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题型 第14题几何图形综合题

中考数学题型 第14题几何图形综合题
中考数学题型 第14题几何图形综合题

题型十二 第14题几何图形综合题

(2015~2019.14)

1. (2019安顺)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且AB =3,AC =4,点D 是斜边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 分别作DM ⊥AB 于点M ,DN ⊥AC 于点N ,连接MN ,则线段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第1题图

2. (2019西工大附中模拟)如图,在△ABC 中,∠ACB =90°,AB =4,点O 是AB 的中点,以BC 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Rt △BCD ,连接OD ,当OD 取得最大值时,∠ODB 的度数是________.

第2题图

3. (2019龙东地区)如图,矩形ABCD 中,AB =4,BC =6,点P 是矩形ABCD 内一动点,且S △P AB

=12

S △PCD ,则PC +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第3题图

4.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B 的半径为2,点P 是⊙B 上的一个动点,则PD -12

P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第4题图

5. (2019陕西逆袭卷)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AD =120°,∠B =∠D =90°,AB =1,AD =2,M 、N 分别为BC 、CD 上一点,连接AM 、AN 、MN ,则△AMN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

针对训练

第5题图

6.如图,在菱形ABCD中,∠BCD=60°,BC=4,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第6题图

7.(2019陕西逆袭卷)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F、G、H分别为边AB、CD、AD、BC 上的点.若AB=3,AD=5,BE=1,当EF、GH把四边形ABCD的面积四等分时,AG=______.

第7题图

8.如图,P为正方形ABCD内的动点,若AB=2,则P A+PB+PC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第8题图

9. (2019陕师大附中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平分∠ABC,CD⊥BD于点D,AC=5,边BC 与AB的长度差为2,当△ADC面积最大时,边AD的长为________.

第9题图

10. (2019陕西报告会分享试题)如图,菱形ABCD中,∠A=60°,AB=3,⊙A、⊙B的半径分别为2和1,P、E、F分别是边CD、⊙A和⊙B上的动点,则PE+PF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第10题图

11.如图,在Rt△APB中,AB=2,∠APB=90°,在AB的同侧作正△ABD、正△APE和正△BPC,

则四边形PCDE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第11题图

12.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ADC =180°,AB =AD ,AE ⊥BC 于点E ,若AE =17,BC =8,CD =6,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

第12题图

13. (2019陕西报告会分享试题)如图,BC =AD =2,CD =4,∠BCD =∠CDA =90°,AB ︵所对的圆心角

为60°.请在内部找一个点E ,AB ︵上找一点F ,则EC +ED +E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第13题图

14. (2019西安铁一中模拟)如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x +2,A 点的坐标为(0,2),AC =42,点P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时,∠APC 最大.

第14题图

参考答案

题型十二 第14题几何图形综合题

1. 125

【解析】如解图,连接AD ,∵∠BAC =90°,DM ⊥AB ,DN ⊥AC ,∴四边形AMDN 是矩形,∴对角线MN =AD ,因此,当线段AD 最短时,即MN 最短,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当AD 为BC 边上的高时,

AD 最短,在Rt △ABC 中,BC =32+42=5,S △ABC =12×AB ·AC =12×BC ·AD ,∴12×3×4=12

×5AD ,∴AD =125

.

第1题解图

2. 22.5° 【解析】如解图,∵AB =4,∠ACB =90°,点O 是AB 的中点,∴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O 上,∵BD =BC ,∠DBC =90°,∴将△BO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O ′C ,∴OD =O ′C ,∠ODB =∠O ′CB ,当O ′C 经过圆心O 时取得最大值,即OD 最大.∵∠OBO ′=90°,OB =O ′B ,∴∠O ′OB =45°,∴∠O ′CB =12

∠O ′OB =22.5°,∴∠ODB =∠O ′CB =22.5°.

第2题解图

3. 45 【解析】∵S △P AB =12

S △PCD ,AB =CD ,∴点P 在AD 的三等分的直线(靠近AB )上,又∵AB =4,BC =6,∴此题可以转化为在正方形A ′B ′CD 中,点P 为A ′B ′上一点,求PC +PD 的最小值.如解图,点F 是点D 关于点A ′的对称点,∴PF =PD ,当PF 和PC 在一条直线上时,PC +PD 的值最小,最小值即为F C.在Rt △CDF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FC =42+82=45,故PC +PD 的最小值为4 5.

第3题解图

4. 5 【解析】如解图,构造△PBG 和△CBP 相似,在BC 上取一点G ,使得BG =1,∵PB BG =21=2,BC PB

=42=2,∴PB BG =BC PB ,∵∠PBG =∠PBC ,∴△PBG ∽△CBP ,∴PG CP =BG BP =12,∴PG =12

PC ,当D 、G 、P 三点共线时,即点P 在DG 的延长线上时,PD -12

PC 的值最大,最大值为DG =CD 2+CG 2=42+32=5.

第4题解图

5. 27 【解析】如解图,作点A 关于BC 、CD 的对称点E 、F ,连接EF ,分别交BC 、CD 于点M 、N ,则AM =ME ,AN =NF ,∴EM +MN +NF ≥EF ,即当E 、M 、N 、F 四点共线时,EF 的长为△AMN 周长的最小值.过点F 作FP ⊥EA 交EA 延长线于点P ,∵∠BAD =120°,∴∠P AF =60°.∵AF =2AD =4,∴P A =2,PF =2 3.在Rt △EPF 中,PE =P A +2AB =4,∴EF =PE 2+PF 2=27,∴△AMN 周长的最小值为27.

第5题解图

6. 27-2 【解析】∵四边形ABCD 为菱形,∠BCD =60°,BC =4,M 是AD 边的中点,∴AM =2,∵△AMN 沿MN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 ′MN ,如解图,点A 在以点M 为圆心,AM 长为半径且在菱形ABCD 内部的弧上运动.连接CM ,与弧交于点A ″,∵A ′C ≥CM -A ′M ,∴当且仅当A ′与A ″重合时,A ′C 取得最小值,此时A ′C =A ″C.过点M 作MH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H .在Rt △DMH 中,∠MDH =∠A =∠BCD =60°,DM =2,∴DH =1,HM =3,∴CH =CD +HD =5,∴在Rt △CMH 中,CM =CH 2+HM 2=27,∴A ″C =CM -A ″M =27-2.

第6题解图

7. 53

【解析】如解图,过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O 作直线EF 、GH ,过点O 作QM ⊥AB ,PN ⊥AD ,则MQ =2OM ,PN =2ON ,∵S ?ABCD =AB ·MQ =AD ·PN ,∴3×2OM =5×2ON ,∴OM ON =53

,∵S △AOB =14S ?ABCD ,S 四边形AEOG =14S ?ABCD ,∴S △AOB =S 四边形AEOG ,∴S △BOE =S △AOG ,∵S △BOE =12BE ·OM =12

×1×OM , S △AOG =12AG ·ON ,∴12×1×OM =12AG ·ON ,OM =AG ·ON ,OM ON =AG =53,∴AG =53

.

第7题解图

8. 6+2 【解析】如解图,将△AP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 ′P ′B ,其中点A 与点A ′对应,连接A ′C ,PP ′,则△BPP ′是等边三角形,∴AP +BP +CP =A ′P ′+P ′P +PC ,即当点A ′,P ′,P ,C 在一条直线上时,P A +PB +PC 最小,即解图中的线段A ′C 即为所求最小值.过点A ′作A ′E ⊥BC ,交CB 延长线于点

E ,由旋转性质得∠A ′BA =60°,则∠A ′BC =150°,∴∠A ′BE =30°,∵A ′B =AB =2,A ′E ⊥BC ,∴A ′E =12

A ′

B =1,EB =3,∴A ′

C =A ′E 2+EC 2=12+(2+3)2=6+ 2.

第8题解图

9. 292

【解析】如解图,延长BA 、CD 交于点E ,∵BD 平分∠ABC ,∴∠CBD =∠DBE ,又∵BD =BD ,∠BDC =∠BDE =90°,∴△BCD ≌△BED ,∴BE =BC ,DE =C D.∵BC -AB =2,∴BE -AB =2,

即AE =2. 取AC 的中点F ,连接DF ,则DF 是△AEC 的中位线,∴DF ∥AE ,DF =12

AE =1. 设AC 边上的高为h ,则S △ADC =12AC ·h ≤12AC ·DF =52

,故当且仅当DF ⊥AC 时,S △ADC 取得最大值,∵DF ∥AE ,∴∠EAC =90°,在Rt △AEC 中,AE =2,AC =5,∴CE =29,∵D 为CE 的中点,∴AD =12CE =292

.

第9题解图

10. 3

11. 1 【解析】如解图,延长EP 交BC 于点F .∵∠APB =90°,∠APE =∠BPC =60°,∴∠EPC =150°,∴∠CPF =180°-150°=30°,∴PF 平分∠BP C.又∵PB =PC ,∴PF ⊥B C.在Rt △ABP 中,设AP =a ,BP =

b ,则CF =12CP =12

b ,a 2+b 2=22=4.∵△APE 和△ABD 都是等边三角形,∴AE =AP ,AD =AB ,∠EAP =∠DAB =60°,∴∠EAD =∠P AB ,∴△EAD ≌△P AB ,∴ED =PB =CP ,同理得:△APB ≌△DCB ,∴EP =

AP =CD ,∴四边形CDEP 是平行四边形,∴S 四边形CDEP =EP ·CF =a ×12b =12

ab ,又∵(a -b )2=a 2-2ab +b 2≥0,∴2ab ≤a 2+b 2=4,∴12

ab ≤1,∴四边形PCDE 面积的最大值为1.

第11题解图

12. 119【解析】如解图,连接AC,将△ADC绕点A旋转至△ABF,则BF=CD=6,∠ADC=∠ABF,∵∠ABC+∠ADC=180°,∴∠ABC+∠ABF=180°,∴点F、B、C共线,∴CF=BC+BF=8+6=14,∴S

四边形ABCD =S△ABC+S△ADC=S△ABC+S△ABF=S△AFC=

1

2CF·AE=

1

2×14×17=119.

第12题解图

13. 43-2

14. (-2+26,0)【解析】如解图,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B,交y轴、x轴于点D、E,过点A、C作⊙Q,与x轴正半轴相切于点P′,连接QA、QP′,此时∠APC≤∠AP′C,当且仅当点P与点P′重合时,∠APC最大.∵A点坐标为(0,2),AC=42,∴C(4,6),B(2,4),∵DE⊥AC,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x+b,将B(2,4)代入得4=-2+b,解得b=6,∴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x+6,∴D(0,6),E(6,0).∵圆心Q在直线DE上,∴设点Q(x,-x+6),则点P′(x,0),∵AB=22,BQ=2(x-2)2,QE=2(x-6)2,P′E=6-x,∴在Rt△ABQ中,AB2+BQ2=AQ2,即AQ2=8+2(x-2)2,在Rt△QP′E中,QP′2+P′E2=QE2,即QP′2=2(x-6)2-(6-x)2,又∵AQ=P′Q,∴AQ2=P′Q2,即8+2(x-2)2=2(x-6)2-(6-x)2,解得x1=-2+26,x2=-2-26(舍去),∴点P的坐标为(-2+26,0).

第14题解图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压轴题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压轴题 1.在△ABC 中,点D 在AC 上,点E 在BC 上,且DE ∥AB ,将△CDE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E D C ''(使E BC '∠<180°),连接D A '、E B ',设直线E B '与AC 交于点O . (1)如图①,当AC =BC 时,D A ':E B '的值为 ; (2)如图②,当AC =5,BC =4时,求D A ':E B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若∠ACB =60°,且E 为BC 的中点,求△OAB 面积的最小值. 图① 图② 答 案 : 1;……………………………………………………………………………………………1分 (2)解:∵DE ∥AB ,∴△CDE ∽△CAB .∴AC DC BC EC =. 由旋转图形的性质得,C D DC C E EC '='=,,∴AC C D BC C E '='. ∵ D C E ECD ' '∠=∠,∴ , E AC D C E E AC ECD '∠+''∠='∠+∠即 D AC E BC '∠='∠. ∴E BC '?∽D AC '?.∴4 5 ==''BC AC E B D A .……………………………………………………4分 (3)解:作BM ⊥AC 于点M ,则BM =BC ·sin 60°=23. ∵E 为BC 中点,∴CE = 2 1 BC =2. △CDE 旋转时,点E '在以点C 为圆心、CE 长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CO 随着E CB '∠的增大而增大, ∴当E B '与⊙C 相切时,即C E B '∠=90°时E CB '∠最大,则CO 最大. O D E'O E' A D

中考数学压轴题动态几何题型精选解析

2013中考数学压轴题动态几何题型精选解析(三) 例题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点B(﹣2,0),过点B和线段OA的中点C作直线BC,以线段BC为边向上作正方形BCDE. (1)填空:点D的坐标为,点E的坐标为. (2)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D、E三点,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正方形和抛物线均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BC同时向上平移,直至正方形的顶点E落在y 轴上时,正方形和抛物线均停止运动. ①在运动过程中,设正方形落在y轴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平移时间t(秒)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②运动停止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思路分析: (1)构造全等三角形,由全等三角形对应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求出点D、点E的坐标;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3)本问非常复杂,须小心思考与计算: ①为求s的表达式,需要识别正方形(与抛物线)的运动过程.正方形的平移,从开始到结束,总共历时秒,期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当0<t≤时,对应图(3)a;当<t≤1时,对应图(3)b;当1<t≤时,对应图(3)c.每个阶段的表达式不同,请对照图形认真思考; ②当运动停止时,点E到达y轴,点E(﹣3,2)运动到点E′(0,),可知整条抛物线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向上平移了个单位.由此得到平移之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进而求出其顶点坐标. 解:(1)由题意可知:OB=2,OC=1. 如图(1)所示,过D点作DH⊥y轴于H,过E点作EG⊥x轴于G. 易证△CDH≌△BCO,∴DH=OC=1,CH=OB=2,∴D(﹣1,3); 同理△EBG≌△BCO,∴BG=OC=1,EG=OB=2,∴E(﹣3,2). ∴D(﹣1,3)、E(﹣3,2). (2)抛物线经过(0,2)、(﹣1,3)、(﹣3,2), 则 解得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圆的综合大题压轴题

圆的综合大题 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FH是⊙O的切线,切点为F,FH∥BC,连接AF交BC于E,∠ABC的平分线BD交AF于D,连接BF. (1)证明:AF平分∠BAC; (2)证明:BF=FD; (3)若EF=4,DE=3,求AD的长. 2.如图,AB是⊙O的直径,过点B作⊙O的切线BM,点P在右半圆上移动(点P与点A,B不重合),过点P作PC⊥AB,垂足为C;点Q在射线BM上移动(点M在点B的右边),且在移动过程中保持OQ∥AP. (1)若PC,QO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判断是否存在点P,使得点E恰好在⊙O上?若存在,求出∠APC的大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连接AQ交PC于点F,设,试问:k的值是否随点P的移动而变化?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如图1,把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得顶点A与边DC上的动点P重合(P不与点D,C重合),MN为折痕,点M,N分别在边BC,AD上,连接AP,MP,AM,AP与MN相交于点F.⊙O过点M,C,P. (1)请你在图1中作出⊙O(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与是否相等?请你说明理由; (3)随着点P的运动,若⊙O与AM相切于点M时,⊙O又与AD相切于点H.设AB为4,请你通过计算,画出这时的图形.(图2,3供参考) 4.在⊙O中,弦AB与弦CD相交于点G,OA⊥CD于点E,过点B作⊙O的切线BF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I)如图①,若∠F=50°,求∠BGF的大小; (II)如图②,连接BD,AC,若∠F=36°,AC∥BF,求∠BDG的大小.

5.如图,在⊙O中,半径OD⊥直径AB,CD与⊙O相切于点D,连接AC交⊙O 于点E,交OD于点G,连接CB并延长交⊙于点F,连接AD,EF. (1)求证:∠ACD=∠F; (2)若tan∠F= ①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②连接DE,当⊙O的半径为3时,求DE的长. 6.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BC为6cm,D、E分别是∠ACB的平分线与⊙O,AB的交点,P为AB延长线上一点,且PC=PE. (1)求AC、AD的长; (2)试判断直线P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2020?浙江温州中考)下列各图中,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是( ) 3.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BC=3㎝,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 ) A.2㎝ B.0.5㎝ C.1.5㎝ D.1㎝ 4.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如图所示,从A地到达B地,最短的路线是( ) A.A→C→E→B B.A→F→E→B C.A→D→E→B D.A→C→G→E→B 6.(2020?云南昭通中考)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建”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 ) A.美 B.丽 C.云 D.南 7.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8.如果∠1与∠2互为补角,且∠1∠2,那么∠2的余角是( ) A. 2 1∠1 B. 2 1∠2 C. 2 1(∠1-∠2) D. 2 1(∠1+∠2) 9.若∠=40.4°,∠=40°4′,则∠与∠的关系是( ) A.∠=∠ B.∠>∠ C.∠<∠ D.以上都不对 第7题图第5题图

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

1.(1)操作发现· 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将△ABE 沿BE 折叠后得到△GBE ,且点G 在矩形ABCD 内部.小明将BG 延长交DC 于点F ,认为GF =DF ,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2)问题解决 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 =2DF ,求AB AD 的值; (3)类比探究 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 =n ·DF ,求 AB AD 的值. 2.如图1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DCB =75o,以CD 为一边的

等边△DCE 的另一顶点E 在腰AB 上. (1)求∠AED 的度数; (2)求证:AB =BC ; (3)如图2所示,若F 为线段CD 上一点,∠FBC =30o. 求 DF FC 的值. 3.如图①,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E ⊥BC 于点E ,DF ⊥BC 于点F .AD =2cm ,BC =6cm ,AE =4cm .点P 、Q 分别在线段AE 、DF 上,顺次连接B 、P 、Q 、C ,线段BP 、PQ 、QC 、CB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记为M .若点P 在线段AE 上运动时,点Q 也随之在线段DF 上运动,使图形M 的形状发生改变,但面积始终.. 为10cm 2.设EP =x cm ,FQ =y cm ,A B C D E 图1 A B C D E 图2 F

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当x =3时y 的值; (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当x 取何值时,图形M 成为等腰梯形?图形M 成为三角形? (4)直接写出线段PQ 在运动过程中所能扫过的区域的面积. 4.如图①,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然后沿虚线剪切,得到两个(不等边)三角形纸片△ABC ,△A 1B 1C 1. A B C D E F (备用图) A B C D E F Q P 图① 图 ① A C A 1 B 1 C 1

几何图形变换中考数学压轴题整顿

几何图形变换压轴题中考整理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已知:△ABC的高AD所在直线与高BE所在直线相交于点F.(1)如图l,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ABC=45°,过点F作FG∥BC,交直线AB于点G,求证:FG+DC=AD; (2)如图2,若∠ABC=135°,过点F作FG∥BC,交直线AB于点G,则FG、DC、AD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的条件下,若AG=2 5,DC=3,将一个45°角的顶点与点B重合并绕点B旋转,这个角的两边分别交线段FG于M、N两点(如图3),连接CF,线段CF分别 3,求线段PQ的长. 与线段BM、线段BN相交于P、Q两点,若NG= 2 (湖北省随州市)如图①,已知△ABC是等腰三直角角形,∠BAC=90°,点D是BC 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C分别在DG和DE上,连接AE,BG.(1)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2)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或等于360°),如图②,通过观察或测量等方法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BC=DE=2,在(2)的旋转过程中,当AE为最大值时,求AF的值.

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 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 绕斜边EF 的中点O (点O 也是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13-2,当EF 与AB 相交于点M ,GF 与BD 相交于点N 时,通过观察或测 量BM ,FN 的长度,猜想BM ,FN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 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 线相交于点M ,线段BD 的延长线与G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 ,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在△ABC 中,点P 为BC 的中点. (1)如图1,求证:AP < 2 1 (AB +BC ); (2)延长AB 到D ,使得BD =AC ,延长AC 到E ,使得CE =AB ,连结DE . ①如图2,连结BE ,若∠BAC =60°,请你探究线段BE 与线段AP 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②请在图3中证明:BC ≥ 2 1 DE . 图13-2 E A B D G F O M N C 图13-3 A B D G E F O M N C 图13- 1 A ( G ) B ( E ) C O D ( F )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汇总.doc

如图 8,在Rt ABC中,CAB 90,AC 3 , AB 4 ,点 P 是边 AB 上任意一点,过点 P 作PQ AB 交BC于点E,截取 PQ AP ,联结 AQ ,线段 AQ 交BC于点D,设 AP x ,DQ y .【2013徐汇】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4 分) (2)如图 9,联结CQ,当CDQ和ADB相似时,求x的值;( 5 分) (3)当以点C为圆心,CQ为半径的⊙C和以点B为圆心,BQ为半径的⊙B相交的另一个交点在边 AB 上时,求 AP 的长.( 5 分) C Q D E A P B (图 8) C Q D E A (图 9) P B C A B (备用图) 【2013 奉贤】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B=8,点C在半径OA上(点C与点O、A不重合),过点 C作 AB的垂线交⊙ O于点 D,联结 OD,过点 B 作 OD的平行线交⊙ O于点 E、交射 线CD于点 F. (1)若 ⌒ ED BE⌒ ,求∠ F 的度数; (2)设CO x, EF y,写出y 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设点 C 关于直线 OD 的对称点为 P ,若△ PBE 为等腰三角形,求 OC 的长. 第 25 题 【 2013 长宁】△ ABC 和△ DEF 的顶点 A 与 D 重合,已知∠ B = 90 . ,∠ BAC = 30 . , BC=6,∠ FDE = 90 , DF=DE=4. (1)如图①, EF 与边 、 分别交于点 ,且 . 设 DF a ,在射线 上取 AC AB G 、H FG=EH DF 一点 P ,记: DP xa ,联结 CP. 设△ DPC 的面积为 y ,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 出定义域; (2)在( 1)的条件下,求当 x 为何值时 PC // AB ; ( 3)如图②,先将△ DEF 绕点 D 逆时针旋转,使点 E 恰好落在 AC 边上,在保持 DE 边与 AC 边完 全重合的条件下, 使△ DEF 沿着 AC 方向移动 . 当△ DEF 移动到什么位置时, 以线段 AD 、FC 、BC 的长度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图① 图② 【 2013 嘉定】已知 AP 是半圆 O 的直径,点 C 是半圆 O 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点 A 、P 重合),联结 AC ,以直线 AC 为对称轴翻折 AO ,将点 O 的对称点记为 O 1 ,射线 AO 1 交半圆 O 于 点 B ,联结 OC . (1)如图 8,求证: AB ∥ OC ; (2)如图 9,当点 B 与点 O 1 重合时,求证: AB CB ;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题型归纳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题型归纳 一、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图形分类 1..如图所示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所围成的几何体是_____. 2.把下列立体图形与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3.正方体有个面,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棱.这些棱的长度 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棱长为a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cm2. 4.六棱柱共有()条棱.A.16 B.17 C.18 D.20 5.从一个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结其余各顶点,将这个七边形分割成个三角形。6.从一个边数为n的多边形内部一点出发,连结这点与各顶点,将该多边形分割成个三角形。 二、三视图 1.一个物体的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是下面三个图形,则该物体形状的名称为(). A.圆柱 B.棱柱 C.圆锥 D.球 正面左面上面 2.某物体的三视图是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形状是。 3. 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则此物体的俯视图是() 4.观察下图,分别得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请 写在对应图的下边. 5.由四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搭法不能是() A B C B'' D

6.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各小方格内的数字表示叠在该层 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7.将如图所示的Rt△ABC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D C B A C B A 5 题图 8.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三、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在其中的四个正方形内有数字1、2、 3和-3,要在其余正方形内分别填上-1、-2,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 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A处应填_____. 3.如图,已知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六个连续的整数,且每两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图中所能看到的数是16,19和20,求这6个整数的和. 4.如图,把下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它会变为() 3 1 2 A B C D

2020年贵州省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解析:几何综合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贵州专版) 几何综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20?贵阳)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C的中点,EF∥CB,交AB于点F,如果EF=3,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为() A.24 B.18 C.12 D.9 解:∵E是AC中点, ∵EF∥BC,交AB于点F, ∴EF是△ABC的中位线, ∴EF=BC, ∴BC=6, ∴菱形ABCD的周长是4×6=24. 故选:A. 2.(2020?遵义)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过点P作EF∥BC,分别交AB,CD于E、F,连接PB、PD.若AE=2,PF=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10 B.12 C.16 D.18 解:作PM⊥AD于M,交BC于N.

则有四边形AEPM,四边形DFPM,四边形CFPN,四边形BEPN都是矩形, ∴S △ADC =S △ABC ,S △AMP =S △AEP ,S △PBE =S △PBN ,S △PFD =S △PDM ,S △PFC =S △PCN , ∴S △DFP =S△PBE=×2×8=8, ∴S 阴=8+ 8=16, 故选:C. 3.(2020?贵阳)如图,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tan∠BAC的值为() A.B.1 C.D. 解:连接BC, 由网格可得AB=BC=,AC=,即AB2+BC2=AC2,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45°, 则tan∠BAC=1, 故选:B. 4.(2020?遵义)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AB=5,BC=10,连接AC、BD,以BD为直径的圆交AC于点E.若DE=3,则AD的长为()

中考数学压轴题几何代数综合题(PDF版)

第三课时 几何代数综合题1.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AB=5,AD=320 ,AE ⊥BD ,垂足是 E.点F 是点E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接 AF 、BF. (1)求AE 和BE 的长; (2)若将△ABF 沿着射线BD 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 m (平移距离指点B 沿BD 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 分别平移到线段AB 、AD 上时,直接写出相应的m 的值. (3)如图②,将△A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0°<<180°),记旋转中的△ABF 为△A ′BF ′,在旋转过程 中,设A ′F ′所在的直线与直线 AD 交于点P.与直线BD 交于点Q.是否存在这样的P 、Q 两点,使△D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D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解:(1)在Rt △ABD 中,AB=5,AD = ,由勾股定理得:BD === . ∵S △ABD =BD?AE =AB?AD , ∴AE===4. 在Rt △ABE 中,AB=5,AE=4,由勾股定理得: BE=3.(2)设平移中的三角形为△ A ′ B ′F ′,如答图2所示:由对称点性质可知,∠ 1=∠2.由平移性质可知,AB ∥A ′B ′,∠4=∠1,BF=B ′F ′=3. ①当点F ′落在AB 上时,∵AB ∥A ′B ′, ∴∠3=∠4,∴∠3=∠2, ∴BB ′=B ′F ′=3,即m=3; ②当点F ′落在AD 上时,∵AB ∥A ′B ′, ∴∠6=∠2,∵∠1=∠2,∠5=∠1, ∴∠5=∠6,又易知A ′B ′⊥AD , ∴△B ′F ′D 为等腰三角形, ∴B ′D=B ′F ′=3, ∴BB ′=B D ﹣B ′D =﹣3=,即m=. (3)存在.理由如下:

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几何综合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几何综合题) 1、如图1,△ABC中,∠ACB=90°,AC=4厘米,BC=6厘米,D是BC的中点.点E从A 出发,以a厘米/秒(a>0)的速度沿AC匀速向点C运动,点F同时以1厘米/秒的速度从C出发,沿CB匀速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E作AC的垂线,交AD于点G,连接EF,FG.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当t=2时,△ECF∽△BCA,求a的值; (2)当a=1 2 时,以点E、F、D、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t的值; (3)当a=2时,是否存在某个时间,使△DFG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t=2,∴CF=2厘米,AE=2a厘米, ∴EC=(4-2a ) 厘米. ∵△ECF∽△BCA.∴EC CF CB AC = ∴422 64 a - =.∴ 1 2 a=. (2)由题意,AE=1 2 t厘米,CD=3厘米,CF=t厘米. ∵EG∥CD,∴△AEG∽△ACD.∴EG AE CD AC =, 1 2 34 t EG =.∴EG= 3 8 t. ∵以点E、F、D、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EG=DF. 当0≤t<3时,3 3 8 t t =-, 24 11 t=. 当3<t≤6时,3 3 8 t t=-, 24 5 t=. 综上 24 11 t=或 24 5 (3)由题意,AE=2t厘米,CF=t厘米,可得:△AEG∽△ACD AG=5 2 t厘米,EG= 3 2 t,DF=3-t厘米,DG=5- 5 2 t(厘米). G D B A C F E (第27题) D B A C 备用图 图1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配答案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配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2016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配答案)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3蕲春县模拟)如图,点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BE平分∠DBC交DC 于点E,延长BC到点F,使FC=EC,连接DF交BE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OH交DC于点G,连接HC.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①OH=BF;②∠CHF=45°;③GH=BC;④DH2=HEHB. A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 2.(2013连云港模拟)如图,Rt△ABC中,BC=,∠ACB=90°,∠A=30°,D1是斜边AB的中点,过D1作D1E1⊥AC于E1,连结BE1交CD1于D2;过D2作 D2E2⊥AC于E2,连结BE2交CD1于D3;过D3作D3E3⊥AC于E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4、E5、…、E2013,分别记△BCE1、△BCE2、△BCE3、…、△BCE2013的面积为S1、S2、S3、…、S2013.则S2013的大小为() A .B . C . D .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E⊥BC于点E,BF⊥AC于点F,交AE于点G,AD=BE,连接DG、CG.以下结论: ①△BEG≌△AEC;②∠GAC=∠GCA;③DG=DC;④G为AE中点时,△AGC的面积有最大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 4.如图,正方形ABCD中,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F,使DE=AD,DF=BD,连接BF分别交CD,CE于H,G下列结论: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汇总

如图8,在ABC Rt ?中,?=∠90CAB ,3=AC ,4=AB ,点P 是边AB 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AB PQ ⊥交BC 于点E ,截取AP PQ =,联结AQ ,线段AQ 交BC 于点D ,设x AP =,y DQ =.【2013徐汇】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4分) (2)如图9,联结CQ ,当CDQ ?和ADB ?相似时,求x 的值; (5分) (3)当以点C 为圆心,CQ 为半径的⊙C 和以点B 为圆心,BQ 为半径的⊙B 相交的另一 个交点在边AB 上时,求AP 的长. (5分) 【2013奉贤】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B =8, 点C 在半径OA 上(点C 与点O 、A 不重合),过点C 作AB 的垂线交⊙O 于点D ,联结OD ,过点B 作OD 的平行线交⊙O 于点E 、交射线CD 于点F . (1)若 ,求∠F 的度数; (2)设,,y EF x CO ==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图8) C A B D E P Q C A B D E P Q (图9) (备用图) C A B BE ED =⌒ ⌒

第25题 (3)设点C 关于直线OD 的对称点为P ,若△PBE 为等腰三角形,求OC 的长. 【2013长宁】△ABC 和△DEF 的顶点A 与D 重合,已知∠B =?90. ,∠BAC =?30. ,BC=6,∠ FDE =?90,DF=DE=4. (1)如图①,EF 与边AC 、AB 分别交于点G 、H ,且FG=EH . 设a DF =,在射线DF 上取一点P ,记:a x DP =,联结CP. 设△DPC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2)在(1)的条件下,求当x 为何值时 AB PC //; (3)如图②,先将△DEF 绕点D 逆时针旋转,使点E 恰好落在AC 边上,在保持DE 边与AC 边完全重合的条件下,使△DEF 沿着AC 方向移动. 当△DEF 移动到什么位置时,以线段 AD 、FC 、BC 的长度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013嘉定】已知AP 是半圆O 的直径,点C 是半圆O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P 重合),联结AC ,以直线AC 为对称轴翻折AO ,将点O 的对称点记为1O ,射线1AO 交半圆O 于点B ,联结OC . (1)如图8,求证:AB ∥OC ; (2)如图9,当点B 与点1O 重合时,求证:CB AB =; 图① 图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第7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试题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选择题 (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棱柱有( ) A.4个面 B.6个面 C.12条棱 D.15条棱 2.在如下立体图形中,从正面看可以看到△的是( ) 3.如图,图中有( ) A.3条直线 B.3条射线 C.3条线段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如果PA=PB,那么P 是线段AB 的中点; B.作∠AOB 的平分线CD C.连接A 、B 两点得直线AB; D.反向延长射线OP(O 为端点) 5. 平面上有五个点,其中只有三点共线。经过这些点可以作直线的条数是( ) A .6条 B.8条 C.10条 D.12条 6.下列图形中,图中共有8个角的是 ( ) A . B. C. D. 7.把一张报纸的一角斜折过去,使A 点落在E 点处,BC 为折痕, BD 是∠EBM 的平分线,则∠CBD = ( ) A.85° B.80° C.75° D.90° 8.如图,AB=16 cm ,C 是AB 上一点,且AC=10 cm ,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DE 的长度为 ( ) A .6 cm B.8 cm D C (3) A B C (2) D C (2D B C (2A D B

(第15题) (第16题) C.10 cm D.12cm 9.如图,能用∠1,∠ACB,∠C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10. 下图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1.正方体有______条棱,_____个顶点,个面. 1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是一个,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 个。 13.如图,该图中不同的线段共有_______条. 14.讲台上放着一个圆锥和一个正方体(如图)请说明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1)从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2)从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3)从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15.已知,如图,∠1=∠2,∠3=∠4,∠AOF=? = ∠90 2 1 AOB. (1)射线OD是∠AOC的__________;(2)∠AOC的补角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是∠AOC的余角;(4)∠DOC的余角是____________; (5)∠COF的补角____________. 16.直线AB与CD相交于E点,∠1=∠2,EF平分∠AED,且∠1=50°,则∠AEC=,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3?蕲春县模拟)如图,点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BE平分∠DBC交DC于点E,延长BC到点F,使FC=EC,连接DF交BE 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OH交DC于点G,连接HC.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①OH=BF;②∠CHF=45°;③GH=BC;④DH2=HE?HB. A.1个B.2个C.3个D.4个 2.(2013?连云港模拟)如图,Rt△ABC中,BC=,∠ACB=90°,∠A=30°,D1是斜边AB的中点,过D1作D1E1⊥AC于E1,连结BE1交CD1于D2;过D2作D2E2⊥AC于E2,连结BE2交CD1于D3;过D3作D3E3⊥AC于E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4、E5、…、E2013,分别记△BCE1、△BCE2、△BCE3、…、△BCE2013的面积为S1、S2、S3、…、S2013.则S2013的大小为() A.B.C.D.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E⊥BC于点E,BF⊥AC于点F,交AE于点G,AD=BE,连接DG、CG.以下结论:①△BEG≌△AEC;②∠GAC=∠GCA;③DG=DC;④G为AE中点时,△AGC的面积有最大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正方形ABCD中,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F,使DE=AD,DF=BD,连接BF分别交CD,CE于H,G下列结论: ①EC=2DG;②∠GDH=∠GHD;③S△CDG=S?DHGE;④图中有8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2008?荆州)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BCD=90°,AD∥BC,BC=CD,E为梯形内一点,且∠BEC=90°,将△BEC绕C点旋转90°使BC与DC重合,得到△DCF,连EF交CD于M.已知BC=5,CF=3,则DM:MC的值为() A.5:3B.3:5C.4:3D.3:4 6.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5,它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1,以AB,AO1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1O1,平行四边形ABC1O1的对角线交BD于点02,同样以AB,AO2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2O2.…,依此类推,则平行四边形ABC2009O2009的面积为() A.B.C.D. 7.如图,在锐角△ABC中,AB=6,∠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A.B.6C.D.3 8.(2013?牡丹江)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①PM=PN;②;③△PMN为等边三角形;④当∠ABC=45°时,BN=P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9.(2012?黑河)Rt△ABC中,AB=AC,点D为BC中点.∠MDN=90°,∠MDN绕点D旋转,DM、DN分别与边AB、AC交于E、F两点.下列结论: ①(BE+CF)=BC; ②S△AEF≤S△ABC; ③S四边形AEDF=AD?EF; ④AD≥EF; ⑤AD与EF可能互相平分,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2004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假如有一抛物线通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假如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如今AD 与BC 相交于E ′点, 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解]〔1〕 〔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1EO EO AB DC ' ' += ∵AB =6,DC =3,∴EO ′=2 又∵DO EO DB AB '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② 联立①②得 2 x y =??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bx +c (a ≠0)过A 〔-2,-6〕,C 〔1,-3〕 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 32a b c a b c c -+=-?? ++=-??=-?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同〔1〕可得:1E F E F AB DC ''+=得:E ′F =2 图①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综合题[1]

页眉内容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综合题 Ⅰ、综合问题精讲: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综合题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往往图形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解答.解几何综合题,一要注意图形的直观提示;二要注意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发展条件,为解题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同时,也要由未知想需要,选择已知条件,转化结论来探求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几何综合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 本图形. ⑵ 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 ⑶ 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数 学思想方法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南充,10分)⊿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相交于点E ,点F 是BE 的中点.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若AE =14,BC =12,求BF 的长. 解:(1)证明:连接OD ,AD . AC 是直径, ∴ AD⊥BC. ⊿ABC 中,AB =AC , ∴ ∠B=∠C,∠BAD=∠DAC. 又∠BED 是圆内接四边形ACDE 的外角, ∴∠C =∠BED . 故∠B =∠BED ,即DE =DB . 点F 是BE 的中点,DF ⊥AB 且OA 和OD 是半径, 即∠DAC =∠BAD =∠ODA . 故OD ⊥DF ,DF 是⊙O 的切线. (2)设BF =x ,BE =2BF =2x . 又 BD =CD =21 BC =6, 根据BE AB BD BC ?=?,2(214)612x x ?+=?. 化简,得 27180x x +-=,解得 122,9x x ==-(不合题意,舍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章单元检测题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几何体的形状属于球体的是() 2.下列四个角中,最大的角为() 3.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 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 B.∠β表示的是∠BOC C.∠AOC也可以用∠O来表示 D.图中共有三个角,分别是∠AOB,∠AOC,∠BOC 4.如图,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 A.东偏南20° B.北偏东20° C.北偏东70° D.东偏北60° 5.如图所示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7.在开会前,工作人员进行会场布置,如图为工作人员在主席台上由两人拉着一条绳子,然后以“准绳”为基准摆放茶

杯,这样做的理由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 8.如图,八点三十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A.75° B.65° C.55° D.45° 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骰子的展开图,将其折叠成正方体骰子(点数朝外),如果1点在上面,3点在左面,那么在前面的点数为() A.2 B.4 C.5 D.6 10.如图,一支水笔正好与一把直尺平靠放在一起,小明发现:水笔的笔尖(A点)正好对着直尺的刻度约为5.6 cm,另一端(B点)正好对着直尺的刻度约为20.6 cm.则水笔的中点位置对着直尺的刻度约为() A.15 cm B.7.5 cm C.13.1 cm D.12.1 cm 11.小明根据下列语句,分别画出了图????,并将图形的标号填在了相应的“语句”后面的横线上,其中正确的是 () ①直线l经过A,B,C三点,并且点C在点A与点B之间:?; ②点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 ③点P是直线a外一点,过点P的直线b与直线a相交于点Q:?; ④直线l,m,n相交于点D:?.

中考数学几何专题知识点总结78点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

中考数学几何专题知识点总结78点中考数学 几何压轴题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几何综合题 1.已知△ABC中,AD是的平分线,且AD=AB,过点C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H. (1)如图1,若 ①直接写出B ∠和ACB ∠的度数; ②若AB=2,求AC和AH的长; (2)如图2,用等式表示线段AH与AB+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答案: (1)①75 B ∠=?,45 ACB ∠=?; ②作DE⊥AC交AC于点E. Rt△ADE中,由30 DAC ∠=?,AD=2可得DE=1,AE3 =. Rt△CDE中,由45 ACD ∠=?,DE=1,可得EC=1. ∴AC31 =+. Rt△ACH中,由30 DAC ∠=?,可得AH33 + =; (2)线段AH与AB+AC之间的数量关系:2AH=AB+AC 证明:延长AB和CH交于点F,取BF中点G,连接GH. BAC ∠ 60 BAC ∠=?

易证△ACH ≌△AFH . ∴AC AF =,HC HF =. ∴GH BC ∥. ∵AB AD =, ∴ ABD ADB ∠=∠. ∴ AGH AHG ∠=∠ . ∴ AG AH =. ∴()2222AB AC AB AF AB BF AB BG AG AH +=+=+=+==. 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将射线A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所得射线与线段BD 交于点M ,作CE AM ⊥于点E ,点N 与点M 关于直线CE 对称,连接CN . (1)如图1,当045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