蜜后,()。18、一水护田将绿绕,()。

19、生当作人杰,()。20、我劝天公重抖擞,()。

二、不同的节日和人间情境,总能引起诗人无限的文思,请写出与下列节日对应的诗句:

新春佳节,。

一、请用你的记忆,去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0分,每个横线0.5分)

1、具有下列称号的的诗人分别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杜甫。

3、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河豚。

4、“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佳句。

5、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重阳节节。

7、陆游写的《咏梅》这首词中,它的词牌名是:卜算子。

8、告诉我们要拥有更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植,告诉人们不要手足相残的道理。

10、“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松树》、《竹石》、《梅花》。

二、请用你的金睛火眼,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0分,每小题1分)

1、《渔歌子》是宋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2、“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

3、《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

5、《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

6、《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

8、“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三、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D)。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

A、花

B、风

C、竹

D、水

四、请用你的积累,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词。

(一)直接把诗词补写完整。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二)、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花名、动物名或色彩名。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三)、根据要求写诗词(各写一句)。

1、写冬天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爱国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写黄河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写边塞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写思乡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诗歌常识填空。(一空一分30 分)

1、我国是一个()的国家,从最早的诗歌总集()开始历经楚辞、乐府诗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唐诗、()、元曲、现代诗歌,大约有2000 多年的历史。

2、《诗经》是()编撰的诗歌总集,共()篇作品,分为风、()和颂,表现手法有赋、比、(),这就是被后人称为的诗经六义。我还知道很多名句就是出至诗经如: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3、(),有的后来还变成了成语了呢!

4、楚辞体诗歌最著名的作家是(),他还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呢,每年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就是纪念他的。

5、我知道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机构,后来才演变成诗歌体裁。又经过文人整理创作,尤其是郭茂倩编撰的()非常有名。《木其中兰辞》和()合称乐府双壁。

6、诗歌发展到晋代出现了山水田园诗,其中著名的作家是()他号称五柳先生,唐代的王维和()也善于写这类诗。

7、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中的巅峰,又称近体诗,有()和绝句两种主要形式。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这种诗在字数、句数、对仗和音律上都有严格要求,要想写好了可不容易呢!

8、词是宋代文学上一种形式,也有严格的要求。词有词牌和( )其中词牌是不可少的,相当与现在歌曲中的歌调,我知道菩萨蛮、水调歌头和()都是词牌名。

9、现代诗是从()年五四运动前后发展起来的新的诗歌体裁,在字数、句数、音律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又称自由诗。

10、我不仅知道诗歌这么多知识,我还能将诗歌进行分类。从诗歌的音律上可分为古体诗、()诗、词和曲,从内容上可分为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诗一般是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自然风光为主要对象。边塞诗以描写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行旅闺怨诗思念和怀念家人为主要内容的诗,()诗在亲友分别时赠送给对方的诗歌。

11、在著名的诗人中,我知道诗仙是(),诗圣是(),诗鬼是李贺,诗魔是白居易,诗佛王维,诗狂贺知章。

12、在我国文化长河中,一家都是文学家的也有不少,“三曹”()、曹丕和曹植,“三苏”的苏洵、苏辙和()。

13、我还知道我国第一个女诗人是蔡琰,著名的女词人是()

14、我国诗人中有很多是并称的,如李白和杜甫并称(),杜牧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苏轼和辛弃疾并称为()。

15、我还知道外国的诗人如()、海涅、()等。

二:诗歌名句填空。

1、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是句名句。

2、本是同根生,()。出自曹植的《七步诗》。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至叶绍翁的()。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空悲切。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7、“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是()意思。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白居易的()。

9、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不肯过江东。是李清照的诗句。

10、冬天来了,()还会远吗?是外国诗歌中名句。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是指()

1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的诗句。

16、东边日出西边雨,()出自刘禹锡的《竹枝词》。()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7、于谦在他的《石灰吟》中写到“

1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又一年”是陆游的诗句。

三、读诗句找事物(动物、植物、山水、日月等)

1、明月别枝(),清风半夜鸣蝉。

2、待到()日,还来就菊花。

3、晴空()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滚滚来。

5、欲把西湖比(),淡妆浓抹总相宜。

6、海上生(),天涯共此时。

7、渭城朝雨悒轻尘,()青青柳色新。8、旧时王谢(),飞入寻常百姓家。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独钓寒江雪。

10、()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出自

A.《西厢记》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2、下列诗句中,运用转喻手法的是:

A.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D.吁嗟鸠兮,无食桑葚

3、以下哪篇著作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所作? A.《九歌》B.《九辨》 C.《九章》 D.《离骚》

4、《木兰花慢》的体裁是: A.赋 B.小令 C.散文诗 D.长调

5、传说臂砂是男子用来检验女子对他的什么行为的?A.忠贞 B.爱恋 C.仇恨 D.思念

6、庄姜夫人的父亲姓( )A.庄 B.姜 C.庄姜 D.田

7、“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体现了诗经的哪种表现手法?A.比B.兴C.赋 D.颂

8、就词论词,发其深意的著作是:A.跋吴思道小词 B.陈纬云红盐词序 C.词选序 D.花间集序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普通话里的四声?A.上声B.去声C.入声 D.阴平

10、创立了“临桂词派”,被称作“岭表词宗”的是?A.王鹏运 B.郑文焯 C.况周颐 D.朱祖谋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A.《孟子》 B.《中庸》 C.《大学》 D.《礼记》

12、《人间词话》中说提出的境界有几条?A.7条B.8条 C.9条 D.10条

13、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A.法曲 B.胡乐 C.雅乐 D.清乐

14、以下不属于《诗经》的表现手法的是A.风 B.赋 C.比D.兴

15、“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出处是A.屈原《离骚》 B.《论语》 C.屈原《天问》 D.宋玉《九辩》

16、“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体现出境界的是A.红B.春 C.意 D.闹

17、“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A.迅速逃走 B.少,好之貌 C.繁盛 D.鲜艳

18、尔雅曰:“荷,美渠…其华( ),其实( ),…” A.茄;藕 B.茄;莲 C.莲;菡萏 D.菡萏;莲

19、选出下列选项中不是咏荷的句子

A.出淤泥而不染

B.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C.植本出蓬瀛

D.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生平

20、《花间集》收录了18位作者的词,其中温庭筠的词被认为很出色是因为给人以深层次的联想,他用到的传统文化因素有A.蛾眉 B.簪花C.照镜 D.以上都有

21、《长门赋》最早见于:

A.《昭明文选》

B.《司马相如集》

C.《司马文园集》

D.《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2、《东轩笔记》的作者是? A.缪钺 B.叶梦得 C.释惠洪 D.魏泰

23、《诗经·硕鼠》用了哪种诗歌的表现手法? A.赋B.兴 C.比D.移情

24、“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出自哪位诗人 A.王维 B.苏轼 C.李清照 D.李白

25、有些诗词作品死于句下的原因是

A.不押韵

B.不讲究平仄

C.不能引起人的联想

D.使用生僻字

26、兰因絮果中的“兰因”比喻的是

A.离散的开端

B.离散的结果

C.美好的结合

D.浪漫的开端

27、宋末王沂孙著有《花外集》,《花外集》又名什么?

A.《花间集》

B.《漱玉集》

C.《碧山乐府》

D.《草堂诗余》

2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

A.独体单音

B.单音多意

C.单音四声

D.破音字

29、怨妇诗的诞生是什么促成的?

A.丈夫外出

B.始乱终弃

C.封建压迫

D.性别文化

30、“折柳”在送行时寓意着? A.留住B.送别 C.平安 D.好运

1. A.《西厢记》

2. C.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3. B.《九辨》

4. D.长调

5. A.忠贞

6. B.姜

7. C.赋

8. C.词选序

9. D.阴平10. A.王鹏运11. D.《礼记》12. C.9条

13. C.雅乐14. A.风15. D.宋玉《九辩》16. D.闹17. C.繁盛18. D.菡萏;莲

19. B.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20. D.以上都有21. D.《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2. D.魏泰23. C.比24. D.李白25. C.不能引起人的联想26. C.美好的结合

27. C.《碧山乐府》28. C.单音四声29. B.始乱终弃30. A.留住

2019年中国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国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2) (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 (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3)。 (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2)《春望》 (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1) (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2)坐下(3)座位 10 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3)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 (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1)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2019中华古典诗词竞赛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 3、《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5、《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6、《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8、“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三、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山行》是描绘了()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 A、花 B、风 C、竹 D、水 四、请用你的积累,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词。 (一)、直接把诗词补写完整。(10分,每小题2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 2、野旷天低树,。 3、,孤帆一片日边来。 4、西北望长安,。 5、,天寒白屋贫。 (二)、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花名、动物名或色彩名。(8分,每个空格1分)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4、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5、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6、牧童骑,歌声振林樾。(三)、根据要求写诗词(各写一句)。 1、写冬天的: 2、写爱国的: 3、写黄河的:

2020年中国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46题)

2020年中国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 146题) 1、“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这副对联指的是(A)。 A. 长沙麓山寺 B.长沙开福寺 C.南岳福严寺 2、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周王室衰微无力制止,象征周天子权力的九鼎也成为列国觊觎的对象。公元前年,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阳南郊,派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周王的使者王孙满以天命未改责备楚庄王的无礼,楚庄王最后只能悻悻而归。请问这个故事讲述的是那个成语?(问鼎中原) 3、用一句成语描述下列图片。(亡羊补牢) 4、成语“不蔓不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请问这个成语出自湖湘名人周敦颐的哪篇文章?(《爱莲说》) 【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请问

“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6、《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都有名和字,如张飞字翼德,刘备字玄德,那么曹操的字是什么呢?(B) A.尝德 B.孟德 C.仲德 7、“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A.伍子胥 B.勾践 C. 夫差 8、成语“周公吐哺”,是说周公辅佐成王治理天下,常中断洗澡,多次吐出饭菜,迎接来访的贤士,唯恐冷落贤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曹操在一首诗中颂扬了周公礼贤下士的品德。请问这首诗是?(A) A.《短歌行》 B.《观沧海》 C.《龟虽寿》 注明:《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9、“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说的是宋朝哪位宰相?(A) A.赵普 B. 薛居正 C. 范质 注明: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10、成语“董狐直笔”中“董狐”的职业是什么?(史官) 注明: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11、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

小学生古诗词竞赛题目

古诗词竞赛题 (如何打印空白卷?——将样式“答案”的字体颜色改为白色,将第五题连接线条删除) 一、诗句填空。 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选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选自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选自柳宗元的《江雪》。 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选自李绅的《悯农》。 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选自王安石的《梅花》。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选自李商隐的《无题》。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选自王昌龄的《出塞》。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选自王翰的《凉州词》。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选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1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选自杜牧的《泊秦淮》。 二、判断(在正确的题目后面括号里打“√”,错误打“×”)。 1、《静夜思》、《秋浦歌》、《赠汪伦》、《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都是李白写的。(√)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秋天花园里美丽的景色。(×) 3、宋代诗人陆游写的《示儿》是一首表现他强烈热爱祖国的诗。(√)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 5、《敕勒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其中的名句之一。(×) 6、我们经常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劝告人们不要太过于悲伤。(×) 7、“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抒发了诗人曹植心情急躁的思想感情。(×)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诗句。 (√)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秦代起义的领袖,人称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诗人林升对南宋王朝统治者腐朽生活无尽的谴责。(√) 三、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词描写的是(C)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B)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3、下面四位来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B)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E、杜牧 F、孟浩然

教材图解(思维导图%2B微试题)人教版政治必修3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doc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人教新课标)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思维导图】 微试题1.【2014四川7.】《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2.【2014江苏22.】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3.【2014天津10.】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第I卷(170分) 二、单选题。(150分,每小题3分)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B) A、304篇 B、305篇 C、306篇 D、307篇 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B)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B) A、灯火辉煌 B、灯火即将熄灭 C、灯火忽明忽暗 D、灯火次第闪烁 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B) A、八月 B、九月 C、十月D十一月 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D)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D )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寒食节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D) 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 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B) A、男子十三四岁 B、女子十三四岁 C、男子十五六岁 D、女子十五六岁 10、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C ) A、屈原 B、王羲之 C、陈子昂 D、李白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的作者是(D) A、陆游 B、辛弃疾 C、岳飞 D、李清照 1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运用了哪个典故?( A ) A、汉朝李广的故事 B、汉朝霍去病的故事 C、宋代岳飞的故事 D、宋代辛弃疾的故事 1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B ) A、陶渊明 B、王维 C、孟浩然 D、张籍 14、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A)

古代诗歌知识竞赛200题

小学六年级诗歌知竞赛题 姓名:分数: 一、下列叙述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1分) 1.晚唐诗人骆宾王《咏鹅》一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鹅在水上嬉戏的情景。() 2.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最能表现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诗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秋浦歌》、《将进酒》、《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都为李白所作。() 4.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胡令能同为唐代伟大诗人。() 5.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下一句是“只是近黄昏”。()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 7.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称羡扬州瘦西湖的美。() 8.刘禹锡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诗人在“日暮”到“深夜”这段时间里的所见所闻。() 9.“海上生明月”的下句是“天涯共此时”。() 10.“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里的“客”指的是贺知章。() 1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就是说黄四娘家门前的小溪两边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 二、选择题。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B ) A、304篇 B、305篇 C、306篇 D、307篇 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B )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 珊"是指( B ) A、灯火辉煌 B、灯火即将熄灭 C、灯火忽明忽暗 D、灯火次第闪烁 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 )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B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D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D )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竞赛试题

A王勃、王安石、杨万里、张志和 B杨炯、卢照邻、柳宗元、王勃 C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2.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其诗多以歌咏()为主。人称诗佛。 A、山水田园 B、沙漠边塞 C、百姓生活 3、. 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_”。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山重水复疑无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缘身在此山中。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 4. 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A、润物细无声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欲把西湖比西子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写的是哪个名胜? A、恒山 B、泰山 C、庐山 6.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一下哪首诗?()

A、《赋得古原草送别》 B、《咏柳》 C、《江畔独步寻花》 7. 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A、王维 B、杜牧 C、李贺 8.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这首诗是() A、叶绍翁《游园不值》B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C、杜甫《绝句》、 9.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作者是(),这首诗的题目是(),写的是()季节。 A、韩愈、《早春》、春 B、王安石、《梅花》、冬 C、杜牧、《清明》、春 10.《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B.曹丕C.曹植 三.我会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8 分) 野旷天低树苏轼《竹里馆》

1年备战2018高考政治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试题(含解析)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考点解读 1、高考考点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 本部分新版教材无变动 3 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 专题26我们的中华文化(记忆手册)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框题) 1.中华文化的特征 (1)源远流长 ①源远流长表现:古代的辉煌到近代衰微。 ②源远流长的见证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框题)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国古代科学成果,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独特性是从不同的文化形式上来看的,主要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表现出来;区域性是从不同地区上来看的;民族性是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看的。)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 文化的包容性意义 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 (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_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考情剖析 高考命题大揭秘:中华文化的知识点注意与其它知识点综合的考查。 例题1.(201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侧重于强调丰富厚重,

诗歌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填空: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B伤悲 C 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植B曹丕 C 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山B边关C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花重绵官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王勃B李白C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B汗青C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A因为B坐下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B多少楼台风雨中C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王维B王之涣C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B马致远C元好问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春色B梨花C雪景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登高》C《蜀相》 16.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A红色B花C树叶 17.“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A天地B天下C天涯 1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A高适B岑参C王昌龄 1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录诗歌()篇。 A《楚辞》25 B《诗经》305 20.不同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达到顶峰阶段。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三个 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宋代的()和元代的()。 A曲诗词B诗曲词C诗词曲 21.“词”又被称为()A长短句B乐府诗C小令 22.我们通常说的“元曲”,正式的名称应该叫做()。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王占中心小学古诗词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 、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 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 、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 、《游园不植》B、《春望》C、《春夜喜雨》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 、王勃B、李白C、王维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 A 、汉青B、汗青C、汗清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是王昌龄的诗句。 A 、阴山B、边关C、燕山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A 、因为B、坐下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 、王维B、王之涣 C 、王勃 1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 、春色B、梨花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 、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出自杜甫的()。 A、《茅屋为秋风所破》B 、《登高》C、《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诗句。 A 、岳飞B、辛弃疾C、陆游 】 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的是()。 A、红色 B、红花 C、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 A 、天地B、天下C、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A、高适 B、王昌龄 C、王勃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指的是()。 — A 、李延年 B 、李龟年C、李贺

最新小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最新小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 、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 、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 、《游园不植》 B、《春望》 C、《春夜喜雨》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 、王勃 B、李白 C、王维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 B、汗青 C、汗清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是王昌龄的诗句。 A 、阴山 B、边关 C、燕山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A 、因为 B、坐下 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 、王维 B、王之涣 C 、王勃 1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 、春色 B、梨花 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 、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在语文科目占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在语文竞赛中古诗词也是重头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篇1 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每小题2分) 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 * )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 * ) 3、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 * )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 * )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 * ) 6、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 ) 7、苍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玉生烟。 ( * ) 8、楼船夜雨瓜州度,铁马春风大散关。 ( * ) 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 10、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 * ) 二、单选题。(150分,每小题3分)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B ) A、304篇 B、305篇 C、306篇 D、307篇

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B )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B ) A、灯火辉煌 B、灯火即将熄灭 C、灯火忽明忽暗 D、灯火次第闪烁 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 )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B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D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D )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寒食节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个传统节令是( D )

政治:3.6《我们的中华文化》分项练习试题(必修4)

政治:3.6《我们的中华文化》分项练习试题(江苏专版?必修4) 一、选择题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2011·泉州模拟)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在上海滨江地区开幕。上海世博会会徽(见右图)图案形似汉字“世”,其设计灵感取自中国远古的甲骨文的笔画字形,这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 A.广纳包容B.源远流长 C.博大精深 D.兼收并蓄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知识点。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材料。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灵感取自中国远古的甲骨文的笔画字形,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征,故选B项。 答案:B 2.(2011·茂名模拟)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知识点。材料中的“一南一北”、“各有各的精彩”体现了中华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1·北京海淀模拟)圆明园的皇家庙会、琉璃厂的笔墨纸砚、大栅栏的百年老号、大观园里游红楼赏民俗……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兔年春节开启,庙会如今渐渐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体味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这表明( ) A.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新 B.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 D.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特征。材料中的“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兔年春节开

精选新版2020尔雅《古典诗词导读》模拟考试19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尔雅《古典诗词导读》测试198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典型的 (C)诗。 A、思乡 B、送别 C、边塞 D、哲理 2.《登高》一诗写秋景 ,但直到 (C)才出现“秋”字。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3.《过故人庄》一诗将 (A )三者很好地融合起来。 A、景、情、理 B、情、景、物 C、景、事、情 D、人、景、事 4.“故人具鸡黍”中“具”的意思(是B)。 A、有 B、准备 C、酒席 D、饭食 5.五律诗在整首诗结束时会有一个向外的延展性 ,这是五律的 (C)特点。 A、语言 B、意境 C、结构 D、格律 6.五言律诗的中间必须有 (A)对仗。 A、两联 B、四联 C、奇句

7.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属于事件的 (D )。 A、结果 B、高潮 C、延伸 D、经过 8.《鹿柴》一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 (D )境界。 A、代入性 B、象征性 C、虚拟性 D、无常性 9.《寻隐者不遇》是唐代 (D)贾岛的作品。 A、诗仙 B、诗圣 C、诗鬼 D、诗僧 10.《客中行》创作于 (C)时期。 A、初唐 B、中唐 C、盛唐 D、晚唐 11.晏几道的词作重点是 (B )。 A、描绘女子的柔媚 B、借词表现自己的放荡高傲 C、借词表现家道中落的无奈 D、借词再现当时的奢靡生活 12.“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表D)的意思。 A、转折 B、祈使 C、感叹 D、假设 13.《登高》一诗的结尾体现出了 (B )的感受。

B、气竭 C、无限 D、幻想 14.七言绝句一般是由 (A )句诗构成。 A、四 B、六 C、八 D、十 15.“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中的“行云”是指(B )。 A、思妇 B、游子 C、白云 D、无实意 16.齐言的七言古诗流行于中国的 (B )时期。 A、陈 B、齐梁 C、唐 D、宋 17.《春江花月夜》中 (D)是由抽象的哲理转向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的过渡句。 A、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 B、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C、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D、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18.诗体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 A、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 B、为了丰富史诗 C、地域的局限性 D、统治阶级的倡导 19.近体诗歌中标准的律诗应该是有 (C)诗。 A、四句 B、六句 C、八句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试题(新人教必修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1: 2002年12月3日,伴着《茉莉花》的神韵,蒙特卡洛的世博会申办会场一片欢腾: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耐人寻味的是,在投票前最后陈述的宝贵时间里,中国代表团选择“中国文化”作为申办世博会的理由。“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是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一位香港时事评论员事后这样说道。 (1)中华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 (2)如何理解“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作用? 探究活动2: 中华民族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将世界的目光吸住。她那灿烂的成就,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起步,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 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在中世纪时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遥遥领先于西方,中国的科技常常为欧洲人望尘莫及。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高度称赞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体现在什么方面? 探究活动3

探究活动4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 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1)查阅资料,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而且从未中断。 (2)中华文化的绵延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奥运会徽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奥运会徽的设计浓缩着中华文化,方寸之间,融书法、篆刻、绘画、色彩等于一体,气象万千,寓意深刻。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的奥运会徽包含的中华文化的印记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寓意?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六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一、选择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3.《七步诗》的作者是( )。 (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因为(2)坐下(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词句。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 (1)红色(2)花(3)树叶 19.“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2)天下(3)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完整word版)6-1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与答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题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1. 了解中华古代文化辉煌的历程。 2. 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3.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跟踪检测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A. 秦的统一 B. 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C. 隋唐时期 D. 宋明理学 2.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保护()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④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该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必须()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C. 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D. 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5. 2018年9月,第八届“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台北开幕,该项活动是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与大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发起、轮流举办的,旨在让汉字艺术及中华文化永续传承。两岸举办汉字文化艺术节,表明()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③中华文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④汉字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6. 下图是“福”字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告诉我们() A.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B. 汉字展现了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 汉字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7.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 000多年的历史,该书呈现了古代的礼乐、制度、音律、历法、天文、地理等内容。由此可见,史书典籍() A. 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B.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 是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D. 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古诗词竞赛题含答案20151201

古诗词竞赛题含答案20151201

古诗词竞赛题 姓名: 一、诗句填空。10 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选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选自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选自柳宗元的《江雪》。 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选自李绅的《悯农》。 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选自王安石的《梅花》。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选自李商隐的《无题》。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选自王昌龄的《出塞》。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选自王翰的《凉州词》。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选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1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选自杜牧的《泊秦淮》。 二、判断。(在正确的题目后面括号里打“v”,错误打“x”。)5 1、《静夜思》、《秋浦歌》、《赠汪伦》、《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都是李白写的。(v )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秋天花园里美丽的景色。(x ) 3、宋代诗人陆游写的《示儿》是一首表现他强烈热爱祖国的诗。(v )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v ) 5、《敕勒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其中的名句之一。(x ) 6、我们经常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劝告人们不要太过于悲伤。(x ) 7、“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抒发了诗人曹植心情急躁的思想感情。(x )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诗句。(v ) 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秦代起义的领袖,人称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v )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诗人林升对南宋王朝统治者腐朽生活无尽的谴责。( v ) 三、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C )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 )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3、下面四位来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B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E、杜牧 F、孟浩然 4、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E )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E、庐山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 B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E、圣诞节 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 D ) A、白居易《忆江南》 B 、苏轼《水调歌头》C、李白《古朗夜行》D、杜牧《秋夕》E、杜甫《江南逢李龟年》F、韦应物《滁州西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